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齿轮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齿轮液压马达工作原理
齿轮液压马达是一种常用的液压动力转换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液压作用力推动齿轮旋转从而输出机械动能。
下面详细介绍齿轮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1. 结构组成:
齿轮液压马达主要由外壳、进油口、出油口、齿轮组、液压缸、液压回油口等部分组成。
2. 工作过程:
液压系统通过进油口将高压液体输送到齿轮液压马达内部的液压缸,液压缸中的液压力使齿轮组开始转动,从而带动输出轴转动。
3. 液压力转换:
当液体进入液压缸时,液压力驱动齿轮组产生旋转。
液压力主要通过齿轮的齿面来传递,因为齿轮之间的啮合将液压力转化为机械动能。
4. 传动转换:
齿轮组的运动使得输入轴的旋转轴速度和转矩转变为输出轴的速度和转矩。
不同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决定了输出转速和转矩的大小。
5. 液压控制:
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可以实现齿轮液压马达的转速和转矩的控制。
通常可以通过改变液压
泵的转速、压力阀的开启与关闭来实现对马达的控制。
综上所述,齿轮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基于液压力的转换和齿轮传动,利用液压动力输出机械动能,实现各种机械设备的运动。
液压马达原理是什么
液压马达原理是利用液压力来产生动力,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液压马达通常由马达本体、马达转子和定子组成。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压力传递的原理。
当液压系统的液体通过马达的进油口流入马达时,液体压力使马达转子产生转动。
转子内的活塞随即开始运动,并且通过连杆将动力传递给外部机械部件。
同时,在液压系统中提供足够的流量和压力以保持马达的持续运转。
液压马达中的转子通常由一系列槽和凸轮组成。
液压能量通过流入槽中的液压油产生扭矩,从而使转子旋转。
液压油流入槽所产生的压力差会推动转子的运动,并将动力传递给外部机械负载。
液压马达的转速和扭矩取决于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压力。
通过调节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和流量,可以控制液压马达的输出速度和输出扭矩。
此外,液压马达还可以通过改变转子的设计和凸轮的形状来实现不同的输出效果。
总之,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流体的压力来推动转子旋转,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马达的动力输出。
各种液压马达的特点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驱动机械设备的运动。
液压马达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液压马达,并详细描述它们的特点。
1. 轨迹摆线液压马达轨迹摆线液压马达是一种高效、耐用、扭矩大的马达。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摆线齿轮的运动,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
摆线齿轮是由内齿轮和外齿轮组成的,当液压油进入内齿轮的油口时,内齿轮会旋转,从而驱动外齿轮转动。
由于摆线齿轮的齿轮形状合理,因此轨迹摆线液压马达的效率很高,噪音小,寿命长。
2. 液压轮式马达液压轮式马达是一种利用液压能驱动车轮运动的马达。
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维护。
液压轮式马达通常应用于轻型车辆、地面清扫车和农业机械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液压油进入液压马达的缸体中,从而推动轴向柱塞运动,驱动车轮转动。
液压轮式马达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速度和扭矩。
3. 摆动式液压马达摆动式液压马达是一种通过液压能驱动摆动运动的马达。
它的特点是具有高扭矩和低速度的优点。
摆动式液压马达通常应用于建筑机械、农业机械和金属加工机床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油进入摆动式液压马达的液压缸体,从而推动摆杆运动,摆动杆的运动再转化为摆动式液压马达的轴向运动。
4. 液压齿轮泵马达液压齿轮泵马达是一种简单、耐用、可靠的液压马达。
它的特点是体积小,扭矩大。
液压齿轮泵马达通常应用于液压系统中的小型机械设备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油进入液压齿轮泵马达的泵体中,从而推动齿轮运动,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
液压齿轮泵马达的耐用性好,可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使用。
不同类型的液压马达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购液压马达时,应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工作环境来选择合适的类型。
同时,在使用液压马达时,也要做好维护工作,以保证液压马达的正常运行和长寿命。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液压马达是利用液压能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液压执行元件。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机械和工业设备中,如挖掘机、起重机、注塑机等。
