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采收时间及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563.56 KB
- 文档页数:4
1.种子处理:甘草种子7—8月成熟,应及时采收。
种子坚硬,表皮不易吸水,直播于土壤,发芽率仅30%左右,播前要用60—100℃的水作30秒钟的热处理;再用温水浸泡1昼夜,发芽率可达50%。
如用浓硫酸处理,种皮变黑时马上取出放在清水里冲洗,然后用温水浸泡,待种子膨胀时播种,发芽率可达90%以上。
2.种植方法
①大田直播:土地准备条件同大田作物,可春播或夏播。
亩播种量300—500g左右,播深3—4cm,行距50—60cm,亩保苗应达到7000—10000株。
②育苗移栽:可条播或小畦撒播,加大密度,培育出一年生壮苗即可移栽,春栽或秋栽均可。
栽植时可用犁开沟,按行距60cm、株距15—20cm,亩栽7000株左右,栽植深度以根茎部与地面取平为宜,栽后灌水。
育苗一般播后5—7天出苗,因此,播前要有好墒,播后不用灌水,以免板结。
③栽根茎:将挖取的新鲜甘草根茎,选择有芽眼的剪取15—20cm长,用步犁开沟,将母根垂直或斜放于沟内,覆土10cm,栽培时间春秋均可,栽后灌水。
3.田间管理:甘草管理主要是保墒,第1年保证幼苗的生长,2年后根系深扎,土壤有些墒度即可,一般利用雪水即可保证正常生长。
第3年采挖,注意保留母根。
挖后将地平整好,灌好水,促发新苗。
甘草怎样种植技术甘草,学名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甘草种植技术包括土壤选址和准备、育苗技术、田间种植、病虫害防治等。
一、土壤选址和准备:1. 选择适宜的土壤:甘草适合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首选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2. 土壤pH值:甘草喜酸性土壤,土壤pH值应在6左右。
二、育苗技术:1. 种子选择:选择外形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
甘草种子较小,种植时应注意均匀撒播。
2. 播种时间:在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时,开始进行育苗。
春季一般是2月至3月,秋季一般是8月至9月。
3. 育苗床的准备:育苗床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平整整理,施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料。
三、田间种植:1. 土壤准备:在田间整地前,进行适量的施肥和耕翻。
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和减缓肥料等,提高土壤肥力。
2. 疏栽与整行:甘草的栽植方式包括疏栽和整行两种。
疏栽一般是1株每1-2平方米,整行一般是30-40株每平方米。
3. 水肥管理:甘草要求充足的水量和适量的肥料供给。
需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湿。
施肥要遵循分次、定种和追肥等原则。
4. 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整洁。
对田间病虫害可以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使用化学药剂或生物防治。
四、收获与储存:1. 收获时机:甘草的根状茎一般在生长2-3年后开始采收。
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收获,收获时挖掘整株或割取地上部分。
2. 储存和加工:收获后,将甘草根状茎晒干或进行其他合适的加工处理。
待干燥后,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
以上是甘草种植的一些基本技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实际情况,还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和改进。
种植甘草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遵循科学的种植技术,科学管理,才能获得良好的产量和质量。
甘草有什么功效作用?甘草的种植技术【常见问题】甘草有什么功效作用?该怎么种?【专家解答】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补益中草药,以根及根茎入药,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为大宗中药材,种植效益好。
那么,甘草有什么功效作用?该怎么种呢?现将甘草的功效作用和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一、甘草的功效作用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
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二、甘草的种植技术1.选地与整地(1)选地: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入土深,喜光、耐旱、耐盐碱、怕积水,适宜在沙地、草原、河岸及荒漠与半荒漠环境中生长。
因此,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土壤微碱性,土层深厚,灌溉便利的沙质壤土较好。
(2)精细整地:种植甘草的土地最好在前一年秋季深耕1次,耕深不小于35cm。
春季播前结合施农家肥再深耕整地1次,并整理成2—3亩的小块地为宜。
面积过大的地块一定要先整平方可播种。
