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06年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7
112006年普通高考须知一、报名条件(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二)非随父母变动而将户口迁入我区的人员在我区报考的条件,除符合上述报名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方能在我区参加高考:1、考生及其父母具有我区常住户口;2、属被收养子女的考生(须具有县以上公证机关证明),在小学毕业之前已随我区收养人生活,当时户口已落在收养人户内,同时在我区户口所在地取得高中毕业学历者;3、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自治区引进人才实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政发[2005]27号)文件,凡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证》,且其子女取得广西高中毕业学历者。
具备报名资格的外省迁入人员,须在报名前填写《外省迁入人员高考报名申请表》,并连同本人户口簿复印件、高中学籍登记表复印件以及就读高中出具的证明一起交给县、市招生办公室,经县、市招生办公室逐级审核并上报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批准后方能办理报考手续。
(三)下列人员不得报名: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3、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或:因被有关机关判处刑事制裁或被处以劳动教养而处于人身自由被剥夺或被限制状态的);4、患有国家规定的传染性疾病者。
二、报名时间安排崇左市市辖区报名工作日程安排表各县(市)报名时间:元月11日——2月25日(报考体育、艺术类考生必须在2月16日前报名),逾期不予办理。
各县(市)报名地点:符合报考条件的在校生在本校报名;在外地读书回本地报考的考生可在本地县(市)招生办报名。
(三)报名办法1、考生要认真、如实填写报名登记表中需要考生本人填写的的栏目和内容,并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由于考生本人填写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如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经查实后将按照教育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处理。
3山西省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满分75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郡县制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C.推恩令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3.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下面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C.繁荣开放D.国家统一4.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
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5.某校准备编写《中华英豪——爱国人物传记》的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
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A.鉴真东渡日本B.郑成功收复台湾C.郑和七下西洋D.铁木真统一蒙古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某班同学准备在校园公告栏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板报,拟分为“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六个板块,下列事件能入选“生死攸关”板块的是( )A.中共“一大”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遵义会议D.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8.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
2022年山西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压轴卷(一)答案1、I _____ of her since she left school three years ago. [单选题] *A. didn’t hearB. haven’t heard(正确答案)C. was not hearingD. shall not heard2、There are sixty _______ in an hour. [单选题] *A. hoursB. daysC. minutes(正确答案)D. seconds3、I think ______ time with my friends is fun for me.()[单选题] *A. spendB. spendC. spending(正确答案)D. spent4、Tom sits _______ Mary and Jane. [单选题] *A. amongB. between(正确答案)C. onD. next5、41.—________ do you take?—Small, please. [单选题] *A.What size(正确答案)B.What colourC.How manyD.How much6、Finally he had to break his promise. [单选题] *A. 计划B. 花瓶C. 习惯D. 诺言(正确答案)7、--Henry treats his secretary badly.--Yes. He seems to think that she is the _______ important person in the office. [单选题] *A. littleB. least(正确答案)C. lessD. most8、His handwriting is better than _____. [单选题] *A. mine(正确答案)B. myC. ID. me9、Can I _______ your order now? [单选题] *A. makeB. likeC. giveD. take(正确答案)10、Which is _______ city, Shanghai, Beijing or Chengdu? [单选题] *A. largeB. largerC. largestD. the largest(正确答案)11、____ is standing 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 [单选题] *A. A policeB. The policeC. PoliceD. A policeman(正确答案)12、2.I think Game of Thrones is ________ TV series of the year. [单选题] * A.excitingB.more excitingC.most excitingD.the most exciting (正确答案)13、20.Sometimes it often rains ________ in my hometown in summer. [单选题] * A.heavyB.hardlyC.heavily(正确答案)D.strongly14、—Where did you get the book?—From my friend. I ______ it three days ago. ()[单选题] *A. lentB. borrowed(正确答案)C. keptD. returned15、There ______ a football match and a concert this weekend.()[单选题] *A. isB. haveC. will be(正确答案)D. will have16、Comparatively speaking, of the three civil servants, the girl with long hair is _____. [单选题] *A. more helpfulB. extremely helpfulC. very helpfulD. the most helpful(正确答案)17、52.I'm happy to ________ a birthday card from an old friend. [单选题] *A.buyB.makeC.loseD.receive(正确答案)18、The travelers arrived _______ Xi’an _______ a rainy day. [单选题] *A. at; inB. at; onC. in; inD. in; on(正确答案)19、--The last bus has left. What should we do?--Let’s take a taxi. We have no other _______ now. [单选题] *A. choice(正确答案)B. reasonC. habitD. decision20、—______? —Half a kilo.()[单选题] *A. How much are theyB. How much is itC. How much would you like(正确答案)D. How many would you like21、Julia’s on holiday in Shanghai _______. [单选题] *A. in a momentB. after a momentC. at the moment(正确答案)D. at any moment22、There are still some wild tigers alive. [单选题] *A. 聪明的B. 凶恶的C. 野生的(正确答案)D. 