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艺术构成的基本视觉要素
- 格式:ppt
- 大小:15.55 MB
- 文档页数:65
从完形心理观《大鱼海棠》之色彩灵动作者:卜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34期(开封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摘要:《大鱼海棠》自上映后观者的评价褒贬不一,它虽然称不上是一个十分完美的电影,但它对国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色彩方面无疑起了里程碑的作用。
本文从影片中的中国味儿色彩,完形心理及视知觉的张力表现等角度探讨其在色彩运用上的艺术造诣。
关键词:动画色彩;完形心理;视觉张力“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影片试图用唯美的方式,把《逍遥游》的意境智慧展示出来。
红红的服装,红红的海棠树,红红的鱼,就连灵婆也是红色的,古朴宏伟的土楼和土楼上层层悬挂的大红灯笼,浓浓的中国风充斥着整个影片,美轮美奂的画面给我们留下难忘的视觉感受。
继《大圣归来》之后,电影界又给我们带来了一部极富感官刺激的影片——《大鱼海棠》。
这部人们期待了十二年的迟来作品,没有让中国动漫界失望。
《大鱼海棠》自上映后观者的评价褒贬不一,它虽然称不上是一个十分完美的电影,但它对国漫的文化内涵,以及色彩表现无疑起了里程碑的作用。
一、动画的视觉要素——色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光所以有了色彩,因为有了色彩,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缤纷绚丽。
色彩在色相、亮度、饱和度等三要素的变化中,使得光照下的事物呈现出自己美妙的姿态。
《尚书》的五色论以青、黄、赤为彩,黑、白为色,合称色彩。
在视觉传达中,最先映入人们感官的就是色彩,其次才是形象,从而引出内容。
色彩,作为视觉传达艺术的要素,同时也是电影艺术的基本元素之一,在动漫中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它的处理十分重要,制约着整个影片的视觉效果,是控制影片情绪氛围的核心,对观者的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
文艺批评家丹纳曾说,“色彩对于形象来说,就如同是伴奏对于歌词的功效,不仅这样,有的时候,色彩属于歌词,可是形象只属于伴奏,色彩就改变了其地位,不再是附属品,而是一跃成了主体”。
动画艺术设计系毕业论文范文如今的动画艺术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少儿群体,而是慢慢扩大受众面积,以成年人视角为基础而创作的动画也愈加增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动画艺术设计系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动画艺术设计系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三维动画短片一般是篇幅较短的探索性实验片,毫无疑问在强大的三维制作软件技术支持下,其无论在制作还是创意上都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维动画短片的视觉效果独特而强烈,可以制作出十分写实逼真的质感和光影效果,也可以创作出想象中抽象的感官世界,在艺术形式上别具一格。
声音作为动画艺术的灵魂,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烘托奇妙的视觉效果,极具创造性的艺术风格以及深刻的内涵,不仅为影片渲染气氛,加强剧本的情调,增强短片的情绪感染力,而且在突出动画的主题,丰富影片人物的形象感,加强动作的节奏感,引起联想,推动高潮,促进剧情的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三维动画短片;语言;音乐;音效三维动画短片强调艺术性,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独特应用,不为市场量身定做。
这类短片是传统三维动画片艺术风格上的开拓与创新,是三维动画商业片制作思路与方法的继承与再创造,是创作者寻求突破的实验性创作。
三维动画短片以软件为依托,运用夸张、神似及变形的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等创作手段,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理想和愿望,传达创作者的观点和想法,是一种具有高度假定性的艺术形式。
三维动画短片中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全部存在,是作者主观创造出来的,而声音的加入则为这些虚拟存在的角色注入了生命和活力,使观众相信它的真实性,认同它的存在,同时声音的参与,使动画短片画面的表现力得到了广泛的拓展。
一、动画艺术中声音的构成元素在影视艺术中的声音由语言、音乐、音效三个基本元素构成。
这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三维动画短片也不例外。
1、语言语言也就是短片中的配音,是角色表达思想和情绪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
如对话、歌声、啼笑、感叹等。
