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粘附剂是什么类型添加剂
- 格式:ppt
- 大小:750.50 KB
- 文档页数:10
浅谈润滑油添加剂———复合剂石化10—5(3)班2010232253 张海刚一、润滑油复合剂基础知识1.复合剂的定义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
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所占比例较小,最大一般不超过30%,部分工业用油中小于1%。
而润滑油复合剂是具有能赋予基础油本身没有的性质/性能,如抗泡、破乳化等性能;能改进基础油原有的性质/性能,如抗磨、防锈等性能。
2.添加剂的分类添加剂大致分为三类1、保护润滑表面:清净剂、分散剂、极压抗磨剂、摩擦改进剂、防锈防腐剂。
2、改善润滑剂物理性质: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
3、保护润滑剂本身:抗氧剂、抗泡剂。
清净分散剂——T1XX清净剂:具有高碱性,可以持续中和润滑油氧化生成的酸性物质,同时对漆膜和积炭具有洗涤作用。
常用清净剂类型:磺酸钙:如T106 硫化烷基酚钙:如T115B水杨酸钙:如T109。
分散剂:其油溶性基团比清净剂大,能有效地屏蔽积炭和胶状物相互聚集,使其以小粒子形式分散在油中,防止堵塞滤网。
最常用分散剂为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单挂丁二酰亚胺,T151双挂丁二酰亚胺,T154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T161抗氧抗腐剂——T2XX最常用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如T202、T203,是一种多效添加剂,具有抗氧、抗磨、抗腐作用。
由于ZDDP含磷元素,对汽车尾气转化器中三元催化剂具有中毒作用,发动机油中ZDDP的用量现受到较大限制。
极压抗磨剂——T3XX极压抗磨剂在金属表面承受负荷的条件下,防止金属表面的磨损、擦伤甚至烧结。
极压抗磨剂一般具有高活性基团,在局部的高温高压下,能与金属表面反应形成保护膜。
常用极压抗磨剂类型:含氯极压抗磨剂,如氯化石蜡T301;含硫极压抗磨剂:如硫化烯烃T321;含磷极压抗磨剂:如磷酸酯T306 。
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T4XX通常含有极性基团,通过极性基团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吸附膜,阻止金属相互间的接触,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润滑油添加剂的基本情况比如能够介绍各种添加剂的类型、用途及作用和用量要求摘要机油添加剂是增加机油功能特性的一种化学添加剂,它通常包含抗磨损剂、抗氧化剂、抗泡沫剂、防锈剂、渗透性改善剂及界面活性剂等成分,目的在于改善机油的润滑性、抗磨性、抗氧化性、抗锈性及渗透性等性能。
本文主要对润滑油添加剂的种类、特性、用途及用量要求进行介绍。
首先介绍了润滑油添加剂的种类,其次介绍了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特点,包括抗磨损能力、抗氧化能力、抗泡沫能力等,然后介绍了润滑油添加剂的主要用途,包括减少摩擦、降低内部温度、改善机油渗透性、防止烟尘等,最后介绍了润滑油添加剂的用量要求,包括添加剂使用量和添加剂使用周期,这将有助于确保机油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润滑油添加剂;抗磨损剂;抗氧化剂;抗泡沫剂;防锈剂;渗透性改善剂IntroductionLubricating oil additives are chemical additives that enhance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ubricants. Theyusually contain anti-wear additives, anti-oxidants, anti-foam agents, rust inhibitors, penetration improvers and surfactants, and they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lubricity, wear resistance, oxidation resistance, rust resistance and penetration of oil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types, characteristics, usage and dosage requirements of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s.Types of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sLubricating oil additiv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namely, metal detergents and organic additives.。
