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轧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格式:pdf
- 大小:380.39 KB
- 文档页数:6
我国厚板轧机发展概要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造船业和各种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建设、城市公共建筑、公路及铁路建设、油气输送管线建设等促使中厚钢板需要量急剧增长,推动钢铁企业从2000年前后开始掀起对原有老的中厚板轧机的升级改造,更以跃进的步伐大规模地进行现代化中厚及宽厚板轧机的建设,使我国厚板轧机的数量、产品品种和产品规格大幅度增长,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本文是作者在从事钢铁企业设计工作中经过长期收集和积累,将我国的厚板轧机进行统计整理,并列举出代表性现代化厚板轧机主要参数实例,简要说明现代化厚板轧机的设计要点,供有关方面和专业人员参考。
1 2000年以前我国的厚板轧机建国以来到2000年前后我国厚板轧机发展比较缓慢,这一时期我国共计拥有25套中厚板轧机,其原设计能力为1600万t/a左右。
鞍钢1958年投产的半连续轧板厂和武钢1968年投产的轧板厂的2800/2800mm厚板轧机,这两套厚板轧机均为原苏联设计和制造,是当时我国最大和比较完善的中厚板生产设备,设计产品规格为(4~50)×1000~2500×(4000~18000)mm。
50、60年代大炼钢铁时期和其后,我国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大批2300~2800mm中厚板轧机并建于各省骨干钢铁企业中。
舞阳钢铁公司1978年建成投产一套4200mm特厚板轧机,完全由国内自力更生进行设计和制造建设的。
90年代初期上海浦钢、鞍钢、邯钢、首钢(秦皇岛厂)引进的4200、4300、3000、3450mm四套厚板轧机及生产线的二手设备,国内做必要改造并补齐相应配套设施而较快地建成投产。
我国到2000年前后已有的25套中厚板轧机按辊身长度划分情况如下:6套辊身长度3450 ~4300mm轧机;5套辊身长度2800~3000mm轧机;14套辊身长度2300~2500mm 轧机。
从以上轧机分析,有14套轧机的辊身长度为2300~2500mm,从而在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所生产的宽度2000mm及以下中厚钢板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钢板厚度主要是5(6)~25mm。
国内外冷轧板带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国内外冷轧板带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标题,冷轧板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民用建筑中的加工材料,其生产技术也是近几年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
因此,本文将研究国内外冷轧板带生产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轧板带的生产技术现状1、冷轧板带的原料制备技术是冷轧板带生产过程中的基础技术。
目前成熟的原料制备技术包括热轧、冷轧、拉伸和挤压技术,这些技术在板带平整度、厚度均匀性和表面光洁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胶粉喷涂技术是冷轧板带的重要技术之一,在这种技术中,板带的表面会通过胶粉的喷涂,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磨损性,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并可以减少未来的维护成本。
3、表面处理技术是冷轧板带的最后一道工序,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主要技术有热镀、高压油漆、各种涂层技术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使板带表面形成良好的保护层,而且还可以提高板带的耐腐蚀性和抗腐蚀性。
二、国内外冷轧板带生产技术发展趋势1、轧板技术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轧板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轧板速度也会不断提高。
未来,将有更多的复杂的轧板技术出现,如多模式轧板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激光轧板技术和电动控制技术等。
2、胶粉喷涂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追求审美的不断提高,用于制作冷轧板带的胶粉喷涂技术也将随之发展。
未来,胶粉喷涂技术将把表面光洁度、内部结构,以及多种材料的胶水处理bug等综合效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3、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表面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板带的耐腐蚀性和抗腐蚀性,而且还可以改变板带的外观。
未来,表面处理技术将更加多样化,包括多尺度技术、三维扫描技术和次表面加工技术等。
综上所述,冷轧板带生产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原料制备、胶粉喷涂和表面处理三个方面。
而且,随着未来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冷轧板带的生产技术也会有着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热轧及冷轧板带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十一五期间,中国钢材品种结构得到较大幅度的优化调整,钢材质量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彻底改变了过去扁平材品种和数量供应不足的局面,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在统计的2010年的22大类钢材品种中,17类品种自给率达到100%;有18类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95%,其他品种也达到85%以上。
其中热轧、冷轧板带生产发展迅速,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较大增长。
在热轧宽带钢生产线上,中国开发生产出系列高级别管线钢、高强耐候钢及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等,在大型油气管线工程建设、汽车、集装箱、火车车厢及工程机械轻量化制造及生产应用的减量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线实现了大批量生产薄和超薄规格板带,并实现半无头轧制技术集成与创新。
