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与式发展理论

参与式发展理论

参与式发展理论
参与式发展理论

参与式发展理论

在当代国际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等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参与式发展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新的概念。无论从主导民办发展潮流的世界银行领导人,还是在一个社区中从事发展实践的管理者,都在应用参与式发展的概念。参与式的概念从理论探索角度开始,已经拓展到了国际政治及国际发展的宏观政策领域。这里讲的参与式发展其内涵已远远不再是一个群体参与的简单涵盖,而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对传统发展方式的深层次反思,并且包含着从微观到宏观层面上及具有操作性的社会发展的变革方案。当然,不同的流派、具有不同学术思想的人、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似乎都在使用参与式的概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式发展思想受到了自由民主主义及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因此,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角度来全面审视参与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一、参与式发展理论的起源

"参与"反映的是一种基层群众被赋权的过程,而"参与式发展"则被广泛地理解为在影响人民生活状况的发展过程抑或发展计划项目中的有关决策过程中的发展主体的积极的、全面的介入的一种发展方式。也就是说"参与式发展"事实上正是基于如上所述的对于传统发展的反思的、在发展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综合的具体体现。确切地说"参与式发展"方式带有寻求某种多元化发展道路的积极取向(李小云,1998)。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参与式发展的起源可以从发展实践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哲学的角度、研究范式的角度以及组织的角度去探索。尽管参与式发展是最近几年有关发展文献中一个相当时髦的名词,但“参与”本身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在发展实践中体现参与概念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比较早比较显著地体现参与概念的发展战略可以追溯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一些西方国家在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发展援助时所采取的“社区发展战略”。在40年代末期,一些早期的发展援助活动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以促进发展和社会变化。到了50年代,特别是60年代,那些发展援助机构企业通过社区发展过程使当地人纳入到改进社区的活动中去。在印度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社区发展项目首先以先导项目形式出现,继而在其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得到广泛执行。这种社区发展形式一方面修建基础设施,一方面动员地方人口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加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同时也试图建立社区组织,组织扫盲运动,使社区群体与管理机构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这时候,"社区"被为一个基本的行动单位,参与是体现在主区层次上的。Cary(1971)认为社区发展战略的宗旨就是"组织社区人口处理影响他们生活和生活发生的问题和发展机会"。

尽管50、60年代社区发展在非洲亚洲的蓬勃兴起促进了社区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但许多决策控制仍掌握在社区之外,社区只是作为支持国家发展计划的一种工具而并不能真正对其自身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作出决定。到了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社区发展战略逐渐推动了其主导地位,参与式发展方式开始成为国际发展领域中创新性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突破。70年代末期对于不发达的分析开始为贫困人口之所以贫困的原因提供不同的说辞,认为贫困人口被置之与广泛的社会参与与直接的发展活动之外。世界银行在1976年曾经就一些参与效果的经验研究如用水系统管理研究得出结论,如能使得用水户参与决策与管理,用水系统的供应将更加成功。同一时期,国际劳动(ILO)的世界就业大会提出"参与"应作为基本需求战略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所(EDI)在"社区参与"研讨会上强调了

各种参与式工具的重要用途这一段落时期内,一方面,新的项目设计形式被提了出来,同时发展政策制定者和规划者实施种种战略以使社会参与制度化。农事系统研究快速农村评估参与式农村评估等等方法先后被应用到种种发展研究与实践中去。也就是说在过去的10年中各种促进当地人的参与的努力形成了发展的主流,这种参与是对非参与实践的计划体制的从态度到方法论上的彻底变革。到了90年代初期,一些主要的援助机构如世界银行等开始将其援助重心和发展重点向促进参与式发展方面实行全面转移,参与式发展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真正蓬勃兴旺起来。

除去上述参与理念在发展实践中的种种体现之外,我们还有必要回顾一下参与理念在历史上的种种社会运动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六十年代出现在拉丁美洲的"解放理论"和"解放社会学"强化了社会学家在阶级斗争中的作用,同时也为今后的参与式方法,特别是参与式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在冈纳缪尔达尔1968年出版的《亚洲的戏剧》一书中,“参与”的意义也可见一般。他对于"民主计划"的概念与实践曾进行过深入探讨。他指出:制定计划和在计划中直辖市的政策不仅应该取得民众的支持,而且在准备和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应该有他们的积极参与。他的这种观点实际上反映了后来人们赋予参与式发展的涵义中的让群众成为受益群体、让群体参与到发展的过程之中去"的内容。Schumacher也曾在他著名的《小的最好》中就发展中的扶贫干预问题发表看法,他指出:如果我们能把我们关心的问题转向贫困人口的真正需求上来,那么无疑我们将赢得这场战争(If we could turn official and popular interest away from the grandiose projects to the real needs of the poor, the battle could be won)。70年代早期巴西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保罗弗利埃(Poulo Freire)在其《被压迫人口教育学》(1970)中提出"文盲启蒙运动"概念,即通过对社会政治经济矛盾进行评判性分析,有组织地采取行动来解决现世问题并反抗剥削压迫阶级。弗利埃提出了"主题调查法",即群众进行自我问题分析寻求解决办法。这种过程实际上暗示了一种Norman Uphoff和Robert Chambers等人提出的外来专家角色转换的过程。外来人员不再是主导者,而是以"合作调查者"的身份出现;而同时那些通常意义上的目标群体在分析过程中成为了积极的参与者。

尽管亚洲国家的一些历史性的实践并未对观念流行的"参与式发展"的形成真正造成影响,但许多做法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参与式发展所要求的原则并且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发展研究与实践的一些具体做法。如二十世纪初期晏阳初先生穷其毕生所倡导的"平民教育(mass education)"、"社会实验室(social laboratory)"途径,特别是他提出的"平民自治(self-government)"很大程度上与参与式发展中强调的"自我组织"和"自立"的观点不谋而合,并且对于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与民主的实施及以后的农村教育事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另外,20年代毛泽东学生时代所作的《湖南农民考察报告》以及他的《实践论》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指导思想尽管与我们目前所讲座的非革命性的社会变迁与发展方法并无本质上的关联,但他所采取的获得信息和认知世界的方法不能不说与参与式发展的快速农村评估的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参与式发展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实用主义理想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实用主义的信奉者认为知识来源于人类实践并应用于人类实践,即知识的产生开始于对于实际问题的确认而知识之所以产生正是为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参与式发展中对于乡土知识的认同和知识的学习途径正是反映了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此外,参与式发展中所提倡的“外来者与当地人一起思考、分析当地人所面临的

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以至后来的“在外来者的辅助作用下,由当地人进行自我分析,自己组织起来寻求发展的途径”的精神,体现了理想主义者对于包括专家、研究售货员及发展实践者在内的外来人和当地农民百姓共同为社会变迁而努力的信心,同时也是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主义的表现。

而从历史唯物主义者的观点出发,参与式发展过程构建于外来者与当地人的相互作用,同时遵循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后英国学者Norman Long教授提出的在发展社会学研究中的“以行动者为导向的方法”和“相互作用”概念及“(不同群体或阶层的)界面”概念正是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现。

李小云在他的《参与式发展的哲学基础》(1999:10)中曾就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反科学主义流派的关系作过论述。他认为反科学主义的各种流派对于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在文章中提到反科学主义思潮中相对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费耶阿本德在他的《经验主义的问题》、《反对方法》中对于知识多元论和文化多元论的强调。而胡塞尔在反思科学主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理发和经验研究方法的不可靠性,这一观点对于后来的参与式发展方法有着深远影响。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代技术提出了质疑:而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工业技术社会的全面批语在哲学上全面否定了实证主义,对于后来参与式发展方法的形成最据影响力。

