2016届上海奉贤区高三地理二模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12
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巴黎协定》是“人类送给地球最好的礼物”。
《巴黎协定》缔约国承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将直接有助于①减缓海平面上升趋势②减轻酸雨的危害③减缓臭氧洞扩大趋势④减轻水体的污染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B答案:解析:人为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气温升高,两极与山地冰川融化,海平;在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作用最大,其次是氟利昂,氟利昂同时也会面上升,大量消耗平流层的臭氧,导致在南北两极与青藏高原出现臭氧洞;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有助于①③。
虽然温室气体中有导致酸雨的一氧化二氮,但其温室效应所占比较小;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所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会直接减轻酸雨危害,也不会减轻水体污染,排除②④年。
46月发射升空的“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已在太空无动力飞行了2.我国于1970年4 这主要是由太空环境的某些特性所致,这些特性是③强辐射④微重力②超低温①高真空.①④D B.②③.③④C A.①②D答案:年,意味着卫星飞行没有阻力,或几46解析:题干中说到:卫星无动力在太空飞行了乎为零,显然是高真空带来的结果;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是重力和向心力,微重力资源使得万有引力主要体现为指向地心的向心力。
强辐射和超低温条件与卫星无动力飞行没有之。
D间关系,答案选地观测到一轮明月。
此时,月、地位置关E,某天文爱好者在243.正月十五时(地方时)系正确的是C答案:解析:首先根据地球的昼夜半球补充太阳所在位置;正月十五的月相为满月,此时月球运时看到一轮24E行到太阳的对面,和太阳分处地球的两侧;天文爱好者在地当地时间图中只有月球位于地球的上中天,即夜半球的中央,该地应该半夜子时,明月,C符合。
14.从秋分日到冬至日,上海地区的昼夜状况表现为A.昼长夜短,昼渐短B.昼短夜长,昼渐短C.昼长夜短,昼渐长D.昼短夜长,昼渐长答案:B解析:根据昼夜长短的纬度划分规律:太阳直射在南北哪个半球,该半球就昼长夜短,而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因此北半球的上海,应该是昼短夜长;根据昼夜长短的季节分布规律:北半球(上海),越接近冬至日,昼越短夜越长,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南移,越接近冬至日,昼渐短夜渐长,答案选B。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2。
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学科。
网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 投入更少,生产成品更低字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
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 市场规模B 劳动力成本C 原材料成本D 技术水平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 市场规模大B 技术水平高C 劳动力素质高D 基础设施水平高5。
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2015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高三地理试卷(2016年4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
全卷共10页,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1—30小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31-55小题)为综合分析题。
第二大题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31-49小题)和选择部分(50—56小题).所有考生应完成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的共同部分试题;第二大题的选择部分分为A、B 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A组(50-53小题)为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的试题,B组(54—56小题)为“任选模块二”的试题;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如果考生应答了两组试题,只对A组的应答进行评分。
2。
请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位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答题时选择题用2B铅笔按要求涂写,综合分析题用黑色水笔填写。
4。
考试后只交答题纸,试卷由自己保留。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一)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及该地气候资料,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200米、300米、乙400米、500米和600米。
回答1-2题。
1.甲乙之间的高差是A.100米B.200米 C.300米D.400米2.对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从甲地可以看到城镇景观B.甲地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C.该河流有凌汛现象D.该区域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二)下图为甲乙两处岩层构造图,读图完成3—4题。
3。
甲、乙两处岩层年龄由新到老排序正确的是甲乙A.甲:页岩花岗岩石灰岩乙:页岩石灰岩花岗岩B.甲:页岩花岗岩石灰岩乙:花岗岩页岩石灰岩C.甲:花岗岩页岩石灰岩乙:页岩石灰岩花岗岩D.甲:花岗岩页岩石灰岩乙:花岗岩页岩石灰岩4。
①处岩石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A.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 B.是贝壳及珊瑚碎屑沉积形成C.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形成 D.外力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三)下图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浦东新区2016年高考预测(二模)地理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请先在答题纸上填写本人信息,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登上火星的宇航员与团队失联,艰难生存,重返地球,往往成为科幻影片中的情节.1.是A.火星B.地球C.太阳D.银心2.与地球相比,据表可知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A.火星距离太阳远,得到太阳辐射少B.火星自转周期长,昼夜更替时间长C.火星体积质量小,火星上大气稀薄D.火星轨道的近、远日点距离差异大(二)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6年3月2日20时49分47秒在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域发生7。
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3.此次地震发生的地点位于A.北纬4。
9度,东经94。
21度B.北纬4.9度,西经94。
21度C.南纬4。
9度,东经94.21度D.南纬4。
9度,西经94.21度4.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此次地震发生在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处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处D.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边界处(三)发达国家打造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
0,而中国制造不少还处于劳动密集型、规模化流水线工业2.0时代.5.我国东部地区部分制造工业从2。
0跨越式发展到4.0,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产业转移加速B.产品滞销扩大C.就业压力减轻D.环境污染加重6.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合理“药方”是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C.提高创新产品附加值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四)下图为我国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曲线图。
7.图中曲线所代表的地理含义正确的是A.①代表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B.②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C.③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D.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8.图中曲线变化反映该省城市化发展特点是A.与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相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后期城市化速度快(五)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上海卷,含答案)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试卷120分钟。
