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学 第八章
- 格式:ppt
- 大小:268.50 KB
- 文档页数:18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案第一章: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商品流通企业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掌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内容。
3. 理解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1.2 教学内容1. 商品流通企业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内容。
3.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会计处理方法。
1.4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理解。
第二章: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基本核算方法2.1 教学目标1. 掌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
2.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核算。
3. 理解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程序。
2.2 教学内容1.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
2.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及其设置方法。
3. 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程序的编制方法。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练习,掌握会计核算方法。
2.4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练习,检验掌握程度。
第三章: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核算3.1 教学目标1. 掌握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会使用存货的核算方法。
3. 理解存货的会计处理原则。
3.2 教学内容1. 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存货的核算方法。
3. 存货的会计处理原则。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存货核算练习,掌握存货核算方法。
3.4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存货核算练习,检验掌握程度。
第四章:商品流通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1. 掌握商品流通企业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会使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
商品流通学习题和模拟卷习题集第⼀部分习题 (1)第⼆部分讨论专题 (6)第⼀部分习题第⼀章商品流通学基本理论1.名词解释:分⼯经济、交换成本、交换收益、交换能⼒、商业、简单商品流通Ⅰ、简单商品流通Ⅱ、发达商品流通、⽹络贸易。
2.简述分⼯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3.简述商品交换的基本特征。
4.简述交换制度变迁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5.什么是流通?为什么说流通是商流、物流与信息流的统⼀?6.简述流通与商品流通、交换、交易、贸易、商业、营销、分销等概念的区别。
7.简要说明流通⽅式的演进过程。
8.结合实际论述流通对⽣产、消费和分配的作⽤。
9.简述⽹络贸易的经济性及其对商品流通的影响。
第⼆章商品流通环境1.名词解释:买⽅市场、卖⽅市场、均势市场、市场结构、价格双轨制。
2.简述商品⽣产、商品消费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3.简述不同市场态势下的商品流通模式。
4.简述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商品流通模式。
5.论述计划经济体制、混合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流通。
6.论述技术和社会环境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7.试述市场⼀体化对商品流通的影响。
8.试述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的影响。
9.试述影响市场秩序的因素及其治理对策。
第三章商品流通过程1.名词解释:商品流通过程、商品流通环节、商品流通渠道、商品流通时间、商品流通规模、商品流通⽹络2.简述商品流通过程的内涵及内容。
3.商品流通过程包括哪⼏个流通阶段?4.商品流通渠道的内容、影响因素及表现形式各是什么?5.商品流通⽹络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各包括那些内容?6.商品流通环节合理化的依据及意义。
7.什么是流通信息化?它对流通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8.什么是渠道冲突?渠道冲突的原因是什么?9.你对当前我国流通领域的渠道冲突有什么看法?10.什么是渠道权⼒?渠道权⼒产⽣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1.如何解决我国流通领域的渠道冲突?第四章商品流通组织1.名词:商品流通组织、商品流通组织的经营形式、批发组织、零售组织、商品流通交易形式、商圈、零售引⼒法则。
第八章商品流通企业渠道管理【例题·单选题】分销渠道管理的目标不包括下面的()目标。
A.市场占有率B.销售增长额C.利润额D.客户满意度『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分销渠道管理的目标。
分销渠道管理的目标:市场占有率、利润额、销售增长额。
【例题·单选题】分销渠道管理的目标中,反映企业发展状况的指标是()。
A.市场占有率B.销售增长额C.利润额D.客户满意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分销渠道管理的目标。
(1)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商品在市场上的份额。
反映企业营销能力。
(2)利润额。
利润额目标是指企业的分销活动能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数量。
