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课后练习思考题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哪些?说明它们的具体含义。
答:(1)相关范围假设,即本-量-利分析中对成本性态的划分都是在一定的相关范围之内的。
相关范围假设同时又包含了“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两层含义。
(2)模型线性假设。
具体包括: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3)产销平衡假设。
由于本-量-利分析中的“量”指的是销售数量而非生产数量,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量也就是销售收入。
本-量-利分析的核心是分析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但产量这一业务量的变动无论是对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所以从销售数量的角度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就必须假定产销关系平衡。
(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本假设是指在一个多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发生变化。
上述假设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说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2.盈亏临界点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有什么作用?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答: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就是根据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企业在怎样的情况下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企业合理计划和有效控制经营过程极为有用,如预测成本、收入、利润和预计售价、销量、成本水平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盈亏临界点分析是在研究成本、销售收入与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除了销售量因素外,销售价格、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等因素的变动,同样可以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只不过在进行盈亏临界点分析时,某一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表现为互为因果关系。
例如,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那么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2500件。
敏感性分析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1)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据;(2)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如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值变动的范围或极限值,分析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3)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以便在经济效益值相似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不敏感的投资方案。
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敏感性分析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进行敏感性分析,一般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分析的经济效益指标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
2.选定不确定性因素,设定其变化范围。
3.计算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找出敏感性因素。
4.绘制敏感性分析图,求出不确定性因素变化的极限值。
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做的敏感性分析,称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在计算特定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时,须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实际上这种假定很难成立。
可能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确定因素在同时变动,此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就很难准确反映项目承担风险的状况,因此尚必须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四、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在假定其它不确定性因素不变条件下,计算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发生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值的影响程度,确定敏感性因素及其极限值。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是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基础进行,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大体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因素敏感性分析须进一步假定同时变动的几个因素都是相互独立的,且各因素发生变化的概率相同。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本量利分析的定义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进行分析和评估。
本量利分析通过对企业成本、收入、利润等关键指标的分析,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盈利状况和经营效益,从而制定更有效的经营策略。
在本量利分析中,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总成本、总收入、利润等指标。
固定成本是在短期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变动成本是会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通过对这些成本与收入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确定最优的产量、售价和生产成本,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量利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盈利状况,制定更有效的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正确使用本量利分析可以为企业带来重要的竞争优势。
1.2 本量利分析的重要性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本量利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等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经营策略。
通过本量利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优产量和最优售价,从而最大化利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量利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保持市场竞争力。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重视本量利分析的应用,将其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中,以实现更好的经营效果和经济效益。
