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机械原理考研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36.39 KB
- 文档页数:1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2022级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机械原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结构为:选择题约占20%判断题约占15%简答题约占20%分析计算题约占45%四、参考书目机械原理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自由度计算机器和机构的组成及两者的区别运动副的定义和分类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第二部分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力分析速度瞬心的定义(相对瞬心和绝对瞬心)以及会用速度瞬心作机构的速度分析会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用图解法作机构的受力分析(考虑摩擦时)第三部分效率、自锁、平衡和调速会计算机械的效率掌握求解机械的自锁条件刚性转子平衡的条件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建立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稳定运转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第四部分平面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急回运动和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和死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用图解设计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中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用反转法绘制凸轮轮廓曲线凸轮机构中压力角和基圆半径的关系第五部分齿轮机构及其设计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的性质以及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的计算公式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齿轮传动的中心距和啮合角重合度的意义根切现象及本质变位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变位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基本参数、几何尺寸计算、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当量齿轮和当量齿数)第六部分轮系及传动比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及符号的判断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机械原理复习大纲机械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零件、构件、机构、机器和机械的定义〔含特征〕; 2.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1. 运动副、运动副元素、运动链、杆组、运动副的自由度和约束数等、机构示意图和机构运动简图等定义;2. 运动副的分类,特别是平面运动副的分类、自由度、约束数和判别方法;3.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4.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5.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及其考前须知〔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等〕。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2. 速度瞬心的定义、个数、确定方法和应用;3.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的图解法:基点法和重合点法,速度图和加速度图的特点;其中重合点法中的加速度为打“*〞内容。
4.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分析法,如封闭向量多边形法等。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力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作用在机械上的力的分类; 2.构件惯性力确实定;3.移动副摩擦力、总反力确实定及其自锁条件,回转副〔包括轴颈和轴端〕中摩擦力矩的计算,轴颈总反力确实定及其自锁条件;4. 不计惯性力等,但考虑摩擦力时一些简单机构的力分析〔如斜面机构,四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1.机械效率?和损失系数?的定义;2.机械效率?的一般表达式;3.串联、并联和混联机组的总效率?的计算方法;4.机械自锁的定义及确定自锁条件的方法;5.典型机构〔如斜面机构,螺旋机构,蜗杆蜗轮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的正行程效- 1 -率?、反行程效率?/的计算公式,自锁条件及其推导方法,螺纹力矩M和M/的计算公式;第六章机械的平衡1.机械平衡的目的、分类和平衡方法;2.机械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条件;3.刚性转子静平衡的条件和到达静平衡时所需配重的计算方法;4.刚性转子动平衡的条件和到达动平衡时所需配重的计算方法;5.刚性转子到达动平衡时所需最少配重的个数及动平衡试验的理论根底。
850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一、范围与内容1机构结构的基本知识机构的组成要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平面机构组成原理。
重点要求: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运动分析相关概念;用瞬心法、相对运动图解法、解析法对简单基本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重点要求:瞬心法的确定和用瞬心法对简单基本机构进行运动分析3常用机构及其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
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即曲柄存在条件、运动和动力性质。
按已知连杆三位置、两连架杆三对应位置、行程速比系数等要求设计平面四杆机构;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结构及压力角等有关概念。
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和确定基本尺寸的主要原则;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性质、齿轮基本参数及其啮合特性有关概念。
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的尺寸计算。
变位齿轮的概念。
其它类型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尺寸计算;轮系的分类和特点。
计算轮系的传动比;棘轮、槽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及性质;机械运动方案拟定的基本方法。
重点要求: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运动和动力性质。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廓线。
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的基本尺寸计算。
计算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4机械系统动力学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原理。
