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化学纤维
- 格式:ppt
- 大小:912.50 KB
- 文档页数:71
二、按内部组成分(1)聚酯纤维:大分子中均有酯基-COO-(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polyester,PET)(2)聚酰胺纤维:大分子链上有酰胺键-(CONH)-,如聚酰胺6(锦纶6,nylon 6,PA6)、锦纶66。
7三、按形态结构分1.长丝:纤维加工得到的连续丝条。
●单丝:一根长丝纤维。
加工轻薄质物,如透明袜、面纱巾等。
●复丝:有很多根单丝组成。
织造用丝多为复丝。
●变形丝:经过变形加工的为变形丝或弹力丝,多为复丝。
高弹丝113.复合纤维在纤维的横截面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相混合的组分或成分的纤维。
常用的为双组分复合纤维,有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型等。
模仿羊毛正皮质、偏皮质双边分布可形成永久卷曲的性能。
134.混合纤维:在纤维的横截面上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相混合的组分或成分的纤维。
5.异形纤维指经一定几何形状(非圆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异形纤维1415 6.粗、细、超细纤维●粗特纤维: 1.1或1.65tex以上(涤纶,31.86、39μm)●细特纤维: 0.044~0.11tex(涤纶,6.37-10μm)● 超细纤维: 0.044tex(涤纶,6.37μm)以下, 特点:织物柔软、细腻、悬垂性好,吸附性和去污能力强。
应用:制造人造麂皮、高级清洁布。
超细纤维3.纺丝纺丝液用计量泵定量供料通过喷丝孔后凝固成丝条的过程称为~。
有熔体纺丝法和溶液纺丝法。
(1)熔体纺丝法将熔融的高聚物熔体从喷丝孔喷射到空气中冷却固化。
过程简单,成本低,纺丝速度高。
涤纶、锦纶、丙纶等均采用此法。
熔体纺丝工艺流程2021(2)溶液纺丝法将高聚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配成纺丝溶液,将纺丝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后射入凝固浴中凝固成丝条。
根据凝固浴的不同分为湿法与干法两种。
湿法纺丝(Wet spinning ):液体凝固剂固化。
纺出丝的截面多为非圆形,有皮芯结构。
腈纶、维纶、氯纶、粘胶纤维多采用此法。
湿法纺丝工艺流程干法纺丝(Dry spinning):热空气固化。
20101.分子的内旋转与分子构象:分子的内旋转:大分子链中的单键在能绕着它相邻的键按一定键角旋转。
分子构象:分子链由于围绕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原子在空间的不同排列形式。
(?)2.相对湿度和预调湿: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预调湿:对纤维材料进行(45±2)℃的预烘,此烘干过程称为预调湿。
3.差微摩擦效应与毡缩性:差微摩擦效应:羊毛纤维特有的现象即顺鳞片摩擦的摩擦系数小于逆鳞片摩擦系数,△μ=μ逆-μ顺>0,用δ表示:δ=2x(μ逆-μ顺)/(μ逆+μ顺)= △μ/。
毡缩性:羊毛纤维在湿热或化学试剂作用下,经机械外力反复作用,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紧密并相互穿插纠缠,交编毡化的特性。
4.浸润的滞后性与平衡态浸润:浸润滞后性:指固体表面第一次浸润和第二次浸润间存在的差异,且第一次浸润角恒大于第二次浸润角。
平衡态浸润:纤维的浸润是指纤维与液体发生接触时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中达到平衡不变的液体形状的浸润,称为平衡态浸润。
5.复合纺: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状的单纱或长丝束加工成一根纱线。
6.织物结构相和织物组织:织物结构相:织物中经纬纱线相互交织呈屈曲状态的构相,一般由经纱屈曲波高与纬纱屈曲波高的比值来决定。
织物组织:机织物中经纬纱线相互交织的规律和形式。
7.织物的耐热性及热稳定性:在热作用下,织物形态稳定,无过大的变形或软化,强度和模量无明显下降,化学性能稳定,无明显分解和挥发;在低温环境下不脆化,不龟裂损伤,柔软可用。
附:纺织材料学------纺织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天然纤维素纤维第三章天然蛋白质纤维第四章化学纤维第五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第六章纤维材料的机械性质第七章纤维材料的光学、电学性质第八章纱线结构与性能第九章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基本性质第一章绪论1.1 特点 1.2 研究内容1.3纺织纤维的分类(普通纤维)1.4 纱线的分类 1.5 织物分类 1.6 纺织材料的发展内容提要:本课程的地位、性质、特点、基本内容,纺织材料的概念及简要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