1.3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作用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生产水平、售价、生产成本和产量与价格的组合,从而最大化利润并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本量利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本量利分析在W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简称CVP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深入理解成本、销售量、利润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本量利分析在W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以期为类似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通过对W公司的案例分析,详细探讨本量利分析在W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成本习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利润敏感性分析等方面。
然后,本文将评估本量利分析在W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W公司成本控制、销售决策、利润规划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对本量利分析在W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帮助W公司更好地运用本量利分析工具,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也期望为其他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本量利分析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二、本量利分析理论框架本量利分析,又称为成本量利分析或CVP分析,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成本、数量(或销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经营决策。
该理论框架的构建基于以下几个核心概念:成本分类:本量利分析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
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时期内不随生产或销售数量变化的成本,如租金、保险费等;变动成本则与生产或销售数量直接相关,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这种分类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成本结构,并据此制定成本控制策略。
利润模型:本量利分析通过构建利润模型,即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来揭示数量(或销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在不同销售量下的利润水平,从而制定合理的销售目标和定价策略。
本量利敏感系数求导
摘要:
一、本量利敏感系数的定义
二、本量利敏感系数的求导方法
三、求导的意义和应用
正文:
一、本量利敏感系数的定义
本量利敏感系数,也被称为边际贡献系数,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每一单位产品或提供每一单位服务所增加的利润。
它反映了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量利敏感系数的求导方法
本量利敏感系数的求导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直接求导法:通过对企业的总收入、总成本进行求导,得到每一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收入和成本,进而计算出本量利敏感系数。
2.间接求导法:根据本量利敏感系数的定义,通过对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关键指标进行求导,推导出本量利敏感系数的计算公式。
三、求导的意义和应用
1.意义:通过求导本量利敏感系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为产品定价、市场策略制定等决策提供依据。
2.应用:本量利敏感系数的求导结果可以帮助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快速调整产品策略,提高盈利能力。
例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本量利敏感系数,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从而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120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文/刘新年摘要:近几年来,管理会计发展迅速。
社会各界日益明白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而本-量-利分析作为管理会计中的一个重要板块,自然是成为大家研究的重点。
敏感性分析对于管理者控制成本,合理安排生产数量,增加利润至关重要。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临界值敏感性分析是指在一组具有因果关系的诸因素中,找出某一因素在多大范围内变动可使结果不受到影响,即敏感性分析的实质是找出各原因因素变动的范围。
敏感性分析主要从定量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分析哪些原因因素的变动对结果的影响大,哪些原因因素的变动对结果的影响较小。
在本-量-利关系中,我们知道单位变动成本,单价,销售量以及固定成本都是关于利润的原因因素,它们的变动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有的产生积极影响,有的则会产生消极影响。
但由于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因而需要分别对各个因素变动带来的影响逐一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是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关原因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
二是企业利润为零时的各原因因素的临界值。
一、有关原因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中每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别。
这种差别我们可以用敏感系数来表示,用量化的方式让这种差别显得更加直观明显一些。
其计算公式为:敏感系数=目标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下面我们具体研究一下敏感系数推导的过程:(1)固定成本敏感系数P 1=V(SP-VC)-FC 1 ①P ο=V(SP-VC)-FC ο ②①-②得:P 1-P ο=-(FC 1-FC ο) ③③式两边同除以P ο得:(P 1-P ο)/P ο= -(FC 1-FC ο)/P ο. ④④式两边同除以(FC 1-FC ο)/FC ο得:固定成本敏感系数= -FC ο/P ο(2)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P 1=V(SP-VC 1)-FC ①P ο=V(SP-VC ο)-FC ②①-②得P 1-P ο=V(SP-VC 1)-V(SP-VC ο)=-V(VC 1-VC ο) ③③式两边同除以P ο得:(P 1-P ο)/P ο=-V(VC 1-VC ο)/P ο ④④式两边同除以(VC 1-VC ο)/VC ο得: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 -V ×VC ο/P ο(3)销售价格敏感系数P 1=V(SP 1-VC)-FC ①P ο=V(SP ο-VC)-FC ②①-②得:P 1-P ο=V(SP 1-SP ο) ③③式两边同除以P ο得:(P 1-P ο)/P ο=V(SP 1-SP ο)/P ο ④④式两边同除以(SP 1-SP ο)/SP ο得:销售价格敏感系数=V ×SP ο/P ο(4)销售量敏感系数P 1=V 1(SP-VC)-FC ①P ο=V ο(SP-VC)-FC ②①-②得P 1-P ο=(V 1-V ο)(SP-VC) ③③式两边同除以P ο得:(P 1-P ο)/P ο=(V 1-V ο)(SP-VC)/P ο ④④式两边同除以(V 1-V ο)/V ο得:销售量敏感系数=(SP-VC)×V ο/P ο二、各原因因素的临界值当销售量,单价,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中的某个因素或者某几个因素变化较大时,就有可能使得利润变为零甚至为负。
《管理会计系列讲解之七——敏感性分析》讲义讲解提纲:一、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使盈利转为亏损二、各参数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第一课时前面的盈亏临界分析,认为除待求变量外的其他参数都是确定的。
但是,实际上,由于市场的变化(原材料价格、产品价格、供求数量等的波动)和企业技术条件(原材料消耗和工时消耗水平波动)的变化,会引起模型中的参数发生变化,使得原来计算出来的盈亏临界点、目标利润或目标销售量失去可靠性。
