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乙醇生产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8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项目名称:贵州顺新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醇基液体燃料项目建设单位(盖章):贵州顺新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一八年三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⒈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符(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⒉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⒊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⒋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⒍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⒎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⒏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1)环境质量状况 (17)评价适用标准 (2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4)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3)环境影响分析 (35)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70)结论与要求 (72)附表附表1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附表2环保投资一览表附表3环保设施验收一览表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边关系图附图3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4项目分区防渗图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备案文件附件3园区管委会证明附件4国土资源局选址意见附件5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初步选址意见附件6环保局选址意见附件7安全设计审查意见附件8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受理文件附件9营业执照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贵州顺新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醇基液体燃料项目建设单位贵州顺新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蒋应龙联系人蒋应龙通讯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白云山镇鼠场工业园区联系电话189****2697传真--邮政编码550706建设地点长顺县白云山镇鼠场工业园区立项审批部门长顺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批准文号长工信政务发[2016]21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F5296、生活用燃料零售占地面积(m2)25170.45绿化面积(m2)5034.1总投资(万元)3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07%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20年1月项目内容及规模一、建设项目由来中国在致力于保持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石油替代能源的研究开发。
醇基燃料项可行性报告醇基燃料是指由醇类物质制成的燃料,包括甲醇和乙醇。
醇基燃料作为一种可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能源,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本报告将从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等方面对醇基燃料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醇基燃料的生产利用过程中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农作物废弃物、生物质等。
相比于传统的石油燃料,醇基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
同时,醇基燃料还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
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醇基燃料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环境影响醇基燃料燃烧产生的尾气排放相对较少,较低的硫、氮和颗粒物排放能够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而且,醇基燃料的生产过程中没有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小。
因此,使用醇基燃料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环境污染。
三、经济可行性醇基燃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生物质资源的供给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所致。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醇基燃料的生产成本会逐渐降低。
同时,醇基燃料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尽管目前醇基燃料的经济可行性相对较低,但随着技术进步,醇基燃料未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四、技术可行性醇基燃料的技术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
目前,已经建立了甲醇和乙醇生产的成熟工艺,并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同时,醇基燃料的储运和加注技术已经相对完善,可以与现有的油气设施兼容。
此外,醇基燃料与传统石油燃料具有相似的物理特性,不需要对现有车辆进行改装,可以直接替代传统石油燃料。
因此,从技术可行性的角度来看,醇基燃料是一种有潜力的替代燃料。
综上所述,醇基燃料作为一种可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能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经济可行和技术可行的特点。
尽管目前醇基燃料的生产成本较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其成本会逐渐降低。
因此,醇基燃料有望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产4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预可研报告年产4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预可研报告目录前言1、三门峡市基本情况2、项目概况3、项目背景4、市场概况5、政策支持6、工艺方案7、投资及效益分析前言近年来,由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的过量开采,我国已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寻找新型可替代能源,成为中国未来能源战略的关键。
人大常委会已审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燃料乙醇作为再生能源成为了政府重点推广的新型能源。
在国际原油价格高、国内对石油需求量日益大增的情况下,燃料乙醇的推广和普及对替代和缓解我国石油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发展已历时五年,作为我国“十五”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取得了重大发展。
随着国内石油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以乙醇等替代能源为代表的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已成为我国能源政策的一个方向。
