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最大的书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22
19 最大的“书”教学目标:1. 会认“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 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第10小节。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识字:指导学生利用识字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难记的字:勘、痕、厚。
写字: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抓关键笔把字书写正确、美观。
难点是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质、厚、底”,抓住关键笔“竖撇”写好字。
初读:把课文朗读正确、通顺、流利。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很精神,以前学过的生字都掌握得很好真棒!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课件:小男孩“川川”】小朋友们好,我叫“川川”,很高兴成为你们的学习伙伴。
我正准备跟爸爸去爬山呢,我们一起出发吧!【播放山川图片: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这是谁呀?【出示:地质勘探队员】谁再来说一遍?“地质勘探队员”是做什么工作的?地质勘探队员经常到野外实地查看,有的进行古生物研究,有的进行矿产的探测等等。
感兴趣的同学回去再去查查有关资料。
大家听听,川川也有问题了……【出示课件:川川:“叔叔,您在看什么?”叔叔:“我在看一本最大的‘书’呢!”川川:“最大的‘书’?”】【出示课题】川川听不明白叔叔的话,聪明的小朋友,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吗?(叔叔是在看岩石,最大的“书”指的是岩石。
)大家发现了没有,课题上有一个小秘密——?(“书”字加上了引号)为什么?(因为它不是真的“书”。
)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为什么岩石就是“书”呢?神奇的自然界就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川川去爬山,探索这个奥秘,好吗?【出示:三座山峰“我会认”“我会写”“我会读”】爬山之前,让我们先做好准备,请同学们先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最大的书课文《最大的"书"》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是一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文章。
店铺为二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最大的"书"》,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最大的"书"》课文原文一天,爸爸带川川去爬山,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我在看‘书’呢!”“哪里有书啊?”“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川川认真地说:“这上面有字吗?”“有。
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纹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写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它们都是字呀”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叔叔说:“有。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鱼哩!”“这能说明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
后来,陆地沉下去,就变成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跟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那里埋着煤炭,那里埋着铁矿......把着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最大的"书"》教学指导揭题:书写“书”,让学生说自己看了哪些书?用( )的书说一说。
然后引出课题——最大的书。
[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希望激起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听了他们自己同伴的介绍,可能那本“有趣的书”就会有更多感兴趣的孩子的参与。
]通过学生的预习感知,在标题中加上“”。
[双引号的作用在目前为止都只是对话的专用,但这里却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作用,教师没有硬加给他们什么,而是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课文实际让学生来解决这个问题。
19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福农小学:杨兴华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读好人物的对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师(手拿书)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学生:书。
板书:书师:你见过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自由说。
师: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板书:最大的。
师:看看老师写的课题与书中的课题有什么不同?学生:书字没加双引号。
师把双引号写上,师顺势质疑:①为什么加双引号?加双引号的“书”指的是什么?②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呢?③这本“书”可以读吗?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二、初读识字。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巩固字词。
(1)自读生字,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们关岭有个千古之谜“红岩天书”的“岩”就是这个“岩”,上面的碑文至今还没有人破译出来。
“册”教科书的上册、下册,我们现在拿的是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桌听。
(4)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教师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多音字:藏zànɡ (宝藏) (藏族)(西藏),cánɡ( 埋藏)(躲藏)(捉迷藏)5、写字指导。
(1)写正确。
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册”字是独体字,第一笔和第三笔都是竖撇,。
“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
“底”字半包围结构,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2)写美观。
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
《19最大的书》教案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揭题提问,解决最大的“书”指什么?书中有什么内容?3、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叔叔对岩石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设疑:1、(教师手拿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书)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
(故意漏写双引号)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最大的“书”指什么?书里有什么内容?书有什么作用?其余随文解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认识或学过忘了的.字打,问同桌。
不理解的地方打?(2)、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1)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抽生说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结合书本插图,齐读3、学习生字(1)请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准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说一说。
(3)巩固生字。
开火车读(4)你喜欢哪个词语,就读读它吧!出示:地质勘探队员岩石一册厚书刨根问底印痕煤炭宝藏抽生读,词语释疑,齐读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解答简提出的小问题。
5、检查读书情况。
