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的分析与防治详解114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6.13 MB
- 文档页数:114
滑坡-泥石流案例分析幻灯片滑坡与泥石流是由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
本文将分别从四个案例出发,分析滑坡和泥石流造成的损失与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案例一: 2008年8月14日,九寨沟县境内的映秀镇发生泥石流灾害,导致43人死亡、3人失踪。
灾害原因:1、地质地形原因:映秀位于大雪山的西坡,这里地势狭窄、陡峭,地质构造较差。
2、气候原因:当地8月份雨水较多,导致山体水土流失,形成泥石流。
灾害损失:1、经济损失:据报道,这次泥石流灾害造成当地道路中断、农田受灾,以及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停摆等,总计经济损失高达1.9亿元。
2、人员伤亡:共有43人死亡,这其中包括游客和当地居民。
预防措施:1、加强地质工程调查,评估灾害风险。
2、加强山体治理,采取防护措施。
3、提高气象预警能力,及时预测泥石流。
案例二:2015年10月10日,云南省鲁甸县发生滑坡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
1、地质地形原因:鲁甸县位于滇池东南,地处怒江与澜沧江交汇处,地形多为山岭,地形复杂,滑坡易发。
2、人类活动:大量采矿、造坝、修路等人类活动对地质结构和环境造成损害,加速了滑坡的发生。
2、人员伤亡:共有15人死亡,三十余人失踪。
1、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体系。
2、严格进行工程批准和环境评估,抑制过度开采和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3、早期预警机制,提高灾害应对和救援的能力。
案例三:2010年8月7日,甘肃省临夏市积石山自治县发生泥石流,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自然因素:积石山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峡谷、沟谷、险滩等地形地貌,雨季来临,积雪融化,涝水和洪水的冲击很强,引发泥石流。
2、人类活动:滥伐森林和开垦草地等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长时间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加速了泥石流的发生。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完善生态恢复和改善计划。
2、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尤其是山地森林保护。
3、加强防灾减灾与救援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