中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集成和开发,极大地提高了冷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了冷轧产品质量;运用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及高精度检测技术,显著提高了冷轧产品的尺寸精度和板形质量。
热轧:装备技术进步造就高精度、高性能产品到2010年底,中国已拥有热轧宽带钢轧机72套,设计能力2.13亿吨,其中,2050mm~2300mm超宽带钢线已达12条,薄(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13条,产能3280万t/年。
2010年中国热轧卷板生产量为14050万t,其中,中厚宽带钢和薄宽带钢生产量分别为10289万t和3760万t。
热轧带钢装备技术跨越式发展。
热轧宽带钢的先进技术主要体现在:高精度的断面形状及板形控制、高表面质量控制、柔性轧制、减量化生产、节能降耗、高效生产、热轧超薄带钢生产,以及结合快速冷却和高效冷却路径控制的高性能带钢生产技术等。
基于新的热连轧宽带钢生产线,中国开发出了18.4mm厚X80管线钢、4mm~8mm厚屈服900MPa 高强结构用钢;实现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线大批量生产高精度薄和超薄规格板带,有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线产品中厚度≤2.0mm的比例达到80%以上,≤1.5mm的比例超过50%,体现了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的优势,半无头轧制2.0mm板带的纵向厚度偏差和板凸度均稳定控制在±30μm以下,楔形值波动在±10μm,Q235薄规格板带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波动在15MPa以内,伸长率波动不超过2%,超薄规格极限厚度达到0.77mm。
板带轧制设备现状与发展趋势板带轧制设备现状与发展趋势1.引⾔现代的钢铁企业是由炼铁、炼钢和轧钢三个主要的⽣产系统组成的,轧钢⽣产是钢铁⼯业⽣产的最终环节。
现代轧钢技术与装备以板带⽣产为代表。
板带⽣产从产品和⽣产⼯艺上主要分为冷轧带钢和热轧带钢两⼤领域。
按产品品种的不同,⼜有碳钢、不锈钢、硅钢等热、冷轧⼯艺。
板带钢的⽣产设备依据其⽣产⼯艺的不同⽽设备组成也有较⼤的差异。
轧机是实现板带轧制过程的设备,泛指完成轧材⽣产全过程的装备﹐包括有主要设备、辅助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和附属设备等。
但⼀般所说的轧机往往仅指主要设备。
2.轧制设备的历史回顾2.1 世界轧机发展历史据说在14世纪欧洲就有轧机,但有记载的是1480年意⼤利⼈达·芬奇设计出轧机的草图。
1553年法国⼈布律列尔轧制出⾦和银板材,⽤以制造钱币。
此后在西班⽛、⽐利时和英国相继出现轧机。
1728年英国设计⽣产了圆棒材轧机。
英国于1766年有了串列式⼩型轧机,19世纪中叶,第⼀台可逆式板材轧机在英国投产,并轧出了船⽤铁板。
1848年德国发明了万能式轧机,1853年美国开始⽤三辊式的型材轧机,并⽤蒸汽机传动的升降台实现机械化。
接着美国出现了劳特式轧机。
1859年建造了第⼀台连轧机。
万能式型材轧机是在1872年出现的;20世纪初制成半连续式带钢轧机,由两架三辊粗轧机和五架四辊精轧机组成。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这轧制设备及技术上的则发展更为迅猛。
2.2 国内轧机发展概况50年代,我国从原苏联引进了鞍钢1700热连轧机和1700可逆式冷轧机及相应的⽣产技术,该装备技术⽔平属当时世界先进⽔平。
60年代我国⾃主设计制造了2800、4200⼤型板轧机和1700热连轧机,其机械、电⽓传动等装备均国产,这些⾃主制造设备⽐当时国际⽔平是落后⼀些,主要表现在⽆厚度⾃动控制系统(AGC)。
70年代武钢1700热、冷连轧机引进,使我国轧钢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平,国内也开展了AGC的⼯业实验和推⼴应⽤。
中国轧钢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中国轧钢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摘要:轧钢是钢铁材料生产的关键工序,其装备、技术及生产管理不仅是钢铁工业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反应,而且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轧钢技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钢铁材料产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的要求。
今后中国钢铁行业应进一步加强的技术改造,突破制约钢铁轧制技术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大力开发节能减排、创新性和前沿性新技术、新装备,实现钢铁材料的减量化、去库存、节约型制造,推动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轧钢,发展趋势,节能减排,去库存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
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
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
自1980年起,我国的轧钢工业和技术发展充满了活力,钢材产量从1985年的3692万t,发展到1998年的10518万t,居世界轧材产量第一位,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引进了一批热连轧机、冷连轧机、连轧管机、小型连轧机、高速线材轧机等,使我国钢材的连轧比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新建的一批钢铁生产短流程小钢厂投产,薄板坯连铸连轧板带厂也即将投产,大型和中型H型钢厂已投入生产,这些都成为我国轧钢生产的主力和样板。
板带钢轧机生产工艺流程及未来来发展趋势(一) 1、带钢轧机的发展变化1.1、热带钢生产流程的发展变化热轧带钢生产流程主要有3种,传统的大型热轧带钢生产流程,产能可达400万t/a。
(b)是无头轧制生产流程。
在传统的大型热轧带钢生产流程中,在精轧前将带坯连接起来,进行不间断的精轧。
(c)是半无头轧制生产流程。
将相当于许多钢卷量的坯料连续轧制,精轧后将带钢切断并进行卷取,产能约为130万t/a。
无头轧制可防止间歇轧制存在的带钢头部跑偏和尾部甩尾,可以获得全长度均匀的质量,由于设备没有空转时间,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如结合在线厚度变更技术,可生产1.0mm的极薄带钢。
无头轧制的3个实施例是1996年川崎制铁千叶厂采用感应加热+锻压的方法进行坯料接合,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无头轧制,1998年新日铁大分厂采用激光接合法进行无头轧制,2007年韩国浦项钢铁公司浦项钢铁厂2号热带钢生产线采用大剪切变形接合法进行无头轧制。
半无头轧制是用很长的薄板坯连续生产带钢钢卷的方法,这种方法不用对坯料进行接合就可以轧制极薄带材。