2.种子处理(1)选种: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无虫蛀、纯净度在90%以上、千粒重约为10~12克的乌拉尔红皮甘草种子。
(2)处理:甘草种子硬实度92%~98%,种皮光滑致密,水分难以透过,发芽率极低,播种前必须进行处理。
效果最佳的方法是用浓硫酸处理:即将选净的种子放入耐酸蚀的容器中,每100公斤种子加入80%的浓硫酸2500~3000毫升,迅速搅拌后置1小时左右,当种子种皮上出现酸蚀黑斑时即可中止处理,将所有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多遍,立即播种或晒干存放,其发芽率可达90%左右。
3.播种:甘草种子的适宜发芽温度为20~25℃,一般在4月下旬—8月上旬均可播种,以4月下旬—5月中旬最为适宜,6月以后播种的甘草当年物质积累少,小苗越冬能力差。
甘药制备字-回复甘药是一种中药材制剂,也被称为甘草药剂,是由甘草饮片、甘草浸膏等制成的。
甘草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具有滋补养生、和中止痛等功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材。
甘草的制备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采收:甘草的采收一般在秋季进行。
选择生长良好的甘草植株,使用小锄或小刀将根部切断,留出足够的地下茎,然后利用捧挑法将其挖出。
2. 阴干:采收的甘草植株需要进行阴干处理,防止腐败。
将采收的甘草植株挂在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等待其自然干燥。
干燥的时间一般为7至10天,视植株的大小和湿度而定。
3. 去杂:阴干后的甘草还需要进行去杂处理,即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符合要求的部分。
可以使用手或工具将多余的土壤、植物残渣等清除。
此步骤需要耐心和仔细操作,确保甘草的质量。
4. 切片:去杂后的甘草需要进行切片处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中药制剂。
使用刀具将甘草切成薄片,一般要求片厚约为0.5毫米。
切片时要注意力度和角度的掌握,以免损坏甘草的组织结构。
5. 蒸制:切好的甘草薄片需要进行蒸制处理。
将甘草薄片放入蒸锅中,加热蒸煮,一般要求蒸制时间为1至2小时。
蒸制的目的是破坏甘草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提高其药效。
6. 曝晒:蒸制后的甘草需要进行曝晒处理,以进一步干燥。
将甘草薄片摊开晾晒在阳光下,或者利用晒台等工具进行曝晒。
曝晒的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需要几天到半个月。
7. 打包:经过曝晒后,甘草制剂需要进行包装。
将甘草装入纸袋或塑料袋等容器中,并加上标签,标明品名、产地和保质期等信息。
包装完成后,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暴晒的地方。
以上就是甘草制备过程的主要步骤。
甘草制剂可以应用于中药制剂、中药饮片、保健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甘草的使用和剂量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甘草丰产栽培技术摘要:对甘草的作用与市场行情进行分析,对甘草的习性作了介绍,详细总结了甘草的栽培技术措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时间及方法等。
关键词:甘草;丰产;栽培甘草又名甜草根,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除药用外,还用于食品、饲料、烟草等领域。
国内及出口需求量很大,甘草自然分布于新疆、内蒙、甘肃等省,因分布于荒漠地区,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是国家严格控制采挖的中药材之一。
野生资源有限,人工种植区域少,时间长,多年来价格一直稳中有升,8~14元/kg。
1甘草的生长习性干草抗旱抗寒耐盐碱,能耐pH小于8.50的碱性土壤,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沙质土壤中生长,具有很强的抗盐性,每年地上部分秋末枯萎,以根和根茎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早春3~4月地温10 ℃以上时从根茎上长出新芽,地温15~20 ℃时生长很快,5~6月间茎叶繁茂,6~7月开花结果,8~9月荚果成熟,甘草根茎萌发力强,在地表下呈水平方向向老株四周延伸。
2甘草的栽培管理2.1选地甘草根茎发达,旱生怕涝,适宜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无板结层,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通透性良好的地块,新垦荒地要至少种植2年以上,总之要pH值小于8.70,全盐量不大于0.73%。
2.1.1选好适宜的土地后,应深翻30cm,犁后机械复平,地面高差小于5cm,灌足底墒水,耙耥保墒。
2.1.2根据土壤肥力,可结合翻地或整地每667m2施有机肥3~4方,磷肥30kg作基肥。
播种时每667m2施种肥硝酸铵10kg,磷酸二铵10kg,出苗以后根据长势和土壤肥力追肥1~2次,每667m2每次追施尿素10kg。
2.2播前种子处理2.2.1选种:①用机械或风力选种,除去秕子和杂质,精选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
②清水精选,将种子浸泡在水中,搅拌均匀后,捞出漂浮在水面的秕子和杂质,然后凉干备用。
