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6
儿童文学的定义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读者所写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文字、图画或者文字与图画的结合表达对儿童世界的理解和关怀。
它旨在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以儿童为中心,以其独特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态。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1. 简洁明了: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
作者应该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儿童能轻松理解和消化。
同时,图画在儿童文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能够进一步帮助儿童理解故事内容。
2. 正能量传递:儿童文学应该传递积极的、正面的价值观。
它能够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以及主题内容来传递勇敢、友爱、正义等正面的品质和态度,引导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 吸引儿童兴趣:儿童文学需要具备吸引力和趣味性,以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
它可以通过夸张、幽默、想象等手法来创造独特的故事情节,使儿童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愉悦。
二、儿童文学的分类儿童文学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1. 图画书:图画书是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
它将文字和图画相结合,通过图画向儿童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适合年龄较小的儿童阅读。
2. 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中最常见的一类,它以奇幻、幻想的形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冒险的世界。
童话故事通常有明确的教育意义,能够帮助儿童认识和理解世界。
3. 动物故事:动物故事以动物为主要角色,通过动物的形象和行为向儿童传达道德观念和社会知识。
这类作品通常具有启发性和寓教于乐的特点。
4. 心理成长类:心理成长类作品是专门针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文学作品。
通过描述儿童的情感体验、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等问题,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5. 科普读物:科普读物是向儿童介绍科学知识的文学作品。
它以生动的语言和图画将科学知识通过故事、实例等途径传达给儿童,帮助他们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儿童文学的意义1. 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儿童文学可以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
儿童文学体裁
儿童文学的体裁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文学体裁:
1. 小说:儿童文学常常以小说的形式呈现,主人公通常是一个小男孩或小女孩,他们经历了一些有趣的冒险或故事,有时候也会涉及
到一些幻想世界或魔法元素。
2. 诗歌:儿童文学中的诗歌形式通常是以简短而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些有趣的场景或人物形象,或是表达对友情、亲情、爱情等情感的理解。
3. 故事书:故事书是儿童文学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通常以生动有趣的情节、有趣的人物形象和简单的语言来描述故事,适合年龄段为3-8岁。
4. 儿歌:儿歌是一种以欢快、简单的旋律和歌词讲述的简单故事,通常涉及到一些小动物、花草、自然等主题,适合年龄段为3-6岁。
5. 科普读物:科普读物通常以趣味化和简单化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一些科学常识和历史知识,适合年龄段为6-12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儿童文学体裁,如魔幻儿童文学、科幻儿童文学、奇幻儿童文学等,这些体裁通常涉及到一些想象力和幻想元素,适合年龄段也有所不同。
100部儿童文学名著书单儿童文学作品是孩子们接触文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们能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情感,丰富他们的阅读经验。
以下是一份包括100部儿童文学名著的书单。
1. 《安徒生童话》(丹麦)2. 《格林童话》(德国)3. 《爱丽丝梦游仙境》(英国)4. 《彼得兔的故事》(英国)5. 《绿野仙踪》(美国)6. 《小熊维尼》系列(英国)7. 《小王子》(法国)8. 《小公主》(英国)9. 《老人与海》(美国)10. 《青蛙和蟾蜍》系列(美国)11. 《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12. 《灰姑娘》(世界)13. 《白雪公主》(世界)14. 《长袜子皮皮》(瑞典)15. 《创世纪》(世界)16. 《安妮日记》(荷兰)17. 《美女与野兽》(法国)18. 《小王子之星球探险记》(法国)19. 《大卫,不可以!》(美国)20. 《瓦利的礼物》(英国)21. 《小巴黎》(法国)22. 《小飞象》(美国)23. 《小红帽》(世界)24. 《丑小鸭》(丹麦)26. 《安德的游戏》(德国)27. 《伪皇帝的新装》(丹麦)28. 《小女孩歌德》(德国)29. 《世界小姐展览笔记》(美国)30. 《南瓜花园》(中国)31. 《勇敢的小倩》(中国)32. 《雨果巨头的喜剧人生》(法国)33. 《宾果蔚的秘密》(中国)34. 《球状鼠小玛丽》系列(法国)35. 《马修的故事》(美国)36. 《葫芦兄弟》(中国)37. 《纳尼亚传奇》系列(英国)38. 《小兔纳尼亚》(美国)40. 《神奇树屋》系列(美国)41. 《米老鼠与唐老鸭》系列(美国)42. 《神偷妙探》系列(英国)43. 《舒瑞的格列佛游记》(美国)44. 《格雷的五十道阴影》系列(英国)45. 《三体》系列(中国)46. 《小绿人日记》(美国)47. 《魔法师之旅》系列(英国)48. 《电锯惊魂》系列(美国)49. 《红楼梦》(中国)50. 《儿童千与千寻》(日本)51. 《穆斯林的葬礼》(英国)52. 《袖珍神探福尔摩斯》系列(英国)53. 《三国演义》(中国)54. 《西游记》(中国)55.