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
- 格式:docx
- 大小:32.97 KB
- 文档页数:6
《庄子》二则(一)北冥有鱼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míng) 鲲.(kūn) 徙.(xǐ) 抟.扶摇(tuá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志.怪者也志:记载(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4)去以六月息.者也息:气息,这里指风(5)亦若是.则已矣是:这样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冥”同“溟”,海4.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为①其名为.鲲(叫作)②化而为.鸟(成为)(3)之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②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其①其.名为鹏(代词,它的)②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③其.正色邪(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5)而①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②怒而.飞(连词,表修饰)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 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 D.似与游者相乐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7.填空。
(1)本文选自《庄子集释》。
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朝代)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第六单元单元检测—、积累与运用(23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马之.千里者C.虽.有至道,弗学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其此之谓乎其真不知马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 策.之不以其道 B.不独子.其子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D.其一犬.坐于前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学学半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才美不外见4.与“茅屋为秋风所破”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甚矣,汝之不惠 B.何陋之有C.马之千里者 D.岂能为暴涨携之去5.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3分)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山(1)上联:_________①_________;下联: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6分)“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
现在骂也没用了。
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
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
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
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核心素养)综合性学习活动。
(6分)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第六单元测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公正不阿.( )罕.见( )熟稔.( )卷帙.浩繁( ) 堕.落( )自诩.( )2.下边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4分)A洗耳恭听下车伊始炉火纯青离精叛道B叹为观止血气方刚片言只语无卸可击C趁热打铁交头结耳哄堂大笑不知所措D桂冠加冕群英汇萃闭门造车乘风破浪错别字改正3.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分)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②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③我们要树立“港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
④我们要共同维护港城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至关重要。
(1) (2)(3)4.按照所给句式,仿写两个句子。
(4分)握手和拥抱容易,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很难;享受生活容易,活得真正有价值很难;,;,。
5.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2分)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这句话颇为深刻。
一般说来___________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
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怀疑、科学释疑。
他攀登科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A. 大胆怀疑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在怀疑中解决。
B. 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C. 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怀疑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D. 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
八年级下册语文大数据卷子第六单元人教版神舟十三号作文八年级下册语文大数据卷子第六单元人教版神舟十三号作文篇1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
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
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
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
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
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
”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
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三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八年级下册语文大数据卷子第六单元人教版神舟十三号作文篇2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时间,搭载神舟十三号的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