1.2、轧辊交叉配置轧机(PC轧机)PC轧机是具有大范围钢板凸度控制能力的热精轧机常用的机型,PC轧机结构发展变化大体上可分为3代。
第2代PC轧机是上下各组轧辊交叉,并且是在一侧驱动,因此减少了部件数量。
第3代PC轧机是将一套蜗轮减速机和丝杠替换为液压油缸,使轴承座和轧机牌坊一侧的衬套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具有使轧机稳定的功能。
1.3、轧机稳定装置(MSD)目前,以高强度钢为代表的硬质薄钢板的轧制量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热轧轧机的生产效率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高轧制速度高轧制负荷下钢板咬入时产生的对轧机水平方向上的冲击;②高强度钢板轧制时产生的轧机振动;③影响轧机稳定轧制的通板性不良问题。
这三个问题都起因于工作辊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工作辊轴承座和轧机牌坊之间的间隙影响着工作辊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为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出轧机稳定装置(MSD)。
2023年金属轧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金属轧机是一种用于加工金属材料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行业。
金属轧机的市场规模庞大,市场需求稳定且持续增长,目前市场竞争激烈。
一、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金属轧机行业是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其市场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属轧机市场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据统计,2019年全球金属轧机市场规模达到了400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5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
尤其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金属轧机生产和消费国,其市场规模庞大,市场需求旺盛。
二、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1. 市场现状金属轧机行业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采用价格竞争策略。
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小规模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了市场竞争的激烈。
同时,金属轧机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长,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较为缓慢。
2. 主要竞争企业目前金属轧机行业的主要竞争企业有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如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三菱重工、中国的宝钢重工等,这些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产品质量和性能较为可靠,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国内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在金属轧机领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通常以低价竞争为主,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三、市场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1. 市场需求特点金属轧机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钢铁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钢铁行业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金属轧机作为钢铁加工设备,在钢铁行业中需求较大。
(2) 建筑材料行业:建筑材料行业对金属轧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方面,随着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对金属轧机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3) 有色金属行业:有色金属行业主要指铜、铝、镁、锌等金属的冶金加工行业,这些金属的加工过程中也需要使用金属轧机。
2.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金属轧机行业未来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自动化程度提高: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金属轧机设备将越来越智能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轧钢机的发展概况【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轧钢机的发展历程,对轧钢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轧钢机;轧钢技术钢铁工业在20世纪取得了重大发展,使钢铁材料成为全球应用的主要基础材料。
在百余年来冶金工业的发展中,高效的轧钢工业和技术使轧钢始终是钢铁工业中钢材成型的主要方式。
用轧制方法生产钢材,具有生产率高、品种多、生产过程连续性强、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约90%的钢材都是用轧制方法生产的。
我国已拥有世界上先进的轧制技术,并在逐步推广、应用和发展中不断创新。
一、初轧机的发展我国初轧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
1959年,我国开始自行设计制造开坯机,并制成了700mm,750mm,850mm,1150mm初轧机。
到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初轧机的轧辊直径已增大到了1500mm。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铸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连铸比达到80%甚至更高,连铸连轧工艺和设备也日趋完善,初轧机的职能将逐步转变为配合连铸,弥补连铸在钢种和规格方面的不足。
