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气压强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5
9-3大气压强学案学习目标: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了解测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生活中利用气压的现象。
学习重点和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解释相关生活现象。
器材准备:集气瓶、水、试管、皮碗、托里拆利实验挂图、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离心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水槽、金属盒气压计、马德堡半球、抽气筒。
学习过程:复习准备1、液体因为受到 作用及具有 性,不但对 和 有压强,而且在内部向 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
演示实验一:什么力量将塑料罐压扁了? 自学探究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用一个硬纸片盖住杯口,轻轻的把茶杯倒过来,硬纸片不落下去的原因 。
2.取一个塑料瓶,捏一下后可以吸附在皮肤上而不掉下来的原因 。
3.一个大试管内装水,把小试管放在大试管的水中,用食指托住小试管,将大试管倒过来,观察到小试管 。
此实验说明 。
还能例举的相关生活实例有 。
4.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通过 实验验证了 。
5.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探究二:大气压的利用1.用吸管喝饮料,先吸走管内_____,管内______远远小于管外的____,饮料在管内外______的作用下被压进管内,进入嘴里。
2.请你写出钢笔吸墨水的原理(模仿上面) 。
3.抽水机(活塞式抽水机与离心式水泵)也是利用大气压抽水的。
阅读P42科学世界内容。
自学探究三:大气压的测量(观看录像)1.托里拆利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长度约有 米。
实验开始前将水银充满整个管子,用手指堵住开口端,倒置浸入盛满水银的水槽中,放手后,管内水银面 ,而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总保持 。
管内水银面上方是 。
玻璃管稍稍倾斜,管内水银柱高度 。
换成粗管或形状不规则的管子,管内水银柱高度 。
将玻璃管上提或下压2cm (管口始终在液面下),管内水银柱高度 。
9.3 大气压强【考点梳理】考点一、大气压的存在1.大气和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同一高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考点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105Pa。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105Pa。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降低,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代换的思想和方法。
考点三、影响大气压的因素1.因素:高度、天气等。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 10 m,大气压减小100Pa。
2.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3.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
【题型归纳】题型一:大气压的存在1.(2021·浙江·杭州市建兰中学八年级期中)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先在烧瓶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A.大气压的存在B.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D.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2.(2020·湖北·宜昌市东山中学八年级期中)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往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沸水,摇晃几下后,将它密封冷却,易拉罐变瘪C.将易拉罐密封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D.让易拉罐从高处落下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3.(2021·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A.医生推动注射器的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B.巨大的冰山在水上漂浮C.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D.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食物题型二:托里拆利实验4.(2021·湖南长沙·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图,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是真空的B.玻璃管倾斜时,外界大气压强变为74cm高水银柱C.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D.若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小5.(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气压为零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使它不下落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玻璃管倾斜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6.(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
人教物理八下9.2大气压强基础题一、单选题1.一次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当时大气压强的准确值小一些,其可能原因是下面哪一个( )A. 水银槽内水银太多B. 玻璃管太粗C. 玻璃管内混入了空气D. 玻璃管没放直【答案】C【解析】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运用了平衡法--大气压大小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在测量水银柱时,要测量高度即竖直距离,而不是长度玻璃管的粗细、是否倾斜、是否弯曲,不影响水银柱的高度;而玻璃管中混入了空气,空气会对水银柱产生向下的压强,抵消了大气压的部分作用效果,所测高度将变小.故选C.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 水坝上窄下宽B. 瓶吞鸡蛋C. 吸尘器D. 拔火罐【答案】A【解析】A、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大坝的坚固,下面必须修的宽一些,与大气压无关,不符合题意.B、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时,使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一部分空气跑到瓶外,用鸡蛋封住瓶口,瓶内的棉花停止燃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此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属于利用大气压.C、电动抽风机高速转动时,空气排出,内部压强减小,外部压强不变,把含灰尘的空气吸入故本选项属于利用大气压.D、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故选A.3.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
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A. 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B. 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C. 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D. 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答案】D【解析】A、图甲中,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B、图乙中,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C、图丙中,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杯子内外都有空气,无法说明大气是否存在向上的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D、图丁中,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说明没有空气时,没有了气压,也就无法托住水和纸片,这说明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可反驳小柯的想法,符合题意。
测试题(1)1.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塌.空塑料瓶变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用注射器抽吸密封在药瓶中的药液,医生先向药液中注入一些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13-43,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4.2003年5月22日,国内各大报纸报道了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高度为8848.13m 的珠峰。
登山运动员从高山顶返回到山脚宿营地时,随身携带的气压计的数值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宋朝的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 700m 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法汁”之说,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 导致水的 的缘故。
6.如下图所示,表示出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一架“波音747”客机正常飞行在9km 高度,此时飞机所处高度的大气压值约为 ,由图还可以分析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是: 。