飞轮转动惯量的近似计算方法;刚性转子静平衡、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平面机构力平衡原理;机械摩擦及机械效率。
重点要求:建立机械运动方程式。
刚性转子静平衡、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二、考试方式:笔试三、考试题型:判断题;单选题;简答题;计算和设计题;综合题。
四、参考书目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零件教研室孙桓陈作模式葛文杰主编机械原理习题集及学习指导王继荣辱师忠秀主编。
820机械原理最新版考研大纲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基础课程,是研究机械结构与机械运动规律的学科。
考研大纲中的机械原理主要包括力学基础、刚体力学、弹性力学、液体力学等内容。
以下是机械原理最新版考研大纲的详细介绍。
一、力学基础1.力学体系和力学基本概念:力学基本概念的引入,力学基本体系的分类和基本要求。
2.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和基本应用。
3.力学量及其计算:力、质量、重力和压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二、刚体力学1.刚体的平衡:平衡的条件,刚体的受力分析。
2.质心和重心:质心和重心的概念及其计算。
3.刚体的运动学:刚体的运动学描述,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计算。
4.刚体的动力学:动力学基本定理,刚体的动力学运动方程。
三、弹性力学1.弹性体的概念和分类:弹性体的基本概念,弹性体的分类和特点。
2.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应力和应变的概念及其计算。
3.弹性体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参数的计算。
4.应力—应变关系与弹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的表达式,弹性变形的计算。
四、液体力学1.理想流体的概念和性质:理想流体的基本概念,理想流体的性质及其计算。
2.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定理,流体静压的计算。
3.流体动力学: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流体动力学的应用。
以上是机械原理最新版考研大纲的主要内容。
在考试中,不仅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要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此外,考生还需要多做相关习题和实例,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参考书进行学习,同时多利用一些在线学习资源,如视频教程和模拟考试等,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
09/12/122013年同济大学硕士考试科目参考书及考试大纲(仅供参考)0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考试大纲344风景园林基础《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三版),刘滨谊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古中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图解人类景观》,刘滨谊等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王云才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刘颂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一、考试要求熟悉景观学/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背景、基本概念与核心实质,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园林历史与实例,掌握各类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技术二、考试范围学科专业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基本概念与核心实质景观分析评价等景观学基础理论中国古典园林史外国园林史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景观场地规划与设计原理景观生态与园林种植原理与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与方法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与方法游憩与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区域与乡村景观规划原理景观工程技术三、考试题型选择题、填充题、识图题、绘图题、简答题、论述题355建筑学基础《建筑概论》,沈福煦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建筑初步》(第三版)田学哲、郭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建筑形态设计基础》,莫天伟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81《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张文忠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批评学》郑时龄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室内设计原理》陈易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物理》,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节能建筑设计和技术》,宋德萱,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筑构造》,颜宏亮,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建筑特种构造》(第二版),颜宏亮,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建筑设计课程相关教材、相关参考书及授课内容涵盖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建筑评论、建筑技术、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关基础知识及设计基础。
机械原理二考纲机械原理二考纲一、力的平衡问题1.受力分析法-受力平衡条件-受力分析步骤-调节问题2.等效力的问题-力的等效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等效问题的应用二、受力分析1.刚体与力-刚体的概念与特点-刚体受力分析基本原理-关键节点与关键力2.铰接、滑动与滚动-铰接的原理与应用-滑动的原理与应用-滚动的原理与应用3.揺动、转动与复合运动-揺动的原理与应用-转动的原理与应用-复合运动的原理与应用三、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1.运动分析基本原理-连杆机构的运动特点-关节坐标法与向量法-运动分析方法选择问题2.图示法与代数法-图示法在运动分析中的应用-代数法在运动分析中的应用-图示法与代数法的对比分析3.精度与诱导公差问题-机构精度的概念-机构精度与运动分析关系-诱导公差在运动分析中的应用四、工作价格与能量问题1.功率与效率-功率的定义与计算-效率的定义与计算-功率与效率的关系与应用2.机构的工作价格-位能、动能与势能的概念-机构的工作价格计算方法-工作价格的计算应用3.刚体机构的能量传递-动能传递与能量变换-能量传递的应用与问题-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与分析五、速度与加速度的分析1.速度分析基本原理-速度的定义与计算-运动副速度平衡条件-速度分析与相关问题2.速度组成法与向量法-速度组成法在机构分析中的应用-向量法在机构分析中的应用-速度组成法与向量法的对比3.加速度分析基本原理-加速度的定义与计算-运动副加速度平衡条件-加速度分析与相关问题六、机械振动与冲击1.振动的基本原理-振动的概念与特点-自由振动与受迫振动-振动的衰减与共振2.振动的分析方法-振幅、周期与频率分析-振幅与能量关系-振动分析的应用与问题3.冲击的概念与分析-冲击的定义与特点-冲击力与冲击时间的关系-冲击问题的分析方法及应用以上就是机械原理二考纲的主要内容。
