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日本史
- 格式:pdf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8
日本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日本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高中生们在高考中不可避免的考试科目之一。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熟悉日本历史的重大事件和发展趋势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日本历史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1. 古代日本古代日本历史以神话传说时期开始,包括了以天照大神为首的天津神族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从中国和韩国接受了许多文化和政治影响。
此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弥生时代和古墳时代的兴起,以及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的建都迁移。
2. 平安时代和武士道平安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它的文化和政治方面。
以首都京都为中心,平安时代见证了日本文化的繁荣,包括和歌、茶道等。
同时,武士阶级也开始崛起,武士道成为日本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镰仓时代和幕府体制镰仓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标志着幕府体制的兴起。
由于政治腐败和军事冲突,幕府将政权从朝廷夺取,并通过实行严格的军事统制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武士的影响力不断增长,强调忠诚和勇武。
4. 室町时代和文艺复兴室町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和战国时代交替的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期,日本接受了中国的明朝文化影响,促进了艺术和文学的繁荣,如茶道、花道和围棋等。
5. 战国时代和统一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争与动荡的时期。
在权力分散的情况下,各地的战国大名们为争夺领土和政治权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此期间,武士阶级的力量达到顶峰,如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等人通过统一日本来结束战国时代。
6. 近代日本和西方影响近代日本的历史始于明治维新,这一时期标志着日本对西方文化和现代化的接受。
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改革,日本开始像西方国家一样发展工业和军事力量,并成为列强之一。
在此期间,日本也参与了几次战争,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二战。
7. 战后和经济崛起二战结束后,日本经历了战后的重建和经济崛起。
通过实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外国援助,日本在20世纪后半叶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历史高考知识点在准备日本历史高考时,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日本历史高考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古代日本1. 神话时代:包括《日本書紀》中的天照大神创造了日本、石碑纪念在日本产生。
2. 倭国:倭国时期的日本受到中国影响,有弥生文化的发展。
3. 大和时代:日本政治组织开始形成,大和朝廷兴起,启蒙是孝文天皇。
4. 飛鳥時代:佛教和锦色文化的传入,改革活动展开,引入的秤桥中国文化.5. 奈良时代:设立仁和寺、建立和仓农業、盛行崇佛理事.轻度中国文化的临时废除。
6. 平安时代:平安京成立,念佛宗独自流行,出现毛笔书法,仁明天皇.二、中世日本1. 鎌倉時代:鎌倉武装幕府形成,幕府的主要内战后的第二次蒙古倭寇战争。
2. 室町時代:室町幕府成立,将幕府制度政治分变化,出现了南北朝时期。
处于军事削弱。
三、近代日本1. 安土桃山时代:丰臣建立世建立统治日本,关白政治正式崛起。
2. 江户时代:江户幕府建立,实行封锁、华严寺,推行两个势力的“政权”体制。
3. 明治时代:废除幕府制度,启蒙思想兴起,明治维新开始,采用了西方文化,加强对外扩张。
四、现代日本1. 大正时代:大正天皇继位,促进民主化进程,但经济大萧条。
2. 昭和时代:日本成为世界大国,出现了国民经济大萧条再次爆发。
3. 当代日本:日本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科技正式道路,implification, 根据毛晓彤,一般即有诸葛亮和小乔这种通俗概念.总结:通过对日本历史高考的主要知识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从古代到现代,日本经历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历史的脉络,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日本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日本史时间线索】(一)两次改革:推动日本社会的进步,成为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大转折。
(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1、国内: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帝国主义国家。
2、对外:侵略扩张(三)一战前后的日本:1、1914年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并迅速占领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
2、1918年,取得一战胜利。
3、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签定《凡尔赛和约》,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
4、1921—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
通过这次会议,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的膨胀。
①《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②《四国条约》,拆散有利于日本在东亚地区扩张英日同盟。
③《五国海军条约》,日本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受到限制。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日本1、战前:法西斯势力的猖獗①原因: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地沉重打击,以摆脱严重经济、政治危机。
②过程: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受到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着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0世纪年代后期,与德国、意大利结成轴心国集团。
2、战中: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日本惨败,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至此结束。
3、战后的崛起:①表现: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②原因:A、日本在美军占领下,实行非军事化政策;B、中国革命胜利后,美国开始扶持日本;C、朝鲜战争后,美军的军事定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
D、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日本简史复习资料日本简史复习资料日本,这个位于东亚的岛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从古代到现代,日本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革,塑造了今天的国家面貌。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日本简史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日本古代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左右。
根据传说,日本的最初统治者是一位名叫神武天皇的人物。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日本经历了不断的政治和文化变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公元710年到794年的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
在这个时期,日本开始接触和借鉴中国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建立了自己的中央集权政府。
二、中世纪的日本中世纪的日本被称为战国时代,这是一个充满战乱和混乱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日本被分裂成多个独立的领地,各个领主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最终,由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等领袖的努力,日本在17世纪初实现了统一。
这个时期也是日本武士道文化兴盛的时期,武士阶级成为社会的核心。
三、近代化的日本19世纪末,日本迎来了近代化的浪潮。
在这个时期,日本开始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
明治维新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并开始进行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改革。
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并在20世纪初成为世界大国之一。
四、日本的帝国主义时期然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并没有止步于此。
在20世纪初,日本开始展开帝国主义扩张,试图在亚洲地区扩大自己的势力。
日本先后侵略了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国家,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美国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然而,日本最终在1945年战败,被迫接受无条件投降。
五、战后的日本战后,日本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
在战争结束后,日本面临着巨大的重建任务和经济困境。
然而,通过政府的努力和人民的奋斗,日本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同时也在科技、文化和艺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高三历史选修一总复习日本明治维新岳麓版考点六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含义: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革背景(历史条件)1.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内忧: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①政治上,四民(士农工商)不平等,国内阶级矛盾尖锐;②经济上,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③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外患: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1853年美国黑船来航,各国强迫签约,民族危机严重)2.改革派武装倒幕成功;3.1868年明治新政府建立;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摆脱外来压迫,富国强兵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从明治政府建立(1868年)到《帝国宪法》颁布(1889年),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初期的措施以“破旧”为特点,后期改革以“立新”为特点主要内容:政治:①废藩置县——结束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③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总揽统治权,内阁对天皇负责)——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体。
