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剂的制备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469.50 KB
- 文档页数:47
关于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原理乳剂是由油相和水相通过乳化剂稳定形成的稀散体系。
相较于其他种类的混合物,乳剂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具有优异的分散性、稳定性和均匀性。
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农药等领域。
乳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机械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及其原理。
一、物理法物理法是一种简单且广泛应用的乳剂制备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力和温度来使油相和水相微细分散,从而形成乳剂。
常见的物理法包括搅拌、超声波、高压均质等。
1. 搅拌法:将油相和水相加热至适当温度后,以一定速度进行搅拌,使两相混合均匀,并逐渐形成乳状液。
搅拌能使油相和水相产生大量的界面,从而favoring the formation of small droplets, which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 However, this method is not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due to its low efficiency.2. 超声波法:超声波利用高频振动的效应,将油相和水相迅速颠倒并碰撞,从而使两相微细分散并形成乳剂。
超声波能够产生非常小的气泡,使乳剂颗粒更加稳定并提高分散性。
此方法适用于小规模实验,但在大规模生产中不常用。
3. 高压均质法:高压均质是一种通过高速剪切作用来形成乳剂的方法。
将油相和水相通过高压喷射装置送入高压均质设备中,利用高速剪切力使两相经过碰撞和摩擦,使其微细分散并形成乳剂。
高压均质法能够获得非常小的乳化液滴,提高了乳剂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此方法常用于工业化生产。
二、化学法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产生表面活性剂,进而形成乳剂。
常见的化学法有乳化聚合法、还原法和配位法等。
1. 乳化聚合法:通过在聚合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油相、水相和乳化剂,利用乳化剂将油相和水相稳定地分散在一起,形成乳剂。
药剂学实验一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 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乳剂油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其稳定性。
3. 掌握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乳剂也称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系指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形成液滴的一相为称为内相、不连续相或分散相;包在液滴外的一相称为外相、连续相或分散介质。
分散相的直径一般在0.1〜10 m之间。
乳剂类型有单乳剂(O/W型,W/O型)和复合乳剂(W/O/W 型,O/W/O 型)。
乳剂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为提高稳定性,其处方中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并且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乳化剂的稳定机理是通过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降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
常用的乳化剂有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
通常小量制备时,可在乳钵中研磨制得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工厂大量生产多采用乳匀机、高速搅拌器、胶体磨制备。
如以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和湿胶法制备,以新生皂为乳化剂制备乳剂时,可研磨或振摇制得。
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有稀释法(水)和染色镜检法(水/油性染料)。
三、实验内容(一)液状石蜡乳的制备[处方]液状石蜡 6 ml阿拉伯胶 2 g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0.05ml1%糖精钠溶液香精纯化水0.003 g 适量加至15 ml[制法]:(1) 干胶法(干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研磨过程中加纯化水4 ml ,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加剩余纯化水适量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和香精,共制15 ml。
(2) 湿胶法:取纯化水4 ml 置乳钵中,加2 g 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