二、带钢连轧机的发展在所有市场需求的钢材中,板带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我国于1981年从日本引进1700mm热连轧机的全套设备。
随后,一大批具有先进生产工艺的热连轧和冷连轧板带厂迅速崛起。
热连轧机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加大带卷和坯料重量,减少切头切尾的损耗,提高产品收得率;采用加速轧制,提高钢材产量,带钢热连轧机精轧机组的出口速度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lom/s—12m/s提高到现在的30m/s;产品规格增加,精度提高;采用计算机控制,提高了自动化水平等。
冷轧钢板的生产成本、投资费用虽然比热轧钢板高,但由于冷轧钢板的性能和质量比热轧好,在同样用途下,可以节约金属材料达30%,故冷轧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某些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使用的薄板,几乎100%是冷轧的。
热轧板只作为冷轧板、焊管、冷弯型钢的坯料。
我国于1965年末制成300 mm五机架试验性窄带钢冷连轧机,20世纪80年代又从原西德引进1700mm五机架带钢冷连轧机成套机组,90年代后又有六辊hc轧机、cvc轧机也先后投入生产。
材加2班邓燕君20082188铝及铝合金轧机的发展和现状1、铝板、带、箔材生产及工艺装备发展概况截至2004年底,中国铝板带箔轧制行业拥有带坯热轧机16台,生产能力105万吨/年;双辊块片热轧机125台,生产能力65万吨/年,现代化四辊与六辊冷轧机108台,生产能力210万吨/年;可轧单零箔的冷轧机46台,箔材生产能力23万吨/年;四辊铝箔轧机62台,生产能力24万吨/年;双辊式铸轧机近227台,生产能力约252.6万吨/年;在建热轧生产线11条,生产能力210万吨/年;在建铝箔轧机22台,生产能力12万吨/年。
预计到2010年,中国铝板芾箔总产量将达到300万吨/年左右,其中铝箔产量将达到8O万吨、年以上,从而超过美国的产量而位居世界第一。
除了已正式投产的西南铝业“1+4”式2000mm热连轧生产线和明泰铝业有限公司的“l+4”式2000ram热连轧生产线外,渤海铝业公司的“1+3”式3600mm 热连轧生产线及其它辅助设备项目、南山集团的“1+4”式2350mm热连轧生产线、亚洲铝业的“1}1+4”热连轧生产线正在建设中,中色万基铝板带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单机架双卷取热轧生产线即将建成投产,青海铝业的“1+4”和郑州铝业的“1十4”热连轧项目也正在审批中。
2006~2o08年,中国热轧产能将达到148万吨/年,产能增速加快。
此外,还将增加铸轧生产线1O条,新增产能1O吨/年;冷轧生产线增加18条,新增产能28.8万吨/年;箔轧生产线增加25条,新增产能17.6万吨/年,其中包括7条轧辊宽度2000mm的宽幅铝箔轧机。
由此可见,我国铝及铝合金轧制生产与设备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中国不仅是世界的铝轧制大国,而且将成为世界铝轧制强国。
2、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热轧机向大型化、控制自动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
目前世界最大的热轧机为美国的5588mm热轧机组,热轧板的最大宽度为5000mm,最长为30m。
二人转的老式轧机将被淘汰、四辊式单机架单卷取将被双卷取所代替,适当发展热粗轧+热精轧(即1+1)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023年金属轧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一、金属轧机行业概述金属轧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成型设备,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金属制品加工生产,是重要的行业支撑设备。
随着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属轧机行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
二、金属轧机行业市场现状中国金属轧机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发展历程。
目前,行业内已经有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金属轧机生产厂家,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品牌。
近年来,由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和产业升级,金属轧机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根据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金属轧机市场规模已达到511亿元,同比增长18.8%。
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家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金属轧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1.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拉动近年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不断推进,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都需要大量的金属制品加工设备,金属轧机是其中一种。
因此,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机遇,积极开拓市场,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
2. 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当前,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对高品质、高效率的生产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这样的趋势下,金属轧机企业需要深入研发,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国际市场的开拓中国的金属轧机品牌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出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金属轧机企业可通过海外市场的开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
4. 环保和安全生产问题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金属轧机企业也面临着这一问题。