参与式发展的研究范式方面的起源主要基于一直处于主流位置的实证方法在研究社会变迁方面的“力不从心”。Stavenhagen(1971),Hall(1972,1979),Polsworth和Ruddock(1975),Apps(1979),Gaventa和Horton(1981),Huizer(1973),Bryceson,Manicom和Kassam(1982),Tandon(1982),deSchutter(1983)以及Robert Chambers(1997)先后在实证科学范式方面提出过批评。这些人曾经指出过传统研究范式在认识论方面的假设和方法论方面的具体问题。Bryceson,Manicom和Kassam(1982)认为用于探询真实世界的试验性或半试验性的设计和统计分析过分强调量化指标削弱了社会系统的复杂多样性。另外那些依赖量化指标的研究人员视定性指标为普通人的知识,为"不科学的"知识。Hall(1997)曾经提出传统的调查方法由于简化了社会现实而从三个方面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

信息收集取自单独的个体,然后将其加和成单一系列的数字,削弱了人类感觉与经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通过结构性调查或多重选择问卷收集信息使得被调查者有时不得不选择实际上并不能反映其真实现实的答案;

传统调查方法使得现实变为静止,即不能反映过去的情况也不能反映未来情况。Tandon(1982)进一步批评传统调查方法由研究人员设计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忽视了被调查群体的作用。他们只是作为提供信息的来源和被研究的对象,而没有机会确认或分析他们存在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问卷的设计,计划的制定,或者说是基于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和项目设计者的知识体系产生的方案由于与现实的脱离并不能真正付诸于实施。

二、参与式发展的概念

“参与”这个词在现今的多数发展项目中被广泛应用。农村发展的实践者经常在他们的项目评估、项目计划及监测评估的文件与报告中引用这个词。然而,最重要的是如何真正理解“参与”的内涵,并把参与理论付诸实践。

关于“参与”的定义,在国际发展文献中可见许多,而且有一定的差别,以下是

几种主要的定义方式。

“公众参与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正规的机制直接使公众介入决策”(Sewell,Coppock,1977)。

"参与是在对产生利益的活动进行选择及努力的行动之前的介入"(Uphoff,Esman,1990)

"市民参与是对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能够使在目前的政治及经济过程中被排除在外的穷人在将来被包括进来"(Cahn,passeff,1971)。

参与可被定义为在决策过程中人们自愿的民主的介入,包括:①确立总目标、确定发展政策、计划、实施及评估经济及发展计划;②为发展努力做贡献;分离发展利益(poppe,1992)

"参与能带来以下好处:①实施执行决策时具有高度的承诺及能力;②更大的创新,许多新的想法和主意;③鼓励动力的产生和责任感"(spencer,1989)。"参与可被定义为农村贫困人口组织自己、组织他们自己的组织来确定他们真正的需求、介入行动的设计、实施及评估的过程。这种行动是自我产生的,并且是基于对生产资源及服务的可使用基础上,而不光是仅仅的劳动介入。同时,也基于在起始阶段的援助及支持以促进并维持发展活动计划"(Oakley,Peteretal.1991)。

Oakley及Marsclen(1984)回顾并总结了众多在发展项目中应用的对于"参与"的理解及解释,并把它们归纳成以下四个方面:

(1)参与是人们对国家发展的一些公众项目的自愿的贡献,但他们不参加项目的总体设计或者不应该批评项目本身的内容(拉美经济委员会,1993)。

(2)对于农村发展来说,参与包括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在项目实施中,在发展项目的利益分享中,以及在对这些发展项目的评估中的介入(Cohen及Uphoff,1977)。

(3)参与涉及到人们在给定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增加对资源及管理部门的控制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努力,这些人在过去是被排除在对资源及管理部门的控制之外的(Pearse,Stiefel,1979)。

(4)社区参与是受益人影响发展项目的实施及方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这种影响主要是为了改善和加强他们自己的生活条件,如收入、自力能力以及他们在其他方面追求的价值(Paul,1987)。

从上面所列的一些学者对"参与"的定义中,可以分析出"参与"本身主要包含以下一些重要因素和方面。

1)决策及选择过程中的介入。这与传统发展思路恰恰相反,是使受益人在全部的发展过程中参加决策并做出选择的高度介入。

2)在全部项目循环中的介入。所有的发展努力都是为了使目标群体受益。比如说,农村发展项目是为了给农民带来任何形式的利益,因此只有当农民参加发展项目的全部循环过程,如项目确立,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实施及项目监评,才能使得他们的需求得到考虑和满足。这就需要对传统思路的一种逆向思考,即从"我们为农民工作"转变成"我们和农民一起工作"。

3)贡献努力。发展中的参与还指受益人尽可能地对发展项目给于自己的贡献和努力,如农民应对社区林业发展项目贡献出一定的努力。

4)承诺及能力。发展项目中的参与要求受益人对项目的成功具有相当的承诺,并要求受益人要具有一定的能力来实施项目。

5)动力及责任。发展项目的受益人应主动参加发展项目。他们应该参加项目的

计划并对实施项目具有主动性和责任感。

6)乡土知识及创新。参与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当地群众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充分地把他们自己的知识及技能动用到发展活动中去。比如说,在一个社区里,农民比任何一个外来者都更加熟悉他们自己的发展限制、发展潜力及发展机会,同时通过长时间的实践磨炼,农民已经总结出并掌握处理他们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一套特有的知识与技能。因此,任何社区发展项目或其它支持只能起到一种协助作用,即协助农民来增加基本技能,充分利用并根据他们自己的乡土知识去理解他们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同时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潜力和能力去发展自己的社区。

7)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是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发展活动的另一前提条件。比如说,如果农民对林业资源如林地、林产品拥有使用权和控制权,农民就可能积极地参与社区林业发展。当然,从另一角度看,参与也是人们寻求对资源不断地有权利用和控制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8)能力建设。一部分学者把参与作为发展活动中人力资源建设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以前,发展计划工作者曾过高地期望人们在发展中所能做出的贡献,过高地期望他们在发展中的技能。假如在过去的项目中能把人力资源部分充分考虑进去,并说服人们积极参与发展项目,这也许会对项目的成功能够多增加些机会(Oakley,1991)。因此,参与式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农村广大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培训,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衡量评价他们自己的情况,并把他们自己组织成一个有影响有力量的自我组织,从而对社区的发展变化等起到创造的作用。

9)利益分享。参与决不是只意味着地方群众在发展活动中参与投入。如很多地方都把农民以义务工或非义务工的形式参与社区造林或公共设施建设当成是农民对发展的高度参与。而我们所说的参与还包括人们要从参与的项目中分离利益,即不能只参与投入,还要参与利益分享。假如利益分享没有在项目总体设计思路中考虑进去,这样我们也不能也不应该期望农村贫困的人口能积极参与任何发展活动。这里要指出,利益不只是指直接利益,也指间接利益。

10)自我组织及自立。参与式项目也是为了促进建立各种形式的自助小组或组织。这些组织应该是人们为了满足他们特定的社会及经济需求而建立的自己的团体。有些参与式发展项目在农民自立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干预只是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并协助人们的集体行动,做到使地方群众不对外部支持有依赖性,增加人们的自组、自助、自立意识。

11)权力及民主的再分配。这是参与的较高层次,这在部分程度上是完善政治及法制的发展,从而确保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具有立即参与可能性。12)机制促进。现在大家已经广泛地认识到有一系列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机制或手段能够较大地促进人们参与发展活动的过程。这里涉及的机制不仅包括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机制手段,还包括文化、政治和法制方面的机制。因此,在一个发燕尾服项目开始执行实施之前,或者是在项目的计划及实施过程中,建立这样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机制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众参与的最终目标。

三、参与式发展的范畴

范畴是指研究对象所涵盖的领域及其内涵。与之相对应,参与式发展的范畴是指参与式发展的理论及实践所包括的各个主要方面。具体的讲,它包括:参与式发展的理论范畴、制度范畴、社会范畴、经济范畴、伦理范畴、实践范畴和学习范式。这些范畴构成了参与式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的整体框架。各范畴所包含的内容