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做部分。
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2.答案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
所有考生应完成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的共同部分。
第二大题选做部分分为A、B两组,两组试题分值不同,A组对应于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B组对应于“任选模块二”,考试须任选一组答题。
3.应答选做部分前,应将答题纸上选做组别的识别框用2B铅笔涂黑;填涂的组别识别框必须与实际应答组别一致,如果不一致,以填涂的组别识别框为准,两组识别框全涂或不涂者得零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二)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
3.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月4.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日食、大潮B.日食、小潮C.月食、大潮D.月食、小潮(三)北京(40℃)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5.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6.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四)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
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读图1“2010年中国各省区老龄人口(≥65岁)比重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图11.下列关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老龄化越严重 B.老龄化严重地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C.老年人口比重总体上东部大于西部 D.人口密度越大,老龄化越严重2.广东省老年人口比重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入多 B.人口出生率高C.医疗水平高 D.人口增长率低2015年4月3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获批,北京将逐步强化政治中心职能,疏散经济中心功能,据图2完成3-5题。
潼关 咸阳 西安 三门峡市 泾河 渭 河 河 河 洛 黄 三门峡枢纽 三门峡建设前 三门峡建设后 潼关 咸阳 咸阳 潼关3.天津与北京的联系强度指数高于其他城市的因素最可能是A .经济水平高B .地理位置近C .矿产资源丰D .郊区城市化4.疏散北京经济职能,将会A .缓解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B .使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距加大C .大幅提高制造业产品成本D .促进区域内城市化、工业化发展5.下列城市的环境质量对北京生态意义更为重大,堪称北京“生态屏障”的是A .张家口B .秦皇岛C .廊坊市D .沧州市读图3“咸阳—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6-8题。
6.建设三门峡枢纽后咸阳--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咸阳水位下降B.潼关河床抬高C.支流汇入水量增多D.人为取水量大7.据图判断,建设三门峡以后,下列地理现象中最可能发生的是A.咸阳到潼关大力发展航运B.洛河的水速变快C.潼关上游的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小D.渭河涝灾增多8.从三门峡到入海口黄河水量的变化及原因分别是A.变大 季风气候区降水补给B.变大 水库调节作用显著C.变小 蒸发下渗无支流汇入D.变小 全球变暖降水减少树懒,懒得出奇,动作迟缓,经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常年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
上海市奉贤区高三地理二模试卷(含答案)2016学年奉贤区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质量抽测地理试卷(2017 年4 月)(完卷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试卷共 6 页。
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将姓名、座位号等填涂准确清楚。
2.第一大题,答案必须全部涂在答题纸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
注意试题题号与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第二大题,答案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40 分)1.《管子》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 诸生之宗室也。
”水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下列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2.2016 年10 月9 日凌晨,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成功,对接高度为393 公里。
航天员陈冬实现了一直藏在他心中的一个梦想 ---- “我就想飞得高点,再高点”。
对接成功时,陈冬所在高度位于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 B.平流层 C.热层 D.散逸层3.自2017 年4 月17日之后的一个月,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A .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昼长变短B .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昼长变长C .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昼长变长D .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昼长变短4.下图中甲为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的风景,它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乙图各数字中,能代表“巨蟒出山”景观岩石类型的是()A.① B .② C .③ D .④5.下图中甲地与丙地分别形成()A.海沟和岛弧B.海沟和褶皱山 C .海岭与海沟 D .海岭与褶皱山6.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2016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地理试
题及答案
2016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考试已结束,以下是高考网小编整理的2016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美国航天局2015年11月公布的火星大气观测结果显示,太阳风可能是剥夺火星大气的罪魁祸首,导致火星从像地球那样温暖湿润的行星变成了一个寒冷干燥的世界。
1.地球上的大气没有被太阳风“剥夺”,主要是因为地球
A.与太阳距离较远
B.公转速度较慢
C.体积和质量较大
D.表面温度较低
2.火星大气的“流失”导致火星表面温度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A.到达火星的太阳辐射减少
B.火星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减少
C.火星表面辐射减弱
D.火星大气吸收火星表面辐射减少。
2016年高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与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号)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
完成1~2题。
1.表示土地、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A.a、b、c B.b、a、c C.c、b、a D.c、a、b2.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
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
读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
完成3~4题:3.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不合理灌溉导致的盐碱化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4.科尔沁沙地“沙绿民富”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B.沙地边缘构建乔、灌、草防护林带C.配套排灌设施,合理引用水资源D.推广沙地植被恢复配套技术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区域图。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 图中公路有A、B两处弯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处合理,到大城市应该弯曲,增加运量B.A处不合理,增加了道路长度,增加了建设支出C.A处合理,公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D.B处不合理,到大城市应走环线,而不应只是弯曲6. 假若图中信息不变,聚落C的发展趋势是A.东北—西南延伸B.东西延伸C.南北延伸D.团状发展读南非灯光强度指数(指数越高,灯光强度越强)等值线分布图,回7~8题。
