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刀消融同步化疗治疗胰腺癌
- 格式:pptx
- 大小:15.46 MB
- 文档页数:32
胰腺癌晚期了动手术和化疗还有治吗胰腺癌发病比较隐匿,当病人出现症状,如腹部隐痛、黄疸、体重下降而就诊时,多为晚期了,而且胰腺癌的预后相当的差,手术与否对于生存率无太大改善,化疗相对不敏感。
当肿瘤侵犯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导致原发肿瘤无法切除时可以认为是晚期了。
由于患者确诊时大多数已属晚期,手术难以根治切除,今年来放射治疗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同时配合抗癌中药如(人参皂苷Rh2)等可有效减毒,作为姑息性治疗,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两者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迅速抑制生长因子与癌细胞亲合,阻止癌细胞的繁殖,癌细胞膜构象发生改变,通透性异常,使癌细胞暴露与免疫细胞消亡。
〈2〉迅速封闭癌组织的供血通道,切断癌体组织的营养来源,迫使其消亡。
〈3〉调整迅速改变癌基因的排列顺序,修正基因异常表达,使癌细胞修正。
〈4〉迅速消除癌性疼痛因子.癌性消瘦因子对人体的病理损害,提高胃肠消化功能,快速恢复身体健康。
〈5〉迅速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活性吞噬,及癌细胞及崩解的瘤体。
中药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既能巩固放疗、化疗的效果,又能消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中医中药辅助治疗,能有效促进康复,并预防疾病的复发及转移。
临床实践证实中药人参提取物人参皂苷Rh2可以通过使癌细胞逆转成正常细胞的分化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免疫调节作用和修复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损伤四大机制来达到抗肿瘤功效,并有效防止癌复发转移。
同时中药人参皂苷Rh2联合放化疗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人参皂苷rh2剖析(人参皂苷rh2效果,人参皂苷rh2含量,人参皂苷rh2价格,人参皂苷rh2正品,人参皂苷rh2厂家)人参皂苷-Rh2(ginsenoside Rh2,简称GS-Rh2)是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原人参二醇型低糖链皂苷单体。
它是生晒参加工红参时,由于某些原人参二醇组人参皂苷受热分解,配基上糖链断裂降解产生的次皂苷。
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主要活性物质经水解后,最后产物中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能力最强的成分。
纳米刀消融术治疗晚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时志刚;李晓勇;陈艳军;程冰冰;陈升阳;胡水全;仝昊【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22(51)19【摘要】目的分析纳米刀消融术在晚期胆囊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36例晚期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纳米刀消融术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的患者设为研究组(n=20),将仅接受PTCD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16),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2个月血清总胆红素和糖类抗原19-9(CA19-9)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中位生存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术前血清总胆红素、CA19-9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周、1个月、2个月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术后1、2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1个月、2个月,研究组血清CA19-9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血清CA19-9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清CA19-9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0.05)。
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个月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术后经PTCD管造影提示,研究组19例患者实现胆道再通,再通率为95.0%;研究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3个月vs.3个月,P<0.05)。
术后研究组出现1例胆道感染,1例肝脓肿,1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对照组出现5例胆道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2%,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纳米刀消融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总页数】5页(P3293-3297)【作者】时志刚;李晓勇;陈艳军;程冰冰;陈升阳;胡水全;仝昊【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8【相关文献】1.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2.胆囊癌根治术与介入栓塞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3.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疗效的临床分析4.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联合TACE治疗特殊部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5.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键词:胰腺肿瘤;诊疗准则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56(2019)02-0281-13Diagnosis,management,andtreatmentofpancreaticadenocarcinoma(V2018)NationalHealthCommission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Keywords:pancreaticneoplasms;practiceguideline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9.02.009收稿日期:2018-12-28;修回日期:2018-12-28。
