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新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1
一、编制目的为加强我公司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规定》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危险品运输、储存、装卸等环节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交通事故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分管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指挥。
2. 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由公司各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
(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4)交通管制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的交通管制。
(5)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送。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应急指挥部。
(2)事故发生单位及当事人应立即拨打110、119、120等电话报警。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2)现场指挥组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3.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设置警示标志。
(2)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4.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迅速转运至医院。
(2)对现场周边人员进行疏散,确保安全。
5. 交通管制(1)交通管制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2)恢复正常交通秩序。
6. 信息报送(1)信息报送组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向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报告。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危险品运输车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域内发生的危险品运输车事故,包括交通事故、火灾、泄漏、爆炸等。
三、事故分类及响应等级1. 事故分类(1)一般事故:造成1人以下轻伤,财产损失在5万元以下的事故。
(2)较大事故:造成1-3人轻伤,财产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事故。
(3)重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轻伤,财产损失在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事故。
(4)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重伤或死亡,财产损失在30万元以上的事故。
2. 响应等级(1)一般事故:启动三级响应。
(2)较大事故:启动二级响应。
(3)重大事故:启动一级响应。
(4)特别重大事故:启动一级响应,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四、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市政府应急办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等工作。
3. 事故现场指挥部由事发地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五、应急处置措施1. 抢险救援(1)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财产保护等工作。
(2)根据事故情况,采取隔离、疏散等措施,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2. 环境监测(1)对事故现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事故扩散。
3. 化学品泄漏处理(1)对泄漏的化学品进行堵漏、收集、转移等工作。
(2)对受污染的地面、水体等进行清洗、消毒。
4. 事故调查(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对事故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罚。
六、信息发布1. 市政府应急办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
2. 事故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全面,确保公众知情权。
七、后期处置1. 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遇难者进行善后处理。
(2)对事故受伤人员提供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
2024年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发生事故,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为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一、事故初期应急
1. 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首先确保人员安全,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联动应对。
2. 事故现场应立即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并确保事故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化学品泄漏扩散。
二、事故应急处置
1. 根据事故类型和规模,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迅速切断泄漏源头,防止事故扩大。
2. 对事故现场进行现场监测,及时评估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次生灾害发生。
3. 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单位协作,共同应对事故,保障区域内人员生命安全。
三、应急物资保障
1. 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防护服、呼吸器等,以确保处置人员的安全。
2. 做好物资采购储备工作,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调配物资到达现场,保障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四、事故后期处置
1. 完成事故应急处置后,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清理,清除残留的危险化学品,恢复环境。
2. 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和标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五、信息发布与指导
1. 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并提供相关的应避开区域和行为指导。
2. 做好事故后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受到影响的人员及时排解心理压力。
六、其他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效率和能力。
某交警大队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前言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处置组织1.指挥部:设立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大队领导组成,负责总体指挥和协调;2.搜索救援组:负责现场搜索和人员救援工作;3.信息联络组:负责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联络和沟通;4.安全隔离组:负责现场安全隔离和警戒工作;5.危险化学品处置组:负责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处置和清理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接警:一旦接到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事故报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到达现场:各应急处置组成员快速到达事故现场,并按照指挥部指示展开工作;3.搜索救援:搜索救援组对受困人员进行紧急救援,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4.安全隔离:安全隔离组负责将事故现场周边进行安全隔离,保护周边居民和车辆的安全;5.危险化学品处置:危险化学品处置组对泄漏的危险化学品进行处置,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6.事故调查:完成应急处置后,启动事故调查工作,查清事故原因,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四、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监管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要求;2.定期进行应急处置演练,提升处置能力和协作水平;3.保障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药品。
五、应急处置物资准备1.紧急救援装备:包括绳索、救生锤、救生带等;2.安全隔离装备:包括警戒线、安全锥等;3.危险化学品处置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毒面具、吸收剂等。
六、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根据实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本预案,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以上为某交警大队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各相关部门及人员应严格按照预案执行。
特殊场合1:化学品运输交通事故发生在密集市区在化学品运输交通事故发生在密集市区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可能对市民造成的伤害和损失,预案中需要增加以下条款:1.增加应急通道的设置和管理为了保证应急处置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应在预案中设立应急通道的设置和管理条款。
危货运输企业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一、基本情况___危险品运输公司专业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公司拥有符合资质的大、中、小型罐车、箱柜货车等不同类别的危险品运输专用车辆___部,能够___、___、___等危险化学品。
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原因及后果(对应事故因果分析)(一)事故类型:交通伤亡事故、物料泄漏事故、着火和运输罐爆炸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中毒事故。
(二)事故原因:1.驾驶员、押运员安全意识淡薄,酒后驾驶、超速行驶,强超强会等违章行为。
2.对运输罐体的检查不到位,违章操作。
3.车辆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突然失灵、车胎突然爆裂等造成车辆失控。
