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 格式:docx
- 大小:15.27 KB
- 文档页数:2
仙方活命饮的功能主治是仙方活命饮的简介仙方活命饮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以其独特的药材组合和药物配比而闻名。
它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治疗和保健调理,被认为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本文将介绍仙方活命饮的多种功能主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该药方。
仙方活命饮的功能主治1.润肺止咳:仙方活命饮中的某些药材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对于慢性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饮用仙方活命饮可起到缓解症状、润泽肺部的作用。
2.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中的一些药材含有清热解毒的成分,可以有效降温、消炎,对于热病、感冒等有良好的疗效。
3.调理脾胃:仙方活命饮中的特定成分对于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
能够增强脾胃功能,提高食欲和消化能力。
4.舒筋活血:仙方活命饮中包含的特定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筋肉,对于风湿性疼痛、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5.养心安神:仙方活命饮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改善失眠、焦虑等心理疾病,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态。
如何使用仙方活命饮饮用仙方活命饮的最佳时间是在早晨空腹时或睡前半小时,以便更好地吸收药物成分和发挥疗效。
具体用法如下:1.取适量仙方活命饮的药材,充分洗净。
2.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3.将砂锅置于火上,用小火煮沸,然后转至文火慢炖30分钟。
4.关火后,让药汤自然冷却至适饮温度。
5.将药汤滤去渣滓,分为若干次温服。
注意事项1.仙方活命饮不适合过敏体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饮用。
2.饮用仙方活命饮时,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量力而行,不可过量。
3.仙方活命饮仅作为辅助药物,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对于慢性疾病,请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4.所配制的仙方活命饮最好在当日饮用完毕,不宜存放过久。
5.在服用仙方活命饮期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
总结仙方活命饮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调理脾胃、舒筋活血和养心安神的功能主治作用。
仙方活命饮治疗胃痛验案两则仙方活命饮原自明代陈实功《校注妇人良方》,用于阳证痈疡肿毒初起,书中所言本方“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
后世对此方的疗效颇为肯定,奉之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而现代已扩大应用于慢性盆腔炎、乳腺炎、前列腺炎、扁桃体炎、消化性溃疡、血栓闭合性脉管炎等各科病证。
胃痛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证的一类中医病证,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均为该病所属。
笔者有幸随师出诊,方见其应用仙方活命饮治疗胃痛患者,疗效颇佳,受益良多,故重温仙方活命饮方义并择验案两则飨予同道。
1仙方活命饮方义仙方活命饮以甘寒之金银花为君药,主清热解毒疗疮,当归、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以消肿止痛,更加辛温之防风、白芷以助通滞散结,贝母、天花粉、皂角刺化痰浊、通经排脓,甘草佐君以增强解毒之力。
本方集理气、活血、化浊、通络于一身,故止痛效若桴鼓。
但对于仙方活命饮治属阳证或是阴证,清代唐宗海则认为此方寒温并用,药性平和,为治“血结”之平剂,正如《血证论》中载“诚能窥及疮由血结之所以然,其真方也。
第其方乃平剂,再视疮之阴阳,加寒热之品,无不应于取效。
”故临床无论寒证热证均可加减应用。