那么,液压马达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首先,液压马达是通过液压系统提供的液压能来驱动的。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阀、液压缸等组成。
当液压泵将液压油送入液压马达时,液压马达内部的液压油压力会增加,从而推动液压马达内部的活塞或齿轮等零部件运动,从而驱动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转动。
其次,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液压齿轮马达和液压柱塞马达两种类型。
液压齿轮马达是利用液压油推动齿轮旋转来实现输出轴转动的,而液压柱塞马达则是通过液压油推动柱塞往复运动来实现输出轴转动的。
不同类型的液压马达在工作原理上有所差异,但本质上都是利用液压能来驱动输出轴转动。
此外,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液压能的转换过程。
液压能是通过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来传递的,而液压马达则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
在液压马达内部,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会推动活塞或齿轮等零部件运动,从而实现输出轴的转动。
这一转换过程需要液压系统提供足够的液压能,以确保液压马达能够正常工作。
最后,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一些辅助部件的作用,如密封件、冷却系统等。
密封件能够有效防止液压油泄漏,保证液压马达的正常工作;而冷却系统则能够帮助液压马达散热,避免因过热而损坏液压马达。
总之,液压马达是利用液压能来驱动输出轴转动的液压执行元件。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液压能的转换过程,液压马达的类型和液压系统的配合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液压马达工作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和维护液压马达,确保其正常高效地工作。
液压马达分类与原理(一)液压马达分类(二)齿轮马达的工作原理图2-12为外啮合齿轮马达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I为输出扭矩的齿轮,B为空转齿轮,当高压油输入马达高压腔时,处于高压腔的所有齿轮均受到压力油的作用(如中箭头所示,凡是齿轮两侧面受力平衡的部分均未画出),其中互相啮合的两个齿的齿面,只有一部分处于高压腔。
设啮合点c到两个齿轮齿根的距离分别为阿a 和b,由于a和b均小于齿高h,因此两个齿轮上就各作用一个使它们产生转矩的作用力pB(h—a)和pB(h—b)。
这里p代表输入油压力,B代表齿宽。
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两个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由扭矩输出轴输出扭矩。
随着齿轮的旋转,油液被带到低压腔排出。
图2-12 啮合齿轮马达的工作原理图齿轮马达的结构与齿轮泵相似,但是内于马达的使用要求与泵不同,二者是有区别的。
例如;为适应正反转要求,马达内部结构以及进出油道都具有对称性,并且有单独的泄漏油管,将轴承部分泄漏的油液引到壳体外面去,而不能向泵那样由内部引入低压腔。
这是因为马达低压腔油液是由齿轮挤出来的,所以低压腔压力稍高于大气压。
若将泄漏油液由马达内部引到低压腔,则所有与泄漏油道相连部分均承受回油压力,而使轴端密封容易损坏。
(三)叶片马达的工作原理图2-13为叶片马达的工作原理图。
当压力为p的油液从进油口进入叶片1和叶片3之间时,叶片2因两面均受液压油的作用,所以不产生转矩。
叶片1和叶片3的一侧作用高压油,另一侧作用低压油.并且叶片3伸出的面积大于叶片1伸出的面积,因此使转子产生顺时针方向的转矩。
同样,当压力油进入叶片5和叶片7之间时,叶片7伸出面积大于叶片5伸出的面积,也产生顺时针方向的转矩,从而把油液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这就是叶片马达的工作原理。
为保证叶片在转子转动前就要紧密地与定子内表面接触,通常是在叶片根部加装弹簧,完弹簧的作用力使叶片压紧在定子内表面上。
叶片马达一般均设置单向阀为叶片根部配油。
为适应正反转的要求,叶片沿转子径向安置。
二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2.1 概述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作用、工作原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元件。
液压传动中,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靠密闭的工作空间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的,所以又称为容积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泵:将原动机(电动机、柴油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再以压力、流量的形式输送到系统中去。
称为动力元件或液压能源元件。
液压马达:是将压力能转换为旋转形式的机械能.以转矩和转速的形式来驱动外负载工作,按其职能来说,属于执行元件。
(从原理上讲,液压泵和液压乌达是可逆的)图2—1为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图。
当偏心轮1被带动旋转时,柱塞2在偏心轮和弹簧4的作用下在泵体3的柱塞孔内作上、下往复运动。
柱塞向下运动时,泵体的柱塞孔和柱塞上端构成的密闭工作油腔A的容积增大,形成真空,此时排油阀5封住出油口,油箱7中的液压油便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吸油阀6进入工作油腔,这一过程为柱塞泵吸油过程;当柱塞向上运动时,密闭工作油腔的容积减小、压力增高,此时吸油阀封住进袖口,压力油便打开排油阀进入系统,这一过程为柱塞泵压油过程。