7.与灯光强度指数空间分布相似的地理要素最可能是A.气温 B.降水 C.人口密度 D.矿产资源8.南非西部地区A.人类活动较少 B.交通线路密集C.河流湖泊密布 D.草原牧场广布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完成9~10题。
地理试卷2016420(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 全卷共12页,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1-30小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31-52小题)为综合分析题。
2. 请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学校填写清楚,填涂号并仔细核对。
答题时选择题用2B 铅笔按要求涂写,综合分析题用黑色水笔填写。
4. 考试后只交答题纸,试卷由自己保留。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 2分,共60分)(一) 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高盐水”,这是根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 携带的光谱仪传回的高分辨率图像与数据,研究人员做 出的分析。
1. 火星表面能有液态水的存在,主要原因是( )A.太阳与火星的距离适中 B. 地球与火星的距离适中C.火星绕日公转的周期较短D. 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小2. 美国宇航局获得的火星高分辨率图像与数据,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GIS 技术B.RS 技术C.GPS 技术D.GPRS 技术3. 大约每隔2年会出现火星“冲日”现象, 2018年7月27日的火星“冲日”,火星和 地球距离几乎达到最近,称为火星“大冲”,是天文迷期待的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期。
下列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与火星“冲日”相符的是()2 ◎太阳看——弋O *地球O 火星 C.D.(二)近年来,电商阿里巴巴致力于发展农村淘宝商店,解决农村购物贵的问题;京东 则通过自建冷冻物流配送网,解决农村特色鲜活产品售价低、进城难的问题。
两大电商 巨头都将农村市场纳入到“互联网 +”的战略之中。
4.目前,制约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村市场狭小,农民购买能力弱 B. 农产品质量差,难闵行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名姓 一一二一二二号证考准 二一二一二二级班 二二二一二一二一二二二二二校学A.B.以通过网络销售C.农村网民少,没有网络购物习惯D. 农村网络、快递等配套设施不健全5.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其积极作用是()6. 有关意大利的说法,正确的是()A.多火山地震,地热、天然气丰富B.地处北温带,地势南高北低C.受暖流影响,气候全年温和多雨D.热那亚临海,城市规模比米兰大7. 此次世界博览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特点是()A.先向高纬、后向低纬B. 先向低纬、后向高纬C.先向北移、后向南移D.先向南移、后向北移8. 一年的某个季节,意大利中部一个热电厂的蒸汽飘散方向,始终如右图中所示。
上海市新疆班2016届高考模拟测试地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2345678910C A B A A B C A A C 11121314151617181920D C A B B B D B A C 21222324252627282930B B DC C C BD C D二、综合分析题(十四)(25分)1、(5分)阿根廷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热量条件较好,亚热带湿润气候有着不错的水热组合;潘帕斯草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阿根廷劳动力丰富;大豆种植技术水平较高;陆运和水运交通便捷。
(答出一点给1分,必须自然、人文原因都答,人文原因不能少于2点)2、(4分)阿根廷境内主要有牧场畜牧业。
生产特点:围栏放牧,经营规模大,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
(答出一点给1分)3、(5分)水文特征: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水能资源丰富。
(3分)水系特征:河流长度大,支流较少,河网密度小,流域面积广,流向为从北向东南流。
(2分)4、(8分)阿根廷中东部潘帕斯草原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水热组合好,草场丰富。
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受安第斯山的阻挡,为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东北部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气候炎热,干湿季明显交替。
西北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加之纬度较低,气候干热。
阿根廷牲畜品种的分布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相适应,所以是合理的。
内蒙古水资源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根据动物的习性,牛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马主要分布在中部,羊主要分布在西部。
5、(3分)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培育良种牲畜;加强疫病的研究和防治;改善交通条件;完善畜产品的加工→生产→销售网络;推进产业化进程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商品率。
(任答三点)(十五)(14分)1、(4分)(约105°E为界,)西段(或南段)因地形因素(1分)呈东北—西南走向(1分),东段(或北段)因纬度因素(1分)呈东西走向(1分)2、(5分)冬季风影响范围大于夏季风影响范围(1分)原因:冬季南北温差大于夏季(1分),导致南北(或海陆间)气压差大于夏季(1分),导致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夏季(1分),导致冬季风力大于夏季(1分)[或夏季南北温差小于冬季<1分>,导致夏季南北(或海陆间)气压差小于冬季(1分),导致夏季水平气压梯度(力)小于冬季(1分),导致夏季风力小于冬季(1分)]3、(5分)②更低(1分)原因:亚欧大陆与太平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大(1分),导致冬季亚欧大陆与太平洋间气压差更大(1分),导致冬季亚欧大陆与太平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1分),导致亚洲东部冬季风势力更强,即亚洲东部冬季风在中低纬度地区降温作用更显著(1分)(十六)(16分)1、(5分)根据城市GDP和人口数量,哈尔滨和长春为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跨省区的中心城市),吉林市、大庆市和齐齐哈尔为二级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省区主要城市),其余城市为三级中心城市(省内区域中心城市)。
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6年将发生3次月食.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A.B.C.D.2.如图为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A.①②B.⑦⑧C.③⑤D.①⑤3.如图为“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A→B→C→D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B.A→B→C→D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C.C→F→G→H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D.C→F→G→H更替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4.近年来中国雾霾频发,PM2.5多次“爆表”.雾霾笼罩时会使()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B.白天大气对流运动更旺盛C.昼夜温差比无雾霾时变小D.夜晚地面辐射大幅增强5.海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珠江,主要是因为海河()A.蒸发旺盛,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B.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小C.气候大陆性较强D.调水工程减少了河流径流量6.如图是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以下所示地理现象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A.B.C.D.7.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综合评估,赤道中东太平洋2014年持续至今的厄尔尼诺事件,是20世纪有观测以来最强的.下列对其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南美洲秘鲁渔业受到巨大影响B.澳大利亚东部易发生暴雨C.赤道中东部海水持续降温现象D.影响我国的台风次数增多8.