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分析报告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润滑油添加剂是指将一些化学物质加入到润滑油中,以改善润滑油的性能,保证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和保养维护。
它是润滑油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润滑油的耐磨性、氧化安定性、防锈性、抗腐蚀性、降噪性等性能。
二、分类特点润滑油添加剂可以分为几类,包括摩擦剂(如钼、石墨、关键等)、黏度指数改进剂(如聚丙烯腈、聚异丁烯)、氧化稳定剂(如phenyl-alpha-naphthylamine、N-壬烷基二酰亚胺等)等,每种类别的添加剂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摩擦剂是其中一种性能增强剂,它能减少外力摩擦,防止润滑系统磨损。
另外,黏度指数改进剂能使润滑油温度下降时(在低温下失去润滑性),其运动黏度下降,高温时,润滑油的黏度更不容易变化。
氧化稳定剂能够提升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有助于减少润滑油中的杂质,并增加单元的使用寿命。
三、产业链整个润滑油添加剂产业链可以分为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和使用维修四个环节,具体而言,可以细分为上游供应商、中游生产商和下游销售商几个节点。
四、发展历程润滑油添加剂行业是一个相对新兴的行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漫长的年代。
在20世纪初期,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促进了润滑油添加剂的需求,因为随着对机器和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通常也要求润滑油更加高效。
20世纪后期,润滑油添加剂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到了21世纪初,润滑油添加剂在数十个国家与地区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工业领域中一种不可替代的关键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扩大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速,润滑油添加剂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润滑油添加剂市场正面临着日趋严格和繁琐的行业政策与法规体系。
其中,美国和欧盟的环保限制将不断加强,中国的政策导向也将大力倡导环保先行。
在全球范围内,润滑油添加剂行业的环保制药配方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并且对营销网络往往有很大影响。
这项新政策将促使行业内竞争加剧,市场份额进一步分化。
润滑油添加剂基础知识润滑油添加剂Ⅰ静态混合器加工方法有关“润滑油添加剂”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抗泡剂?内燃机油及工业用油在发动机等设备中使用时,往往要喷散成雾状,这样就使润滑油中混进一部分空气,而形成比较稳定的泡沫流入曲轴箱内和润滑油箱内,结果就会使发动机不能正常操作。
加入抗泡剂便可破坏润滑油与空气所形成的泡沫,降低泡沫吸附膜的稳定性,缩短泡沫存在的时间,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常用抗泡剂有:甲基砖坯油、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等。
抗泡剂的统一符号为:“T9XX”。
2、什么是降凝剂?润滑油中一般均含有少量的石蜡,当油品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石蜡结晶析出,油就要失去流动性面凝固。
降凝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油品的凝点。
降凝剂是一种化学合成的聚合物或缩合产品,其分子中一般含有极性基团和与石蜡烃结构相似的烷基链,通过在蜡结晶表面的吸附或与其共晶的作用,改变蜡结晶的形状和尺寸,防止蜡晶粒间粘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保持油品在低温下的流动性。