既有其相对独立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内容之间有时是相互交叉的以及所有的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了参与式发展的范畴体系。

1、参与式发展的理论范畴

参与式发展的理论范畴是指参与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及体系。在对参与式发展的理论范畴进行阐述之前,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参与式发展理论兴起的历史和实践背景。事实上,尽管努力发展和促进参与式方法的开发和应用主宰了过去二十年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但发展中参与式的概念并不完全是新的。早在四十年代末,通过对欠发达国家有计划的干预和发展援助来促进发展和变革的努力就已经开始了。然而,在五十年代,特别是在六十年代,通过采取社区发展(Community Development)过程的行动,在改变社区面貌的努力中开始寻求人们的参与。六十年代的社区发展在许多农村和城市社区建设了许多基础设施,同时也发展了当地人们的技能和能力,并鼓励了当地人民在支持和实施一些具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面部分地参与和负一些责任。那个时期的社区发展也努力建设一些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以通过它能促进当地人民的参与。它还开展了一些扫盲运动以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和与现存的行政实体(Administrative bodies)建立联系,在社区成员间,它寻求创造一种相互联系和团结的气氛。我们看到了五、六十年代社区发展运动的兴起,尤其是在非洲和亚洲,许多国家项目着重于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和消除将社区排除在发展活动之外的各种限制。当社区发展作为社区参与的基本策略进入七十年代时,它已经从很大程度上失去其支配地位。在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对欠发达的不断变化的分析和检验开始对人民贫困的原因提供不同的解释,同时也建议进行不同形式的项目设计。穷人被认为在广泛的民事社会的参与(Societal Participation)和直接的发展活动的参与(Direct Involvement)上都被排除在外和被边缘化。同时,发展政策制订者和计划者开始为民事社会水平上的政治参与和设计策略进行讨论。通过政治参与和设计发展战略,穷人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到发展过程中去。在发展实践和研究领域。最近二十多年主要被促进人们参与到发展过程的努力所支配。这种努力是为了促进一个根本性的转移,包括从态度上和方法上,打碎数十年的纯粹自上而下的、非参与式的方法和实践。由于认识到非参与式发展途径所造成的问题,自九十年代初,许多发展援助机构把它们的重点和资源放在了促进参与式发展上。

从以上对参与式发展方式形成过程的简单回顾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产生于社区发展而不同于社区发展;对传统的自上而下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因此,我们对参与式发展的理论范畴的分析即从社区层次展开并伴随着对传统自上而下发展方式的反思。

参与式的发展途径是指目标群体(在很多情况下尤其要注意包括穷人和妇女)全面地参与到发展项目和/或发展活动的规划、实施和监测与评估过程中去。因而从技术层面上讲,有参与式农村评估、参与式发展的项目规划与设计、参与式的发展项目的监测与评估等等。

参与式发展途径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于对目标群体,尤其是穷人和妇女即所谓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重新而公正的认识,对造成人们贫困和欠发达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等原因进行全面诊断,并充分考虑目标群体尤其是妇女和穷人的观点和看法。

参与式发展的核心是赋权(Empowerment)。而赋权的核心则是对参与和决策发展援助活动的全过程的权力的再分配,简言之,即增加社区和穷人与妇女在发展

活动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对政府和发展援助机构来说,首先是赋权给社区,通过充分听取社区的意见和放大社区在决策过程中的声音来实现社区的参与,这一点体现了它与社区发展概念的主要不同,社区概念一般只是强调社区的被动参与,并不能参与决策过程,而参与式发展不仅仅强调目标社区和目标群体参与发展项目的实施过程,更重要的是参与对发展项目的方向和内容的决策即参与决策过程:其次,在社区内部,对社区"精英(包括社区的'正式'和'非正式'领导人)来说,是赋权给穷人和妇女(或称为所谓的“社会弱势群体(Disadvantaged group)”或“社会边缘化的群体(Marginalized Group)”,通过充分听取社区中穷人和妇女的意见和放大穷人和妇女在发展决策过程中的声音来实现穷人和妇女对发展过程的参与。这一过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在贫困地区,穷人和妇女不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边缘化,而且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也被边缘化了。赋权给穷人和妇女的过程是重新唤回穷人和妇女对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自信和重建自尊的过程,这对构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Capaciry Building)和增加社区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来说至关重要。

参与式发展途径的过程也是赋权的具体实现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掌握和重视以及大量的实践操作技术和工具(如各种参与式农村评估技术和工具)在这一过程中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这一过程使得参与式的"过程(Process)"成为参与式发展途径的实践操作的重点。这一过程充满了"学习(Learning)"或"教育(Education)"和"谈判(Negotiation)"。一方面通过社区积极参与发展援助活动的预评估、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过程(尽管他们可能不是最后决策者),社区内成员和社区内部成员之间。尽管发展援助活动的各参与方(Stakeholders)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但他们同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殊利益和目标,因而参与式的过程和方式提供了一个场所和机会,使得各方不断地进行谈判并在发展干预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达成妥协与共识,这是达成有效率(Efficiency)的并使真正的目标群体受益的发展干预的前提。

参与式的完全建立在"平等磋商"基础上的过程特点和对社区以及对传统的社会弱势群体亦即目标群体的参与发展干预过程的赋权,使得社区和目标群体对发展干预项目能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主人翁意识(Ownership)",这是实现发展干预的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的根本前提。"长时间的"、"平等谈判和磋商式"的和相互"学习"的过程特点,大大促进了社区成员间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系,并创造了建立社区组织的社会基础,增进了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至关重要的社区的能力建设(Capacity Building)。今天,尽管存在着对参与式发展途径的多样性理解和解释,但其强调自下而上的和目标群体的参与等基本特征形成了与传统的自上而下发展方式的显著对照。事实上,传统的发展方法多将重点定位于经济领域,而参与式的发展方法则将重点定位于"人"的发展上一对人的尊重尤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尊重、基本人权的保障和人的全面发展上。

建设具有参与式发展特点的施政(Governance)是参与式发展中制度建设的核心,因而也是讨论制度范畴的核心。1989年,世界银行言及非洲当时的情况,称之为"施政危机(Crsis in governance)"从那时起,"施政"一词便广泛地和发展的政治,尤其是和后殖民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施政是指"它所要创造的结构或秩序不能由外部强加;它之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库伊曼和范费利埃特,1993

年,第64页)。这些行为者至少主要包括了各种非政府组织(NGO)、社区内的各种民间社团或自治组织、社区内的各种利益集团和相关政府部门。因此,施政的本质在于,它所偏重的统治机制并不依靠政府的权威或制裁。

建立良好高效的施政既是应用参与式发展途径的前提条件,又是成功的参与式发展所必然导致和期盼的结果。在许多欠发达地区,权力往往高度集中于一极,即政府部门,这是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施政方式和发展途径是一致的。它完全不利于参与式发展途径的运用。参与式发展强调目标群体的参与,而目标群体的参与效率是与目标群体的自我组织能力紧密相连的。同时,有组织的目标群体能更好的成为自身的利益代言人。因此,目标群体的自治组织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或当地机构建设(Local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是参与式发展中制度建设的另一个核心。这一点是与社会资本的增加和良好的施政的建立是紧密联系和一致的。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农民自助组织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如各种生产合作组织和销售组织、各种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或用户小组等。

在建立良好的施政的诸多行为者中,非政府组织是被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来看待的。非政府组织的建立和积极参与发展干预的过程是建立良好施政的条件,也是参与式发展所要求的。非政府组织的形式和领域是多种多样的。最典型的便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以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为目的的、以反贫困为目的的和以改善落后地区教育为目的的各种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有时是全国性的,有时又是区域性的。由于在促进良好施政的建立中所起的作用和本身的机构性质,各种非政府组织常常是参与式发展途径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良好施政仍然是一个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问题。1999年春颁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最近几年在改进、完善和实现透明而公正的司法体系及其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各种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领域各种民间协会的成立,新闻媒体和机构舆论监督作用的加强,……等等,都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在这方面的不断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