若偏心轮连续不断地转动,柱塞泵就能不断地吸油和压油。
容积式液压泵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具有若干个良好密封的工作容腔;具有使工作容腔的容积不断地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完成吸油和压油工作过程的动力源;具有合适的配油关系,即吸油口和压油口不能同时开启。
二、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类型较多。
液压泵:按其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体积能否调节而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如图2—2所示。
液压马达:也具有与液压泵相同的形式,并按其转速可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如图2—3所示三、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压力(常用单位为Pa)、转速(常用单位r/min)、排量(常用单位为m3/r).流量(常用单位为m3/n或L/min)、功率(常用单位W )和效率。
目录前言第一章液压泵与液压马达1概述1.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1.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和常用计算公式1.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特点1.4液压泵的变量方式和控制方式1.5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选择和应用2齿轮泵和齿轮马达2.1概述2.2 CB系列齿轮泵2.3CBG系列齿轮泵和CMG系列齿轮泵马达2.4CBL系列齿轮泵2.5 CBX3系列齿轮泵2.6 CBK系列高压齿轮泵2.7 CMK1系列齿轮马达2.8 CB(M)KO系列齿轮泵和齿轮马达2.9 CBY系列齿轮泵2.10 CBC2系列齿轮泵2.11 CPC4系列齿轮泵2.13G2系列齿轮泵2.14 GPA系列内啮合齿轮泵2.15GP3型内啮合齿轮泵2.16NB系列内啮合齿轮泵3叶片泵和叶片马达3.1概述3.2YB-E系列叶片泵3.3 YB-B系列叶片泵3.4 SV系列叶片泵3.5 T6系列叶片泵3.6 YB1系列叶片泵3.7D7系列叶片泵3.8 PV2R系列叶片泵3.9YBN系列限压变量叶片泵3.10YMF-E型叶片马达4螺杆泵4.1概述4.2国产三螺杆泵主要型号及规格4.3LB型三螺杆泵5轴向柱塞泵马达5.1概述5.2A2F6.1系列斜轴式轴向柱塞定量泵和马达5.3 A2F6.1E系列(内藏)斜轴式轴向柱塞定量泵和马达5.4A7V系列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5.5A6VM型斜轴式变量液压马达5.6A8V60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双泵5.7ZB/ZM型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双泵/马达5.8A2V系列斜轴式轴向柱塞变量泵5.9A4V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泵5.10A10V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泵5.11PVB 系列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泵5.12CY14-IB系列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和马达5.13森斯特通轴和马达5.14AR、A和AH系列轴向柱塞变量泵6 SXM系列双斜盘轴向柱塞6.1型号说明6.2主要技术参数6.3外型和安装连接尺寸7径向柱塞泵7.1概述7.20514型径向柱塞泵8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及其改进产品8.1概述8.2JM型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及其改进产品8.3JM23a-D0.09型高水基液压马达8.4IJMD型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8.5IJMF型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8.6JMDG型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8.7BJM系列摆缸式液压马达9内曲线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9.1概述9.2NJM系列横梁传力式内曲线液压马达9.3QJM系列球塞式内曲线马达10摆线液压马达10.1概述10.2BM-C、BM-E、BM-F系列摆线齿轮马达10.3BYM系列摆线马达10.4BM1 BM2BM3系列摆线马达10.5YMC系列摆线马达10.63MC系列摆线马达10.7BM3-D系列摆线马达10.8查林(char-Lynn)系列摆线马达10.9丹佛斯摆线马达11摆动液压马达11.1概述11.2YM系列单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11.3HR系列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11.4TUB系列齿轮齿条系列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第二章液压缸1.液压缸的类型、典型结构及安装连接方式1.1液压缸的类型1.3液压缸的典型结构1.4液压缸的安装连接方式2. 液压缸的基本参数及常用计算公式2.1压力2.2液压缸的基本尺寸参数2.3液压缸的理论推力和拉力2.4效率2.5液压缸负载率2.6活塞的线速度2.7活塞的作用力F2.8活塞的加(减)线速度a2.9液压缸的流量qv2.10液压缸的功率p3. 