湖北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本科助学班动画系《动画概论》学习资料匡正编撰1、1动画的基本概念提及“动画”一词,必定会激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
对一般人而言而,动画意味着迪斯尼、米老鼠和其它一些卡通形象。
而从另一种前卫的角度、动画是复杂、抽象之艺术形式,为针对成人市场介于电影,纯艺术和设计领域间的一种艺术形式。
从汉字对应词源来看,动画英文单词为animation或animating 日语为あにめ或者アニメーション,日本人用“动画”称呼线描类型(line drawing)漫画式影片,后来用あにめ统称包含线描填色,偶动画等技巧制作的影片。
从animation或animating来看,animate意味“给……以精神,使……以活动”和“赋予生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animation指“经绘画或其它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和环境空间造型之表现手段”,是一种与真人演出的电影、电视相区别艺术手段,赋予缺乏生命之物象符号以运动的表演轨迹。
从中国动画史来看与animation对应的是“美术片”。
美术片:美术片是中国名词,世界上统称animation,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总称。
主要运用绘画或其它造型艺术形像来表现艺术家之创作意图,是一门综合艺术。
在艺术范畴上,中国动画是美术片的一种艺术形式,从中国动画艺术具体实践来看,无论构思还是后期制作,更符合美国cartoon艺术风貌。
从美国动画史来看与animation对应的是Cartoon。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愿意为壁画稿,1840年为了征求英国国会大厦壁画图案,其中一些作品的风格荒诞幽默,Cartoon具有的含义:幽默夸张的绘画型式,所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中定义动画为:英文称为Cartoon,含义是活动漫画,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和作者构思的影片,是美术电影最基本的形式,彩用格拍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有细微变化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TV于磁带),然后经24fp/s速度放映,能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效果。
《动画概论》知识点总结1.动画的定义和分类-动画的定义:动画是通过图像的连续播放创造出一种运动的错觉的艺术形式。
-动画的分类:根据表现手段和形式可以分为传统动画(手绘动画、纸片动画、娃娃动画)、计算机动画(2D动画、3D动画)、特殊效果动画(模型动画、动物骨骼动画、蓝布动画等)等。
2.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动画的起源:早期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壁画和壁画的连续运动效果。
之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早期的动画设备和技术,如旋转盘、扭曲框架和玩具放映机。
-动画的发展:动画逐渐从黑白无声的短片发展成了彩色有声的长篇电影,也逐渐涉足到电视动画、网络动画等多个领域。
3.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动画的关键帧与中间帧:动画制作是通过对关键帧(表示动画中重要动作、关键时刻的画面)和中间帧(连接关键帧的画面)进行连续播放来创造出运动的错觉。
-动画的速度和定时:动画中的运动速度和对象在连续画面中出现的时间是关键,通过控制每秒播放的画面数量和每个画面之间间隔的时间来控制动画的速度和定时。
-动画的延迟与快速重复:通过延迟或快速重复一个动作的一部分,可以创造出变速、变形和心理暗示等效果。
4.动画技术和制作过程-传统动画制作:传统动画是通过手工制作每一帧并将其连续播放来创造动画效果。
制作过程包括脚本撰写、分镜头、素描草图、绘制、上色和扫描等步骤。
-特殊效果动画制作:特殊效果动画是通过模型、特殊效果和合成技术来创造出真实或虚构的场景和对象。
-动画制作团队和角色:动画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导演、编剧、美术设计师、动画师、制片人等。
5.动画的美学与艺术表达-视觉要素与设计原则:动画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纹理、光影等视觉要素的运用来创造出各种风格和效果,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如平衡、对比、重复、节奏和比例等。
-动画的情绪表达:动画可以通过角色的表情、动作、声音和背景等来传达情感和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紧张、悲伤、恐惧等。
简述动画作品构成要素摘要:一、动画作品的定义与分类二、动画作品的构成要素1.故事情节2.角色设定3.画面表现4.音效与配乐5.剪辑与节奏正文:动画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它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呈现出一个虚拟的世界,让观众沉浸其中。
