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sensitivity analysis学术语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sensitivity analysis(敏感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评估模型输出结果对输入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
通过分析模型输入参数的变化对输出结果的影响,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敏感性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哪些参数对模型的结果影响最大,还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模型,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可靠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sensitivity analysis的概念、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方法及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综合讨论,读者将能够了解敏感性分析在科研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概览。
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sensitivity analysis的概念进行概述,说明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并阐述本文的目的。
接着,正文部分将对sensitivity analysis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阐述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其方法及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展望sensitivity analysis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明确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逻辑顺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章内容。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sensitivity analysis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sensitivity analysis概念、方法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该分析方法的理解,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旨在探讨sensitivity analysis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为学术界提供启示和启发。
敏感性分析一、敏感性分析的意义(一)敏感性分析的意义敏感性分析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1.敏感性因素一些不确定因素稍有变动就使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值发生较大变化,而另一些因素尽管本身发生较大变化,但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影响不大。
我们把这种项目经济效益指标值相对于影响它的各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称为敏感性程度,把那些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值影响大的因素称为敏感性因素。
2.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⑴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据;⑵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值变动的范围或极限值,分析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⑶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不,以便在经济效益值相同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不敏感的投资方案。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进行敏感性分析,一般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分析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2.选定不确定性因素,设定其变化范围3.计算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找出敏感性因素4.绘制敏感性分析图,求出不确定性因素变化的极限值(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做的敏感性分析,称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下面举例说明:例:某公司拟建一项目,项目基本方案的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2.78%,财务基准收益率为9%,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投资内部收益率的影响,试作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售价可能在±10%、主要原材料价格可能在±20%范围内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分析解:计算结果填入敏感性分析表基本方案固定资产投资变动产品销价变动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内部收益率(%)较基本方案增减(%)效益指标相对变化率(%)12.78 -10% +10% -10% +10% +20% -20%13.71+0.930.09311.99-0.79-0.0799.72-3.16-0.31615.51+2.73+0.27310.08-2.70-0.13515.23+2.45+0.123 由上表知,当固定资产投资变动±1%时,内部收益率相对变化率为-0.079%——0.093%;当产品销价变动±1%时,内部收益率相对变化率为-0.316%——0.273%;当主要原料价格变动1±%时,内部收益率相对变动率为-0.135%——0.123%。
什么是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敏感性分析有助于确定哪些风险对项目具有最大的潜在影响。
它把所有其他不确定因素保持在基准值的条件下,考察项目的每项要素的不确定性对目标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
敏感性分析法的目的1、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据;2、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如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值变动的范围或极限值,分析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3、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以便在经济效益值相似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不敏感的投资方案。
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敏感性分析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法的分类[1]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敏感性分析法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
1、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做的敏感性分析法,称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
例:(计算题)某公司规划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为%,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2%。
试对价格、投资在±20%,成本、产量在±10%范围进行敏感性分析。
解:价格变化±1%,投资收益率变化%~%。
其他如上。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在计算特定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时,须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实际上这种假定很难成立。
可能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确定因素在同时变动,此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就很难准确反映项目承担风险的状况,因此尚必须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2、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是指在假定其它不确定性因素不变条件下,计算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发生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值的影响程度,确定敏感性因素及其极限值。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是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基础进行,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大体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因素敏感性分析须进一步假定同时变动的几个因素都是相互独立的,且各因素发生变化的概率相同。