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3.1设计步骤3.2结构设计3.3缓冲装置3.4排气装置3.5油口尺寸3.6安装连接元件3.7液压缸的设计和使用中的几个问题3.8液压缸典型产品介绍第三常规液压阀1常规控制阀的分类2液压阀的安装连接3压力控制阀3.1 溢流阀3.2电磁溢流阀3.3卸荷溢流阀3.4顺序阀3.5平衡阀3.6减压阀3.7压力控制阀产品介绍4流量控制阀4.1节流阀及单向节流阀4.2行程节流阀4.3调速阀及单向调速阀4.4溢流节流阀4.5流量控制阀产品介绍5方向控制阀5.1方向控制阀分类5.2换向阀的滑阀机能5.3单向阀5.4液控单向阀5.5充液阀5.6电磁换向阀5.7电磁球阀5.8液控换向阀和电液换向阀5.9手动换向阀5.10方向阀的其他品牌5.11方向控制阀产品介绍第四章二通插装阀1概述2主要技术参数3插件3.1插件面积比3.2插件结构3.3各种插件的型号、机能符号和功能代号4盖板功能与机能符号5二通插装阀的方向控制组件(包括带有节流控制组件)5.1单向阀功能5.2换向阀的功能(通径16至40)5.3单向阀、换向阀的各种盖板尺寸6二通插装阀的压力控制组件6.1溢流阀(通径16至40)6.2电磁溢流阀(通径16至40)6.3比例溢流阀(通径16至40)6.4卸荷溢流阀(通径16至40)6.5减压阀(通径16至40)6.6二通插装阀各种压力阀控制面板7比例流量控制组件7.1凡尔维斯脱比例节流阀的功能符号7.2凡尔维斯脱比例节流阀的主要技术参数。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第一节液压泵第二节齿轮泵第三节叶片泵第四节柱塞泵第五节液压马达第六节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选用重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效率功率计算难点:结构教学目的:理解原理,熟悉结构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能量转换装置。
液压泵:把驱动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系统中油液的压力能,供系统使用;液压马达:把输来的油液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使工作部件克服负载而对外做功。
工作原理上,大部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可逆的。
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二、液压泵的性能参数三、液压泵的分类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液压泵:靠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其输出流量的大小由密封工作容积变化的大小来决定。
i P T ω=o V P pq =η=ηV按结构形式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三大类。
按输出(输入)流量分为:定量液压泵和变量液压泵。
第一节液压泵三、液压泵的分类a)单向定量液压泵b)双向定量液压泵c)单向变量液压泵d) 双向变量液压泵液压泵的图形符号作业:3-2齿轮泵优点: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工艺性好、价格便宜、自吸能力强、对油液污染不灵敏、维修方便及工作可靠,因此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齿轮泵缺点:泄漏较大,流量脉动大,噪声较高,径向不平衡力大,所能达到的额定压力不够高,目前其最高工作压力30MPa 。
第二节齿轮泵齿轮泵按结构形式分为:①外啮合齿轮泵②内啮合齿轮泵泵的泵体内装有一对相同的外啮合齿轮,齿轮两侧靠端盖密封。
泵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间一、外啮合齿轮泵1.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第二节齿轮泵槽组成了许多密封的工作腔。
b zm Dhb V 22ππ==排量:b zm V 266.6=排量修正:排量近似计算:假设齿间的工作容积与轮齿的有效体积相等,则齿轮每转排量等于主动齿轮的所有齿间容积及其所有轮齿的有效体积之和(1)困油现象:齿轮泵要平稳而连续地工作,齿轮啮合的重合度系数必须大于1,因此总有两对轮齿同时啮合,并有一部分油液被围困在两对轮齿所形成的封闭容积之间,困油容积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使油压变化,产生振动和噪声。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设备,它通过压力油将机械能传递到液压系统中,从而驱动液压缸、液压马达等执行元件实现各种机械运动。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工作原理对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特点和应用。
一、液压泵的分类液压泵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可分为容积式泵和动量式泵两大类。
1.容积式泵容积式泵是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泵,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容积变化将液体向高压区域推送。
容积式泵根据容积变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柱塞泵、齿轮泵、叶片泵、滑片泵等多种类型。
柱塞泵是将柱塞沿轴向运动,通过改变柱塞与泵体之间的容积大小,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容积式泵。
柱塞泵的优点是输出流量稳定、压力脉动小、适用于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