4.道路状况差,视线不良,转弯半径、宽度及坡度不符合规定。
5.环境因素的影响:雨、雾、冰雪等恶劣气候。
6.其他因素:行人、骑车人违章和其他车辆违章。
(三)事故可能后果:人员伤亡、车辆损毁、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等。
三、___机构及职责(一)成立公司交通运输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___副总指挥:___ ___员:___ ___ ___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___兼任办公室主任,电话:___。
(二)职责总指挥:远程或现场指挥二级交通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协助集团公司指挥一级交通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进行应急救援指挥行动,当总指挥不能亲自赶赴现场时,代替总指挥进行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成员职责:(1)积极响应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参加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事故的应急行动。
(2)配合地方公安___部门或环境保护部门现场处理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
(3)配合地方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三)应急保障1.应急救援队负责人联系电话______队长联系电话______队员联系电话___2.应急救援车辆救援车队队长:___联系电话:___序号车牌号车型吨位承运介质驾驶员联系电话3.应急消防器材名称型号数量备注___四、应急保障系统(一)应急分级与启动公司交通运输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两级。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 《道路运输安全条例》4. 《环境保护法》5. 《突发事件应对法》6. 《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环境污染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一)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公司总经理- 副指挥: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 成员: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2. 应急办公室- 主任: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 副主任:生产部门负责人- 成员:各部门相关人员1. 应急指挥部- 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审批应急响应方案和救援措施- 指导各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2. 应急办公室- 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实施-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收集、整理事故应急救援信息- 协助应急指挥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五、应急响应程序(一)事故报告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二)应急响应1. 火灾、爆炸事故- 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灭火、疏散和救援- 通知消防部门到场支援- 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事故扩大2. 泄漏事故- 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泄漏控制,防止泄漏物扩散- 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通知环保部门到场处理- 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治,防止中毒人员病情恶化- 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通知卫生部门到场处理4. 环境污染事故- 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污染治理,防止污染扩散- 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通知环保部门到场处理(三)事故处理1.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2. 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制定赔偿方案3. 对事故教训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六、应急保障(一)物资保障1.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灭火器、消防栓、防毒面具、急救药品等2. 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确保物资充足(二)人员保障1. 定期组织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装备和技能(三)经费保障1. 设立应急基金,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2. 制定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确保经费合理使用七、应急演练(一)演练目的1. 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2. 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 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二)演练内容1.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演练2. 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3. 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演练4.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三)演练组织1. 由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2. 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等3. 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八、附则(一)预案修订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修订,必要时可由公司总经理批准。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确保危险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4)《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5)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危险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交通事故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应急工作。
(2)应急指挥部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下设现场指挥、现场救援、医疗救护、物资保障、信息联络、宣传报道等小组。
2. 各小组职责(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救援力量、制定救援方案等。
(2)现场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转移等。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救治、现场救护、转运伤员等。
(4)物资保障小组:负责救援物资的调配、供应、分发等。
(5)信息联络小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
(6)宣传报道小组:负责应急宣传、舆论引导和新闻发布。
三、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1)发现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上级单位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小组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制定救援方案,明确救援任务和责任分工。
(2)现场救援小组根据救援方案,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转移等工作。
(3)医疗救护小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必要时将伤员转运至医院。
(4)物资保障小组调配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各小组按照应急响应要求,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4. 信息发布(1)信息联络小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应急信息。
道路货物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道路货物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13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道路货物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1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路货物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13篇)1为了进一步加强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的领导和组织指挥,提高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使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得到控制并尽可能排除事故造成的危害,将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现结合单位实际,特制定宁国交运局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一、应急处置和救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救人第一”和“快速有效救援”的思想,对辖区发生的危险品运输事故能够尽快有序的实施处置和救援,及时抢救和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发展,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处置原则: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条块结合,自救为主,局部服从大局,下级服从上级。
二、组织领导1.为了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保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交运局专门成立了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2.成立应急救援小分队。