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英国)56.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中国)57. 《罪与罚》(俄国)58. 《孤星血泪》(中国)59. 《暮光之城》系列(美国)60. 《爱在日暮时》(中国)61. 《孩子们的战争》(以色列)62. 《白带悲泣》(中国)63. 《荷马史诗》(希腊)64. 《小黄人》(美国)65. 《哈利波特》系列(英国)66. 《窗边的小豆豆》(日本)67. 《月亮和六便士》(英国)68. 《豆腐街》(中国)69. 《帕斯卡先生的大气层行者》(法国)70. 《一个孩子的故事》(中国)71. 《小红萝卜》(中国)72. 《杜拉拉升职记》(中国)73. 《灵犀一指》(中国)74. 《让子弹飞》(中国)75.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76. 《白牙》(美国)77. 《小白兔和眼镜蛇》(中国)78. 《平凡的世界》(中国)79. 《卖火柴的小女孩》(世界)80. 《小豆绿的一生》(中国)81.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国)82. 《寻找新手指南》(中国)83. 《小川连起来的思念》(中国)84. 《茉莉花》(中国)85. 《水浒传》(中国)86. 《艺术的力量》(美国)87. 《保尔·柯察金的一生》(苏联)88. 《秘密花园》(英国)89. 《刘姥姥哭竹子》(中国)90. 《聪明的小狼人》(中国)91. 《鬼谷子》(中国)92. 《老人与海龟》(中国)93.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日本)94. 《设计心理学》(美国)95. 《平江不见舟》(中国)96. 《爱你的时光》(中国)97. 《被讨厌的勇气》(日本)98.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国)99. 《起源》(美国)100. 《人类简史》(以色列)这个书单包括了各个国家、不同年代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的范围
儿童文学是指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以儿童为主题和对象的文学作品。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儿童文学特点,因此它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范畴是绘本。
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
为儿童带来快乐和知识。
绘本通过各种动物、人物和场景的刻画,告诉孩
子们一些道理或带来一些感悟。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形式。
它们可以为孩子们带来未知
的世界和神秘的情节。
童话故事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还能教育孩
子们如何处理各种情绪。
儿童文学也包括儿童小说和儿童诗歌。
儿童小说只是对大人们喜欢的
小说进行简化,并加入一些可以帮助儿童认知世界的元素。
而儿童诗歌的
主题通常是爱、友情、自然等轻松愉快的情感主题,字数简短,韵律流畅。
优秀儿童文学作品1. 《小王子》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他讲述了自己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的故事。
小王子来自 B-612 星球,有一朵心爱的玫瑰花。
小王子在历险故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人,但是他从没停止过对玫瑰的思念。
作者通过小王子这个角色表达了他对成人世界价值观的抨击,对真挚感情的赞美和讴歌。
2. 《安徒生童话》安徒生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它是一本适合全世界小朋友们阅读的童话故事集,其中代表的作品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这些小故事寓意深刻,能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
3. 《寄小读者》冰心这本书是作家冰心在赴美留学期间,以书信的方式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并寄回国内,发表在《晨报》上。
这些信件饱含了她对母亲的爱,对童真的爱,对大自然的爱,这些内容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的美好。
4. 《草房子》曹文轩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小说,讲述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度过的六年时光。
在这六年里,他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
这本书通过桑桑的视角,展现了孩子们在面对苦难和挫折时的坚强和乐观,是一本能够触动孩子们心灵的作品。
5. 《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故事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底的奇幻冒险。
他们看到了神秘美丽的海底森林,经历了恐怖的漩涡,遇见了可怕的鲨鱼,历经艰难险阻后最终回到了家乡。
这个故事展现了人类顽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和坚持不懈的开拓精神。
这些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阅读。
儿童文学的定义
儿童文学,又称童话文学、儿童书籍文学,是指利用独特的语言和文学形式,专门为
儿童群体或年龄小的读者而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以简单明了的文字和故事情节,吸引年龄
小的读者,而基本的文学长度低于大众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的内容往往生动、活泼、简单,以童话、神话、寓言等形式表达。
儿童文学从古至今历经无数次变革,其写作目标也从娱乐到熏陶和社会性教育都发生
了重大变化。
19世纪,儿童文学出现了以故事、童话和游乐为主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更多的考虑到小读者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扩展了儿童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20世纪后,儿童文学更加注重对儿童心理、社会、情感及其生长发育等方面特征的认知与揭示,注重以儿童最
自然生活的体验有机融入到文学作品中。
从儿童文学本身来讲,有两个主要方面需要考量。
一是文学形式,儿童文学通常由简
单明了的语言、可读性强的文章形式、富有生动活泼趣味的故事情节组成;二是文学内容,儿童文学用充满乐趣的故事塑造文学主题,注重儿童的心智发展与社会价值观的熏陶。
针