齿轮泵是利用齿轮啮合和旋转,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容积式泵。
齿轮泵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噪声低、适用于低压、小流量的液压系统。
叶片泵是通过叶片与泵体之间的容积变化,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容积式泵。
叶片泵的优点是流量稳定、压力脉动小、适用于高压、中小流量的液压系统。
滑片泵是利用滑块沿轴向运动,通过改变滑块与泵体之间的容积大小,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容积式泵。
滑片泵的优点是流量稳定、压力脉动小、适用于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
2.动量式泵动量式泵是利用高速运动的液体的动量传递,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泵。
动量式泵根据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离心泵、轴向柱塞泵、径向柱塞泵等多种类型。
离心泵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液体向离心力方向推送,从而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动量式泵。
离心泵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于低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
轴向柱塞泵是利用柱塞沿轴向运动,改变液体流道的截面积,从而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动量式泵。
轴向柱塞泵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
高压齿轮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在液压系统中,高压齿轮泵和液压马达都是能量转换装置。
高压齿轮泵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流动油液的液压能,它属于液压能源元件,又称动力元件;反之,液压马达则是将输入的液压能,再转换成旋转形式的机械能,它是用来拖动外负载作功的,属于执行元件。
液压系统中所使用的高压齿轮泵和液压马达都是靠密封工作空间的容积变化来进行工作的,所以称为容积式高压齿轮泵和液压马达。
容积式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
图中柱塞2和缸筒3围成一个密封的工作空间5
(即工作腔),柱塞依靠弹簧4压紧在凸轮(或偏心轮)1上,凸轮旋转时推动柱塞在缸筒内作往复运动,使工作腔的容积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当柱塞下行时,工作腔容积由小变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8内的油液便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顶开单向阀6,进入工作腔内,这就是吸油过程(此过程中,单向阀7在系统压力作用下保持关闭);当柱塞上行时,工作腔容积由大变小,其中的油液受压而使油压升高,迫使单向阀6关闭,并顶开单向阀7向系统供给压力油,此即排油过程。
综上所述,容积式高压齿轮泵的特点是:
(1)必须具有一个或多个密封的容积空间(工作腔),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腔的容积必须不断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以进行吸油和排油。
这类泵的输油量是由密封工作腔的数目,容积变化大小和每分钟变化次数决定的,所以叫容积泵。
图3—1容积泵的工作原理
(2)在吸油过程中,油箱必须与大气接通,或使用压力油箱以使油面上经常保持一定的压力,这是吸油的必要条件I在排油过程中,油压决定于油液从单向阀7排出时所遇到的阻力,即泵的压力决定于外界负载,这是形成油压的条件。
没有负载就形成不了油压。
(3)单向阀6、7是保证吸油时油腔与油箱接通,同时切断排油管道;排油时使油腔与压油管道相通而与油箱切断。
阀6、7即所谓配油装置。
配油装置尽管形式很多,但它对各种泵都是必不可少的。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恰好与液压泵相反,如图3—1,若向油腔5输进压力油,则将推动
柱塞向下运动,从而迫使偏心轮转过一个角度;若设法使偏心轮连续转动,便可不断地输出转速和转矩。
由此可知,从原理上来说,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具有可逆性,即任何一种容积式液压泵都可作液压马达使用,反之亦然。
但是,由于对实际结构的某些不同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容积式泵都可以作马达使用。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形式很多,按其每转输出(输入)油液容积之能否调节而分为定量
泵(马达)和变量泵(马达)两类。
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又可分为齿轮式、叶片式和柱塞式三大类。
每类中又有不同形式,如;齿轮泵有外啮合式和内啮合式之分;叶片泵有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之分;柱塞泵有径向式和轴向式之分等等。
此外,在机床行业中,还常使用螺杆泵,在工程机械(包括探矿机械)中,则很少使用它故本章从略不予讨论。
齿轮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一般为定量泵和定量马达;叶片式、柱塞式液压泵和马达有定量式也有变量式。
根据机械特性的不同,液压马达还可分为高速、小扭矩和低速、大扭矩两大类型。
东莞巨丰液压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