但是,如果润滑油中石蜡含量过多,大大超过了降凝剂所能起到的作用,那么即使加了降凝剂也起不到降凝作用。
我国降凝剂有:烷基萘、聚α-烯烃、聚丙烯酸酯等。
降凝剂的统一符号为:“T8XX”。
3、什么是防锈剂?防锈剂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以抑制氧及水、特别是水对金属表面的接触、使金属不致锈蚀。
防锈剂的分子结构应对金属有充分的吸附性,并对油的溶解性也好。
常用的防锈剂有:烯基丁二酸、十七烯基咪唑烯基丁二酸盐、环烷酸锌、二壬基萘磺酸钡、苯骈三氮唑、石油磺酸钡等。
防锈剂的统一符号为:“T7XX”。
4、什么是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在氧的存在下,受热、光、金属的催化作用,油品分子中结构最不牢的碳氢键受到破坏,发生自由基连锁反应,生成氧化物、过氧化物、水等。
而后进一步聚合、缩合,形成胶质、油泥、漆膜等,使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变坏,使用寿命缩短。
抗氧剂的作用在于抑制油品的氧化、钝化金属的催化作用,减少油品的败坏,延长油品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添加剂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润滑油添加剂的分类、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应用指导、质量标准、标识要求、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以及生产商资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一、添加剂类型润滑油添加剂是指添加到润滑油中改善其性能的物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 抗氧化剂:防止润滑油氧化变质。
2. 抗磨剂: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性能,防止机件磨损。
3. 清洁剂:清除润滑油中的杂质和积碳,保持发动机清洁。
4. 粘度指数改进剂:改善润滑油的粘度性能,提高其高温粘度和低温流动性。
5. 防腐剂:防止润滑油中金属表面腐蚀。
6. 防锈剂:防止润滑油中金属表面生锈。
7. 燃料经济性添加剂:提高润滑油的燃料经济性,降低油耗。
8. 摩擦改进剂:改善摩擦副之间的摩擦性能,降低摩擦系数。
9. 极压添加剂:提高润滑油的极压性能,防止在高负荷条件下发生咬合或烧结。
10. 其他专用添加剂:针对特定用途的润滑油而添加的特定添加剂。
二、添加剂性能要求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1. 化学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变质,与基础油兼容性好。
2. 改善润滑油的各项性能指标,如粘度、酸值、水份、杂质等。
3. 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无腐蚀性或轻微腐蚀性。
4. 无毒、无害,对人体无害。
5. 符合环保要求,不污染环境。
6. 价格适中,经济合理。
三、添加剂试验方法对添加剂的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价,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试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添加剂试验方法:1. 化学稳定性试验:评价添加剂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2. 兼容性试验:评价添加剂与基础油的相容性。
3. 粘度试验:测量添加剂对润滑油粘度的影响。
4. 酸值试验:测量添加剂对润滑油酸值的影响。
5. 水份试验:测量添加剂对润滑油水份含量的影响。
6. 杂质试验:测量添加剂对润滑油杂质含量的影响。
7. 摩擦性能试验:评价添加剂对摩擦副之间摩擦性能的影响。
8. 极压性能试验:评价添加剂对润滑油极压性能的影响。
9. 耐久性试验:评价添加剂对润滑油耐久性的影响。
机械设备润滑油的添加剂经过分馏、精制、脱蜡和补充精制得到的基础油并不是成品润滑油,在很多情况下是满足不了各种设备的润滑要求的。
因此,为了使润滑油具有设备所需要的性能,人们研制或选用多种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合物,并添加到基础油中去。
这些化合物就是本节所介绍的润滑油添加剂。
润滑油品质量的优劣决定于基础油的精制水平和添加剂的品种、质量。
润滑油添加剂大多是各种有机化合物,为了达到应有的效能,添加剂必须能很好地溶于(或分散于)油中,在储存及使用时稳定,不易发生变化,并且不损坏润滑油的其他性能。