2、参与式发展的社会范畴

在社会范畴方面,参与式发展的目的是要达成社会发展的公正、公平、和目标群体受益。

所谓公正,其社会含义是指要减少存在于社会或社区成员间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不平等和差异。此一含义常常使参与式发展更多的将目标群体定位于社会弱势群体上,即通常意义上的穷人和妇女。或者在一个更广泛定义的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目标群体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政治、经济、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建设的关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社会弱势群体不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边缘化,同时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被边缘化。因此,公正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在经济上促进贫困地区或社区中的弱势群体的发展,同时也要在政治上提高它们的地位。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使社会弱势群体在发展干预过程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参与决策过程。

公平是指给社会或社区成员平等的获得帮助、获取外在和内在资源以及参与发展决策的机会。参与式发展在社会范畴方面的这一目的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社会或社区成员在资源占有和控制方面是不平等的,在发展决策方面也是不平等的,尤其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社会弱势群体在政治上被边缘化,无权无势,缺乏利益代言人,因而不能平等地获取资源和控制资源,导致发展机会的丧失,并进一步在经济上被边缘化,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参与

式发展的最基本社会策略之一就是促进社会或社区成员在各种政治和经济权益上的平等。

参与式的发展干预根据干预的性质和干预的原则和目的,一般都界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群体。最大程度地使目标群体受益便是其社会范畴的、具体的主体内容之体现。追求社会发展上的公平与公正、强调社会发展的平衡和可持续性是确定特定地域或空间中受益目标群体的主要原则。由此,在空间上,受益群体或目标群体常被界定为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和社区中的人。在社区内部,受益群体或目标群体则常被界定为社区中的弱势群体,通常指妇女与穷人(公正原则)。当然,目标群体也可以是整个社区中的人(公平原则)。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于明确干预或援助资源的使用方向和使用对象。而这些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则体现为如:社会性别与发展、反贫困、环境友善意识、同步的社会经济发展、公平的广泛的目标群体受益等等。

3、参与式发展的经济范畴

参与式发展的经济范畴在于其对参与式发展的成本和效率的长期和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参与式发展的特点基础之上的。由于强调目标群体的参与,使得发展干预发生偏差的概率被大大的减低了的。相互"学习"和"教育"的过程特点,使得发展干预的设计规划和实施过程充满了"创新"(如对乡土技术(Indigenous knowledge)的开发和应用)。尽管这一过程也充满了"协商"和"谈判",有时甚至是非常耗时间的(从个别案例和短期角度看,这似乎是成本较高的),但正是这一过程使得目标群体具有了对发展干预的拥有意识,从而为发展干预的可持续性和社区发展的能力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一切都会为降低发展干预的成本和提高发展干预的效率作出长期而持续的贡献。

4、参与式发展的伦理范畴

伦理学本是研究关于道德问题的科学。因而,参与式发展途径的伦理范畴与其社会范畴紧密相关,并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认识和追求。关于这一点,前文中已有相应的叙述。同时,它还强调了对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基本人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护与重视。

5、参与式发展的实践范畴

实践范畴是参与式发展途径最为活路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如何有效而快速的对目标群体进行动员(Mobilization)往往是参与式发展实践范畴的核心。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个重新调整传统的社区权力结构的过程。实践证明,越是欠发达(这种欠发达的含义不仅仅是指经济上的欠发达,有时不完善的、甚至缺陷严惩的政治制度和行政体系以及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历史积淀都是欠发达的原因同时又是其导致的结果)的地区,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和体制和简单甚至盲目继承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体系往往表现为一种呆滞的稳定性,因而,参与式发展对社区和社区中的弱势群体的赋权便首先需要对目标群体进行必要的、有时甚至是相当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动员。这一方面是为了重新唤醒目标群体对自身能力的充分认识,使目标群体建立起参与发展干预决策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是为了目标群体建立起对发展干预或发展项目的拥有意识,从而产生主动参与发展干预过程和决策的积极性。

因为动员目标群体的重要性和在某些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条件下的敏感性和困难,二十多年来的参与式发展实践开发出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适合应用于各种不同情况的参与式技术或工具。其中,最为典型和被广泛应用的便是参与式农村评估(PRA)中所应用的参与式工具。从很大程度上讲,开发和应

用这些工具的目的都是为了有效地动员目标群体参与发展干预的规划、实施以及监测和评估过程,从而增加对发展过程和发展目标的控制。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由于参与式发展途径被广泛应用于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背景条件下,对如何操作和对操作过程的研究(Action Research)便成为参与式发展途径中实践范畴的另一个重点。这种操作研究或实践研究是与动员目标群体和开发与应用参与式发展的技术和工具是紧密相联的。

四、参与式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框架

发展研究与实践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广泛的问题。研究与实践工作一般涉及到社会、经济、技术、制度、文化等范畴。研究旨在揭示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中的运行规律。而实践则通常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转型变化的行动。发展研究和实践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过去20 多年中,发展研究与实践基本上演化为一个相互独立的、综合的跨学科的新型领域,并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虽然还不像经济学、社会学那样具有清晰的、成熟的框架,但却是一个正在成长的新兴学科体系。

(一)参与式研究与实践的方法论

系统论、方法论是在过去20多年中,蓬勃发展的新型学科。对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现在还无法确定什么是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方法论,但就过去20多年中在发展研究与实践中所创造的认识论基础、方法及工具来看,这一方法论的要素已基本有了雏形。

(1)发展现实的系统性

发展是一个社会结构与功能的转型过程,这一转型过程中并非只有一个单一的经济因素。如常讲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而是一个系统的转型,包含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多个因素,包含着结构与功能的转型。这一系统的转型无法用单一的经济指标来反映。当从事发展研究时,如不从系统角度出发,就无法逼近真实世界的运作状况。系统方法研究强调在方法论上所贯穿的系统原则。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论强调系统是通过协调,而不是通过组合而成为系统的。

(2)复杂性

发展系统不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简单复合体,而是一个充满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各种因素综合的协同系统。这种复杂性表现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两方面。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往往是这些复杂系统运行的结果。这种变化的动因是个模糊系统。对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往往是非常困难的,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论。发展研究与实践强调在从事研究与实践工作时,应该从认识论角度,深刻反思方法论问题,始终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复杂体来对待。 (3)整体性

系统性的观点似乎更强调系统结构、功能的动态变化,整体性原则强调事物的不可分性及通过常规认识论和方法论无法认识的复杂性。但这并非是不可知论。这一概念本身也是基于对实证方法论、还原性方法论的一种质疑。整体性方法论已被广泛应用于整体性资源规划研究中。

(4)多学科性

基于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复杂性及系统性,在方法论上假定不同学科的认识及知识的协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问题。然而,多学科原则不是多学科知识的叠加、组合,而是综合与互作。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论明确地要求多学科的含义是学科交叉。学科交叉的含义并非是不同学科的学者依自己的学科框架研究同样一个问题,交叉学科方法论要求不同学科的专家就发展中的问题共同提出具有共识的认识框架,并且共同去发展如何研究这一

问题的方法和工具。这些方法和工具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学科,但又反映每个学科的特点。它是学科知识的综合,而不是组合。学科间的交叉点往往是发展研究中推崇的部分。

参与式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方法论主要适用于以社会系统为基础所开展的研究活动。它特别适用于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内涵的多种类型的研究。除了在认识论及方法论上与传统研究方法有区别以外,它本身的应用涵盖着直接促进社会转型与发展的行动含义,从强调被研究对象的参与到由研究对象直接进行研究。(二)参与式的几个方法论