我国发展燃料乙醇的空间较大。
2005年以来,由于油价持续上涨,加上国家的财政补贴,燃料乙醇的利润空间呈现上升趋势。
2005年,我国共生产燃料乙醇81万吨,2006年对燃料乙醇的需求还将大幅增长。
我国已正式确定在我国推行燃料乙醇政策。
这一举措将对我国农业、能源工业、汽车制造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际上再生资源“绿色能源”的蓬勃发展,我国燃料乙醇工业将会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燃料乙醇将快速步入全球成品油市场,在替代汽油供应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未来几年中国对石油进口依赖度加深、国际石油价格进入高价时代等大背景下,国内燃料乙醇产能扩大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
预计未来10年内,全球燃料乙醇年消费量将达到160亿~180亿加仑。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要扩大燃料乙醇生产能力,预计“十一五”末,我国燃料乙醇保守估计需求量将超过500-600万吨。
1、三门峡市基本情况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黄河中游,是豫、陕、晋三省交通枢纽,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正在建设中的郑(州)西(安)高速铁路贯通东西;209国道、三运高速公路、初建中的临(汾)三(亚)高速公路沟通南北。
环评报告:苯氧乙醇的环境影响评价1. 背景苯氧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化工、制药、电子等。
然而,苯氧乙醇的生产和使用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评估苯氧乙醇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苯氧乙醇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必要的。
2. 分析在苯氧乙醇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环境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 -化学品释放:苯氧乙醇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废水,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 能源消耗:苯氧乙醇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可能导致对能源资源的过度使用。
- 废物处理:苯氧乙醇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需要进行妥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 运输排放:苯氧乙醇的运输过程中可能释放有害气体,对大气产生负面影响。
3. 结果基于对苯氧乙醇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潜在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 化学品释放应受到严格的监管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采取先进的处理技术,将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后排放。
- 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减少能源消耗。
鼓励苯氧乙醇生产企业采用能源高效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 加强废物管理和处理,采用环境友好型废物处置方法,如循环利用或安全焚烧,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对苯氧乙醇的运输过程进行监管,采取减少排放的措施,如使用绿色运输方式,以降低对大气的影响。
4. 建议基于上述结果,对苯氧乙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 强化监管:加强对苯氧乙醇生产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环境标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惩。
- 持续创新:鼓励苯氧乙醇生产企业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 加强合作: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加强对苯氧乙醇产业的监督和管理,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应的建议,有助于指导苯氧乙醇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医药中间体副产品乙醇项目环评1. 项目背景与概述贵州医药中间体副产品乙醇项目是一项涉及医药中间体生产的环境评估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生产乙醇作为医药中间体的副产品,以满足医药行业对乙醇的需求。
本文将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项目区位和规模该项目将位于贵州省的一个工业园区内,占地面积约为xxx平方米。
项目计划生产乙醇xxx吨/年,预计年产值xxx万元。
3. 环境影响评价3.1 大气环境影响该项目主要通过生产过程中的燃烧和排放产生大气污染物。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为减少大气污染,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安装并运行高效的燃烧设备,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严格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氧气含量,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安装除尘设备,有效控制颗粒物排放。
3.2 水环境影响该项目将使用水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溶剂,并产生废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排放的废水将包含有机物、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为保护水环境,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安装废水处理设备,进行初级、中级和高级处理,以去除有机物、悬浮物等污染物;•对废水进行监测和定期检测,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3.3 噪声影响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
为减少噪声影响,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在生产设备周围设置隔音设施,减少噪声传播;•控制设备运行时的振动和冲击,减少噪声产生。
4. 环境保护措施为保护环境和生态,该项目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定期对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物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环境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加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环境保护措施。
5. 社会影响评价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同时,该项目将加强与周边社区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年产4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预可研报告年产4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预可研报告目录前言1、三门峡市基本情况2、项目概况3、项目背景4、市场概况5、政策支持6、工艺方案7、投资及效益分析前言近年来,由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的过量开采,我国已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寻找新型可替代能源,成为中国未来能源战略的关键。
人大常委会已审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燃料乙醇作为再生能源成为了政府重点推广的新型能源。
