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练习册知识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214.00 KB
- 文档页数:30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答案绪论一、填空题1.能用来代替同样要求2.产品设计零件加工产品装配使用和维修3.尺寸误差几何误差表面微观形状误差4.允许变动量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二、判断题1.√2.×三、选择题1.C2.A3.A4.B5.B四、简答题1.答:互换性原则广泛用于机械制造中的产品设计、零件加工、产品装配、机器的使用和维修等各个方面。
在设计方面,采用具有互换性的标准件和通用件,可以使设计工作简化,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加工和装配方面,当零件具有互换性时,可以分散加工、集中装配。
这样有利于组织跨地域的专业化厂际协作生产;有利于使用现代化的工艺装备,并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采用自动线等先进的生产方式;还可减轻劳动强度,缩短装配周期。
在使用和维修方面,互换性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
当机器的零(部)件突然损坏时,可迅速用相同规格的零(部)件更换,既缩短了维修时间,又能保证维修质量,从而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和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2.答:没有必要。
由于几何量误差的存在,零件几何参数不可能加工得完全一样。
实践证明,虽然零件几何量误差可能影响到零件的使用性能,但只要将这些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也就是说,仍可以保证零件互换性要求。
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零件几何参数加工得完全一样。
第1章极限与配合基础§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一、填空题1.数值特定单位2.测量3.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公称尺寸4.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5.上极限实际6.实际尺寸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7.零线正偏差负偏差8.公差带大小公差带位置9.公称尺寸公差带10.正负11.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12.极限界限值松紧13.极限界限值紧松14.最大间隙最小过盈15.间隙过盈16.过盈过渡间隙过渡17.松紧差别低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 12.√ 13.√三、选择题1.B2.D3.A4.B5.C6.C7.C8.B9.D 10.A 11.C12.A 13.D 14.D 15.D四、名词解释1.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称为实际尺寸。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复习资料(说明:无“*”部分为基本要求部分)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1.以加工形成的结果区分孔和轴;在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大变小的为,尺寸由小变大的为。
2.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尺寸应在和之间。
3.尺寸偏差可分为和两种,而又有偏差和偏差之分。
4.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分为、和三类。
5.图样上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称为要素。
6.构成零件外形的点、线、面是要素,表示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的点、线、面的是要素。
7.表面粗糙度的高度评定参数为主要参数,包括和,其中标准规定优先选用。
8.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有两个,一是内外螺纹装配时的性,二是保证外螺纹旋合后的性。
*9.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分别是和。
*10.选择公差等级时要综合考虑和两方面的因素,总的原则是;在满足的条件下,尽量选取的公差等级。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括号内填“√”或“×”)1.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基本尺寸,则该尺寸必然合格。
()2.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它没有正、负的含义,且不能为零。
()3.机械制造中长度单位一般用毫米(mm),在精密测量中,长度计量单位采用微米(μm),超精密测量中采用纳米(nm)。
()4.量具在使用完后,应将各紧固螺钉或紧固件松开后再进行清洁存放。
( )5.由加工形成的在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即为被测要素。
( )6.在a R 、z R 参数中,a R 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
( )7.标准对螺纹的顶径,即内螺纹的小径和外螺纹的大径规定了公差。
( ) *8.凡在配合中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间隙配合。
( ) *9.在尺寸公差带图中,零线以上为上偏差,零线以下为下偏差。
( ) *10.采用基孔制配合一定比基轴制配合的加工经济性好。
( ) *11.一个非基准轴与两个孔组成不同性质的配合时,必定有一个配合为混合配合。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复习要点:
§1-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一、孔和轴
二、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
三、极限尺寸
四、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1.偏差2、尺寸公差3、零线与尺寸公差带
五、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
1.配合间隙与过盈配合的类型
§1-3 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一、公差等级的选用二、配合制的选用三、配合种类的选用
§2-1 技术测量基本知识
一、计量的单位
§2-7 计量器具的维护和保养
§3-1 概述
一、零件的几何要素二、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3-3 形位公差的应用和解读
一、形状公差二、形状或位置公差三、位置公差
