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经常用到的溶液
- 格式:ppt
- 大小:114.50 KB
- 文档页数:26
.常用静脉输液的目的是什么?答: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液体,目的是: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
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2.静脉输液常用溶液有哪几类?答:静脉输液常用溶液有4类: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利尿溶液和非肠道高营养液。
3.静脉输液晶体溶液包括哪几类溶液?举例说明。
答: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溶液碱性溶液: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高渗溶液:20%甘露醇、25%山梨醇、20%-50%葡萄糖溶液4.静脉输液胶体溶液包括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右旋糖酐:中分子有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代血浆:羟乙基淀粉、氧化聚明胶、聚乙稀吡咯酮血浆制品:5%白蛋白、血浆蛋白5.颈外静脉输液的适应症是什么?答:颈外静脉输液适用于:1)长期输液、周围神经不宜穿刺者2)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行静脉内高营养疗法3)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处于病人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
6.静脉输液中点滴系数的概念什么?答:点滴系数的概念是指每毫升溶液的底数。
目前临床常用静脉输液中点滴数是20。
7.已知每分钟滴数与液体总量,怎样计算输液所需的时间?答:输液时间(小时)=8.已知液体总量与计划需要的用的时间,怎样计算每分钟滴数?答:每分钟滴数=9.静脉输液的途径及方法有哪些?答:静脉输液途径有周围静脉输液、颈外静脉输液、锁骨下静脉输液、静脉切开输液。
方法有开放式输液法和密闭式输液法。
10.静脉切开的适应症是哪些?答:静脉切开适用于抢救严重失血、休克、中毒和感染,而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和失败的病人,争取抢救时机,保证输液通畅。
11.静脉切开常选择哪些部位?答:表浅静脉切开常选则足踝部大隐静脉,它位于下肢内踝隆突的前上方1厘米的地方。
12.静脉输液常见液体不滴的原因是什么?答:静脉输液常见液体不滴的原因是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面紧贴血管壁、压力过低、静脉痉挛。
静脉输液
原理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直接输入静脉内。
目的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常用于脱水、酸碱代谢紊乱病人。
2.补充营养,供给热量常用于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由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等病人。
3.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如输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输入脱水药降低颅内压。
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一、静脉输液常用溶液
1.晶体溶液
晶体溶液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停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用,可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调。
常用的晶体溶液有:
1.5%~10%葡萄糖溶液供给水分和热量。
2.0.9%氯化钠(生理盐水)、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溶液供给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
3.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
第1页。
静脉输液的常用输液液体有哪些(常用的有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静脉输液的常用输液液体有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通过将液体输送到患者的静脉系统中,以满足身体对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的需求。
在静脉输液中,常用的输液液体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常用的输液液体及其特点。
1.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一种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成分与人体体液相似,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中。
它不会对人体组织产生刺激性作用,具有润滑性和稳定性。
生理盐水主要用于补充体液丢失、维持液体平衡以及稀释药物。
2. 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是将适量的葡萄糖溶解于水中得到的溶液。
葡萄糖作为一种简单的糖类,容易在体内被分解为能量和水分。
因此,葡萄糖溶液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可以满足机体对水分的需求。
葡萄糖溶液主要用于补充能量丢失、改善组织代谢和维持液体平衡。
3. 等渗盐水等渗盐水是一种浓度与人体体液相等的氯化钠溶液,其浓度通常为0.9%。
等渗盐水能够解决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的问题,常用于治疗低钠血症、脱水和烧伤患者。
等渗盐水可以在补充水分的同时,维持正常的电解质浓度。
4. 乳酸林格液乳酸林格液是一种含有乳酸和林格液的液体。
乳酸是一种能够提供能量和维持酸碱平衡的物质,而林格液则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乳酸林格液常用于改善机体代谢状态、维持酸碱平衡和补充微量元素。
除了上述常用的输液液体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的输液液体,比如血浆代血浆、胶体溶液等。
这些输液液体具有特殊的作用和适应症,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务人员进行选择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输液液体的质量和输液速度的安全性。
此外,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也要密切观察输液反应,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总结起来,静脉输液的常用输液液体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渗盐水和乳酸林格液等。