第六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共32分)1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坻.(chí)佁.然(yǐ)伛偻.(lǚ)犬牙差.互(chī)B.淫.雨(yín)浩浩汤汤..(dàng)觥.筹(gōng)靧.面(huì)C. 曝.沙之鸟(pù)悄.怆幽邃(qāo)林霏(fēi)金樽.(zūn)D. 风掣.(chè)大庇.(bì)廿.二日(niàn)堕.事(huī)2 .下列加点的字翻译全对的一项是:()(2分)A.巴陵胜.状(胜景)春和景.明(景色)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思)佳木秀.而繁阴(秀丽)C.觥.筹交错(酒杯)临溪而渔.(捕鱼)D.披.风(散开)欲出不得.(得到)3.下列加点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A.①怡然.不动②满目萧然.B. ①或异二者之为.②山峦为.晴雪所洗C.①神情与苏黄不属.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①游人去.而禽鸟乐②去.国怀乡4.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走送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B.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其境过清C.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冷光之乍出于.匣也D.①而.城居者未之知也②感激而.悲者矣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C. 玉盘珍羞直万钱D. 属于作文以记之6.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译文:所有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在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得的情态,鸟的羽毛、鱼的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B.环滁皆山也。
译文:环滁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山。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从小潭往西南方向远望,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7.按要求默写诗文。
八下语文阶段检测题(第五、六单元)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姓名:__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A.寒噤.(jìng)吞没.(mò)驰骋.(chěng)怒不可遏.(è)B.棱.角(léng) 懈.怠(xiè) 虔.诚(qián) 接踵.而来(zhòng) C.翌日(lì) 陡峭.(qiào) 皑.皑(ái) 纷至沓.来(tà)D.轻盈.(yíng) 矗.立(chù) 驿.道(yì) 五彩斑斓.(lán)【解析】A选项里“寒噤”的“噤”应读“jìn”;B选项里“接踵而来”的“踵”应读“zhǒng”;C选项里“翌日”的“翌”应读“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A.推槡喧哗安营扎寨深不可测B.蠕动巍峨轻歌慢舞历历在目C.俯瞰缭绕漫不经心不可名状D.颠簸蜿延瞬息万变气势磅礴【解析】A选项里“推槡”的“槡”应写成“搡”;B选项里“轻歌慢舞”的“慢”应写成“曼”;D选项里“蜿延”的“延”应写成“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A.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川流不息....、绵绵不断地延续至今。
B.战争年代里,老将军指挥单枪匹马....驰骋疆场,至今身上还留有多处枪伤。
C.今天是陈老师的七十大寿,前来祝寿的宾客络绎不绝....。
D.即使有人大声骂你,你也要用和颜悦色....的方式来纾解情况。
【解析】“单枪匹马”的意思是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与语境不符,应该用“千军万马”。
4.(2018·杭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吹拂) 俄顷..风定云墨色(一会儿)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教然后知困.(困惑)C.不独子.其子(以……为子) 请循.其本(遵循)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 安.知鱼之乐(怎么)2.下列各项中,两个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北冥有鱼盗窃乱贼而不作B.选贤与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才美不外见《兑命》曰“学学半”D.系向牛头充炭直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被这光辉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③⑤①④②B.③⑤①②④C.①②④⑤③D.①④②③⑤4.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称“诗史”。
B.《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由西汉戴圣对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C.《马说》的作者唐代文学家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5.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8分)(1),去以六月息者也。
(《 庄子 二则》)(2),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中国有着厚重历史和璀璨文明,中华民族__①__久的文明史增强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五千多年来,不屈的抗争精神薪火相传,__②__就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增强了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骨气。
汉有苏武牧羊十九载持节不屈,晋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宋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历史上关于骨气的例子不__③__枚举。
从古至今,无数中华儿女顶天立地、不屈不挠.,共同撑起了一个有骨气的中国。
(1)依次给上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zh é n áoB .sh é n áoC .sh é r áoD .zh é r áo(2)在上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①优 ②铸 ③盛B .①悠 ②铸 ③胜C .①悠 ②筑 ③盛D .①优 ②筑 ③胜2.学校编写了“中国文化”系列语文专刊。
下面是“中国诗文漫步”栏目的部分内容,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8分) 中国诗文漫步诗文辑录诗文批注 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它来自远古,却把光照进我们当下的生活,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珍重与浪漫 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
(《蒹葭》)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
(《子衿》)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 我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到的知识讲给别人时会巩固自己的理解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虽有嘉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从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诗人身处漏雨茅屋,却产生了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强烈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一种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伟大精神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3.名著阅读。
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9分)1.根据注音将相应的汉字写在田字格中。