2 验案举隅2.1 气滞胃痛案刘某,女,63岁,慢性胃炎多年。
刻诊:胃痛且胀,痛甚胀轻,牵及下腹部;胃脘烧灼感;纳呆,两胁不适;寐差,汗出;大便2日一行,解之费力,小便调。
舌暗红,苔白,脉沉弦。
袁师考虑为胃痛,证属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血脉滞而不通。
方用仙方活命饮合小柴胡汤加减:金银花15g,防风15g,白芷15g,陈皮10g,皂角刺15g,浙贝10g,天花粉15g,乳香10g,没药10g,白芍20g,当归10g,炙甘草10g,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0g,生姜4片,大枣5个,7剂水煎服。
二诊胃脘痛、胀缓解,大便转佳,舌暗苔白腻,脉沉。
神仙活命饮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神仙活命饮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清晰,现在大都市的生活的节奏变的越来越快,每日身心疲惫,对身心健康的关心当然就减少了,造成许多病症的乘虚而入,而中药材中的药方就可以逐渐的改进人体,做到调养痊愈地实际效果,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仙人活下来饮。
牙周别称牙龈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真人版活下来饮(《摄生众妙方》卷八)。
牙周药方牙龈
川山甲甘草防风没药赤芍药各3克白芍1.8克归梢乳香贝母花天花粉角刺各3克金银花茶茯苓各9克
牙周功效与作用牙龈
清热去火,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治疮疡疮毒初起,赤肿焮痛,或身热微畏寒,舌苔薄白或淡黄,脉数强有力,归属于阳证者。
牙周使用方法使用量牙龈
用美酒600ml,煎至300ml。
若上半身,吃完服,若下半身,食前服,再加喝酒150~200ml,以助药势。
不能变更。
牙周留意牙龈
疮疡溃后、阴证疮疡及肠胃素虚,气血两虚者不宜。
牙周备注名称牙龈
聚瑞以金银花茶清热去火为君;归尾、白芍、没药、乳香活血化瘀化淤以止疼,茯苓行气以助血个人行为臣;防风、白芍散风消结以消肿,贝母花、蜂花粉清热解毒放脓,消结消肿,川山甲、皂角刺经络疏通,溃坚排脓为佐;甘草清热去火为使。
诸药共用,共奏清热去火,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
牙周摘抄牙龈
《女科万金方》
原文中不但给大伙儿详细介绍了仙人活下来饮的作用功效,归还大伙儿剖析了仙人活下来饮是由哪些中草药材构成,针对如何吃也有一定的谈及,我们能够尝试记一下,或许哪天就能用上。
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止痛、消毒之圣药也【原】仙方活命饮出处《校注妇人良方》,其组成为白芷3g,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炙穿山甲(甲珠为国家保护动物,吾常用炮猪甲代,用量须以甲珠倍量)、天花粉、乳香、没药各6g,金银花、陈皮各9g。
用法,以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
现用法,以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一切痈疽及不知名恶疮初得,此方主之。
痈疽皆由气血逆于肌理,加寒与湿凝,风共火搏乃发。
红肿尖痛,为阳为痈。
深硬黑陷,为阴为疽。
势大身发热,食日减,晓夜不安眠,其症则重而险。
入手,醇酒煎服。
盖忍冬花、甘草节、天花粉、贝母、橘皮清热解毒,兼能利湿除痰。
当归、防风、白芷、乳香、没药活血疏风,更可定痛护膜。
乃皂角刺、穿山甲引前药直达病所,以决壅破坚。
酒煎者,欲其通行周身,使邪速散云尔。
服而活命,非仙方如何。
吾总结,仙方活命饮治疮疡肿毒属阳证者为要,临床以患部红肿热痛,舌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现在临床亦多用于治疗各种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组织炎、脓疱疮、深部脓肿,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阑尾脓肿等热毒实证。
方中可活泼加入蒲公英连翘地丁丹皮类,以增加清热解毒之功,大便干结者可加大黄以泻阳明而通便。
罗谦甫曰∶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
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
故痈疽之发,未有不从营气之郁滞,因而血结痰滞蕴崇热毒为患。
治之之法,妙在通经之结,行血之滞,佐之以豁痰理气解毒。
是方穿山甲以攻坚,皂刺以达毒所,白芷、防风、陈皮通经理气而疏其滞,乳香定痛和血,没药破血散结,赤芍、归尾以驱血热而行之,以破其结。
佐以贝母、金银花、甘草,一以豁痰解郁,一以散毒和血,其为溃坚止痛宜矣。
然是方为营卫尚强,中气不亏者设。
若脾胃素弱,营卫不调,则有托里消毒散之法,必须斟酌而用。