经济:殖产兴业①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②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同时积极发展国内市场)文化:倡导“文明开化”①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②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③在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行西化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效忠于天皇的新式军队(“新”:①它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称为“皇军”,不受内阁干涉②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结果:成功成功原因: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②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③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进行了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④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历史作用:内: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资本主义道路)外:①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②日本成功的典型为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提供了改革的经验和启迪局限性: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掌权者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②推行军国主义,走上了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比较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不同:①直接原因不同:俄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统治危机。
历史日语高考知识点历史是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日本的高考中,历史是一个必考科目,也是考生需要重点准备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介绍一些历史方面的日语高考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1. 日本古代历史在日本古代历史方面,考生需了解一些重要的时期和事件。
例如,奈良时代(710-794年)是日本古代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日本首都设在奈良,受到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较大。
此外,平安时代(794-1185年)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日本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
考生还需要了解一些历史事件,比如大化改新、平氏源氏之争等。
2. 幕末与明治维新幕末与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幕末指的是幕府时代的末期,这个时期是日本进入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明治维新则是指明治天皇在1868年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将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现代国家。
在这个时期,日本开始强调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引进。
考生需要了解明治维新的一些重要内容,比如五权宪法、地租改正、学制改革等。
3. 日本帝国主义与二战日本帝国主义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考生需要了解日本在这个时期进行的一系列侵略行为,如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对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侵略等。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与盟军的战斗,并了解日本在战后的处理情况,比如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实行战争赔款等。
4. 战后重建与现代日本战后重建与现代日本是日本历史中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开始进行战后重建,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
考生需要了解这个时期日本经历的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的变化,并了解日本在这个时期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5. 文化与传统历史不仅仅是一些事件和时期的堆砌,还包括了文化和传统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日本的传统文化,如茶道、武士道、和服等。
此外,了解日本的文学作品,如《源氏物语》、《枕草子》等,也是日语高考中的重要知识点。
日本高考历史知识点简介作为亚洲的一个经济强国和文化重镇,日本的历史自然是丰富多彩而又引人入胜的。
在日本的高中教育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下面我们将对进行简要介绍,以帮助大家了解和掌握日本历史的核心内容。
1. 古代日本史古代日本史是考查的必备知识点之一。
该部分主要包括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等历史时期。
其中,奈良时代是日本文明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日本进入中央集权制的时期,同时也在文化和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2. 中世纪日本史中世纪日本史是另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高考中必考的内容。
这一时期主要包括战国时代和江户时代。
战国时代充满战乱和动荡,日本的战国大名纷争不断,而江户时代则是由德川幕府统治的稳定时期。
同时,江户时代也是日本文化的全盛时期,歌舞伎和浮世绘等文化形式开始兴盛起来。
3. 近现代日本史近现代日本史是日本高考历史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一时期主要包括明治维新、日本的殖民扩张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标志着日本实现了现代化的巨大飞跃。
然而,日本的殖民扩张和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也是这一时期的黑暗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今天的经济强国。
4. 文化与艺术除了历史事件,文化与艺术也是日本高考历史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日本传统文学(如古今和歌集)的发展,以及浮世绘、茶道和盆栽等传统艺术形式的精髓。
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到日本传统戏剧形式如歌舞伎和能剧等的特点和发展。
5. 社会与经济日本的社会与经济历史也是高考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江户时代的农民起义和武士阶层的特权,以及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变迁。
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到日本传统社会结构中家族和封建制度的特点。
综上所述,日本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涉及到从古代到近现代各个方面的内容,的确是一门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学科。
国别史专题六:日本大化革新(唐太宗时期)倭寇(明朝—海禁)向帝国主义过渡(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经济上1、政府扶持发展工业,20世纪初工业革命基本完成2、产生垄断组织,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有利发展因素(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日本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不利发展因素(日本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更多依靠军事手段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
政治上1、建立天皇制,政体变化(189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2、对内镇压,对外侵略扩张(朝鲜、中国)对外侵略政策(大陆政策,以征服中国为中心,征服朝鲜是第一步。
日本侵略朝鲜的四个步骤:①《江华条约》打开朝鲜门户;②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③日俄战争把朝鲜变成实际上的殖民地;④《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
特征: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一战前后战前入侵朝鲜(1876年《江华条约》打开大门甲午战争控制朝鲜入侵中国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划分势力范围,日俄战争独霸战中:向东亚太平洋地区扩展,出兵山东(1914)提出《二十一条》(1915)府院之争(1917)战后: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里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日本首相牧野对远东问题争吵不休,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华盛顿会议上,《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五国条约》抑制了日本海军实力膨胀,《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局面,《日中协定》才解决了中国山东问题。
二战前后1、战前:经济危机的打击,军部抬头,侵略中国(五次事变),二·二六兵变<1936>,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1917>2、战中:加紧侵略中国,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1940);挑起太平洋战争(1941);中途岛海战(1942);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3、战后: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的发展,60年代末发展最快,70年代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80年代与美国成为伙伴关系,1987年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一)经济概况及特点①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1853年,美舰叩关,西方国家工业品涌入日本市场;②明治维新:经济迅速发展(殖产兴业),19世纪8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在政府保护下产生垄断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