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选择填空练习题答案教学提纲

操作系统选择填空练习题答案教学提纲

操作系统选择填空练习题答案教学提纲
操作系统选择填空练习题答案教学提纲

操作系统选择填空练

习题答案

期末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注意:蓝色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第一章

1.在计算机系统中,控制和管理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

软件称为( B )。

A.文件系统B.操作系统

C.网络管理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2.按照所起的作用和需要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属于( D )。

A.用户软件 B.应用软件

C.支撑软件 D.系统软件

3.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 D )。

A. 提供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

B. 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C. 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编辑程序

D. 控制和管理系统内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

4.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 C )。

A.程序 B.作业 C.资源 D.进程

5.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 A )。

A.处于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 B.处于硬件之下的低层软件

C.处于应用软件之上的系统软件 D.处于系统软件之上的用户软

6.为用户分配主存空间,保护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提高主存空间

的利用率。这属于( B )。

A.处理器管理 B.存储管理

C.文件管理 D.作业管理

7.操作系统对缓冲区的管理属于( B )的功能。

A.处理器管理 B.设备管理

C.文件管理 D.存储器管理

8.以下不属于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的是( D )。

A.管理计算机裸机

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

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

9.以下不属于操作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的是( C )。

A.内存管理 B.中断处理

C.文档编辑 D.CPU调度

10.在下列操作系统中,强调吞吐能力的是( B )。

A.分时系统 B.多道批处理系统

C.实时系统 D.网络系统

11.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B )。

A.CPU的利用率不高 B.失去了交互性

C.不具备并行性 D.系统吞吐量小

12.为了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该操作系统应该是

( B )。

A.多道批处理系统 B.分时系统

C.实时系统 D.网络系统

13.下面不属于分时系统特征的是( D )。

A.为多用户设计 B.需要中断机构及时钟系统的支持

C.方便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 D.可靠性比实时系统要求高14.在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分时系统特征的是( D )。

A.交互性 B.同时性 C.及时性 D.高可靠性

15.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则( B ),响应时间越长。

A.内存越大 B.用户数越多

C.后备队列越短 D.用户数越少

16.在实时系统中,一旦有处理请求和要求处理的数据时,CPU就应该立即

处理该数据并将结果及时送回。下面属于实时系统的是( D )。

A.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B.办公自动化系统

C.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D.航空订票系统

17.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运行的操作系统最好是( B )。

A.分时系统 B.实时系统

C.分布式操作系统 D.网络系统

18.下列系统中,属于实时系统的是( C )。

A.方正排版系统 B.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C.火车订票系统 D.办公自动化系统

19.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C )。

A.高吞吐率 B.充分利用内存

C. 快速响应 D.减少系统开销

20.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是( C )。

A.shell命令 B.图形界面

C.系统调用 D.C语言函数

21.系统调用的目的是( A )。

A.请求系统服务 B.终止系统服务

C.申请系统资源 D.释放系统资源

22.用户要在程序一级获得系统帮助,必须通过( D )。

A.进程调度 B.作业调度

C.键盘命令 D.系统调用

23.系统调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内部调用,它( B )。

A.直接通过键盘交互方式使用B.只能通过用户程序间接使用

C.是命令接口中的命令 D.与系统的命令一样

24.CPU状态分为核心态和用户态,从用户态转换到核心态的途径是

( C )。

A.运行进程修改程序状态字 B.中断屏蔽

C.系统调用 D.进程调度程序

第二章

25.在单CPU的系统中,若干程序的并发执行是由( C )实现的。

A.用户 B.程序自身

C.进程 D.编译程序

26.进程与程序之间有密切联系,但又是不同的概念。二者的一个本质区别是

( A )。

A.程序是静态概念,进程是动态概念

B.程序是动态概念,进程是静态概念

C.程序保存在文件中,进程存放在内存中

D.程序顺序执行,进程并发执行

27.在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A )。

A.动态性和并发性 B.顺序性和可再现性 C.与程序的对应性 D.执行过程的封闭性

28.多个进程的实体都存在于同一内存中,在一段时间内都得到运行。这种性

质称作进程的( B )。

A.动态性 B.并发性

C.调度性 D.异步性

29.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各进程向前推进的速度是不可预知的,这种性质

称作进程的( D )。

A.动态性 B.并发性

C.调度性 D.异步性

30.在下列特性中,不是进程的特性的是( C )。

A.异步性 B.调度性

C.静态性 D.动态性

31.在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概念的主要目的是( C )。

A.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C.描述程序动态执行过程的性质 D.使程序与计算过程一一对应32.某进程由于需要从磁盘上读入数据而处于阻塞状态。当系统完成了所需的

读盘操作后,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 D )。

A.从就绪变为运行 B.从运行变为就绪

C.从运行变为阻塞 D.从阻塞变为就绪

33.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B )。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

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

34.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 A )。

A.只有一个 B.可以有多个

C.不能被挂起 D.必须在执行完后才能被撤下

35.已经获得除( C )以外的所有运行所需资源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A.存储器 B.打印机 C.CPU D.磁盘空间