1 概述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ductaladenocarcinoma)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近年来,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2年全球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列恶性肿瘤第13位和第7位。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2011年中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加,2015年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中第9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中第6位。
近年来,随着影像、内镜、病理等学科的发展,胰腺癌诊断水平有所提高;外科手术新理念和新技术(如腹腔镜技术、机器人等)的发展,局部治疗手段(如立体定向放疗、纳米刀消融治疗、放射粒子植入等)以及抗肿瘤药物(如吉西他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如替吉奥、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尼妥珠单抗等)的应用等,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机遇和进步。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胰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胰腺癌诊疗水平,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虽然该规范旨在帮助临床决策,但无法纳入所有可能的临床变化。
2 诊断技术与应用2.1 高危因素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晚期胰腺癌调强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的临床观察胡伟;张娟【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ree dimensional-confonnal radiotherapy (3DCRT) combined with 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group (received 3DCRT combined with 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single radiotherapy group (received 3DCRT), and single chemotherapy group (received 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3 years. The 1-year survival rate and 2-year survival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was effective in 19 cases (63.33%) in the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12 cases (40%) in the single radiotherapy group and 11 cases (36.67%) in the single chemotherapy group. The 1-year survival rate and 2-year survival rate in the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group reached 46.67% and 23.33%,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33.33% and 3.33% in the single radiotherapy group, 26.67% and 0% in the single chemotherapy group). Conclusion 3DCRT combined with 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has better clinical effect than radiotherapy alone or chemotherapy alone, which should be extended in clinical practice.%目的观察调强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上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疗的资料齐全且得到病理确诊或影像学确诊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共计90例,随机分成三组,放疗合并化疗组、单用放疗组以及单用化疗组,分别给予调强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单纯放疗以及单用吉西他滨化疗治疗.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分别将单独放疗组、单独化疗组与放疗合并化疗组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随访1~3年,比较三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以及2年生存率.结果放疗合并化疗组总有效人数19例(63.33%),单独放疗组12例(40%),单独化疗组11例(36.67%),治疗有效率上放疗联合化疗组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放疗联合化疗的患者1年生存率达到46.67%,2年生存率达到23.33%;单用放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33.33%,2年生存率为3.33%;单用化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26.67%,2年生存率为0%,结果显示放疗合并化疗组治疗后1年及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的疗效高于单独使用调强放疗或者单独使用吉西他滨化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08【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晚期胰腺癌;吉西他滨;放疗;化疗;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作者】胡伟;张娟【作者单位】荆州市中心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湖北荆州434020;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湖北荆州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恶性程度高是胰腺癌的一个特征,同时也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早期即可侵犯到血管、淋巴结、周围脏器等。
DOI:10.3969/j.issn.1008-794X.2015.04.001作者单位: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通信作者:孙钢E 蛳mial :cjr.sungang@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微创消融方法用于治疗良恶性肿瘤,目的是既可最大限度消除肿瘤,又不影响正常组织。
化学消融、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及间质性激光凝固治疗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然而,这些方法对治疗区域的组织破坏缺乏选择性,可能损害邻近的胆囊、胆管、肠道、尿道和神经等,同时血液循环产生的热沉效应对局部治疗温度影响较大[1]。