(4分)濠liáng()tiáo()鱼两bìn()修mù()伐xīn()选贤jǔ()能ɡuān()寡孤独伯乐xiàng()马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选贤与能B.才美不外见C.然后能自反也D.系向牛头充炭直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B.亦若是.则已矣(这样)C.大道..之行也(主干道)D.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食之不能尽.其材/林尽.水源B.策之不以其道./不足为外人道.也C.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道之.行也D.虽.有嘉肴/虽.有千里之能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可怜/身上衣/正单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故/人不独/亲其亲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韩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5分)(1)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
(2)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4)《送友人》中,表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却又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题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全石以为底(用)心乐之(高兴)增其旧制(制度)B.横无际涯(广远)连月不开(放晴)朝晖夕阴(日光)C.冻风时作(起)波色乍明(初、始)大庇天下寒士(掩护)D.以游堕事(耽误)问君何能尔(这样)风掣红旗(拉、扯)2.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设问)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对偶)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拟人)4.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己亥杂诗》的作者龚自珍,他是清代作家,我们还学过清代作家的作品有王维的《童趣》和蒲松龄的《山市》。
B.、《行路难》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本首诗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C.杜甫,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因此他的诗被人称为“诗史”。
D.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代表作。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及意思(6分)⑴玉盘珍羞直万钱同意思⑵百废具兴同意思⑶属予作文以记之同意思6.名句积累(10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3)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
《行路难》(4)采菊东篱下,_________。
《饮酒》(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AB卷,含答案解析)(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A卷B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一二三四总分得分A卷(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3分)A.水尤清冽.(liè)往来翕.忽(xī)觥.筹交错(gōng) 脱笼之鹄.(hú)B.为坻.(chí) 悄怆.幽邃(cuàng)淫雨霏.霏(fēi) 曝.沙之鸟(pù)C.佁.然不动(yí) 浩浩汤.汤(tāng)林壑.尤美(hè) 呷.浪之鳞(xiā)D.俶.尔远逝(chù) 薄暮冥.冥(míng)飞沙走砾.(lì) 瀚.海阑干(hán)(解析:B.“怆”的读音为“chuànɡ”;C.“”的读音为“yǐ”,“汤”的读音为“shāng”;D.“瀚”的读音为“hàn”。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寂寥政通人合蒙络摇缀朝晖西阴B.佁然心旷神怡锦粼游泳静影沉壁C.野簌水声潺潺风霜高洁泉香酒洌D.伛偻鲜妍明媚脱笼之鹄娇儿恶卧(解析:A.“政通人合”的“合”应为“和”,“朝晖西阴”的“西”应为“夕”;B.“锦粼游泳”的“粼”应为“鳞”,“静影沉壁”的“壁”应为“璧”;C.“野簌”的“簌”应为“蔌”。
)3.下列加点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B)(3分)A.佁然.不动满目萧然.B.或异二者之为.山峦为.晴雪所洗C.是.进亦忧,退亦忧问今是.何世D.游人去.而禽鸟乐去.国怀乡(解析:A.……的样子;B.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被;C.这;D.离开。
)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6分)(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古义:第二年今义:下一年(2)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写文章今义: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3)土膏.微润古义:肥沃今义:很稠的糊状物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第六单元测试题一、1、略 2、错别字:精卸结汇改正:经懈接荟3、①语序不当,“不仅……而且……”的内容要对调,可改为“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
②搭配不当。
删去“的高低”“的大小”或在“成功”后加上“与否”或将“成功”改为“成败”。
③赘余,删去“投身”,或改为“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
4、示例:对朋友说他爱听的话容易,但总是对他讲真话很难;展示成绩容易,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很难。
(开放型题目,没有固定答案,只要句式对,内容健康,符合逻辑即可。
)5、【解析】内容、结构、逻辑三方面都要考虑。
【答案】D 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纠错能力。
解此题须熟悉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以及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关系。
《泰坦尼克号》是影片的名字,因此应改引号为书名号。
文段完整的引用幸存者的话,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里边。
7、解说:本题考查学生解说《读者》徽标含义的能力。
《读者》是一本拥有大量读者的刊物,以一只绿色的蜜蜂为徽标,意义何在呢?我们知道,蜜蜂整天忙忙碌碌,采花酿蜜。
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读者》的编辑就像蜜蜂那样,从众多的文章中精挑细选,为读者奉献最新最美的文章。
因而其含义不言而喻:刊物的编辑者要做辛勤的蜜蜂,从文艺百花园中采集智慧的花粉,酿成香甜的蜜,奉献给读者。
8、【答案】依次为:《东周列国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桃花扇》、《红楼梦》、《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金瓶梅》、《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奇观》、《聊斋志异》、《史记》、《西厢记》、《镜花缘》。
二、(一)9、幸运钦佩 10、D 11、公仆:为公众服务的人。
用这个词非常恰当,因为居里夫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社会,献给了人民,她是社会的真正的公仆。
12、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
13、B 14、体现了居里夫人顽强,不向任何困难低头、让步的精神。