36.进程从运行状态变为阻塞状态的原因是( A )。

A.输入或输出事件发生 B.时间片到

C.输入或输出事件完成 D.某个进程被唤醒

37.下列进程状态的转换中,不正确的是( A )。

A.从就绪到阻塞 B.从运行到就绪

C.从就绪到运行 D.从阻塞到就绪

38.进程间的基本关系为( B )。

A.相互独立与相互制约B.同步与互斥

C.并行执行与资源共享 D.信息传递与信息缓冲

39.两个进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并发执行中,一个进程要等待其合作伙伴

发来信息,或者建立某个条件后再向前执行,这种关系是进程间的

( A )关系。

A.同步 B.互斥 C.竞争 D.合作

40.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 C )。

A.共享资源 B.临界区

C.临界资源 D.共享区

41.操作系统中有一组常称为特殊系统调用的程序,其操作具有不可分割性,

在操作系统中称为( B )。

A.初始化程序 B.原语

C.子程序 D.控制模块

42.如果信号量S的值是0 , 此时进程A执行P(S)操作,那么,进程A会

( B )。

A.继续运行

B.进入阻塞态,让出CPU

C.进入就绪态,让出CPU

D.继续运行,并唤醒S队列头上的等待进程

43.在操作系统中,对信号量S的P操作原语的定义中,使进程进入相应阻塞

队列等待的条件是( C )。

A.S>0 B.S=0 C.S<0 D.S≠0

44.信号量S的初值为8,在S上执行了10次P操作,6次V操作后,S的值

为( D )。

A.10 B.8 C.6 D.4

45.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 B )个等

待进程。

A.0 B.l C.2 D.3

46.在执行V操作时,当信号量的值( C ),应释放一个等待该信号量的进

程。

A.小于0 B.大于0 C.小于等于0 D.大于等于0

47.有9个生产者,6个消费者,共享容量为8的缓冲区。在这个生产者-消费

者问题中,互斥使用缓冲区的信号量mutex的初值应该为( A )。

A.1 B.6 C.8 D.9

第三章

48.作业生存期共经历四个状态,它们是提交、后备、( D )和完成。

A.等待 B.就绪 C.开始 D.执行

49.作业调度程序从处于( D )状态的队列中选取适当的作业调入主存运

行。

A.执行 B.提交 C.完成 D.后备

50.放在输入井中的作业处于( A )状态。

A.后备 B.提交 C.执行 D.完成

51.在操作系统中,JCB是指( C )。

A.文件控制块 B.进程控制块

C.作业控制块 D.程序控制块

52.作业调度是( A )。

A.从输入井中选取作业进入主存

B.从读卡机选取作业进入输入井

C.从主存中选取作业进程占有CPU

D.从等待设备的队列中选取一个作业进程

53.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B )。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 B.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

C.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54.作业调度选择一个作业装入主存后,该作业能否占用处理器必须由

( C )来决定。

A.设备管理 B.作业控制

C.进程调度 D.驱动调度

55.进程调度是根据一定的调度算法,从( B )队列中挑选出合适的进程。

A.阻塞 B.就绪 C.运行 D.等待

56.在操作系统中,作业处于( C )状态时,已处于进程的管理之下。

A.后备 B.阻塞

C.执行 D.完成

57.作业一旦进入内存即为执行状态,与之相关的进程在作业进入内存时予以

创建,该进程的初始状态为( B )。

A.运行态 B.就绪态 C.阻塞态 D.提交态

58.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 B )。

A.作业运行时间 B.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

C.作业的相对等待时间 D.作业被调度进入主存到运行完毕的时间

59.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希望批处理控制方式下进入输入井的作业( D )尽

可能小。

A.等待装入主存时间 B.周转时间

C.执行时间D.平均周转时间

60.设某作业进入输入井的时间为S,开始运行的时间为R,得到计算结果的

时间为E,则该作业的周转时间T为( A )。

A.T=E-S B.T=E-(S+R)

C.T=(S+R)+ E D.T=E-R

61.现有3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计算时间都是1小时,它们在一台

CPU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B )小时。

A.1 B.2

C.3 D.6

62.为了保证系统的吞吐量,系统总是力争缩短用户作业的( D )。

A.执行时间 B.提交时间

C.输入时间 D.周转时间

63.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

度,这是指( A )调度算法。

A.先来先服务法 B.短作业优先法

C.时间片轮转法 D.优先级法

64.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B )。

A.先来先服务法 B.优先级法

C.短作业优先法 D.时间片轮转法

65.在作业调度中,若采用优先级调度算法,为了尽可能使CPU和外部设备

并行工作,有如下三个作业:J1以计算为主,J2以输入输出为主,J3计算和输入输出兼顾,则它们的优先级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C )。

A.J1,J2,J3 B.J2,J3,J1

C.J3,J2,J1 D.J2,J1,J3

66.为了使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能及时处理内部和外部发生的各种突发性事

件,现代操作系统采用了( B )机制。

A.查询 B.中断 C.调度 D.进程

67.在操作系统中,引起中断的事件称为( A )。

A.中断源 B.中断请求

C.断点 D.系统调用

68.当硬件中断装置发现有事件发生,就会中断正在占用CPU的程序执行,

让操作系统的( B )占用CPU。

A.系统调用程序 B.中断处理程序

C.作业管理程序 D.文件管理程序

69.下列中断类型中,属于自愿性中断事件的是( C )。

A.硬件故障中断 B.程序性中断

C.访管中断 D.外部中断

70.下列中断中,可能要人工介入的中断是( D )。

A.程序性中断 B.时钟中断

C.输入输出中断 D.硬件故障中断

第四章

71.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 D )。

A.编译 B.连接 C.运行 D.重定位

72.经过( B ),目标程序可以不经过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单元。

A.静态重定位 B.动态重定位

C.编译或汇编 D.存储扩充

73.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 A )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进行重定位。

A.执行 B.编译 C.装入 D.修改

74.在分时系统中,可将进程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

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称为( B )。

A.覆盖技术 B.对换技术

C.虚拟技术 D.物理扩充

75.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一次性完成地址修改的方式是( A ).

A.静态重定位 B.动态重定位

C.静态连接 D.动态连接

76.下列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采用动态重定位的是( C )。

A.页式管理 B.可变分区

C.固定分区 D.段式管理

77.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A )的内存单元。

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

C.若干连续的页面 D.若干不连续的页面

78.固定分区中各分区的大小是( B )。

A.相同的 B.相同或者不同,但预先固定

C.根据进程要求确定 D.随进程个数而定

79.在存储管理中,为实现地址映射,硬件应提供两个寄存器,一个是基址寄

存器。另一个是( C )。

A.控制寄存器 B.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C.限长寄存器 D.通用寄存器

80.可重定位分区存储管理采用的地址转换公式是( C )。

A.绝对地址=界限寄存器值+逻辑地址

B.绝对地址=下限寄存器值+逻辑地址

C.绝对地址=基址寄存器值+逻辑地址

D.绝对地址=块号×块长+页内地址

81.最先适应分配算法把空闲区( A )

A.按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B.按地址顺序从大到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C.按长度以递增顺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D.按长度以递减顺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82.最容易形成很多小碎片的可变分区算法是( B )。

A.最先适应算法 B.最佳适应算法

C.位示图法 D.以上都不是

83.动态分区分配按照进程的需求量分配内存分区,所以( D )。

A.分区的长度是固定的

B.分区的个数是确定的

C.分区的长度和个数都是确定的

D.分区的长度不是预先固定的,分区的个数是不确定的

84.在分页系统环境下,程序员编制的程序,其地址空间是连续的,分页是由

( D )完成的。

A. 程序员B.编译地址

C.用户D.系统

85.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存储碎片尽可能少,使内存利用率较高的是

( C )。

A.固定分区 B.可变分区

C.分页管理 D.段页式管理

86.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是通过( B )实

现的。

A.分区表 B.页表 C.PCB D.JCB

87.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整个系统的页表个数是( D )个。

A.1 B.2

C.与页面数相同 D.和装入主存的进程个数相同

88.虚拟存储技术是( B )。

A.扩充内存空间的技术B.扩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

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 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89.虚拟存储器的容量是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的,若CPU有32位地址,