四、形位公差解读综合举例
§4-1 表面粗糙度概念和评定参数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5-2 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一、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二、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习题库(答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习题库(有答案))。
一、判断题1. 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 × )2. 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越大,公差等级越高。
( × )3. 尺寸公差可以为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或零。
(× )4. 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5. ¢75±0.060的基本偏差是+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
( )6. 零件装配时仅需稍做修配和调整便能装配的性质称为互换性。
(× )7. 完全互换性的装配效率一定高于不完全互换性。
(×)8. 设计给定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
(√ )9. 零件是否合格首先要看它是否达到了基本尺寸,正好等于基本尺寸肯定是合格品。
(× )10. 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件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以为正、负和零。
(√ )11. 孔的上偏差代号是ES,轴的上偏差代号是es。
(√ )12. 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 )13. 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称为配合。
(× )14. 公差带中的零线通常表示基本尺寸。
(√ )15. 间隙配合中,孔的实际尺寸总是大于或等于轴的实际尺寸。
(√ )16. 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共有18个标准公差等级。
(× )17. 国家标准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基轴制。
(× )18. 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 )19. 在选基准制时,一般是优先采用基孔制。
(√ )20. 将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相互搭配,就可以得到每一基本尺寸的很多不同公差带。
(√)21. 在同一尺寸段里,标准公差随公差等级的降低而增大。
(√ )22. 各级a~h的轴与H孔的配合必然是形成间隙配合。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单选题100道及答案1.基本尺寸是()。
A.测量时得到的尺寸B.设计时给定的尺寸C.加工后得到的尺寸D.装配后得到的尺寸2.实际尺寸是()。
A.测量时得到的尺寸B.设计时给定的尺寸C.加工后得到的尺寸D.装配后得到的尺寸3.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
A.上偏差B.下偏差C.公差D.误差4.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
A.上偏差B.下偏差C.公差D.误差5.尺寸公差是()。
A.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B.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C.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D.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6.当孔的上偏差小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
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无法确定7.当孔的下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
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无法确定8.当孔的上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且孔的下偏差小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
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无法确定9.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本偏差B.上偏差C.下偏差D.公差10.基轴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本偏差B.上偏差C.下偏差D.公差11.标准公差等级分为()级。
A.18B.20C.22D.2412.公差带的大小由()决定。
A.标准公差B.基本偏差C.配合公差D.实际偏差13.公差带的位置由()决定。
A.标准公差B.基本偏差C.配合公差D.实际偏差14.φ30H7/g6 是()配合。
A.间隙B.过渡C.过盈D.无法确定15.φ30H8/js7 是()配合。
A.间隙B.过渡C.过盈D.无法确定16.φ30H7/k6 是()配合。
A.间隙B.过渡C.过盈D.无法确定17.φ30H7/p6 是()配合。
A.间隙B.过渡C.过盈D.无法确定18.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答案绪论一、填空题1.能用来代替同样要求2.产品设计零件加工产品装配使用和维修3.尺寸误差几何误差表面微观形状误差4.允许变动量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二、判断题1.√2.×三、选择题1.C2.A3.A4.B5.B四、简答题1.答:互换性原则广泛用于机械制造中的产品设计、零件加工、产品装配、机器的使用和维修等各个方面。
在设计方面,采用具有互换性的标准件和通用件,可以使设计工作简化,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加工和装配方面,当零件具有互换性时,可以分散加工、集中装配。
这样有利于组织跨地域的专业化厂际协作生产;有利于使用现代化的工艺装备,并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采用自动线等先进的生产方式;还可减轻劳动强度,缩短装配周期。
在使用和维修方面,互换性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
当机器的零(部)件突然损坏时,可迅速用相同规格的零(部)件更换,既缩短了维修时间,又能保证维修质量,从而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和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2.答:没有必要。