再分次加入 6 ml 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再加剩余纯化水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和香精,共制成15 ml ,即得。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学习乳剂的基本制备方法,掌握乳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乳剂的制备效果。
二、实验原理乳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机械搅拌法、超声波乳化法、胶体磨法等。
本实验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乳剂。
三、实验材料1. 材料:油相(植物油)、水相(蒸馏水)、乳化剂(吐温-80)、助溶剂(Span-80)、稳定剂(聚乙烯醇)、食盐。
2. 仪器:搅拌器、烧杯、温度计、秒表、移液管、滤纸、滤网。
四、实验步骤1. 配制水相:将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加入吐温-80和Span-80,搅拌均匀。
2. 配制油相:将植物油加入另一个烧杯中,加入聚乙烯醇,搅拌均匀。
3. 制备乳剂:将水相倒入油相中,开启搅拌器,搅拌速度为1000 r/min,搅拌时间为10分钟。
4. 稳定乳剂: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食盐,搅拌均匀。
5. 静置:将制备好的乳剂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其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乳剂的制备效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乳剂。
观察发现,乳剂呈均匀的白色乳液,无明显分层现象。
2. 乳剂的稳定性:将制备好的乳剂静置24小时后,观察其稳定性。
结果表明,乳剂无明显分层现象,说明乳剂的稳定性较好。
3.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1)乳化剂:本实验采用吐温-80和Span-80作为乳化剂,结果显示乳剂稳定性较好。
吐温-80和Span-80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能降低油水两相的界面张力,有利于乳剂的稳定。
(2)搅拌速度:实验中搅拌速度为1000 r/min,搅拌时间10分钟。
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和时间的合理搭配有利于乳剂的稳定。
(3)稳定剂:本实验采用聚乙烯醇作为稳定剂,结果表明乳剂稳定性较好。
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在乳剂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乳剂分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备了乳剂,并验证了乳剂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乳剂,选用合适的乳化剂、稳定剂以及合理的搅拌速度和时间,可以制备出稳定性较好的乳剂。
乳剂的制备实验讨论
水乳剂的制备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将水和二氯乙烯按照份量计算,将其以熔融物质的形式添加到容器中,并加热至90℃,并搅拌均匀。
2、接着,加入助剂和调节剂,其中助剂可以增加润湿性和乳化性,而调节剂可以提升抗氧化性和生物层化性。
3、继续搅拌助剂和调节剂,直至它们完全融入水和二氯乙烯的混合物中。
4、最后,将混合物的温度降至室温,制成一种乳状液,即所需的水乳剂。
综上所述,水乳剂的制备实验需要考虑混合物温度控制,还要确保助剂和调节剂的比例准确,以及助剂与化学物质的有效混合,才能获得更佳的质量。
实验十四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采用不同乳化剂制备乳剂的方法和乳剂类型的鉴别。
2.学会乳剂油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稳定性的评价。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器材液状石蜡、阿拉伯胶、纯化水、氢氧化钙溶液、花生油(或其他植物油)、油溶性染色剂(如苏丹红)、水溶性染色剂(如亚甲兰)。
器材上皿天平、乳钵、烧杯、投药瓶、载玻片、显微镜、试管、滴管。
三、实验内容1.液状石蜡乳的制备(干胶法与湿胶法)处方:液状石蜡12ml阿拉伯胶4g纯化水加至30ml制法(1)干胶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加纯化水8ml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共制成30ml乳剂,即得。
(2)湿胶法:取纯化水8ml置乳钵中,加4g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
再分次加入12ml 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共制成30ml,即得。
注(1)干胶法适用于乳化剂为细粉者,湿胶法所用的乳化剂可以不是细粉,预先能制成胶浆(胶:水为1:2)者即可,所用胶浆(胶:水为1:2)可提前制出备用。
乳钵应选用内壁较为粗糙的瓷乳钵。
(2)阿拉伯胶为O/W型乳化剂,制备时必须在初乳制成后,方可加水稀释。
制备初乳时,干法应选用干燥乳钵,量油的量器不得沾水,量水的量器也不得沾油,油相与胶粉(乳化剂)充分研匀后,按液状石蜡:胶:水为3:1:2比例一次加水,迅速沿同一方向研磨,直至稠厚的乳白色初乳形成为止,镜检油滴应细小均匀,其间不能改变研磨方向,也不宜间断研磨。
2.石灰搽剂的制备(振摇法)处方:氢氧化钙水溶液花生油各2mL制法:取氢氧化钙水溶液花生油各2mL,两液合并,振摇,即得。