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D )。

A.100K B.640K C.2G D.4G

90.与虚拟存储技术不能配合使用的是( A )。

A.分区管理 B.页式存储管理

C.段式存储管理 D.段页式存储管理

91.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D )。

A.实现存储保护B.实现程序浮动

C.扩充辅存容量D.扩充主存容量

92.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 B )。

A. 为内外存容量之和B.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C.是任意大的D.由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

93.存储管理中,页面抖动是指( B )。

A.使用机器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被调出的页面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现象

C.系统盘有问题,致使系统不稳定的现象

D.由于主存分配不当,偶然造成主存不够的现象

94.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 A )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内存容量不足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95.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则当分配的页面数

增加时,缺页中断的次数( D )。

A. 减少B.增加

C.无影响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96.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LRU算法是指( B )。

A.最早进入内存的页先淘汰

B.近期最长时间以来没被访问的页先淘汰

C.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先淘汰

D.以后再也不用的页先淘汰

97.下述页面置换算法中会产生Belady现象的算法是( A )。

A. 先进先出法B.最近最少使用置换法

C.最近未使用置换法D.最佳置换法

第五章

98.按文件用途来分,编译程序是( C )。

A.用户文件 B.档案文件

C.系统文件 D.库文件

99.在UNIX/Linux系统中,用户程序经过编译之后得到的可执行文件属于

( B )。

A.ASCII文件 B.普通文件 C.目录文件 D.特别文件100.特别文件是与( C )有关的文件。

A.文本 B.图像

C.硬件设备 D.二进制数据

101.文件管理实际上是管理( B )。

A.主存空间 B.辅助存储空间

C.逻辑地址空间 D.物理地址空间

102.操作系统实现“按名存取”的关键在于解决( B )。

A.文件逻辑地址到文件具体的物理地址的转换

B.文件名称与文件具体的物理地址的转换

C.文件逻辑地址到文件名称的转换

D.文件名称到文件逻辑地址的转换

103.操作系统是通过( A )来对文件进行编辑、修改、维护和检索。

A.按名存取 B.数据逻辑地址

C.数据物理地址 D.文件属性

104.下列描述不属于文件系统功能的是( C )。

A.建立文件目录 B.提供一组文件操作

C.实现对磁盘的驱动调度

D.管理文件存储空间

105.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 )。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实现虚拟存储

C.提供外存的读写速度 D.用于存储系统文件

106.文件的逻辑组织是( B )的文件组织形式。

A.在外部设备上 B.从用户观点看

C.虚拟存储 D.目录

107.由一串字符序列组成,文件内的信息不再划分可独立的单位,这是指( A )。

A.流式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顺序文件 D.链接文件

108.数据库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C )。

A.流式文件 B.档案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

109.与文件物理组织形式有关的是( D )。

A.文件长度 B.记录的个数

C.文件目录结构 D.用户对文件的存取方法

110.在以下的文件物理存储组织形式中,常用于存放大型系统文件的是( A )。

A.连续文件 B.链接文件

C.索引文件 D.多重索引文件

111.链接文件解决了连续文件存在的问题,它( D )。

A.使用指针存入主存,速度快 B.适合于随机存取方式

C.不适用于顺序存取 D.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112.文件系统为每个文件另建立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由此表和文件本身构成的文件是( C )。

A.连续文件 B.链接文件

C.索引文件 D.逻辑文件

113.若用户总是要求用随机存取方式查找文件记录,则使用索引文件比使用链接文件( B )。

A.麻烦 B.方便 C.一样 D.有时方便有时麻烦

114.下列文件的物理结构中,不利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的文件物理组织形式是( A )。

A.连续文件 B.链接文件 C.索引文件 D.系统文件

115.文件名与( B )的转化是通过文件目录来实现的。

A.逻辑地址B.物理地址

C.文件内部名 D.文件记录

116.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A )结构。

A.单级目录 B.树形目录

C.二级目录 D.非循环图目录

117.文件系统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可以( D )。

A.缩短访问存储器的时间 B.解决同一用户间的文件命名冲突

C.节省内存空间 D.解决不同用户间的文件命名冲突

118.在二级目录结构中,同一个用户不同文件的文件名( C )。

A.可以相同 B.可以不同

C.一定不同 D.应该相同

119.树形目录结构的主文件目录称为( B )。

A.父目录 B.根目录 C.子目录 D.用户文件目录

120.当前目录是/usr/meng,其下属文件prog/file.c的绝对路径名是( D )。

A./usr/meng/file.c B./usr/file.c

C./prog/file.c D./usr/meng/prog/file.c

121.在下述文件系统目录结构中,能够用多条路径访问同一文件(或目录)的目录结构是( D )。

A.单级目录 B.二级目录

C.纯树形目录 D.非循环图目录

122.文件系统采用树形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 C )。

A.应该相同 B.应该不同

C.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D.受系统约束

123.为防止用户共享文件时破坏文件,往往采用( C )方式。

A.设置口令 B.加密

C.规定存取权限 D.定期备份

124.下列属于文件保密技术的是( C )。

A.建立副本 B.定期备份

C.设置口令 D.文件的链接

125.用ls命令以长格式列目录信息时,若某一文件的特征在文件列表中按如下顺序显示在屏幕上:

drwxrw-r-- 2 user gk 3564 Oct 28 10:30 /user/asD.h

则同组用户的访问权限是( D )。

A.读和执行 B.读、写、执行

C.写和执行 D.读和写

126.在UNIX系统中,某文件的使用权限设置为754,则表示( A )。

A.文件主可读、写、执行 B.同组用户仅能读

C.其他用户可读、写、执行 D.同组用户仅能写

第六章

127.下列设备中,不属于独占设备的是( B )。

A.打印机 B.磁盘 C.终端 D.磁带

128.大多数低速设备都属于( A )设备。

A.独占 B.共享 C.虚拟 D.SPOOLing 129.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原来独占的设备改造成为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 D )设备。

