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包扎培训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11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目前随着创伤发病率增高,创伤急救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普及创伤现场救护知识和技术十分必要。
创伤急救技术主要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四大技术,在现场特殊情况下,无论什么性质、什么部位的外伤,最基本的急救处理都离不开这些技术。
若这些技术能应用得及时、正确、有效,往往能挽救患者生命,防止患者病情恶化、减少患者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
因此,院前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并且应大规模推广。
一、止血术止血术是最基本、最紧急的急救技术。
止血的目的在于控制出血,保存有效的血容量,防止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创伤一般都会出血,特别是较大的动、静脉损伤,会引起大出血。
如果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伤员因出血过多,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及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
所以对创伤出血,首先要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然后再作其他急救处理。
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
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
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
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直接压迫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结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6种,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把几种止血法结合在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一)直接压迫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也称敷料加压止血法)是指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用戴上胶手套的手直接在伤口施压,压迫时间10~15分钟。
如现场无条件,可用洁净布料、毛巾、衣物等压迫伤口,并迅速转运到医院处理。
(图6-24)(二)指压动脉止血法在伤口的上方,即近心端,找到搏动的血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压在局部的骨骼上,紧急时可隔着衣服压迫,使之止血。
此方法适用于四肢及头脑部的大出血急救,但这毕竟是减少伤员失血挽救生命的临时应急措施,不宜长时间使用,同时也不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运。
(完整版)急救包扎止血练习
急救包扎止血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能够帮助伤者减轻疼痛、减少出血并确保伤口的恢复。
下面是一份完整的急救包扎和止血练
指南,帮助您掌握这一技能。
材料准备:
- 纱布:用于覆盖伤口的消毒纱布。
- 弹性绷带:用于固定纱布和保持伤口的止血。
- 清水和消毒液:用于清洁伤口和杀死细菌。
- 手套: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
步骤:
1. 戴上手套,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卫生安全。
2. 用清水和消毒液清洁双手,以及伤者的伤口,确保伤口无尘
和细菌。
3. 用纱布轻轻覆盖伤口,确保完全覆盖,并稍微超出边缘,以
防止细菌侵入。
4. 使用弹性绷带固定纱布。
从伤口附近的一个方向开始,用绷
带包住伤口,保持适当的紧密度,但不要过紧。
5. 当绷带到达伤口另一侧时,将其反向交叉,并继续包扎直至覆盖整个伤口。
6. 用绷带结束时进行最后一次交叉,确保包扎牢固。
7. 检查伤口是否有紧绷或乱包的地方,并进行调整,确保不会对伤者造成不适或窒息。
8. 对伤者进行适当的安抚和鼓励,让他们知道你正在为他们提供帮助。
注意事项:
- 尽量不要直接触摸伤口,以免感染。
- 如果伤口不断出血,不能通过包扎止血,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 当伤者受伤严重或失去意识时,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通过练急救包扎和止血技巧,可以提高您的急救能力,并为紧急情况做好准备。
记得保持冷静和自信,随时提供帮助。
希望这份急救包扎止血练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止血包扎固定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止血包扎是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必需的技能之一,能够有效控制出血并减少伤者的伤害。
本次培训的目的是帮助参与人员掌握止血包扎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应对紧急情况下伤者出血的能力,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医护人员、医学生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相关实践经验。