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城市首位度是之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于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沈阳10.图中A、B两地相比,B地植被生长更茂盛的原因是()A.位于向阳坡,光照更充足B.温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好C.地处迎风坡,降水更多D.坡度更缓,土壤水份条件更好11.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12.城市功能分区对地价有很大影响.依据城市土地利用原理,推断图中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为()A.矿区B.奶牛养殖基地C.商品粮基地D.高新技术开发区13.某沿海地区1999年以来酸雨频率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该地区()A.降水增多B.第二产业比重上升C.气候变暖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4.1985年﹣2005年某地农业种植结构变化明显,据图推断,导致该地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交通运输D.国家政策15.下列港口中,地处高纬因受暖流影响而成为不冻港的是()A.荷兰鹿特丹港B.中踢好国大连港C.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D.日本横滨港16.如图为某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预测示意图,由此推断2015年后,该国人口变化特点可能为()A.劳动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17.高速公路的布局与城市建成区之间存在甲、乙两种模式.从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角度,对甲、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可知()A.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B.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C.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D.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18.目前,我国江浙地区的部分企业将家具加工厂建到了中亚国家.促使其在中亚建厂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B.市场C.劳动力D.技术19.我国圆顶尖塔宗教建筑景观分布最广的文化区是()A.云贵高原文化B.内蒙古草原文化C.青藏高原文化D.新疆荒漠绿洲文化20.如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线、等高线、等温线的组合图”,关于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B.该日昼长夜短C.图示河段无凌汛现象D.图示区域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21.图甲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图乙为“局部区域某季节气压场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b段时,比较图乙中M、N、G三地白昼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2)据图中的气压场分布状况,判断图乙所示季节,比较该季节M、N 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3)判断G地所处的自然带,概括该自然带一月和七月植被景观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22.智利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多火山地震.近年来其林业、水果种植、渔业等部门的生产量和出口量迅速增长,已成为世界重要的食品出口大国之一.读图文表,回答问题.2010年智利部分农产品在时间排名(1)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洲西部,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形成原因(2)智利部分农产品排名位居世界前列,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其自然原因.23.如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干燥度分布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以字母K 来表示.在我国 k <1的地区表示降水量大于可能蒸发量,这类地区被称为湿润地区;k=1﹣1.5为半湿润区,K >1.5﹣4为半干旱地区,K >4为干旱地区,发展农业需进行灌溉.材料二:图中A 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近年来,该流域农业发展较快.B 为居延海,位于内蒙古西部,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1)据资料判断兰州与武威所处的干湿地区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2)简述图中104°E以东地区干燥度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3)从河流类型、流量、汛期、补给等方面,归纳A河的主要特点.(4)针对B湖日趋萎缩干涸的现状,推测其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24.《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通州区要做综合服务中心,北京市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2017年整体或部分迁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地区向河北疏解转移的汽车、钢铁、建材化工等工业项目超过80个,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阅读资料,回答问题.北京市各区域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表(1)阅读表格,概括北京市近郊区人口数量特点.(2)分析北京市建设通州行政副中心对缓解中心区城市问题的积极影响.(3)简述河北省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河北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6年将发生3次月食.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A.B.C. D.【考点】月相变化规律.【分析】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由题,在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故选:C.2.如图为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A.①②B.⑦⑧C.③⑤D.①⑤【考点】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解答】解: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⑦⑧,变质岩不能直接形成岩浆岩,先形成岩浆后才能形成岩浆岩;岩浆不能直接形成沉积岩,先形成岩浆岩后才能形成沉积岩.故选:B.3.如图为“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A→B→C→D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B.A→B→C→D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C.C→F→G→H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D.C→F→G→H更替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分析】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解答】解:图中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是热量收入差异造成的,因此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自然带的变化;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C→F→G→H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的差异,即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故选:D.4.近年来中国雾霾频发,PM2.5多次“爆表”.雾霾笼罩时会使()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B.白天大气对流运动更旺盛C.昼夜温差比无雾霾时变小D.夜晚地面辐射大幅增强【考点】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分析】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大时,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解答】解:雾霾笼罩时白天会削弱太阳辐射,夜里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故选:C.5.海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珠江,主要是因为海河()A.蒸发旺盛,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B.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小C.气候大陆性较强D.调水工程减少了河流径流量【考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不同.