A.存储 B.块

C.共享 D.虚拟

130.在操作系统中,用户在使用I/O设备时,通常采用( B )。

A.设备的绝对号 B.设备的相对号

C.虚拟设备号 D.设备名

131.计算机系统启动外围设备是按( A )启动的。

A.设备的绝对号 B.设备的相对号

C.通道号 D.设备名

132.通道是一种( C )。

A.I/O端口 B.数据通道

C.I/O专用处理机 D.软件工具

133.CPU启动通道后,设备的控制工作由( C )。

A.CPU执行程序来控制

B.CPU执行通道程序来控制

C.通道独立执行预先编好的通道程序来控制

D.通道执行用户程序来控制

134.设备独立性是指( D )。

A.设备具有独立执行I/O功能的一种特性

B.设备驱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的一种特性

C.能独立实现设备共享的一种特性

D.用户程序使用的设备与实际使用哪台设备无关的一种特性

135.用户编制的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是由(D )功能实现的。

A.设备分配 B.设备驱动

C.虚拟设备 D.设备独立性

136.下列描述中,不是设备管理的功能的是( C )。

A.实现缓冲区管理 B.进行设备分配

C.实现中断处理 D.完成I/O操作

137.下列关于Linux系统设备管理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把设备作为特殊文件处理

B.将存储设备称为字符设备

C.设备名由主、次设备号构成

D.设备驱动程序可动态装卸

138.采用SPOOLing技术的目的是( A )。

A.提高独占设备的利用率 B.提高主机效率

C.减轻用户编程负担 D.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139.SPOOLING技术一般不适用于( A )。

A.实时系统 B.多道批处理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 D.多计算机系统

140.操作系统中采用的以空间换取时间技术的是( A )。

A.SPOOLing技术 B.虚拟存储技术

C.覆盖与交换技术 D.通道技术

141.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 C )分配。

A.独占 B.共享 C.虚拟 D.物理

142.设备的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是由( D )完成的。

A.用户程序 B.编译程序

C.设备分配程序 D.设备驱动程序

143.下列关于设备驱动程序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 设备驱动程序应可以动态装卸

B. 设备驱动程序往往由生产设备的厂家提供

C. 设备驱动程序可使用系统调用

D. 设备驱动程序可实现请求I/O进程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144.引入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C )。

A.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提高CPU的处理速度

C.提高CPU与设备之间的并行程度 D.降低计算机的硬件成本145.CPU处理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C )。

A.并行技术 B.通道技术

C.缓冲技术 D.虚存技术

146.下列缓冲技术中,对于一个具有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速率相差不大的I/O 系统比较有效的是( A )。

语音填空、选择练习题及答案

语音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语音具有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其中 ___________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发音器官包括三大部分:、、C____________。 3.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 4.不同的音色至少是由以下三方面原因之一造成的: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元音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辅音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音节进行彻底的切分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其中着眼于自然角度的叫做_____________,着眼于语音的社会功能的叫做_____________。 7.《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部分内容: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 8.《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9.音节由_____________构成,也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0.声母是音节开头的____________,普通话中共有____________个辅音声母。 11.辅音声母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两类。 13.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14.普通话声母中的浊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D选择题和填空题

1.ZWCAD不能处理以下哪类信息:()C.声音信息 2.CAD标准文件的后缀名为:()A.dwg 3.保存文件的快捷键是:()B.Ctrl+S 4.使用Polygon命令可以画出多少边的等边多边形()C.1024 5.不是环形阵列定义阵列对象树木和分布方法的是:B.项目总数和项目间的角度 6.用旋转命令“rotate”旋转对象时:()D.可以在三位一体空间缩放对象 7.不能应用修剪命令“trim”进行修剪的对象是:()D.文字 8.用缩放命令“scale”缩放对象时:()D.可以在三维空间缩放对象 9.中望CAD中哪个方法不能绘制一条弧线:()B.起点,圆心,端点画弧 10.应用延伸命令“extend”进行对象延伸时:()C.可以延伸封闭线框 11.设置线宽的命令是下列哪个:()A.lineweight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对象的基本特性()D.打印样式 13.拉长命令“lengrhen”修改开发曲线的长度时有很多选项,除了:(B.封闭 14.下列哪个不是中望CAD的截面组成部分()B.插入栏 15.拉伸命令“stretch”拉伸对象时,不能:()A.把圆拉伸为椭圆 16.编辑文本的命令为()C.Ddedit 17.应用偏移命令“offset”对一条多段线进行圆角操作是:()B.如果一条弧线隔开 两条相交的直线段,将删除该段而替代指定半径的圆角 18.分解文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分解文本是指将文本分解成由直线或弧线 组成的线条实体 19.提供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标注是:()C.基线标注 20.启动尺寸标注样式的命令为:()C.Dimstyle 21.调出块属性编辑对话框的命令是:()D.block 22.中望CAD可以进行三维设计,但不能进行:()D.参数化建模 23.建立三维网格的命令是:()B.3Dmesh 24.三维对齐命令Align,最多可以允许用户选择几个对应点:()A.3 25.移动圆对象,使其圆心移动到直线中点,需要应用:()B.对象捕捉 26.应用倒角命令“charmfer”进行倒角操作时:()C.不能对文字对象进行倒角 27.在中望CAD中可以指定和添加各种类型文件的搜索路径,除了以下哪种文件: B.ZWCAD主应用程序文件 28.中望CAD的坐标体系,包括世界坐标系和()坐标系D.用户 29.在绘图时,如果要想将最后一个点参照为原点(0,0)来作图,该介入如下的哪一个命 令()A.FROM 30.UCS是一种坐标系图标,属于()C.自定义坐标系 31.更新屏幕和重新计算图形数据库使用什么命令?()B.Regen(重生成) 32.在文字标注时,______控制数字小数位的设置?在“标注样式”的“精度”选项 33.属性和块的关系:()C.属性是块中非图形信息的载体 34.属性提取过程中:()C.一次可以提取多个图形文件中的属性 35.以下哪些命令是将数据从其他应用程序,通过剪贴板,作为OLE对象进入到ZWCAD 中的:()C.选择性粘贴 36.属性的定义:()D.一个块中可以定义多个属性 37.关于中望CAD的打印设置页面,以下说法都是正确的,除了:() 可选择.plt文件的批量打印 38.下列关于PLT批量打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适用于DWG和DXF文件