2.2.2种子处理,由于甘草种子种皮光滑致密透水性差,发芽困难,因此必须进行种子处理,种子与沙混拌进行揉搓,磨毛种皮以便于吸水发芽,播前要浸种6h,吸足水分后摊晾后播种。
甘草平移种植技术
甘草平移种植技术又称人工驯化技术,是一种将野生或天然采收的甘草根颈部分切割、撒放和重新植植到合适的耕地上进行种植的技术方法。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提高甘草产量、品质和可持续种植。
甘草平移种植技术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过程:
1. 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和方法:在甘草根颈部分发育成熟的时候进行采收,可以采用切割法或挖掘法进行采收。
2. 切割或挖掘甘草根颈部分:将野生或天然甘草根颈部分切割或挖掘出来,并保持其完整和健康。
3. 处理甘草根颈部分:将采收到的甘草根颈部分进行清洗、修整和消毒处理,以确保其无病虫害和杂质。
4. 选择合适的种植土壤: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土壤作为种植基质,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5. 插秧或播种:将处理好的甘草根颈部分插秧或播种到种植基质中,注意保持适当的株距和行距,以促进植株生长和光照通风。
6. 管理甘草生长:及时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甘草的生长和发育。
甘草平移种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提高甘草的产量和品质,节约土壤资源,提高甘草种植的经济效益。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及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隔,确保甘草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中药材的适宜采收时间表以下是一份常见中药材的采收时间表,根据不同的植物部位和具体药材的采收要求,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请注意,这里列出的是一般的指导时间,实际采收时间可能会因地理位置、季节、气候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建议在采收中药材时,参考本地的农事指南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准确的采收时间。
1.人参(Radix Ginseng):一般在秋季(9月至11月)采收,当植株的地上部分凋谢后,根部进入休眠期时进行采收。
2.黄芪(Radix Astragali):一般在秋季(9月至10月)或春季(4月至5月)采收。
秋季采收时,根部较肥大;春季采收时,营养成分相对较高。
3.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一般在秋季(9月至10月)或春季(4月至5月)采收,当地上部分凋谢后进行采收。
4.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一般在秋季(9月至11月)或春季(4月至5月)采收,当地上部分凋谢后进行采收。
5.甘草(Radix Glycyrrhizae):一般在秋季(10月至11月)或春季(4月至5月)采收,当地上部分凋谢后进行采收。
6.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果实成熟后采收,一般在秋季(10月至12月)采收。
7.柴胡(Radix Bupleuri):一般在秋季(9月至11月)采收,当地上部分凋谢后进行采收。
8.白术(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一般在秋季(9月至11月)或春季(4月至5月)采收,当地上部分凋谢后进行采收。
9.熟地黄(Radix Rehmanniae Praeparata):一般在秋季(10月至11月)或春季(4月至5月)采收,当地上部分凋谢后进行采收。
请注意,以上时间表只是一般指导,具体的采收时间可能会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具体药材的特性而有所不同。
在采集中药材时,建议参考本地的农事指南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最准确的采收时间。
甘草简介一、概述甘草,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草。
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以根和根状茎入药。
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作用,炙甘草有补脾益气作用。
甘草:主产内蒙古、甘肃、新疆。
东北、河北、山西等地亦产。
胀果甘草及光果甘草:主产新疆、甘肃。
[药材特征] 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
表面红棕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
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
根茎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
气微,具特异的甘草甜味。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有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或灰褐色。
质坚硬,木纤维多,粉性小。