【解答】解:海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珠江,主要是因为海河气候大陆性较强,降水少,C对;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对径流量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河流长短,流域面积大小不是径流量大小的决定因素,B错;调水工程实施前,海河径流量也比珠江小,D错.故选:C.6.如图是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以下所示地理现象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A.B.C.D.【考点】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分析】沙石和水的比热容大小不同,白天和夜晚会形成不同的热力环流.【解答】解:据图可知,上述实验原理为热力环流原理;①表示的是海陆间大循环;②表示的是暖锋天气;③表示的是海陆风,其形成原理为热力环流原理;④表示的是地形雨.故选:C.7.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综合评估,赤道中东太平洋2014年持续至今的厄尔尼诺事件,是20世纪有观测以来最强的.下列对其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南美洲秘鲁渔业受到巨大影响B.澳大利亚东部易发生暴雨C.赤道中东部海水持续降温现象D.影响我国的台风次数增多【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圣婴”的意思,原指圣诞节前后发生在南美洲秘鲁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解答】解:赤道中东太平洋2014年持续至今的厄尔尼诺事件,是20世纪有观测以来最强的.南美洲秘鲁渔业受到巨大影响;澳大利亚东部易发生森林火灾;赤道中东部海水持续升温现象.当偏东信风减弱时,维持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东低的支柱被破坏,西太平洋堆积的高水位暖海水迅速向东扩展,使得西太平洋海温降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影响我国的台风次数减少.故选:A.8.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湿地形成条件是:在湿润地区,降水较为丰沛,或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有多条径流汇集.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解答】解:由题,水的滞留形成湿地,主要是因为当地水的支出较少,水的支出途径主要有:入渗,蒸发和径流,气温低使蒸发量少,地势低平影响水的径流,冻土使水不易下渗.故选:A.9.城市首位度是之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于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沈阳【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分析】本题是考查区域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这题关键在于理解“城市首位度”的定义,数值越大,表示“核心首位城市垄断资源程度越大”,对区域城市均衡化发展不利.数值下降,意味着居首位的城市集聚效应在弱化,数据反映珠三角城市群变化幅度最大,数值下降最大,说明珠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布局趋向于均衡化,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首位城市,其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解答】解:A、数值下降,意味着居首位的城市集聚效应在弱化,明显珠三角城市群变化幅度最大,北京不是珠三角的城市,故不符合题意;B、数值下降,意味着居首位的城市集聚效应在弱化,明显珠三角城市群变化幅度最大,上海不是珠三角的城市,故不符合题意;C、数值下降,意味着居首位的城市集聚效应在弱化,明显珠三角城市群变化幅度最大,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故正确;D、数值下降,意味着居首位的城市集聚效应在弱化,明显珠三角城市群变化幅度最大,沈阳不是珠三角的城市,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10.图中A、B两地相比,B地植被生长更茂盛的原因是()A.位于向阳坡,光照更充足B.温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好C.地处迎风坡,降水更多D.坡度更缓,土壤水份条件更好【考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不同.【解答】解:AB坡向一致,受到的季风影响区别不大.从等高线图上可以看出,B地坡度缓于A,易于土壤沉积,土层相对深厚,利于植被生长.故选:D.11.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考点】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以材料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解答】解:由“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 5.23%”可知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大于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降低,我国城镇化水平没有超过发达国家,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1.58倍,说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故选:D12.城市功能分区对地价有很大影响.依据城市土地利用原理,推断图中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为()A.矿区B.奶牛养殖基地C.商品粮基地D.高新技术开发区【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城市功能区的特点: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区.工业区现在一般分布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大多成团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地区.城市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大城市中,还会形成文化区、行政区等.【解答】解:甲处地处地租的次高峰,甲处交通便利,位于郊区,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为高新技术开发区.故选:D.13.某沿海地区1999年以来酸雨频率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该地区()A.降水增多B.第二产业比重上升C.气候变暖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考点】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分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解答】解: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所以原因可能是该地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即工业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故选:B.14.1985年﹣2005年某地农业种植结构变化明显,据图推断,导致该地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交通运输D.国家政策【考点】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方面,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能运输方面,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方面,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解答】解: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的规模与类型,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地花卉、蔬菜等受市场影响大的农作物所占比例在增大.故选:A.15.下列港口中,地处高纬因受暖流影响而成为不冻港的是()A.荷兰鹿特丹港B.中踢好国大连港C.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D.日本横滨港【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解答】解: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是地处高纬因受暖流影响而成为不冻港,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故选:C.16.如图为某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预测示意图,由此推断2015年后,该国人口变化特点可能为()A.劳动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考点】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分析】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导致了人类死亡率的下降.