企业需要从节能、环保、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和改进,从而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金属轧机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进步20年及展望肖白(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80)摘 要:介绍了我国近20年来冷轧板带生产的发展、技术进步和取得的成果。
预测了2005年及2010年我国冷轧板带的市场需求,并展望了今后冷轧板带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冷轧板带;工艺;技术;市场;展望中图分类号:TG 335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996(2004)06-0015-05P rogress in tech nology of cold strip produ ction du ring the last tw enty years in C hina and its prospectXIAO Bai(WISDRI Engineering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imited ,Wuhan 430080,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 of cold strip production during the last twenty years in China are introduced 1The market requirement of cold rolled strip in 2005and 2010years are predicted 1Meanwhile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cold rolled strip is prospected 1K ey w ords :cold rolled strip ;processing ;technology ;market ;prospect收稿日期:2004-09-08作者简介:肖 白(1955-),男(汉族),湖南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
1 前言1978年以前,我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比较薄弱,仅鞍钢和太钢有几台单机架可逆轧机可以生产宽带钢,轧机不仅效率低,装备水平也差,产量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质量也无法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抗衡。
2013年02月下半月刊经济发展研究一.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轧钢生产中板带轧机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人们追求的首要目标。
特别是随着仪器、仪表、电子电器技术和国防尖端工业的需要,对金属板带材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使得带材的尺寸精度和板形成为重要的质量指标。
几十年来,传统的四辊轧机一直是板带轧制领域的首要技术。
为了克服这种机型板形调整困难和轧机横向辊缝控制能力差等缺点,日本日立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带钢轧机,这种轧机是在四辊轧机的辊系上增加两个可作轴向移动的中间辊,以便更好的控制板型,其被称之为MS六辊轧机,也称为MS轧机[1]。
二.MS轧机的工作原理及分析(一)MS轧机的工作原理MS六辊冷轧板带轧机的工作原理是[2]:MS六辊可逆式冷轧板带轧机是在四辊轧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四辊板带轧机轧辊在轧制压力P的作用下,位于带钢宽度以外的辊间接触区是一个有害的接触部分,它使工作辊产生附加的弯曲变形,而且阻碍了液压弯辊力作用的发挥,在工作中由于工作辊挠度的产生,使钢板边部减薄,轧辊磨损而发热。
为了解这一难题,采用了中间辊移动的六辊板带轧机,在传统轧机上增加了一对中间辊。
当钢板宽度变化时可通过中间辊的轴向移动,改变工作辊与中间辊接触长度,使之适应板宽的变化,减小有害弯矩、工作辊挠度和板凸度,达到改善板型的目的。
MS轧机具有以下的优点[3]:1)具有相当大的板形调节性和良好的板形稳定性。
2)六辊MS轧机可以采用较小直径的工作辊进行轧制。
3)由于六辊NS轧机具有中间辊轴向可以调节性,所以不必准备大量的备用轧辊。
4)减小了下道工序的剪边量,提高成品率。
MS轧机应用于带钢上最突出的特点是良好的板形控制能力。
板形策略包括以下两方面:1)单道次控制策略:消除各手段间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单个调节的特长。
2)整体控制策略:为了实现板形板凸度综合控制,研究并确定出一个合适的板形板凸度控制策略是充分发挥轧机板形控制能力的前提[4]。
轧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有色金属、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轧机作为金属加工的核心设备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轧机的发展现状,探讨未来的趋势,并展望轧机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轧机发展现状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轧机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现代轧机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自动化设备和精密传感器,能够实现高效、精确的金属加工。
例如,的PLC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轧机的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多样化的轧机产品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轧机产品也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
不仅有传统的冷轧机、热轧机,还出现了带有冷却设备的冷却轧机、高速轧机、连铸轧机等类型的轧机。
而且,轧机的规格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能够适应更多金属材料的加工需要。
3. 轧机市场竞争激烈由于轧机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
因此,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企业需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二、轧机未来的趋势1. 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成为轧机行业的未来趋势。