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有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二、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粗壮,圆柱形,有甜味,外皮棕红色。
茎直立,下部微木质化。
叶互生;寄数羽状复叶,小叶7—17枚,卵状椭圆形,两面被腺体及短毛。
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淡紫红色。
荚果长圆形,有时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密被棕色刺毛状腺毛。
种子扁圆形。
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三、生长习性甘草多生长于北温带地区,海拔0~200米的平原、山区或河谷。
野生甘草伴生罗布麻、胡杨、芦苇、沙蒿及麻黄等植物。
土壤多为砂质土。
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宜,在酸性土壤生长不良。
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热、耐盐碱和耐寒的特性。
四年生栽培甘草定为最佳采挖期较为适宜。
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均适合种植甘草,尤以内蒙古和新疆为宜。
四、采收与加工种子繁殖3—4年,根状茎繁殖2—3年即可采收。
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挖。
甘草根深,必须深挖,不可刨断或伤根皮,挖出后去掉残茎、泥土,忌用水洗,趁鲜分出主根和侧根,去掉芦头、毛须、支杈,晒至半干,捆成小把,再晒至全干;也可在春季于甘草茎叶出土前采挖,但秋季采挖质量较好。
甘草的大面积优质高产的技术概述甘草(Glycyrrhiza)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包括中国、印度、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
甘草根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并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在种植甘草的过程中,实现大面积的优质高产是农民们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甘草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
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是实现甘草大面积优质高产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土壤管理的重要技术。
土壤改良甘草适宜生长的土壤要求是肥沃、疏松、透气和具有较好的排水性。
在进行土壤改良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腐熟有机物的施用:施用适量的腐熟有机物,如农家肥、腐叶土等,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矿物质肥料的施用: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施用适量的矿物质肥料,以满足甘草生长所需的养分。
土壤pH调节甘草生长对土壤pH有一定的要求,在pH值为6.0-8.0范围内生长最为适宜。
如果土壤pH偏离这个范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节:•进行石灰施用:如果土壤pH值偏低,可以适量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H值。
•进行酸性土壤矫正:如果土壤pH值偏高,可以施用有机酸等酸性物质,降低土壤pH值。
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甘草生长的关键环节之一。
以下是一些水分管理的重要技术。
灌溉管理甘草需要适量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以下是一些灌溉管理的技术:•合理确定灌溉量:根据甘草生长期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确定灌溉量,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灌溉。
•控制灌溉时机:避免在降雨期间过度灌溉,以免引起土壤积水。
防止水分蒸发甘草生长过程中,水分蒸发是一个重要的损失因素。
以下是一些减少水分蒸发的技术:•覆盖物的使用:使用覆盖物,如草木屑、秸秆等,可以避免水分蒸发。
•避免高温时段灌溉:在高温时段避免灌溉,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甘草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对甘草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一些病虫害防治的技术。
病害防治•合理轮作:通过合理轮作,可以破坏病害的生命周期,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累积。
甘草种植几年可以收获甘草种植技术要点甘草为豆科植物,以干燥根及根状茎入药,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和调和药性之功效。