根据考纲,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机械原理二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力的平衡问题、受力分析、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工作价格与能量问题、速度与加速度的分析以及机械振动与冲击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
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同济大学机械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和(812)机械设计或(813)机械原理或(825)自动控制原理或(831)理论与材料力学参考书目为:1.《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一.词汇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
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
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在机械原理考试大纲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点:
1.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
- 牛顿定律
- 动力学和静力学基本概念
- 动力学方程和静力学平衡条件
2. 力的分解和合成
- 力的合力和分力
- 力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 力的正交分解
3. 简化模型
- 离散质点系
- 刚体
- 平面力系
4. 动力学和静力学分析
- 直线运动和平面运动
- 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
- 惯性力和约束反力
5. 杠杆原理
- 杠杆的平衡条件和运动条件
- 杠杆的机械优势和功率传递
6. 摩擦力分析
- 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
- 静摩擦和动摩擦的特性
7. 齿轮传动
- 齿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齿轮传动的速比和转矩传递
8. 曲柄机构
- 曲柄机构的运动分析
- 曲柄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9. 运动学分析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运动学图示法和几何法
10. 动力学分析
-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 弹簧与阻尼的影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机械原理考点,考生可以根据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准备。
《机械原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一)平面机构结构分析1、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4、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5、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2、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三)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专业型考生不要求)1、运动副中的摩擦及运动副反力的确定2、斜面、螺旋机构的效率及自锁3、串、并、混联机组的效率(四)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演化和应用2、曲柄存在条件、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压力角和死点3、图解法设计四机构(五)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凸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2、推杆基本运动规律的运动线图及其特征3、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图解法设计4、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及自锁5、凸轮机构基圆半径、滚子半径选择6、凸轮机构解析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六)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齿轮机构的应用、特点和分类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3、圆的渐开线及其性质4、渐开线齿廓的啮合及其特点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正确啮合和无侧隙啮合7、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8、渐开线齿廓的加工和根切9、变位齿轮机构的基本知识10、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11、蜗杆蜗轮机构12、锥齿轮机构(七)齿轮系及其设计1、轮系的分类、特点和应用2、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3、轮系的功用(八)平面机构的平衡1、平衡的目的与分类2、刚性回转件的静平衡与动平衡(九)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专业型考生不要求)1、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2、飞轮调速原理(十)其它常用机构1、间歇运动机构2、组合机构二、试题类型1.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2、简答题3、计算题、作图题三、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附件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考试大纲《机械原理》考试大纲选用教材:《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吴克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1.了解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地位、任务和作用;2.了解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掌握自由度的计算、掌握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2.熟悉运动副、运动链、机构等概念;3.熟悉运动简图的绘制;4.了解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掌握掌握瞬心的定义、求法及其应用;2.熟悉图解法对Ⅱ级机构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3.了解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掌握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极位夹角、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等概念;2.熟悉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3.了解给定位置的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设计。