同时,人类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早婚多育转变为晚婚少育,从而造成生育率下降,最终实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无论是人口的发展、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还是城市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等,都是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2015年后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率变为负值,说明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故选:D.17.高速公路的布局与城市建成区之间存在甲、乙两种模式.从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角度,对甲、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可知()A.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B.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C.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D.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模式高速公路从城区穿过;乙模式高速公路从城市建成区外经过.【解答】解: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一般不直接穿过城市建成区,以避免其对城市内部交通及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城市面积扩大,高速公路部分被城市包围,形成乙模式向甲模式的转变.故选:A.18.目前,我国江浙地区的部分企业将家具加工厂建到了中亚国家.促使其在中亚建厂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B.市场C.劳动力D.技术【考点】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市场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或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工业,此类工业企业,多以靠近其销售地建厂.节省了运费,降低了成本.例如饮料厂,其成品体积比原料大,运输中又易损耗,空瓶装上液体物质后,重量又增加很多.故就地销售较好.类似的工业还有家具厂(成品)、印刷厂、食品厂等.【解答】解:家具生产是市场指向型产业,江浙地区的部分家具企业在中亚建家具加工厂的主要因素是市场,B对.原料、劳动力、技术不是主要因素,A、C、D错.故选:B.19.我国圆顶尖塔宗教建筑景观分布最广的文化区是()A.云贵高原文化B.内蒙古草原文化C.青藏高原文化D.新疆荒漠绿洲文化【考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不同.【解答】解:圆顶尖塔的宗教建筑为清真特色,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新疆地区.故选:D.20.如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线、等高线、等温线的组合图”,关于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B.该日昼长夜短C.图示河段无凌汛现象D.图示区域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考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不同.【解答】解:结合图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因此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A错;图中有0℃等温线,因此应该为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B错;图中河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无凌汛现象,C对;。
2016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一、单选题:共30题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及该地气候资料,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200米、300米、400米、500米和600米。
回答问题。
1.甲乙之间的高差是A.100米B.200米C.300米D.400米2.对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从甲地可以看到城镇景观B.甲地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C.该河流有凌汛现象D.该区域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答案】1.B2.D【解析】1.河流发育于山谷中,山谷所在地区等高线凸向海拔高的方向,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200米、300米、400米、500米和600米,所以甲的海拔是400米,河流干流东西两侧的等高线数值应相等,海拔都是200米,所以甲、乙的相对高度是200米,故B正确。
2.甲和城镇之间有山脊阻挡,所以甲看不到城镇,A错误;该地年均温是16℃,年降水量是1200mm,由此可知,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能种植热带经济作物,B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最低温大于0℃,河流没有结冰期,不会形成凌汛现象,C错误;该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正确。
下图为甲乙两处岩层构造图,读图,完成问题。
3.甲、乙两处岩层年龄由新到老排序正确的是A.甲:页岩花岗岩石灰岩乙:页岩石灰岩花岗岩B.甲:页岩花岗岩石灰岩乙:花岗岩页岩石灰岩C.甲:花岗岩页岩石灰岩乙:页岩石灰岩花岗岩D.甲:花岗岩页岩石灰岩乙:花岗岩页岩石灰岩4.①处岩石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A.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B.是贝壳及珊瑚碎屑沉积形成C.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形成D.外力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答案】3.B4.C【解析】3.甲图中,石灰岩和花岗岩顶部有明显的侵蚀面,而页岩岩层较完整,说明页岩形成于石灰岩和花岗岩之后;图中石灰岩中的花岗岩体结构比较完整,而石灰岩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说明是花岗岩侵入到石灰岩层中,即花岗岩的形成晚于石灰岩,所以甲图中,岩层年龄有新到老是页岩、花岗岩、石灰岩;乙图中,石灰岩和页岩岩层弯曲方向一致,说明石灰岩和页岩受到了共同的挤压作用,岩层年龄由下往上越来越新,所以石灰岩的形成早于页岩,图中花岗岩的结构比较完整,是石灰岩和页岩发生弯曲变形之后岩浆侵入形成的,所以花岗岩的形成晚于石灰岩和页岩,所以乙图中岩层年龄由新到老的顺序是花岗岩、页岩、石灰岩,故B正确。
2016年高三地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
考生注意:第一大题考生应在答题纸上代表正确的答案用2B铅笔将相应的位置涂黑,第二大题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一)2015年12月4日(农历二十三),中非合作论坛会议首次在非洲大陆举行。
主席作了重要发言。
1. 中非合作发展中,中国的主要优势是①劳动力廉价②资源较丰富③技术较先进④资金较充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本次峰会的主题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非合作发展的产业领域主要有①工业现代化②基础设施建设③教育教学培训④苹果、甜菜等农业技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在南非约翰斯堡会议期间,我国能观测到的月相是A.上弦月月面朝东B.下弦月月面朝东C.上弦月月面朝西D.下弦月月面朝西(二)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它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
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4.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部的生长边界5.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6.图示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地震和褶皱B.断裂和褶皱C.褶皱和海沟D.火山和海沟(三)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中国三大自然区在这里交会。
不同的气候、地形条件杂糅在一起,注定了其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的多元性。
7.这个区域东部有古丝绸之路上必经之地陇山(传说古人看到它形如田垄,垄通陇,故称陇山),陇山多为“山形下陡上平”,这正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典型地貌A.塬B.梁C.峁D.川8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向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②干旱区、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湿润区过渡③山地向平原地区过渡④游牧区向农耕区过渡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在这个区域,我们能感受到的特色文化有①音调高亢的腔②热情奔放的塔吉克族舞蹈③平顶方正的石砌碉房④摆龙门阵⑤敬奉妈祖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⑤(四)我国毛竹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海拔400~800米的丘陵和山麓地区,其笋味美,鲜食或加工制成笋干、腌笃鲜等,深受人们喜爱。