今天我们谈谈甘草种植几年可以收获,以及甘草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一、甘草种植几年可以收获种植甘草后,其收获的时间一般取决于它的种植方式,采用直播法种植的甘草通常要经过3-4年左右才能采收,而采用育苗移栽或者根茎繁殖的甘草则一般经过2-3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采收。
种植甘草后,如果没有做到科学的田间管理或者是土壤的条件较差,其收获的时间还会有所延长。
二、甘草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1、栽培甘草的土壤选择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发达,入土深,宜旱作,耐盐碱,强阳性,喜钙,怕涝,生命力很强。
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1.50米以下,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大于2米,内无板结层,ph值在8左右,灌溉便利的沙质土壤较好。
翻地最好是秋翻,若来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须保证土壤墒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则会影响全苗壮苗。
2、甘草的田间管理内容(1)施肥方法:第2、第3年每年春季秧苗萌发前追施磷二铵每亩25千克。
并开沟施于行侧10厘米深处,沟深15厘米,施肥后覆土。
(2)灌水方法:播种当年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一般在每亩85立方米,第1次灌水在出苗后1个月左右进行,以后每隔1个月灌水1次,10月中旬灌越冬水,第2、第3、第4年可逐渐减少灌水次数。
(3)间苗方法:当甘草秧苗长到15厘米高时可进行间苗,株距15厘米,每亩保苗约2万株左右。
(4)中耕除草:播种当年一般中耕3-4次,以后可适当减少中耕次数,结合中耕主要消灭菟丝子等田间杂草。
3、甘草的病虫害防治甘草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红蜘蛛等。
对于锈病,可用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对于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对于红蜘蛛,可用乐果进行防治。
甘草采收时间及方法甘草是豆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我国历史比较悠久的中药材。
主要入药部位为植株根茎部,有着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等各种药效左右。
现在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是非常广泛的,在种植甘草时,其采收时间与方法也是非常关键,那么具体该什么时候采收呢?如何采收呢?下面就跟专业人士一起来看看吧!1、采收时间甘草的采收时间,要根据甘草的种植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整。
如果是种子直播的话,那么在种植第四年的时候进行采收。
如果是根茎或者是分株繁殖的话,那么可在第三年采收。
而如果是育苗移栽的话,那么在翌年便可采收。
甘草在种植3年内,甘草酸的分泌较多,然后在第四年,甘草酸含量达到 2.5%左右。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播种后第四年采收的原因。
在采收的时候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等因素选择在春秋进行,一般在秋季等到甘草植株茎叶枯萎之后进行采挖。
2、采收方法采收方法同样要根据种植方法来合理确定,如果是直播与育苗移栽的话,那么一般以人工、机械为主。
人工采收时,现在植株两行旁将表土挖开25厘米左右,露出甘草植株根头后再抓住将其拔出。
然后再将第二行的挖出的土放在第一行上,一次类推,能够明显的提高产量,并且保护土壤质量。
如果是利用机械采收的话,那么首先要将犁深切35厘米左右,将植株侧根切断。
再将根搂出即,在采收后理顺好甘草根茎部,将其捆起来,及时加工。
3、加工方法甘草的加工场所不宜过远,要选择在地势高、干燥、通风正常且干净的地方。
采收后的鲜草要将芦头、侧根及烂了的地方切除。
然后按照层次将其切成30厘米左右的条,再扎成小堆进行晾晒。
大约5天左右后堆成大草垛,再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阴干。
最后根据国家的标准做好打捆工作,或者人工降低半加工的甘草切成片进行风干。
以上就是甘草采收时间及方法的简单介绍了。
甘草的采收时间及方法都要根据种植方法来合理控制调整,保证甘草的产量,扩大种植效益。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甘草的采收加工
文章摘要:种子繁殖的甘草第4年,根茎繁殖的甘草第3年,于芒种前或白露后,均可采收,但以白露后采收为好。
采挖回来后,趁鲜切去枝杈,晒至半干,按粗细分别捆成小捆,晒至全干。
品质规格干货:呈圆柱形,上粗下细无芦头,表面�...种子繁殖的甘草第4年,根茎繁殖的甘草第3年,于芒种前或白露后,均可采收,但以白露后采收为好。
采挖回来后,趁鲜切去枝杈,晒至半干,按粗细分别捆成小捆,晒至全干。
品质规格干货:呈圆柱形,上粗下细无芦头,表面紫红色或灰褐色,皮粗糙,质松体轻,断面黄白色,有粉性,味甜,无杂质、虫蛀、霉变。
一等货,长60厘米以上,芦下3厘米处直径1.5厘米以上,间有5%20厘米以上的草头。
二等货,长50厘米以上,芦下3厘米处直径1厘米以上。
三等货,长40厘米以上,芦下3厘米处直径0.5厘米以上。
毛草:统货不分等,呈圆柱形弯曲的小草,去净残茎,间有疙瘩头,不分长短,芦头下直径0.5厘米以上,无杂质,无霉变。
种植甘草如何采收?