动画作品的构成要素丰富多样,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动画作品的定义与分类动画作品是指通过逐帧拍摄或计算机生成图像等技术,制作而成的具有连续画面和声音的影视作品。
根据不同的制作技术和风格,动画作品可分为传统动画、计算机动画、实验动画等多种类型。
二、动画作品的构成要素1.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动画作品的灵魂,好的故事情节能吸引观众继续观看。
一个成功的动画作品往往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紧张的冲突和深刻的主题。
编剧在创作故事时,需注意情节的连贯性、合理性和创新性。
2.角色设定角色设定是动画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众通过对角色的认识和喜爱,建立起与作品的感情联系。
角色的形象、性格、行为和言语等需精心设计,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3.画面表现画面是动画作品的基本元素,包括背景、角色、道具等。
画面的创作需注重色彩、构图、线条、光影等手法,以表现出作品的风格和氛围。
此外,动画作品的画面还需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性。
4.音效与配乐音效与配乐是动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能极大地增强作品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音效要注意与画面动作的契合,以及不同场景的区分。
配乐则需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变化进行选曲和编曲,以营造出激动人心的音乐氛围。
5.剪辑与节奏剪辑与节奏是动画作品的结构基础,它们影响着作品的整体观感。
剪辑要注意画面的切换、镜头的运用和场景的过渡等,使之流畅自然。
节奏则需兼顾画面、音效、剧情等多方面因素,创造出紧张、激动、舒缓等不同的观影体验。
总之,动画作品的构成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出一个完整的动画世界。
动画制作知识:摄影角度和画面构图——动画制作中的视觉构成技巧动画是一种传达信息和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而视觉构成是动画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摄影角度和画面构图是影响动画画面质量和表现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掌握正确的摄影角度和画面构图技巧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动画制作中的摄影角度和画面构图技巧。
一、摄影角度1.远景与近景在动画中,摄影师可以通过镜头的拉近和放远来传达故事的情感和叙述。
拉远画面可使背景的景象显得更广阔,而拉近则可以强调细节。
这种拉近和偏离的技巧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角色和场景。
2.俯视与视角用镜头从高处向下俯视,可以营造出一种俯视的感觉。
这种角度可以让观众觉得对象较小,角色弱小无力,非常适用于刻画角色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思考。
而视角正好相反,可以突出角色的强大和自信,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底气和力量。
3.后视镜头通过运用后视镜头,可以使观众更好地了解角色的思想和情感,让他们站在角色的后面看事情。
这种视角可以使观众不仅看到角色的前方,而且能够了解到角色的内心和思想。
二、画面构图1.对称对称性是构图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对称充满了平衡和和谐的美感,可以使观众感到思想和情感上的愉悦。
在一个画面中,对称性刻画出两个或更多的相似形体,并通过位置和尺寸上的对称使其平衡和协调。
2.大小比例画面中的大小比例可以使观众明确地了解事物的大小和远离。
在动画中,通过对画面中要素的大小比例调整,可以传达一个情感或故事上的强烈意义。
这种技巧在设计镜头时特别有效,可以使镜头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3.空间感在动画制作中,空间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觉元素,可以使观众更好地了解角色、环境和场景。
设计良好的空间感可以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有层次感和深度。
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远近来调整空间感,使其更符合观众的眼球运动。
正确的空间感可以使观众立刻进入画面,感受到故事的现实感和丰富性,以及人物角色的个性和特征。