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掌握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的特点及选择原则;2.掌握凸轮机构压力角和自锁的概念;3.熟悉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的绘制;4.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掌握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2.掌握渐开线直齿齿轮齿廓啮合特性(定传动比可分性);3.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展成原理、根切现象、最少齿数;4.熟悉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的计算;5.熟悉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及有关参数;6.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渐开线及其性质;7.了解变位和变位齿轮传动的概念;8.了解斜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特点。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1.掌握定轴、周转、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2.熟悉行星轮系各轮齿数和行星轮数的选择;3.了解轮系的分类及应用。
第七章其它常用机构1.了解万向联轴节、螺旋机构、棘轮、槽轮等常用机构的结构。
第九章平面机构力的分析1.掌握机构中力分析的方法;2.掌握惯性力的确定及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3.了解动态静力法的应用及静定条件。
《机械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一、复习参考书1、机械设计基础(上). 王华坤、范元勋编,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82、机械原理. 郑文伟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6、7版二、复习要点第一章 绪论1.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机械、机器、机构2.机械原理课程的内容3.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章 平面机械结构分析1.研究机构结构分析的目的2.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3.平面机构运动简图4.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重点: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研究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2.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3.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重点:瞬心法、相对运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3.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征;有存在曲柄条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压力角、传动角、死点4.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法设计重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征,压力角、传动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概念与计算第五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2.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运动特征3.按给定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图解法4.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的确定,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滚子半径选择重点:凸轮轮廓的图解法设计,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第六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2.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3.圆的渐开线及其性质4.渐开线齿廓的啮合及其特点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和正确啮合条件,齿轮的安装7.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8.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无侧隙啮合9.渐开线齿廓的切削加工原理10.渐开线齿廓的根切,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条件,齿轮的变位11.变位齿轮传动,无侧隙啮合方程12.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13.蜗杆蜗轮传动14.锥齿轮机构重点:直齿圆柱齿轮的传动原理及传动计算,尺寸计算,重合度计算,变位齿轮原理第七章 轮系及其设计1.轮系及其分类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与应用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与应用4.复合轮系的传动比与应用重点: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第八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研究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2.构件惯性力的确定3.运动副中的摩擦及运动副反力的确定4.机构的力分析5.速度多边形杠杆法重点:运动副反力的确定,机构的力分析,速度多边形杠杆法第九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1.平衡的目的与分类2.刚性回转件的平衡,静平衡,动平衡重点:动平衡计算第十章 机器的机械效率1.机械的运动和功能的关系2.机械的机械效率和自锁3.斜面传动的效率4.螺旋传动的效率重点:机械效率的分析计算第十一章 机器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研究机器运转及其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2.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3.机器运动方程式4.已知力作用下机器的真实运动(力是位置函数时)5.机器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6.机器运转的平均速度与不均匀系数7.飞轮设计重点:机器等效力、力矩计算,机器速度波动的调节。
《机械原理》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17适用招生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特别提示:一、考试内容1.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组成;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组成原理;高副低代。
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用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3.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惯性力及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运动副中的摩擦及考虑摩擦时的机构力分析;机械效率与自锁。