注本品为乳黄色稠厚液体。
处方中植物油应干热灭菌后使用,投药瓶亦应干热灭菌。
花生油有润滑、保护创面作用,可用菜油、麻油等植物油代替。
氢氧化钙有杀菌、收敛作用,氢氧化钙溶液与花生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反应生成钙肥皂,为W/O型乳化剂,成品为W/O型乳剂。
3.乳剂类型的鉴别染色法:将上述两种乳剂涂在载玻片上,加油溶性苏丹红染色,或用水溶性亚甲蓝染色,镜下观察,判断乳剂的类型。
软胶法制备乳剂的工艺流程1.首先准备所需的软胶和乳剂原料。
First, prepare the necessary soft gel and emulsion materials.2.将软胶原料加入到合适的容器中。
Add soft gel materials to a suitable container.3.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加热软胶原料。
Heat the soft gel materials at th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conditions.4.搅拌软胶原料,直至完全溶解。
Stir the soft gel materials until completely dissolved.5.将乳剂原料加入到另一个容器中。
Add emulsion materials to another container.6.将乳化剂加入到乳剂原料中。
Add emulsifier to the emulsion materials.7.搅拌乳剂原料,直至均匀混合。
Stir the emulsion materials until evenly mixed.8.逐渐将软胶原料倒入到乳剂原料中。
Gradually pour the soft gel materials into the emulsion materials.9.持续搅拌混合软胶和乳剂原料。
Continue to stir and mix the soft gel and emulsion materials.10.加热混合物,直至达到所需的温度。
Heat the mixture until the desired temperature is reached.11.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Cool the mixture to room temperature.12.通过过滤器过滤出乳剂。
Filter the emulsion through a filter.13.检查乳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乳剂的制备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2.掌握测定油乳化所需HLB值的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一)基本概念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而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称为乳剂(也称乳浊液);分散的液滴称为分散相、内相或不连续相,一般直径在0.1~100μm;包在液滴外面的液相称为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
乳剂可分为水包油(o/w)型或油包水(w/o)型,常采用稀释法和染色镜检法鉴别。
乳浊液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故处方中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使乳剂稳定,并且一般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乳化机的稳定机理可能是由于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减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
常用的乳化机有各种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耆胶等。
(二)实验原理小量制备乳剂时,可采用在乳钵中研磨或瓶中振摇等方法;大量生产乳剂时,采用搅拌机、乳匀机和胶体磨来制得。
一般系根据混合乳化剂的HLB值和油乳化所需HLB值来选择乳化剂,当选用的乳化剂的HLB值符合油乳化所需HLB值时,制得的乳剂比较稳定。
由于用一种乳化剂时往往难以达到这种要求,故通常将两种以上的乳化剂混合使用。
混合乳化剂的HLB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HLB1·W1+HLB2·W2+···+HLBn·WnHLB混和=W1+W2+···+Wn(2-6)式中:HLB1、HLB2···HLBn———各个乳化剂的HLB值;W1 、W2···Wn———乳化机的重量。
测定油乳化所需HLB的方法,是将两种以上已知HLB的乳化剂,按式(2-6)以不同重量比例配成具有不同HLB值的混合乳化剂,然后与油制备成一系列乳剂,在室温条件或采用加速试验的方法(如离心法)观察所制乳剂的乳析速度。
水乳剂的制备水乳剂是一种常见的化妆品,具有保湿、滋润、柔软肌肤的作用。
制备水乳剂的过程涉及到选择合适的乳化剂、油相和水相的配比以及制备工艺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乳剂的制备过程。
一、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剂是水乳剂中起到乳化作用的关键成分。
常见的乳化剂有阴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阳离子乳化剂和两性离子乳化剂等。
选择适合的乳化剂可以提高水乳剂的稳定性和质感。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配方,选择相应的乳化剂进行制备。
二、油相和水相的配比水乳剂的油相通常由油脂、润肤剂和活性成分等组成,而水相则包含水、保湿剂、稳定剂等。