珍贵的23、My English teacher has given us some _______ on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 [单选题] *A. storiesB. suggestions(正确答案)C. messagesD. practice24、You wouldn' t have caught such ____ bad cold if you hadn' t been caught in ____?rain. [单选题] *A. a, /B. a, aC. a,the(正确答案)D. /, /25、The house is well decorated _____ the disarrangement of a few photos. [单选题] *A. exceptB. besidesC. except for(正确答案)D. in addition to26、_____, Martin can reach the branch of that tall tree at the gate. [单选题] *A. As a short manB. Being shortC. As he is shortD. Short as he is(正确答案)27、The early Americans wanted the King to respect their rights. [单选题] *A. 统治B. 满足C. 尊重(正确答案)D. 知道28、73.()about the man wearing sunglasses during night that he was determined to follow him.[单选题] *A. So curious the detective wasB.So curious was the detective(正确答案)C.How curious was the detectiveD.How curious the detective was29、17.Joe is a good student and he is busy ______ his studies every day. [单选题] *A.inB.with(正确答案)C.byD.for30、I used to take ____ long way to take the bus that went by ____ tunnel under the water. [单选题] *A. a, aB. a. theC. a, /(正确答案)D. the, a。
山西省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实验区)一、积累运用(20分)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
(10分)“一切景语皆情语。
”倘佯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自居易<钱塘湖春行>)”透露出诗人对莺歌燕舞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晏殊<浣溪沙》中“似曾相识燕归来”则表现了作者感时伤逝之情怀。
欧阳修笔下的“”写出了琅玡山夏日山林之秀美;“至于夏水襄陵,(郦道元<三峡>)”描绘出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则渲染了古代西北边陲秋景的悲凉奇异。
“”是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咏雪、以春景写冬景之千古名句。
2.班上开展题为“从成语学语文”趣味活动,请你逐项完成下列内容。
(10分)(1)读成语,加拼音给下列成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朝.夕相处( ) 语重.心长( )(2)辨成语。
改错字下列成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
并把正确的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后面的田字格中。
再接再厉按步就班谈笑风声迫不及待(3)品对联,填成语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
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方格中填写恰当的成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口口口口.三千越甲可吞吴(4)看漫画,写成语结合文字提示欣赏漫画,用成语为其拟写标题。
提示:某君应聘.见表格上有“曾否受到刑事处理”一栏。
他大笔一挥:“否”。
紧接着这一栏的是“是何原因”。
此君略作沉吟,叉填上四个字:“从未失手”。
标题:(5)选成语.讲故事下面是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语。
请任选一个,用简洁的语言讲述相关故事。
郑人买履拔苗助长掩耳盗铃叶公好龙所选成语:相关故事:二、阅读(50分)(一)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
(10分)[甲]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1988年山西省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及解答陆志昌
【期刊名称】《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年(卷),期】1989(000)003
【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陆志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2005年山西省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J],
2.2004年山西省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J],
3.1982年高中、中专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及解答 [J], 广彦;荣宝;
4.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及解答 [J],
5.山西省2004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英语) [J], 成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省200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word版)听力测试(共20分)I.听力试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第一题情景反应这一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小题你将听到一句话。
请你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
( ) 1.A. It’s May 5th. B. It’s 9 o’clock C. It’s Friday.( ) 2.A. Tomatoes B. Bananas C. Chicken( ) 3.A. Yes, I can B. No, she can’t C. Sorry, I don’t know. ( ) 4.A. Me neither. B. That sounds great. C. I don’t think so( ) 5.A. Three hours B. In two days C. Twice a month.第二题对话理解这一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小题你将听到一组对话和一个问题。
请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 )6.A、White B、Yellow C、Blue( )7.A、They’re on the dresser. B、They’re in the drawer. C、They’re under the bed ( )8.A、The traffic B、The weather C、The hobbies( )9.A、Talking on the phone. B、Chatting on line C、Greeting in the street. ( )10.A、He is going to take a party. B、He is going to take a walk with his mother.C、he is going to stay at home and sleep.第三题语篇理解这一大题你将听到一段对话。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内容标准】(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内容标准】(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006年山东省中考试题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06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非实验区用)1. 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 战争频繁B. 诸候争霸C. 新旧制度更替D. 百家争鸣2006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历史试题1. 公元前475年,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请你算一算,这一事件距今(2006年)应是多少年A. 2479年B. 2480年C. 2481年D. 2482年【内容标准】(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1.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这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C.确立世袭制D.推行郡县制2006年海南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科试卷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