经营者希望事先知道哪一个参数影响小,哪一个参数影响大,影响程度如何。
本量利分析的敏感性分析,就是在E= p x - bx- a中,当p、b、x和a某个因素变化时,对盈亏临界点和利润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分析。
即:本量利分析的敏感分析,主要研究: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使盈利转为亏损各参数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等问题。
一、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使盈利转为亏损【例1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元,单位变动成本元,预计明年固定成本为40 000元,产销量计划达100 000件。
假设没有利息支出和所得税,请计算明年预计利润;请做敏感分析。
E=100 000×()-40 000=40 000(元)有关的敏感分析如下:1.单价的最小值单价下降会使利润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利润将变为0,它是企业能忍受的单价最小值。
设单价为SP:100 000×()-40 000=0 SP=(元)单价降至元时,即降低20%(2)时企业由盈利转入亏损。
【例1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元,单位变动成本元,预计明年固定成本为40 000元,产销量计划达100 000件。
E=100 000×()-40 000=40 000(元)2.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值单位变动成本上升,会使利润下降,并逐渐趋近于0,此时的单位变动成本是企业能忍受的最大值。
设单位变动成本为VC:100 000×(2-VC)-40 000=0VC=(元)单位变动成本由元上升至元时,企业利润由40 000元下降至0。
课后练习思考题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哪些?说明它们的具体含义。
答:(1)相关范围假设,即本-量-利分析中对成本性态的划分都是在一定的相关范围之内的。
相关范围假设同时又包含了“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两层含义。
(2)模型线性假设。
具体包括: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3)产销平衡假设。
由于本-量-利分析中的“量”指的是销售数量而非生产数量,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量也就是销售收入。
本-量-利分析的核心是分析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但产量这一业务量的变动无论是对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所以从销售数量的角度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就必须假定产销关系平衡。
(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本假设是指在一个多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发生变化。
上述假设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说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2.盈亏临界点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有什么作用?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答: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就是根据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企业在怎样的情况下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企业合理计划和有效控制经营过程极为有用,如预测成本、收入、利润和预计售价、销量、成本水平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盈亏临界点分析是在研究成本、销售收入与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除了销售量因素外,销售价格、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等因素的变动,同样可以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只不过在进行盈亏临界点分析时,某一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表现为互为因果关系。
例如,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那么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2500件。
课后练习思考题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哪些?说明它们的具体含义。
答:(1)相关范围假设,即本-量-利分析中对成本性态的划分都是在一定的相关范围之内的。
相关范围假设同时又包含了“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两层含义。
(2)模型线性假设。
具体包括: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3)产销平衡假设。
由于本-量-利分析中的“量”指的是销售数量而非生产数量,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量也就是销售收入。
本-量-利分析的核心是分析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但产量这一业务量的变动无论是对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所以从销售数量的角度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就必须假定产销关系平衡。
(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本假设是指在一个多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发生变化。
上述假设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说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2.盈亏临界点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有什么作用?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答: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就是根据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企业在怎样的情况下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企业合理计划和有效控制经营过程极为有用,如预测成本、收入、利润和预计售价、销量、成本水平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盈亏临界点分析是在研究成本、销售收入与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除了销售量因素外,销售价格、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等因素的变动,同样可以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只不过在进行盈亏临界点分析时,某一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表现为互为因果关系。
例如,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那么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2500件。
课后练习思考题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哪些说明它们的具体含义。
答:(1)相关范围假设,即本-量-利分析中对成本性态的划分都是在一定的相关范围之内的。
相关范围假设同时又包含了“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两层含义。
(2)模型线性假设。
具体包括: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3)产销平衡假设。
由于本-量-利分析中的“量”指的是销售数量而非生产数量,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量也就是销售收入。
