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变换及表达效果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 格式:docx
- 大小:246.98 KB
- 文档页数:7
任务突破练三十九句式变换与表达效果第一组考点强化对点练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一个否定句,不能改变句意。
(4分)纵观元散曲由生到灭的全过程,关汉卿确实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在元初顺应了下层知识分子独特的心理和生活需求,在世俗生活中扬起散曲之波,形成了一股强烈的思想文化力量,使之延伸到了清初。
这种力量的核心就是与异族歧视者和统治者持不合作的态度,这无疑是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
参考答案:纵观元散曲由生到灭的全过程,关汉卿确实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
2.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进一步强调主创团队的地位以及绝妙构思的重要性。
要求使用设问、反问两种修辞,可适当增删词语,但改后句子要保持连贯,不得改变原意。
(4分)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里,北京冬奥会迎来惊艳开场。
支撑着这刷新流量的“中国式浪漫”的,正是多个团队的分工协调。
总导演领衔的、拥有让这场开幕式载入史册的绝妙构思的主创团队就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
“中国式浪漫”的实现也离不开制作团队默默无闻的付出。
《立春》节目从创意到完成,就是众人接力、攻坚克难的过程。
参考答案:谁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当然是总导演领衔的主创团队。
如果没有他们的绝妙构思,这次开幕式怎么能载入史册?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安吉。
安吉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竹乡”。
堪称竹子文化集大成之地的安吉竹博园包括融竹文化、竹工艺于一体的中国竹子博物馆和亚洲规模最大的安吉竹种园等。
参考答案:安吉竹博园堪称竹子文化的集大成之地,包括融竹文化、竹工艺于一体的中国竹子博物馆和亚洲规模最大的安吉竹种园等。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鱼翅瓜,看起来活脱脱就像是冬瓜的雏形,然而让人称奇的是,这瓜在汤里煮熟用汤匙压它后散成千丝万缕的细条像极了既好看又清口的鱼翅。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知识梳理补写句子“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是题目总要求。
【方法技巧】1.厘清段落结构层次整体把握文段主要内容。
“站”得高才可看得“深”。
微观填写,需要有宏观主体背景作为依托。
全段谈及什么话题,有哪些观点,段内、段与段间的结构层次怎样……观其大略,勾其要旨,这就是格局。
厘清段落结构层次,整体把握文段主要内容,既是填写句子的前提条件,也为对各段内容压缩(按句式、限字数)做准备。
2.前后关联词的对应关联词是句子内部分句间、段落间的连贯性表达,体现出逻辑思维和辩证分析。
由上下文给出的关联词,结合语境,推断出对应的关联词以及相应填写的内容。
遇到有关联词的地方,要有强烈的敏感度。
3.前文总说,后文分说总说的内容有几点,分说的内容要按顺序对应。
所填写的句子对应在分说的哪一点上,从而抓住所填写的关键内容。
要从宏观上了解段落间的结构层次关系。
要有顺序感。
4.句式内容的对称有时前句或后句的句式表达,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所填写的句子有仿写的意味。
要有寻找前后句式对称的意识。
5.关键词就是得分点填写句子虽然有很多主观成份,但是句子中的关键信息,往往在前后文中有提示和照应。
这些关键信息,就是重要评分要素。
能不能得分,往往看有没有这些关键信息。
要学会扣关键词语,以前后勾连,衔接紧密,表述一致。
还要学会与关键词相对应的意思表达。
6.标点的提示作用标点在分句间结构与句群间关联和句意前后文衔接的连贯性上,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要学会看所填写句子后面紧随的标点。
如问号,前面问什么,后面就答什么;后面答什么,前面就问什么;如冒号,表示总分或解释说明;如分号,表示并列,此时特别要注意并列前后的句式对应。
修辞手法从历年高考真题分析,修辞用法在语言文字运用中以主观题型出现,分值有所增加,为5分。
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用典、反问、设问、对偶等。
一、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考点的基础点:修辞手法的理解。
专题二十三语言文字运用之表达效果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高考必备知识一、(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
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
耿老头能喝酒。
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忧伤: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崭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
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
俩老头还都爱穿靸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荡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
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
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
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 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她尽量高高地跳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 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 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 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2.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稗子的叶很像稻叶。