在国际原油价格高、国内对石油需求量日益大增的情况下,燃料乙醇的推广和普及对替代和缓解我国石油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以生物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发展已历时五年,作为我国“十五”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取得了重大发展。
随着国内石油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以乙醇等替代能源为代表的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已成为我国能源政策的一个方向。
我国发展燃料乙醇的空间较大。
2005年以来,由于油价持续上涨,加上国家的财政补贴,燃料乙醇的利润空间呈现上升趋势。
2005年,我国共生产燃料乙醇81万吨,2006年对燃料乙醇的需求还将大幅增长。
我国已正式确定在我国推行燃料乙醇政策。
这一举措将对我国农业、能源工业、汽车制造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际上再生资源“绿色能源”的蓬勃发展,我国燃料乙醇工业将会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燃料乙醇将快速步入全球成品油市场,在替代汽油供应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未来几年中国对石油进口依赖度加深、国际石油价格进入高价时代等大背景下,国内燃料乙醇产能扩大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
预计未来10年内,全球燃料乙醇年消费量将达到160亿~180亿加仑。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要扩大燃料乙醇生产能力,预计“十一五”末,我国燃料乙醇保守估计需求量将超过500-600万吨。
1、三门峡市基本情况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黄河中游,是豫、陕、晋三省交通枢纽,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正在建设中的郑(州)西(安)高速铁路贯通东西;209国道、三运高速公路、初建中的临(汾)三(亚)高速公路沟通南北。
目录一、项目概述 (1)二、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3)1、秸杆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现状 (3)2、生产技术概述 (6)(1)原料 (7)(2)预处理 (7)(3)纤维素酶及酶水解 (9)(4)发酵 (10)(5)蒸馏、脱水和变性 (11)(6)污水处理 (11)三、我场秸杆资源分析 (12)四、项目建设的技术方案 (14)五、项目的经济分析 (16)六、存在的问题 (19)七、项目建议 (20)一、项目概述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用以支撑社会进步的一次能源的代表——石油,已成为现代文明赖以生存的“血液"。
然而,地球上的一次能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并且已呈逐渐枯竭之势。
据联合国能源组织多次评估,再过50年左右,地球上的石油储量大工业化开采将趋结束。
能源短缺已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寻求替代能源,几十年来,人们做出了不懈努力,通过大量的研究、对比和实践,来寻找可方便制取、使用的可再生能源。
近些年来,世界将目光集中到生物燃料乙醇上来。
我国对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特别谨慎。
在2008年6月召开的全球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上,我国表示:将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能源发展道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坚持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发展生物质能源。
农村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麦秸、蔗渣及森林工业副产品等具有来源丰富,品种多,再生时间短等优点.目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常常造成环境污染。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可生产生物质2200×108t,相当于目前世界能源消耗的8~10倍。
我国纤维素类可再生资源非常丰富,仅农作物的秸秆就有7×108 t。
因此,如何成功地开发这一资源作为液体燃料,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
乙醇是来自可再生资源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液体燃料,但目前生物法生产的乙醇还主要来自糖类和淀粉发酵,面对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粮食短缺,用粮食生产酒精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产吨生物质燃料项目环评报告书(一)近年来,生物质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作为生物质燃料项目的前置程序,环评报告书是一份涉及项目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内容的重要文件。
本文以“产吨生物质燃料项目环评报告书”为例,探讨如何编写一份较为优秀的环评报告书。
一、项目概况首先,环评报告书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项目位置、项目建设主体、项目所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
同时还需介绍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设计方案选取的过程以及选定方案的原因和严密性评估等。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引领未知领域的读者,让其对项目有个基本的认识。
二、环境评价环境评价是环评报告书中重中之重的一部分,该部分的可靠性及科学性是环评报告书整体质量的体现。
环评报告书应该详细阐述有关方案的环境效益和环境风险,并对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充分评估,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表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噪声等因素的影响。
在编写过程中,还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和模拟,并拟定前瞻性应对措施。
该部分的设计、表述及结果是环评报告书达到认证标准的基础。
三、社会影响评价项目建设一旦进行,往往会对周边社会、经济及人们的生活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社会影响评价也是环评报告书中一项重要的考量。
环评报告书应评估该项目对当地居民和社会的影响,包括对居住环境、公共设施、交通运输、市场经济等影响。
在社会影响评价中,流程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四、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项目能否成功实施、被资助或被社会认可的重要因素。
环评报告书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清晰而直接地阐述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包括可行性研究、后续收益预测、核算、分析考虑到当地市场情况、风险分析等多个方面,使报告读者能直观了解项目对当地及引来有机会的市场的提振,可能带来的社会财富及分配做出正确的决策。
五、总结环评报告书是一份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项目所有者有效地评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填报说明《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持有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的单位编制。
一、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
二、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管渠等应填写起止地点。
三、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四、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风向和距厂界距离等。