对特定的受众,儿童文学除了有表达隐喻的重要性,更关注了传播思想的宗旨。
儿童文学不仅注重传播文学思想,还重视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研究与反思,更是培育未
来一代青年人的重要源泉。
它为幼儿提供种种直观的生活体验、启迪心灵,为正在茁壮成
长的儿童们营造一个故事丰富的世界,以帮助他们坚守良好的品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儿童文学1.定义: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类型1、幼儿文学• 以0—6岁的学龄前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 主要文体: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幼儿散文,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2、童年文学• 以6—12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 主要文体: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3、少年文学• 是以12—15岁的少年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 主要文体: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3.儿童文学文体:小说,戏剧,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散文,图画故事,科学文艺。
4.儿童文学的功能(意义)1、认识作用让儿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并帮助他们提高感知生活的能力。
2、教育作用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使儿童在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
3、审美作用优秀的作品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得到情操陶冶,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娱乐作用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愉悦和消遣,以及通过娱乐包藏较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寓教于乐。
5.儿童文学的发展·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萌芽:列那狐的故事·诞生:17世纪末(1697年),鹅妈妈的故事·发展:18世纪,纽伯瑞一双美好的鞋·繁荣:19世纪,数量增长,艺术提升·辉煌:20世纪,1)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2)幼儿文学崛起并走向兴盛3)传统文艺形式与现代化传播媒介并存,相得益彰4)儿童文学的题材、形式、风格呈扇形发展·19世纪名作:①格林民间童话②安徒生创作③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④科洛迪木偶奇遇记·20世纪名作阿·林格伦第二届安徒生作家奖价值观不一样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E·B怀特吹小号的天鹅小老鼠斯图亚特(又叫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意大利罗大里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安徒生熟知作品书上: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幸运的贝儿、单身汉的睡帽、柳树下的梦、丑小鸭、野天鹅、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打火匣、海的女儿;其他:夜莺、拇指姑娘、坚定的锡兵、豌豆公主、*小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小意达的花儿。
简述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文字、图画、故事情节等形式,以儿童为中心,传达各种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它不仅是娱乐儿童的一种手段,更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塑造儿童道德观念和培养儿童良好品格的重要工具。
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读者创作的: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是儿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儿童的认知、审美和兴趣,以便更好地吸引和引导他们。
2. 儿童文学注重儿童的情感发展:儿童文学作品常常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发儿童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情感,培养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
3. 儿童文学传递正面价值观:儿童文学作品往往以正面的、积极的方式呈现人物形象和道德观念,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4. 儿童文学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充满奇幻、幻想的元素,鼓励儿童思考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5. 儿童文学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儿童文学通过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内容,扩展
儿童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总的来说,儿童文学旨在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51.指出“儿童本位论”的儿童文学观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以及理论和实践上的缺陷和不足。
(1)积极的历史意义: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2)理论和实践上的缺陷及不足: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忽视了儿童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52.学校儿童文学阅读指导通常有哪几个基本步骤?(1)了解指导对象及图书情况;(2)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3)对作品进行推荐和介绍;(4)组织作品评论;(5)巩固阅读效果。