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板块八学案72赏析词语和句子表达效果——定准角度,揣摩比较复习任务1.掌握词语表达效果赏析的方法。
2.掌握句子效果比较赏析的角度和方法。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年全国乙卷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4分)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①在语言表达运用中考查语言的表达效果是高考最新动向及独特的命题视角。
这一特点或考向变化值得关注。
②考查语言表达效果的切入点有二:一是词语的表达效果(主要是人称代词的使用),二是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是原句与改句的效果比较)。
考查体现了语言表达手段的综合运用和表达效果的全面分析。
③就题型来看,主要使用主观题型;就试题难度来看,初做有点难,但一旦与文学阅读中的艺术欣赏题打通,并没有多大难度。
2022年新高考Ⅱ卷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2022年新高考Ⅱ卷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4分)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2020年新高考Ⅰ卷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知识图要活动一 掌握词语表达效果赏析的方法1.(2022·全国乙)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大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问话:我脸洗得干净吗?眼睛亮吗?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我们男孩平时不大在意的问题,照相的时候会一下子冒出来。
不过没关系,旁边总会有别的人提醒: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
2023届高考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
复习—全国通用
简介
本文档为2023届高考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复材料,适用于全国通用。
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做好高考准备。
内容概述
1. 语法知识回顾
- 词类和句子成分
- 时态和语态
- 语法错误常见类型及修正方法
2. 词语搭配和用法
- 近义词和反义词
- 固定搭配和常用短语
- 拼音和表意相关知识
3. 议论文写作技巧
- 论点和论证结构
- 论据句与过渡句
- 文章首尾部的处理方法
4. 阅读理解题讲解
- 文本类型与特点
- 解题思路与技巧
- 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5. 写作训练与评析
- 书面表达题的写作策略- 写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 范文解析和提升方法
6. 相关参考资料
- 语文课本和研究指导
- 高考复资料推荐
- 教学视频和在线演练资源目标
通过研究本文档提供的复材料和参考资料,2023届高考考生将能够全面备战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写作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便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注意事项
- 本文档仅供研究和复参考,不可替代教材。
- 高考复应结合课堂教学和实际练,定期进行自我评估。
- 文档中所提供的例题和练题仅供学生理解和练,不具备考试试题的真实性,不能作为考试内容的预测。
任务突破练三十五句式变换及表达效果(赋分50分,用时40分钟)一、对点练1.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保留全部信息。
(4分)①中央电视台将从明天起播出一部5集专题纪录片。
②播出的频道和时间:第10套节目,20点30分。
③该纪录片为展现中国最近5年改革发展的成果,再现中国美好前景的《辉煌中国》。
2.把下面的长句改为四个短句。
要求: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常设展厅包括主要展示西藏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生物物种等的自然馆和主要展示古老的西藏科技智慧、最新科技成就和基础科学知识等的科技馆两大板块的位于拉萨的西藏首家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于10月1日结束试运营并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3.将下面的语段改写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4分)水带给人喜悦,让我们感知世界的变化,我们得以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它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安慰是山带给人的,让我们领悟天地的恒昌,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不知日月是它的哲学。
4.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整个语段匀称整齐、合乎逻辑、表达和谐一致。
(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改变原意)(4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蕴可谓丰厚,几乎每一种情感,都能从中找到对应的诗句。
表达对朋友的关爱可以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则体现的是对亲人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浓缩了对恋人的思念。
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妤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
