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摘要:与其他阶段的教学不同,幼儿园教育更加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开展自主游戏的时候,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性,根据具体的游戏内容,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融入游戏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挖掘幼儿身上的潜能与闪光点,同时幼儿在参与游戏的时候,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
首先分析幼儿自主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方法。
关键词:自主游戏;幼儿;学习品质引言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不断探索更优质、更丰富的教法。
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大浪潮,为幼儿园教学改革和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创造了新的机遇。
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创造性从根本上应立足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更有趣味、更具吸引力的自主游戏教学方法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1学习品质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在儿童的入学准备报告中第一次提到“学习品质”。
报告中提到,构成入学准备的五大领域有身体与动作的发展、认知和常识的积累、语言能力的发展、社会和情感的发展以及学习品质。
而Katz在报告中明确提到意向、倾向、学习力和风格,并将其分别作为“学习品质”的子指标范围。
学习品质作为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因素,开始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关于学习品质概念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与儿童相关的报告。
Kagan认为学习品质是一种能够直接反映儿童自我学习的生活习惯与风格、倾向和态度。
Sung 等人认为,儿童所具备的学习品质应该是一种在动机、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
同样,我国鄢超云也认为,学习品质一般是和自己的学习有关的一种倾向、态度、习惯、风格及特质,这种品质不仅仅是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从上述对学习品质概念的解释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学习品质概念的解释与说法不同,但对于学习品质的内部心理倾向及特质的表述是一致的。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导言:幼儿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品质包括好奇心、自主性、创造力和合作精神等。
而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的第一场所,自主游戏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探讨了幼儿园自主游戏对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实践建议。
一、幼儿学习品质的意义幼儿学习品质是指幼儿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能力。
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好奇心是幼儿主动探索的动力,它能够促使幼儿主动寻求新知识和经验。
其次,自主性是幼儿的学习动力,幼儿在自主学习中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再者,创造力是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够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的意识。
最后,合作精神是幼儿与他人共同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它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社交技能。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定义及特点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
它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自主组织游戏活动的一种行为表现。
自主游戏具有以下特点:(1)自主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和玩伴。
(2)主动性:幼儿在游戏中是主动的,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活动。
(3)创造性: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各种新奇的游戏活动。
(4)合作性: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与其他幼儿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三、幼儿园自主游戏对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作用幼儿园自主游戏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主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能够自由地选择游戏玩具和活动内容,这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探索、试验和发现。
其次,自主游戏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性。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能够自主地选择和组织游戏活动,这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再者,自主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自主游戏助力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自主游戏是指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自行选择游戏内容、组织游戏活动,并自主地调控游戏过程和游戏结果的过程。
自主游戏不仅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习,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和动作等方面,探讨自主游戏如何助力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自主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认知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认识、理解和思维活动。
在自主游戏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游戏内容,自主组织游戏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进孩子主动地进行认知活动。
孩子在搭积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设计和搭建模型,这需要孩子进行大脑的认知活动,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自主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品质。
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在自主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和参与游戏活动,这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和兴趣,让孩子感受到放松和愉快的情感体验。
孩子在玩角色扮演游戏时,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情境,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自主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交品质。
社交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的品质和行为特征。
在自主游戏中,孩子可以选择和其他伙伴一起游戏,可以分享游戏乐趣,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这有助于促进孩子的社交交往和合作能力。
孩子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可以和其他伙伴一起合作玩游戏,这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自主游戏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动作品质。
动作品质是指个体在行为活动中所表现的动作特点和动作技能。