每种输液液体都具有不同的作用和适应症,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进行输液治疗。
输液护士必学知识点总结一、静脉输液的概念及目的静脉输液是将药物、营养液或生理盐水等溶液通过静脉管道注入病人体内,以达到治疗、补液或营养的目的。
静脉输液的目的是通过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快速、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全身各部位,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二、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需要快速有效治疗的病情,以及需要大量补液或营养支持的情况。
2. 禁忌症:静脉输液对于存在组织水肿、血管壁损伤、缺血坏死和感染等情况的病人禁忌。
三、静脉输液常见药物及药理学知识1. 常见静脉输液药物: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氨基酸溶液、肾上腺素、多巴胺、利多卡因等。
2. 药理学知识:了解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有助于正确、安全地给病人进行静脉输液。
四、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检查病人的医嘱、确认病人身份、准备静脉输液药物和器具等。
2. 静脉通路的建立: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做好静脉穿刺,并确保静脉通路通畅。
3. 输液药物的贮备和配制:将药物按医嘱准备好,确保药物的名称、用量和浓度无误。
4. 输液器具的连接和设置:连接输液管和输液瓶,进行滴速和滴速器的调节等。
5. 监测:定时监测输液瓶的液位、输液速度和病人的生命体征等。
6. 输液后处理:输液结束后,及时拔出输液管,做好伤口消毒,并对病人进行观察。
五、静脉通路的观察和护理1. 静脉通路的观察:定时观察静脉通路是否通畅,输液是否泄漏,静脉是否有红肿、硬结等情况。
2. 静脉通路护理:定期更换输液点滴,定期消毒静脉通路,保持通路清洁干燥等。
六、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 静脉炎:定期更换输液点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避免静脉破裂和感染等方式预防。
2. 漏液:定期观察输液器,保持输液器和输液管的贴合,避免输液泄漏。
3. 过敏反应:了解病人的过敏史,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抗过敏药物,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七、严格执行消毒规范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及并发症。
1.晶体溶液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1)葡萄糖溶液:用于补充水分和热量,减少蛋白质消耗。
常用溶液有5%和10%葡萄糖溶液。
(2)等渗电解质溶液:用于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和渗透压平衡。
常用溶液有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氏等渗溶液)、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3)碱性溶液:用于调节酸碱平衡失调。
常用碱性液有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
(4)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可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消除水肿。
可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常用20%甘露醇、山梨醇、50%葡萄糖溶液。
2.胶体溶液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升血压。
(1)右旋糖酐:常用的溶液有两种。
中分子右旋糖酐有提高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的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有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注量的作用。
(2)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输入后使循环血量和心输出量均增加,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
多用于失血性休克、严重烧伤和低蛋白血症等。
(3)血液制品:输入后能提高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补充蛋白质和抗体,有助于组织修复和增强机体免疫力。
常用的血液制品有5%白蛋白和血浆蛋白。
3.静脉高营养液静脉高营养溶液能供给病人热量,维持正氮平衡,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主要用于不能通过消化道供给营养或营养摄入不足的病人,可用静脉插管输注静脉高营养溶液的方法来维持营养的供给。
其成分主要由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高浓度葡萄糖或右旋糖酐以及水分组成。
常用溶液有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静脉输液的常用输液液体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分别是什么静脉输液的常用输液液体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分别是什么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将液体直接注入静脉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静脉输液液体的种类繁多,每种液体都具有特定的特点和用途。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静脉输液液体及其特点和用途。
1.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最常见的输液液体之一,它是一种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溶液。
生理盐水具有与人体组织液相近的渗透压,因此能够有效维持体液平衡。
它被广泛用于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体液以及稀释其他药物的作用。
2. 5% 葡萄糖盐水5% 葡萄糖盐水是一种葡萄糖和氯化钠混合溶液。
它能够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并维持血液中的正常血糖水平。
它通常用于补充体液、纠正脱水、改善组织灌注以及输注某些药物。
3. 乳酸林格液(Ringer's Lactate)乳酸林格液是一种以乳酸、氯化钠、苏打和钾为成分的溶液。