4.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及特点;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与传力特性;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5.凸轮机构及设计凸轮机构的应用与类型;推杆常用运动规律及特点;凸轮轮廓曲线设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6.齿轮机构及设计齿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齿轮的齿廓曲线;渐开线齿廓;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计算;渐开线标准直齿轮啮合传动;渐开线齿轮的加工与变位;变位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圆锥齿轮传动。
7.轮系传动比计算轮系的类型;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轮系的功用。
8.其它常用机构简介间歇运动机构;螺旋机构;摩擦传动。
9.机械的运转及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的等效运动方程;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10.机械的平衡刚性转子的平衡;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
11.机构的组合与组合机构机构组合的方式;常用组合机构。
12.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功能原理解;机构构形设计;机械运动方案拟定。
二、建议参考书[1]《机械原理》,孙恒,陈作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制造技术基础》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34适用招生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特别提示:一、考试内容1.金属切削基本原理(1).概述(2).金属切削过程(3).切削力(4).切削热和切削温度(5).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2.金属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1).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2).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3.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1).概述(2).车床及车刀(3).磨床及砂轮(4).齿轮加工机床及齿轮刀具(5).其它机床及其刀具4.机床夹具设计原理(1).概述(2).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3).定位误差(4).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5).各类机床夹具简介5.机械加工精度(1).概述(2).机械加工精度的单因素分析(3).机械加工精度的综合分析(4).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6.机械加工表面质量(1).概述(2).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3).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7.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概述(2).零件结构工艺性与毛坯的选择(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4).工艺尺寸的计算(5).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6).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工艺措施8.典型零件加工工艺(1).主轴加工(2).箱体类零件加工(3).圆柱齿轮加工9.装配工艺(1).装配工艺的基本概念(2).装配精度二、建议参考书[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楚生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任一版本)[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唐宗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任一版本)《CAD/CAM技术》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15适用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特别提示:一、考试内容1、CAD/CAM概述CAD/CAPP/CAM的基本概念及相互间关系、CAD/CAM的发展趋势、CAD/CAM工作过程及主要功能、CAD/CAM技术的应用2、CAD/CAM系统的构成CAD/CAM系统的构成要素、CAD/CAM系统分类、CAD/CAM系统的硬件、CAD/CAM系统的软件、常用的CAD/CAM软件3、工程手册的数据处理工程手册中的数表程序化、线图的程序化4、CAD中常用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CAD中常用一些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树,二叉树、数据结构的在CAD中的一些简单应用5、信息存储与管理技术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6、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图形变换的方法、二维图形的基本变换及复合变换、三维图形基本变换及复合变换、投影变换编程实现图形变换的方法7、三维产品的建模方法线框建模、表面建模、实体建模、特征建模、参数化设计、CAD/CAM三维参数化软件的应用8、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CAPP的含义及发展历程、CAPP类型、CAPP适用范围及工作原理9、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基础CAM的基本概念、起源及发展历程、数控加工技术概述、数控编程技术、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系统10、CAD/CAM集成CAD/CAM集成概念、产品数据交换技术、CAD/CAM集成方法及接口、CAD/CAM集成软件下从设计到自动编程生成NC加工代码的过程二、建议参考书[1]《机械CAD技术基础》,童秉枢,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机械CAD/CAM技术》,王隆太,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构学》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43适用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特别提示:一、考试内容1.机构学的两大主要问题机构设计、机构综合2.有源机构的结构分析自由度计算、结构分析3.简单的空间机构自由度计算、运动综合4.机构的型式综合机构的组成原理进行机构的型综合5.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复数法或矢量法)6.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综合(解析法)位移矩阵、刚体导引机构、轨迹生成机构、函数生成机构(四杆机构和六杆机构)二、建议参考书[1]《机构设计》,曹惟庆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2版本)[2]《连杆机构设计》,华大年等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任一版本),1995。
820机械原理最新版考研大纲
机械原理最新版考研大纲:
一、总体要求
本考研大纲旨在系统地阐述机械原理的主要内容,为考生提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考试方法的基本准则。