53.成人读者的存在对儿童文学接受领域来说有什么意义?(1)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产生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儿童读者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人和帮助者;(2)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54.儿歌在艺术上有哪些主要特点?(1)自然合节的音乐性;(2)天真活泼的稚拙美;(3)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
55.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语世界中最著名的童话形象有哪些?请举出你熟悉的4个,并说出各自的作者。
(1)彼得·潘,永不长大的孩子的形象,出自英国巴里的《彼得·潘和文黛》(或《彼得·潘》);(2)玩具小熊的形象,出自英国米尔恩的《小熊温尼·普》;(3)“好心大夫”形象,出自美国洛夫廷的《杜立德医生》;(4)米老鼠和唐老鸭,出自美国迪斯尼的同名卡通故事;(5)玛丽阿姨,神奇保姆的形象,出自英国特莱维丝的《玛丽·波平斯》系列。
56.“儿童文学读物”和“儿童读物”这两个概念其内涵区分何在?(1)儿童文学读物强调文学性,一切适宜于儿童阅读的、成人为适应儿童阅读需要而出版的文学编著品都涵括在内,包括了民间文学中适合儿童阅读的部分,为儿童而缩编的文学名著等;(2)儿童读物就越出了儿童文学的范围,它包括了儿童可接受的各类出版物,包括儿童可读和应读的非文学读物。
57.儿童文学作者从其创作动机看,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型?请分别简述之。
(1)“自觉”类和“自发”类;(2)前者具有明确的“为儿童而创作”的动机,后者没有明确的“为儿童而创作”的动机。
58.儿童文学的成人读者主要有哪两类情况?(1)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而接受儿童文学。
(2)另一种情形是在阅读天性上与儿童和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和默契。
59.简述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
(1)超人体形象:指那些具有超人的神奇能力、能创造超自然奇迹的形象;(2)拟人体形象:指除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人格化的形象;(3)常人体形象:指以人的本来面目出现在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60.19世纪儿童文学开始形成独立分支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是什么?请简述之。
(1)外部条件:儿童观的进一步解放给儿童文学的“自立门户”带来实际可能性,儿童教育的大解放有利于儿童文学的形成;(2)文学想象力的大解放使得儿童文学各种体式先后被确认。
61.试举例分析儿童文学的朴素美。
儿童文学的朴素美来源于儿童生命中所含的朴素品质和儿童文学创作者朴素的人格;在表现为作品形式的简洁朴素,也表现为作品心理内涵的素朴;朴素是一种美学品格,一种精神境界。
62.分析林格伦笔下的皮皮形象的特色并指出这个童话形象在世界童话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1)皮皮是一个淘气、狂野、爱幻想、富有反叛性格、强有力、且善良、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儿童形象,也是作者心目中各种天性都获得正常发展的孩子的艺术形象;(2)皮皮这个童话形象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童话中的“好孩子”、“模范儿童”的艺术思路,使得儿童文学观念经历了一番革新洗礼,童话的艺术空间大大地扩展了,在世界童话史上增添了许多新质。
63.为什么要进行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试结合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和小学(或幼儿园)实际加以分析和论述。
由于儿童的阅读欣赏水平较低,缺乏正确解读和鉴别的能力,且读书多凭兴趣,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的问题没有解决,故需予以适当指导。
64.分析叶圣陶童话《稻草人》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指出它在中国现代童话发展史上的意义。
(1)直面人生,扩大题材,把现实世界引入童话创作领域;(2)想象丰富,又十分符合童话的事理逻辑;(3)语言质朴、明白生动、具有民族化和儿童化的特色;(4)为中国童话创作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
二、理解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与儿童文学三大层次的对应关系根据儿童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一般将儿童期的年龄划分为五个阶段,即:①婴儿期(1-3岁);②幼儿期(3-6岁);③童年期(6-12岁);④少年前期(12-15岁);⑤少年后期(15-18岁)。
所谓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即:婴幼儿文学、童年期文学和少年期文学。
很明显,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与儿童的年龄阶段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因为儿童文学是文学,要求读者必须有听讲或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而儿童的这一能力是由其所受的教育水平所决定的,因而在儿童年龄阶段与儿童文学三大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教育水平来联系的。
简言之,6岁以前是学龄前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统称为婴幼儿文学,小学阶段的文学叫做童年期文学,少年前期与少年后期因其都属于中学教育,又被合称为少年文学。
三、掌握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意义儿童文学是以儿童的年龄特点为依据,为他们的成长需要而贡献的精神食粮。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大量的物质营养作为身体成长发育的动力,而且需要吸收大量的知识丰富自己头脑,还需要用美来陶冶性情,调节人格的全面发展,以这些作为心理发展、社会化发展的实践的和精神的动力。
因而,儿童文学具有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教育作用;愉悦情性;开启智力;健全儿童人格。