六、环境质量现状——指环境质量现状达到的类别和级别;环境质量标准——指地方规划和功能区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执行排放标准——指与环境质量标准相对应的排放标准;表中填标准号及达到类别或级别。
七、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八、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审查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九、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3000吨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建设单位宣城市金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保国联系人王保林通讯地址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木竹园区(租赁宣城市昌茂木业有限公司厂房)联系电话151****1818传真——邮政编码242000建设地点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木竹园区(租赁宣城市昌茂木业有限公司厂房)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C4220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绿化面积总投资(万元)4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1.28%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7年3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1、项目概况发展生物质能源是促进节能减排的战略性举措,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的有效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 前言1.1 任务由来新X市XX酒业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酒精、白酒、DDGS蛋白饲料、方便面食品生产经营的公司,现厂址位于新X市中心城区,地域狭窄,厂区内无足够的土地用于污染治理设施及锅炉等公用设施的配套建设,同时也给城区安全带来隐患,更无法进行技改扩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酒精行业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实施清洁生产、规模化经营、废物的减量化与综合利用是酒精生产企业的必由之路。
因此,新X市XX酒业有限公司提出将现有的万吨瓜干生产线搬迁并扩产至3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实施技术改造,采用先进工艺生产优级食用酒精,加强废水治理和废物的综合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以及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的予审要求,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项目产生的污染和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详细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因此,新X 市XX酒业有限公司特委托我院从事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院接到评价工作委托后经过初步的现场勘察,收集整理了建设区域有关的环境资料,详细研究了建设方提供的工程资料和国内酒精生产、排污方面的文献,并对公司现有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基本掌握了工程生产-环境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评价大纲,报有关环境主管部门审批,以指导具体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规定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96)66号令。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2000)32号令。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96)66号令。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主席(95)58号令。
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11月29日。
1 总则1.1 任务由来近年来,燃料乙醇替代汽油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据推测,全国燃料乙醇需求量将达500万吨,而当前的乙醇总产量仅300万吨左右,且以低档次产品为主,主要用作食用乙醇。
燃料乙醇仅102万吨,供需缺口巨大。
西南地区滇、川、黔三省年耗汽油近600万吨,按添加10%乙醇的标准计算,三省推广乙醇汽油需燃料乙醇60万吨。
而作为国内白酒的重要产地,三省目前的乙醇产量仅限于满足食用乙醇的需求。
云南省是国内发展燃料乙醇条件最优越的省份之一,境内的生物、热区、未开发利用土地等资源特别丰富。
为了抓住这良好的机遇,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2006年9月注册成立的云南丘北县晖鸿生物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拟在丘北县工业园区酒类加工区内建设一套以红薯为原料年产5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线。
此外对燃料乙醇生产中的废弃物进行资源综合化利用,配套建设年产1万吨液态CO2和年产5万吨有机肥的生产线各一套。
1.2 编制依据1.2.1 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4)(8)《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发(1998.11)253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发(2002.6)72号]。
(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
(13)《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2)125号]。
(1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1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1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6]6号令1.2.2云南省环境保护法规与规定(1)云南省人大《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2)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05号《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3)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环控发[2001]613号《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
1.2.3 相关产业政策(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
1.2.4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19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19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2.5 其他相关文件(1)云南省丘北县晖鸿生物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书。
(2)云南丘北县环保局提供的其他环评资料。
(3)丘政发【2006】20号《丘北县人民政府关于生物乙醇生产建设项目的实施意见》。
(4)云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工咨临乙1031630002)编制的《云南丘北县晖鸿生物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红薯为原料年产5万吨燃料乙醇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评价目的和原则1.3.1评价目的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收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核实主要污染物排放参数。