由于几何量误差的存在,零件几何参数不可能加工得完全一样。
实践证明,虽然零件几何量误差可能影响到零件的使用性能,但只要将这些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也就是说,仍可以保证零件互换性要求。
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零件几何参数加工得完全一样。
第1章极限与配合基础§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一、填空题1.数值特定单位2.测量3.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公称尺寸4.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5.上极限实际6.实际尺寸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7.零线正偏差负偏差8.公差带大小公差带位置9.公称尺寸公差带10.正负11.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12.极限界限值松紧13.极限界限值紧松14.最大间隙最小过盈15.间隙过盈16.过盈过渡间隙过渡17.松紧差别低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 12.√ 13.√三、选择题1.B2.D3.A4.B5.C6.C7.C8.B9.D 10.A 11.C12.A 13.D 14.D 15.D四、名词解释1.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称为实际尺寸。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五版)习题册参考答案模块一极限配合与尺寸检测课题一尺寸公差与检测一、填空题1.几何参数力学性能2.尺寸宏观几何形状微观几何形状3.T T h T s4.上极限下极限5.上极限6.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7.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8.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二、判断题1.× 2.√3.×4.× 5.×6.×7.×8.×9.√10.×11.×三、选择题1.C 2.A 3.C4.C 5.D 6.D 7.B 8.C四、问答题1.答: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装配时,不需辅助加工和修配,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加工零件时,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成本显著降低。
从设计方面看,可以简化绘图、计算等工作。
螺栓、螺母等具有互换性,汽车零部件也具有互换性。
2.答:公称尺寸是设计者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通过计算、试验或按类比法确定的尺寸。
3.答:极限尺寸是尺寸要素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分为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
上极限尺寸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大尺寸,下极限尺寸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小尺寸。
4.答:上极限偏差是上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下极限偏差是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5.答: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等于上极限尺寸减其下极限尺寸之差,或上极限偏差减下极限偏差之差。
五、计算题1.解:尺寸公差T h=︱ES-EI︱=︱(+0.034)-(-0.040)︱=0.074㎜上极限尺寸D up=D+ES =72+(+0.034)=72.034㎜下极限尺寸D low =D+EI=72+(-0.040)=71.960㎜2.解:尺寸公差T s=︱es-ei︱=︱0-(-0.033)︱=0.033上极限尺寸d up =d+es=30+0=30㎜下极限尺寸d low =d+ei=30+(-0.033)=29.967㎜3.解:上极限偏差es=d up-d=40.024-40=+0.024㎜下极限偏差ei=d low-d=39.985-40=-0.015㎜尺寸公差T s=︱es-ei︱=︱(+0.024)-(-0.015)︱=0.039㎜图1—14.解:a)b)c)图1—25.解:(表中红色文字为答案)㎜六、综合题1.(1)答:㎜(2)答:㎜2.答:(1)内测量爪测量孔及槽宽的尺寸(2)紧固螺钉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3)主尺用来读取尺寸的整数部分(4)深度尺可测孔及槽的深度(5)凸钮用于推拉游标(6)游标用来读取尺寸的小数部分(7)外测量爪测量零件轴及厚度的尺寸(8)0.02㎜3.答:(1)0.0213.08(2)0.0210.88(3)0.0529.55(4)0.058.90七、检测题(略)课题二公差代号与尺寸检测一、填空题1.20IT01IT182.零线3.大小小写4.上0下05.f(精密级)m(中等级)e(粗糙级)v(最粗级)6.常用轴常用孔优先7.基本偏差代号公差等级1.× 2.× 3.√4.× 5.√6.√7.× 8.√9.√10.√11.× 12.×三、选择题1.C2.A3.A4.C5.B6.C7.C四、问答题1.答:基本偏差是指,在公差带图中,靠近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
极限配合第⼆章第⼆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计量器具练习题⼀、选择题1.检验与测量相⽐,其最主要的特点是()A. 检验适合⼤批量⽣产B. 检验所使⽤的计量器具⽐较简单C. 检验只判定零件的合格性,⽽⽆须得出具体量值D. 检验的精度⽐较低答案:C2.关于量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量具的结构⼀般⽐较简单B.量具可分为标准量具和通⽤量具两种C.量具没有传动放⼤系统D.量具只能与其他计量器具同时使⽤答案:D3.下列计量器具中不属于通⽤量具的是()A.钢直尺B.量块C.游标卡尺D.千分尺答案:B4.关于间接测量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测量的是与被测尺⼨有⼀定函数关系的其他尺⼨B. 计量器具的测量装置不直接和被测⼯件表⾯接触C. 必须通过计算获得被测尺⼨的量值D. ⽤于不便直接测量的场合答案:B5.关于相对测量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对测量的精度⼀般⽐较低B. 相对测量时只需⽤量仪即可C. 计量器具的测量装置不直接和被测⼯件表⾯接触D. 计量器具所读取的是被测⼏何量与标准量的偏差答案:B6.⽤游标卡尺测量⼯件的轴径尺⼨属于()A. 直接测量、绝对测量B. 直接测量、相对测量C. 间接测量、绝对测量D. 间接测量、相对测量7.计量器具能准确读出的最⼩单位数值就是计量器具的()A. 校正值B. ⽰值误差C. 分度值D. 刻度间距答案:C8.刻度间距和分度值之间的关系是()A. 分度值越⼤,则刻度间距越⼤B. 分度值越⼩,则刻度间距越⼤C. 分度值的⼤⼩和刻度间距的⼤⼩没有直接的关系D. 分度值越⼤与刻度间距成反⽐关系答案:C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误差的是()A.计算公式不准确B. 操作者看错读数C. 测量⽅法选择不当D. ⼯件安装定位不准确答案:B10.读数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当游标卡尺的读数为42.18mm时,游标上第9格刻线应对齐尺⾝上的第()mm刻线。