三、培训内容1.止血包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止血包扎的分类和技术要点3.不同部位的止血包扎技术讲解和实践操作4.止血包扎材料的使用和维护5.急救包规范和使用方法6.常见止血药物的应用7.紧急情况下的伤者处置和安全保障8.实操培训和模拟演练四、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2天培训地点:医院急诊科培训教室五、培训方法本次培训采用理论教学与实操结合的方式,讲解与操作相结合,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讲解和示范,参与人员进行操作练习,确保培训效果。
六、培训人员1. 主讲人员:急诊科主任医师、护士长2. 辅导人员:急诊科护士第一天上午:1.止血包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止血包扎的分类和技术要点3.不同部位的止血包扎技术讲解和示范下午:4.实操培训和模拟演练第二天上午:5.止血包扎材料的使用和维护6.急救包规范和使用方法7.常见止血药物的应用下午:8.紧急情况下的伤者处置和安全保障9.实操培训和模拟演练八、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组织考核,出示止血包扎技能操作考核情况,考核及格者颁发止血包扎培训证书。
九、培训评估1. 培训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参与人员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2. 对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总结,制定改进措施,不断优化培训方案。
十、培训保障1. 参与人员在培训期间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和培训用品。
2. 确保培训教室和设备的完善和安全,保障参与人员的学习环境。
1. 培训费用:包括培训场地费、讲课费、教材费等;2. 培训设备:包括模拟器材、救护包等设备费用;3. 其他支出:包括参与人员的交通、食宿等费用。
外伤包扎急救培训内容外伤是指人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损伤,常见的外伤有创伤、挫伤、擦伤、烧伤、冻伤等。
在日常生活中,外伤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学会正确的外伤包扎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外伤包扎急救的相关内容。
一、外伤包扎的基本原则1.止血为先:在进行包扎前,必须先止血,否则包扎无法起到作用。
2.保持伤口清洁:在包扎前,必须清洗伤口,以避免感染。
3.包扎要紧:包扎要紧,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包扎要透气:包扎要透气,以便伤口呼吸,促进伤口愈合。
5.包扎要固定:包扎要固定,以避免伤口再次受伤。
二、外伤包扎的步骤1.止血:在进行包扎前,必须先止血。
止血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接压迫法:用手指或手掌直接压迫伤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2)提高伤肢法:将伤肢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入伤口,达到止血的目的。
(3)绷带包扎法:用绷带包扎伤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2.清洗伤口:在包扎前,必须清洗伤口,以避免感染。
清洗伤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以清除伤口内的污物。
(2)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以避免对伤口造成刺激。
(3)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伤口,以杀死伤口内的细菌。
3.包扎伤口:包扎伤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简单包扎法:将绷带绕在伤口周围,以达到止血和固定伤口的目的。
(2)压迫包扎法:将绷带绕在伤口上方和下方,以达到止血和固定伤口的目的。
(3)夹板包扎法:将夹板放在伤口上方和下方,用绷带将夹板固定在伤口上方和下方,以达到止血和固定伤口的目的。
三、常见外伤包扎方法1.创伤包扎:创伤包扎是指对创伤伤口进行包扎。
创伤包扎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简单包扎法:将绷带绕在伤口周围,以达到止血和固定伤口的目的。
(2)压迫包扎法:将绷带绕在伤口上方和下方,以达到止血和固定伤口的目的。
(3)夹板包扎法:将夹板放在伤口上方和下方,用绷带将夹板固定在伤口上方和下方,以达到止血和固定伤口的目的。
2.挫伤包扎:挫伤包扎是指对挫伤伤口进行包扎。
止血包扎培训资料创伤现场急救技术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目前随着创伤发病率增高,创伤急救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普及创伤现场救护知识和技术十分必要。
创伤急救技术主要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四大技术,在现场特殊情况下,无论什么性质、什么部位的外伤,最基本的急救处理都离不开这些技术。
若这些技术能应用得及时、正确、有效,往往能挽救患者生命,防止患者病情恶化、减少患者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
因此,院前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并且应大规模推广。
一、止血术最基本、最紧急的急救技术。
止血的目的在于控制出血,保存有效的血容量,防止止血术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创伤一般都会出血,特别是较大的动、静脉损伤,会引起大出血。