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结合项目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现状和功能要求,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做出预测评价。
根据预测评价结果做出项目环境可行性结论,并提出缓解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为设计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2 评价原则(1)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2)符合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3)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4)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5)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原则;(6)符合不降低当地环境功能的原则;(7)符合“以新带老”的原则。
1.4 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1.4.1污染控制目标本项目燃料乙醇生产属发酵行业,具有吨产品耗水量大、污水产生量大、排放废水有机物浓度高的特点;此外本项目配备了两台25t/h锅炉。
因此本项目建成后的主要污染控制目标是水污染,其次为锅炉的烟尘和SO 2。
1.4.2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拟定厂址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情况以及本项目环境污染特征,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
1.5 评价采用标准1.5.1 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厂址所处区域属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农作物保护执行GB9137-88《保护农作物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其相关标准限值见表1-2和表1-3。
表1-3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2)水环境地表水环境:北门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4。
表1—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单位:除pH外,均为mg/L(3)声环境评价区域噪声环境质量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2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5。
表1—5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燃煤锅炉II时段标准,具体见表1-6。
表1-6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锅炉II时段)25t/h锅炉烟囱最低允许高度45m。
(2)噪声标准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7。
表1—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限值见表1—8。
(3) 废水排放标准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CODcr 、BOD 5及排水量执行酒精发酵行业的标准),其标准限值见表1—9。
表1—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单位:除pH 外,均为mg/L 1.5.3 卫生标准卫生标准执行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注:以上拟采用的评价标准将向文山州环保局申请确认。
1.6 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1.6.1 大气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原则,通过对建设项目气型污染源的初步分析,选择SO 2和烟尘作为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计算公式为:910⨯=oii i C Q P 式中i P ———等标排放量,m 3/h ;Q———单位时间排放量,t/h;iC———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oi此处,Coi烟(粉)尘采用TSP的小时的均浓度值0.9mg/m3,SO2采用一次浓度值0.5mg/m3(二级标准)。
工程主要气型污染物为锅炉产生的烟尘和SO2,烟尘的排放强度为0.01t/h,SO2的排放强度为0.0628t/h,计算得到Pi烟尘=1.1×107m3/h,PiSO2=1.26×108m3/h。
根据《导则》,本评价环境空气工作等级定为三级,评价范围:厂址上风向2.0km,下风向3.0km,侧风向各2.0km,共20.0km2。
评价范围详见图1-1。
1.6.2 地表水环境本项目燃料乙醇生产属发酵行业,具有吨产品耗水量大、污水产生量大、污染物种类比较单一(主要为有机物)、排放废水有机物浓度高的特点;纳污水体为北门河,纳污水体水质要求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根据《导则》,本项目的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评价范围为厂址北侧的北门河本项目排污口上游200m至下游5km远处。
评价范围见图1-1。
1.6.3 声环境本项目位于丘北县工业园区,厂区经合理布局,设备经采取适当措施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大,根据《导则》,本项目噪声环境评价只做一般性的分析,评价范围为拟建项目厂界往外100m以内范围。
1.6.4 生态环境本项目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做一般性的分析。
评价范围为项目建设区域及周围200m范围的陆生生态系统。
1.6.5环境风险评价根据本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由于乙醇生产场所临界量≥2吨,乙醇贮存区临界量≥20吨,根据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等级划分基本原则,确定本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
1.7 评价工作重点评价工作重点为: 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清洁生产、环保措施与污染防治对策分析、环境风险评价。
1.8 评价因子空气环境评价因子: TSP、SO2。
水环境评价因子:pH、SS、CODcr、BOD5、氨氮、TP。
声环境评价因子:Leq[A]。
2.原有项目概况2.1基本情况丘北县晖鸿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老厂位于丘北县八道哨村,占地面积860平方米,主要用于生物能源开发实验,实验使用的锅炉型号LSG0.04-0.4-A Ⅲ,烟尘排放浓度<80mg/Nm3,SO20.72mg/Nm3,因实验基地紧邻普者黑景区,对景区的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该厂现已于2007年元月一日停止实验,当新厂区建好之后,所有设备和装置将搬迁到新厂区。
由于原厂址的土地是租用的,当老厂关闭之后,土地将归还原主。
(这已经有丘北县的经济商务局和邱北县环境保护局的书面证明和通知,详见附件)原有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1)属于实验装置,规模比较小,相关设备装置不能用于正式生产;(2)项目厂址紧邻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普者黑,不符合丘北县的总体规划。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且不对普者黑风景区造成污染,因此,有关部门和厂家做出决定于2007年元月一日关闭该实验基地,在丘北县新的工业园区建设一套以红薯为原料年产5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线。
2.2技改项目与原有项目的关系丘北县晖鸿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老厂主要是进行生物能源的开发实验,实验装置和设备都比较小,技改项目除了在生产工艺上基本上与原有项目的相同外,老厂的设备基本上不能在技改项目上使用,技改项目需要外购和制造新的工业化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