A.51B. 42C. 60D. 24答案:A11.⽤游标卡尺的深度尺测量槽深时,尺⾝应()槽底。
一、名词解释1、加工误差:零件的实际尺寸和理论上的绝对准确尺寸之差称为加工误差。
2、尺寸误差:加工后零件某处的实际尺寸对理想尺寸的偏差量。
3、形状误差:加工后零件上实际的线或面对理想形状的偏差量。
4、位置误差:实际零件形体上的点、线、面对各自要求的理想方向和理想位置的偏差量。
5、表面轮廓误差:零件加工表面上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对理想轮廓的偏差量。
6、公差: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几何位置关系及表面轮廓参数数值允许变动的范围。
7、互换性:在制成同一规格的零件中,不需要作任何挑选或附加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组装成部件或整机,并能到达设计要求。
8、孔: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两个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9、轴: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两个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10、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的数值。
11、基本尺寸:零件的基本尺寸是设计时给定的,是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通过计算、实验或经验确定的。
1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
13、局部实际尺寸:一个孔或轴的任意横截面中的任一距离,即在任何两相对点之间测得的距离。
14、极限尺寸: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界限值。
15、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6、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7、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8、极限偏差:上偏差、下偏差称为极限偏差。
19、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大小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
20、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位置关系。
21、间隙配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正值,即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22、过盈配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负值,即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第一章习题1-1 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什么区别?各应用于什么场合?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需选择、调整或辅助加工(修配)的互换性为完今互换性。
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性将使零件制造公差很小,加工困难,成本很高,甚至无法加工。
这时,将零件的制造公差适当放大,使之便于加工,而在零件完工后再用测量器具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使每组零件间实际尺寸的差别减小,装配时按相应组进行(例如,大孔组零件与大轴组零件装配,小孔组零件与小轴组零件装配)。
这样,既可保证装配精度和使用要求,又能解决加工困难,降低成本。
此种仅组内零件可以互换,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的特性,称之为不完全互换性。
1-2 什么是标准、标准化?按标准颁发的级别分,我国有哪几种?标准(Standard):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按标准颁发的级别分,我国的技术标准有四个层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3 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什么关系?公差(Tolerance):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范围。
检测(Inspection and Measurement):即检验和测量,是将被测几何参数与单位量值进行比较或判断的过程,由此确定被测几何参数是否在给定的极限范围之内。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互换性定义(Interchangeability):指按同一规格标准制成的合格零部件在尺寸上和功能上具有相互替代的性能。
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的关系:A 零件的尺寸大小一定时,给定的公差值越小,精度就越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加工困难。
绪论一、填空题1、互换性是指制成的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做任何、、,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的一种特性。
2、零件的几何量误差主要包含、、和等。
3、制定和贯彻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对零件的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判断题1、互换性要求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精度。
()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该是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
()4、测量的目的只是为了判定加工后的零件是否合格。
()三、简答题1、互换性原则对机械制造有何意义?2、具有互换性的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必须加工成完全一样?为什么?第一章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1-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一、填空题1、零件装配后,其结合处形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凡统称为孔,统称伟轴。