(1)在规范层次上,参与式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弱势群体为重点,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都有非常明确的基于这样一个现实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2)发展是一个多方位的、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发展不是通向一个固定目标的有序过程,因此,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工作无法在研究者以及干预者所设计的轨道上运作,而应最大程度的吸收研究对象的参与。

(3)实证角度的研究应该基于研究对象自身的直接体验、需求以及机会而不是基于取样性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因为这些数据本身与研究对象的事件行动存在差异,分析与数据之间又存在差异,因此最终的差异放大作用将会使发展研究的结果完全扭曲,而由研究对象直接参与的研究则会在很大程度上缩小这种差异。

(4)参与式研究和实践的方法论不在乎如何精确地获得数据,因为任何所谓精确的数据都是建立在不精确的假设基础上的,统计学中的置信空间为假设检验提供了所谓科学的庇护所,从而使不精确的信息获得了所谓的精确的头衔,这应该说是实证科学在社会发展领域应用的悲剧。

(三)参与式研究与发展的主要特征

(1)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传统的研究与实践框架是研究者依托科学的方法认识被研究者,然后形成行动框架,从而帮助改变被研究者,这是传统的发展研究和实践的主要方法论。参与式研究与实践则恰恰相反,通过被研究者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高度参与从而形成更适用于解决问题的行动框架,这一框架表现在被研究对象在发现问题、确认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最终评价这一过程中的决策作用上。

(2)由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综合性,参与式研究与实践采用交叉学科的方法论,交叉学科的视角重点在研究与实践框架中的学科交叉性,这样一种交叉性质在将学科的精华也就是不同的视角都融于一个整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中,从而使方案更接近于真实视角。在很多情况下,许多人往往将多学科视为交叉学科,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如果没有交叉学科的思想,多学科的过程也只能是一种简单的叠加。

(3)参与式研究与实践不仅仅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而且更重要的是去改变既有的社会权力结构,如何促进和支持被研究对象自身主动的认识和实践变革的需求。

五、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

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以具有行动含义的社会动员为手段,通过启动研究对象的知识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将研究过程与研究行动变成研究对象自己的活动,从而建立起所谓的“拥有意识”,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来获得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因为一旦被研究对象感受到这是一个为自己利益而进行的研究时,他们会表现得更负责任,更认真和积极参与,所反映出的数据、资料、信息

就可能比单纯被动地调查到的要准确真实,不论是数量型,还是质量型,其实际应用的价值会更大。参与式研究并不排斥数量型信息,也不排斥旨在提高精确度的正式研究手段,如案例、问卷,重要的是通过上述手段是否能够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参与式研究方法的主要贡献在于将被研究对象的利益与研究工作相互联系形成所谓的参与式赋权的学习过程,使得被研究对象觉得自己没有被研究,而是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研究数据、结果的可靠性,不仅仅是研究者的事业,而更重要的是被研究者的声音和心声,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这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社会和经济研究中如何获得被研究对象真实信息的实际问题。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从农村发展研究开始,现已被广泛应用到城市发展研究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不再是对立关系,而是合作伙伴关系。他们有共同的目标,进行着一个共同的过程。这样的方法论在诸如以政策和行动为导向的发展研究中,发展实践操作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了这种类型研究中的主要方法论。

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从本质上遵循着相同的认识及方法论的基础。这样一个基础就是只有相信参与而不是简单的参加,拥有意识的建立及双向学习过程的启动,才可能有真正可靠的研究成果,才可能会产生有效的发展实践结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参与式研究与实践方法被认为是改变传统学习范式的最有效的手段。它的主要内容有:参与式农业生态系统分析、农作系统研究、快速农村评价(Rapid Rural Appraisal)、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参与式性别分析、参与式社区发展、目标群体分析、目标导向的项目规划法、参与式培训、农民参与的技术评价、参与式监测与评价、参与式行动培训、参与式贫困评价、参与者分析等。

六、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工具

在过去20多年中,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不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发育了参与式发展的理论体系、研究与实践的方法体系,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被广泛应用和接受的适用工具,即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工具。参与式工具的使用也因其目的、内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作用。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工具实际上是指一套通过参与式方法了解发展对象及所在地区的历史、现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约束、机会等的手段的总称。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工具常常使用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应用社会学和应用人类学研究;②实证经济学的案例调查;

③发展实践问题的分析、发展问题诊断、发展规划的制定、监测与评价;④发展实证研究假设的形成等。它特别适用于所谓的实证社会研究及发展干预的整个过程。

应用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工具往往看起来简单,但使用起来却十分的麻烦,费时、费力。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逐步熟练掌握和使用,并有所创新和发展。参与式研究与实践工具涉及到一系列的技能,既包括个体技能,还包括小组技能。因此,对参与式研究与实践工具的使用一般遵循下列步骤。

(1)组建多学科工作小组。农村及社会状况是错综复杂的,对农村问题的了解和解决,需要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人员,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多学科群体,以便较全面地了解社会的真实状况。应当注意的是多学科的组成并不是简单的学科组合,而是各学科之间的有效互补与整合,其关键之处在于寻求各学科的交互点。这样的设想尽管在实际操作中困难较多,但应尽可能如此去做,如在确实缺乏某方面的专业人员的情况下,就应该对有关人员进行所需专门知识的专门培训。与传统的认识不同,实际上妇女在农村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组建小组时,应该强调性别知识的重要性,做到小组成员在性

别方面的平衡。同时,小组组建好后,还应该选出一位小组组长,负责小组的活动。

(2)小组培训。小组培训包括小组成员的介绍,相互对各自专业知识、性格、兴趣的了解,形成小组工作规范、责任与分工、基本沟通技能培训等。

(3)小组反馈。每次活动后,应该通过墙报、胶片、图示等各种形式,将调查、研究结果公布,并与研究对象进行交流,听取研究对象对小组工作的意见。 (4)小组总结。工作结束后,进行总结,找出差距,系统地列出研究中的问题、发现及弥补的办法,并研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等。

应用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工具,涉及到一系列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①态度的中性。即在调查中,不应带有任何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思想。②态度的友好。即在农村调查和访问期间,应着装朴素、态度和蔼,见到农民问寒问暖,以关心和了解的态度了解农民、了解农村,主动与农民交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③适当的提问方式和形式。不要一开始就采取一问一答,并把农民的回答记录在册的形式,而应把所提的问题记在脑子里,通过对话、讲故事等形式获取所需资料。④聆听农民的讲话。聆听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技能,在听取农民的回答与阐述时,要精力集中,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打盹,也不要轻易插话。⑤尊重农民及研究对象的人格。不要轻易评论其宗教、文化、习俗,要尊重农民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并学习一些简短的地方语言,问候研究对象,与之沟通,这可增加研究工作的融洽性,提高所了解情况的真实程度。⑥精简的记录。由于所了解情况的复杂性,加之许多工具往往都属于快速评价的范畴,因此,对真实情况的记录,力求关键、全面。

参与式发展与研究工具是服务于参与式发展或应用参与式发展途径这一目的的具体技术。顾名思义,作为工具本身,应用它并不是目的,其理论属性完全包含在应用它的过程和目的之中。因而,工具本身是完全客观的。许多工具既可服务于参与式的发展项目,也可用于其他的调查和研究需要。但在应用这些工具时若赋予他们参与式的过程特点,这些工具也便成了参与式的工具。

这些工具大致分为8大类。这种分类方式并不是绝对的,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理解和需要进行调整。同时,对每一大类的工具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补充。读者也可以完全不考虑这种方式,因为了解每个工具本身毕竟更重要,这才是目的。这8大类包括:

(1)访谈类。主要介绍了半结构访谈。具体包括:半结构访谈中的个体访谈、主要知情人访谈、小组访谈、焦点小组访谈,并对非正式的对话式访谈(半结构访谈)、提纲式访谈、标准化的自由回答式的访谈和封闭式的定量化访谈进行了简单的比较。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法和大事访谈也被列入本大类。

(2)分析类。主要包括优势劣势—机遇风险分析法(SWOT—斯沃特矩阵分析法) 和问题分析法(问题树/析因分析)。

(3)排序类。主要包括简单排序、矩阵排序、富裕程度排序等。

(4)展示类。主要包括展示板、壁画/墙报、法兰绒板、断续张贴画、社区编导的静态影像资料、社区编录的录音磁带、社区编导的录像资料。

(5)记录类。主要包括农民记录本、农民记账本、农户每日活动图和二手资料收集。

(6)图示类。主要包括剖面图、历史演变图、季节历、机构关系图和活动图。

(7)会议类。包括召开农民大会和小组会议和集思广益法。

(8)角色扮演与直接观察。

参考文献

1. (英)伯特兰.罗素 .《西方的智慧》.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92

2. (英)T.奥哈根 .《人体、精神与科学》. 马名驹等译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9

3. (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1月版P400

4.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

5. 张雄等主编 .《新编现代西方社会思潮》.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1999年3月

6. 有关量子力学所带来的思想启示本文参考了Norman Uphoff, LEARNING FROM GAL OYA, 996 by Cornell University P305-P411的观点

7. 现实的世界与存在的世界的提法见于Norman Uphoff, LEARNING FROM GAL OYA, 1996 by Cornell University P388

8.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 《数字化生存》. 海南出版社. 1996年 9. 多米尼克.弗雷等 .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知识经济学到学习经济,《知识对经济的影响力》. 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版

10.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 库马 .《社会的剧变――从工业社会迈向后工业社会》. 蔡伸章译 . 1984年台北版 12. 冈纳:缪尔达尔:《反潮流:经济学批判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3. 罗斯托 . 《经济成长的阶段》. 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译室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4. 参见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P28

16. 李小云等 . 《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重要性

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重要性 电气工程学院周志航201530254008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将经历怎样的发展阶段,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项空白。我们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对社会主义的不断再认识,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一种系统的理论,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这是在马克思时代不曾提出和不能解决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活于19世纪资本主义上升时代,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研究是根据西欧、北美文明国家的实际,以英国为典型,做出有关的理论结论的。所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而是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坚持他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也就是说,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 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和文化都相当落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可能迅速地创立起社会主义较高发展阶段所要求的那样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因而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还只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上。这就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回顾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正是在对我国国情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从“社会主义建立”与“社会主义建成”两个概念的区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无一不是同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和改变这种落后状况需要经过长期努力的估计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同我国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的充分估计联系在一起的。相反,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的二十多年间,我们党在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之所以屡犯“左”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我们往往忽视了经典著作作家分析问题的严肃、科学的方法,喜欢简单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家的个别结论和个别观点,把马克思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而设想的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实践证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吞活剥。对国情一知半解,都将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做出不正确的估计,从而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和立论基础,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认真研究和探讨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国是人口大国,社会发展程度也不均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物质基础还很薄弱,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社会财富的积累,还需要持续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阶段必然是长期性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私有制,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必要手段,当社会主义发展达到极限,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高度丰富,文化素质高度发展的时候,社会分配制度由现在的按劳分配过度到按需分配,就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使命,私有制和剥削自然消失,步入共产主义社会。

2018尔雅国内外传统文化理论

【单选题】文化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A人的主观活动 ?B主客观活动的统一 ?C实践的结果 ?D外部环境的影响 2 【单选题】国外关于传统的代表性著作《论传统》是()的著作。 ?A巴特勒 ?B希尔斯 ?C庞德 ?D弗罗斯 3 【单选题】中体西用是()的观点。 ?A戊戌变法 ?B太平天国 ?C洋务派 ?D五四运动 4 【单选题】传统是动态的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 ?A总和 ?B一部分 ?C对立面 ?D提炼

【判断题】传统拥有强大的力量,是不可变的,不可被选择的。(错) 【单选题】关于典籍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典籍文化是发扬古代文化的基础性工作 ?B、典籍文化等同于传统 ?C、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整理典籍 ?D、典籍文化包含传统文化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2 【单选题】正确地对待传统,首先要()。 ?A、对传统有个清醒的认识,要对这一传统作出价值的判断 ?B、破除、发扬、转换传统的条件、环境、步骤,避免空谈对某一传统的取舍 ?C、在选择传统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传统的相互制约,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D、注意各个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性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3 【单选题】要正确地对待传统,首先要有一个()的态度。 ?A、辨证 ?B、客观 ?C、主观 ?D、谦虚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单选题】关于人与传统的关系具有()。 ?A、两重性 ?B、三重性 ?C、四重性 ?D、五重性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判断题】吴相洲认为《曾国藩家书》不属于传统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单选题】()的诗称为文天祥在狱中的精神支撑。 ?A、李白 ?B、孟浩然 ?C、杜甫 ?D、李商隐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主因素不包()。 ?A、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B、革命的文化传统 ?C、文学的优秀文化传统 ?D、国外的文化传统 我的答案:D得分:0.0分 3 【单选题】李约瑟在()中提出,现在我们几乎每一项发明都可以在中国找到渊源。?A、《中国科技史》 ?B、《中国传统文化》 ?C、《世界发明与传统》 ?D、《中国与世界》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判断题】要想充分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必须对其进行新的阐释。()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鲁迅认为,不能革新的民族也是不能保古的。()

_政治参与_概念辨析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政治参与0概念辨析 陈振明李东云 摘要:政治参与是当代政治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目前国内外政治学界对/政治参与0概念却未能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者有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将/政治参与0定义为公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非职业行为,并对这一定义作出详细的说明。作者认为,在政治参与概念界定时需要着重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即主体是否包括职业政治人士,是否包括动员参与,是否包括非法手段,是否包括心理和态度。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民主;概念辨析 中图分类号:D0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08)04-0104-07 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有关政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中,参与都是一个核心的概念。01近年来,政治参与及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学界及政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对于/政治参与0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学界却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其定义目前也莫衷一是。正如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所言:政治参与像有些术语一样,/由于意思实在太多,最终倒反失去它们的有效性0。o政治参与的研究必须从厘清相关的概念开始,或者说,对/政治参与0概念进行明晰的界定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因此,对于/政治参与0这一概念的辨析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 公民参与政治的行为和传统自古有之。然而,/政治参与0却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术语。关于这一概念,当代的政治学家下过了不少的定义。帕特里克#J#孔奇在专门研究了政治参与的诸多界定之后,提出争论所集中的六个主要问题:?(1)积极与消极形成的比较:应当从行为上来解释政治参与吗?)))如选举、政党竞选)))还是也包括其被动形成)))爱国主义感情,对政治问题的敏感性等等?(2)过分的与不过分的行为之比较:政治参与包括非暴力反抗及政治暴力活动,还是限制在-比较常规.的行动上?(3)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目的比较:政治参与的定义中是否包括要改变或维护政府形式而作出的努力,还是仅限于改变或维护政府权力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年度重点项目/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方式的研究0(项目批准号: 70633001)之子项目)))/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0的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陈振明,教育部/长江学者0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东云,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 104