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01积累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A.点缀.(zhuì) 迟钝.(dùn) 下潜.(qiǎn) 灵犀.(xī)B.察.觉(chá) 蔚蓝(wèi) 岩浆.(jiāng) 天涯.(yá)C.合拢.(lǒng) 凸.现(āo) 吟.唱(yín) 蒙眬.(lóng)D.蹲.下(dūn) 拍摄.(shè) 炽.热(zhì) 狭窄.(zhǎi)(解析:A.“潜”应读为“qián”;C.“凸”应读为“tū”;D.“炽”应读为“chì”。
)2.请用正楷将下列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
不期而至貌合神离3.文学常识填空。
刘慈欣,首位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的亚洲作家,中国科幻文学代表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炽热..的岩浆刺目地闪亮着,翻滚着,随着飞船的下潜,在船尾飞快地合拢起来。
B.她在大屏幕上,还在那个封闭的控制舱中,穿着那件“太空服”,画面凝固..着,是以前录下来的。
C.只有当一个人不再对生活抱任何幻想的时候,真正的解脱才会不期而至....。
D.虽然又是一句轻柔的祝福,却是我的心语;虽然见面只是微微一点头,却满含浓浓情意;虽然我们说话不多,却彼此貌合神离....。
(解析:D.“貌合神离”多指表面上关系很密切而实际上怀着两条心,与语境不符,应改为“心有灵犀”。
)5.(2017·西宁)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B)A.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语序不当:应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西宁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
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班级姓名学号一、课内部分(69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0)(1)伐竹取.道(2)水尤清冽.(3)参差披拂(4)日光下澈.(5)俶尔..不动..远逝(6)佁然(7)犬牙..差互(8)乃记之而去.(9)悄怆..幽邃(10)隶.而从者2.解释下列每个词在句中的意思。
(16)(1)清A、水尤清冽B、以其境过清(2)乐A、心乐之B、似与游者相乐(3)可A、如鸣佩环B、竹树环合(4)为A、全石以为底B、为为坻,为屿(5)以A\以其境过清B、卷石底以出C、全石以为底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6)而A、乃记之而去B、潭西南而望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隶而从者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14)(1)皆若空游(2)俶尔远.逝(3))潭西南而望(4)斗.折蛇行(5)凄神寒.骨(6)策.之不以其道(7)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翻译句子。
(15)(1)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3)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根据提示写出课文原句(4)(1)《与朱元思书》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写水的清澈,用的是侧面描写手法,与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二、课外部分(31分)石渠记(柳宗元)自渴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⑵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⑶,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泓⑸,昌蒲被之,青鲜(6)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7),可列坐而庥(8)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9),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10)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11)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13)渠至大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6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八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检测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翩然(piān)骨骼(ké)褶皱(zhē)衰草连天(shuāi)孤衾独枕(qǐn)B.追溯(sù)缄默(jiān)狩猎(shòu)鸡毛掸子(dǎn)挑拨离间(bō)C.砂砾(lì)龟裂(guī)两栖(xī)叱咤风云(chì)强词夺理(qiáng)D.瞭望(liáo)弥漫(ní)绚丽(xùn)勤能补拙(zhuó)白发鬓鬓(bīn)2.下面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天簌消声匿迹污篾自圆其说B、复盖分崩离析严竣不知所措C、迁徙光明正大推崇相辅相成D、彷徨曲径通幽决择格物至知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锻炼,我的体育成绩由不及格达到良好水平。
老师我说:“你的成绩有所进步,和满分还有一段距离,还要再接再厉,加强锻炼。
”A.鼓励虽然而且因此B.鼓动即使但是因此C.鼓励虽然但是所以D.激励既然但是所以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B.面对我市多年来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
据环境监测显示:优级天数增加,重污染天数减少。
C.在电视台播出的小学生参与的竞赛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选手姿态大方,技巧娴熟,学富五车,令人佩服。
D.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谁努力学习,谁就会取得优异成绩,这难道不是我们不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吗?B.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新人教版部编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分)1.(本题3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女娲.(wō)寂寞.(mò)莽.莽(máng)B.澄.澈(dèng)掘起(jué)掺.和(cān)C.气概.(kài)幽.光(yōu)不堪.(kān)D.溅.落(jiàn)挥洒.(sǎ)泥潭.(tán)2.(本题3分)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他的话语攻势凌厉,没有一丝感情,有些咄咄逼人....。
B.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取得如此大的突破,真是喜出望外....。
C.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成为我们的榜样。
D.因为要完成这项任务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于是他杞人忧天....,总是皱着眉头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3.(本题3分)下列对语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译文:又有一个为他的担忧而担忧的人。
B.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得到一个人使唤,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
C.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译文: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D.奈地坏何?译文:对毁坏大地有什么办法呢?4.(本题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都选自本书。
B.《马说》的作者是韩愈,他与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C.《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郊的草堂。
