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世界本原的物质性一、物质(一)物质范畴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在哲学史上,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万物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万物的共同本质。
但是,他们对物质的理解是有差别的,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人们对物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生产力和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凭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自然界本身去解释世界,这一点是正确的,但它毕竟是一种缺乏科学根据的猜测。
在近代,原子被称为物质基元,认为原子具有不可分、不可入、不可变和质量固定等属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提出物质就是原子的观点,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特定结构,进而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等同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概念,反映了近代唯物主义突出的形而上学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提出“物质就是原子”的观点,其意义在于:以一定的科学实验材料为依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猜测性、直观性和幼稚性等缺陷,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实证,给神学创世说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本原论以沉重打击。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就是原子”的观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缺乏辩证的理论思维;经不起自然科学的检验和唯心主义的攻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上发现电子和放射性现象,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原子质量不变、不可分割等观念。
唯心主义攻击唯物论说:“物质消灭了”,“唯物主义被驳倒了”等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科学,特别是 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恩格斯把物质理解为“各种物的总和”。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物质范畴作了深刻的阐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72。
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第一,它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一、辨析题1、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命题中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的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2、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源。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这是错误的观点,思想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4、唯心史观之所以唯心,就是因为它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
错误。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也是区分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心史观之所以唯心,就是因为它在这一问题上强调社会意识的第一性,不能正确地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看不到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充分承认社会意识对历史发展有重大作用,但是,并不把这种作用当作整个社会历史中最重要的或者第一性的东西。
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应这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运动相关论文2篇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运动相关论文2篇全文如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运动相关论文篇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这种一元论哲学同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本原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
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
总之,万物统一于物质。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物质世界的具体形态无限丰富多样,但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而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静止。
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
而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根本上讲世界上除了物质,什么都没有。
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是指自然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个原理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拓展。
首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粒子世界。
所有的物质都是微观粒子的组合,这些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运动,构成了宏观物质世界。
因此,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体现在微观到宏观的整个转化过程中。
例如,原子、分子、宏观物体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它们的相互作用和运动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各种现象。
其次,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也存在着统一性。
古代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理念论”,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由最基本的理念构成,而这些理念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
同样,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认为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和支配者,上帝创造了宇宙的各个部分,并将它们相互联系和统一。
此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经济学中的物质和市场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的。
物质资源是市场的基础,而市场则是物质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机制。
因此,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不仅体现在微观经济层面,也体现在宏观经济层面。
最后,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理论,已经揭示了微观和宏观物质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量子力学中的物质波理论,认为物质不仅仅是离散的粒子,而是具有波粒二象性,表现为波动性和粒子性两种形式。
同样的,相对论中的时空弯曲理论,也揭示了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是自然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一原理不仅从物理学、哲学、宗教、经济学和科学等多个方面得到了体现,也为我们理解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和主观题论述题三、论述题(备注:参考答案请自行整理)1.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书P28)答: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或非物质的活动。
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方法论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我们进一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确定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论述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中的作用(书P107),论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书P108)答:①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人士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
②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论述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书P227)用相关哲学理论谈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经济。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该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正如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或和)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人们从的高度,从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两种基本关系,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一般和个别(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
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原理,它指出不同物质之间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和属性。
简言之,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相同的基本粒子构成,这些基本粒子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方式,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丰富多样的物质世界。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表明了自然界中存在着普遍的物质结构和属性,无论是地球上的物质还是宇宙中的物质,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规律性。
这个原理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性,使得我们能够从局部现象中抽象出普遍规律,从而推理和理解更广泛的现象。
2. 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使得科学家们可以从微观层面解析和理解宏观现象。
通过研究基本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可以揭示物质构成的基本机制,从而推导出更丰富的物质世界的规律。
3. 为技术应用提供了支撑: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对于技术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现代技术的发展都基于对基本粒子性质和相互作用的探索和了解。
例如,核能、量子力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都依赖于对物质微观结构和相互作用的研究。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在于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为技术应用提供了支撑。
它在物质科学、
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世界是多样的。
因为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各种运动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差别。
大千世界,林林总总。
“万类霜天竞自由”表现的就是世界的多样性。
而这种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相对的、可变的,体现了事物的个性。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实在。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批评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中主义观点时,第一次明确指出:“虽然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够是统一的,但是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