2015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高三地理试卷 (2016年1月)(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一)图1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 .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C .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D .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主要变化有( )A .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 .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 .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D .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二)图2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地市区和郊区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市区和郊区间气压差逐渐减小B. a 代表市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C. 近地面b 地的温度高于a 地D. 气流运动方向为b →a →c →d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市区气流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垂直方向上存在气压差异B. 市区和郊区之间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C. 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易导致城市产生“热岛效应”D. 郊区农民大量燃烧秸秆会加强市区和郊区间的热力环流(三)北京时间2015年9月3日上午10 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正式开始,许多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
据此回答5-6 题。
5. 阅兵式开始时( )A. 东半球均为白昼B. 大洋洲部分地区已是4 时C. 伦敦正值深夜D. 东经60˚正值日出时刻英国 美国100 80 40 60 2018501890 城市化水平(%) 1920 1950 1970 2000 2010 2030 2050 年 中国 图16. 中国空军飞行编队“米毫不差”通过天安门广场,主要采用了( )A. RS 技术B. GPS 技术C. GPRS 技术D. GIS 技术(四)图3中阴影区域(年均温12°~22°℃等温线之间)的陆地为世界葡萄“黄金种植带”,据此完成7-8题。
奉贤区高考地理二模卷及答案(二)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8.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位于智利北部城市伊基克西北方向99公里,距离智利北部海岸83公里。
第一波海啸抵达智利北部沿海,海啸波约为1.7-1.9米。
3日,在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一侧的大范围地区,观测到了智利西北部海域8.2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在东北地区岩手县的海啸高度为40厘米。
读图3完成3~4题。
3.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是①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②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③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④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影响此次地震震级大小的因素A.震源深浅B.释放能量多少C.破坏程度D.震中距远近(三)下图是沿106.5 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1月、7月均温和年降水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5~7题。
5.表示地形剖面线的是A.甲B.乙C.丙D.丁6.北部山地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大约位于A. 山顶2800米处B. 南坡海拔2000米处C. 南坡海拔2500米处D.北坡海拔2100米处7.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A. ①B. ②C.③D. ④(四)2014年3月17日下午,国务院应约同马来西亚纳吉布通电话,表示,目前搜救马航失联客机是首要任务。
左下图为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马来西亚在世界文化圈中属于A.东亚文化圈 B.太平洋文化圈 C.东南亚文化圈 D.南亚文化圈9. 据马军方雷达新信息:失联客机改向。
中方专业搜救舰船从泰国湾赶到马六甲后,战士们发现该海区风平浪静,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D.反气旋控制(五)右上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正确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是( )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⑤11.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都形成重要渔场C.厄尔尼诺现象是⑥势力增强的结果D.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等(六)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 ~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
2015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高三地理试卷(2016年4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全卷共10页,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1-30小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31-55小题)为综合分析题。
第二大题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31-49小题)和选择部分(50-56小题)。
所有考生应完成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的共同部分试题;第二大题的选择部分分为A、B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A组(50-53小题)为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的试题,B 组(54-56小题)为“任选模块二”的试题;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如果考生应答了两组试题,只对A组的应答进行评分。
2.请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位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答题时选择题用2B铅笔按要求涂写,综合分析题用黑色水笔填写。
4.考试后只交答题纸,试卷由自己保留。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一)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及该地气候资料,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200米、300米、400米、500米和600米。
回答1-2题。
1.甲乙之间的高差是A.100米 B.200米C.300米 D.400米2.对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从甲地可以看到城镇景观B.甲地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C.该河流有凌汛现象D.该区域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二)下图为甲乙两处岩层构造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处岩层年龄由新到老排序正确的是A.甲:页岩花岗岩石灰岩乙:页岩石灰岩花岗岩B.甲:页岩花岗岩石灰岩乙:花岗岩页岩石灰岩C.甲:花岗岩页岩石灰岩乙:页岩石灰岩花岗岩D.甲:花岗岩页岩石灰岩乙:花岗岩页岩石灰岩4.①处岩石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A.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B.是贝壳及珊瑚碎屑沉积形成C.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形成D.外力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乙甲乙(三)下图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图中上升流①使沿岸海区海水蒸发量增大②沿岸地区降水量增加③沿岸海区海洋生物生产力增大④其形成主要受离岸风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下列对所提供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示区域位于印度洋板块B.该季节一货轮从非洲东海岸航行至印度西海岸一路逆水C.图中表层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该海域洋流系统与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模式相吻合(四)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7-8题。