本-量-利分析的核心是分析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但产量这一业务量的变动无论是对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所以从销售数量的角度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就必须假定产销关系平衡。
(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本假设是指在一个多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发生变化。
上述假设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说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2.盈亏临界点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有什么作用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答: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就是根据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企业在怎样的情况下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企业合理计划和有效控制经营过程极为有用,如预测成本、收入、利润和预计售价、销量、成本水平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盈亏临界点分析是在研究成本、销售收入与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除了销售量因素外,销售价格、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等因素的变动,同样可以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只不过在进行盈亏临界点分析时,某一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表现为互为因果关系。
例如,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那么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2500件。
考点八利润敏感性分析所谓利润敏感性分析就是研究本量利分析的假设前提中的诸因素发生微小变化时,对利润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一、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使盈利转为亏损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的变化,会影响利润的高低。
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会使企业利润消失,进入盈亏临界状态,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质变。
敏感分析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能引起目标发生质变的各参数变化的界限,其方法称为最大最小法。
二、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敏感系数及其应用1.利润对某影响因素的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率/因素变动率,计算利润对某个影响因素的敏感系数时,假设只有该影响因素在变化,而其他三个影响因素是不变的2.利润对单价和销售量的敏感系数为正,利润对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为负。
利润对其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应以敏感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来判断。
如果利润对这些参数的敏感系数绝对值大于1,我们称这类参数为敏感因素。
如果利润对这些参数的敏感系数绝对值小于1,则我们称这类参数为不敏感因素3.当企业的经营活动由盈利转为亏损或为了确保企业经营不亏损或达到盈亏平衡状态,即告诉利润的变动率为-100%[(0-EBIT)/EBIT],再告诉敏感系数,即可计算出因素的变动率,进而计算出有关因素变动后的数值4.利润对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其实就是经营杠杆系数经典题解【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目前处于盈利状态,单位变动成本10元,息税前利润对变动成本敏感系数为-4。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甲公司盈亏平衡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元。
(2018年第Ⅱ套)A.7.5B.9.6C.10.4D.12.5【答案】D【解析】甲公司盈亏平衡时,息税前利润变动率=-100%,变动成本变动率=(-100%)/(-4)=25%,单位变动成本=10×(1+25%)=12.5(元)。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每件产品的单价为5元,息税前利润对单价敏感系数为5。
敏感性分析是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常用的一种研究不确定性的方法。
它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投资项目的最终经济效果指标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敏感性因素一般可选择主要参数(如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生产能力、初始投资、寿命期、建设期、达产期等)进行分析。
若某参数的小幅度变化能导致经济效果指标的较大变化,则称此参数为敏感性因素,反之则称其为非敏感性因素。
一、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对某一个或一组关键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
其实质是通过逐一改变相关变量数值的方法来解释关键指标受这些因素变动影响大小的规律。
二、利润和投资的敏感性分析1.利润的敏感性分析利润的敏感性分析是指专门研究制约利润的有关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化时对利润所产生影响的一种敏感性的分析方法。
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计算有关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揭示利润与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对关系,并利用灵敏度指标进行利润预测。
编辑本段公式利润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为:任意第I个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 该因素的中间变量基数÷利润基数×100%需要注意的是,单价的中间变量是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的中间变量是变动成本总额,销售量的中间变量是贡献边际,固定成本的中间变量就是固定成本本身。
编辑本段规律利润灵敏度指标的排列有如下的规律:(1)单价的灵敏度指标总是最高;(2)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不可能最低;(3)单价的灵敏度指标与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之差等于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4)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与固定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之差等于1%。
2.投资的敏感性分析投资的敏感性分析就是通过分析预测有关因素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敏感性分析方法。
投资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有关因素变动对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敏感因素,抓住主要矛盾。
进行投资敏感性分析,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分别计算有关因素变动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二是计算有关因素的变动极限。
本量利与敏感性分析模型
1、概述
本量利与敏感性分析模型,简称“B-C/S”,是一种基于数据建模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的结合,以对企业投资决策的项目本量利状况及其敏感性分析。
本量利与敏感性分析模型是一个更为完备的投资决策模型,主要将重点放在本量利和敏感性上,是对企业主要投资决策面临的项目本量利和变量敏感性进行评估、分析和推导的决策模型。
2、基本机制