在自主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和参与游戏活动,这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主行动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的动作技能的发展。
孩子在玩小球游戏时,可以通过投掷、接住、传递等动作活动,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肌肉力量和动作灵活性。
在自主游戏中,孩子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地选择游戏内容和参与游戏活动,这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自主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分析其重要性及实施策略,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二、自主游戏与幼儿学习品质的关系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幼儿园中自由选择、自主开展的游戏活动。
这种游戏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究精神、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学习品质。
这些学习品质对于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
三、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1. 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包括玩具、图书、沙池、水池等,以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同时,游戏环境应具有探究性,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 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与开展游戏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与开展游戏。
在游戏中,教师需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成长需求。
3.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自主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可通过设置合作性游戏任务,引导幼儿学会倾听、理解他人观点,培养其合作与沟通能力。
4. 鼓励幼儿探究与发现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尝试、探究,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引导与支持,帮助幼儿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
5. 注重过程评价与反馈教师需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与反馈。
通过评价,让幼儿了解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明确努力方向;通过反馈,帮助幼儿调整游戏策略,提高游戏质量。
四、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幼儿园的自主游戏活动为例,该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游戏环境,包括积木区、角色扮演区、沙池等。
在游戏中,教师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与开展游戏。
同时,教师关注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合作性游戏任务,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倾听、理解他人观点。
试论幼儿自主游戏中学习品质的培养摘要: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进行的活动,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价值。
自主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创造性。
将自主游戏与学习品质培养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文章探索如何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游戏;培养;学习品质;在自主游戏中,幼儿能够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从而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获得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师通过合理设计游戏环境和设置任务,可以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新知识、解决问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担任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幼儿思考、交流,可以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学习品质培养。
一、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内涵与意义幼儿园自主游戏是指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幼儿主动选择游戏内容和参与方式,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自主游戏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突出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旨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自主游戏不仅包括幼儿在游戏中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还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自我决策、问题解决、合作交往等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自主游戏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自主游戏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体现。
在游戏中,幼儿能够自由选择游戏对象、控制游戏进程,体现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我决策能力,培养了积极主动的性格特点。
自主游戏还是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途径。
不同的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在语言、逻辑、运动、音乐等方面的潜能,促进多元智能的均衡发展。
此外,自主游戏也是幼儿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渠道。
在游戏中,幼儿要与他人合作、分享、交流,培养了社会交往和情感管理的能力。
自主游戏还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参与游戏,幼儿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探索和体验,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自主游戏也为幼儿提供了创造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意表达。
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终身学习和学习品质培训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我国发布的《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为我国的学前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是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
这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它影响着儿童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通过对教师进行相关问题的访谈,并结合观察幼儿与访谈教师,发现了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存在的问题,并从幼儿园、教师、游戏材料等角度,制定了解决问题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自主游戏;学习品质;培养策略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健全,终身教育、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
2012年9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注重儿童的学习品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游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是基础的一部分,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和表现,让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能获得快乐。
