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基本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664.00 KB
- 文档页数:66
齿轮泵参数及原理
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正向位移泵,主要由齿轮、端盖、轴承、轴等部
件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齿轮的旋转运动,在齿轮与齿轮、齿轮与泵
体之间形成密闭工作腔,完成液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
齿轮泵的主要参数包括:
1.齿轮直径:决定泵的流量和扬程大小。
2.齿数和齿形:齿数越多,泵流量越大,反之扬程越大;齿形会影响
泵的效率和噪音。
3.转速:齿轮泵的输出量随着转速增加而增加。
4.接口类型:根据泵的安装环境和工作条件的不同,可以有内齿轮泵、外齿轮泵、进口呈直角等接口类型。
5.用途:不同的齿轮泵适用于不同的液体类型和工作环境,可用于输
送各种液体介质,如水、油、溶剂、化工介质等。
总之,齿轮泵的参数与使用环境、液体介质等因素有很大关系,选择
合适的齿轮泵能够更好地满足工程需求。
齿轮泵的原理
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传动装置,其原理基于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在齿廓间形成密封腔,通过齿轮的旋转将介质吸入腔体并压缩排出。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吸入阶段:当齿轮泵的正齿轮(驱动齿轮)旋转时,负齿轮(从动齿轮)也随之旋转。
随着驱动齿轮的旋转,吸入腔体逐渐形成,因为驱动齿轮的齿廓与从动齿轮齿廓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将介质吸入腔体。
2. 排出阶段: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腔体逐渐闭合,从动齿轮的齿廓将介质压缩并排出腔体。
由于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的啮合关系,介质被逼入到两齿轮的齿廓间,随着两齿轮间状态的变化,介质被压缩并排出。
3. 密封阶段:在齿轮的旋转过程中,由于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其齿廓间形成的密封腔起到了防止介质回流的作用。
这样,介质只能被吸入和排出的方向。
4. 润滑阶段:为了保证齿轮泵的正常工作,润滑油或润滑脂等润滑介质一般需要加入到齿轮泵的密封腔,以减少齿轮之间的磨损,并起到密封的作用。
总结起来,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利用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在齿廓间形成密封腔,通过齿轮的旋转来吸入介质并压缩排出。
这种工作原理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传递流量大,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油田抽油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齿轮液压泵工作原理
齿轮液压泵是一种基于齿轮工作原理的液压传动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齿轮:齿轮液压泵由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通常为一对同时旋转的外齿轮和内齿轮。
外齿轮通常是驱动轮,而内齿轮是被动轮。
2. 泵腔:齿轮液压泵内设有一个密封的泵腔,齿轮通过旋转将泵腔内的液体封闭在其中。
3. 进口通道:泵腔内设有进口通道,用于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液体,进入泵腔。
4. 出口通道:泵腔内设有出口通道,用于将压缩的液体推送出泵腔。
工作过程如下:
1. 吸入阶段:当外齿轮旋转时,沿着进口通道的方向,泵腔内的体积逐渐增大。
此时,外齿轮的齿间空隙朝向进口通道,内齿轮逐渐与外齿轮分隔。
2. 吸入液体:由于泵腔内的体积增大,压力降低,液体被吸入进口通道,进入泵腔。
3. 推送液体:随着外齿轮的旋转,沿着出口通道的方向,泵腔
内的体积逐渐减少。
此时,外齿轮的齿间空隙朝向出口通道,内齿轮紧密与外齿轮啮合。
4. 压缩液体:由于泵腔内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液体被推送出泵腔,通过出口通道进入液压系统,提供所需的液压力。
通过不断重复上述步骤,齿轮液压泵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入和推送液体,实现液压系统的工作。
拖拉机齿轮泵工作原理: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是:当泵内的齿轮在啮合过程中,其齿面上的压力高于泵外的压力时,齿面上的流量就会增加。
当这些流量超过了齿轮啮合时的排出量时,齿面上的压力降低,齿面上的流量也随之减少。
这样,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便把液体吸人到泵内。
在泵的工作过程中,齿轮啮合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
在吸人液体前,由于泵壳内容积变化小,转速不高,而齿与齿之间为真空吸人状态;在吸人液体后,由于齿轮啮合间隙减小和转速提高,此时轮齿间容积变化很大,这时泵内压力增大。
轮齿通过啮合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油液的内能而使容积变化达到最大值;同时,由于吸人液体引起轮齿间相对运动(包括齿轮和齿圈表面),也使
容积变化达到最大值。
这样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吸人和排出液体。