操作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1操作系统概述自测题 1 选择题 1.以下_____操作系统中的技术是用“时间”来换取“空间”的。 A.虚拟存储器 B.缓冲技术 C.SPOOLing技术 D.快表 2.设计实时操作系统必须首先考虑系统的______。 A.效率 B.可移植性 C.可靠性 D.使用的方便性 3.一个作业第一次执行时用了5min,而第二次执行时用了6min,这说明了操作系统的______特点。 A.并发性 B.共享性 C.虚拟性 D.不确定性 4.下述操作系统类型中,哪个操作系统一定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 A.实时 B.批处理 C.分时 D.分布式 5.操作系统中,以下______采用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技术。 A.终端技术 B.缓冲技术 C.通道技术 D.虚拟存储技术 6.按照所起的作用和需要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属于_______。 A.支撑软件 B.用户软件 C.应用软件 D.系统软件 7.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和______。 A.进程管理 B.用户管理 C.信息管理 D.操作系统管理 8.操作系统的最基本的两个特征是资源共享和_______。 A.多道程序设计 B.程序的并发执行 C.中断 D.程序顺序执行

9.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______。 A.稳定性 B.可靠性 C.利用率 D.兼容性 10.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_______。 A.处于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 B.处于硬件之下的底层软件 C.处于应用软件之上的系统软件 D.处于系统软件之上的用户软件 11.操作系统是对_____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程序 12.从用户的观点,操作系统是______。 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是扩充裸机功能的软件,是比裸机功能更强、使用方便的虚拟机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是_____。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多任务系统 B.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批处理系统 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和批处理系统 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 14.为了使系统中的所有用户都得到及时的响应,操作系统应该是___. A.实时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分时系统 D.网络系统 15.如果分时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____会使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 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少 D.内存越多

高考数学选择填空题

选择题 1.(安徽)12名同学合影,站成了前排4人后排8人,现摄影师要从后排8人中抽2人调整到前排,若其他人的相对顺序不变,则不同调整方法的种数是( ) A .2 2 83C A B .26 86C A C .22 86C A D .22 85C A 2.(北京)如图,动点P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对角线1BD 上.过点P 作垂直于平面11BB D D 的直线,与正方体表面相交于M N ,.设BP x =,MN y =,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大致是( ) 3.(福建)已知函数y =f (x ),y =g (x )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图,那么y =f (x ),y =g (x )的图象可能是( ) 4.(广东)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AE 的延 长线与CD 交于点F .若AC =u u u r a ,BD =u u u r b ,则AF =u u u r ( ) A . 1142 +a b B . 21 33 +a b C . 11 24 +a b D .1 233 + a b 5.(宁夏) 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 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 和b 的线段,则a +b 的最大值为( ) A . B .C .4 D .6.(湖北)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 变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 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 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12c 和22c 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12a 和22a 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 x A . B . C . D . A B C D M N P A 1 B 1 C 1 D 1

选择填空练习题[1]答案

【1-1】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 A )、( B )及( C )的完整集合。其中,( A )是按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 B )是使程序能够正确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 C )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材 料。 供选择的答案: A C. ①软件②程序③代码④硬件 ⑤文档⑥外设⑦数据⑧图表 答案:A. ②, B. ⑦, C. ⑤ 【1-2】开发软件时对提高软件开发人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的是( A )。软件工程中描述生存周期的瀑布模型一般包括计划、( B )、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几个阶段,其中设计阶段在管理上又可以依次分成( C )和( D )两步。 供选择的答案: A.①程序开发环境②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 ③程序人员数量④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 B.①需求分析②需求调查③可行性分析④问题定义 C、D.①方案设计②代码设计③概要设计④数据设计 ⑤运行设计⑥详细设计⑦故障处理设计⑧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答案:A. ①, B. ①, C. ③, D. ⑥ 【2-1】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4个方面:对问题的识别、分析与综合、编写需求分析文档以及( )。 供选择的答案: A. 总结 B. 阶段性报告 C. 需求分析评审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C 【2-2】各种需求方法都有它们共同适用的( )。 供选择的答案: A.说明方法B.描述方式 C. 准则D.基本原则 答案: D. 【2-3】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不应包括( A )。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 B )是不适用的。在需求分析中,分析员要从用户那里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C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应当包括( D )。该文档在软件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不应当包括( E )。 供选择的答案: A. ①问题分析②信息域分析③结构化程序设计④确定逻辑模型 B. ①数据流图②判定表③PAD图④数据词典 C. ①要让软件做什么②要给该软件提供哪些信息 ③要求软件工作效率如何④要让软件具有什么样的结构 D. ①对重要功能的描述②对算法的详细过程性描述 ③软件确认准则④软件的性能 E. ①软件设计的依据②用户和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

中考数学选择题与填空题解题技巧

选择题与填空题解题技巧 选择题和填空题是中考中必考的题目,主要考查对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其应用.填空题所占的比例较大,是学生得分的重要来源.近几年,随着中考命题的创新、改革,相继推出了一些题意新颖、构思精巧、具有一定难度的新题型.这就要求同学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强化训练,提高解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中减少失误,有的放矢,从容应对. 【典例剖析】 例1.(直接推演法)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②如果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它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③在一个圆中,如果弦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周角相等,④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5,3,圆心距为2,那么两圆内切() A.1 B.2 C.3 D.4 ①正确,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②正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③错误,弦对的圆周角有两种,一种是顶点在优弧上,另一种是顶点在劣弧上,而这两种角不一定相等,故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周角不一定相等;④正确,因为当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差时,两圆内切,所以该命题是正确的.故选C 课堂练习: 1.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x+2008

例2.(整体代入法) 值为() A.2006 B.2007 C.2008 D.2009 解:∵抛物线y=x2-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m,0), ∴m2-m-1=0,∴m2-m=1, ∴原式=1+2009=2010.故答案为:2010. 课堂练习: 3. 7). A.2 B.3 C.-2 D.4 4.. 的解为为 例3.(图解法)A(1,2),B(3,2),C(5,7).若点M (-2,y1),N(-1,y2),K(8,y3)()A.y1<y2<y3B.y2<y1<y3C.y3<y1<y2D.y1<y3<y2 解:A, B的纵坐标相等,二次函数的对称轴x = (1 + 3)/2 = 2 B, C在对称轴右侧, C的纵坐标大于B的纵坐标, 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上 M, N在对称轴左侧, M距对称轴较远, y1 > y2 K在对称轴右侧, 距对称轴8 - 1 = 7, 比M距对称轴更远, y3 > y1