可以看出,自主游戏符合以上要求,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所需的材料,进而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与主动性。
二、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存在的问题(一)自主游戏中幼儿的学习品质被忽视自主游戏,就是让孩子们充分发挥其主动权,让孩子成为游戏的小主人。
笔者在幼儿园实地观察时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老师会对游戏进行全程的控制,例如缩短游戏的时间,限制游戏的活动范围。
对于其一现象,部分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时间关系直接把幼儿安排到不同的地方进行游戏,完全违背了自主游戏的本质。
教师没有考虑此游戏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否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如果孩子在自主游戏开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那么这个游戏至少要花上20分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们想出新的游戏方式,或者有什么问题,那么半个小时可能都是不够的。
关于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研究摘要:幼儿园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幼儿园相应的教育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由选择游戏材料、自主确定游戏玩伴、自主生发游戏内容和主题、协商解决游戏冲突,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伴随着幼儿主动体验的游戏活动。
幼儿学习品质是指幼儿在与有准备的教育环境互动、建构各种经验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认知态度、美好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学习行为倾向。
下面,就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展开论逛。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自主游戏;学习為质培养作为一线工作者,我们要在日常的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有针对性的培养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的品质。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贫乏,加上好奇心很强,他们乐于观察、敢于探索、勇于询问、尝试操作或摆弄事物,这些都是幼儿好奇心的外在表现,需要环境的鼓励和老师的支持,而幼儿的学习品质是幼儿本身就具有的一种特性,但是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这种特性需要教师去发掘,幼儿学习品质是可以培养的。
一、现阶段幼儿园教学现状。
现阶段的幼儿教育,更多的家长和教师都把幼儿园当成幼儿托管所,家长以为让幼儿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在幼儿园呆着就行了,很少在乎孩子在幼儿园能否学到一些知识。
部分教师则是把看孩子,带孩子玩当作自己的任务,幼儿教师和家长这样的心理导致幼儿园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原本是幼儿接触这个世界、学习更多的的知识的地方,变成了教师看孩子,孩子尽情的玩的地方,潜意识地忽略了幼儿教育对一个人成长以及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所以,现目前这种教学现状亟需改变。
二、幼儿园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垂要性。
首先,在自主游戏中可激发幼儿参与性,强化目标意识;自主游戏中的角色都是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人物,幼丿収寸这些人物有一些直观的经验,或在与人物的互动中有一些亲身的体验,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他们不可能成为这种角色。
幼儿喜欢模仿的学习特点就决定了自主游戏的吸引力。
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扮演妈妈,医生、快递员、病人、爸爸等角色,进而做出与角色相适应的言语和行为,无形之中就强化了幼儿学习的目标意识。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今的幼儿教育领域中,幼儿园自主游戏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还有助于培养其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及社交技巧等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然而,在众多的教育方法中,如何通过幼儿园自主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则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的重要性幼儿园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形式和伙伴,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表达和自我发展的活动。
这种游戏方式不仅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更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探索未知的领域,从而培养其创造力、探究能力等学习品质。
三、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一)创造力培养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开放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进行自我探索和创作。
例如,在搭建积木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出各种形状和结构,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二)探究能力培养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包含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如观察、实验、操作等。
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的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情感态度培养幼儿园自主游戏还能够帮助幼儿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合作、交流,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
这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还有助于其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
四、实施策略与建议(一)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环境为了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开放的游戏环境。
这些材料和环境应该具有多样性、可探索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幼儿能够进行自我探索和创作。
(二)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与探索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引导其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形式和伙伴。
同时,教师还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实践探索在幼儿园的户外自主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一宜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教育部的课题组也多次召开会议,强调幼儿教师应进一步进行积极的探索,实现幼儿教学的创新与改革,进而提高幼儿的品质,实现幼儿的综合发展。
在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时,教师应重视幼儿家长的参与,实现家园共育,对幼儿的品质发展以及培养进行积极的分析与探究,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模式,进而实现幼儿的全面与综合发展。
一、带领家长走进课堂,实现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对家长的参与进行高度关注,充分发挥家长在培养幼儿品质方面的引导作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
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对于幼儿出现的问题与家长进行及时的分析、探究,制定与幼儿现阶段发展相关的培养策略。
在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幼儿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微信群、钉钉群等,邀请家长加入其中,并定期在群中发布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