此薛己所论千古不易之治也。
因附治疡用方之法于后,使学人服膺云。
薛己曰∶治疡之法,若肿高痛者,先用仙方活命饮解之,后用托里败毒散。
根治一切胃病的仙方胃病16个特效处方根治一切胃病的仙方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总有效率达98%以上,无任何毒副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已治好无数病例,实乃天下奇珍之方!配方:乌贼骨150克、制元胡50克、黄氏50克、鸡内金150克、制白术50克、猪苓50克、乌梅50克、大黄5克(买药时在药店加工成粉)。
加减:胃寒或胃凉者加良姜50克。
说明:良姜性极热,有些人的胃受不了可以适当减量.服法:每天二至三次,饭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各服一汤勺(6--10克)。
较重者,可以每次加服云南白胶囊一粒。
重者一般3至5天见效,轻者一次见效.一般1-2副可以根治。
有效率达98%无任何毒负作用。
饮食:不要吃生/冷/冻/凉性的饮食。
不要饿过头,也不要吃过饱,保持在七八分饱就好。
不要吃完饭就躺下。
一天可以多次服药,三次或四次,但一定要空腹,也可以在痛时或胀时服药.东西不要煮烂吃,对胃没好处,反而更难治!(不然吃仙丹都没用!)治疗多年胃病,胃胀,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炎,胃虚,胃寒/凉,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中气不足.对肝肾两脏并病者,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灵芝15克,红枣15个,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丹参10克,田七10克。
注意:浮小麦不是小麦!浮小麦,尖尖长长,有外羽,很轻.主治失眠.很多药店的人把两样都混杂了.买错药没效.小麦,颗粒型,圆,比绿豆小.赤色煎法:将药洗净,同煎.红枣要切两半.服法:一天一剂,7天为一疗程.连服3-4疗程.药煎两次.饭后一小时服或空腹服。
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
甘草10克,红枣15个(剪两半),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先浸泡半小时或生用半斤),丹参10克,田七10克,鸡内金10克(吃素者不加)糯米50克。
仙方活命饮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组成用量】金银花、广陈皮各12g,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各6g。
【服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作用】方用金银花、天花粉、甘草清热解毒,乳香、没药、当归尾、赤芍、穿山甲、皂角刺活血祛瘀止痛,贝母化痰,防风、白芷疏散风热,陈皮理气化滞。
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阳证疮疡初起或脓熟未溃之病证。
本方对乙型链球菌有高度抑制作用,葡萄球菌则次之。
所以本方具有抗菌、抑制病毒、消炎、解热、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辨治病证】中医临床运用以患处红肿热痛,或兼有恶寒,发热等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附睾丸炎、溃疡病、蜂窝织炎、深部脓肿、疖肿、脓疱疮、急性风湿热、食道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肾盂肾炎等病证。
而必须症见患处局部红肿热痛,脉数有力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1.阿米巴肝病(邪蕴肝经,肉腐成痈型)治宜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以本方加减:金银花、黄芩、败酱草各15g,白芷、当归尾、赤芍、浙贝母、天花粉、柴胡各10g,乳香、没药、生甘草各3g为主治方。
若热重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
肿块坚硬疼痛者,加穿山甲、皂角刺。
痈脓已成者,加薏苡仁、冬瓜仁。
杀虫,加白头翁、鸦胆子、秦皮。
2.头痛(外伤,血瘀脉络,瘀久化热型)治宜清热止痛,活血化瘀。
以本方去防风、皂角刺,加牛膝30g,天丁8g,五灵脂、甘草各6g,蜈蚣3条为主治方。
3.冠心病、心绞痛(胸阳掉阻,脉络阻滞型)治宜化瘀行气,通阳豁痰。
以本方加生、熟何首乌各30g,降香(后下)6g为主治方。
4.失眠(瘀血内阻,痰热内扰型)治宜清热凉血,化瘀定志。
以本方去防风、皂角刺,加天丁8g,生地、丹参各15g,丹皮12g,枣仁10g为主治方。