油相和水相的配比要根据产品的性质和效果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油相和水相的比例在1:1到1:3之间,具体比例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三、制备工艺1. 首先,将油相和水相分别加热至相同的温度,一般在70℃左右,使其达到相同的温度可以有利于乳化过程的进行。
2. 将乳化剂加入水相中,充分搅拌均匀。
3. 将油相逐渐加入水相中,同时进行搅拌。
搅拌的速度和时间要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乳化效果。
4. 继续搅拌,直至乳化剂充分分散在水相中,形成均匀的乳状液体。
可以通过观察乳状液体的颜色和质地来判断乳化的程度。
5. 冷却至室温后,添加其他辅助成分,如防腐剂、香精等。
6. 最后,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注意事项1. 在制备水乳剂的过程中,要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杂质和细菌的污染。
2. 乳化剂的选择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来确定,不同的乳化剂可能会对产品的稳定性和质感产生影响。
3. 油相和水相的配比要根据产品的配方和性质进行调整,过高或过低的油相含量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4. 制备过程中的搅拌速度和时间要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乳化效果。
5. 制备完成后,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总结:水乳剂的制备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合理配比油相和水相、控制制备工艺等。
目的要求1 •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其类型鉴别方法。
2 •了解计算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方法,掌握测定被乳化的油所需HLB值的方法,理解测定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而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称之为乳浊液(或称乳剂、乳状剂)。
油以小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的,称之为水包油型(0/W)乳剂;水滴被油包围的,称之为油包水型(W/0 )乳剂。
判别乳剂类型常采用稀释法、染色镜检法等。
使不相溶的液体均匀混合往往需借助外力搅拌。
小量制备借助乳钵研磨或在瓶中振摇,大量生产则用搅拌机、乳匀机、胶体磨等搅拌。
为了使被分散的液滴稳定存在,通常需要加入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乳化剂。
在用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当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和被乳化的油所需HLB值相等或相接近时,制得的乳剂比较稳定。
因此,可通过测定被乳化油所需HLB值,选择HLB值接近的表面活性剂或混合后HLB较恰当的混合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
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按下式加权法计算:式中1,2,……,n分别为已知HLB值的单个乳化剂,W i, W2,……,W n分别为乳化剂的重量。
测定油所需HLB值的方法是将两种以上已知HLB的乳化剂,按上式以不同重量比例配成具有各种HLB值的混合乳化剂,然后用之制备一系列乳剂。
在室温条件下或采用加速试验的方法(如离心法)观察制成乳剂的乳析速度。
稳定性“最佳”的乳剂所用乳化剂的HLB值即为油所需HLB值,这种方法虽不十分完善,但比凭经验选择乳化剂有了很大进步。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乳钵,磨塞量筒(50mL),刻度离心管(10mL),标准滴管,玻棒,量筒(50mL),离心机,显微镜,载玻片,托盘天平等。
试剂:液状石蜡,阿拉伯胶,西黄蓍胶,吐温80,司盘80等均系药用规格;氢氧化钙,蒸馏水,花生油。
四、实验内容(一)乳剂的制备1. 乳状石蜡乳(1)处方:液状石蜡12mL阿拉伯胶4g西黄蓍胶0.5g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O.ImL1%糖精钠qs香精qs蒸馏水加至30mL(2)制备流程:干胶法(3)附注:润滑轻泻剂2 .石灰搽剂:(1) 处方:氢氧化钙溶液10mL花生油10mL(2) 制备流程:新生皂法(3) 附注:用于轻度烫伤。
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五乳剂的制备及乳剂型软膏剂基质的制备(药学专业、 09 制药工程)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几种常用的乳剂制备方法;2.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别。
3.掌握乳剂型基质的制备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内容实验 1: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制备乳剂以豆油、阿拉伯胶等为原料,通过干胶法制备乳剂。
实验 2:以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制备乳剂以豆油、聚山梨酯80 等为乳化剂制备乳剂实验 3:石灰搽剂(W/O型乳剂)的制备以氢氧化钙、花生油为原料,通过新生皂法制备W/O 型石灰搽剂。