它具有与体液类似的配方,能够有效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乳酸林格液通常用于休克、失血、烧伤和手术等情况下维持血容量和电解质平衡。
4. 人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是一种由人血浆提取的蛋白质溶液。
它具有渗透压增加和胶体渗透压调节的作用,能够维持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灌注。
人血清白蛋白通常用于治疗低蛋白血症、血容量不足和休克等情况。
5. 血浆代用品血浆代用品是以血液组分或合成成分为基础制成的输液液体。
常见的血浆代用品有羟乙基淀粉、明胶和大血红蛋白溶液等。
它们能够提供血容量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6. 葡萄糖酸钠溶液葡萄糖酸钠溶液是一种葡萄糖和碳酸氢钠混合溶液。
它可提供血糖和电解质的平衡,适用于治疗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胰岛素过量等情况。
7. 氨基酸溶液氨基酸溶液是由氨基酸、葡萄糖等组成的营养溶液。
它可用于补充蛋白质和提供能量,适用于高能耗或需要营养支持的情况,如重症监护、手术后以及营养不良患者等。
总结:静脉输液的常用输液液体包括生理盐水、5% 葡萄糖盐水、乳酸林格液、人血清白蛋白、血浆代用品、葡萄糖酸钠溶液和氨基酸溶液等。
静脉输液中常用的输液液体有哪些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广泛用于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液体以满足身体所需的水分、电解质和其他营养物质。
那么,哪些输液液体是常用的呢?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输液液体和其应用。
1.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静脉输液中最常用的液体之一。
它是一种含有0.9%氯化钠(盐分)的溶液,与人体细胞内的盐分浓度接近,因此能够有效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生理盐水常被用于补充体液、纠正脱水和维持血压稳定。
2. 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是含有葡萄糖的输液液体。
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以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例如,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用于补充能量和提供细胞呼吸所需的底物。
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用于治疗低血糖和某些代谢疾病。
3. 乳酸林格液乳酸林格液是一种含有乳酸、钠、钾、钙和氯离子的输液液体。
它被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可用于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和维持电解质平衡。
4. 氟化钠溶液氟化钠溶液是一种含有氟离子的输液液体。
它常用于治疗缺氟症和预防龋齿。
氟化钠溶液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补充,以满足人体对氟离子的需求。
5. 氨基酸溶液氨基酸溶液是一种含有氨基酸的输液液体。
它可用于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和修复组织。
氨基酸溶液常与其他营养物质混合使用,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除了上述常用的输液液体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的输液液体,例如血浆、胶体溶液和药物溶液等。
这些输液液体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总结起来,静脉输液中常用的输液液体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乳酸林格液、氟化钠溶液和氨基酸溶液等。
这些输液液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应用,可以满足患者的水分、电解质和营养需求,起到重要的治疗作用。
在使用这些输液液体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的原理
静脉输液是将药物、营养液等溶液通过注射器注入患者的静脉内,以维持体内液体平衡、补充必需营养或给予治疗。
它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静脉输液通过借助重力或使用输液泵等设备,将液体注入患者体内的静脉血管中。
这样可以使药物或营养液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产生迅速有效的治疗效果。
2. 静脉输液液体的选择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需求来确定。
常见的液体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等。
这些液体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药物,以实现治疗效果。
3. 静脉输液需要通过穿刺患者的静脉来实现。
通常选择的静脉穿刺部位为手臂的静脉,如桡动脉内侧静脉或尺动脉内侧静脉。
穿刺后,将输液管插入静脉,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患者皮肤上,以保持输液管的稳定。
4. 静脉输液时,需要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流量。
这样可以确保药物或营养液的正确给予,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5. 静脉输液通常在医院或诊所等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输液的类型、剂量和持续时间,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输液反应。
总的来说,静脉输液通过将药物或营养液直接注入静脉血管,
实现快速有效的治疗作用。
它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静脉输液的常用输液液体及其特点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领域。
通过将药物或补液溶液直接注入静脉内,可以快速、准确地将治疗物质输送到患者体内,起到快速治疗或纠正体液平衡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的常用输液液体及其特点。
一、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是一种最常见的静脉输液液体,它与人体体液浓度相似,无论是补液还是药物稀释,都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生理盐水主要由氯化钠溶解在水中而成,无任何药效成分。
它主要用于补充体液损失、维持血容量以及稀释某些药物。