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轧机的自动调节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加强,将推动轧机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变。
例如,使用较低能耗的节能型轧机、引入环保设备和工艺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资源消耗。
3. 多功能轧机的需求增长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多功能轧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多功能轧机能够在同一设备上完成不同类型的加工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4. 金属材料的新需求和新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发展的需求,金属材料的新需求和新应用不断涌现。
例如,新能源领域对高性能金属材料的需求增加,新材料制造技术的发展需要更高精度的轧机。
2023年轧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现代工业不断发展,轧机行业在金属材料生产加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虽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在金属制品行业,特别是钢业面临市场过剩甚至是萎缩的情况下,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轧机行业的市场前景。
一、市场需求前景从历史数据来看,轧机行业市场需求还是比较稳定的。
除了基本的钢铁冶炼和有色金属生产之外,轧机在建筑、化工、能源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节能环保、低碳经济大趋势下,轧机引领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和工艺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适用的领域和产业中。
在国内,虽然经济发展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但仍然面临着萎缩、过剩等问题的压力。
然而,随着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化,轧机行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也为轧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基础。
二、技术进步前景轧机制造商为了适应高速化、精度化的加工生产需求,越来越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通过技术升级,轧机的生产能力和加工精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愈加明显。
随着新技术的逐步应用,轧机行业也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例如,一些制造商正在研发更先进、可靠、智能化的机器人应用于轧机运行和维护中。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会在轧机行业中催生出更多的技术成果及行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同时,技术进步也将带来轧机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的目标,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三、市场竞争前景轧机行业的市场竞争主要由国际大型制造商和本土中小企业组成,而国际大型制造商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
在国内市场,本土中小企业的价格和销售量常常占据市场份额。
如果中小企业能够在品质和服务的提升上取得更多进展,市场份额上升的机会将进一步增加。
因此,向高技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注重体验设计、绿色环保、品质提升和用户需求等方面的改进,加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将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中厚板轧机的发展及现状中厚板轧机是用于轧制中厚度钢板的轧钢设备。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广泛的采用中板,它主要用于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拖拉机、传播、铁路车辆及航空机械等)、钢机构件(如各种贮存容器、锅炉、桥梁及其他工业结构件)、焊管及一般机械制品等。
习惯于将厚度在4~20毫米范围内的钢板成为中板,将厚度为25.0-60.0mm的钢板称为厚板。
1.世界中厚板轧机发展及现状1.1世界中厚板轧机发展概况美国在1850年左右用二辊可逆式轧机生产中板。
轧机前后设置传动辊道,用机械化操作实现来回轧制,而且轧辊辊身长度已增至2m以上,轧辊是靠蒸汽机传动的。
1864牛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套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它不需要轧辊正反转而利用升降台进行来回轧制,当初盛行一时,推广于世界。
到了1891年,美国钢铁公司霍姆斯特德厂,为了提高钢板厚度的精度,投产了世界上第一套四辊可逆式厚板轧机。
1918午卢肯斯钢铁公司科茨维尔厂为了满足军舰用板的需要,建成了—套5230mm四辊式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5m以上的特宽的厚板轧机。
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南厂为了轧边,首次创建了万能式厚板轧机,这套轧机立辊能力很小,板边压下量很有限,虽然效果不明显,但在当时还是十分新奇的。
南厂在1931年还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连续式中厚板轧机,在精轧机组后设精整作业线,用于大量生产厚度为10mm左右的中板,满足了市场上对这类尺寸钢板的需要。
欧洲国家中厚钢板生产也是比较早的。
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投产了一套4500mm二辊式厚板轧机。
1913年,西班牙建成一套二辊式厚板轧机。
1937年英国投产了一套3810mm 中厚板轧机。
1940年,德国建成了一套5000mm四辊式厚板轧机。
1939年,法国建成了一套4700mm四辊式厚板轧机。
1940年,意大利投产了一安4600mm二辊式厚板轧机。
这些轧机都是用于生产机器和兵器用的钢板,多数是为了满足二战备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