敏感性分析一、敏感性分析的意义敏感性分析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1)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据;(2)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如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值变动的范围或极限值,分析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3)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以便在经济效益值相似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不敏感的投资方案。
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敏感性分析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进行敏感性分析,一般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分析的经济效益指标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
2.选定不确定性因素,设定其变化范围。
3.计算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找出敏感性因素。
4.绘制敏感性分析图,求出不确定性因素变化的极限值。
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做的敏感性分析,称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例:计算题(P113)4.某公司规划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为21.15%,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2%。
试对价格、投资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在计算特定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时,须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实际上这种假定很难成立。
可能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确定因素在同时变动,此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就很难准确反映项目承担风险的状况,因此尚必须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四、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在假定其它不确定性因素不变条件下,计算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发生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值的影响程度,确定敏感性因素及其极限值。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是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基础进行,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大体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因素敏感性分析须进一步假定同时变动的几个因素都是相互独立的,且各因素发生变化的概率相同。
敏感性分析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敏感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应用领域、主要方法以及当前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敏感性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决策工具,广泛应用于经济、金融、环境科学、医疗等多个领域。
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本文梳理了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模型,详细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探讨了敏感性分析在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文章还将对未来敏感性分析的发展方向和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敏感性分析的基本理论敏感性分析是一种评估模型或系统对特定参数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经济学、金融学、工程学和自然科学等。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敏感性系数的计算、参数变化对模型输出的影响以及参数不确定性的处理。
敏感性系数是评估模型对参数变化敏感程度的量化指标。
它通常通过计算参数变化一定百分比时,模型输出变化的百分比来得到。
敏感性系数越大,表示模型对该参数的敏感性越高,即该参数的变化对模型输出的影响越大。
参数变化对模型输出的影响是敏感性分析的核心内容。
当模型参数发生变化时,模型的输出结果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具体取决于模型的性质。
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参数变化对模型输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从而为我们提供决策依据。
参数的不确定性也是敏感性分析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无法准确确定模型参数的具体数值,而只能给出一个估计范围。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来评估参数不确定性对模型输出的影响,从而了解模型结果的稳健性。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来评估模型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敏感性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模型或系统的行为,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三、敏感性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敏感性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决策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用于评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政策或模型的潜在影响。
财务风险评估的工具和技术财务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可以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工具和技术,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一、财务风险评估工具1. 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一种常用且直观的财务风险评估工具。
通过计算财务比率,如偿债比率、流动比率和净利润率等指标,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这些比率能够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从而帮助管理者判断风险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财务模型财务模型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估财务风险的工具。
常见的财务模型包括风险价值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根据企业的财务数据和市场情况,预测未来的风险暴露和收益水平,帮助企业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3. 财务报表分析软件财务报表分析软件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工具。
通过输入企业的财务数据,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各种财务比率和图表,提供直观和易于理解的分析结果。
这种工具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加高效地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并及时发现问题和机会。
二、财务风险评估技术1.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一种基于财务模型的风险评估技术。
通过改变财务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如销售额、成本和利率等,可以分析这些参数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
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识别财务风险的关键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2. 蒙特卡洛模拟蒙特卡洛模拟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风险评估技术。
通过多次随机模拟,模拟企业的财务状况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可能情况,从而得到风险暴露的分布和概率。
蒙特卡洛模拟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3. 财务风险指标体系财务风险指标体系是一种综合考虑各种财务指标的风险评估技术。
通过设立一系列风险指标,如负债率、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等,可以综合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
这种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帮助管理者快速评估风险,也可以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找到自身的风险优势和不足。
敏感性分析报告是一种评估机构、企业或项目的敏感性、弹性和稳健性的报告,通过对不同因素的变动进行分析,评估其对机构、企业或项目的影响。