管理学激励理论的发展史

管理学激励理论的发展史 案例1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案例 2: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徒弟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徒弟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 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徒弟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 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组织或企业是由人组成的群体。企业最大的原动力来自员工。无论企业的潜力多么大,实力多么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而企业的领导者就是要做一个为员工画树叶的人。不论领导者多么优秀和能干,如果他不能成功地促进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就难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中的领导职能是通过对人的激励实现的。 一、中国古代激励思想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激励的论述极为丰富,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中即有 “欲以激励应审”之说,意即激发使其振作。西方学者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論、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等激励理论都可以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影子。 (一)通过教育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思想 儒家主张通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应措施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孔子提出,为政首先就是要考虑施恩惠于人民,使人民过着安逸的富裕生活,否则就是“不仁、不义”。 治理国家的目标,首先在于安民。民贫则怨,民富则安。儒家所阐述的以人为本的仁学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是要求企业领导人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他必须热爱企业,热爱全体员工,热爱所从事的事业。要办好企业,就必须“得民心” ,而要得民心,就必须“以仁心买人心” 。企业经营者要以爱心对待员工,进行“感情投资” ,它对于企业内部化解矛盾,增进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起着显著的作用。 (二)因人而异的激励方法 兵家提倡以心治心,因人而异,奖罚分明,赏罚及时的激励方法。兵家提出,管理者要注重下属的心向、态度,“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 。不同的部下,心态、个性各不相同,管理者要因人而异地进行管理、激励。企业中员工有个体差异,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类型的企业员工需

管理学经典韦伯的组织理论

管理学经典韦伯的组织理论(1911)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与泰勒、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对其服从是因为领袖人物占据着传统所支持的权力地位,同时,领袖人物也受着传统的制约。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并不是以与个人无关的秩序为依据,而是在习惯义务领域内的个人忠诚。领导人的作用似乎只为了维护传统,因而效率较低,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而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他必须以不断的奇迹和英雄之举赢得追随者,超凡权力过于带有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的启示。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慎重的公正。原因在于:(1)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2)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3)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有了适合于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Ideal Type),具有下列特征: l、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是根据合法程序制定的,应有其明确目标,并靠着这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组织与规范成员的行为,以期有效地追求与达到组织的目标。 2、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3、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 4、成员的选用与保障。每一职位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后,其思想理论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数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名字,传颂着很多不朽篇章,留下了众多动人的故事。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像一群灿烂的新星呈现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杰拉德?温斯坦莱等人。他们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幻想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鼻祖。他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天资聪颖,14岁时就到牛津大学深造。在大学里,莫尔阅读了大量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最喜欢读的书。大学毕业后,他很快成为出色的律师和知名的议员,还担任过下议院议长和大法官,但他没有满足于锦绣仕途和荣华富贵,而是致力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他亲眼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对“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深有感触,这引起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当时意大利著名航海家韦斯甫契的游记风靡整个欧洲,他在游记中说,在巴西南纬18度的地方留下了24个人,在那里安家落户。莫尔遂决定假借24个人中的一位,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于是写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莫尔在书中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他说: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致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1535年7月7日,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任英国教会的首领被判死刑。有人规劝莫尔悔过,他回答说:“自由的代价的确很高,但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在走向刑场时,他从容告别家人,面无惧色,一路谈笑风生;临刑前,他对刽子手说:“我的脖颈短,好好地瞄准,不要出丑。”莫尔被杀害后,其头颅被悬挂在伦敦桥上示众。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高二(1)班张慧 提要: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 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发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有机体,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加上解读者视角和认识的差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是正常现象。愚见以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陈寅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很值得注意。他的见解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1.中国文化可分为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

亨廷顿是美国著名的持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理论家, 他认为, 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内容。在众多学者对政治参与概念分析中亨氏的概念界定及其阐释扮演着关键性的转折角色。他突破了以往将政治参与局限于投票行为的界说,而将研究的触角伸展到相当宽广的行为领域,即政治参与不自限于投票行为的狭窄意义。。。广义而言,它包含竞选行为、讨论政治、接洽官员等活动。它不仅注意投票当天的行为,而且关注个体与政治系统之关系的基本向度。。。(所谓的‘关系’,不但包括投票、资助政党及致函国会议员等单独行为,并且注重政治系统中各个个体透过政治活动性质而展现出来的角色和位置。)关于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关系,亨廷顿给出了一个公式:政治参与/ 政治制度化= 政治不稳定。政治稳定长期来看依赖于政治参与的扩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分化出一些新的社会集团,政治体系必须扩大参与,将他们吸收进来,否则,他们将是威胁政治稳定的力量。但由于政治参与的急剧增加, 而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又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必然导致政治的不稳定。 在政治稳定和政治参与之间, 亨氏更强调政治稳定, 他认为,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必须先有权威,然后才能对它加以限制。在亨氏看来,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是政治参与的基础, 是政治参与有效的保证,必须限制政治参与, 使其与政治制度化水平相适应。亨氏强调政治稳定, 这无可厚非, 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态度,说明他是一个严谨理性的政治学家, 但他过分强调稳定使其观点带有权威主义的明显特征, 因此颇受批评。正如英国学者科林·莱斯所说, “亨廷顿在他的著作eg.<乌合之众>中,表达出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对人民大众的困惑、不安和矛盾的情绪感到厌恶,而对能够驾驭、引导、必要时甚至镇压群众的一切‘上层显贵’官僚阶层或‘领导’集团,却表示赞赏。”我们无从否认亨廷顿对秩序和稳定的维护过于僵硬。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的保守性和现实性既是其价值所在,又是其缺陷之源。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这使他的理论对现实决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因其又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所以只顾眼前,僵硬地维护现秩序,缺乏前瞻性,又往往使人陷入迷茫。 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的对中国政治参与行为的现实启示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正经历着由革命型的、动员型的、激情型的模式向建设型的、自主型的、理性型的政治参与模式转变。参与政治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从已往的单纯投票行为到公民通过参与来维护和发展自身的权利。如信访、出席听证会、基层自治等方式。我们从2007年厦门PX化工项目迁址事件中可看出,厦门人表现出的理性政治参与行为,实为可圈可点,被誉为公民行动的里程碑。但同时也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中存在着相当多的无序、盲目和非法的政治参与。公民在面对制度化水平尚待提高的政治决策时,往往控制不住自身情绪而导致一定规模的非法或不恰当参与,如2008年贵州瓮安6 28事件、2011广东乌坎村事件。那么,如何认识相差甚远的政治参与呢?亨氏对政治参与的定义“一般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可为我们拨开认识上的迷雾。” 对此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应对群体性事件,鼓励公民有序的进行政治参与:一是要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健康发展,这是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物质基础。一般而言,经济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呈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为公民参与提供机会和条件,经济发展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公民诉诸政治参与来维护并实现自身的利益。二是大力加强公民教育。提升素质,要以现代公民意识、公民责任以及公民参政的技巧作为教育蓝本,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精神落实到公民的具体参政行动中去;三是公民与政府双方都应本着开放和理性的态度来面对政治参与,从而使公民参与行动得到进一步激发。各级政府要有充分的信心和建设能力来从容应对,将各类政治参与引向有序的轨道,“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亚当斯公平理论