操作系统试题库填空题

1、分时系统必须为用户提供( 操作控制命令) 以实现( 交互(或联机) )控制方式。 2、Spooling系统中,作业执行时,从磁盘上的 ( 输入井) 中读取信息,并把作业的执行结 果暂时存放在磁盘上的( 输出井)中。 3、中断分类后,中断是指(源自CUP以外事件的中断,通常与当前程序(进程)运行无关),异常 是指(源自CUP内部事件的中断,通常与当前程序(进程)运行有关)。 4、所谓脱机用户接口是指(作业控制语言)。 5、用户程序必须通过程序级接口方能获得操作系统的服务,程序级接口主要是由一组(系统调 用)组成。 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作业管理)。 7、用户是通过(命令接口)或者程序接口向计算机发出请求的。 8、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通讯语言)和(系统调用)。 9、交互式系统和多道程序系统相结合可构成(分时)系统。 10、SPOOLing是指(并发的外部设备联机操作),操作系统用它来实现(虚拟设备)的功 能。 11、分时系统追求的目标是(及时响应). 12、用户进程从目态(常态)转换为管态(特态)的唯一途径是(中断). 13、实时系统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及时性和(可靠性). 14、实时系统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及时性)和可靠性. 15、用户程序通过(访管指令(或系统调用) )向操作系统提出各种资源要求和服务请求. 16、SPOOLing(同时的外部设备联机操作)技术是关于慢速字符设备如何与计算机主机交换信息 的一种典型的(虚拟设备)技术. 17、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18、面对一般用户,通过(操作命令)方式控制操作系统;面对编程人员,通过(系统调 用)控制。 19、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的。 20、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部(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 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2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 (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22、操作系统是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与硬件关系尤为密切。 23、操作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它既管理(硬件),又管理(软件)。 24、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共享)和(异步(不确定性) )。 25、根据操作系统的功能、使用环境、配置规模等,操作系统一般可分为如下六种类型:(多 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个人机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26、现代操作系统通常为用户提供三种使用界面,即(命令界面)、(图形界面)和(系

中考数学选择、填空题汇编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1,﹣2,0,1这4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A.﹣1 B.0 C.﹣2 D.1 2.如图是由5个完全相同是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A.B.C.D. 3.2015年我市全年房地产投资约为317亿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317×108B.3.17×1010C.3.17×1011D.3.17×1012 4.如图,在平行线a,b之间放置一块直角三角板,三角板的顶点A,B分别在直线a,b上,则∠1+∠2的值为() A.90°B.85°C.80°D.60°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6÷a2=a3 B.(a2)3=a5 C.a2?a3=a6D.3a2﹣2a2=a2 6.已知一组数据:60,30,40,50,7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60,50 B.50,60 C.50,50 D.60,60 7.已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A(1,a)、B(3,b),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 B.a=﹣b C.a<b D.a>b 8.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增加一个条件,使?ABCD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第8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 A.AB=AD B.AC⊥BD C.AC=BD D.∠BAC=∠DAC 9.三个连续正整数的和小于39,这样的正整数中,最大一组的和是() A.39 B.36 C.35 D.34 10.如图,半圆的圆心为O,直径AB的长为12,C为半圆上一点,∠CAB=30°,的长是() A.12πB.6πC.5πD.4π 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E、F分别是AB、CD上的点,且∠CFE=60°,将四边形BCFE沿EF翻折,得到B′C′FE,C′恰好落在AD边上,B′C′交AB于点G,则GE的长是() A.3﹣4 B.4﹣5 C.4﹣2D.5﹣2 12.如图,矩形ABCD中,AB=4,BC=3,连接AC,⊙P和⊙Q分别是△ABC和△ADC的内切圆,则PQ的长是()A.B.C.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计算的结果是. 14.如图,在△ABC中,AB=BC,∠ABC=11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连接BD,则∠ABD=度.

急诊医学选择题填空题附答案

精心整理 急诊医学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140题) 1、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B A 、80-100次/分 B 、100次/分 C 、120次/分 D 、60-80次/分 2、A 、 3、A 4A 5A 、6、A 7A 、8A 、5分钟B 、3分钟C 、10分钟D 、2分钟 9、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10、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C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1、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12、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A A、1次 B、3次 C、2次 D、4次 13、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C A 14 A 15 A C 16 A C 17 A C 18 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19、成人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的用法为:A A、1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

B、1mg-3mg-5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递增; C、5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 D、1mg-3mg-5mg---5mg,稀释后静脉推注,每5分钟重复一次 20、成人心肺复苏时血管加压素的用法为:A A、一次性静脉推注40U B、40U,每5分钟重复一次 C 21、18 (B)A D 22 A 23 A 24 A 25 A、洗胃液量 B、洗出液是否澄清无味 C、临床症状是否好转 26、异烟肼中毒时可用下列哪个药物拮抗:(C) A、VitB1 B、VitB2 C、VitB6 D、VitB12 27、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重活化剂使用时间:(D) A、1~3d B、3~5d C、5~7d

七下数学选择题与填空题各60道

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 种位置关系,它们是 ; 2.若直线a//b ,b//c ,则 ,其理由是 ; 3.如图1直线AB ,CD ,EF 相交与点O ,图中AOE ∠的对顶角是 , COF ∠的邻补角是 。 4.如图2,要把池中的水引到D 处,可过C 点引CD ⊥AB 于D ,然后沿CD 开渠,可使所开渠道最短,试说明设计的依据: ; 5.点P (-2,3)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 。 6.把“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 和6cm,则它的周长是 cm. 8.若点M (a+5,a-3)在y 轴上,则点M 的坐标为 。 9.若P (X ,Y )的坐标满足XY >0,且X+Y<0,则点P 在第___象限 。 10.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30,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其内角和是 。 11.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平分线所构成的钝角等于 度。 12.如图3,四边形ABCD 中,12∠∠与满足 关系时AB//CD ,当 时AD//BC(只要写出一个你认为成立的条件)。 图3 13.点P (m +3, m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则点P 坐标为 . 14. 一个五边形,有一个角是60°,其余四个角的比为2:3:3:4,则其余四个角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5.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A (–1,4)的对应点C (4,7)则点B (–4,–1)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线段AB ∥x 轴,若点A 的坐标为(1,2),线段AB 的长为3,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 A B D C 1 2 A B C D 图2 A F C E B D 图1 O