通常包含三部分:敏感性分析、应变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介绍。
第一部分: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的首要部分,其目的是评估机构、企业或项目对不同因素的变动的敏感性。
这些因素包括市场环境、生产成本、政策变动等因素。
敏感性分析常用的指标有收益率、生产效率、市场份额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变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机构、企业或项目所处的风险和机遇。
敏感性分析的方法有许多种,如场景分析、正态分布分析、蒙特卡罗模拟等。
其中,蒙特卡罗模拟是一种较为精细的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随机因素模拟变动情况,从而预测一定时间内目标指标的变动趋势。
不同的敏感性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第二部分:应变方案中的第二部分是应变方案。
应变方案是基于敏感性分析得出的相关结论,针对不同风险因素提出的对策和处理措施。
应变方案的目的是在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下,保证机构、企业或项目的持续发展。
应变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风险因素的权重和场景,从而寻找最为稳健、最优的解决方案。
应变方案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指明机构、企业或项目应避免哪些风险因素、在哪些情况下应如何应对风险。
它能够能够提高机构、企业或项目的应变能力,让它们在不利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作出明智的决策。
第三部分:可行性分析的第三部分是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需要在分析风险和应对方案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评估机构、企业或项目的可行性。
常用的可行性分析指标有投资回报率、现金流量、盈利能力等。
可行性分析是的最终目的,通过对机构、企业或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明确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机构、企业或项目做出明智的决策。
是评估机构、企业或项目敏感性、弹性和稳健性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敏感性分析、应变方案和可行性分析,为机构、企业或项目提供全面的评估和指导。
什么是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编辑]敏感性分析法的目的1、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据;2、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如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值变动的范围或极限值,分析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3、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以便在经济效益值相似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不敏感的投资方案。
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敏感性分析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编辑]敏感性分析法的分类[1]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敏感性分析法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
1、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做的敏感性分析法,称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
例:(计算题)某公司规划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为21.15%,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2%。
试对价格、投资在±20%,成本、产量在±10%范围进行敏感性分析。
-20% +20% -20% +20% -10% +10% -10% +10%投资收益(%) 21.15 7.72 33.62 25.26 18.19 25.90 16.41 17.95 24.24和规划方案比较-13.43 +12.37 +4.11 -2.96 +4.75 -4.74 -3.2 +3.09相对变化率-0.67 0.62 0.21 -0.15 0.48 -0.47 -0.32 0.31解:价格变化±1%,投资收益率变化-0.67%~0.62%。
其他如上。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在计算特定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时,须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实际上这种假定很难成立。
可能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确定因素在同时变动,此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就很难准确反映项目承担风险的状况,因此尚必须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毕业论文中的敏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是毕业论文中重要的方法和工具,旨在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本文将介绍敏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的概念、作用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
一、敏感性分析的概念和作用敏感性分析是指通过改变模型输入变量或参数值,观察其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程度。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模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评估模型对输入的响应程度。
敏感性分析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变量的重要性: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确定哪些变量在模型中具有重要影响,以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加以研究。
2.优化模型: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优化模型的输入参数,以获得更准确、可靠的结果。
3.决策支持:敏感性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支持,帮助决策者了解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敏感性分析的方法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方法:1.单变量敏感性分析:单变量敏感性分析是指只改变一个变量的值,观察其对模型结果的影响程度。
通过一次只改变一个变量,可以准确地确定每个变量对模型的输出结果的影响程度。
2.全局敏感性分析:全局敏感性分析是指同时考虑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其对模型结果的影响程度。
常用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有蒙特卡洛模拟、灵敏度指数等。
三、稳健性检验的概念和作用稳健性检验是指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扰动,观察模型输出的变化幅度,从而评估模型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模型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稳健性检验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通过稳健性检验,可以验证模型对不同数据扰动的响应,进而评估模型的可靠性。
2.评估模型的鲁棒性:稳健性检验可以帮助评估模型对异常值、噪声等干扰因素的鲁棒性,从而确定模型是否适用于实际环境。
3.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稳健性检验,可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使其在不同数据集上表现更好。
四、稳健性检验的方法稳健性检验的方法也有多种,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方法:1.端点稳健性检验:端点稳健性检验是指通过改变输入数据的极端值,观察模型输出结果的变化情况。
本量利敏感性分析的作用组员:吴小妙陈嘉雯蔡煜莹郭佳颖张玉谢诗爽郑明娟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本量利分析,是指在对成本按形态划分的基础上就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所进行的分析。
即以数量化的会计图形来揭示售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以及利润等有关因素之间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
通过对这种联系的研究,可为企业规划、控制,乃至决策提供必要的经济信息和相应的分析手段。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程式目标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2、盈亏平衡分析盈亏临界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一项基本内容,亦称损益平衡分析或保本分析。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