一、清净分散剂清净分散剂亦可细分为清净剂、分散剂,它是润滑油添加剂中最主要的添加剂之一,更是发动机油必需的添加剂。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其内部总会出现一些污垢。
这些污垢主要是燃料(甚至包括部分进入燃烧室的发动机油)的不完全燃烧产物以窜气形式通过活塞环及缸壁的间隙,进入曲轴箱和发动机油箱;另一部分则是润滑油在发动机内苛刻的工况条件下生成的氧化产物。
它们以漆膜、积炭和油泥的形式吸附于活塞上,并粘附、沉积于曲轴箱和机油箱。
清净剂在高温运转条件下能够防止或抑制机油氧化而生成沉积物,并且能够把在活塞及气缸壁上形成的漆膜和积炭"洗涤"下来,从而使发动机内部表面保持清洁。
分散剂能够吸附在较低的运转温度下形成的油泥,防止其凝聚成油泥沉积物,并使其分散开来,悬浮于机油中。
这时虽然机油的颜色会变深(黑).但却不会堵塞机油管路和滤清器,也不会使油的粘度上升。
清净剂多半是金属有机化合物,而分散剂则多为不含金属的有机聚合物(即所谓的无灰分散剂)。
无论是清净剂或是分散剂,几乎都是一些油溶性的皂类化合物。
它们的化学结构都是一些具有长的烃基链的某种酸的盐类物质。
从它们的阳离子看,基本上是钙、钡、钠、镁、锌和胺的盐类;从它们的酸的类型来看,又可分为磷酸盐、硫代磷酸盐、酚盐和水杨酸盐、丁二酸的胺盐(主要是它的酰亚胺)。
此外,清净剂多是高碱性物质。
润滑油内的各类添加剂有什么用途润滑剂添加剂概念是加入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以使润滑剂得到某种新的特性或改善润滑剂中已有的一些特性。
添加剂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化剂、抗磨剂、摩擦改善剂(又名油性剂)极压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泡沫抑制剂、防腐防锈剂、流点改善剂、粘度指数增进剂等类型。
市场中所销售的添加剂一般都是以上各单一添加剂的复合品,所不同的就是单一添加剂的成分不同以及复合添加剂内部几种单一添加剂的比例不同而已。
(1)清净分散剂的作用有增溶作用、分散作用、酸中和作用、吸附作用四种。
(2)抗氧和抗氧抗腐添加剂的作用是抑制油品的氧化过程,钝化金属对氧化的催化作用,达到延长油品使用和保护机器的目的。
(3)降凝剂的作用是降低油品的凝点,使油品在低温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提高发动机的低温起动性能。
(4)粘度指数改进剂可以增加油品的粘度,特别是能满足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要求。
(5)油性剂和极压抗磨剂能与金属表面起化学反应生成化学反应膜,防止金属表面的磨损、擦伤和熔焊。
(6)防锈剂的作用包括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性保护层、防止腐蚀介质与金属接触、起到防锈作用。
(7)抗泡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泡沫的产生,以免形成安定的泡沫,它能吸附在泡膜上,形成不安定的膜,从而达到破坏泡沫的目的。
(8)抗乳化剂能改变油/水界面的张力,使油水分离,达到改善油品的抗乳化性能的目的。
什么是倾点?答:油品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冷却时,能够继续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
选用润滑油时通常要考虑润滑油的倾点,润滑油的倾点应该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至10度。
什么是闪点?答: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油,当油温达到某温度时,润滑油的蒸气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火现象,最低的闪火温度,称为润滑油的闪火点。
选用林源商贸福斯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考虑润滑油的闪点高低,一般闪点应比使用温度高20至30度,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车用机油系列的闪点都很高,一般都在200度以上。
润滑油增粘剂原理
润滑油增粘剂原理是指通过向润滑油中添加增粘剂,改变润滑油的流动性和黏度,以提供更好的润滑效果和抗磨耐热性能。
增粘剂一般是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包含有大量的分支链和侧链,这些分支链和侧链可以与润滑油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或相互吸附,从而增加润滑油的黏度和润滑膜的厚度。