5.请将下面的长句子改写成五个句意简明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分)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利用宿主的细胞进行自我复制的靠寄生生存的从简单的螺旋形和正二十面体形到复合型结构形态各异大约只是细菌大小的百分之一的目前起源于质粒或细菌尚不清楚迄今已有超过5000种类型得到鉴定的能够感染几乎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有机物种。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9. 句式变换及表达效果教学目标1.掌握变换句式的要领。
2.熟记各种句式的常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变换句式的要领及各种句式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年份卷别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 新高考1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长句变短句①长句变短句连考两年,且命题表述基本不变,体现命题的连续性。
②以往命题还是基于传统式命题。
未来要坚持综合化方向,在一个语段内与其他考点一同考查,而且命题方式与内容将更趋变化。
2021 新高考Ⅱ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分)知识图要一句式变换把握三类句式变换的方法(一)长句与短句的变换1.长句变短句“三步骤”第一步,找准主干句,暂放一边“主干句”是指表现中心的重要的句子,不简单等同于“句子主干”,它可以包含部分修饰语。
之所以“暂放一边”,一是因为这个句子的位置待定——或放在段首,或放在段尾,一般不在中间;二是因为这个句子在整理成段时可能需要“增删词语”。
找准主干句就等于完成了长句变短句的三分之二。
第二步,抽出修饰语,独立成句把长句的修饰语分别抽出,写成若干个完整的短句。
并列型的修饰语可利用并列关系抽取,包含型的修饰语要根据逻辑关系整理出几个句子。
第三步,整合成连贯的语段长句变成短句后,这些短句必须构成一个连贯的语段,而不是互不相干的几个独立句子。
所谓整合,就是通过合理排序、使用衔接词(代词和关联词)、增删词语等手段把前两步析出的短句整理成一段连贯的话。
[例1]把下面的长句改为四个短句。
要求: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占卜是上古时代先民们用燃烧的木枝对着锯削整齐的甲骨上占卜前已经钻出的圆形深窝或浅槽处进行烧灼后用甲骨正面显示出的裂纹的长①占卜是上古时代先民们判断吉凶祸福的方法。
【答案】②他们占卜前把甲骨锯削整齐后在上面钻出圆形深窝或浅槽。
③他们用燃烧的木枝烧灼甲骨上的圆形深窝或浅槽。
④他们根据烧灼后甲骨正面显示出的裂纹的长短、粗细、曲直、隐显作出判断。
短、粗细、曲直、隐显来判断吉凶祸福的方法。
1.方法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1)抽取法。
直接把长句子里的附加成分抽取出来,变成短句。
(2)复指法。
把长修饰语提到句前,使之成为分句或句子,同时在后面的句子里用代词(“这、它、他、她”等)来复指。
2.步骤(1)找出句子主干及其直接修饰语,使它们单独成句。
(2)对直接修饰语进行分析,使它们组成新的句子;而对于那种多组修饰语的句子,则可以将原来共同修饰一个中心语的一组修饰语分开,使它们分别与中心语组成短句。
(3)将分解出的句子合理安排顺序。
(二)短句变长句[例2]把下面四句话改写成一个长句。
要求:可以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丝绸之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②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
③丝绸之路早已超越了其作为交通干线的定义,成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与合作的精神象征。
④丝绸之路为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价值典范。
早已超越了作为交通干线的定义,成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与合作的精神象征,为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价值典范的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而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
1.变换步骤(1)弄清一系列短句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可做长句主干的一句,作为主干句。
(2)将其他短句改作主干句的修饰成分,并按一定的语法或语意关系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3)检查变后的句子是否为一个单句,切不可为复句甚至句群。
2.特别提醒下定义题在压缩语段和变换句式中均有出现。
所不同的是:压缩语段所给的是一个完整的语段,要求从中提取信息,组成定义,可以舍弃一些次要信息;变换句式所给的是几个编组句子,可以增删词语,一般不能改变原意。
对点训练1.请把下面这一组短句整合为一个长单句,要求句子完整、通顺,不得改变原意。
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高的校长,她以病残之躯,帮助将近两千名大山里的女孩子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被誉为“最美燃灯者”。
【答案】以病残之躯,帮助将近两千名大山里的女孩子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云南丽江华坪女高的校长张桂梅被誉为“最美燃灯者”。
2.把文段中画横线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拆字法是一种利用汉字可以分析拆拼的特点,对谜面或谜底的文字形状、笔画、偏旁进行增损变化或离合归纳,使原来的字形发生变化的字形分拆或增损离合的方法。
这类谜面往往虚实结合,需仔细推敲斟酌,才能求出谜底。
用拆字法来阐释字义,常常会产生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哲理。
比如“功”,只有出“力”下“工”夫,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答案】①拆字法是一种字形分拆或增损离合的方法。
②拆字法利用汉字可以分析拆拼的特点,对谜面或谜底的文字形状、笔画、偏旁进行增损变化或离合归纳。
③拆字法使原来的字形发生变化。