种植甘草什么时候可以采收?甘草怎么样采收?甘草采收后如何加工?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采收方法直播种植甘草第四年,根茎及分株繁殖第三年,育苗移栽第二年即可采收。
研究表明,栽培甘草在开始生长的1~3年间甘草酸积累较快,第四年甘草酸含量达到2.5%左右,基本稳定,以后变化不大。
因此,播种后第四年采收较为适宜。
采收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劳动力资源状况选择在春、秋两季进行,以秋季茎叶枯萎后采挖为佳。
直播地和育苗移栽地可采用人工和机械采收的方法。
人工采收先沿行两边将土挖走20~30厘米后,揪住根头用力拔出,然后再把下一行的土挖出放到前一行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不乱土层。
机械采收一般用犁深切30~40厘米将侧根切断,然后用耙将根搂出即可。
采挖后将甘草根及根茎理顺,捆成小捆,趁鲜拉运至加工厂。
二、加工方法甘草加工场地应就近设置,选地势高燥、通风良好,周边无污染源的地段设置工作棚。
将采挖回来的鲜混草趁鲜用切刀切去芦头、侧根、毛根及腐烂变质或损伤严重的部分,按等级要求切成长20~ 40厘米的条草,扎成小把,小垛晾晒。
5天后起大垛继续阴干。
按国家出口和内销标准分级打捆,按等级起大垛。
地面以原木搭架垫髙,铺席子再放甘草小捆,上盖席子自然风干。
也可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半干甘草加工成切片。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介绍种植甘草的采收和加工技术,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甘草采收时间及方法
甘草是豆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我国历史比较悠久的中药材。
主要入药部位为植株根茎部,有着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等各种药效左右。
现在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是非常广泛的,在种植甘草时,其采收时间与方法也是非常关键,那么具体该什么时候采收呢?如何采收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采收时间
甘草的采收时间,要根据甘草的种植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整。
如果是种子直播的话,那么在种植第四年的时候进行采收。
如果是根茎或者是分株繁殖的话,那么可在第三年采收。
而如果是育苗移栽的话,那么在翌年便可采收。
甘草在种植3年内,甘草酸的分泌较多,然后在第四年,甘草酸含量达到2.5%左右。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播种后第四年采收的原因。
在采收的时候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等因素选择在春秋进行,一般在秋季等到甘草植株茎叶枯萎之后进行采挖。
2、采收方法
采收方法同样要根据种植方法来合理确定,如果是直播与育苗移栽的话,那么一般以人工、机械为主。
人工采收时,现在植株两行旁将表土挖开25厘米左右,露出甘草植株根头后再抓住将其拔出。
然后再将第二行的挖出的土放在第一行上,一次类推,能够明显的提高产量,并且保护土壤质量。
如果是利用机械采收的话,那么首先要将犁深切35厘米左右,将植株侧根切断。
再将根搂出即,在采收后理顺好甘草根茎部,将其捆起来,及时加工。
3、加工方法
甘草的加工场所不宜过远,要选择在地势高、干燥、通风正常且干净的地方。
采收后的鲜草要将芦头、侧根及烂了的地方切除。
然后按照层次将其切成30厘米左右的条,再扎成小堆进行晾晒。
大约5天左右后堆成大草垛,再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阴干。
最后根据国家的标准做好打捆工作,或者人工降低半加工的甘草切成片进行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