实验 4:乳剂型软膏剂基质的制备2.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乳剂的定义、分类;乳化剂的作用机理与种类,其热力学稳定性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1.实验材料:阿拉伯胶、聚山梨酯 80、氢氧化钙、花生油、鱼肝油、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油酸山梨坦(司盘 80)、液状石蜡、白凡士林、甘油、山梨酸、蒸馏水2.设备与仪器:恒温水浴箱、研钵、具塞玻璃瓶、烧杯、量筒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实验 1:实验书 59 页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制备乳剂实验 2:实验书 59 页以聚山梨酯 80 为乳化剂制备乳剂实验 3:实验书 62 页石灰搽剂的制备实验 4:按以下处方及制备方法制备:实验4:乳剂型软膏剂基质的制备处方:硬脂酸 7.5g油酸山梨坦2g甘油12.5g 单硬脂酸甘油酯7.5g液状石蜡12.5g山梨酸 1g聚山梨酯 80:5.5g白凡士林7.5g蒸馏水 75g制备:将油相成分(硬脂酸、油酸山梨坦、单硬脂酸甘油酯、液状石蜡及凡士林)与水相成分(聚山梨酯80、甘油、山梨酸及水)分别加热至80 摄氏度,将油相加入水相中,边加变搅拌,至冷凝成乳剂型基质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 4、5、6:乳剂的制备,将实验结果填于表 2-2,并说明形成不同类型乳剂的原因。
表 1 手工法制得各种乳剂类型的比较实验结果油相 / 水相比值乳剂类型乳化剂实验处方号处方 1阿拉伯胶处方 2聚山梨酯 80处方 3石灰搽剂。
湿胶法制备乳剂的操作要点
湿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乳剂的方法,其操作要点如下:
1.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油相、水相、乳化剂和辅助剂等材料,并将它们分别称量好。
2. 油相预处理:将油相加热至70-80℃,并搅拌均匀,使其达到均匀的温度和混合状态。
3. 水相预处理:将水相加热至70-80℃,并搅拌均匀,使其达到均匀的温度和混合状态。
4. 乳化剂预处理:将乳化剂加入水相中,并搅拌均匀,使其达到均匀的分散状态。
5. 湿胶制备:将油相缓慢地加入水相中,并同时搅拌,使其形成湿胶。
6. 辅助剂加入:将辅助剂加入湿胶中,并搅拌均匀。
7. 冷却:将制得的乳剂冷却至室温,并继续搅拌,使其达到均匀的状态。
8. 包装:将制得的乳剂装入适当的容器中,并密封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备乳剂的过程中,应注意加热温度、搅拌速度
和加入顺序等因素,以保证制得的乳剂质量稳定、均匀。
同时,应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操作中出现意外。
药剂学实验:实验四,乳剂制备实验四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熟悉乳化方法及不同处方对乳滴大小的影响。
3.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乳剂稳定参数的测定方法。
4.了解油乳化所需HLB值的筛选方法。
二..实验原理乳剂(emulsions)是指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均匀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亦称乳浊液。
乳剂由水相(W)、油相(O)和乳化剂组成。
乳剂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简单乳和复合乳;根据分散相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
根据液滴的大小,又可分为普通乳、亚微乳和微乳。
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乳剂的种类和相体积比。
常采用稀释法和染色法鉴别乳剂的类型。
乳剂中液滴具有很大的分散度,总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很高,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因此,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必需加入乳化剂,并在一定机械力作用下制备乳剂。
乳化剂的作用机理是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并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防止液滴合并。
常用的乳化剂种类有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如聚山梨酯(吐温)、聚山梨坦(司盘)等;天然乳化剂,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固体微粒乳化剂,如二氧化硅、氢氧化钙等;辅助乳化剂,如长链脂肪醇等。
乳剂的制备方法与工艺路线乳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①干胶法;②湿胶法;③新生皂法;④机械法(乳匀机,胶体磨)。
制备工艺液和分别如下:图4-1干胶法制备乳剂的工艺流程图图4-2湿胶法制备乳剂的工艺流程图图4-3新生皂法制备乳剂的工艺流程图图4-4机械法制备乳剂的工艺流程图三..实验内容(乳剂的制备)11乳化剂:阿拉伯胶(手工法)【处方】豆油13ml (11.8g)阿拉伯胶(细粉)3.1g西黄蓍胶(细粉)0.4g蒸馏水适量全量50ml 【操作】(1)按照处方量将豆油、阿拉伯胶及西黄蓍胶加入研钵混匀,一次性加入蒸馏水10ml,快速用力向同一方向研磨,在听到噼啵声后,得粘稠状白色或类白色初乳。