近年来,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IRE )消融肿瘤技术显示出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其治疗肿瘤温度<50℃,无热沉效应,适用于大血管周围肿瘤的消融治疗。
该技术对于含胶原较多的组织结构如血管、胆道及神经不易产生损伤,并且治疗时间短(<5min )。
该技术于2011年10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批准应用于临床,同时还通过了欧洲共同体质量(CE )认证。
本文就IRE 技术原理、临床应用及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1电穿孔原理电穿孔是高压电场以微秒和毫秒脉冲的形式作用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产生不稳定电势,在细胞膜上造成纳米级孔隙的物理现象[2]。
根据施加于细胞膜上的脉冲幅度与时间,细胞膜上的纳米级孔隙可分为暂时性或永久性,即可逆电穿孔(RE )与IRE 。
在RE 状况下,细胞可完全修复和生存,而IRE 则导致细胞死亡。
RE 目前已成为生物医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工具,用于向细胞内介导药物、基因或进行细胞融合[3蛳5]。
近年随着对电穿孔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IRE 所具有的非热细胞消融的特殊模式、不影响胶原等支撑结构、允许消融组织区域健康组织再生、无瘢痕形成等重要特性,已在肿瘤临床治疗不可逆电穿孔技术消融肿瘤研究进展孙钢·专论Specialcomment·【摘要】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又称纳米刀,是一种能有效消融肿瘤的新技术。
纳米刀消融参数及临床应用纳米刀是一种新型的消融技术,以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在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
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更精确、更有效的肿瘤消融,同时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纳米刀的消融参数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表现。
纳米刀是一种基于纳米级别的精确手术技术,其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产生局部高温,使肿瘤组织瞬间坏死。
与传统的手术刀相比,纳米刀具有无创、精确、安全、高效等优点。
频率与功率:纳米刀的消融效果受到频率和功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频率越高,功率越大,消融效果越好。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热损伤和副作用的增加。
因此,选择合适的频率和功率是关键。
焦点深度:焦点深度决定了纳米刀能够消融的组织厚度。
一般来说,焦点深度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来选择。
消融时间:消融时间是指纳米刀工作的时间。
一般来说,消融时间越长,消融效果越好。
然而,过长的消融时间可能导致热损伤和副作用的增加。
肿瘤治疗:纳米刀因其无创、精确、安全、高效等优点,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一些深部肿瘤,如胰腺癌、肝癌等,纳米刀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疼痛治疗:纳米刀也可以用于疼痛治疗,如神经痛、关节痛等。
通过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纳米刀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疼痛。
其他应用:除了肿瘤治疗和疼痛治疗,纳米刀还在其他领域有所应用,如子宫肌瘤治疗、前列腺增生治疗等。
纳米刀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消融技术。
通过优化消融参数,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其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纳米刀将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射频消融减胎术是一种先进的妊娠管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多胎妊娠的治疗。
这项技术的目的是减少胎儿数量,以减轻母体和胎儿的并发症,并改善妊娠结局。
本文将详细介绍射频消融减胎术的临床应用。
射频消融减胎术主要是利用射频能量将特定部位的胎盘组织加热至60°C - 100°C,从而破坏胎盘组织,减少胎儿数量。
中国第一例胰腺肿瘤纳米刀手术圆满成功2015年7月6日,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住院病房内,61岁高龄的埃及患者ABDELAAL ABDELRAZEK ABDELHADY FARAG ALLA看着自己的CT检查结果,高兴得热泪满眶。
前两天,也就是2015年7月2日,在万众瞩目之下,他接受了胰腺肿瘤纳米刀消融治疗术,这是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乃至大陆的首例。
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和配合下,手术很成功,CT显示他体内的肿瘤已明显坏死,而且术后身体状况良好。
术前多方位讨论纳米刀的定位开腹进行手术术前,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牛立志院长、外科首席专家组织医生召开了病情讨论会。
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包绕腹腔干、脾动、静脉、肝动脉、肠系膜动静脉,肿瘤与血管粘连,胰腺周围有多发淋巴结,考虑转移可能大,手术切除困难。
而患者一般情况尚可,肺功能稍差,其余各项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无消融治疗禁忌症。
经讨论决定采用纳米刀消融手术治疗胰腺肿瘤。
纳米刀是一种全新的尖端肿瘤消融技术,它通过释放高压脉冲在肿瘤细胞上形成纳米级永久性穿孔,破坏细胞内平衡,使细胞快速凋亡。
2012年4月美国FDA正式批准应用于临床,同年12月欧盟批准应用于临床。
2015年6月在中国批准应用于临床,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成为大陆第一家引进纳米刀的医院。
因此,这次的胰腺肿瘤纳米刀消融手术也是大陆的第一例。
多台国际顶级先进设备为手术保驾护航三针定位,精准下针微创治疗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纳米刀的出现给微创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对于风险比较大的部位,纳米刀弥补了原有微创治疗技术的不足。
纳米刀适用于肝、肺、肾、胰腺、前列腺以及其他实体肿瘤,尤其对靠近肝门区、胆囊胆管、胰腺、输尿管的肿瘤具有独特优势。
纳米刀治疗时间短,3公分肿瘤纳米消融不超过5分钟。
不会伤害肿瘤周边的血管、胆管和神经线等组织结构,且复发几率低,复发间歇时间长。
目前埃及患者ABDELAAL ABDELRAZEK ABDELHADY FARAG ALLA恢复情况良好,虽然手术过程中可能性很多,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医院的先进设备和医生严谨的手术技术让手术获得巨大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出血量仅20ml。
