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阳能利用现状与规划(终版)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与前景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光伏市场,其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对于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包括产业链结构、技术进展、市场规模、政策环境等方面,同时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市场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现状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在过去的十年中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市场之一。
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的不断倾斜,以及太阳能技术成本的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中国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产业规模上,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制造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链完整,涵盖了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到光伏系统的全生产流程。
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的显现,中国光伏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成本持续下降,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光伏产品。
在应用市场方面,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屋顶光伏、地面电站、分布式光伏等多种应用模式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光伏扶贫项目的实施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着储能技术的进步,光伏与储能的结合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的光伏行业在不断提高转换效率、降低衰减率、提升系统可靠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同时,光伏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互补利用,如光伏与风电、光伏与水电等,也在不断探索和优化中。
然而,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光伏产业过度依赖政策补贴,市场自我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光伏电站的运维管理、废弃光伏组件的回收利用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行业共同努力解决。
总体而言,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在快速发展的也需要关注产业的可持续性和健康发展。
2024年太阳能利用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太阳能作为最为广泛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旨在分析太阳能利用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市场规模太阳能利用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根据行业数据,2019年全球太阳能市场规模达到了2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
预计到2025年,全球太阳能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
主要推动市场增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政府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太阳能利用,包括提供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促进了行业发展。
2.成本下降: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规模效应的发挥,使得太阳能利用成本不断下降。
与传统能源相比,太阳能具有更低的运营成本,吸引了更多的投资。
3.环保意识增强: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选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发展趋势除了市场规模的增长,太阳能利用市场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1.分布式发电:随着太阳能技术的进步和电池储能技术的成熟,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正在迅速发展。
个人和企业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自家屋顶或建筑物上,自给自足地产生电力,减少对电网的依赖。
2.多元化应用:除了传统的太阳能电站和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还被应用于建筑一体化设计、水泵系统、交通工具等领域。
多元化的应用使太阳能利用更加灵活多样化。
3.新技术突破:虽然太阳能利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
目前,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和储能技术仍存在改进空间。
未来的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推动太阳能市场的发展。
面临挑战与机遇虽然太阳能利用市场发展迅猛,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主要的挑战包括:1.技术成熟度不高:太阳能技术相较于传统能源还有一定差距,成本仍然较高,转换效率有待提高。
2.储能技术不完善:太阳能发电有一定的间歇性,需要储存电力以应对不可预测的情况。
太阳能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综述1、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太阳能热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 但最终可归纳为太阳能热发电( 能源产出) 和建筑用能(终端直接用能) ,包括采暖、空调和热水。
当前太阳能热利用最活跃、并已形成产业的当属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发电和太阳能制冷。
此外, 在太阳能热泵、热推进技术等新型领域也有一定的研究与应用。
1.1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器是太阳能热利用中商业化程度最高、应用最普遍的技术。
国际上, 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经历了闷晒式、平板式、全玻璃真空管式的发展。
目前热水器产品的发展方向仍注重提高集热器的效率, 如将透明隔热材料应用于集热器的盖板与吸热间的隔层, 以减少热量损失。
目前在提高集热器效率的研究领域,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a) 透明蜂窝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透明蜂窝是应用广泛的透明隔热材料, 将透明蜂窝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 集热器的研究,成为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透明蜂窝结构中的网格把其中的空气分割成很多相互隔离的微小空气单元, 在一端或两端封闭的情况下能有效抑制单元内自然对流的形成,使热损系数降低,提高隔热性能。
透明蜂窝具有热二极管的作用,既能透过太阳辐射,又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
透过率和热损系数是透明蜂窝结构的两个主要性能参数, 多年来人们在不断地研制不同构造的透明蜂窝结构以期获得热损低而透过率高的透明隔热材料。
(b)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由多只真空玻璃集热管插入储水箱构成, 换热原理为自然对流换热。
作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国外最初的真空集热管是由单层壁内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内置带U 型金属管的钢制吸热体构成的。
流体从金属管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但热效率太低,制作复杂。
1976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成功了单层壁玻璃真空管内置热管和内曲面反射器真空集热管。
该设计曲面使投射的太阳射线在一宽范围的接受角内聚集在热管上,大大降低了光线的反射和漫反射损失,这就是CPC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在全玻璃真空集热管上应用的雏形,为降低热损失,热管上开始电镀黑铬。
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概况及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推进,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对太阳能的利用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我们将回顾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我们还将深入探讨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现状,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领域的技术进展、市场规模、产业链布局等方面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结合国内外能源政策、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分析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其在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关注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为推动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概况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与国家的能源战略和环境保护政策紧密相连的。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太阳能以其清洁、可再生、无污染的特性,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中国的太阳能利用技术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主要是进行一些基础研究和试点项目。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力度加大,太阳能利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中国太阳能行业经历了从试点示范到规模化应用的转变,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和产量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目前,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已经涵盖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多个领域。
