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生产学资料(完整版)

猪生产学资料(完整版)

猪生产学资料

第一章猪生物学特性

一、猪起源及进化

(一)家猪的起源

家猪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猪种。

家猪的祖先即是野猪。

(二)猪的驯化

1.人类定居生活是驯化野猪的先决条件。

2.禁锢是驯化野猪的必要条件。

3.饲养管理制度的改变。

4.人工选择。

二、猪生物学特性

1.繁殖力高,世代间隔短

2.食性广,饲料报酬高

3.生长迅速,周转快,积脂力强

4.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5.适应性强,分布广,但耐热性较差

6.喜清洁,易调教

7.定居漫游、群体位次明显

三、猪行为学特点

(一)采食行为

1.好拱土、探究

2.嗜甜食

3.料型的选择

(二)排泄行为

猪多在食后饮水或起卧时排粪尿。

(三)群居行为

猪有合群性,但也有竞争习性。

(四)争斗行为

包括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等活动。

(五)性行为

性行为包括发情、求偶和交配行为。

(六)母性行为

包括分娩前后母猪的一系列行为,如絮窝、哺乳及其他抚育仔猪的活动等。

(七)活动与睡眠

猪的行为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大部分活动在白昼,夜间有少量活动和采食。

(八)后效行为

后效行为也称条件反射行为,是猪生后对新鲜事物的熟悉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1)颈背肌肉

2)前腿肌肉

3)大排肌肉

4)后腿肌肉

2.分割工艺

前面从第5、6肋骨间切开,后面从腰椎与荐椎连接处切开(包括腰小肌),把猪胴体分为前中后三段。前段为Ⅰ、Ⅱ号肉原料,中段为Ⅲ号肉原料,后段为Ⅳ号肉原料。

(七)猪肉的冷冻贮藏

冷冻贮藏可长期保存猪肉(10个月),把冷却后的猪肉转入-18℃的冷冻间冷冻24 小时

二、猪的应激综合征

1.猪的应激综合征(PSS):指猪在应激因子的作用下,产生的恶性高热、突然死亡,并呈现肉质变劣等综合病症。

2.PSS的表现:

1)恶性高温综合征(MHS)

2)PSE肉

屠宰后呈现苍白色的(Pale)、质地松软无弹性的(Sofe)、肌肉表面有汁液渗出的(Exudative)肌肉。3)DFD肉

宰后肌肉外观上呈现暗黑色(Dark)、质地坚硬(Firm)和表面干燥(Dry)的征状的肉。

3.外形和行为特征

患猪皮肤坚实,后腿肌肉发达,眼球突出,目光异常,神经质、易兴奋、易惊恐等。

4.PSS对猪经济性状的影响

携带氟烷敏感基因的杂合体猪的胴体瘦肉率、屠宰率高、生长速度、繁殖性状上表现优良,是导致某些瘦肉型猪种氟烷基因频率过高的原因。

5.PSS的防制措施

1)尽量避免宰前各种应激刺激

2)宰前充分休息,禁止鞭打,电麻后放血。

3)防止宰后肉温上升

4)屠宰过程要迅速,提倡剥皮法,先预冷再冷冻保存,避免形成粗老肉。

5)淘汰应激敏感猪

三、肉质评定

1.鲜猪肉卫生标准:

4.计算各猪群结构

1)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出栏肉猪数=母猪年产胎次×窝产仔数×各阶段成活率2)全场所需生产母猪数

3)公猪数

4)每周参配母猪数

5)每周出生仔猪数

6)每周断奶仔猪数

7)每周进入肥育舍头数

8)每周出栏头数

9)每周转入分娩舍的母猪数

5.计算各猪群的群数、总头数和栏圈数

(二)现代化养猪的生产工艺流程

1.一点一线的生产工艺

(1)四阶段饲养法

(2)五阶段饲养法

2.两点或三点生产工艺

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1.配种怀孕舍

(1)配种怀孕期饲养

配种期的公母猪一般每天喂料 2 次,时间为上午8 点,下午5 点,日喂混合精料2 公斤。(2)提高种猪的适应性

(3)经常巡查

(4)疾病预防

(5)配种后饲养员要作配种情况登记,记录当天配种母猪的头数等

2.分娩舍

(1)产前准备:母猪临产前一周赶入分娩舍

(2)分娩前后母猪的饲养

(3)初生仔猪的护理

(4)仔猪寄养

3.保育舍

(1)控制温度

(2)喂料方法

1)保证仔猪断乳时能采食饲料150 克以上。

2)给断乳后一周的仔猪投喂抗应激剂,如维生素及矿物盐溶液。

3)在第二周时控制采食量,避免过食。

4.生长舍、育成舍

(1)控制温度:最好控制在18-22℃之间

(2)合理分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