操作系统复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D 】A.程序B.数据 C.文件D.资源 2.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和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A 】A.资源分配不当B.系统资源不足 C.作业调度不当D.进程调度不当 3.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中进行的。【D 】A.编译过程B.装入过程 C.连接过程D.执行过程 4.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A 】A.既可随机访问又可顺序访问B.只能随机访问 C.只能顺序访问D.只能读写不能访问 5.对于硬盘上存放的信息,物理上读写的最小单位是一个()。【C 】A.二进制(bit)B.字节(byte) C.物理块D.逻辑记录 6.操作系统中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C 】A.只能实现进程的互斥B.只能实现进程的同步 C.可实现进程的互斥与同步D.可完成进程调度 7.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C 】A.独占B.共享 C.虚拟D.物理 8.在存储管理的各方案中,可扩充主存容量的方案是()存储管理。【D 】A.固定分区B.可变分区 C.连续D.页式虚拟 9.磁盘是可共享的设备,每一时刻()进程与它交换信息。【C 】A.允许有两个B.可以有任意多个 C.最多一个D.至少有一个 10.逻辑文件存放到存储介质上时,采用的组织形式是与()有关。【B 】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共×页)

A.逻辑文件结构B.存储介质特性 C.主存管理方式D.分配外设方式 11.在操作系统中,()是竞争和分配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B 】A.程序B.进程 C.作业D.线程 12.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C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B.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C.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13.文件的保密是指防止文件被()。【C 】A.篡改B.破坏 C.窃取D.删除 14.系统抖动是指()。【 D 】A.使用机器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由于主存分配不当,偶然造成主存不够的现象 C.系统盘有问题,致使系统部稳定的现象 D.被调出的页面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现象 15.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C 】A.先入先出算法 B.优先级算法 C.银行家算法D.资源按序分配法 16.在多进程的并发系统中,肯定不会因竞争()而产生死锁。【D 】A.打印机B.磁带机 C.磁盘D.CPU 17.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是由()完成。【C 】A.程序设计语言B.编译系统 C.操作系统D.标准库程序 18.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的地址映射是通过()实现的。【B 】A.段表B.页表 C.PCB D.JCB 19.在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最基本特征是()。【A 】A.动态性和并发性B.顺序性和可再现性 C.与程序的对应性D.执行过程的封闭性 20.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C 】A.先来先服务B.轮转 C.最高响应比优先D.均衡调度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2页(共×页)

高中数学选择填空答题技巧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题型特点概述 选择题是高考数学试卷的三大题型之一.选择题的分数一般占全卷的40%左右,高考数学选择题的基本特点是: (1)绝大部分数学选择题属于低中档题,且一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能通过它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应用,并且因为它还有相对难度(如思维层次、解题方法的优劣选择,解题速度的快慢等),所以选择题已成为具有较好区分度的基本题型之一. (2)选择题具有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小巧灵活及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深度等特点,且每一题几乎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法,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思维层次及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目前高考数学选择题采用的是一元选择题(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由选择题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解选择题除常规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解选择题的基本原则是:“小题不能大做”,要充分利用题目中(包括题干和选项)提供的各种信息,排除干扰,利用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 数学选择题的求解,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从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解答数学选择题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对照法、概念辨析法、图象分析法、特例检验法、排除法、逆向思维法等,这些方法既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也是解题的有效手段.

解题方法例析 题型一 直接对照法 直接对照型选择题是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概念、性质、公式、公理、定理、法则等基础知识,通过严谨推理、准确运算、合理验证,从而直接得出正确结论,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项“对号入座”,从而确定正确的选择支.这类选择题往往是由计算题、应用题或证明题改编而来,其基本求解策略是由因导果,直接求解. 例1 设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满足f(x)?f(x +2)=13,若f(1)=2,则f(99) 等于 ( C ) A .13 B .2 C.13 2 D.213 思维启迪: 先求f(x)的周期. 解析 ∵f (x +2)=13 f (x ), ∴f (x +4)=13f (x +2)=13 13 f (x )=f (x ). ∴函数f (x )为周期函数,且T =4. ∴f (99)=f (4×24+3)=f (3)=13f (1)=13 2. 探究提高 直接法是解选择题的最基本方法,运用直接法 时,要注意充分挖掘题设条件的特点,利用有关性质和已有 的结论,迅速得到所需结论.如本题通过分析条件得到f(x)是周期为4的函数,利用周期性是快速解答此题的关键.

填空题、选择题目题目及答案

花都电大政治学原理《复习指导》填空题、选择题目题目及答案 (2010-12-29 16:58:18) 转载 《复习指导》填空题、选择题目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4、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36、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材料力学复习选择题与填空题题库(复习-1)

一、填空题 1 .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具有抵抗破坏的能力为材料的强度要求;具有一定的抵抗变形的能力为材料的刚度要求;保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为材料的稳定性要求。 2.构件所受的外力可以是各式各样的,有时是很复杂的。材料力学根据构件的典型受力情况及截面上的内力分量可分为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四种基本变形。 3.轴力是指通过横截面形心垂直于横截面作用的内力,而求轴力的基本方法是截面法。 4.工程构件在实际工作环境下所能承受的应力称为许用应力,工件中最大工作应力不能超过此应力,超过此应力时称为失效。 5.在低碳钢拉伸曲线中,其变形破坏全过程可分为(四)个变形阶段,它们依次是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変形阶段。 6.用塑性材料的低碳钢标准试件在做拉伸实验过程中,将会出现四个重要的极限应力;其中保持材料中应力与应变成线性关系的最大应力为比例极限;使材料保持纯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为弹性极限;应力只作微小波动而变形迅速增加时的应力为屈服极限;材料达到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时的应力为强度极限。 7.通过低碳钢拉伸破坏试验可测定强度指标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塑性指标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8.当结构中构件所受未知约束力或内力的数目n多于静力平衡条件数目m时,单凭平衡条件不能确定全部未知力,相对静定结构(n=m),称它为静不定结构。

9.圆截面杆扭转时,其变形特点是变形过程中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即符合平面假设。非圆截面杆扭转时,其变形特点是变形过程中横截面发生翘曲,即不符合平面假设。 10.多边形截面棱柱受扭转力偶作用,根据剪应力互等定理可以证明其横截面角点上的剪应力为零。 二、选择题 11.以下关于轴力的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C (A ) 拉压杆的内力只有轴力; (B ) 轴力的作用线与杆轴重合; (C ) 轴力是沿杆轴作用的外力; (D ) 轴力与杆的横截面和材料无关 12.变截面杆AD 受集中力作用,如图所示。设N AB 、N BC 、N CD 分别表示该杆AB 段,BC 段和CD 段的轴力,则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B ) (A) N AB >N BC >N CD 。 (B) N AB =N BC N CD 。 (D) N AB =N BC =N CD 13.当低碳钢试件的试验应力s σσ=时,试件将:(D ) A 完全失去承载力; B 破裂; C 发生局部颈缩现象; D 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 14.杆件受力作用如图所示。若AB ,BC ,CD 三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 ,2A ,3A ,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D ) (A )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相等,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相等; (B )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不相等,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不相等; (C )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相等,而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相等; (D )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不相等,但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却相等。