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A、世袭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分封制【内容标准】(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11.下列哪次战役结束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A.牧野之战B.城濮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通州市2006年初三历史结业考试试卷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6、战国七雄中,后来实力最强的是秦国(√ )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初中毕业会考历史试卷三、填图识图题(填图3分,识图2分,共5分)51、在下图中填出A、B、C所示国家、战役或都城的名称。
战国七雄图A秦国B楚国C齐国【内容标准】(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006年中考试题整理版中国近代史(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内容标准】(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006年长春市中考题历史部分3、去年的9月18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但它又是极不寻常的日子。
右图是一位同学在这天画的一幅画,你认为它反映的主题应是A.月映华夏魂腾飞中国龙B.月圆神州情勿忘国耻恨C.雄鸡舞蝉娟两岸一家亲D.奋臂揽明月随手摘星辰2006年武汉市中考思想历史卷及答案(大纲卷)16.图片能够传递历史信息。
如果要了解有关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你会选择哪幅图片?A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抗日战争爆发后,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使无数中华儿女热血沸腾、拔剑而起,奔赴抗日前方。
回答10—11题10.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006年茂名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10、下列内容都是你熟悉的,但有一项是错误的。
请你把它辨别出来:A.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D.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006年福州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二、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T”代表正确说法,“F”代表错误说法,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涂所选答案的字母)25、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T2006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学业考试试卷历史25、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山西]07年中考,科目分值有调整昨日,省政府出台了《山西省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改革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今后,我省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将从学业考试及考查、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以及普通高中招生制度3方面进行改革。
该《意见》不仅对今年我省中考考试科目及分值进行了调整,还明确指出,今后,我省各地要把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直接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特色学校可以尝试自主招生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今年,我省初中学业考试科目及各科分值将统一执行《山西省2006年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目说明》。
除此之外,今年,太原市、临汾市仍然实行自主命题。
而在去年,我省课改实验区和非课改实验区的初中学业考试科目及各科分值执行的标准不同。
去年,我省非课改实验区初中升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6科。
总分为620分,各科分值分别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物理100分、化学80分、政治80分。
今年,我省将统一执行课改实验区科目设置,具体为: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5科。
总分为660分,各科分值分别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理科综合150分、文科综合150分。
另外,从2008年起,我省由省统一命题的初中学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
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每科120分;理科综合150分;文科综合150分。
其中,文科综合的历史为闭卷考试,思想政治为开卷考试。
在今年的中考安排中,地理、生物学科和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测试,将作为初中阶段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被纳入市级组织的学业考试范围或纳入校内考试、考查范围,同时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一部分。
除由省或市统一组织的考试科目之外,学生的日常锻炼、体质健康达标情况、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均被列入综合素质评定中;考生的体育测试成绩将按30分记入学业考试总成绩,原则上采用“送考到校、方便学生”的办法,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市自行制定。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01.14•【字号】晋教基[2010]4号•【施行日期】2010.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晋教基[2010]4号)各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有关要求和我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工作安排,省教育厅在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意见(试行)》,并已经省政府批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意见(试行)二○一○年一月十四日附: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意见(试行)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等文件精神要求,我省决定从200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
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国家和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推动普通高中严格按照国家新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引导教师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二、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功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判定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标准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反映高中学生在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其功能主要有:1、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能否达到各学科课程的毕业标准;2、反映普通高中学校实施高中课程标准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3、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4、为高等学校招收新生提供依据(具体办法将在我省2011年高考方案中体现);5、为高中学生就业或接受国内外其他各类教育提供高中学业水平证明。
山西省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一、积累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句子。
(2分)yǐchóng shàng kēxuéwéi róng yǐyúmèi wúzhīwéi chǐ2、古诗文默写。
(10分)(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2)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文者气之所形,然,。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5)苏轼《浣溪沙》词中由写景转入抒怀,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句子是?!(6)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丛飞,生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需要帮助的孩子,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