如果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伤员因出血过多,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及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
所以对创伤出血,首先要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然后再作其他急救处理。
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
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
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
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直接压迫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结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6种,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把几种止血法结合在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一)直接压迫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也称敷料加压止血法)是指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用戴上胶手套的手直接在伤口施压,压迫时间10,15分钟。
如现场无条件,可用洁净布料、毛巾、衣物等压迫伤口,并迅速转运到医院处理。
(图6-24)(二)指压动脉止血法在伤口的上方,即近心端,找到搏动的血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压在局部的骨骼上,紧急时可隔着衣服压迫,使之止血。
此方法适用于四肢及头脑部的大出血急救,但这毕竟是减少伤员失血挽救生命的临时应急措施,不宜长时间使用,同时也不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运。
所以在施用指压法的同时,应积极寻找器材,准备更换其他止血方法,或转送到条件较好的医院治疗。
运用指压止血法时应注意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的位置,压迫的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操作时保持受伤肢体抬高;压迫时间10,15分钟。
例如:头顶及颞部的大出血可压迫颞浅动脉止血点:在耳前一指处压迫颞浅动脉,可减少同侧头皮及额、颞部出血(图6-15);手、前臂、上臂中下段的动脉出血,可压迫肱动脉止血点:在上臂中上段内侧触到肱动脉的搏动,用拇指或四指并拢将肱动脉压在肱骨上即可止血(图6-19);由于腕和手的血供丰富,由尺、桡两条动脉供应,因此腕和手出血时,要同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方可止血(图6-20)。
(三)加压包扎止血法这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的静脉出血。
常用有绷带、三角巾、急救包三种。
使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时,先期用无菌或干净敷料填塞伤口(注意无菌原则),外加消毒或干净纱布压垫,再进行包扎。
使用急救包止血时,因包内备有无菌敷料和纱布压垫,故拆开急救包,可将备用无菌敷料填于伤口直接加压包扎。
加压包扎时,松紧要合适,既要止血,又不要完全阻断肢体的血液循环。
进行止血时,应先将肢体抬高,包扎范围超出伤口2-3横指,使用绷带包扎止血时要从肢体远端向近端。
包扎后如继续出血渗透敷料,可再加敷料包扎,直至有效止血(图4)。
(四)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动静脉大出血,当其他止血方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方法。
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条止血带、布条止血带与气压止血带两种。
这里只介绍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但使用止血带止血要严格掌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止血带缚上时间太长不但肢体疼痛,还可能因肢体缺血性坏死而致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先在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垫上衬垫,然后用一条长橡皮止血带,将止血带用手按住一头,拉长另一头缠绕肢体两周,在肢体外侧打结固定,利用止血带的弹性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
止血带的松紧度以可塞进2指为宜。
上止血带之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回心血流量。
2、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1)部位:止血带必须上在伤口的近心端,靠近伤口,上臂、前臂和手部外伤大出血时应缚于上臂上1/3处(图6-27),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为该处桡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
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前臂、小腿因为血管走行在骨与骨之间,使用止血带效果欠佳。
(2)衬垫:止血带不能直接与皮肤接触,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否则会损伤皮肤。
在患者受伤现场,若缺乏止血器材,可用三角巾、绷带、布条代替止血带临时止血。