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3)销售增长额。
销售增长额是反映企业发展状况的基本指标。
反映分销效果与以往同期相比增长的情况。
【例题·单选题】与分销渠道相比较,市场营销渠道中含有()。
A.生产者B.供应商C.中间商D.消费者『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分销渠道的构成。
【例题·单选题】生产厂家在建立渠道时由厂家自行将商品供应给终端渠道进行销售,这样的分销渠道模式称为()。
A.厂家直供模式B.独家经销模式C.多家代理模式D.平台式销售模式『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日用消费品分销渠道模式。
【例题·单选题】生产厂家在建立渠道时选择多家代理商(经销商),通过建立庞大的销售网络实现分销目标,这样的分销渠道模式称为()。
A.厂家直供模式B.独家经销模式C.多家代理模式D.平台式销售模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日用消费品分销渠道模式。
多家代理模式(经销)是指生产厂家在建立渠道时选择多家代理商(经销商),通过建立庞大的销售网络实现分销目标。
【例题·单选题】下列特征中,属于工业品渠道特征的是()。
A.分销机构多,市场分布广B.以具有服务功能的短渠道为主C.消费过程零星D.产品通常是无形的,不可储存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三类产品的特征差异。
《商品学基础》教案第一章:商品概述1.1 商品的定义与分类1.2 商品的属性1.3 商品的包装与标签1.4 商品的流通与消费第二章:商品质量2.1 商品质量的内涵与评价标准2.2 商品质量控制与监督2.3 商品质量认证与标志2.4 商品质量问题的处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三章:商品检验与质量检测3.1 商品检验的定义与分类3.2 商品质量检测的方法与技术3.3 商品检验仪器与设备3.4 商品检验机构与认证体系第四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4.1 商品标准的定义与分类4.2 商品标准的制定与修订4.3 商品标准化的重要性与作用4.4 商品标准化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第五章:商品设计与创新5.1 商品设计的概念与原则5.2 商品设计的方法与程序5.3 商品创新与产品开发5.4 商品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商品生产与供应链管理6.1 商品生产的过程与管理6.2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6.3 供应链中的商品流通与物流管理6.4 供应链优化与风险管理第七章:商品营销与品牌管理7.1 商品营销的基本概念与策略7.2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7.3 商品促销与广告策略7.4 品牌管理与品牌建设第八章:商品储存与运输8.1 商品储存的基本知识8.2 商品运输的方式与选择8.3 商品储存与运输中的质量管理8.4 商品储存与运输中的安全与合规第九章:商品销售与客户服务9.1 商品销售的基本流程与技巧9.2 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满意度9.3 售后服务与客户投诉处理9.4 销售团队建设与销售管理第十章:商品竞争策略与可持续发展10.1 商品竞争策略的基本类型10.2 商品竞争策略的选择与实施10.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商品10.4 社会责任与商品伦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商品概述补充说明:商品的定义需要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深入解析,明确商品的内在要素。
商品的分类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商品的属性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需详细阐述其含义及表现形式。
第一节通货膨胀概述一、通货膨胀的涵义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必要量,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
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尽管西方经济学家的说法多种多样,但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二是物价持续上涨。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均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联系在一起,将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
因此,被大家普遍接受的通货膨胀定义是: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
对于这个定义的理解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即全部物品及劳务的加权平均价格的上涨。
第二,在通货膨胀中,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一定时间内的持续的上涨,而不是一次性的、暂时性的上涨。
第三,通货膨胀所指的物价上涨必须超过一定的幅度。
【例题1·单选题】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常性现象,出现在()。
A.信用货币制度下B.实物货币制度下C.银本位制度下D.金本位制度下『正确答案』A【例题2·单选题】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
A.经济现象B.社会现象C.货币现象D.自然现象『正确答案』C【例题3·多选题】下面哪种物价上涨现象不属于通货膨胀()。
A.一次性的大涨B.暂时性的大涨C.季节性的上涨D.一般商品的持续上涨E.一般劳务的持续上涨『正确答案』ABC二、通货膨胀的类型(一)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1)爬行式(2)温和式(3)奔腾式(4)恶性通货膨胀(二)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1)公开型通货膨胀——物价明显地、直接地上涨(2)隐蔽型通货膨胀——隐蔽型通货膨胀则是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却下降的现象。
【例题1·单选题】隐蔽性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