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知识点归纳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采薇的知识整理采薇的知识整理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家室,之故。
不启居,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不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
君子所依,小人所。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去厮杀。
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回家!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花开密层层。
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
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
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难行走,又渴又饥愁肠结。
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注释】(xian,上声)(yun,上声),即北狄,匈奴。
不,不暇。
启,跪、危坐。
居,安坐、安居。
古人席地而坐,故有危坐、安坐的分别。
无论危坐和安坐都是两膝着席,危坐(跪)时腰部伸直,臀部同足离开;安坐时则将臀部贴在足跟上。
柔,柔嫩。
“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
烈烈,犹炽烈。
载饥载渴,则饥则渴;即又饥又渴。
戍,防守。
定,止。
聘,问,谓问候。
刚,坚硬。
阳,十月为阳。
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高一诗经采薇的知识点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采薇》是其中的一篇。
它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通过描绘女子采集薇草的情景来展示出深情和爱意。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与高一诗经《采薇》相关的知识点。
1. 《采薇》概述《采薇》是《诗经》中的一篇,作者是《诗经》时期的文学家。
它讲述了一个女子采集薇草并希望得到自己爱人的回应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诗人表达了他深深的爱意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2. 薇草的象征意义在《采薇》中,薇草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物。
它代表着女子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期待。
薇草的高度生长和茂盛繁荣象征着深深的爱情和希望,诗中女子通过采集薇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期待得到爱人的回应。
3. 运用修辞手法《采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富有韵律和表现力。
比如,在诗中使用了对仗、拟人、夸张等手法。
通过运用这些手法,诗人将女子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更加生动有力。
4. 朗诵技巧朗诵是学习诗经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文学表达能力的锻炼。
朗诵《采薇》时,需要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掌握。
要通过声音把握诗人的情感,使听者能够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深情和思念之意。
5. 参与讨论在学习《采薇》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就诗歌中的情感和意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诗人写作的目的和意图,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6. 比较其他诗歌与《采薇》有相似主题或意境的诗歌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采薇》。
比如,与《采薇》情感相似的诗歌有《北方有佳人》等,比较这些诗歌的异同,可以加深对《采薇》的理解。
7. 创作相关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采薇》的主题或情感,进行创作相关的作品,例如续写、改编或是以《采薇》为灵感的新作。
通过创作,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8. 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在学习《采薇》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特点。
通过比较不同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采薇》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
高一采薇知识点归纳高一采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术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一的学习过程中,掌握采薇的关键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整理和归纳高一采薇的关键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植物学基础知识植物学是采薇学习的基础,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于学习采薇非常重要。
以下是高一采薇涉及的植物学知识点的归纳:1.1 植物的组织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等组织结构及其功能。
1.2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成年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1.3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花粉传播和花药特征的理解。
2. 采药学知识高一采薇主要涉及采药学的内容,学习采药学知识对于理解草药的使用和药用植物的特征至关重要。
以下是高一采薇涉及的采药学知识点的归纳:2.1 药物的分类:传统中药和现代药物的分类,对于不同种类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2.2 药物的制备和质量控制:传统中药的制备方法、常见的制剂形式以及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
2.3 药理学基础:了解药物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如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3. 生态学基础知识采薇研究还需要了解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高一采薇涉及的生态学知识点的归纳:3.1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和相互作用,如生物圈、生态位、食物链、食物网等。
3.2 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性。
3.3 保护生物多样性: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了解生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4. 药草的鉴别与药用高一采薇课程还将介绍常见的草药和其药用价值,了解如何鉴别和使用草药是学习采薇的重点。
以下是高一采薇涉及的药草鉴别和药用知识点的归纳:4.1 草药的外部特征:如草药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外部特征的鉴别。
4.2 草药的药性和功效:了解草药的药性,如寒热温凉、辛苦甘酸等药性,并掌握常见草药的功效和适应症。
六下采薇(节选)课堂笔记《采薇》(节选)课堂笔记一、诗歌背景(补充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 这首诗反映了戍边战士在归途中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他们复杂的情感。