2、以加工形成的结果区分孔和轴:在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大变小的为,尺寸由小变大的为。
3、尺寸由和两部分组成,如30mm,60um等。
4、零件上实际存在的,通过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称为。
5、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分别是和。
它们是以为基数来确定的。
6、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尺寸应在和之间。
7、尺寸偏差可分为和两种,而又有偏差和偏差之分。
8、孔的上偏差用表示,孔的下偏差用表示;轴的上偏差用表示,轴的下偏差用表示;9、当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公称尺寸时,其偏差等于0,当零件的实际尺寸等于其公称尺寸时,其偏差等于0。
10、零件的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伟实际偏差,当实际偏差在和之间时,尺寸合格。
11、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因此公差值前不能有。
12、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公称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
在此线以上的偏差为,在此线以下的偏差为。
13、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分别是和。
14、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15、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时是间隙,为时是过盈。
16、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分为、和三类。
17、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统称为间隙,他们表示间隙配合中允许间隙变动的两个。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五版)习题册参考答案1模块一极限配合与尺寸检测课题一尺寸公差与检测一、填空题1.几何参数力学性能2.尺寸宏观几何形状微观几何形状3.T T h T s4.上极限下极限5.上极限6.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7.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8.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三、选择题1.C2.A3.C 4.C5.D6.D7.B8.C四、问答题1.答: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装配时,不需辅助加工和修配,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加工零件时,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成本显著降低。
从设计方面看,可以简化绘图、计算等工作。
螺栓、螺母等具有互换性,汽车零部件也具有互换性。
2.答:公称尺寸是设计者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通过计算、试验或按类比法确定的尺寸。
3.答:极限尺寸是尺寸要素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分为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
上极限尺寸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大尺寸,下极限尺寸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小尺寸。
4.答:上极限偏差是上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下极限偏差是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25.答: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等于上极限尺寸减其下极限尺寸之差,或上极限偏差减下极限偏差之差。
五、计算题1.解:尺寸公差T h=︱ ES- EI︱=︱( +0. 034)-( - 0. 040)︱ =0. 074 ㎜上极限尺寸 D up =D+ES =72+(+ 0. 034) =72. 034 ㎜下极限尺寸 D low = D+EI=72+( - 0. 040)=71. 960 ㎜2.解:尺寸公差T s=︱ es-ei︱=︱0- (- 0. 033)︱ =0. 033上极限尺寸 d up =d+ es= 30+0=30 ㎜下极限尺寸 d low =d+ei=30+(- 0. 033) =29. 967 ㎜3.解:上极限偏差 es=d up- d=40. 024- 40=+ 0. 024㎜下极限偏差 ei=d low-d=39. 985- 40=- 0. 015 ㎜尺寸公差 T s=︱es-ei︱ =︱(+ 0. 024)-( - 0. 015)︱ =0. 039 ㎜图 1—14.解:a)b)c)图 1—25.解:(表中红色文字为答案)㎜孔或轴的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公差尺寸标注公称尺寸形式孔:φ2019. 98519. 970- 0. 015- 0. 0300. 015φ20-- 0.0150.030孔:φ2626. 05226+0. 05200. 052φ26+0.052 03孔:φ3030. 01229. 991+ 0. 012- 0. 0090. 021φ30+0.012 - 0 .009轴:φ5554. 95054. 004- 0. 050- 0. 0960. 046φ55- 0.050- 0 .096轴:φ6060. 04159. 967+0. 041- 0. 0330. 074φ60+0.041 - 0 .033轴:φ105105. 013104. 978+0. 013- 0. 0220. 035+0.013φ105- 0.02 2六、综合题1.( 1)答:㎜序标注尺寸公称上极限下极限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号尺寸偏差偏差1+0.01324+0. 013- 0. 00824. 01323. 992φ24- 0.008222±0. 04222+0. 042- 0. 04222. 04221. 9583φ10+ 0.05810+0. 058010. 05810 0412 --0.0860.01612- 0. 016- 0. 08611. 98411. 9145260- 0. 0842625. 916φ26- 0.084614 ++0.0120.08214+0. 082+0. 01214. 08214. 012(2)答:㎜序标注尺寸公称上极限下极限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号尺寸偏差偏差155+0. 1-0.1 5. 1 4. 9 23939+0. 3-0.339. 338. 7 31515+0. 2-0.215. 214. 8 4φ19φ19+0. 