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五四运动一.单选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C.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
”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太平天国运动D.五四运动4.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前一个“天安门”指的是我国历史上()A.五四运动B.“门户开放”政策C.列强在华兴修铁路D.开国大典5.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废除二十一条”6.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A.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D.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7.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8.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9. 1919年,北京学生走出校门游行抗议,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罢市风潮,并促进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重庆谈判10.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11.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精选】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
五四运动习题新人教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五四运动的爆发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列强将德国在中国________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爆发:________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学生们提出“________,________”“誓死力争,还我
________”“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________、陆宗舆、章宗祥。
知识点2 五四运动的扩大
扩大: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________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____。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________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________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________和________的爱国运动。
意义:中国________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____________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02 基础过关。
第课五四运动一、选择题.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召开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废除二十一条 . 严惩卖国贼. 右图连环画反映的事件是( ).金田起义.义和团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今天的那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 劳动节 . 青年节. 中秋节 . 建军节. 年月初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形式从学生示威游行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阶级取代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政府.五四运动的主体是(). 学生 . 工人. 无业游民 . 军队. 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的是().誓死争回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无产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⑤五四运动.①②③.③⑤.②③.②③④.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
这说明( ).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起地.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 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 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一场由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 发生在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化的起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练习1.直接原因(导火线):1919年, 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3.经过:4.结果:北洋政府被迫罢免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5.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登上历史舞台。
考点二:中国共产党成立1.时间:_____年7月。
2.地点:_____→浙江嘉兴南湖。
3.代表:_______、董必武、陈潭秋等。
4.内容:(1)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任务:开展_________。
(3)机构:中央局,_______为书记。
5.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考点三国民革命的洪流1.黄埔军校(1)概况: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建,_______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2)方针:_________和_________并重(3)意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政治和军事人才,为____________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北伐胜利进军:(1)时间: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北伐。
(2)目的:推翻的统治,统一全国。
(3)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军阀。
(4)战场: 、湖北是主要战场。
取得战役、贺胜桥战役和武昌战役胜利。
(5)战果: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6)结果:因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背景: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时间: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_________”。
(3)性质:代表的利益。
(4)政策: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五四运动的爆发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2.爆发:1919 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和要求: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4.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知识点2 五四运动的扩大5.扩大的原因(1)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2)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3)面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这种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6.扩大: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7.结果: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8.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9.意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2018秋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课时练习班级姓名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这场运动”的()A.爆发背景B.发生地点C.主要内容D.影响2.下图所示反映的事件是()A.金田起义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3.下面是一位老人晚年回忆1919年5月4日所看到的情景,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B.有一个学生发给群众小旗帜,上面写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有个学生给路人解释“还我青岛”的意思D.一些愤怒的学生冲进了曹汝霖的家4.“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发出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自由B.爱国C.平等D.博爱5.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新特点是() A.商人罢市B.学生大规模罢课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运动取得初步胜利6.五四运动很快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A.当时工人普遍觉悟高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7.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主要体现为()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④北洋政府被迫垮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的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这个新时代是()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9.每年的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一、选择题1.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 1919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A.巴黎和会的召开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C. 废除二十一条D. 严惩卖国贼3. 右图连环画反映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B.义和团运动C.五四爱国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4. 今天的那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A. 劳动节B. 青年节C. 中秋节D. 建军节5. 1919年6月初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B.斗争形式从学生示威游行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C.工人阶级取代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政府6.五四运动的主体是()A. 学生B. 工人C. 无业游民D. 军队7. 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的是() A.誓死争回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8.“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C.无产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D.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9.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⑤五四运动A.①②③ B.③⑤C.②③D.②③④10.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一、选择题1.“省城各学校之学生,各执小旗,书‘讨卖国贼’等字,奔走呼号……询系留日学生因驻日公使章宗祥将青岛私卖于日本,追章返国至天津,用炮击章,而步军统领捉拿19人下狱,议治该留学生之罪,都中各校一齐罢课,以救在狱之学生。
”据此推断,该日记应写于() A.1915年9月B.1919年5月C.1921年7月D.1931年9月2.“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在这个宣言的指引下由北京学生率先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是()A.五四运动B.中共成立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被定性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中“彻底地”是强调()A.直接目标的实现B.领导阶级的变换C.不妥协的革命精神D.社会性质的变化4.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装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
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
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A.北京B.长沙C.上海D.广州5.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6.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的决定因素是()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B.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C.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悟7.“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述材料说明() A.五四运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B.曹、章、陆三个卖国贼是斗争的主要目标C.武装斗争的必要性D.工商界参加斗争起了重大作用8.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
第13课五四运动练习一、选择题1. 如下图反映的内容是关于下列哪一事件的原始资料 ( )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中共一大D. 中共七大2.下面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_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
请判断,与该漫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五四运动B. 洋务运动C. 辛亥革命D. 维新变法3.五四爱国运动之所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原因是()A. 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C.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运动的主力D. 开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它标志着中国()A. 进入近代社会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 进入现代社会D.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100年前,中国与德国绝交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没能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这一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A. 洋务运动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6.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
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
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A. 义和团运动B. 五四爱国运动C. 新文化运动D. 国民革命运动7.“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
这场“斗争”应该是指()A. 义和团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运动D. 北伐战争8.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
下列说法不能反映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事件的是()A. 最初爆发地点是北京B. 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主张C. 初期运动的主力是学生D. 后期运动中心转移到了武汉9.“五四”青年节是为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里最能反映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 还我青岛C. 废除“二十一条”D.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二、非选择题10.自古以来,中国就注重对外交往,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一.单选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C.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
”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太平天国运动D.五四运动4.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前一个“天安门”指的是我国历史上()A.五四运动B.“门户开放”政策C.列强在华兴修铁路D.开国大典5.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废除二十一条”6.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A.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D.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7.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8.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9. 1919年,北京学生走出校门游行抗议,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罢市风潮,并促进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重庆谈判10.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11.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第13课五四运动
一、选择题
1.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 1919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的召开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 废除二十一条
D. 严惩卖国贼
3. 右图连环画反映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4. 今天的那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
A. 劳动节
B. 青年节
C. 中秋节
D. 建军节
5. 1919年6月初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斗争形式从学生示威游行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C.工人阶级取代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政府
6.五四运动的主体是()
A. 学生
B. 工人
C. 无业游民
D. 军队
7. 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的是() A.誓死争回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8.“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无产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D.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9.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⑤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③⑤
C.②③D.②③④
10.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
这说明( )
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起地
B.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C.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1.五四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
A. 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
B. 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C. 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 一场由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
12.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A.近代史的开端
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其“新”包括( )
①领导阶级②任务和性质③指导思想
④发展前途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以上材料反映的()
A. 山东半岛的主权问题
B. 辽东半岛的主权问题
2
2
C. 香港岛的主权问题
D. 台湾岛的主权问题
15. 对中国而言,五四精神就是一种现代的人文精神,正如胡适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发挥了先锋作用
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五四运动扩大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已去,就是在于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去维持公理,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这是哪次运动的传单?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宣言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内除国贼”又指谁?
(3)宣言希望全国工商各界参加爱国运动,结果怎样?
(4)宣言最后的“两个信条”表现了这次运动的什么精神?我们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3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
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