5.大叶性肺炎(邪热壅肺型)治宜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化瘀定痛。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
糜烂性胃炎是由于胃炎不及时治疗导致的加重现象,严重时糜烂可以累及到胃体部。
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烧心、上腹部饱胀,严重时可以出现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等。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方
1、健脾生肌散
组成:
党参2.5份,茯苓2.5份,白术1.5份,制附子1.5份,黄柏1.5份,益智仁1.5份,半夏1份,苦参1份,地榆1份,明矾1份,川厚朴1份,槟榔1份,生甘草0.5份。
用法:
将上药按比例用量净化后研末,每次服10克,早、午、晚饭前30分钟服用。
3~4周为1个疗程。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具有健脾生肌、消食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慢性糜烂性胃炎。
2、愈糜散
组成:
地榆200克,枯矾60克,甘草60克,白及100克,白芍100克,血竭30克,蒲公英300克,生黄芪300克。
用法:
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每日2次,每次15~20克,饭前半小时用粥汤或蜂蜜调成糊状吞服,服后勿饮水及其他果汁。
30日为1个疗程。
功效:
具有抗炎解痉、祛腐生肌、愈合糜烂、健胃镇吐的功效,适用于慢性糜烂性胃炎。
提醒:上述中药方仅供参考,患者不得擅自用药。
仙方活命饮,治疗阳证疮疡肿毒很实用今天介绍的是仙方活命饮这首方,仙方活命饮从名字上来看说明什么呢?这个方子疗效好,是神仙赐给的,能起死回生的一首方。
仙方活命饮是外科第一方,历来把它认为是治疗阳证疮疡肿毒的首选方。
“痈疡阳证”仙方活命饮所治疗的是痈疡阳证。
在我们方剂学当中,治疗痈疡的方剂有好些首。
痈疡怎么分类呢?分内痈和外痈。
你比方说,我们平常所讲的内痈,有肺痈和肠痈。
外痈又怎么分呢?外痈是体表之痈,有阴证和阳证之分。
今天我们讲的仙方活命饮是治疗外痈阳证的方剂。
痈疡是一类皮肤组织感染性疾病,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这样的感染常常是致命的。
比如,盛唐诗人孟浩然背部患有疮痈,适逢他的好友王昌龄游襄阳,两人相见甚欢。
孟浩然不顾医生的劝告,纵情宴饮,饮酒吃肉,导致病情恶化,终致不治,终年仅51岁。
这属于痈疡的逆证,是比较凶险的。
还有的逆证表现为初起阶段就出现疮肿迅速扩大,毒素随血液流行全身,引起危及生命的“疔疮走黄”,就是现在所谓的毒血症、败血症。
还有的尽管没有全身的并发症,但由于局部创面迁延不愈,或伤口不断扩大,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痈疡的顺证有一个大致的发展过程:初起红肿热痛(可以伴有轻微的发热恶寒,类似外感)→局部化脓→脓肿破溃→排脓→疮口收敛愈合。
这个过程在古代医家看来是非常理想的过程,所以称顺证。
医家们认为这类疾病是可控的,治疗的目的就是使其按照顺证的轨道发展。
中医外科治痈有消、托、补三法,痈疡顺证一般只使用消法即可,仙方活命饮是消法的代表。
体外实验研究表明,仙方活命饮对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而且用于组方的每一味药都不同程度具有抑菌作用。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仙方活命饮抑菌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局部环境条件、提高自身的抗感染机能来达到的。
此外,实验结果表明本方还有抗病毒、保护胃肠黏膜、退热等作用。
事实上,现代临床上本方的应用面已经大大拓展,可以应用于扁桃体周围脓肿、肺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上呼吸感染、慢性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溃疡、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高热、慢性胆囊炎、急慢性阑尾炎、乳腺炎、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混合痔脱出嵌顿、颈部炎性肿块、急性附睾炎、肛周脓肿、臀部脓肿、痤疮等疾病。
仙方活命饮治胃脘痛二则
周正英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6(0)S1
【摘要】仙方活命饮治胃脘痛二则广东省江门市教育局医疗站(529000)
周正英《妇人良方》所载仙方活命饮由金银花、陈皮、白芷、贝母、防风、当归尾、甘草节、穿山甲、皂角刺、天花粉、乳香、没药、赤芍13味药组成。
本方原为外科治痈疡要方,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胃肤痛5...