2-0.219. 218. 8 53030+0. 2-0.230. 229. 8 6φ17. 5φ17. 5+0. 2-0.217. 717. 3 727. 527. 5+0. 2-0.227. 727. 348φ12φ12+0. 2-0.212. 211. 8 9124124+0. 5-0.5124. 5123. 5 1088+0. 2-0.28. 27. 8 11C11+0. 2-0.2 1. 20. 82.答:(1)内测量爪测量孔及槽宽的尺寸(2)紧固螺钉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3)主尺用来读取尺寸的整数部分(4)深度尺可测孔及槽的深度(5)凸钮用于推拉游标(6)游标用来读取尺寸的小数部分(7)外测量爪测量零件轴及厚度的尺寸(8)0. 02 ㎜3.答:(1)0. 0213. 08(2)0. 0210. 88(3)0. 0529. 55(4)0. 058. 90七、检测题(略)课题二公差代号与尺寸检测一、填空题1.20 IT01IT182.零线3.大小小写4.上0下05.f (精密级)m(中等级)e(粗糙级)v(最粗级)6.常用轴常用孔优先7.基本偏差代号公差等级51.×2.×3.√4.×5.√6.√7.×8.√9.√10.√11.×12.×三、选择题1.C 2.A 3.A 4.C 5.B 6.C 7.C四、问答题1.答:基本偏差是指,在公差带图中,靠近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复习(含答案)本文由金点子吧666贡献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本章重点内容:1、(光滑圆柱体)尺寸公差、偏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
2、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公差带代号及基准制。
3、尺寸公差带、配合公差带作图。
4、配合性质的判别方法。
5、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的刻线原理及读数方法。
6、技术测量基础知识。
7、形位公差概念、种类、符号、标注及形位公差四要素。
8、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标注及识读。
本章内容提要:一、尺寸公差、偏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1、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的数值称为尺寸。
(机械工程中以毫米 mm 作为特定单位)基本尺寸:指设计时给定的尺寸。
孔基本尺寸用“L”表示,轴用“l”表示。
实际尺寸:指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
极限尺寸:指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界值,较大的一个叫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叫最小极限尺寸。
2、尺寸公差:指尺寸允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是一个正值,公差的大小反映了工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公差大加工容易,反之加工困难。
孔用“Th”表示,轴用“Ts”表示。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0 即:Th=Lmax –Lmin=ES-EI>0 Ts=lmax-lmin=es-ei>0 3、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基本尺寸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基本尺寸(1)、上偏差:ES= Lmax-L es= lmax-l (2)、下偏差:EI= Lmin-L ei= lmin-l 注意:公差和极限偏差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公差大小决定允许尺寸的变动范围,注意:公差和极限偏差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公差大小决定允许尺寸的变动范围,公差值是绝对值。
极限偏差决定极限尺寸相对其基本尺寸的位置(公差值是绝对值。
极限偏差决定极限尺寸相对其基本尺寸的位置(在公差带图,极限偏差可以是正值中)极限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技术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极限与配合、形和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技术测量。
1-2 所谓互换性是指在制成同一规格的零件中,不需要任何挑选或附加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组装成部件或整机,并能达到设计要求。
遵循互换性原则,不仅能提高生产率,而且能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所以互换性是机器和仪表制造中重要的生产原则。
1-3 互换性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两种。
完全互换是指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任何选择或附加加工。
其通用性强,装配方便,可减少修理时间,利于专门化生产,在制造业中被广泛采用。
如螺栓、圆柱销等标准件的装配大都属于此类情况;而不完全互换是指零部件在装配时允许进行附加加工、选择和调整,以提高装配的精度和解决加工的困难。
如精度要求较高的滚动轴承,常采用不完全互换法。
1-4 装配时通常按零件的实际尺寸大小分成若干组,使同组零件的相配尺寸相差值很小,再与对应组内零件进行装配,这种方法称为分组装配法。
该方法既能保证装配精度与使用要求,又降低了成本。
此时,仅是组内零件可以互换,组与组之间不可互换,因此属不完全互换。
如精度要求较高的滚动轴承,常采用分组装配法。
1-5 由于加工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加工成理论上准确的尺寸,总会有误差存在,加工误差可分为以下几类:(1)尺寸误差:指加工后零件某处的实际尺寸对理想尺寸之差的偏差值。
如图纸上标注的尺寸为30mm,加工后的尺寸为,则尺寸误差为。
(2)形状误差:指加工后零件上实际的线或面对理想形状的偏差值。
如轴的横截面为圆形,加工后实际形状为椭圆形,这就是形状误差。
(3)位置误差:指实际零件形体上的点、线、面对各自要求的理想方向和理想位置的偏差量。
理想方向和理想位置指几何意义上的绝对平行、垂直、同轴及绝对准确的角度和位置关系。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练习册绪论一、填空题1、互换性是指制成的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做任何、、,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的一种特性。
2、零件的几何量误差主要包含、、和等。
3、制定和贯彻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对零件的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判断题1、互换性要求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精度。