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中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电池的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更具竞争力。
我国太阳能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太阳能行业是我国现代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章将从我国太阳能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国太阳能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我国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了约30吉瓦,同比增长了约27%。
我国太阳能行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并且不断提高其全球市场份额。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政府对太阳能行业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如推行太阳能补贴政策、制定太阳能发电计划等。
此外,我国太阳能技术也不断提升,太阳能发电成本逐渐下降,使得太阳能行业更具竞争力。
其次,太阳能行业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不断增加,转向清洁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太阳能行业因其无污染且可再生的特点受到青睐。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太阳能行业的支持力度,如加大对太阳能项目的投资、完善相关政策等,为太阳能行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技术创新将带来太阳能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太阳能电池技术仍存在着转化效率不高、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但随着技术进步,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将逐渐提高,成本将逐渐降低,太阳能行业的前景更加光明。
此外,太阳能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如在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然而,太阳能行业在发展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太阳能行业的不稳定性仍然存在,如天气、季节等因素造成的能源不稳定。
尽管有储能技术的发展,但储能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太阳能行业在大规模上网应用中的发展。
其次,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尚不完善,国内太阳能电池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缺乏核心技术的掌握,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综上所述,我国太阳能行业现状积极向好,发展潜力巨大。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将推动太阳能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太阳能行业也要面对一些挑战,如解决能源不稳定性和提高核心技术水平等。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太阳能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目前,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果。
一方面,政府大力推动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发展,通过制定政策措施和提供财政支持,促进太阳能热利用设备的销售和安装。
另一方面,企业也积极投资研发,推出更加高效、可靠、环保的太阳能热利用设备。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制造大国,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很大比例。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和前景。
首先,中国地广人多,能源消耗量大。
热能需求的增长使得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筑面积不断扩大,对供暖需求的增加推动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泵等设备的需求。
再次,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符合中国政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
最后,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太阳能热利用设备的性能和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展望未来,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将面临一系列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降低设备成本、加大补贴力度等措施,提高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
此外,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消费体验。
总之,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市场和前景。
政府的支持政策、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将推动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持续发展。
未来,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将更加普及和成熟,为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低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太阳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日益增长,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太阳能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太阳能发展的现状太阳能发展的现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观察:技术和市场。
在技术方面,太阳能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断提高,同时成本也不断降低,使得太阳能发电的成本逐渐接近传统能源。
此外,太阳能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出现,为太阳能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市场方面,太阳能发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和鼓励。
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太阳能发展政策,包括补贴政策、税收减免政策等,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太阳能项目。
此外,太阳能发电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一些能源短缺但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
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了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人才。
二、太阳能未来的趋势分析太阳能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从政策、技术和市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政策方面,太阳能发展的推动力度将进一步增强。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各国政府将加大对太阳能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更多的补贴和减税优惠,以及建立更完善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保障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其次,在技术方面,太阳能技术将继续创新和完善。
太阳能电池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
同时,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发将不断推进,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多接面太阳能电池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最后,在市场方面,太阳能发电将成为主流能源之一。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太阳能将逐渐成为人们首选的能源形式。
尤其在能源需求旺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太阳能发电将成为满足电力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有效改善环境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未来将发展前景广阔。
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将共同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太阳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前景越来越被看好。
本文将就太阳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一、太阳能技术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太阳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太阳能发电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同时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选择,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商业用途。
其次,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成为众多家庭的选择。