二、整散句互换[例3]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组排比句,可以适当增减字数,不得改变原意。
乡愁是我们最根本的血脉,是我们民族的印记。
如果我们没有了乡愁,不仅身体远离了家乡的土地,而且心理也远离了民族的精神气质。
乡愁是中国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基础,乡土的厚重与和谐能分别消除无根的漂泊与对立的异化,生态的和谐被乡土的顺天应时所维护,其家国同构也能维系国家社会的稳定。
中国人带着乡愁走进了工业文明、走进了新世纪,相信我们还会带着它一直走向更美好的未来!【答案】乡土的厚重能抵消无根的漂泊,乡土的和谐能消除对立的异化,乡土的顺天应时能维护生态的和谐,乡土的家国同构能维系国家社会的稳定。
整句与散句的互换技巧1.整散句互换多为散句变整句,既是对变换句式的考查,又是对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考查。
2.整句与散句互换的思考点主要是重复性用词。
整句变散句时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细小成分。
要使散句变成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
最常见的能够体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是排比句和对偶句。
做题时可对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其相似点,从而划类归一,变成对偶句或排比句。
[例4]把下面语段中的排比句改写成散句。
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观遍了浩荡沧海,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识尽了喧嚣红尘,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
【答案】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一涓细流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尽管我们把浩荡沧海观遍;我们识尽喧嚣红尘,但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的还是那一片沉稳而清新的寂寥空山。
对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将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组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整句,不得改变原意。
名著,作为贯穿古今中外文化的纽带,是人类精神的财富。
阅读名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更是一生的必修课。
走进名著,我们得以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交谈。
走进巴金的《家》,我们认识了觉慧,充满朝气敢于反抗的他,让我们敬佩不已;我们认识了纯洁美好宁死不屈的鸣凤,让我们充满怜惜。
走进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我们认识了卡西莫多,他虽然有丑陋面貌却心灵高尚,让我们满怀感动;爱斯梅拉达与我们认识了,她美貌多情心地善良,爱慕在我们心中生起。
【答案】走进巴金的《家》,我们认识了充满朝气敢于反抗的觉慧,敬佩不已;我们认识了纯洁美好宁死不屈的鸣凤,充满怜惜。
走进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我们认识了面貌丑陋心灵高尚的卡西莫多,满怀感动;我们认识了美貌多情心地善良的爱斯梅拉达,满心爱慕。
2.将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的部分改写成句意简明的散句,使表达风格与后面一致。
(可适当增删词语)落实“一事一策”,首先要有担当意识;落实“一事一策”,还要吃透中央精神;落实“一事一策”,更要心怀人民;落实“一事一策”,也要切实进行实地调研;落实“一事一策”,还要练就工作闭环的真功夫。
只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一事一策,才能形成善治良治,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从而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答案】落实“一事一策”,首先要有担当意识,另外,还需要吃透中央精神,心怀人民,切实进行实地调研,练就工作闭环的真功夫。
三、语体互换(口语与书面语互换)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材料:①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
②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③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
④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1)内容适当;(2)表达得体;(3)符合口语特点;(4)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转换要点:①“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
②“系”“后起之秀”必须转换,可以转换为“是”“研究专家”等。
③“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的身世”或“《红楼梦》作者的身世”;“尤以……见长”,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的句子来转换。
④括号中的内容必须转换到句中表述。
无论是口语转换为书面语,还是书面语转换为口语,转换后的句子必须符合各自的语体特点。
口语语体在用词上多为生活化语汇,句式多为短句;书面语体在用词上多为较典雅、文言色彩较重的语汇,句式较长。
另外,广播稿不宜使用会引起误解的同音词。
四、重组句子句子重组要注意“三点”句子重组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新造一个句子。
重组语句要注意三点:1.寻找原句的“逻辑密码”寻找原句的“逻辑密码”即判断原句是因果关系,还是递进关系,抑或其他关系的复句,有没有复杂的成分。
当句子的陈述对象发生变化时,新句的逻辑要随之而变。
这一点至关重要。
2.根据要求梳理调整重组语句的关键是抓住题干要求,明确是以某句为开头还是采用某种句式,然后以此为基础,梳理新句的主干,改变原句的逻辑,摘取原来的词句,组接新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