()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该是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
()4、测量的目的只是为了判定加工后的零件是否合格。
()三、简答题1、互换性原则对机械制造有何意义?2、具有互换性的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必须加工成完全一样?为什么?第一章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1-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一、填空题1、零件装配后,其结合处形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凡统称为孔,统称伟轴。
2、以加工形成的结果区分孔和轴:在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大变小的为,尺寸由小变大的为。
3、尺寸由和两部分组成,如30mm,60um等。
4、零件上实际存在的,通过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称为。
5、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分别是和。
它们是以为基数来确定的。
6、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尺寸应在和之间。
7、尺寸偏差可分为和两种,而又有偏差和偏差之分。
8、孔的上偏差用表示,孔的下偏差用表示;轴的上偏差用表示,轴的下偏差用表示;9、当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公称尺寸时,其偏差等于0,当零件的实际尺寸等于其公称尺寸时,其偏差等于0。
10、零件的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伟实际偏差,当实际偏差在和之间时,尺寸合格。
11、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因此公差值前不能有。
12、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公称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
在此线以上的偏差为,在此线以下的偏差为。
13、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分别是和。
14、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15、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时是间隙,为时是过盈。
16、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分为、和三类。
17、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统称为间隙,他们表示间隙配合中允许间隙变动的两个。
最大间隙是间隙配合中处于最状态时间隙,最小间隙是间隙配合中处于最状态时的间隙。
18、最大过盈和最小过盈统称为过盈,他们表示过盈配合中允许过盈变动的两个。
最大过盈是间隙配合中处于最状态时过盈,最小过盈是过盈配合中处于最状态时的过盈。
19、代表过渡配合松紧程度的特征值是和。
20、配合的性质可根据相配合的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来判别,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时为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时为过渡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时为过盈配合。
21、当EI-es≧0时,此配合必为配合;当ES-e i≦0时,此配合必为配合。
22、孔轴配合时,若ES=ei,则此配合是配合,若ES=es,则此配合是配合,若EI=es时,则此配合是配合,若EI=ei,则此配合是配合。
23、配合公差是允许或的变动量,它等于组成配合的和之和。
配合公差越大,在配合后的程度越大,配合的精度越。
24、配合精度的高低是由相配合的和的精度决定的。
二、判断题1、凡内表面皆为孔,凡外表面皆为轴。
()2、孔轴是指圆柱的内外表面及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被包容面。
()3、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公称尺寸,则该尺寸必然合格。
()4、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零件的尺寸为合格。
()5、公称尺寸必须小于或等于最大极限尺寸,而大于或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6、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
()7、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8、由于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且偏差可正可负,因而一般情况下,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
()9、合格尺寸的实际偏差一定在两极限偏差(即上偏差与下偏差)之间。
10、尺寸公差通常为正值,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值或0.()11、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它没有正负的含义,且不能为零。
()12、在尺寸公差带图中,零线以上为上偏差,零线以下为下偏差。
()13、只要孔和轴装配在一起,就必然形成配合。
()14、相互配合的孔轴,其公称尺寸必然相同。
()15、间隙等于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
()16、凡在配合中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属于间隙配合。
()17、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上,因此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之上,轴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18、过渡配合中可能出现零间隙或零过盈,但它不能代表过渡配合的性质特征。
19、过渡配合中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
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是间隙配合,也可以算是过盈配合。
()20、在尺寸公差带图中,根据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孔轴的配合种类。
()21、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就越高。
()22、若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um,配合公差为30um,则该配合一定为过渡配合。