胰腺癌化疗新突破!这种新型化疗方案,可显著延长生存期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其病程短、进展快和预后差,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接近的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
即便是1期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只有14%;一旦进展到3期或4期,5年生存率更是锐减到3%和1%。
据估计,全球每年新确诊的胰腺癌病例超过33.7万例。
那些曾经活跃在身边的名字,一旦成为胰腺癌的猎物,便再难幸免。
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曼、《人鬼情未了》中的男星帕特里克、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香港胖姐沈殿霞……不过,好消息是,对于这种预后极差的癌症,最近一项关于新化疗的研究结果却引起医生和患者们的广泛关注。
日前,法国洛林大学洛林癌症研究所Conroy等报告,胰腺癌术后,改良的FOLFIRINOX 方案(mFOLFIRINOX)辅助治疗较吉西他滨单药可显著延长生存期,不过,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
该研究发表在权威期刊《新英格兰杂志》。
新化疗方案含有4种不同的化疗成分,包括:奥沙利铂(oxaliplatin)、亚叶酸钙(leucovorin)、伊立替康(irinotecan)、以及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为比较mFOLFIRINOX 方案相对吉西他滨用于胰腺癌术后患者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入组493例胰导管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入mFOLFIRINOX方案组或吉西他滨组。
主要终点为无疾病生存期(D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中位随访33.6个月,mFOLFIRINOX组和吉西他滨组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分别为21.6个月和12.8个月,3年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39.7%和21.4%。
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4.4个月和35.0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4%和48.6%。
新方案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5.9%和52.9%;吉西他滨组有1例死于毒性反应(间质性肺炎)。
其实,早在去年年中,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也对新的化疗方案进行过专题报道。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分析》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分别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联合治疗与单纯化疗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一、引言: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的消化系统肿瘤。
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化疗、放疗以及姑息性手术治疗等。
然而,单纯化疗的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开始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得到应用。
本文旨在分析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疗效。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资料。
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治疗(联合治疗组),另一组接受单纯化疗(对照组)。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等指标。
三、疗效分析:1. 肿瘤控制情况: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肿瘤大小缩小程度、肿瘤进展抑制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说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肿瘤进展。
2. 生存期: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较对照组有所延长,且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这表明联合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安全性: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说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四、讨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通过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部,实现局部高剂量照射,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联合化疗则通过全身性的药物治疗,进一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两者联合应用,既能实现局部控制,又能提高全身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单纯化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伽玛刀联合热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张丽萍;聂青;康静波;王斌;蔡昌兰;李建国;齐文杰【期刊名称】《癌症(英文版)》【年(卷),期】2008(027)011【摘要】背景与目的:放疗及化疗等非手术治疗是局部晚期胰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评价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联合热化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1年12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75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7例仅采用单纯放疗,38例在放疗的同时及以后给予热化疗.放疗采用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50%~60%等剂量曲线,单次周边剂量3.0-4.5 Gy,治疗8~12次,热化疗自伽玛刀治疗开始后同步进行.热疗时维持温度41.5-43.5℃,每次1 h.每周2次,共6次.热疗中同时给予替加氟0.6~1.0 g,亚叶酸钙0.2 g静脉滴注.进行4-6次;或伽玛刀治疗同时及治疗后给予吉西他滨0.6-1.0 g/m2d1.8静脉滴注;顺铂20~30 mg/m2 d1-3静脉滴注,每28天重复一次,总疗程3-6周期.结果:治疗后3个月全组总有效率(CR+PR)为70.7%(53/75),综合组与单纯放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3.7%、67.6%.