润滑油增粘剂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1. 分子交联:增粘剂中的分支链和侧链可以与润滑油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使润滑油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增加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加了润滑油的黏度。
2. 分子吸附:增粘剂中的分支链和侧链可以与润滑油分子之间通过吸附力作用力相互吸附,形成较大的聚集体,使润滑油的分子间隔离距离减小,增加了黏度。
3. 润滑膜厚度增加:增粘剂的分支链和侧链可以与金属表面之间形成较厚的润滑膜,提供更好的润滑效果和抗磨耐热性能。
润滑油增粘剂的原理一般是通过上述机制的综合作用来实现的,不同的增粘剂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可根据不同的润滑要求选择合适的增粘剂。
浅谈润滑油添加剂———复合剂学号:2010232253 姓名:张海刚一、润滑油复合剂基础知识1.复合剂的定义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
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所占比例较小,最大一般不超过30%,部分工业用油中小于1%。
而润滑油复合剂是具有能赋予基础油本身没有的性质/性能,如抗泡、破乳化等性能;能改进基础油原有的性质/性能,如抗磨、防锈等性能。
2.添加剂的分类添加剂大致分为三类1、保护润滑表面:清净剂、分散剂、极压抗磨剂、摩擦改进剂、防锈防腐剂。
2、改善润滑剂物理性质: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
3、保护润滑剂本身:抗氧剂、抗泡剂。
国内润滑油复合剂分组——单剂国内润滑油复合剂分组——复合剂根据SH/T 0389-92《石油复合剂的分类》清净分散剂——T1XX清净剂:具有高碱性,可以持续中和润滑油氧化生成的酸性物质,同时对漆膜和积炭具有洗涤作用。
常用清净剂类型:磺酸钙:如T106 硫化烷基酚钙:如T115B水杨酸钙:如T109。
分散剂:其油溶性基团比清净剂大,能有效地屏蔽积炭和胶状物相互聚集,使其以小粒子形式分散在油中,防止堵塞滤网。
最常用分散剂为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单挂丁二酰亚胺,T151双挂丁二酰亚胺,T154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T161抗氧抗腐剂——T2XX最常用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如T202、T203,是一种多效添加剂,具有抗氧、抗磨、抗腐作用。
由于ZDDP含磷元素,对汽车尾气转化器中三元催化剂具有中毒作用,发动机油中ZDDP的用量现受到较大限制。
极压抗磨剂——T3XX极压抗磨剂在金属表面承受负荷的条件下,防止金属表面的磨损、擦伤甚至烧结。
极压抗磨剂一般具有高活性基团,在局部的高温高压下,能与金属表面反应形成保护膜。
常用极压抗磨剂类型:含氯极压抗磨剂,如氯化石蜡T301;含硫极压抗磨剂:如硫化烯烃T321;含磷极压抗磨剂:如磷酸酯T306 。
润滑油中各种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粘度指数改进剂粘度指数改进剂又称增粘剂或粘度剂,其产量仅次于清净分散剂。
粘度指数改进剂是油溶性的链状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量由几万到几百万大小不等。
粘度指数改进剂溶解在润滑油中,在低温时它们以丝卷状存在,对润滑油的粘度影响不大,随着润滑油温度升高,丝卷伸张,有效容积增大,对润滑油流动阻力增大,导致润滑油的粘度相对显著增大。
由于不同温度下粘度指数改进剂具有不同形态并对粘度产生不同影响,它可以增加粘度和改进粘温性能,故粘度指数改进剂主要用于提高润滑油的粘度指数、改善粘温性能、增大粘度。
粘度指数改进剂可用来配制稠化机油,使配制的油品具有优良的粘温性能,使油品的低温起动性好、油耗低和具有一定的抗磨作用。
粘度指数改进剂广泛用于内燃机油料中,主要用于生产多级汽柴油机油,另外液压油和齿轮油也要使用。
常用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有:聚异丁烯、聚甲基丙烯酸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与双烯共聚物和聚乙烯正丁基醚等。
油性和极压抗磨剂1、极压抗磨添加剂是指在高温、高压的边界润滑状态下,能和金属表面形成高熔点化学反应膜,以防止发生熔结、咬粘、刮伤的添加剂。
它的作用是分解的产物在摩擦高温下能与金属起反应,生成剪切应力和熔点都比纯金属低的化合物,从而防止接触表面咬合和焊熔,有效地保护金属表面。
极压抗磨剂主要用于工业齿轮油、液压油、导轨油、切削油等有极压要求的润滑油中,以提高油品的极压抗磨性能。
极压抗磨剂一般分为有机硫化物、磷化物、氯化物、有机金属盐和硼酸盐型极压抗磨剂等。
极压磨剂的主要品种有:氯化石蜡、酸性亚磷酸二丁脂、硫磷酸含氮衍生物、磷酸三甲酚酯、硫化异丁烯、二苄基二硫、环烷酸铅、硼酸盐等。