以上是动画制作中的摄影角度和画面构图技巧,以此为基础,可以提高动画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教案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新课导入(5分钟)二、授课内容(140分钟)一、新课导入教师展示ppt,简要陈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二、授课内容(讲授法、演示法)(一)电影分镜头拍摄的形成当电影还处于原始状态时,本来无所谓分镜头。
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拍出了历史上最早的影片时,是不考虑分镜头问题的。
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手摇摄影机电影史上的开山之作《火车进站》电影分镜头拍摄的形成1903年,美国埃德温·鲍特在《火车大劫案》中首次以分镜头的连接方式表述故事,他将消防队员救火的现场记录镜头,连接上一对母女被大火围困的情形,再创制出消防队员救母女的一连串镜头,经剪辑后成为一部完整的影片。
随后,格里菲斯(电影艺术家),发展了这一分镜成果,创造出以“分镜头”作为电影语言来叙事的一套法确定镜头的景别和角度,以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的不同景别拍摄来表现对象,使电影产生特有的视觉节奏。
二、镜头画面的含义镜头画面是电影视觉流程中最基本的单位,同样是动画片中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电影性和绘画性的统一,即镜头设计和画面设计。
(四)教师案例讲解动画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动画分镜头脚本对于整部动画片来说具有指导性地位和作用。
分镜头脚本是对影片画面的设计和构思蓝图,它实际上是未来影片的视觉雏形。
1、文字分镜头脚本(用文字讲诉故事)2、画面分镜头脚本(用图画展示故事)动画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动画剧本动画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动画分镜头脚本的作用画面分镜头脚本画面分镜头脚本与成片的对比漫画和动画分镜头脚本的区别1、构图方式2、画面编号系统3、对白表示方式4、动作的表达一、动画拉片的含义和作用拉片是学习影视视听语言的好方法,通过反复地观看影片,一个镜头、一场戏地分析影片的视听元素的规律和特点。
动画片中两种对待世界的基本态度(创作目的):1、实验动画片:实验动画是指还在探索时期的动画作品,可以说是具象形成的前期,抽象概念的表现占有更大的空间。
动画片剧本创作动画片剧本创作是一项需要创造力和技巧的艺术。
它不仅要通过文字来描述故事情节,还要考虑到动画的视觉效果和节奏感。
本文将介绍动画片剧本创作的基本要素和步骤,以及一些创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剧本创作的基本要素1. 故事概念:动画片剧本的第一步是确定一个有趣的故事概念。
这个故事概念可以是一个独特的想法、一个有趣的场景或者一个令人感动的主题。
它应该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角色设定:在确定故事概念后,需要创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角色。
角色应该具有个性和特点,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他们的目标、动机和冲突也需要被清晰地定义出来,以便在后续的剧情发展中能够保持连贯性。
3. 结构安排:动画片剧本通常包括引子、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引子用来引入故事的背景和角色,发展部分用来推动剧情的发展,高潮部分则是故事的最高潮和转折点,结局部分则是对故事的总结和收尾。
这些部分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和过渡,以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紧凑性。
4. 对白和动作描述:剧本中的对白和动作描述是动画片创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对白应该具有个性和特色,能够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动作描述则需要准确地描述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以便动画师能够理解和表现出来。
二、剧本创作的步骤1. 故事大纲:在正式创作剧本之前,可以先写一个故事大纲。
故事大纲是对整个故事的一个简要描述,包括故事的起承转合和主要情节。
它可以帮助剧本创作者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整体结构和发展。
2. 剧本草稿:在完成故事大纲后,可以开始写剧本的草稿。
剧本草稿是对故事细节的进一步展开和描述,包括对白、动作和场景的具体描写。
在这个阶段,可以不必过于追求完美,重要的是把故事的基本框架和情节写出来。
3. 剧本修改:完成剧本草稿后,需要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润色。
可以从故事结构、角色设定、对白和动作描述等方面进行修改,以使剧本更加完善和精确。
此外,还可以请其他人进行评审和意见收集,以获取更多的反馈和改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