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选考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8.68 MB
- 文档页数:58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大单元“四步复习法”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1.时差的计算方法。
同减异加,东加西减。
“同”指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两时区相减,(例如东八区和东五区都在东时区,则8-5=3。
)“异”则相反。
遵循一张零时区居中的世界地图,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东边则同减异加的结果加上已知时区的时间。
否则为减。
从西径7.5º到东经7.5º(经度间隔为15º)为零地区。
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º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作为本区的标准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标准时相差一小时。
时区界线原则上按照地理经线划分,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根据各国的行政区界或自然界线来确定,以方便使用。
例题: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期10月16日至10月22日,是一场世界瞩目的盛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会开幕时,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22°55′S,43°12′W)的区时应为()A.16日21:08 B.16日21:00 C.15日23:00 D.15日23:08(2)大会开幕时,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A.等于1/2B.大于1/2C.小于1/2D.全球在同一天(3)大会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A.逐渐变快B.逐渐变慢C.先变快再变慢D.先变慢再变快(1)答案:C解析:根据经度计算,里约热内卢位于西三区,北京位于东八区16日10:00,里约热内卢位于北京的西部,相差11个时区,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里约热内卢为15日10-11+24-23:00,C正确,ABD错误。
《第一单元地球运动的意义》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24小时B、24天C、365天D、365.25天2、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A、赤道面B、黄道面C、经线面D、纬线面3、引起地震的根本原因是?A、地壳运动B、板块运动C、岩层断裂D、火山喷发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四季更替B、昼夜更替C、地球五带的形成D、极昼极夜5、题目内容:下列地球运动中,能够产生昼夜交替、时区差异和地理现象随时间变化的地理现象是: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C. 地质运动D. 潮汐运动6、题目内容:下列关于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直射点总是在赤道正上方B. 太阳直射点每年都有两次通过北回归线C. 太阳直射点在夏至时在北回归线,冬至时在南回归线D. 太阳直射点在春分、秋分时位于地球表面点7、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这个周期对于下列哪个现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A. 地球上的时差B. 海洋潮汐C. 四季变化D. 五带划分8、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下列哪个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A. 极昼极夜现象B. 黄赤交角C.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D. 地球上的经线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速度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都相同B、赤道上的自转速度最快C、纬度越低自转速度越慢D、纬度越高自转速度越快 10、春分点日出时,地球上哪个星座最容易被观测到()。
A、猎户座B、牧夫座C、十字架座D、北冕座11.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现象有()A.昼夜更替、四季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C.时间差异、地转偏向力D.海陆分布、地势高低1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赤道上物体的运动特点()A. 向东运动速度最快B. 向西运动速度最快C. 向北运动速度最快D. 向南运动速度最快1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下列哪项不是地球自转产生的?A. 时差B. 地转偏向力C. 海洋环流D. 昼夜更替1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以下哪个时间段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15、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大,向两极逐渐减小至零B、自转角速度在赤道和两极都相同C、赤道处自转角速度最大,向两极逐渐减小至零D、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在地球上各处都是相同的16、下列哪个现象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B、四季更替C、昼夜更替D、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是造成地球诸多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
(浙江)2019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专题整合2)含答案专题整合强化练1.(2019·浙江选考模拟)2016年8月12日,英仙座流星雨大爆发,他的母星体是太阳系彗星,该彗星()A.沿扁长的椭圆轨道绕地运行B.本身不发可见光C.有面向太阳的尾状外层物质D.运行周期不固定答案 B(2019·嘉兴1月检测)目前,天文学家在恒星GJ536附近发现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被命名为GJ536b,公转一周仅8.7天。
研究人员发现GJ536非常类似于太阳,也有一个活动周期,只是比太阳活动的周期短8年。
完成2~3题。
2.天文学家推测GJ536b不可能存在类似地球上的生命体形式,依据是()A.运行轨道不安全B.不具备生物呼吸的大气C.与GJ536距离太近D.GJ536光照不稳定3.GJ536活动的周期约为()A.19年B.1年C.8年D.3年答案 2.C 3.D解析第2题,根据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可知,A、B、D项均不正确。
且根据题干“公转一周仅8.7天”的信息,可以推知GJ536b与GJ536距离太近,故不可能存在类似地球上的生命体形式。
第3题,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GJ536的活动周期比太阳活动的周期短8年,故正确答案为D。