【总页数】1页(P24-24)
【关键词】仙方活命饮;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部灼热疼痛;清热解毒;蒲公英;胃脘痛;纤维胃镜;胃阴不足;治胃
【作者】周正英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教育局医疗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
【相关文献】
1.胃脘痛治以养阴益胃法:—老中医李振华治验 [J], 韩禅虚
2.\"阴火理论\"治疗胃脘痛验案二则 [J], 王芳;安祯祥
3.中医辨治胃脘痛四要点五治法七体会 [J], 郝玉香
4.乌头汤治疗顽固性胃脘痛二则 [J], 陈园园;岳妍
5.执筒驭繁治脘痛按腹切穴辨病机——胃脘痛300例诊治体会 [J], 王兴华;徐景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饮出自《校注妇人良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的功效。
主要成份为:白芷3克贝母6克防风6克赤芍药6克当归尾6克甘草6克皂角刺(炒)6克炮山甲6克天花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金银花9克陈皮9克。
本方主治疮疡肿毒初起而属阳证者。
现代常化裁运用于脓疱疮、疖肿、蜂窝阻织炎、乳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属于热毒实证者。
方歌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症痈疡内消法方诀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剌酒煎佳。
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
红肿灼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本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阳证、实证者。
)用法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禁忌本方只可用于痈肿未溃之前,若已溃断不可用;本方性偏寒凉,阴证疮疡忌用;脾胃本虚,气血不足者均应慎用。
方解阳证痈疡多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
《灵枢·痈疡篇》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
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
”热毒壅聚,营气郁滞,气滞血瘀,聚而成形,故见局部红肿热痛;邪正交争于表,故身热凛寒;正邪俱盛,相搏于经,则脉数有力。
阳证痈疮初起,治宜清热解毒为主,配合理气活血、消肿散结为法。
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最善清热解毒疗疮,前人称之谓“疮疡圣药”,故重用为君。
然单用清热解毒,则气滞血瘀难消,肿结不散,又以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为臣药。
疮疡初起,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更用辛散的白芷防风相配,通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气机阻滞每可导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贝母、花粉清热化痰散结,可使脓未成即消;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
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煎药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使药。
别小瞧了仙方活命饮,活用此方可治疗许多疾病明医公开课第321期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作者:倪兴国编辑:李邦源叶腾辉名老中医仙方活命饮临床治验仙方活命饮出自《校注妇人良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的功效。
主要成份为: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校注妇人良方》卷24:“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
”叶老师是四川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本着“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原则,以该方加减化裁用于胃脘痛、淋证、痔疮,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一、胃脘痛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临床上多表现为疼痛、出血等瘀血现象,基本病机是胃气失和,气机不利,不通则痛,以及胃失濡养、温煦,不荣则痛。
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为基本原则。