二、字词理解(重难点)1. 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救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种子、茎、叶均可食用。
- 易错点:注意与现代常见的“薇”字含义(如蔷薇)区别开来。
2. 作:本义是起来,文中指薇菜冒出地面。
3. 止:句末语气助词,无实义。
- 思考:在古文中很多语气助词的存在是为了调整语句的节奏和韵律。
4. 莫:通“暮”,傍晚。
(重难点)- 这里运用通假字,增加了理解的难度,需要特别记忆。
三、诗句翻译与理解(重点)1.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 翻译:采薇菜呀采薇菜,薇菜刚刚冒出头。
说回家呀说回家,一年又快到尽头。
- 理解:以采薇起兴,薇菜刚生长的时候,战士就渴望回家,但此时已经到了年末还未能归去,开篇就表达出战士的思乡之情与归期难定的无奈。
2.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 翻译: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因为猃狁的缘故。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因为猃狁的缘故。
- 理解:这里指出战士们远离家园、不能正常生活的原因是猃狁的入侵。
猃狁(xiǎn yǔn)是当时边疆的少数民族部落,他们与周朝时有战争冲突。
这两句体现出战士们对战争的抱怨,他们的生活被战争严重影响。
3.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 翻译:采薇菜呀采薇菜,薇菜的茎叶变得柔嫩。
说回家呀说回家,心中满是忧愁。
- 理解:薇菜逐渐生长,时间不断推移,但战士仍未归家,思乡之情更加浓烈,忧愁也随之加深。
4.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翻译:忧心如焚,又饥又渴。
我们戍边的地方不固定,无法让人带信回家。
- 理解:在戍边过程中,战士们不仅面临着生活上的困苦(饥饿和口渴),而且因为戍地不定,连个送信回家的人都找不到,进一步强调了战士们与家人音信断绝的痛苦。
高一采薇知识点归纳总结在高一的采薇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知识点和技巧。
这些知识点和技巧对我们提高学习效果,掌握采薇的方法很有帮助。
下面是对高一采薇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采薇的意义和作用采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采集和分类植物的方法,还能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通过采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分类的方法。
二、植物形态结构1. 根的结构:根是植物吸取水分和养分的器官。
根的结构包括主根、侧根和根毛。
主根一般较长,侧根从主根分出,根毛分布在侧根和主根的顶部,能够增加根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表面积。
2. 茎的结构:茎是植物的支持结构和物质运输通道。
茎的结构包括节间、节和细胞壁。
茎分为直立茎和匍匐茎,它们的形态和结构也有所不同。
3. 叶的结构: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叶的结构包括叶柄、叶片和叶脉。
叶的形状、边缘和叶脉的分布等特征有助于植物的分类。
三、植物的分类方法1. 科属种的概念:植物按照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科是植物分类的最高等级,属是次级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
2. 形态分类法: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等。
3. 系统分类法: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遗传关系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综合因素,将植物划分为门、纲、目、科、属和种等更细致的分类单位。
四、植物的繁殖与生长1. 有性繁殖:包括花的授粉和结实、种子的形成和传播等过程。
2. 无性繁殖:包括植物的块茎、匍匐茎、根茎、分株和离体培养等方式。
3. 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主要由细胞分裂、细胞扩大和细胞分化三个阶段组成。
植物的生长速率受到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等因素的影响。
五、采薇的实践技巧1. 选择采摘工具:合适的采摘工具能更好地保护植物,减少损伤。
2. 采摘方法:采摘时要轻柔地处理植物,避免破坏植物结构。
3. 样本制作:将采摘的植物样本制作成标本,可以有助于植物的分类和研究。
采薇知识点归纳㈠通假字:1、岁亦莫止(“莫”通“暮”,年末)2、彼尔维何(“尔”通“薾”,花盛开的样子)3、玁狁孔棘(“棘”通“急”,紧急)⒋我行不来(来通勑、慰勉)㈡词类活用:1、岂不日戒(名词作状语,日日)2、雨雪霏霏(名词作动词)㈢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古今异义:⑴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⑵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⑶一词多义:⑴作: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
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⑵曰:①动词词头,无实意。
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
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
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⑶止:①语尾助词。
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
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
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
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
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⑥副词,仅,止。
如: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⑷载:①记录,记载。
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
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
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
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
如: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
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⑸靡:①浪费。
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
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引申为不。
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
如:左右皆靡。
⑹烈:①火势猛。
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
采薇知识要点总结采薇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早在古代就有许多人对采薇的技巧和知识进行研究和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你总结一些采薇的关键知识要点。
一、薇的种类在采薇过程中,了解不同种类的薇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些常见的薇的种类包括:毛薇、江南薇、高山薇等等。
每种薇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用途,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区分它们。
二、采摘时间采薇的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同的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会有不同的成熟度和品质。
一般来说,早晨是采摘薇的最佳时间,此时薇的味道会更加鲜美,营养价值也更高。