三、在弄清楚文学接受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把握儿童接受文学的特殊性所谓文学接受是指读者“注意文学作品、初步阅读或听讲作品,以至产生兴趣的过程”。
因而接受不同于欣赏,接受的结果是“产生兴趣”,然后才进入欣赏阶段;而欣赏的结果则是对作品产生美感。
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一般要具备心理和社会两方面的基础。
从心理学方面来说,是先有需求,再有注意,然后才去听讲或阅读作品。
如果在这过程中,读者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自己需要的东西,他就对这部作品产生了兴趣,进而从情感上接受它。
从社会学方面来说,“接受”便是作为社会成员的读者,依照自己索习惯的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文化传统的影响,来认可作品。
也就是说,当作品所具有的社会性意义、社会情感和文化背景与读者自身的社会角色相一致时,就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所接受。
儿童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必然遵循文学接受的一般规律,即需要→注意→阅读→兴趣。
不同的是在具体的接受环节中所表现出的有别于成人的接受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动态性,既儿童的文学需要、文学注意、文学阅读与文学兴趣都始终处在动态发展中。
二、了解少年前期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少年前期文学主要是诗歌、小说、童话、散文、科幻作品、剧本等,但对各体裁的要求与童年期相比却有了新的变化。
譬如诗歌就要求有一定的内容深度,篇幅也可稍长,主题表现上讲究隐蔽性,表现手法上强调多样性。
小说是这一时期儿童最为喜欢的体裁,与童年期小说相比,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内容更深刻,形式更多样。
童话则偏向于有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带有一定哲理性的作品。
散文也深受这一时期儿童的青睐,因为审美能力的提高,他们乐于阅读各种优美的散文,从中吸收知识,体验从未体验过的感情。
在表现手法上,除童年期文学的写实、夸张、象征、幽默手法之外,还有抒情手法,因为抒情手法是借作品中的形象直接或间接表达某种情感体验的手法,很适合少年前期儿童表达自己感情的需要。
四、掌握少年期文学的意义少年期文学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 首先,少年期是童年的“合法延缓期”,也是儿童期的最后阶段,迈过这个阶段,儿童就是成人了。
因而这一时期的发展有双重任务,一是要解决童年期未完成的发展任务,二是要为即将到来的成人期作必要的发展准备。
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与童年期文学相似相通之处,不同于成人文学;但又具有较多的成人文学因素。
尤其是少年的“成人感”,使他们既不满足于童年期文学,觉得过于浅显;又不能完主体验成人作品中所反映的情感,觉得过于深刻。
正是在这样一个文学需求的中间地带,少年期文学担负起了为少年期儿童贡献精神食粮的重任。
/其次,少年期文学对少年期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哪些积极的促进与引导作用呢?简言之,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少年期文学有助于少年较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人生和自然,认识艺术本身;第二,少年期文学有助于少年建立起适应社会的道德感、正义感、责任感;第三,少年期文学有助于少年养成健康、高尚的情操和美感;第四,少年期文学有助于少年宣泄不良情绪,排遣情感负荷。
三、掌握少年后期少年的情感特征(1)情感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越来越复杂,并形成高级情感。
(2)情感强烈,富有热情。
(3)产生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4)情感深藏不露,带有内隐的、文饰的、曲折的性质。
这是“闭锁性”在情感上的反映。
(5)富有集体主义情感,最重友谊阶段。
四、掌握少年后期儿童的社会化程度少年后期是整个儿童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
这一时期的儿童,不仅在生理、心理的个体发展上已接近成熟,而且以童年期与少年前期的社会化进程为基础,经过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已基本具备了进入社会、成为社会成员的各种条件。
掌握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和技能的社会化要求,在少年后期已基本达到,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道德意识形成。
这是社会人区别于自然人的重要特征。
社会道德即是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少年后期的儿童不仅掌握了越来越多的道德标准,而且能自觉地去遵守。
其次是世界观初步形成,已形成了对社会与人生的基本看法。
三是理想的初步形成,并且能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进步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社会行为。
四是随着道德感、世界观与理想的形成,这一时期的儿童已经初步形成了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人格,使他们终将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肩负起社会的责任。
二、掌握儿童诗的特征积极健康的主题、浓郁的儿童情趣、鲜明的形象性、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
五、能分析儿童故事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儿童故事之所以博得儿童的青睐,是因为它以情节见长,讲求构思,内容上首尾呼应,情节跌看起伏;加上它在表现手法上特别强调设置悬念,使读者、听众感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还有语言表达上的口语化,节奏明快。
这些都十分切合儿童好奇、好动的天性,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
儿童故事与其他儿童文学体裁比,也有着毫不逊色的表达优势。
与儿童小说比,它虽然较少刻画人物和描绘环境气氛,但它以极简练的笔墨勾勒人物和渲染环境,它的悬念、口语、节奏等,比小说更能吸引儿童。
与童话比,它不像童话那样想象奇特丰富,但也有艺术夸张和虚构,然而它显得比童话更合乎常理,使儿童觉得“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