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探究内容岩石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提到了呢?请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吧!抽生答,随机出示文字:1、有。
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浪;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它们都是字啊!回答时叔叔会怎么说?请你试着读一读,抽生读,评议,齐读2、有。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读好感叹号的语气: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是什么心情?抽生读,评议,齐读3、分角色朗读小结:这神秘的化石就象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
那么书有什么作用?下节课再来研究。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一、课前活动,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爱看书吗?(爱)老师猜,你们的课外知识一定非常丰富吧!我这儿有几道智力题,有信心答出来吗?(有)请听题,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我国最长的河流?(真了不起都答对了)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大的“书”(读课题)3、读得不错,再来一次,再读课题。
师: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板书:“书”)二、初读课文,字词教学。
1、自读课文。
赶快,打开咱们的语文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读好的小朋友把课文的自然段标出来)2、读词语。
看,书上有好多的词语,试试看,先自己读一读。
好,咱们一起来读。
(读词语,相机解决地质勘探等词)3、分读课文。
词语读好了,课文一定能读得更流利。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分读课文(1-4)(5-8)(9-12)(13)4、其他的小朋友边听边想:这最大的“书”是什么呢?三、理解课文。
(一)是什么?(1-4)1、师:这最大的“书”是什么呢?(岩石)你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生读4自然段。
2、这段话是谁说的?(叔叔)哪个小朋友愿意来做叔叔?老师就是川川。
师生对读1-4段中叔叔与川川的对话。
3、咱们一起来读。
师问,生齐读。
(师生再读对话。
)4、哦,原来这最大的“书”是——岩石呀!(板书:岩石)它并不是我们手里拿的这种真正的书。
所以,书字上要加上引号。
现在,你明白了吗?(二)抓出问题。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川川有一大串的问题要问呢?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5-12自然段,勾出川川的问题。
(提醒用直尺)2、生答。
齐读一次。
3、引读。
咱们一起来读。
师读白,生读引号里的话。
注意指导读好问句。
4、理解刨根问底。
读了这一大串问题,你感受到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爱问问题,爱动脑筋,爱刨根问底等均可)像川川这样对不明白的事物,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非要弄个明白就叫做刨根问底。
同学们把这个词语勾下来。
(三)化石问题(5-10)1、师:现在,请看到5-8自然段,老师来做川川,你们是叔叔,看看,你们会不会被我问住。
19 最大的“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设疑:1、(教师手拿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书)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
(故意漏写双引号)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最大的“书”指什么?书里有什么内容?书有什么作用?其余随文解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认识或学过忘了的字打△,问同桌。
不理解的地方打?(2)、师范读,生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1)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抽生说。
在文中找找。
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结合书本插图,齐读是谁在介绍这本书呢?3、学习生字(1)请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出示生字。
(2)小老师教读。
(3)交流识字体会,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说一说。
(4)巩固生字。
开火车读(5)你喜欢哪个词语,就读读它吧!出示:地质勘探队员岩石一册厚书刨根问底印痕煤炭宝藏抽生读,词语释疑,齐读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解答简提出的小问题。
5、检查读书情况。
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探究内容岩石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提到了呢?请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吧!抽生答,随机出示文字:1、有。
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浪;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质、勘、岩、册、厚、印、痕”这7个生字。
2、会写“岩、册、厚”这3个生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1—10自然段人物对话,解决“‘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和“这‘书’上有字吗?”两个问题。
4、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
读好人物对话。
初步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课件。
板书设计:19最大的“书”岩石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平时喜欢看书吗?最喜欢看什么书?大家都喜爱读书,好书带我们遨游世界,好书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尽情徜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9课(PPT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随文识字。
1、不少孩子头脑里也有这个小问号吧!带着这个问题,打开语文书83页,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A、(课件出示)答案就藏在叔叔说的这段话中(PPT2),谁来读读?抽生读(评价字音)。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1)相机学习生词。
原来,这最大的“书”就是岩石:(出示词卡“岩石”)抽读,齐读。
看着“岩”的字形,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预设:山上的石壁就是岩,看字就知道意思,这样的会意字多有意思呀!重庆是山城,依山而建,城市里这些地名很多(出示PPT3:红岩村、观音岩、华岩寺、曾家岩、鹅公岩)这岩石一层一层的(PPT4),每一层就像书的一页,整块岩石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一册”换个词可以怎么说?(一本)咱们语文书封面就能找到这个“册”。
(读)想不想看看古人的书是什么样的?(PPT5竹片上刻字)你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了吗?哪儿很像?(竹片用线穿起来)。
祖先根据形象的图画造出汉字,这类字是象形字。
齐读“册”。
厚厚的:岩石是一册厚厚的书。
19《最大的“书”》教材分析: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
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
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
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了解"书。
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大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
(故意漏写双引号)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点评:"漏"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这一做法得益于靳家彦教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
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
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
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