齿轮泵有单向阀、安全阀和旁通阀三个主要元件。
1.单向阀
当泵内压力超过泵的安全阀设定压力时(即工作压力),安
全阀打开向系统泄放气体。
—— 1 —1 —。
齿轮泵工作原理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
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
齿轮泵的排出口的压力完全取决于泵出口处阻力的大小。
基本信息KRACHT高压齿轮泵中文名称:齿轮泵英文名称:gearpump定义:依靠密封在一个壳体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齿轮,在相互啮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作空间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
齿轮泵是容积泵的一种,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
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
齿轮泵的排出口的压力完全取决于泵出处阻力的大小。
gear pump 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外啮合双齿轮泵的结构。
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和泵缸把吸入腔和排出腔隔开。
齿轮转动时,吸入腔侧轮齿相互脱开处的齿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齿间。
随着齿轮的转动,一个个齿间的液体被带至排出腔。
这时排出腔侧轮齿啮合处的齿间容积逐渐缩小,而将液体排出。
齿轮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无腐蚀性、粘度范围较大的润滑性液体。
泵的流量可至300m³/时,压力可达3×107帕。
它通常用作液压泵和输送各类油品。
齿轮泵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维护方便,有自吸能力,但流量、压力脉动较大且噪声大。
齿轮泵必须配带安全阀,以防止由于某种原因如排出管堵塞使泵的出口压力超过容许值而损坏泵或原动机。
编辑本段运行维护齿轮泵1、起动:(1)启动前检查全部管路法兰,接头的密封性。
(2)盘动联轴器,无摩擦及碰撞声音。
齿轮泵学习资料一.概述齿轮泵是机器润滑、供油(或其它液体)系统中的一个部件。
其体积小,要求传动平稳,保证供油,不能有渗漏。
它也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泵,一般做成定量泵。
二.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当一对齿轮在泵体内做啮合传动时,啮合区前边空间的压力降低而产生局部真空,油池内的油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油泵低压区内的进油口,随着齿轮的传动,齿槽中的油不断被带至后边的出油口把油压出,从而提高油的压力,送至机器中需要润滑的部位。
主动齿轮通过轴端的皮带轮与动力(如电动机)相连接,为了防止油沿主动齿轮轴外渗,用密封填料、填料压盖、螺钉组成一套密封装置。
一般齿轮泵有两条装配线,一条是传动装配线,一条是从动装配线。
装配线上是一对啮合齿轮,为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根圆直径与轴径相差较小,因此和轴均做成一体,叫齿轮轴。
泵体与泵盖间采用毛毡纸垫密封,两零件之间采用两销钉定位,以便安装。
泵的流量直接与泵的转速有关。
实际上,在泵内有很少量的流体损失,这使泵的运行效率不能达到100%,因为这些流体被用来润滑轴承及齿轮两侧,而泵体也绝不可能无间隙配合,故不能使流体100%地从出口排出,所以少量的流体损失是必然的。
然而泵还是可以良好地运行,对大多数挤出物料来说,仍可以达到93%~98%的效率。
三.齿轮泵的分类按结构不同,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而以外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
下面分别以内、外啮合齿轮泵为例来剖析齿轮泵。
1.外啮合齿轮泵齿轮泵工作原理很简单,外齿轮泵就是一个主动轮一个从动轮,两个齿轮参数相同,在一个泵体内做旋转运动。
在这个壳体内部形成类似一个“8”字形的工作区,齿轮的外径和两侧都与壳体紧密配合,传送介质从进油口进入,随着齿轮的旋转沿壳体运动,最后从出油口排出,最后将介质的压力转化成机械能进行做功。
以下是四张为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图:CB—B齿轮泵的结构如图3-4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右侧(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
齿轮泵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输出流量稳定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齿轮:齿轮泵的核心部件是一对啮合的齿轮,其中一只齿轮为驱动齿轮,另一只齿轮为从动齿轮。
驱动齿轮通过轴将动力传递给从动齿轮,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齿轮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以确保齿轮的啮合平稳。
2. 泵体:齿轮泵的泵体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泵体内部设置有进出口口,通过进口口将液体吸入泵体,再通过出口口将液体排出。
3. 端盖:齿轮泵的端盖用于固定齿轮和轴,同时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液体泄漏。