亚当斯公平理论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发?P130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是由美国学者亚当斯(J.S.Adams)在综合有关分配的公平概念和认知失调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 1名词解释 该理论认为,对自己的报酬的知觉和比较的认知失调,导致当事人的心理失衡,即不公平感和心里紧张。为减轻或消除这种紧张,当事人采取某种行动以恢复心理平衡。如果报酬公平,当事人就会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当事人的行为。 2理论阐述 他认为,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和起到激励作用。而报酬是否公平,职工们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和他人比较,或进行历史比较、和自己的过去比较。报酬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职工心理上紧张不安。报酬过高时,实行计时工资制的职工会以提高产量,改进质量来消除自身的不公平感,实行计件工资制的职工则将产量降低而把质量搞得好一些;报酬过低时,计时制职工便同时用降低产量和质量的办法来消除不公平感,计件制职工则以降低质量,增加产量的办法来维持收入。 3不公平的后果 1、改变付出:报酬偏低的员工会以降低努力的形式来平衡偏低的报酬。(消极怠工) 2、改变结果:改变自己的产出。(如增加产量降低质量) 3、改变自我认知。(如夸大自己的贡献) 4、离开原有环境。(调职) 5 、改变对他人的看法。 6、另选比较对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报酬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56年提出。 他认为,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和起到激励作用。而报酬是否公平,职工们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和他人比较,或进行历史比较、和自己的过去比较。报酬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职工心理上紧张不安。报酬过高时,实行计时工资制的职工会以提高产量,改进质量来消除自身的不公平感,实行计件工资制的职工则将产量降低而把质量搞得好一些;报酬过低时,计时制职工便同时用降低产量和质量的办法来消除不公平感,计件制职工则以降低产量,增加产量的办法来维持收入。 公平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 公平理论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对于组织中的大多数员工来说,激励不仅受到他们自己绝对报酬多少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他们对相对报酬关注的影响,而且对于报酬过高所带来的不公平对员工的行为影响不大,人们倾向于使报酬过高合理化。公平理论对于更好地理解组织中的工作行为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也是管理者所应该了解的一种激励过程。 对于组织中的管理者来说,应该关注员工有关公平与不公平的社会比较过程,从而不断地改变激励模式并保证其有效性。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尽可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员工。作为员工来说,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到的绝对报酬,也关心自己的报酬的相对性。如果员工认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他们就会试图采取我们前面提到的行为方式来改变境况,减轻不公平的感觉。例如,他们可能会经常缺勤、上班迟到、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降低工作质量等。此时,管理者应该尽量通过改变员工的工作来改善投入和收益的平衡性,以此作为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的手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

一、世界历史与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开始由民族历史走向了世界历史。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和交通工具的落后,地域像壁垒一样把人们阻隔开来,各民族都在走着自己自发形成的发展道路,各民族之间缺少广泛的交往,问蒙只在孤立的地区发展,这就造就了如下结果:1、文明的成果不能得到保存; 2、人类每天都在重复。因此,历史发展的过程是缓慢的。 资本主义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生产力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改进、商品经济物与物的联系促使资本家奔走于世界各地推销商品的需要,使资本家到处落户、到处建立联系,从而建立了一个世界市场体系,使民族历史开始转向世界历史,把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卷入到世界历史洪流中。任何一个国家发生的事情,都可能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事件,这就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此后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与前此不一样的新的特点。由于广泛的交流,文明的成果得到了保存和传播,人类避免了每天重新发明的重复现象,由此大大加速了历史发展的进程。跳跃性的发展成为历史的常规现象,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跨越几个历史发展的阶段,这就是后发国家能够很快赶上和超过先发国家的根本原因。 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也就是两极性的世界分工体系形成的过程。 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经济科学技术的先进条件,以较少的劳动换回了较多的劳动,对后发国家进行盘剥和剥削,由此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使农业文明的国家从属于工业文明的国家。在这种工业体系中,西方资本为了保证商品的输出、资本的输出,千方百计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遏制后发国家,不允许其独立和强大起来,以保证自己对世界的统治。中国的社会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1840年之后中国逐渐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面临着亡国危险,有志之士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民族富强、人民生活富裕之路,但当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刚开始起步时,他彻底发展的道路已被堵死。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

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

对一个世纪性的伟大领袖的最好纪念,是把他的未竟之业进行到底。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功绩,首先在于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其次,在于他力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打开了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工作。虽然,毛泽东的探索没有获得成功,但他却为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许多正确的和错误的经验。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在清理毛泽东的历史遗产中,纠正错误,继承正确和开拓创造,终于完成了毛泽东的未竟之业,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把科学社会主义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它解决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提出的新阶段的历史任务,用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代替旧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并以此为起点,开始了新的一轮世界社会主义的周期运动,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新纪元。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出色地解决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现阶段的历史任务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回顾和考察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的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从《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历史阶段,而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其特殊矛盾性,有其不同的历史任务。在这里,我把它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为实现其阶段性的任务,大体上花去了40年左右的时间。第一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运动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阶段。在这一阶段里,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欧洲最发达国家的历史中上升到了首要地位,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物质条件。在这一阶段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19世纪人类业已创造出来的优秀思想成果,深入考察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经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

政治理论(新全)

一.宪法制度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称为五四宪法。 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被称为七五宪法。当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有严重错误。 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60条。被称为七八宪法。 中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实行的。 一、宪法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规定 (一)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 2、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也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3、社会主义制度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破坏,都是国家和人民的敌人。 4、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事务。 统一战线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参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6、民主集中制 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二)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 11、受教育权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二、宪法的解释、修改和监督实施制度 (一)宪法解释制度 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宪法修改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宪法修改权。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三)宪法实施监督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所作的解释。 二.执政党制度

1911年 韦伯的组织理论

1911年韦伯的组织理论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与泰勒、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 *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对其服从是因为领袖人物占据着传统所支持的权力地位,同时,领袖人物也受着传统的制约。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并不是以与个人无关的秩序为依据,而是在习惯义务领域内的个人忠诚。领导人的作用似乎只为了维护传统,因而效率较低,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而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他必须以不断的奇迹和英雄之举赢得追随者,超凡权力过于带有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的启示。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慎重的公正。原因在于:(1)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2)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3)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有了适合于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Ideal Type),具有下列特征: l、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是根据合法程序制定的,应有其明确目标,并靠着这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组织与规范成员的行为,以期有效地追求与达到

社会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摘要:在人类历史上是先有社会主义思潮, 后有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四个阶段,恰似直线与曲线的交叉发展,呈抛物线前进与螺旋式上升。纵观社会主义的严谨理论和颇具色彩性的实践,充分证实,社会主义确是大势所趋,真理所在,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简介与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的展望,着重说明,社会主义不会只有一个方案,一条道路,一种模式,进而使读者认清社会主义的真谛,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激发对社会主义的热情,并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有四个阶 段,即封建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资本主义。【1】16世纪初至18世纪末,西欧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社会内部孕育产出。在资本主义的这四个发展阶段中,始终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 生产资料私有占有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等)和弊病(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危机、政治倾轧、军事侵略、

社会犯罪等)。随着资本主义这四个发展阶段的不断发展,矛盾的积累与激化。社会主义的兴起就是旨在建立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消除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和弊病。首先出现的社会主义思潮,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特别是19初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深恶痛绝地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和欺诈,抨击资产阶级国家的压迫和宗教的欺骗,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因违背人类理性和社会公德而必须加以 改变。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进步思想给予工人以启蒙教育,并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料。但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毕竟是空想。他们是凭主观想象建立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制度,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到了19世30—40年代,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无产阶级开始形成为独立的政 治力量,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成熟了。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入工人运动,认真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地继承 了人类一切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加以革命的改造和发展, 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192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和运动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上有了重大突破。列宁尊重实践,尊重科学,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面对新的时代特征,列宁不仅在理论上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资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如果父母或照料者给予婴儿良好的照顾和爱抚,婴儿就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可信的地方。这种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也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 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儿童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儿童渴望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许幼儿去做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的独立探索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动自主的个性;反之,如果父母过分保护或过分批评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产生一种羞耻感。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影响。 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掌握新的任务。此时父母或教师认可儿童的活动并进行恰当的指导,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获得发展。反之,如果父母嘲笑儿童的探索,或过多干涉,儿童就会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内疚感。 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个时期,儿童已经进入学校,开始体会到能力和成功之间的关系。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教师和长辈的认可与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将增强儿童的胜任感,有利于形成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遭受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往往是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 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着忠诚的实现。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职业的选择、性别角色和人生观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个体在这一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地整合起来,其所想、所做与他的角色概念相符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自我同一性。如果不能整合,将会导致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延迟,产生同一性危机。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感。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能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为一体,获得共享的同一性。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个体会变得冷漠,回避人际交往。 7.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能力,而主要是指关心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一个人即使没有孩子,只要能关心、教育孩子也可以具有繁殖感;反之,其人格贫乏和停滞,这个人便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8.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