7.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8.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生态环境恶化C.技术人才外流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五)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9-10题。
9.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B.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C.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10.随着城市化发展()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②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③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④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六)近年来美国的一些低端制造业企业从中国撤离,到东南亚投资设厂,回答11-12题。
11.近年来美国一些低端制造业企业撤出中国,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国家政策的改变B.创新环境的改变C.生产成本的上升D.生产原料的短缺12.美国低端制造业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建厂,是因为东南亚()A.资源丰富B.市场广阔C.规模效益大D.劳动力丰富(七)车厘子(一种水果)原产于小亚细亚半岛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味道鲜美,但容易腐烂。
某网店采用“先订购,后采摘”的预售方式销售美国车厘子,力求进口水果从源地直达消费者,图14为销售流程,结合材料完成13-15题。
13.7月12号后,买家要确定车厘子所处的状态,利用了哪种地理信息技术A.RS B.GIS C.GPS D.GPS+GIS14.美国最适宜种植车厘子的地区是:A.西部高原区 B.佛罗里达半岛 C.中央大平原 D.密西西比河口15.智利也是著名的车厘子产区,如果该网店欲预售智利车厘子,最佳时间在:A.12月下旬—次年1月上旬 B.2月中旬—2月下旬C.6月下旬—7月上旬 D.8月中旬—8月下旬(八)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16-17题。
16.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图Ⅱ所示昼夜状况的是A.甲 B.乙C.丙D.丁17.此时与a点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A.45°W向西至180° B.45°E向东至180°C.0°向东至180° D.135°W向西至180°(九)“英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木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史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盼的诗,结合右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19.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量 B.流向C.汛期D.含沙量(十)图表示中国、日本、韩国2000年蔬菜贸易关系,图中箭头①-⑥表示贸易方向,相应的贸易量见表。
据此回答20-21题。
20.甲、乙、丙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韩国、日本、中国B.日本、中国、韩国C.日本、韩国、中国D.中国、韩国、日本21.甲国每年大量进口蔬菜的原因之-是A.气候不适宜种植蔬菜B.农业用地比例小,蔬菜种植成本高C.山地众多,交通不便D.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粗放(十一)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纵坐标为成本构成),完成22-23题。
22.对下列不同工业模式描述正确的是A.模式一原料投入所占成本最高 B.模式二工业部门可能是啤酒厂C.模式三与模式一劳动力素质差异不大 D.模式四多位于人口密集的地区23.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 B.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十二)目前,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棉花等。
下图是我国部分能源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能源作物依次为A.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甘蔗、油菜、棉花25.有关开发与种植能源作物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B.促进能源可再生和综合利用C.可能引发对森林的乱砍滥伐 D.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十三)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
据此回答26-28题。
26.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27.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28.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十四)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29-30题。
29.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路径①的地区是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30.图B中,c是指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二、综合分析题(90分)(十五)——(十九)大题(31-49小题)为共同部分。
(十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 区域略图 材料二 海参崴气候资料材料三 中国近年来累计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土地面积近40万公顷,利用标准农机耕种,一台(套)农机只需四、五个工人就可耕种400公顷(6000亩)土地。
预测今年末至明年初入境返销大豆总量将达两万吨,届时将有超过九成种在俄罗斯的境外粮食返乡回国,这个现象被称为“俄粮返乡”。
31.说出影响海参崴城市发展区位因素。
(4分)32.分析海参崴夏季气温较为凉爽,降水较丰富的原因。
(4分)33.从自然角度简述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在冬春季节时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
(4分)34.概述中俄合作发展的远东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特点。
(4分)35.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俄粮返乡”的原因。
(4分)(十六)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8分)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个省市,城市带众多,为国家级新区建立和发展提供社会经济支撑。
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要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国家级新区 天府新区 两江新区 贵安新区 湘江新区江北新区 浦东新区 舟山群岛新区36.简要说明图示七个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
(6分)37.描述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的特点,分析该演变对长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
(4分)38.指出长江经济带的东、中部城市带区域经济合作的各自优势条件。
(4分)39.江西省耕地减少采取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请分析原因。
(4分)(十七)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分)材料一大西洋表层海水经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形成一支特殊的洋流,图中箭头表示海水流动的方向。
如图表示直布罗陀海峡到地中海的盐度分布规律。
(盐度表示每千克水中所含的溶解的盐类物质的量)材料二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
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家,产量居世界第五位,品种更新速度快,全年都有鲜果供应市场。
40.简述葡萄牙的地理位置。
(3分)41.根据材料一,分析特殊洋流的形成过程。
(2分)42.指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里斯本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4分)43.评价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自然条件。
(4分)44.西班牙与相邻的法国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试分析两国发展“时鲜业”的比较优势。
(6分)(十八)读材料,回答问题。
(9分)材料一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