端盖还设置了进出口口,与泵体的进出口口相连接。
4. 轴:齿轮泵的轴是将动力传递给从动齿轮的关键部件,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
轴通过轴承支撑,以减少摩擦损失。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下:1. 吸入阶段:当驱动齿轮旋转时,从动齿轮也会跟随旋转。
在齿轮的啮合间隙中,液体从进口口吸入泵体内部。
液体进入齿轮的间隙后,由于齿轮的旋转,液体被挤压向齿轮的出口口。
2. 排出阶段:随着齿轮的旋转,液体被推向出口口,同时新的液体继续从进口口进入泵体。
液体在齿轮的间隙中被密封,形成一个密封腔,液体被推入出口口后,密封腔内的压力降低,液体从进口口进入密封腔,循环往复。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齿轮的旋转产生的间隙变化,使液体被吸入和推出泵体,实现液体的输送。
总结起来,齿轮泵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齿轮、泵体、端盖和轴等部件上。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齿轮的旋转,使液体被吸入和推出泵体,实现液体的输送。
齿轮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输出流量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齿轮泵的原理
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它利用齿轮间的啮合关系实现液体的输送。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物理啮合:齿轮泵由两个或多个啮合的齿轮组成,其中一个齿轮作为传动轴,另一个齿轮则通过传动轴而转动。
两个齿轮的齿形和啮合尺寸必须相互匹配,以确保它们能够完全物理上啮合。
2. 吸入过程:当齿轮泵的传动轴开始旋转时,齿轮中的空隙会形成一个负压区域。
此时,由于压力差的存在,液体会被吸入齿轮间的空隙中。
3. 输送过程:随着传动轴的旋转,吸入液体被推入到齿轮间的密封区域。
由于齿轮的旋转,液体在密封区域中被压缩和封闭。
4. 排出过程:当齿轮继续旋转时,密封区域中的液体将被推向泵的出口。
此时,齿轮之间的密封区域逐渐变大,液体会被迫排出齿轮泵。
需要注意的是,齿轮泵的运转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润滑,以减少齿轮的磨损和摩擦力。
通常会在泵体内加入合适的润滑剂来满足这一要求。
综上所述,齿轮泵通过齿轮的物理啮合和旋转运动来实现液体的吸入、输送和排出。
其简单而可靠的原理使得齿轮泵在工程和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齿轮泵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液压传动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能源等领域。
它是一种正啮合的离心泵,主要通过齿轮啮合的转动将液体从进口抽入泵体,再经过泵体的排液口输出。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齿轮泵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应用。
一、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基于齿轮啮合产生的体积变化。
它由一对啮合的齿轮组成,一个是驱动齿轮,另一个是从动齿轮。
这两个齿轮的齿数、齿形和啮合时的中心距都是精确设计的。
工作过程如下:齿轮泵启动后,驱动齿轮被动力源带动,开始旋转。
驱动齿轮的旋转使其齿与从动齿轮齿相啮合。
齿轮啮合的过程中,从动齿轮随之转动,并在齿轮齿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负压。
负压作用下,液体被吸入齿轮泵的进口处,充满齿轮之间的齿槽。
随着齿轮继续旋转,液体被带着齿轮一起旋转,同时被挤压出泵体的排液口。
最后,液体从排液口输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齿轮泵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液体流量主要取决于齿轮的旋转速度、齿数、齿轮啮合时的中心距以及液体的黏性。
通过控制驱动齿轮的转速,可以调整齿轮泵的流量输出。
二、齿轮泵的应用齿轮泵作为一种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巧、性能可靠的液压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工业领域:齿轮泵可用于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液压系统等,用于输送各种工业液体,如润滑油、液压油、冷却剂等。
农业领域:齿轮泵可用于农业机械设备,如拖拉机的液压系统,用于驱动和控制各种液压执行元件。
建筑领域:齿轮泵可用于建筑机械设备,如混凝土泵车的液压系统,用于输送混凝土。
能源领域:齿轮泵可用于油田设备,如抽油机的液压系统,用于提取原油。
航空航天领域:齿轮泵可用于飞机和火箭的液压系统,用于控制起落架、襟翼等舵面。
总体而言,齿轮泵在液压传动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且价格相对较低,使得它成为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常见选择。
然而,也要注意,齿轮泵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齿轮之间的啮合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和振动。
此外,对于高压和高粘度的液体,其效率可能会降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