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太阳能板吸收太阳热能,将其转化为热水,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进步,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加。
此外,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推出了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
光伏发电技术使得太阳能能够大规模应用于电网,为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太阳能技术的未来展望太阳能技术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得到更大的投入。
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太阳能技术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太阳能技术的突破。
其次,太阳能技术的转换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将不断提高,进一步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
预计未来几年,太阳能技术的转换效率将达到更高水平,使得太阳能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另外,太阳能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将推动其应用领域的扩大。
与储能技术结合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将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太阳能技术与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的结合也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最后,太阳能技术的普及将为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也将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太阳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太阳能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太阳能产业作为新兴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实现了快速发展,并且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提供关于太阳能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
1. 太阳能产业现状太阳能产业是一个相对新兴的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正迅速发展。
目前,中国是太阳能产业最大的生产国,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
同时,其他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也在太阳能产业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成本持续降低,这使得太阳能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
此外,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还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例如对太阳能项目的补贴和优惠政策等。
2. 太阳能发电技术进展太阳能发电技术是太阳能产业的核心,它的进步对于推动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分为多晶硅、单晶硅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多种类型。
近年来,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并且有着更多的应用潜力。
此外,太阳能光伏与储能技术的结合也成为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3. 太阳能产业应用领域太阳能产业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以及太阳能建筑等。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不仅可以应用于居民和商业用电,还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
太阳能热水器则是利用太阳能收集热能来加热水,使得传统的热水器更加节能环保。
太阳能建筑则将太阳能电池板整合进建筑物中,使得建筑物自给自足。
未来,太阳能产业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也将有所突破,例如太阳能车以及太阳能充电桩等。
4. 太阳能产业发展挑战尽管太阳能产业在过去几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太阳能发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只有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发电。
其次,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更多的研发和技术进步才能实现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此外,太阳能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也是一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循环利用体系。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现状和建议近年来,全球各国的能源问题愈来愈严峻,导致了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
太阳能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且可再生利用的能源,其热利用技术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现状与建议。
一、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现状1.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利用热能发电。
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欧洲、北美和中东等地。
2019年,全球太阳能热发电容量达到了5.1GW,其中以中国、美国和印度为主要市场,其余地区的市场需求较小。
2. 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太阳能热水器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加热水。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家庭居民的热水供应、酒店、游泳池等方面。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国内居民家庭常见的热水器型号之一。
3. 太阳能空调技术太阳能空调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驱动空调系统。
此技术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实现制冷、加热、通风和除湿等多种功能。
目前,该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建筑、住宅区等领域。
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1. 技术成本高目前,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本较高,导致技术普及面较窄。
同时,太阳能热利用设备的制造、安装、运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较高,使得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维修等难度较大。
2. 适用范围狭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适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于人类居住与活动的领域,例如家庭热水、电力、空调等常见应用。
而在大型工厂、发电厂等领域,其应用存在较大限制。
三、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发展建议1.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发展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关科学研究的资金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共同开展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2. 加强市场宣传与推广政府应大力宣传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提高市民对该技术的认知度,增强市场推广的效果。
同时,应该通过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人们在利用太阳能热技术中投入更多的资源。
3.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发展。
中国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与规划太阳能利用现状2010 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1600 万千瓦,其中我国年产量1000 万千瓦,近10 年来,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增长约6 倍,年均增长50%以上,并网光伏电站和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光伏发电的主要利用方式。
2010 年,全球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000 万千瓦,主要应用市场在德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其中德国2010 年新增装机容量700 万千瓦。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转换效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全产业链的成本快速下降。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价格已经从2000 年每瓦4.5 美元下降到2010 年的1.5 美元以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经济性明显提高。
根据欧盟及成员国颁布的可再生能源行动计划,到2020年,欧盟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9000 万千瓦,其中德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100 万千瓦,西班牙光热发电将达到1000 万千瓦。
中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7千瓦时,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因而有巨大的开发潜能,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