考生应熟练掌握本考研大纲中规定的内容,能熟练运用机械原理及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考研大纲内容
1、力学
(1)牛顿运动定律、欧拉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质点法分析,重心法分析;
(2)平面摆动,轨迹问题,振动系统,随机振动;
(3)柔性机构动力学,柔性载荷,控制系统动力学;
(4)N维刚体运动,虚刚体模型;
2、流体力学
(1)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流体动能定理,流量定理,流体气动力学;
(2)流体压力分布,流体流动的稳定性,流体动力学中的问题;
(3)流体周期及其动力学,气体动力学,流体流变;
(4)流体动力学中的传热问题,流体机械设备的控制;
3、机械传动
(1)机械传动的原理及应用,凸轮轴传动,凹轮轴传动;(2)摩擦传动,驱动轴承及滑块,各种传动的应用;(3)小齿轮传动,链传动,多功能驱动器;。
2020年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硕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摘要:本文由新祥旭考研为大家详细解析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硕考研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硕考研考试科目、研究方向介绍、本专业近3年复试分数线对比、本专业近3年报录比情况、本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往年录取名单及同济大学备考经验。
一、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硕考研考试科目情况:招生院系(030)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080200)机械工程(学术学位)研究方向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3 机械设计及理论02 机械电子工程 04 工业工程初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2 (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任选一门科目3 (301)数学一科目4(812)机械设计(所有研究方向均可选)(813)机械原理(所有研究方向均可选)(825)自动控制原理(所有研究方向均可选)(831)理论与材料力学(所有研究方向均可选)(814)工业工程(研究方向04可选)复试内容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方向1)2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方向2)3 机械综合知识(方向3)4 工业工程综合(方向4)学习和就业方式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备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二、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硕考研复试分数线年份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政治外语业务课1 业务课2 总分2018080200 机械工程01-03 55 55 90 90 328 04 55 65 90 90 360201701-03 55 55 90 90 35004 55 55 90 90 375 201601-03 50 60 90 90 34504 50 60 90 90 345三、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硕考研报录比年份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全日制录取人数非全日制录取人数2018080200 机械工程266 23 02017 283 33 0 2016 320 33 0四、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硕考研参考书目(812)机械设计《机械设计》(第九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13)机械原理《机械原理》,孙桓主编,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25)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3《现代控制系统》(英文影印版第十二版),Richard C. Dorf, Robert H.Bishop,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7 《Foundation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许维胜,朱劲,王中杰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1 (831)理论与材料力学任选考一门:《理论力学》或《材料力学》大学本科通用教材(814)工业工程《工业工程基础》(修订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汪应洛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基础工业工程》(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易树平,郭伏主编,2006.《物流工程与管理》,徐克林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第1版,2012.第2版五、同济大学2018年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录取名单(不含推免生)序号考生姓名编号后六位性别初试复试总分1 卢嘉昕000650 男383 322.6 1028.22 李博宇706970 女373 321 10153 舒中玉004997 男374 296 9664 李文昊005156 男349 300.1 949.25 施佳勇307924 男365 285.9 936.86 唐耿林000374 男328 291.7 911.47 寇锐706147 男350 277.4 904.88 贾子玮000643 男331 286.6 904.29 阚斐然005174 男329 283.1 895.210 吴乐文111832 男357 267 89111 蔡维南608671 男383 323.1 1029.212 戚成威706999 男375 314.5 100413 谢蒙510808 男382 303 98814 吴尹悦515645 男352 311 97415 郭欢309301 女369 289.6 948.216 张博文613379 男384 276.1 936.217 乔晨翊706960 女292 289.1 870.218 李祺305747 男348 258.2 864.419 陆佳伟608688 男332 258.5 84920 加尔肯白克·加沙来提005179 男276 237.8 751.621 易豪000647 男344 282 90822 丁迁成000379 男395 288 97123 计玉宏707158 男371 295 96124 郑毓鹏211689 男350 297 94425 施金磊408021 男371 281.5 93426 曾智杰307913 男390 270 93027 储驻港112177 男381 267 91528 唐松107373 男356 276 90829 薛京607086 男360 272 90430 许明辉715658 男358 271.5 90131 李杰005181 男382 257 89632 李士博705966 男364 265 89433 喻展祥000334 男381 255 89134 高竹锐005183 男331 280 89135 赵一鸣005180 男355 267.5 89036 王恺107358 男331 268 86737 路凯106515 男335 262.5 86038 马千里005182 男374 298 97039 陈凯歌409347 男372 299 97040 丁旭112134 男370 300 97041 黄俊博209123 男386 290 96642 刘兆航005184 男369 292 95343 林荣来707006 男361 295 95144 吴敌206031 男360 292 94445 曹家伟005005 男363 289 94146 杨磊513878 男356 288 93247 陈启凡000332 男368 294 95648 陈晨005006 男351 287 92549 方来鑫011601 男352 286 