胃脘痛长期反复发作,易兼瘀血,即俗称“久病入络”,“胃病久发,必有聚瘀”,因此治疗上应重视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仙方活命饮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胃脘痛(瘀热互结)的基本病机。
案例1:王某,女,69岁。
2013年4月20日就诊。
胃脘痛反复发作1年,胃脘部灼热,纳差,口干,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辨证为胃脘痛(湿热中阻,瘀热互结)治宜清热化湿,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处方:焦栀子10g,淡豆豉10g,黄连6g厚朴10g,石菖蒲10g,半夏10g芦根15g,金银花10g,皂角刺10g当归尾10g,乳香6g,没药6g陈皮10g,天花粉10g颗粒剂,1剂/d,水冲服。
服上方4剂,胃脘痛明显好转,胃脘部灼热消失,继服8剂告愈。
二、淋证淋证是指因饮食劳倦、湿热侵袭而致的以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为主要病机,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传世秘方:疡疮攻毒第一方仙方活命饮
粘在皮肤较为表层的称为疡,在肌肉深处同时伴有红肿热痛,故称为疮。
秘方:白芷3g,穿山甲、甘草、防风、没药、赤芍药、当归尾、乳香、贝母、天花粉、皂角刺各6g,金银花、陈皮各9g。
用法:水煎煮,若疮疡在上半身,饭后再服用;若在下半身,则饭前服用,并可少喝点酒,以增加药势,
方解:仙方活命饮为宋代名医薛古愚,被后世称为“疡门开手攻毒第一方”。
患者平时总是喜欢吃一些油腻,煎炸过的,辛辣的食物,胃肠对其不能完全消化。
久而久之伤及胃肠的浸液,影响气血的运行,凝滞不通,腐烂的皮肉加上淤血、气滞搅合起来,郁滞于皮肤腠理,就容易产生疡疮。
治法当宜以清热解毒,兼以调理气血,使其运行正常,自然疡疮就没有形成的基础了。
还要消肿散结。
金银花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活血散瘀,行气通络。
天花粉和贝母清热化痰,消肿力强,穿山甲、皂角刺消肿排脓;生甘草清热解毒。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软组织的感染化脓性疾病,如蜂窝组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深部脓肿等。
如加些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以增强清热解毒的力量,量在15至20g之间。
【名师名医论中药】用透1个方剂名医临证临床经验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饮一、概述仙方活命饮出自《女科万金方》。
原方用量:穿山甲、甘草、防风、没药、赤芍药各一钱,白芷六分,归梢、乳香、贝母、天花粉、角刺各一钱,金银花、陈皮各三钱。
用法:用好酒三碗,煎至一碗半。
若上身,食后服;若下身,食前服,再加饮酒三四杯,以助药势,不可更改。
主治:一切热毒痈疽疮疡,红肿热痛,脓已成或未成者。
被调查的330位名中医中有5位擅用本方。
他们分别来自天津、陕西、山东、广西等4个省市。
大多为外科医家。
本方所主治的病症主要为外科疾病,其次为内科、五官科疾病。
所涉及的病症可分为以下几大类:①疮疡,如肿疡、脑疽、发背、颈痈、臀痈、委中毒、胯腹痈、疖肿、疔疮、蜂窝织炎等。
②乳房疾病,如乳腺肿疡、乳腺炎、乳痈等。
③其他病症,如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化脓性扁桃体炎、皮肤疮疡、慢性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关于本方的使用指征,医家们认为:见皮肤红肿热痛,或皮肤红肿硬结,可触及结节或肿块样物等可用。
对于本方的加减情况:有的不用乳香、没药,加连翘,治疗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疮疡;有的去甘草,治疗疮疡、乳痈、臀痈、委中毒、胯腹痈等;也有的加蒲公英,用于治疗麋烂性胃炎。
而方中贝母多用浙贝母。
方中各药的用量情况:白芷6~12g,贝母8~12g,防风8~10g,赤芍10~12g,当归10~12g,甘草3~10g,皂角刺10g,穿山甲6~10g,天花粉9~15g,乳香10g,没药10g,金银花15~30g,陈皮6~12g。
关于本方的使用禁忌,医家们认为:溃疡形成,脓液已泄,中气不足者不宜;阴疽禁用;疔疮肿毒已溃破,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不宜使用,误用可致疔疮肿毒散漫不收,气血受损。
二、各家经验■山东●迟景勋【经验处方】银花18g,防风10g,白芷10g,当归12g,陈皮12g,赤芍12g,浙贝母12g,天花粉12g,乳香10g,没药10g,穿山甲10g,皂刺10g,生甘草3g。
仙方活命饮的神奇功效与作用——组成,功效主治,现代新用法。
仙方活命饮一、古方简介【来源】《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白芷6g,贝母6g,防风6g,赤芍6g,当归尾6g,甘草6g,皂角刺6g,穿山甲6g,天花纷6g,乳香6g,没药6g,金银花25g,陈皮9g。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热毒壅滞,痈疮肿毒初起。
患处红肿掀痛,或身热凛寒,舌苔薄黄,脉数有力。
案二、临床新用(一)内科疾病1.大叶性肺炎【案例】某男,60岁。
初起发热恶寒,周身不适,继则壮热不已,胸痛,咯嗽气促,咳铁锈色痰,恶心不食,经某院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而来院治疗。
检查:体温39.2℃,脉搏126次/分,胸部听诊、叩诊右肺均呈肺实变体征。