全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8.3%和22.1%,其中综合组分别为51.2%和26.5%,单纯放疗组分别为45.2%和17.6%.治疗及随访期间未见穿孔、大出血、持续高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联合热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近期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耐受,且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较好的方法.【总页数】4页(P1204-1207)【作者】张丽萍;聂青;康静波;王斌;蔡昌兰;李建国;齐文杰【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放射肿瘤科,北京,1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放射肿瘤科,北京,1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放射肿瘤科,北京,1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放射肿瘤科,北京,1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放射肿瘤科,北京,1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放射肿瘤科,北京,100037;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放射肿瘤科,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积极稳妥地开展纳米刀肿瘤消融新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的发展,特别是影像学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治疗技术已经成为临床肿癌治疗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物理消融(射频、冷冻、微波、激光等)、化学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这些技术总的来说创伤小、疗效好,但其最大缺点是对组织的破坏无选择性,在治疗肿癌的同时可能造成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对于位于邻近重要组织结构的肿癌,上述治疗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大大地限制了此技术的应用, 纳米刀(NanoKnife)作为一项最新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因其具有“选择性消融”的独特优势,对特殊部位肿瘤治疗过程中,在保证肿瘤组织灭活的同时保护了血管、胆管、肠管及神经等重要结构,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广受关注。
1、肿瘤微创介入技术治疗特殊部位肿瘤的瓶颈基于冷或热的能量消融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因对局部组织无选择性的物理性破坏限制了其发展,其中最为共性的不足之处即在消融范围内除了对肿瘤组织灭活外,邻近的正常组织结构如血管、神经、肠管、胰胆管等均受到破坏。
放射性粒子植入也会对肠管、胆囊、血管及脊髓等脏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保证手术安全性,术者将根据肿癌位置及毗邻结构设定治疗安全边界,以防损伤重要组织结构。
但是这也将造成对邻近重要组织结构的肿瘤细胞无法彻底灭活。
如何最大限度灭活肿癌、以减少肿癌复发,并最大程度保证手术安全性,成为困扰每个介入医师的难题,也是肿癌微创治疗发展的瓶颈,新的技术手段纳米刀设备的出现为提高特殊部位肿瘤微创治疗带来了希望。
2、纳米刀基本原理及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勢纳米刀消融术又称为非热不可逆电穿孔术( non-therma1 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NTIRE)是一种新型的在纳米水平上对肿癌进行消融的微创技术,不引起局部组织的温度变化,在极短时间内通过对靶组织施加多个短频高压直流电脉冲,造成细胞膜的不可逆透化作用,使组胞凋亡。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分析》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分别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联合治疗与单一治疗在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以及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显示出显著优势。
一、引言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消化系统肿瘤。
晚期胰腺癌患者常面临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效果有限、生存质量严重下降等难题。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多种治疗方法不断涌现。
本文重点分析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晚期胰腺癌患者XX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A组)和单纯化疗组(B组)。
2. 治疗方法A组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治疗,B组仅采用单纯化疗。
3. 评价指标(1)临床疗效: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等指标;(2)生存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估;(3)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
三、结果1. 临床疗效A组总有效率为XX%,B组总有效率为XX%。
联合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
2. 生存质量联合治疗组在生活质量问卷评分上较单纯化疗组有显著提高,显示联合治疗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3. 不良反应虽然两种治疗方案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但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B组。
其中,骨髓抑制是两种治疗方案中均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但A组的骨髓抑制程度较轻,恢复较快。
四、讨论1.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优势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通过在肿瘤内植入放射性粒子,利用其持续释放的辐射能量杀死肿瘤细胞。
该技术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等优点,能有效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
2. 联合化疗的增效作用化疗药物能够杀伤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并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