适宜太阳能发电的国土面积和建筑物受光面积也很大,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冀北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占到陆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资源潜力,东北地区、河南、湖北和江西等中部地区,以及河北、山东、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可供太阳能利用的建筑物面积很大。
自200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就进入了持续5年的爆发式增长期。
2006年~201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连续5年年增长超过或接近100%;200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为7万千瓦,201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为80万千瓦,2011年装机容量达到36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超过2亿平方米。
2012年装机容量预计达到700万千瓦。
国内多晶硅产量由2008年的4685吨增长到2011年的82768吨,市场份额由2008年的28%上升至57%。
2008年,中国光伏企业不足100家,到2011年底已经膨胀至2500余家。
2011年,光中国光伏的产能就超过40GW,201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是27GW,2012年装机大约是31GW。
从2008年开始,进入我国的海外多晶硅从1.7万吨快速增长到去年的6.47万吨,年复合增长超过56%。
与此同时,在海外多晶硅巨头的低价倾销下,价格从300多美元/公斤的高点一路下滑,2011全年下滑了60%以上。
2012年10月,海外多晶硅到岸价已跌至约18美元/公斤。
我国光伏产品90%以上依赖国际市场。
其中,美国市场占据了10%,欧盟市场占据了60%以上。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太阳能产业进入了一个低潮期,再加上欧盟、美国和韩国的不公平竞争,多晶硅价格一路下降;中国规模以上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原来有十几家,但现在除了四五家还在坚持生产之外,其余都已关闭了生产线;2012年初,江苏中能、江西赛维LDK、洛阳中硅、重庆大全4家申请企业尚可维持开工,而到2012年第二季度,洛阳中硅和江西赛维LKD已接近完全停产。
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2011年在美欧对华“双反”(反补贴税,反倾销税)的不利外部环境下,给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变数。
2012年9月《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政策的出台可以引导企业加快转向国内市场的步伐,有望打破上述不利局面,也有望为濒临绝境的国内光伏企业带来一道曙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国外市场带来的风险。
预计到2030年,光伏发电在世界的总发电量中将占到5~20%。
光伏发电的优缺点与常用的火力发电系统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体现在:①无枯竭危险;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⑤能源质量高;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缺点: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
③产生的电力接入电网需要增加无功补偿设备④储能困难。
太阳能利用布局和建设重点按照就近上网、当地消纳、积极稳妥、有序发展的原则,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荒漠化等闲置土地资源的地区,建设一批大型光伏电站;结合水电开发和电网接入运行条件,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区建设太阳能发电基地,探索水光互补、风光互补的太阳能发电建设模式。
积极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鼓励在有条件的城镇公共设施、商业建筑及产业园区的建筑、工业厂房屋顶等安装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挥北极星电力分布式光伏发电可直接为终端用户供电的优势,推动光伏发电在经济性相对较好的领域优先得到发展。
支持在太阳能资源较好的城镇地区,建设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系统,并与生物质能等其它新能源和储能技术结合,建设多能互补的新能源微电网系统。
支持在偏远的无电或缺电地区,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提高缺电地区的供电能力。
鼓励在通信、交通、照明等领域采用分散式光伏电源,扩大光伏发电应用规模。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地沿黄河平坦荒漠、甘肃河西走廊平坦荒漠、新疆吐哈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地区、西藏拉萨、青海、宁夏等地选择适宜地点,开展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提高高温集热管、聚光镜等关键技术的系统集成和装备制造能力。
光伏装机规划“十二五”太阳能的装机目标迄今已修订过4次,从最初的500万千瓦一度上调至1000万千瓦。
在今年5月的一场讨论中,再度上调至1500万千瓦。
此后,根据海外“双反”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又调高至2100万千瓦。
2012年9月,国家能源局在官方网站正式公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10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装机1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装机100万千瓦,并网和离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按光伏电站投资平均每千瓦1万元测算,分布式光伏系统按每千瓦1.5万元测算,总投资需求约2500亿元。
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达到4亿平方米。
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达到8亿平方米。
分布式光伏发电概况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欧美国家已相当普遍和成熟。
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光伏建筑应用占比已很大。
在美国,2010年光伏建筑应用有67%应用在非公用建筑上(居民与商业建筑)。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光伏发电占社会用电总量不到0.1%,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而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光伏发电受电网制约,并网难,同时光伏电站多建在偏远地区,电网未覆盖到位,发出的电难以外输。
而推广光伏分布式发电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带领中国光伏产业突破目前的困局,真正迎来行业发展的“春天”。
国家能源局网站数据显示,我国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巨大,全国可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屋面面积约180亿平方米,粗略测算,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可达2亿千瓦以上。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鼓励政策按2012年10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1. 电网企业积极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为接入系统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接入公共电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工程以及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
接入用户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工程由项目业主投资建设,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西部地区接入系统工程仍执行国家现行投资政策)。
2.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点的电能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工程设计和施工应满足《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和《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等国家标准。
3. 建于用户内部场所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可以全部上网、全部自用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由用户自行选择,用户不足电量由电网企业提供。
上、下网电量分开结算,电价执行国家相关政策。
4.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
5. 电网企业在并网申请受理、接入系统方案制订、合同和协议签署、并网验收和并网调试全过程服务中,不收取任何费用。
以2M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为例,分布式光伏电站比集中式地面电站能省系统并网接入费用、升压站建设费用、公共电网改造费用、前期申请规划费用、盖章公关费用,光这一块就能节省大约800万元费用; 分布式自发自用,多余上传,能够确保电站的足额发电,不存在弃光风险。
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按照201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1594号)“(二)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1.15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
今后,我委将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
”光伏电站收益率2009年9月尚德参与并已投产的宁夏石嘴山10兆瓦项目,其电站成本是18元/瓦,电价1.15元/千瓦时。
如果以目前的光伏组件价作参数的话,电站的总成本只有11元/瓦,比3年前下降了近一半。
当初,我们投资这样一个电站是没怎么赚到钱的,但现在不同了,同样一个10兆瓦的电站项目,收益率可高达12%到13%。
”除了这类项目,现在正享受着国家补助的“金太阳”示范工程,也是一块香饽饽。
他表示,建设1兆瓦的屋顶组件项目,总投入大概千万元,自己投资300万元,再拿到补贴600万元~700万元,项目投资3年到4年左右可收回大部分成本,而未来15年还能发电1000多万千瓦时。
而以自发自用电每千瓦时1元来测算,收入就达1000多万元。
电站收益率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降价,归功于政策及组件价格的巨幅下滑,组件价格下滑更是关键。
2008年9月,国际多晶硅价格达到500美元/公斤的顶峰,2010年9月,多晶硅在两年前的定价为55美元/千克,2012年11月,只有不到18美元/千克;组件价格也是巨幅下滑,由2010年5月的1.3美元/瓦,下降到了2012年10月的0.7美元/瓦,以前光伏组件(含硅片等原材料)占整个电站成本的60%以上,现在则只有40%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