2、凡是能使用润滑油增加油膜强度,减小摩擦系数,提高抗磨损能力,降低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的添加剂都叫油性剂。
油性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一端带有极性基团,另一端为油溶性的烃基基团。
含有这种极性基团的物质对金属表面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它能牢固地定向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在金属之间形成一种类似于缓冲垫的保护膜,防止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减小摩擦和磨损。
润滑油添加剂的总类润滑油产品的使用要求多种多样,且非常严格,即使经过深度精制和馏分调合,也很难完全达到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1]。
因此,往往在油品中加入各种类型的添加剂来改善其某些使用性能。
润滑油的质量除与基础油的组成和性质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添加剂的品种和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配伍关系。
因此,优质的润滑油一般采用复合添加剂[2]。
润滑油添加剂按功能分主要有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极压抗磨剂、油性剂、抗氧剂与金属减活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沫剂和抗乳化剂等10种类型[3]。
下表2.4列出了常用的润滑油添加剂分类及作用和应用对象。
并对内燃机润滑油相关的添加剂做详细介绍。
表1 润滑油添加剂简况序号类别作用化合物种类应用对象1 清净分散剂减少沉积物磺酸钙、丁二酰亚胺内燃机油2 抗氧抗腐剂抗氧抗腐抗磨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内燃机油工业用油3 极压抗磨剂极压抗磨硫、磷、氯化合物工业用油4 油性剂改善摩擦硫化脂肪类工业用油5 抗氧剂减缓氧化酚盐、胺盐工业用油6 增稠剂增加粘度,提高粘度指数聚异丁烯、聚甲基丙烯酸酯内燃机油工业用油7 防锈剂阻止锈蚀烯基丁二酸、石油磺酸钡防锈油脂8 降凝剂降低倾点聚烯烃、聚丙烯酸酯内燃机油工业用油9 抗泡剂-减少泡沫二甲基硅油、聚醚内燃机油工业用油1 清净分散剂清净分散剂亦可细分为清净剂、分散剂,它是润滑油添加剂中使用量最大和最主要的添加剂之一,更是发动机油必需的添加剂[2]。
清净剂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4],在发动机高温运转条件下能够防止或抑制机油氧化而生成沉积物,并且它能吸附油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并使污染物悬浮于油的表面,以确保参加润滑循环的油是清净的,以减少高温与漆膜的形成。
分散剂则能够吸附在较低的运转温度下形成的油泥,防止其凝聚成油泥沉积物,并使其分散开来,悬浮于机油中,以便在润滑油循环中将其滤掉。
清净分散剂是它们的总称,它同时还具有洗涤、抗氧化及防腐等功能。
[润滑油添加剂的种类和应用]润滑油添加剂添加剂种类添加剂作用增加油品及机器寿命,减少在金属表面上残留焦炭和杂质Oxidation inhibitor抗氧化剂保护轴承和金属表面,避免化学腐蚀Corrosion inhibitor抗腐蚀剂Anti-wear inhibitor用于边界润滑,保护摩擦面抗磨剂确保润滑面的清洁Detergent清净剂使氧化物质及不溶解物质悬浮Dispersant悬浮剂用以中和因氧化而产生的酸Alkaline agent酸性中和剂降低低温流动性Pour Depressant流动抑制剂降低因温度变化而产生之粘度变化率Viscosity Improver(VI)粘度指数改进剂减少摩擦、烧结、磨损,增加润滑效果Oiliness agent油性剂增加油膜(film)强度及负载能力Extreme pressure (EP)极压添加剂防止不断的起泡Anti-form agent抗起泡剂增加油分子粘聚性,防止滴溅Tackiness agent粘性剂减低介面张力,使油能散布于水中Emulsifier乳化剂Fatty oils用于增加在潮湿环境下的湿润效果脂肪油承受高温或/和高压Solid lubricant(Fillers)固体润滑剂(填充剂)Thickening agent将油变成固体或半固体的金属皂类物质增稠剂使油具有防水性Water repellents防水剂防止金属之催化效果Metal deactivators金属活性抑制剂Silver pacifier不腐蚀银制轴承银抑制剂Color Stabilizer油色泽稳定剂,避免油变色颜色稳定剂使气味特别好闻,避免臭味Odor-control agent气味控制剂防止乳化被分解或是因细菌大量繁殖而产生臭味Antiseptic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