实验二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乳剂的概念以及用手工和机械制备乳剂的方法。
2. 掌握高速分散机和高压乳匀机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乳剂是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通常为水或油) 组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制备时加乳化剂,通过外力作功,使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液体制剂。
油以小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的,称之为水包油型(O/W)乳剂;水滴被油包围的,称之为油包水型(W/O)乳剂。
判别乳剂类型常采用稀释法、染色镜检法等。
使不相溶的液体均匀混合往往需借助外力搅拌。
小量制备借助乳钵研磨或在瓶中振摇,大量生产则用搅拌机、乳匀机、胶体磨等搅拌。
仪器与试剂仪器:研钵,高速分散机、高压乳匀机试剂:聚山梨酯-80(吐温80),蒸馏水,豆油(一)手工法制备乳剂处方:豆油(ρ=0. 91):6 m1聚山梨酯-80:3 m1蒸馏水:适量共制成:50 m1(1)取聚山梨酯-80与豆油置研钵中,研磨均匀,加入蒸馏水4m1研磨,形成初乳。
(2)用蒸馏水将初乳分次转移至带刻度的烧杯中,加水至50 ml,搅匀即得。
(二) 机械分散法制备乳剂处方:豆油(ρ=0. 91):11ml聚山梨酯-80:5m1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00ml1)取聚山梨酯-80,加适量蒸馏水搅匀,加至高速分散机中,再加入豆油及余下的蒸馏水以8000~12000r/min速度搅拌2 min,即得。
(2将制得的乳剂置高压乳匀机中,在500 bar左右压力下,乳化,即得。
思考题1. 乳化剂有哪几类? 制备乳剂时应如何选择乳化剂?2. 影响乳剂物理稳定性因素有哪些? 如何制备与评价稳定的乳剂?。
乳剂制备方法范文乳剂是由两种或更多非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相组成的稳定分散系统。
它由一个连续相和一个不连续相组成,其中连续相通常是水,不连续相则是油。
制备乳剂的方法有几种,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方法。
1.乳化液研磨法:这是制备乳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将油相和水相分别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将油相缓慢地加入到连续相中,并使用一个高速搅拌器进行混合。
在搅拌的同时,应根据需要逐渐加入乳化剂,以提高乳化的稳定性。
在加热和搅拌过程中,乳剂的颗粒会逐渐变小,直到达到所需的粒径分布。
2.膜乳化法:这种方法使用膜技术来制备乳剂。
首先将连续相和不连续相注入一个膜乳化装置中,然后通过膜的作用将两相分散成细小的乳液。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乳剂的粒径分布,并且不需要额外的乳化剂。
3.高压乳化法:这种方法使用高压来制备乳剂。
首先将油相和水相注入一个高压容器中,然后通过施加高压来将两相乳化。
在高压乳化的过程中,乳化剂的添加是必要的,以提高乳剂的稳定性。
4.共混法:这种方法利用相溶性较好的油相和连续相来制备乳剂。
首先将油相和连续相混合,并加入适量的乳化剂。
然后通过搅拌或振荡等方法来进行乳化,直到达到所需的稳定性和粒径分布。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乳剂制备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选择适合的方法取决于所需的乳剂性质和应用领域。
在乳剂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乳化剂的使用量、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参数,以获得稳定且具有良好性能的乳剂。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乳化剂的种类和添加其他辅助剂来改善乳剂的稳定性和功能。
纳米乳剂的制备工艺
纳米乳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溶剂:乳化剂是制备纳米乳剂的关键,可以选择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等。
溶剂的选择需要考虑乳化剂的溶解度和亲水/疏水性。
2. 准备水相和油相:根据纳米乳剂的组成,准备好水相和油相。
水相是指含有水溶性成分的液体,油相是指含有油性成分的液体。
3. 加热各相:将水相和油相分别加热至适当温度,以增加它们的流动性和乳化效果。
4. 加入乳化剂:分别将乳化剂加入水相和油相中,并充分搅拌以使乳化剂均匀分散。
5. 混合两相:慢慢将水相加入油相中,并继续搅拌。
在此过程中,乳化剂会将水相和油相包裹在其分子层上,形成纳米乳剂。
6. 调整pH值和温度: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调整pH值和温度来改变纳米乳剂的性质。
7. 进一步处理: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纳米乳剂进行进一步处理,如冷却、过
滤、离心等。
8. 包装和储存:将制备好的纳米乳剂进行包装,并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氧气暴露。
上述是制备纳米乳剂的一般工艺流程,具体的步骤和条件会根据不同的纳米乳剂组分和应用需求来进行调整。
此外,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和严格控制各个参数,以确保纳米乳剂的质量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