通常用一定的业务量来表示这种状态。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令利润等于零,此时的销量为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二、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当一个系统的周围条件发生变化时,导致这个系统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敏感还是不敏感。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主要是分析盈亏临界点和目标利润对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的变化所做出的反映。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关因素发生多大变化时会使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即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二是有关因素变化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即通过敏感系数来反映。
它所提供的原理、方法在管理会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又是企业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本量利关系的敏感性分析对企业利润等各项预测,经营发展决策,投资者衡量投资效益和制定投资决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通过案例研究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1、金益化工厂的相关介绍金益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益化工厂),位于鄂尔多斯市,是一家专门生产电石的企业,占地面积约20000m;注册资金500万元;现有资产1979万元;现有员工87人。
敏感性分析帮助决策者了解假设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程度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分析每个假设和参数的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来帮助决策者了解哪些假设和参数对结果影响最大。
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1.哪些假设和参数对模拟结果影响最大。
敏感性分析可以计算每个假设和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从而帮助决策者了解哪些假设和参数对结果影响最大。
2.哪些假设和参数需要更加关注和管理。
敏感性分析可以显示每个假设和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从而帮助决策者确定哪些假设和参数需要更加关注和管理,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3.如何进行决策和调整。
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每个假设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程度,从而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和调整。
例如,如果某个假设对结果影响很大,决策者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该假设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4.开展定期的复盘和总结。
在决策和调整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其中的规律和不足,以便在未来的类似场景中能够更好地应对类似问题。
这包括对整个决策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各自的贡献和不足,以及如何优化今后的工作流程。
5.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
决策和调整的过程并非一次性完成,而是需要不断听取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以便更好地掌握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
这包括收集来自不同部门、地区和市场的信息,以便在决策和调整过程中充分了解各种因素,从而制定更为精准的策略和行动计划。
6.培养跨领域的人才队伍。
决策和调整需要各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以应对不同领域和市场的挑战。
因此,企业应注重培养具有跨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员工,让他们在决策和调整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引进具备创新精神和跨领域能力的人才,为公司的决策和调整提供有力支持。
7.建立灵活的组织架构。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建立更为灵活的组织架构,例如采用扁平化管理和跨部门协作等方式。
通过优化组织架构,企业可以更为迅速地做出决策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敏感性分析
【学员问题】敏感性分析?
【解答】敏感性:指某一相关因素的变动对项目评价指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的影响程度。
敏感性分析是为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预防决策中相关因素的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或测算相关因素变动对项目投资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或测算保持项目可行时,容许相关因素变动的范围。
可用敏感度来描述给定的不确定性变量因素的不同变动幅度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其中表示评价指标的变化值;表示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值;
例:某项目总投资550万元,设计年生产能力为6000台,预计产品价格为500元/台,年经营成本为200万元,项目寿命期为10年,残值不计,标准折现率为10%,试分析该项目净现值对各项因素的敏感性。
解:现金流量:A=0.05x6000=300万元;
该项目的净现值:=(-500)+(0.05*600-200)=64.4>0,项目可行
敏感性因素确定:项目总投资、产品价格、经营成本的所有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净现值发生变化,所以应对这些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三个因素:将这三个因素在初始值的基础上按10%、20%的变化幅度变化,分别计算初始对应净现值的变化情况,的出结果如下表:
单位:万元
从上可以看出,产品价格的变动对净现值的影响程度最大。
他们对净现值的敏感排序为:产品价格经营成本总投资,因此应对该项目的产品价格做进一步的测算,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化会给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分析与评价》:敏感性分析的作用与内
容
考察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找出敏感因素,估计项目效益对它们的敏感程度,粗略预测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为进一步的风险分析打下基础。
通过改变一种或多种不确定因素的数值,计算其对项目效益指标的影响,通过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估计项目效益指标对它们的敏感程度,进而确定关键的敏感因素。
可借助敏感性分析表、敏感性分析图显示各种因素的敏感程度并求得临界点。
最后对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减轻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措施。
敏感性分析包括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通常多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必要时可同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敏感性分析方法对项目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同样适用。
1。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敏感性分析就是通过分析预测有关因素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敏感性分析方法。
投资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有关因素变动对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敏感因素,抓住主要矛盾。
进行投资敏感性分析,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分别计算有关因素变动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
二是计算有关因素的变动极限。
因素变动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影响程度的计算分析,可以采用总量法和差量法进行。
因素变动极限的计算分析,可以采用各因素不利变动的临界限度分析法进行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1、确定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敏感因素。
寻找出影响最大、最敏感的主要变量因素,进一步分析、预测或估算其影响程度,找出产生不确定性的根源,采取相应有效措施。
2、计算主要变量因素的变化引起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变动的范围,使决策者全面了解建设项目投资方案可能出现的经济效益变动情况,以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改善和提高项目的投资效果。
3、通过各种方案敏感度大小的对比,区别敏感度大或敏感度小的方案,选择敏感度小的,即风险小的项目作投资方案。
4、通过可能出现的最有利与最不利的经济效益变动范围的分析,为投资决策者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程度,并对原方案采取某些控制措施或寻找可替代方案,为最后确定可行的投资方案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