()三、单项选择题1、关于孔和轴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圆柱形的内表面为孔,圆柱形的外表面为轴。
B、由截面呈矩形的四个内表面或外表面形成一个孔或一个轴。
C、从装配关系上看,包容面为孔,被包容面为轴。
D、从加工过程看,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小变大的为孔,尺寸由大变小的为轴2、公称尺寸是()A、测量时得到的B、加工时得到的C、装配后得到的D、设计时给定的3、最大极限尺寸与公称尺寸的关系是()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D、两者之间的大小无法确定4、极限偏差是()A.、设计时确定的 B、加工后测量得到的C、实际尺寸减其公称尺寸的代数差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5、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A、上偏差B、下偏差C、基本偏差D、实际偏差6、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值时,在图样上()A、必须标出零值B、不用标出零值C、标与不标零值皆可D、视具体情况而定7、实际偏差是()A、设计时给定的B、直接测量得到的C、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8、某尺寸的实际偏差为零,则实际尺寸()A、必定合格B、为零件的真实尺寸C、等于公称尺寸D、等于最小极限尺寸9、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公称尺寸D、实际尺寸10、关于尺寸公差,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A、尺寸公差只能大于零,故公差值前应标“+”号B、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定义的,没有正负的含义,故公差值前不应标“+”号C、尺寸公差不能为负值,但可为零。
D、尺寸公差为允许尺寸变动范围的间隙值11、关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B、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C、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D、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12、当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称为()A、最大间隙B、最小间隙C、最大过盈D、最小过盈13、当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称为()A、最大间隙B、最小间隙C、最大过盈D、最小过盈14、当孔的下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无法确定15、当孔的上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无法确定16、下列各关系式中,能确定孔和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的是()A、E I≧esB、E S≦eiC、EI>eiD、EI<ei<ES17、下列关系式中,表达正确的是()A、Tf=+0.023mmB、Xmax=0.045mmC、ES=0.024D、es=-0.020四、名词解释1、孔2、实际尺寸3、极限尺寸4、尺寸公差5、尺寸公差带6、配合7、过渡配合8、配合公差五、简答题1、公称尺寸是如何确定的?2、尺寸公差与极限偏差或极限尺寸之间有何关系?写出计算关系式。
3、配合分哪几类?各类配合中其孔、轴的公差带相互位置如何?4、什么是配合公差?试写出几种配合公差的计算式。
六、计算题1、计算出表1-1中空格处的数值,并按规定填写在表中。
表1-1 mm2、计算下列孔和轴的尺寸公差,并分别绘出尺寸公差带图(1)孔Ф50039.00+mm (2)轴Ф70060.0134.0--mm (3)孔Ф120034.0022.0+-mm(4)轴Ф80±0.023mm3、画出下列各组配合的孔轴公差带图,判断配合性质,并计算极限盈隙和配合公差。
(1)孔为φ0.030060+mm ,轴为φ0.0300.04060--;(2)孔为φ0.0100.02070+-mm ,轴为φ00.03070-; (1)孔为φ0.030060+mm ,轴为φ0.0300.04060--; (2)孔为φ0.0100.02070+-mm ,轴为φ00.03070-;1-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一、填空题1、标准公差数值与两个要素有关,它们是和。
2、标准设置了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级精度最高,级精度最低。
3、同一公差等级对所有公称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精确程度,但却有的公差数值。
4、在公称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公差等级越高,公差值。
5、在公差等级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尺寸段,公称尺寸越大,公差值。
6、在同一尺寸段中内,尽管公称尺寸不同,但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其标准公差值就。
7、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叫。
此偏差一般为靠近的那个偏差。
8、孔和轴各有个基本偏差代号。
孔和轴同字母的基本偏差相对零线基本呈分布。
9、孔的基本偏差从至为下偏差,它们的绝对值依次逐渐;从至为上偏差,其绝对值依次逐渐。
10、轴的基本偏差从至为上偏差,它们的绝对值依次逐渐;从至为下偏差,其绝对值依次逐渐。
11、确定公差带的位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12、孔轴公差带代号由代号与数字组成。
13、国际对公称尺寸至500mm的孔、轴规定了、和三类公差带。
14、国际对孔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和。
15、基轴制是基本偏差为的轴的公差带与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6、基孔制配合中的孔称为。
其基本偏差为偏差,代号为,数值为;其公差带在零线以。
17、基轴制配合中的轴称为。
其基本偏差为偏差,代号为,数值为。
其公差带在零线以。
18、配合代号用孔轴的组合表示,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分母为。
19、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规定了四个等级,即、和。
20、国际规定尺寸的基准温度为。
二、判断题1、两个标准公差中,数值大的所表示的尺寸精度必定比数值小的所表示的尺寸精度低。
()2、无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则尺寸的精度就相同。
()3、公差等级相同时,其加工精度一定相同,公差数值相等时,其加工精度不一定相同。
()4、基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也可以是下偏差,因而一个公差带的基本偏差可能出现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