面赤气粗,口渴欲饮,咳嗽则胸痛加剧,不敢深呼吸,痰黄稠,夹杂铁锈色稀痰,舌红,苔黄燥,脉数有力。
诊为喘咳。
证属邪热壅肺,治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化瘀定痛。
处方:金银花20g,黄芩、陈皮各15g,杏仁、贝母、天花粉、白芷、防风、乳香、没药、穿山甲各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上方随症加减,共服9剂而痊愈[赵士毅.仙方活命饮的临床应用.吉林中医药,1988,(2):28]。
【按语】此例呈一派邪热壅肺,肺气不宣之象。
胸痛、锈色痰,为热盛、气血瘀滞之征,故取仙方活命饮加味,黄芩以助金银花、天花粉清肺热之力;加杏仁以助陈皮宣肺化痰之功。
2.冠心病【案例】某男,50岁。
患者形丰面白,患高血压病、冠心病10余年,近因参加学术会议,旅途奔波,过食肥甘,起居不慎,感胸前区憋闷、疼痛难耐,累及右肩,心动惕然,头晕目眩,时恶心欲呕。
自服硝酸甘油1片,疼痛稍减。
即行心电图检查,报告为S-T段下移,T波倒置。
测血压24/17.3kPa。
舌质紫暗,脉结代。
以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疗,处方:穿山甲、陈皮、皂角刺各12g,川贝母、赤芍、当归尾、何首乌(生熟)各30g,生乳香、生没药、金银花各15g,白芷、防风、甘草各10g,天花粉18g,降香6g(后下),煎水顿服,2剂。
仙方活命饮不单独治疗疮疡,还能治疗许多炎症!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方药】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生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各一钱(各3克)金银花陈皮各三钱(各9克)【用法】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原文】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成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四》)【解说】本方为治疮疡肿毒之常用方。
疮疡一类必然有血瘀,痰湿;因此先用当归赤芍乳香穿山甲活血祛瘀通络;疮疡气滞血瘀痰凝化热,又用天花粉浙贝母清热解毒散结,皮肤疮疡属于表,因此加白芷防风疏风解表,有流通血液之效。
皂刺更是疮家必用之药;中医认为皂刺搜风,拔毒,消肿,排脓。
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加酒者,乃借酒善走之性以助其药力耳。
最后因为热毒加金银花,而且大剂量;金银花治疗疮疡圣药;现代研究在体外对多种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以及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这为运用治疗各种热证炎症提供了证据。
综观本方,其配伍特点是集清热解毒、活血行气、化痰散结、消肿溃坚之品于一方,其立方宗旨乃在于“经络阻塞,气血凝滞”八字,故临床疾病凡合于此者,皆可加减使用本方。
本方首先是治疗外科痈肿,适当加减外科诸疮痈肿皆是可用。
内痈也本方也有效果。
如阴疮(巴氏腺囊肿),加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湿治愈。
治疗肺痈(肺脓疡)辨证是热毒瘀肿壅肺,腑气不通,可以本方合调胃承气汤,清热解毒排脓通腑泻热,符合肺与大肠相表里。
肠痈,虽然常用大黄牡丹皮汤,但是也有机会本方加大黄元胡泻热止痛。
由于本方活血,化瘀通络作用,对于治疗肩周炎效果也可以刘渡舟老曾用本方加减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也好。
临床还可以加黄芪羌活,合仙方活命饮治疗肩周炎属于气虚营热络瘀型。
治疗寒痹,加羌活桂枝苍术防己;本方治疗脱疽,加羌活肉桂川牛膝杜仲,淤血明显加丹参桃仁红花等,效果很好。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徐静,主治医师(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治:慢性糜烂性胃炎。
处方:双花、防风、白芷、浙贝母各15克,当归、陈皮、甘草、皂角刺各10克,穿山甲、没药、乳香各5克,黄芪30克,天花粉20克。
上药煎30-40分钟,取水300ml,日服3次。
2个月为1疗程。
肝胃不和,加柴胡、香附各等分;
脾胃湿热,加苍术10克,蚕砂10克;
胃阴不足,加石斛15克,生地15克;
瘀血停滞,加山楂10克,白及10克,大黄5克。
治疗34例,治愈(胃镜复查病变粘膜恢复正常)6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13例;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胃镜复査有改善)11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复査同治疗前)4例;有效率88.2%。
笔者将此病归为中医“胃痈”范畴。
治以活血消肿,生肌益胃。
方中双花清热解毒,疏散透达,为治痈之圣药;当归、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散结:防风、白芷散结消肿;燥湿益胃;贝母、花粉清热散结、消肿生肌;甲珠、皂刺穿透经络,消肿排脓;陈皮、甘草和中益胃,行气通络;黄芪建中益胃,排脓生肌。
现代药理研究本方具有消炎镇痛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愈合和免疫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