(3)松紧度:扎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好。
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织。
(4)时间:使用止血带的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不超过1小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时间为3,5分钟;松开止血带期间用指压法、直接压迫止血法止血,以减少出血。
(5)标记:使用止血带应有明显标记贴在前额或胸前等易发现的部位,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部位、伤情等。
(6)不可用电线、铁丝等作止血带用。
对严重的挤压伤和远端肢体严重缺血者,止血带要忌用或慎用。
二、包扎术创伤伤口正确地包扎是救护中的重要一环,包扎不仅能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而且能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减轻疼痛,固定敷料,有利于搬运和转送。
进行包扎时动作要轻巧、迅速、准确,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出血和疼痛。
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以免感染。
敷料要包住伤口,同时严密牢固,松紧适宜,打结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
包扎完毕应检查远端肢体血运是否正常,若完全阻断,应予以放松,重新包扎。
常用的材料有三角巾、多头带、绷带,亦可用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代。
(一)绷带包扎法绷带包扎法是使用最普通的一种创伤伤口包扎法,其取材、携带、操作都很方便,方法也容易掌握。
1.环形包扎法:主要用于固定和加压,是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
环绕肢体数圈包扎,每圈需重叠,在包扎开始和结束时、小范围伤口、肢体粗细均匀处的伤口包扎均使用环形包扎。
(如下图)。
2.螺旋形包扎法:先环绕肢体三圈,固定开始的一端,再斜向上环绕,后圈压住前圈的一半或2/3。
用于肢体粗细变化不大的部位,如上臂、手指、足部等(图6-40)。
3. “8”字环形包扎法:先环绕肢体关节远端2-3圈以固定始端,再跨越关节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每圈在中间和前圈相交,并根据需要把前圈覆盖一半,用于关节部位或截肢残端的包扎(图14-12)。
图6-41 8字形绷带包扎(二)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包扎应用灵活,包扎面积大,效果好,操作快,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使用时要求三角巾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舒展,敷料贴体。
1、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减少疼痛。
2、要求:伤口封闭要严密,防止污染伤口,松紧适宜,固定牢靠。
其要领是:快、准、轻、牢。
快,动作要快。
准,敷料盖准后不要移动。
轻,动作要轻,不要碰撞伤口。
牢,包扎牢靠3、方法:边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伸展,敷料贴紧,包扎贴实,要打方结,打结要牢,防止滑脱。
4、三角巾规格:一平米方块对折剪二条,顶角缝合长系带。
5、全身各部位包扎:(1)头部包扎:将三角巾底边向上翻折两指宽,盖住头部,在眉上、耳上,把两底角和顶角在枕后交叉,回额中央打结。
(图6-30)口决:眉上枕下耳不扎,底角两手分开拿,枕后正确来交叉,回头固定额前结。
(2)单肩包扎法:把三角巾一底角斜放在胸前对侧腋下,将三角巾顶角盖信后肩部,用顶角系带在上臂三角肌处固定,再把另一个底角上翻后拉,在腋下两角打结。
(图6-37)口决:折成不等燕尾式,尾角向上对肩颈,系带绕臂与底结,尾角对侧腋下结。
(3)双肩包扎法:把三角巾底边放两肩上,两侧底角向前下方绕腋下至背部打结,顶角系带翻向胸前,在两侧肩前假扣扎紧固定。
(图3-25) 口决:底边平肩放整齐,底角绕腋背打结,顶角系带翻胸前,两侧胸前假扣结。
(4)手部包扎:将三角巾一折二,手放在中间,中指对准顶角,把顶角上翻盖住手背,折出手形,两角在手背交叉,围绕腕关节,在手背上打结。
(图3-33)6、三角巾包扎法注意事项:(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用急救措施。
(2)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碘酒、酒精消毒皮肤等,防止伤口感染。
(3)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时亦应尽量用相对干净的材料覆盖,如清洁毛巾、衣服、布类等。
(4)包扎顺序原则上应为从下向上、从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不能过紧过松。
(5)包扎打结或用别针固定的位置,应在肢体外侧面或前面。
(6)开放性骨折并骨端外露:包扎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若自行还纳者应该注明。
(7)腹部外伤并内脏脱出:脱出的内脏不要还纳,包扎时屈曲双腿,放松腹肌,将脱出的内脏用大块无菌纱布盖好,再用干净饭碗、木杓、钢盔等凹形物扣上,或用纱布、布卷、毛巾等作成圆状,以保护内脏,再包扎固定,搬运时应取仰卧、下肢屈曲位。
(8)有异物插入身体内和伤口包扎:不要移动异物,周围用物体如保护环等支持,再包扎固定。
(9)绷带包扎肢体,检查血液循环障碍的方法是用力压甲床使成白色,放松压力后,甲床迅速恢复粉红色,表示血液通畅,如不能恢复,颜色灰白,发凉发钳,指示已有血运障碍。
(10)伤员上肢或小腿出血,且合并骨折和关节损伤时,不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法,应保持患肢伸直位,跨关节进行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