操作系统(第二版)习题答案

第1章 一、填空 1.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2.按功能划分,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 3.操作系统是在裸机上加载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功能的首次扩充。 4.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处理机(包含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5.在分时和批处理系统结合的操作系统中引入“前台”和“后台”作业的概念,其目的是改善系统功能,提高处理能力。 6.分时系统的主要特征为多路性、交互性、独立性和及时性。 7.实时系统与分时以及批处理系统的主要区别是高及时性和高可靠性。 8.若一个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则是分时操作系统。 9.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在用户提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能力,只追求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大吞吐量和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则属于批处理操作系统。 10.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充分发挥CPU 和外部设备并行工作的能力。 二、选择 1.操作系统是一种 B 。 A.通用软件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软件包2.操作系统是对 C 进行管理的软件。 A系统软件B.系统硬件C.计算机资源D.应用程序3.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以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 A.利用率B.可靠性C.稳定性D.兼容性4.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提高计算机的 B 和方便用户使用。 A.速度B.利用率C.灵活性D.兼容性5. C 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在其终端上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A.批处理B.实时C.分时D.多道批处理6.如果分时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 D ,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B.内存越少C.内存越多D.用户数越多 三、问答 1.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它对操作系统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 答: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即是通过软件的手段,允许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作业程序,让它们对系统中的资源进行“共享”和“竞争”,以使系统中

(完整)高中数学选择填空题专项训练

综合小测1 一、选择题 1.函数y =2x +1的图象是 2.△ABC 中,cos A = 135,sin B =53 ,则cos C 的值为 A. 65 56 B.-6556 C.-6516 D. 65 16 3.过点(1,3)作直线l ,若l 经过点(a ,0)和(0,b ),且a ,b ∈N*,则可作出的l 的条数为 A.1 B.2 C.3 D.多于3 4.函数f (x )=log a x (a >0且a ≠1)对任意正实数x ,y 都有 A.f (x ·y )=f (x )·f (y ) B.f (x ·y )=f (x )+f (y ) C.f (x +y )=f (x )·f (y ) D.f (x +y )=f (x )+f (y ) 5.已知二面角α—l —β的大小为60°,b 和c 是两条异面直线,则在下列四个条件中,能使b 和c 所成的角为60°的是 A.b ∥α,c ∥β B.b ∥α,c ⊥β C.b ⊥α,c ⊥β D.b ⊥α,c ∥β 6.一个等差数列共n 项,其和为90,这个数列的前10项的和为25,后10项的和为75,则项数n 为 ( ) A.14 B.16 C.18 D.20 7.某城市的街道如图,某人要从A 地前往B 地,则路程最短的走法有 A.8种 B.10种 C.12种 D.32种 8.若a ,b 是异面直线,a ?α,b ?β,α∩β=l ,则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A.l 与a 、b 分别相交 B.l 与a 、b 都不相交 C.l 至多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 D.l 至少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

9.设F 1,F 2是双曲线4 2 x -y 2=1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1 PF ·2PF =0,则|1 PF |·|2PF |的值等于 A.2 B.22 C.4 D.8 10.f (x )=(1+2x )m +(1+3x )n (m ,n ∈N*)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13,则x 2的系数为 A.31 B.40 C.31或40 D.71或80 11.从装有4粒大小、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玻璃球的瓶中,随意一次倒出若干粒玻璃球(至少一粒),则倒出奇数粒玻璃球的概率比倒出偶数粒玻璃球的概率 A.小 B.大 C.相等 D.大小不能确定 12.如右图,A 、B 、C 、D 是某煤矿的四个采煤点,l 是公路,图中所标线段为道路,ABQP 、BCRQ 、CDSR 近似于正方形.已知A 、B 、C 、D 四个采煤点每天的采煤量之比约为5∶1∶2∶3,运煤的费用与运煤的路程、所运煤的重量都成正比.现要从P 、Q 、R 、S 中选出一处设立一个运煤中转站,使四个采煤点的煤运到中转站的费用最少,则地点应选在 A.P 点 B.Q 点 C.R 点 D.S 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二、填空题 13.抛物线y 2=2x 上到直线x -y +3=0距离最短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14.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这个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是_________. 15.设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f (x +1)+f (x )=1,且当x ∈[1,2]时,f (x )=2-x ,则f (8.5)=_________.

2018届高考数学选择、填空题专项训练(共40套,附答案)

三基小题训练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y =2x +1的图象是 ( ) 2.△ABC 中,cos A = 135 ,sin B =53,则cos C 的值为 ( ) A. 65 56 B.-6556 C.-6516 D. 65 16 3.过点(1,3)作直线l ,若l 经过点(a ,0)和(0,b ),且a ,b ∈N *,则可作出的l 的条数为( ) A.1 B.2 C.3 D.多于3 4.函数f (x )=log a x (a >0且a ≠1)对任意正实数x ,y 都有 ( ) A.f (x ·y )=f (x )·f (y ) B.f (x ·y )=f (x )+f (y ) C.f (x +y )=f (x )·f (y ) D.f (x +y )=f (x )+f (y ) 5.已知二面角α—l —β的大小为60°,b 和c 是两条异面直线,则在下列四个条件中,能使b 和c 所成的角为60°的是( ) A.b ∥α,c ∥β B.b ∥α,c ⊥β C.b ⊥α,c ⊥β D.b ⊥α,c ∥β 6.一个等差数列共n 项,其和为90,这个数列的前10项的和为25,后10项的和为75,则项数n 为 ( ) A.14 B.16 C.18 D.20 7.某城市的街道如图,某人要从A 地前往B 地,则路程最短的走法有 ( ) A.8种 B.10种 C.12种 D.32种 8.若a ,b 是异面直线,a ?α,b ?β,α∩β=l ,则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 A.l 与a 、b 分别相交 B.l 与a 、b 都不相交 C.l 至多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 D.l 至少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