听从指挥部统一指挥,迅速进行现场救援工作第一小分队:队长:副队长:成员:第二小分队:队长:副队长:成员:三、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基本内容1.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分布种类:爆炸物品,助燃气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有毒气体,腐蚀品分布:江南、政捷危化品公司及外地通过我市区域危化品运输2.事故的主要类别:爆炸、泄漏、着火。
3.事故应急和救援的主要措施:堵漏、灭火、抑爆、疏散、冷却、隔离、中和、回收。
四、各种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的具体措施1.铵油炸药消防方法:燃烧或爆炸后着火可用水扑救。
急救:对外伤,要及时做好止血、包扎、固定和护送工作;危重烧伤病人,要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出现烧伤性休克。
2024年道路交通运输事故应急预案一、前言道路交通运输事故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确保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避免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以指导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发生道路交通运输事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预案目的本预案的目的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道路交通运输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减少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道路交通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和管理1.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成立道路交通运输事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调整应急预案、统一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全市范围内的道路交通运输事故应急工作。
2. 负责人的职责:道路交通运输事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应当指派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负责组织指导全市范围内的道路交通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 预案的组成:应急预案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预案的编制规定、预案的执行和预案需要实施的紧急措施。
四、预案的实施1. 预案的组织:事故发生后,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对现场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同时,应急预案执行小组也应在第一时间成立,负责指挥调度各相关单位、部门的救援力量和装备。
2. 预案的指挥:应急指挥中心应当随时保持与各救援力量的联系,并根据事故的发展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3. 救援人员的组织:预案要求各单位和部门必须设立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日常事故救援工作的培训、演练和装备保障等工作。
五、预案的配备和保障1. 通信设备的保障:预案要求通信设备必须正常运行,各救援力量之间应保持畅通的通信联络。
2. 救援车辆和器材的保障:预案要求相关单位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救援车辆和器材,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正常进行。
3. 救护人员的保障:预案要求各单位和部门必须定期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应对不同道路交通运输事故的能力。
危险品车队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模版一、事故前的准备阶段1. 调查研究:了解危险品车队运输事故的类型、原因、救援经验等。
2. 预案制定:根据危险品运输特点,研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
3. 培训教育: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应急救援专业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二、事故发生后的处置阶段1. 确定指挥部:根据情况确定事故指挥部,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疏散安全: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并确保人员安全。
3. 防止扩散:与消防部门密切合作,采取措施控制事故危害扩散。
4. 快速报警:将事故情况及时报告给公安、消防、环保等相关部门。
5. 资源调动:协调调动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6. 救援措施: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救援、火灾扑救、泄漏封堵等措施。
7. 事故调查:及时启动事故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做出事故报告。
8. 组织交通:协调警力进行道路交通疏导,确保事故现场通畅。
9. 应急恢复:完成事故处置后,进行现场清理、安全评估,恢复正常交通。
10. 安全隐患排查: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以预防事故再次发生。
三、事故后的总结阶段1. 事故反思: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 修改完善:根据事故经验,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 培训演练: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
4. 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相关部门和企业内部发布事故处理情况。
5. 安全宣传:加强危险品运输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6. 合作交流:与其他危险品车队、相关行业开展合作交流,互通有无。
7. 持续改进:针对预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持续改进完善。
四、应急预案的重点注意事项1. 保障人员安全: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是第一要务,做好安全防护和装备的准备工作。
2. 协调与沟通: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各相关部门之间需要密切协调和沟通,确保信息畅通,资源合理调配。
3. 现场控制:加强现场指挥,实行分区域、分任务的方式进行救援和处置工作。
危险品运输事故应
急预案新
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公司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体系,规范应急响应程序,强化预防、预警、预测机制,进一步增强应对和规范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毁损和华景污染,特制定本预案。
1.2基本情况
天津开发区大野航务有限公司系中德合资公司,在职员工130多人,主要从事国际货运代理,报关、报检及货物运输等业务。
我公司从事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为厢式货车,载货量分为2吨,5吨。
车况良好,年检合格,各相关证件,资质(手续)齐全。
主要运输产品、数量、目的地及行车路线需要根据客户要求确定。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
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85);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85);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6833-86);
《公路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基本要求和性能试验》
1.4 使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运输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的特备重大以及重大爆炸、火灾、泄漏等事故,造成人身危害、财产损毁和环境污染所采取的应急处理工作以及协助其它道路道路危险货物事故发生时的应急保障。
1.5事故类别和事故分级
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按交通部《汽车危险货物品名表》执行。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组织人员
(1)主要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
总负责人:冯静联系电话:
现场指挥:陈跃联系电话:
24小时值班:赵春发联系电话:
(2)现场指挥人员
现场指挥:陈跃联系电话:
2.2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度;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状态下,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7)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接受政府指令和调动;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组织保护事故现场和数据。
应急措施
发生事故时驾驶员在第一时间准确的向当地消防、运管、安监及公司领导汇报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人员伤亡等情况,公司“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事故应急救援运营方(预)案”总指挥通知所有应急小组起动预案。
3.1事故发生后驾、押运员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1)、驾驶员立即拉紧手制动器,固定车轮,熄灭发动机关报警。
押运员根据所载货物的性质,釆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防止
事故扩大。
(2)、指挥周围车辆及无关人员迅速离幵,现場隔离50米范围禁止明火,防止事态扩大;
(3)、疏散事故现场周围易燃易爆物品、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4)、立即到路口设置警戒标志,并迎接救援车的到来。
3.2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驾驶员和押运员在紧急救援时,要按危险品性质和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对周边人员紧急撤离以及撤离方式;在当地救援部门到来后,人员的疏散与撤离决定权移交给政府部门履行。
3.3危险区的隔离
事故发生后,驾押人员应对事故现场周围实行警戒,对无关人员及车辆进行紧急疏散,驾驶员要在危险区域放置“前方危险,车辆绕行”警示牌,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管制工作。
3.4检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
(1)、驾、押人员应落实危化品污染事故监测工作。
(2)、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a、运输易燃、易爆气瓶发生事故的处理方式。
关闭钢瓶阀门,如果无法拧紧阀门,迅速将车辆开至空旷无人区域任其泄露尽。
车辆无法开动时应向气瓶大时浇水,使其冷却并移出危险区域。
安全转移气瓶,逐个卸车,严禁踢、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