而中午或下午进行采摘可能会导致薇的味道变得苦涩或者流失一些重要的营养成分。
三、采摘技巧正确的采摘技巧是保证薇的品质的关键。
首先,我们应该选择没有受损或破裂的薇来采摘。
其次,要用力轻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薇的脆弱茎秆折断。
最后,要注意保持薇的完整性,避免在采摘过程中损坏薇的叶子或其他部分。
四、薇的保鲜方法采摘薇后,我们希望能够保持它的新鲜度和美味。
这就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薇的保鲜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薇放入冰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可以保持它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另外,也可以将薇放入保鲜袋或保鲜盒中,并存放在冰箱中,以延长其保鲜时间。
五、食用方式薇是一种非常营养的食材,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来食用它。
薇可以生食,加入凉菜中作为一道清爽的开胃佳肴。
它也可以炒熟或煮熟,做成独特的热菜。
无论是哪种方式,薇都能为我们带来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香味。
六、薇的药用价值除了作为食材,薇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薇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降血脂等功效。
它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提高免疫力和保护肝脏等。
因此,薇在传统中医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结:采薇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我们掌握不同种类薇的特点和用途,了解采摘的最佳时间和技巧,以及保持薇的新鲜度和享受薇带来的丰富口感。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薇的药用价值,将其应用于健康和医药领域。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采薇知识要点,并且让你更好地欣赏和利用薇这个自然宝藏。
六年级下册语文采薇的笔记一、文学常识。
1. 出处。
二、字词积累。
1. 字音。
- 薇(wēi):一种野菜。
- 雨(yù)雪:下雪。
“雨”在这里作动词,下的意思。
- 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 莫(mù):通“暮”,傍晚。
- 狁(xiǎn yǔn):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 象弭(mǐ):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
弭,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
- 骙(kuí)骙:马强壮的样子。
- 腓(féi):遮蔽。
2. 重点字词解释。
- 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 止:句末语气词,无实义。
- 曰归曰归:说要回家了。
曰,说。
- 岁亦莫止:一年又到了年底。
莫,通“暮”。
- 靡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靡,无。
- 不遑启居:没有时间安居休息。
不遑,无暇。
启,跪。
居,坐。
- 柔:薇菜柔嫩的样子。
(“薇亦柔止”)- 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又饥又渴。
载……载……,即又……又……。
- 戍(shù):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
- 聘(pìn):问候的音信。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不来”的意思是无人慰问。
)- 刚:薇菜的茎叶变老了。
(“薇亦刚止”)- 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
(“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征役没有休止。
盬,止息。
- 孔棘(jí):非常紧急。
棘,通“急”。
三、诗句理解。
1. 章节结构与内容概括。
- 第一章:“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狁之故。
不遑启居,狁之故。
”- 以采薇起兴,薇菜刚刚长出地面,就说要回家,可是到了年底还不能回去。
这都是因为狁入侵的缘故,使得战士们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也无暇安居休息。
- 第二章:“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薇菜变得柔嫩了,可是归期仍然无望,战士们内心忧愁如焚,又饥又渴,而且驻防的地点不固定,无法让人带信回家问候。
采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采薇,又称采薇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最早出现于《诗经》中。
采薇诗多为女性歌颂风花雪月、表达情感的诗歌,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和优美的形式广受喜爱。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采薇诗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采薇诗的历史渊源、文学特点、艺术风格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一、采薇诗的历史渊源采薇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中,属于《风》类诗歌。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其中包括《国风》、《小雅》、《大雅》等多个部分。
其中,《国风》是最早的采薇诗篇,共有十首,主要写女子歌颂风花雪月、表达情感的诗歌。
这些采薇诗的创作时代大约在西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采薇诗最初是为了记录和歌颂国风、民风而产生的。
它以其优美的形式和生动的描写,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喜爱。
后来,采薇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采薇诗的文学特点1. 内容丰富多样:采薇诗是一种以女性情感为主题的诗歌形式,内容丰富多彩。
它不仅歌颂了风花雪月,表达了女子的柔情似水,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2. 形式优美婉转:采薇诗的艺术形式优美婉转,多采用对偶句和韵脚,表达方式清新秀丽。
它善于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人物和环境,带给人以美的享受。
3. 表达情感质朴真挚:采薇诗表达情感质朴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真诚的情感。
它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热情,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和启迪。
三、采薇诗的艺术风格1. 以女性视角为主:采薇诗主要以女性为叙述者和表达者,其视角多来自女子的心灵体验。
它通过女子的视角,展现了女性在家庭、爱情、婚姻等方面的真实生活。
2. 充满生活气息:采薇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在描写风景、情感等方面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出真实的人性和生活状态。
3. 诗意盎然:采薇诗具有浓厚的诗意,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等修辞手法,赋予诗歌以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共鸣,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独特感悟。
采薇高考必考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一场考试,对于考生来说,积累并掌握一定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采薇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如下:一、语文知识点1. 文言文阅读:要熟悉古代文化经典名篇,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掌握其基本情节和核心思想。