5.(本题3分)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中的“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诊断自测题卷面书写: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
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犬牙差.互(cī) 往来翕.忽(xī) 觥.筹交错(gōng) 脱笼之鹄.(hú)B.樯.倾楫摧(qiáng) 悄怆.幽邃(cuàng) 淫雨霏霏.(fēi) 曝.沙之鸟(pù)C.佁.然不动(yí) 浩浩汤汤.(tāng) 林壑.尤美(hè) 呷.浪之鳞(xiā)D.俶.尔远逝(shù) 薄暮冥冥.(míng) 飞沙走砾.(lì) 岸芷.汀兰(zhǐ)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青树翠蔓日光下澈山肴野蔌波澜不惊B.风霜高洁往来翕忽参差披拂静影沉碧C.政通人和满目萧然晦明变化汗出浃背D.余寒犹厉鲜妍明媚伛偻提携宴酣之乐3.下列诗句、篇目、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东晋B.“欲渡黄河冰塞川,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李白——唐朝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D.“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髻鬟之始.掠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5.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话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B.以.其境过清C.醒能述以.文者D.全石以.为底6.文学常识填空①他被贬滁州,却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醉翁亭因他而名满天下,他是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号,又号。
②他被贬永州,但永州待他不薄。
一篇《小石潭记》让他又一次扬名文坛。
他是,字子厚,代文学家,“”之一。
③他先忧后乐,写下了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
他是朝,该文选自《》。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
行路难(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诗中采用吕尚和伊尹这两个典故,用意是什么?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0—14题。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往来翕.忽(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怀民亦未寝.寝: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念无与为乐者。
1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甲文是:乙文是:14.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余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①远地,尝以为无缘能来。
及兹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有其故焉。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
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麓山之力不副天奇,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
况求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於治平②也,弗难矣【注释】①俦(chóu):伴侣,此处用作动词,结伴同游。
②治平:政治修明,社会安定。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去.国怀乡()B.至若春和景.明()C.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D.去其所阙.()16.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至则.无可用B.不以.物喜/皆以.美于徐公C.而.未言其所不足/学而.不思则罔D.有其故焉./且焉.置土石17.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8.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品味下面的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9.选出对【甲】【乙】两段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甲文先写登岳阳楼所见的自然风光,接着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不同,情亦不同,一阴一晴,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比。
B.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把人物的感受融入景物描写之中。
C.乙文中,作者通过写童年时听旁人的讲述,从正面表现了峡山寺的美景。
D.乙文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写峡山寺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议论。
20.【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虽不同,但都会给人一定的启发,请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手帕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
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
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
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
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
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
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
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
”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
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
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
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
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
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
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
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21.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2.从文中找出一个描写母亲的句子,并说说这句话是对母亲的什么描写?表现了母亲的什么性格?23.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24.你对“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
”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三、写作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