本量利与敏感性分析模型的基本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1)本量利分析:在给定的整体经济背景条件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计算出项目的本量利数据;(2)敏感度分析: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各变量对项目本量利状况的影响;(3)政策导向分析:根据敏感度和资源背景的分析,提出可能的有效政策建议。
3、主要优势
(1)本量利与敏感性分析模型能够找出企业在投资决策中的有效策略,及时发现企业变量敏感性的变化,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方向;
(2)本量利与敏感性分析模型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发现企业及其行业的决策潜在模式,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重要辅助信息;。
预测技术之六——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常用的一种研究不确定性的方法。
它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投资项目的最终经济效果指标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对某一个或一组关键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
其实质是通过逐一改变相关变量数值的方法来解释关键指标受这些因素变动影响大小的规律。
敏感性因素一般可选择主要参数(如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生产能力、初始投资、寿命期、建设期、达产期等)进行分析。
若某参数的小幅度变化能导致经济效果指标的较大变化,则称此参数为敏感性因素,反之则称其为非敏感性因素。
利润的敏感性分析利润的敏感性分析是指专门研究制约利润的有关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化时对利润所产生影响的一种敏感性的分析方法。
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计算有关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揭示利润与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对关系,并利用灵敏度指标进行利润预测。
利润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为:任意第I个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该因素的中间变量基数÷利润基数×100% 需要注意的是,单价的中间变量是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的中间变量是变动成本总额,销售量的中间变量是贡献边际,固定成本的中间变量就是固定成本本身。
步骤:1、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敏感性分析的对象是具体的技术方案及其反映的经济效益。
因此,技术方案的某些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例如息税前利润、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都可以作为敏感性分析指标。
2、计算该技术方案的目标值一般将在正常状态下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数值,作为目标值。
3、选取不确定因素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并不需要对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考虑和计算,而应视方案的具体情况选取几个变化可能性较大,并对经效益目标值影响作用较大的因素。
例如:产品售价变动、产量规模变动、投资额变化等;或是建设期缩短,达产期延长等,这些都会对方案的经济效益大小产生影响。
本量利敏感性分析的作用组员:吴小妙陈嘉雯蔡煜莹郭佳颖张玉谢诗爽郑明娟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本量利分析,是指在对成本按形态划分的基础上就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所进行的分析。
即以数量化的会计图形来揭示售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以及利润等有关因素之间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
通过对这种联系的研究,可为企业规划、控制,乃至决策提供必要的经济信息和相应的分析手段。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程式目标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2、盈亏平衡分析盈亏临界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一项基本内容,亦称损益平衡分析或保本分析。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
通常用一定的业务量来表示这种状态。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令利润等于零,此时的销量为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二、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当一个系统的周围条件发生变化时,导致这个系统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敏感还是不敏感。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主要是分析盈亏临界点和目标利润对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的变化所做出的反映。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关因素发生多大变化时会使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即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二是有关因素变化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即通过敏感系数来反映。
它所提供的原理、方法在管理会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又是企业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本量利关系的敏感性分析对企业利润等各项预测,经营发展决策,投资者衡量投资效益和制定投资决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通过案例研究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1、金益化工厂的相关介绍金益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益化工厂),位于鄂尔多斯市,是一家专门生产电石的企业,占地面积约20000m;注册资金500万元;现有资产1979万元;现有员工87人。
目前该厂拥有一台6300kWA和一台8000kVA的电石炉,年生产能力达到15900t;只要掌握了该厂的收入、成本、利润等年计划数字,便可推断其本量利的相关性及其决策应用。
2、金益化工厂的成本分解情况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可以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现作假设如下:固定成本:a;单位变动成本:b销售量:x;单价:p销售收入:px;利润:p。
则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由下式反映:总收入函数y=px;总成本函数y=a+bx;营业利润p=px-(a+bx)=px-bx-a该厂2007年的相关资料是:年销量:12589.98t;销售单价:3530元/t;制造费用:3080669.51元;管理费用:3425827.95元;营业费用:2649582.17元;财务费用:1489000元因为该厂的成本变化趋势比较稳定,所以可以采用历史资料分析法中的高低点法来确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b=3333.89(元)销售收入:px=12589.98×3530=44442629.4(元)营业利润p=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44442629.4-41973661.38-1984313.17=484654.85(元)总成本函数:y=a+bx=1984313.17+3333.89x总收入函数:y=px=3530x 在厂商经营决策中,如何正确处理销量、成本、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经营收益,是厂商决策人常遇到的一个难题。
本量利分析法恰好为厂商决策提供了解决该难题的科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点就是通过成本习性和盈亏平衡来分析厂商的销量、成本、利润之间的有机关系。