2. 现代文阅读:要了解当代社会热点、文化现象以及名人传记等,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作文:要学会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方法,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
重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自己的观点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数学知识点1. 初、高中数学知识回顾:要回顾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尤其是函数与方程、数列、概率论等内容。
2. 解答技巧:要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个人思维逻辑和数学思维能力。
3. 高考试题分析:要分析历年高考试题,了解出题规律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巩固知识。
三、英语知识点1. 词汇:要掌握常用单词、短语和固定搭配,拓展词汇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语法:要熟悉常用的英语语法知识,掌握句型和语法规则,提高语言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要培养快速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章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性。
四、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历史:要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事件和重要人物,如夏、商、周的更替,秦始皇统一六国等。
2. 世界现代史:要熟悉世界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和影响,如两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等。
3. 中国近现代史:要掌握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事件和思潮,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文化大革命等。
五、地理知识点1. 中国地理:要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掌握主要地理区域、山脉、河流、湖泊等。
2. 世界地理:要熟悉世界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掌握主要洲、大洋、山脉、河流、湖泊等。
六、物理知识点1. 力学:要熟悉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分解、动量守恒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2. 光学:要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折射、反射、光的干涉等基本原理。
采薇知识点归纳
㈠通假字:
1、岁亦莫止(“莫”通“暮”,年末)
2、彼尔维何(“尔”通“薾”,花盛开的样子)
3、玁狁孔棘(“棘”通“急”,紧急)⒋我行不来(来通勑、慰勉)
㈡词类活用:
1、岂不日戒(名词作状语,日日)
2、雨雪霏霏(名词作动词)
㈢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1、古今异义:
⑴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⑵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
品行差的人。
⑶一词多义:
⑴作: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如:薇亦作止。
②开始。
如:天下之难比
作于易。
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⑵曰:①动词词头,无实意。
如曰归曰归。
②叫做,称作。
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
说。
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⑶止:①语尾助词。
如:岁亦莫止。
②脚,足。
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
又引申为使动用法。
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
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礼貌。
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⑥副词,仅,止。
如: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
⑷载:①记录,记载。
如:史载田横事。
②年。
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
如: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引申为承担,承受。
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
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
如:如:“载欣载奔”。
⑥副词,开始。
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⑸靡:①浪费。
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无,没有。
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引申为不。
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
③倒下,后退。
如:左右皆靡。
⑹烈:①火势猛。
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
又引
申为猛烈。
如:穷冬烈风。
②光明,显赫。
如:君有烈名。
③事业,功业。
如:奋六世之余烈。
④厉害,严重。
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⑺阳: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阳光,太阳。
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③温暖。
如:
春日载阳。
④表面上,假装。
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⑻孔: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
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②很,甚。
如:孔武
有力。
③大。
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⑼华:①同“花”。
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②开花。
如:始雨水,桃李华。
③美丽有光
彩。
如:华服丽人。
④繁华。
如:其街市之繁华。
⑤精华。
如:物华天宝。
⑥敬辞。
如:华诞,华居。
⑽思:①思考。
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思念,挂念。
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
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④助词,无义。
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⑾戒:①防备,警戒。
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
②告诫,警告。
如:观往事以自戒。
③戒除。
如:少只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⑿雨:①众多。
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②离散:如:一别如雨。
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
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
④灌溉。
如:水能自雨田。
⑤润泽。
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