4.(2019·浙江温州统测)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A.距太阳远B.大气稀薄C.夜短昼长D.没有磁场答案 D解析地球的极光是由于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着磁力线进入地球大气层,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电离而产生,因此发生于高纬度地区。
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因为金星上没有磁场。
(2019·浙江开化检测)下图为“天气网湖南长沙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判断,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秋分(9月23日前后)B.寒露(10月8日前后)C.春分(3月21日前后)D.清明(4月5日前后)6.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答案 5.C 6.A解析由图可知,该日该地昼短夜长,昼长接近12小时,且昼渐长,故最接近春分。
…外…………○学…○…………装………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 1.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A .北斗七星B .北极星C .太阳D .月球2.“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
A .地球是球体B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D .地球是运动的3.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
A .春分秋分昼夜等长B .夏季日出比冬季早C .动物冬眠D .昼伏夜出4.下列科学研究适合用模型制作方法开展的是( )。
A .太阳系八大行星大小及分布 B .绿豆芽的生长情况 C .摩擦力的研究D .声音强弱的研究5.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地球分为时区( )。
A .12个B .24个C .360个D .180个6.“地球的赤道周长为40091 ”,你认为横线上正确的长度单位应该是( )。
A .米B .千米C .分米D .纳米7.下面( )图,小圆片的亮暗情况与实际观察结果是一致的。
A .B .C .D .8.法国物理学家傅科用傅科摆实验证明了( )。
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也公转C .地球自转D .摆的等时性9.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不同,这是因为( )。
变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D.太阳围绕地球运动时位置不同10.地球的表面包括()。
A.陆地B.海洋C.陆地和海洋D.平原11.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椅子,看到周围的景物()运动。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东向西D.从左往右12.猫头鹰在夜晚活动,郁金香在白天开放,它们的影响因素是()。
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太阳热量D.以上均不是13.下列关于地球的信息中,哪项无法利用模型进行表达()。
A.内部结构B.球体形状C.形成超过40亿年D.海陆分布14.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到地球在转动,这是因为()。
A.地球很大,而人很小,人生活在地球上与地球同步转动,所以没有感觉到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它根本没有运动C.地球一年才自转一周,运动太慢,人们无法感觉到D.天空有云层,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不见,也就感觉不到15.以下现象或实验能证明地球在自转的是()。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选择题1.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B.昼夜交替C.四季的划分D.各地热量的差异2.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
A.北回归线B.赤道C.南回归线D.40°N3.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是( )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4.“五一”这一天()。
A.北京昼夜等长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C.伦敦(0°,51°N)昼长夜短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5.当太阳直射23.5°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
A.夏季B.秋季C.冬季D.春季6.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7.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A.纬度高低B.降水多少C.地形地势状况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8.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A.赤道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D.北极圈9.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
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10.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A.回归线上B.赤道上C.极圈上D.本初子午线上11.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12.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A.南回归线B.北回归线C.南极圈D.北极圈13.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A.上海(约31°N)B.北京(约40°N)C.海口(约20°N)D.厦门(约24°N)14.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
专题3 地球的运动(专项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考点+微专题集成讲练辑因受地物影响,不同位置的太阳辐射存在差异。
家住某城市(118°E,30°N) 的王先生为减少汽车夏季暴晒的时间,会在小区内选择合适的停车位。
下图为王先生小区地上停车位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王先生在夏季12:00~14:00选择停车位合理的是()A.甲B.乙C.丙D.丁2.楼房日影年内最短时,北京时间约为()A.6月22日11:52 B.6月22日12:08C.12月22日11:52 D.12月22日12:08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
图1示意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
图2示意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