3、金益化工厂本量利的具体分析3.1电石的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的分析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44442629.4-41973661.38=2468968.02(元)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量=2468968.02/12589.98=196.11(元)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2468968.02-1984313.17=484654.85(元)边际贡献率=单位贡献边际/单价=196.11/3530×100%=5.56%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41973661.38/44442629.4=94.44%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企业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虽然不是企业的营业利润,但与企业营业利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边际贡献首先用于补偿企业的固定成本,只有当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时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否则企业将出现亏损。
即边际贡献反映的是产品销售对企业营业利润的贡献水平。
从上式计算可以看出,销售12589.98t电石可得到边际贡献2468968.02元,但这2468968.02元并非企业营业利润。
企业取得的边际贡献还要用来补偿固定成本,补偿后余额为484654.85元,形成利润。
另外,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属于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高的企业其边际贡献率低,创利能力小;反之,变动成本率低的企业其边际贡献率高,创利能力大。
计算得知,金益化工厂的边际贡献率为5.56%,变动成本率高达94.44%。
所以,该厂的边际贡献率较低,创利能力小。
3.2金益化工厂保本点的分析保本点又称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利润为零,处于不盈不亏时的经营状态。
如果企业的保本点较高,意味着企业必须销售较多的产品才能不至于亏损,在市场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盈利的空间就会比较小;反之,如果企业的保本点较低,意味着企业只需销售较少的产品就能保本,在市场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盈利的空间就会比较大。
可见,保本点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经营亏损风险的大小。
以下采用边际贡献法来确定该厂的保本点,计算如下: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1984313.17/196.11=10118.37(t) 保本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1984313.17/5.56%=35689085.79(元) 通过计算可看出,该厂的保本点,即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量为10118.37t,销售额为35689085.79元,而该厂去年的销售量为12589.98t,虽然该厂的销售量在保本点之上,但是该厂的保本点较高,说明盈利的空间比较小,仍然存在潜在的风险。
3.3金益化工厂的安全经营程度的评价企业在计算保本点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确定安全边际指标。
当企业经营处于保本状态时,表明企业当期获得的边际贡献恰好补偿固定成本。
若要实现利润,就必须使销售量超过保本点。
安全边际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
安全边际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小。
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保本量=12589.98-10118.37=2471.6l(t)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保本额=44442629.4-35689085.79=8753543.6l(元)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2471.61/12589.98×100%=19.63% 因为该企业安全边际率为19.63%,所以可以判断出金益化工厂现在处于值得注意的状态,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
企业要想降低经营风险,就应当分析哪些因素会对企业的利润造成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因此,有必要根据该厂的具体情况进行利润的敏感性分析。
3.4利润敏感性分析3.4.1各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的变动都会引起利润的相应变化,但各因素对利润的敏感程度却不相同。
一般的,若该因素以较小幅度的变动就会引起利润较大幅度的变动,那么这个因素就是强敏感因素;若该因素以较大幅度的变动只会引起利润较小幅度的变动,那么这个因素就称为弱敏感因素。
已知金益化工的利润为484654.85元,若价格、销售量上升1%,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下降1%,各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如下:单价和销售量的敏感系数为正数,表明利润与该因素发生同方向的增减变化;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为负值,表明利润与该因素呈反方向的增减变化。
单价的敏感程度是最大的。
销售单价上涨l%,利润就可以增加到929081.14元,比原来增加了444426.29元。
因此,实际工作中,提高单价是企业盈利的最有效手段,价格下跌也是企业的最大威胁。
另外,单位变动成本对利润的影响略比单价小一点,仍属于敏感因素。
企业管理者应根据这一特点,加强对单位变动成本的管理,通过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
其次,销售量对利润敏感程度要次于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上升1%,使得利润增加了30104.50元,但比固定成本敏感程度的要高。
相比较而言,固定成本就属于不敏感因素,它发生变化后,对利润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降低l%的固定成本仅为企业增加了19843.13元的利润。
综上所述,影响企业利润的诸因素中,敏感度最高的是单价,其后依次是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若能充分利用本量利分析,则可以更好地加强对企业的成本,销售量和利润的管理,促使企业努力降低风险。
3.4.2销售价格的变动对金益化工厂利润的影响。
由于电石企业普遍积压库存,目前市场上电石供大于求,同国内其他地区的电石企业一样,内蒙古地区电石价格下调己成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今年的五月下旬,金益化工厂电石的价格也由原来的3530元/t降到3470元/t,下降了1.7%。
这就对该厂的利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为销售单价的下降会使保本点上升,利润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这时是企业可以承受的单价最小值。
企业经营保本的销售单价的下限是3491.50元。
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电石的销售单价每吨不能低于3491.50元时才能保本,否则就会亏损。
经计算,该厂在降价的情况下只有保本销量达到14578.7t时,才能盈亏平衡。
这样一来,企业若还按原来的销售量销售电石,而价格却降为3470元/t,这样,企业就会亏损270743.95元。
这就充分说明了价格变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如果限电及环保验收工作能限制一部分产量,则随着PVC开工的增加,总体社会库存将有所下降,届时,电石价格可能在成本的助推下而出现回调。
3.4.3电价的变动对金益化工厂利润的影响。
电石行业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电在电石的生产成本中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
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的电石生产企业都不同程度的陷入成本的压力之中,其中限电以及电价的上浮对于部分电石企业造成的打击甚至是致命的。
金益化工厂是一家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都与一些大型的电石生产企业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