(至少写出两点)图13-437.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如图13-44(a ),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之后,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 )(c ),则( )A .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B .杯子转动到图b 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C .杯子转动到图c 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D .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8.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如图13-45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图13-45图13-44A.是空的B.有水,但不满C.充满水D.以上都有可能9.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钢笔吸墨水B.用吸管吸饮料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D.用高压锅煮食物10.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在继续攀登海拔4 000m 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B.高处气温太低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1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1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C.人潜水时感觉胸口很闷D.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将两块合在一起,很难分开答案 1.吸出瓶中一些空气后,瓶中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将瓶压瘪2.增大瓶中药液上方的压强3.水又重新沸腾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减小而降低4.变大5.沸点降低6.31kPa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3km以内,每升高1km,大气压降低约10kPa7.D 析:因为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8.C 析:量筒内的水面上方没有空气,作用在量筒外水面上的大气压把量筒内的水托住了.9.D 10.C 11.B 12.C测试题(2)1.大气压强无处不在,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也经常利用大气压来工作,请你举出两个实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资料9。
3大气压强一、选择题1.(多选)(2021·北京通州区·八年级期末)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B.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D.用吸管喝饮料是靠嘴的吸力,与大气压强无关【答案】ABC【分析】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压强,称为大气压强。
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最先用水银测出了大气压值,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详解】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故A正确;B.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故B正确;C.大气压与高度有关,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C正确;D.用吸管喝饮料是靠大气压强把饮料压入口中的,故D错误.故选ABC。
2.(2021·安徽蚌埠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
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瓶内的水会再次沸腾,其原因是浇冷水后( )A.瓶内水温迅速降到沸点以下B.瓶内水的沸点不变C.瓶内气压降低,导致水的沸点降低D.瓶内气压升高,导致水的沸点升高【答案】C【详解】向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气体受冷发生液化,使得瓶内压强减小,使液体沸点降低,所以液体重新沸腾,产生气泡。
故选C.3.(2021·四川成都市·西川中学南区九年级开学考试)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甲图,回水管的水阻隔臭气B.乙图,拦河坝形状上窄下宽C.丙图,使用拔火罐治病D.丁图,孔明灯升空【答案】C【详解】A.甲图,回水管的水阻隔臭气,回水管的水起到了水封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乙图,拦河坝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图,使用拔火罐治病,拔火罐之所以能吸附在皮肤上,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D.丁图,孔明灯升空,是因为孔明灯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且浮力大于重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3大气压强课堂小结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
在长约1m、一端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X103kg/m3X9.8N/kgX0.76m= Pa。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 Pa=76cmHg=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a.玻璃管是否倾斜;
b.玻璃管的粗细;
c.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___,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__,所以高原上的人们做饭要用____锅
4.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种类: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5.大气压的应用:吸盘挂钩,抽水机,压力锅等。
9章压强9.3大气压强 9.4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一: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1)空气受到重力作用;(2)空气具有流动性.2.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转换法(或间接测量法).(1)托里拆利实验是利用大气压强等于玻璃管内水银柱的压强的原理来测量大气压强的.(2)在实验室里,我们常利用p=F/S的原理,利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吸盘(或注射器)等器材粗略测量大气压.不能利用公式p=ρ气gh气计算大气压强,这主要是因为大气的密度分布不均匀.1.小明在六盘水某学校实验室测得水的沸点是98℃,则该学校所在地大气压值 A.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B.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C.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D.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无关2. 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护士给病人注射肌肉针B、用吸管喝饮料C、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D、用压力锅做饭3. 利用下列器材,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准确地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C.探究连通器的特点 D.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4.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A. 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B.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C. 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D. 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5. 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6.下列四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7.小辉在晚会上表演了一个节目,如图所示.他一只手握住胶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管的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A .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大于上管口的压强B .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小于上管口的压强C .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大于下管口的压强D .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小于下管口的压强8. 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利用________.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 m 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___Pa.(ρ药液=ρ水)A .骆驼具有宽 大的脚掌B .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允血液C .推土机有两 条宽大的履带D .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__ __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B开口吹气时,A开口一端的液面会__ _ 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