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这说明,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世界上存在的包罗万象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意识也不过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它并不能独立存在,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发展的基础。
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实际、认识客观实际,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认识和实践也要从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出发。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使认识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
简述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包括三个基本观点,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简介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侧重于世界的物质性,是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唯物论,既同断定物质和精神是各自独立的两个实体从而认为在物质世界之外单独存在一个精神世界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也同断定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从而认为世界是单一的精神世界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物质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侧重于世界的统一性,是关于世界统一问题的辩证法,它同认为物质世界是孤立、静止的事物的集合体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指世界上任何存在的物质都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通过某种关联与其他事物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联系;
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总和联系起来,才能反映出现在的世界;
世界上的物质存在某种规律性,物质的变化,消灭,形成等都有一定的规律。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意义在于
(1)世界物质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人们在认识和发展世界或者是自身存在的社会时,一定要把握自身所在的空间规律,以全局的眼光看问题,观察每一个联系,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以致不会违背客观规律。
(2)世界物质的统一性表现在整体上,一个优化的整体系统的功能要大于每一个部分的功能总和。
人们在社会上,一定要把握全局的发展方向,不以片面的眼光看局部的问题,更不能以损害全局利益来谋求局部利益。
(3)世界物质的统一性还表现在局部上,世界的整体性由世界所有局部物质组成,因而世界的统一性依赖于世界上任何一个物质。
人们在发展和谐社会时,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局部细节,不能一味地打着“全局利益”的口号而损害局部利益,这样将降低局部发展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局部发展不平衡并影响到全局的发
展状况。
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含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
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包括三个基本观点,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人们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从一般和个别关系的角度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两种基本关系,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一般和个别
的关系。
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答(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第一,承认世界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第二,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第三,认为世界的统一是物质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是一中有多,多中有一。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反对旧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机械统一观。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都是以此为理论根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因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也就成为指导我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而不能从原则、本本或主观愿望、主观想象出发。
(4)我国正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
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有过许多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纠正了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念和政策,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首先,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来思考。
原理意义这一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和人生观意义(1).理论意义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原则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为中心的。
(2).实践意义1.既然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既然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把集中统一和灵活多样结合起来,把纪律和个性结合起来,把秩序和自由结合起来,反对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反对僵化和无序。
3.既然物质是运动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把发展和稳定统一起来。
4.既然物质运动是在时空中进行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重视和珍视时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作好工作。
1、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物质统一性;精神现象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2、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3、试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4、试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重大意义。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5、试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重大意义。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6、试论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它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根本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根底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异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它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根本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根底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异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详细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根底。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唯物哲学的基石,维物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那么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这个原理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人认识世界。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项基本原理,它指出:统一性是世界物质的根本特征,一切物质都是由大约100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元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
这个原理对于我们理解和探索自然界变得非常重要,以下将深入探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首先,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揭示了世界物质的基本构成。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知道地球上存在的所有物质都是由约100种元素构成的。
这些元素包含了各种金属、非金属、放射性物质等,它们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无数的物质。
这一原理的发现使得我们对于物质构成的认识变得更加清晰,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指导。
在认识世界的进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物质,但是这些物质的基本构成依然遵循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已知物质的性质和特点,来推导出新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使得科学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提高了研究效率,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巨大的力量。
此外,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也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在物质构成统一的基础上,科学领域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例如,在化学和物理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组成,探索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在生物学和医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和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揭示生命的本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推动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项基本原理,它揭示了世界物质的基本构成和统一性。
这一原理的发现对于我们深入探索和理解世界变得非常重要。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因此,应该充分重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推动科学的不断进步。
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这种一元论哲学同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本原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
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
总之,万物统一于物质。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物质世界的具体形态无限丰富多样,但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而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静止。
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
而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根本上讲世界上除了物质,什么都没有。
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
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2)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这一原理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可以从物质运动中获得解释和说明。
坚持这种观点,就可以有力地批判和抵制一切唯心主义,树立起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②这一原理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性去改造世界,而绝不能从主观想象和本本条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