92450 王昂410712 男375 273 92151 唐金垚115320 男345 286 91752 薛技康005003 男342 286 91453 宋子洋712743 男347 283 91354 李嘉005170 男329 285 89955 季鹏成107368 男329 280 88956 陈兴005309 男313 287 88757 王加攀911269 男349 266 88158 沈宗礼107377 男398 308 101459 卢斌710227 男378 316 101060 费芊然405577 女362 303 96861 张永峰107376 男403 299 100162 王仁图109408 男391 292 97563 宗师708799 男382 296 97464 欧阳永强005008 男366 287 94065 周兴康005011 男360 286 93266 刘捷成005026 男354 293 94067 鲁朋朋708807 男365 260 88568 谢泽西005046 女334 265 86469 熊建军005043 男335 257 84970 宗顺禹312591 女340 249 83871 贺兴处005019 男318 250 81872 于博阳207834 男335 239 81373 钟振兴005018 男326 242 81074 刘洪运005039 男318 243 80475 袁欢政005015 男321 240 80176 鞠然309302 女348 225 79877 田玉逸005025 男361 214 78978 唐幼之213793 男333 225 78379 徐嘉琪107385 女320 231 78280 卢锦涛314472 男327 227 78181 陈俊杰111446 男316 230 77682 卿淳915779 男369 259.9 888.883 李嘉鹏413184 男348 252.5 85384 栾铭凯414338 男354 259.1 872.285 邬昕000394 男316 241 79886 黄奕翔708801 男367 299 96587 王磊005017 男386 283.8 953.688 吴泽君005023 女367 287.1 941.289 唐寅005012 男393 268.7 930.490 徐超107391 男387 261.5 91091 陈香云115323 女345 279.1 903.292 戴宁芳209701 男355 271 89793 丁志梁105679 男381 256.9 894.894 易丹209127 女386 254 89495 李泓名005022 男368 261.8 891.696 吕立鹏912850 男357 266.4 889.897 谢一建810939 男359 265.2 889.498 张鑫107383 男373 252.1 877.299 王沈瑜005021 男358 257.4 872.8 100 冯吉星107384 男364 248.6 861.2 101 张超107392 男375 298 971 102 黄薇005024 女371 294 959 103 彭伟005044 男345 258 861六、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硕考研指导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机械原理》,孙桓主编,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及范围
1. 绪论
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地位、作用和任务。
2.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8~12%
能够正确绘制简单机构的运动简图;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其注意事项(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虚约束);理解运动副、约束、运动副元素的概念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掌握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结构分析和高副低代。
3.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 12~18%
掌握瞬心的概念,瞬心的求法,能够用瞬心法对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分析;掌握矢量方程图解法(即相对运动图解法)对平面II级机构的(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分析;能够综合运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对III级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4. 平面连杆机构 8~15%
了解常用四杆机构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四杆机构传动角、死点位置、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等概念;掌握铰链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有曲柄存在的条件;能够用图解法按给定的连杆三个位置(或连杆上标线位置)、连架杆三组对应位置、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4. 平面连杆机构 8~15%
了解常用四杆机构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四杆机构传动角、死点位置、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等概念;掌握铰链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有曲柄存在的条件;能够用图解法按给定的连杆三个位置(或连杆上标线位置)、连架杆三组对应位置、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5. 凸轮机构 8~12%
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掌握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等速运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简谐运动(余弦运动)、摆线运动(正弦运动))的特点;理解凸轮压力角概念;掌握盘形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与压力角、滚子半径与凸轮理论廓线曲率半径的定性关系;掌握反转法的原理,能够用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6. 齿轮机构 15~20%
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定传动比、可分性、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连续传动条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几何尺寸的计算:了解渐开线齿轮切齿的基本原理、根切现象及产生根切原因、变位齿轮的概念,掌握切制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了解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传动特点;理解平行轴斜齿轮机构的正确啮合条件、斜齿轮的当量齿数概念并能计算当量齿数、斜齿轮的基本参数所在位置。
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理解蜗杆蜗轮的正确啮
合条件、阿基米德蜗杆蜗轮的主要参数所在位置;能够计算标准蜗杆蜗轮传动的中心距、传动比。
了解直齿圆锥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理解圆锥齿轮当量齿数的概念并能计算当量齿数、基本参数所在位置、正确啮合条件。
7. 轮系 10~14%
了解轮系的分类和应用。
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8. 机械运转的速度波动及其调节10~14%
掌握机械系统等效力(力矩)、等效质量(转动惯量)的计算以及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了解机械运转产生速度周期性、非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及其调节方法;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