特点:1. 与生理盐浓度相同: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体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相同,因此可以维持体液和血液的平衡。
2. 相容性好:生理盐水能与大部分药物相容,不引起不良反应或沉淀。
3. 无渗透压作用:生理盐水没有渗透压作用,不会影响细胞内外液体的渗透平衡。
4. 不含营养成分:生理盐水不含营养成分,不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二、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是将葡萄糖溶解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中制成的一种输液液体。
它主要用于补充体液、维持血糖水平和提供能量。
特点:1. 能量供给:葡萄糖是人体代谢的重要能源,能够为机体提供能量。
2. 补液功能:葡萄糖溶液可用于补充体液,维持血容量和血液流动性。
3. 渗透压作用:葡萄糖含有渗透压,可以促进液体的静脉回流,改善组织的血液灌注。
4. 不适宜长期使用:长期大量输注葡萄糖溶液会造成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
三、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是将氯化钠溶解在蒸馏水中制成的一种输液液体。
它主要用于补充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稀释药物。
特点:1. 补液功能:氯化钠溶液可用于补充体液,维持血液容量和血液循环。
2. 电解质平衡:氯化钠注射液能够纠正血液中的电解质紊乱,维持电解质平衡。
3. 相对高渗透压:氯化钠溶液具有较高的渗透浓度,能够通过渗透作用改善微循环和促进尿液排出。
4. 需避光保存:氯化钠注射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避光,避免光线照射引起氯化钠分解。
医用氯化钠溶液使用方法规范指南医用氯化钠溶液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为了正确、有效地使用医用氯化钠溶液,本文将为您提供使用方法的规范指南。
以下是具体内容:一、概述医用氯化钠溶液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冲洗伤口和注射等医疗操作中,其主要作用是补充体液、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稀释其他药物。
在使用医用氯化钠溶液时,必须严格遵循以下规范指南。
二、选择适当的浓度和容量根据临床需要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医用氯化钠溶液浓度和容量。
一般来说,常用的医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或3%,常见的容量为100ml、250ml和500ml等。
在选择时,要综合考虑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
三、准备工作在使用医用氯化钠溶液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医用氯化钠溶液的包装是否完好,并确认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
其次,清洗双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确保操作过程的无菌性。
最后,打开医用氯化钠溶液包装,并检查溶液的清晰度和颜色是否正常。
四、操作步骤1. 静脉输液:将医用氯化钠溶液连接到输液器或注射泵上。
在连接前,先检查连接部分是否清洁,确保无细菌污染。
然后,通过控制滴速或注射泵的速度,将医用氯化钠溶液缓慢稳定地输送到患者体内。
2. 冲洗伤口:使用医用氯化钠溶液冲洗伤口时,先准备好适量的溶液,用无菌注射器或冲洗器将溶液缓慢注入伤口。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并严禁直接接触伤口。
3. 注射:在需要注射医用氯化钠溶液的情况下,首先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然后,在准备好适量的溶液后,从容器中抽取所需剂量,并确保无气泡存在。
最后,将针头插入患者体内,缓慢注射溶液。
五、注意事项1. 使用医用氯化钠溶液前,必须先阅读并理解药物说明书,了解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等相关信息。
2. 医用氯化钠溶液应保存在干燥、避光、阴凉的环境中,避免冻结和高温。
3. 在使用医用氯化钠溶液时,必须保持操作区域的无菌性。
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溶液或注射器的开口,以免引入细菌。
静脉输液的常见输液液体种类及其特点静脉输液是指将液体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患者体内,以满足机体的代谢和治疗需要。
常见的静脉输液液体种类根据其应用范围和成分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我们将对常见的输液液体种类及其特点进行介绍。
一、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一种含有0.9%氯化钠的等渗盐溶液,与人体细胞外环境的渗透压相同。
它是静脉输液中最常用的液体之一。
生理盐水具有渗透压稳定、无毒副作用、无过敏反应的特点,可用于补充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稀释其他药物。
二、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是将葡萄糖与生理盐水或水进行混合制成的输液液体,常见的浓度有5%和10%的葡萄糖溶液。
葡萄糖溶液可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适用于体力消耗过多、低血糖和代谢障碍等情况。
此外,葡萄糖溶液还可用于稀释其他药物以及调节输液液体的渗透压。
三、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是将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输液液体,常见的浓度有0.18%和0.45%。
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具有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提供能量和扩容的作用,适用于失水、低血糖和继发性细胞外液容量不足的患者。
四、胶体溶液胶体溶液是由一种或多种大分子物质悬浮在溶液中而成,可增加体内胶体渗透压,以改善组织水肿和维持血容量。
常见的胶体溶液有白蛋白溶液、羟乙基淀粉溶液等。
胶体溶液具有较长的体内滞留时间,适用于血容量不足、低蛋白血症和创伤失血等情况。
五、乳酸林格液乳酸林格液是一种平衡盐溶液,含有乳酸和其他电解质成分,可以调节血液酸碱平衡。
乳酸林格液可用于患者失血、体液丧失或休克时进行容量复苏,还可用于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
六、其他特殊液体除了上述常见的输液液体种类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输液液体。
例如,复方氯化钠溶液可用于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林格液可以用于冲洗伤口、灌肠或在手术中使用;血浆代用品适用于特殊病情下的血浆置换。