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可以用李商隐《无题》一诗中的句子“,。
”来概括。
下面的文字优美深刻,富含哲理,读一读,完成3~5题。
珍惜阅读,便是珍惜历史,珍惜至今残留的石鼓文陶埙(xūn,古代吹奏乐器)石罄发出的音响以及青铜瓦当上的装饰画。
珍陛阅读,便是珍惜传统,珍惜乐山大佛永乐大钟以及太极八卦少林武当飒飒英姿猎猎雄风。
珍惜阅读,便是珍惜文学,珍惜楚韵风骚唐诗宋词,乃至①的西游, ②的三国, ③的红楼。
珍惜阅读,便是3、将下列词语填人第三句横线①②③处,顺序依次是、、。
(只填序号)(2分)A、情诗千载B、摄魂夺魄C、剑戈惊天4、仿照前三句句式,在横线上把第四句补充完整。
(2分)5、第三句中的“西游”指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
这部小说家瑜户晓、妇孺皆知,其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你喜欢的两个故事是:、。
(2分)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韩志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菜市场向居民供应青菜、萝卜、土豆、苹果等蔬菜。
D.开展优质教学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阅读(50分)(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7~10题。
(10分)【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窥谷忘反.(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9.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
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
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个以内)(2分)(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1一14题。
(11分)山西刀削面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
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xíng,使其变软)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
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
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
刀,一般不使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
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
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
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选自山西旅游网)11.山西人喜食刀削面是因为其具有的特征。
(2分)12.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1)面叶落人汤锅,汤滚面翻,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
(2)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13.选文画线句中的“一般”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14.除刀削面、汾酒、老陈醋之外,山西还有很多的地方特产,请写出你熟悉的一种特产名称,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3分)特产:特点:【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5~19题。
(13分)读“死”书与读“活”书蒋孔阳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
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
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
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
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a)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
(b)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
(c)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
(d)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
(e)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
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
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
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
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
“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
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
“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
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
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
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
“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
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
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选自人教版课标本自读课本九年级上《我的家园》)15.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A.谈读“死”书与读“活”书。
B.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C.中学生应该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D.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
16.最后一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其中的“金钥匙”是指。
(3分)17.下面的句子是从第三段抽出来的,它的位置在句和句之间。
(2分)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
18.“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我们在课文《怀疑与学问》中曾经读过,请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2分)19.阅读全文后,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谈谈理由。
(3分)(四)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0~25题。
(16分》谁与我同行严忠付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
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怵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
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
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
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
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发毛尽力往后梳,露出亮堂的额头来。
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
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
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上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
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
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
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
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
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
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
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