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日()A.甲地昼短夜长B.乙地昼长大于甲地C.乙地日出东北D.甲地位于乙地西南4.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再次测量标杆日影发现影长变长,则第二次测量日期可能是()A.3月28日前后B.6月29日前后C.9月30日前后D.12月29日前后下图示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
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P点的月份可能是()A.3月B.6月C.9月D.11月6.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在O~P时段内淮安()A.昼短夜长且昼先变长后变短B.昼夜差值先变小后变大C.日落时刻先推迟后提早D.日出太阳方位不断北移2022年6月5日7时54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举行,三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和空间站驻留飞行任务。
左图为“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图”,右图为“天和空间站绕地轨道及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出征仪式上,航天员所观测到的太阳方位是()A.B.C.D.8.在天和空间站24小时内大致可看到16次日出、日落,其原因是()A.空间站公转速度慢于地球公转速度B.空间站公转速度快于地球自转速度C.空间站对太阳升、落的折射现象D.空间站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相反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9.根据上图中的左图,判断正确的是()A.该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B.C点的线速度最大C.此时D点地方时为15:00 D.A点日出东北10.能在上右图中反映左图B点昼夜长短的是()A.甲B.乙C.丙D.丁西乡(33°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设计: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可以自由升降。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解析版)一、单项单选题(2024·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2024年某月1日地球昼夜状况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该日是()A.2月1日B.3月1日C.4月1日D.5月1日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A.6:00B.12:00C.18:00D.24:003.经过6小时,昼夜状况是()A.B.C.D.【答案】1.D 2.C 3.A【解析】1.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的北极点附近以极昼为主,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应在北半球,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2月1日和3月1日在北半球的冬半年,AB错误;4月1日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相差11天左右,北极点附近应刚刚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很小,与图示北极点附近昼夜分布图不符合,C错误;由春分日到夏至日大致三个月90天左右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向北移动了23.5°,从3月21日到5月1日大约40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向北移动了10°,也就是说5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10°N附近,对应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应是80°N90°N之间,以图中的纽约纬度位置结合北美洲轮廓图可知此时图中晨昏线纬度最高点(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纬度位置约为80°N,D正确。
故选D。
2.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的纽约(74°W)位于晨线处附近,说明纽约正处于5月1日日出时刻,由于纽约在40°N,位于北半球夏半年的5月1日日出时刻应在6时之前。
当北京时间6:00时,74°W地方时20:56,这是当地的上半夜,不会在日出时刻附近,A错误;当北京时间12:00时,74°W地方时2:56,纽约当地正值深夜,不会在日出时刻附近,B错误;当北京时间18:00时,74°W地方时4:56,应在日出时刻附近,C正确;当北京时间24:00时,74°W地方时10:56,纽约当地已经临近中午,D错误。
地球运动高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一年B. 一天C. 一月D. 一周3.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五带的划分4.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交替B. 昼夜长短的变化C. 四季的变化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5.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一年B. 一天C. 一月D. 一周6.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D. 双曲线7.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A. 每小时15度B. 每小时30度C. 每小时45度D. 每小时60度8.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A. 近地点快,远地点慢B. 近地点慢,远地点快C. 近地点和远地点一样快D. 近地点和远地点一样慢9. 地球自转的轴是()A. 赤道B. 黄道C. 地轴D. 子午线10. 地球公转的轴是()A. 赤道B. 黄道C. 地轴D. 子午线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小时,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年。
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和。
3.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和。
4.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纬度最快,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在点最快。
5. 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在月,远日点在月。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2. 试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B A C C B6-10 B A B C B二、填空题1. 24,12. 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3.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4. 赤道,近日点5. 1月,7月三、简答题1.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的运动,周期为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