总之,静脉输液的液体种类多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液体是保障输液疗效的重要因素。
静脉输液与输血静脉输液和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静脉输液和输血能及时补充丧失的体液、电解质、增加血容量,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还可通过静脉输注药物,治疗疾病。
本章将介绍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技术。
一、输液目的1.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人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的平衡。
2.纠正血容量不足,维持血压和改善微循环的灌注量。
3.解毒、控制感染和治疗疾病。
4.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二、常用溶液(-)晶体溶液电解质溶液、葡萄糖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乳酸钠溶液、高渗溶液、(二)胶体溶液胶体溶液相对分子量大,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效果显著。
1.右旋糖酐常用的溶液有两种:中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
2.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
3.血液制品有5%白蛋白和血浆蛋白等。
(三)静脉高营养液输入溶液的种类及量应根据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程度来确定,一般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的原则。
输液后,当尿量增加到40ml/h,需适当补钾,并注意补钾的“四不宜”原则,即: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不宜过早。
三、输液速度的计算(一)滴系数每毫升溶液所需要的滴数为该输液器的滴系数,滴系数一般记录在输液器外包装上。
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三种型号。
(二)输液速度的计算公式1.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的时间。
输液时间(h)=2.已知输液总量与计划所用输液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四、输液故障的排除(-)滴液不畅1.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疼痛,一般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液体滴入,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滴注通畅。
3.压力过低输液瓶与患者的垂直距离过短所至,可适当抬高输液瓶位置。
静脉输液的常用输液液体有哪些静脉输液是一种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血管系统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与护理。
不同的病情需要使用不同的输液液体,因此了解静脉输液的常用液体种类对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静脉输液的常用输液液体及其相关信息:1.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是最常用的输液液体之一,主要由氯化钠和水组成,与人体血液的渗透压相同。
它可用于补充体液损失、维持体液平衡以及血容量不足的情况。
生理盐水对大部分药物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因此也可用于药物的稀释与输注。
2.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是一种含有葡萄糖(葡萄糖浓度通常为5%)的液体,可作为能量源和补充碳水化合物的输液液体。
它通常用于缺糖、低血糖以及供能不足的情况。
葡萄糖注射液还常用于药物的稀释与输注。
3.乳酸林格注射液:乳酸林格注射液是按照林格液比例配置的输液液体,通常包含乳酸钠、氯化钠、氯化钾和钙氯。
这种注射液同样可以用来补充体液损失和电解质紊乱,特别适用于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
4.复方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是一种含有氯化钠的生理盐水。
与普通生理盐水相比,复方氯化钠溶液还含有其他电解质,如氯化钾、氯化钙和氯化镁等。
这种注射液常用于电解质失衡的纠正、休克等情况。
5.甘露醇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液体,主要由甘露醇和水组成。
它被广泛用于降低颅内压、抗脑水肿的治疗。
甘露醇在体内可抽取细胞内的水分,从而减少脑细胞的水肿。
6.氯化钾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是一种含有氯化钾的输液液体,主要用于补充和维持体内的钾离子平衡。
氯化钾注射液经常被用于治疗低钾血症以及其他与钾电解质相关的问题。
以上只是静脉输液常用液体的部分举例,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输液液体,如胶体溶液、营养液等,它们在临床上根据具体的治疗需求和患者情况来选择应用。
静脉输液的常用液体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液状态以及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此外,在进行输液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确保输液管路的干净与安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与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输液剂是指用于静脉输液的药物或溶液,常见的种类及其用途如下:
1. 生理盐水(氯化钠注射液):主要用于补充体液和维持酸碱平衡,也可用于稀释其
他药物。
2. 葡萄糖注射液:含有葡萄糖,可提供能量和补充体液,常用于低血糖、脱水等情况。
3. 氨基酸注射液:含有氨基酸,用于提供营养支持,适用于严重烧伤、手术后等需要
营养补充的情况。
4. 高渗盐水(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含有较高浓度的氯化钠和葡萄糖,用于治疗严
重失血、低血压等情况。
5. 乳酸林格液(乳酸钠林格液):含有乳酸钠,可用于补充碱性物质,适用于代谢性
酸中毒等情况。
6. 血浆代用品(白蛋白注射液):含有白蛋白,可用于补充血浆蛋白,适用于低蛋白
血症、休克等情况。
7. 抗生素注射液: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8. 营养支持剂:包括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用于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使用哪种输液剂及剂量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