对于表现不佳的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应该给予积极的关心和帮助,同时鼓励他们。
与此同时,还需要与幼儿家长一起认真建设幼儿心理环境,让幼儿从小就具备积极学习、与父母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意识。
此外,通过户外活动和H主游戏来锻炼身体,培养幼儿们克服困难、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积极改革创新,发展户外自主游戏的新内容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幼儿创新思维以及实践意识的培养。
目前,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呈现出雷同和枯燥的现象,这样单一化的户外游戏活动会让幼儿的参与兴趣大大降低,对于幼儿品质意识的培养较为不利。
因此,作为教师,应对户外活动的开展方式以及开展活动形式进行分析探究,开发先进的活动形式以及内容,不断强化幼儿的参与意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
同时,创造一个多样丰富的户外游戏环境,帮助幼儿获得自主成长与个性发展的教育。
从这方面来说,积极创新和开发幼儿在户外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是目前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自主发展和游戏质量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实践途径之一。
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作者:付雁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3期
内容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以幼儿为本,着眼于终身发展的教育。
如何在实践中呈现出这样的教育理念?是我们目前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抓住核心的教育理念,从幼儿自主游戏中的主动学习入手,发现幼儿的兴趣需要,理解每个幼儿的学习特点,以鼓励支持为原则,以“观察发现——解读欣赏——鼓励支持——调整反思”的思维行为模式为方法途径,不断记录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主动学习的过程,鼓励蕴含其中的学习品质不断发展的儿童成长故事,帮助教师将理论和实践;将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幼儿的深度学习;将、学、思、行紧密联系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引领教师逐步转变儿童观、教育观,不断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自主游戏、学习品质、儿童成长故事
一、问题提出——《指南》的核心教育价值在实践和理论中的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幼儿主动学习的地位,
引领教师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倡导在观察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教育,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鼓励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为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引领教师将观念落实到行动中,帮助教师有效驾起《指南》理念与实践对接的桥梁,是我们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目前教育实践中缺少的研究内容。
本研究就是立足在这样的思考之上而逐步形成的。
(一)实践背景——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与《指南》核心理念的对比和思考
1.教师主导痕迹较重,幼儿缺少自主的空间,幼儿的一日生活教师把控较多,幼儿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
2.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忽视游戏过程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出现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技能忽略学习品质的现象,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的学习品质以及通过操作获得的体验才是幼儿重要的、有价值的学习。
3.教师观念向行为转化的观察记录往往从教师的角度对儿童进行理解分析,找差距找不足,主观意识教强,没有真正落实到儿童本位上,致使教育很难回归儿童
由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发生根本的改变,真正呈现“以人为本,促进终身发展”的教育实践形态。
(二)理论背景——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和国际上较先进的、贴近《指南》教育理念的对比和思考
本研究也是借鉴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贴近《指南》教育理念等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学前教育理念的影响,如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理念、美国的高宽课程、新西兰的学习故事理念等,结合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中的本质问题进行的思考和对接,力求帮助教师将《指南》理念和实践工作有效结合,在观察、记录、支持、促进幼儿自主游戏中表现的学习品质的过程中,逐步调整教育观,落实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珍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价值;在逐步梳理有效支持、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策略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在实践中自我学习反思的专业能力。
二、研究价值和研究目标
(一)研究价值
本选题着眼于“学习品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意在探究:
1.《指南》所提倡的学习品质在儿童的自主游戏中如何体现?
2. 儿童在自主游戏中表现出良好的学习品质需要哪些条件?
3. 教师如何发现-解读-支持儿童在自主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品质?
(二)研究目标
围绕研究中的问题,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中达成研究目标。
1.能够观察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析梳理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表现的关键要素。
2.形成在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儿童成长故事”,引领教师围绕学习品质从“观察发现—解读欣赏—鼓励支持—反思调整”四步骤记录故事,促教师“观察—解读—支持”幼儿的专业能力的提升。
3. 探索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方法策略,提高教师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应用、反思、总结能力。
三、研究设计
本课题以西城南区骨干教师为研修平台;以观察发现幼儿自主游戏中表现的学习品质为切入点;以记录“儿童成长故事”为途径,积累观察、解读、支持促进幼儿学习品质不断成长的方法;以总结反思为手段,探讨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方法策略。
四、关键词界定
1.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具有以下特征:A.是一种内在动机性行为;B.是一种自由选择的活动;C.摆脱了用手段与目的形式来考虑问题的束缚。
这些特征表明,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这里虽没有发展的特定指向,但它却凝聚着发展的全部趋势,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
(华爱华——幼儿游戏研究)
2.学习品质
是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是在早期开始形成与发展,并对幼儿现在与将来的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
它囊括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认真专注、积极主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素质,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时对学习品质所作的定义。
也是本课题非常认可的概念。
3.儿童成长故事
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记录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故事。
是在我国学前教师以往观察记录的基础上,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的价值理念,落实以儿童为本、不断支持幼儿实现想法,鼓励蕴含其中的学习品质而形成的游戏故事,由“观察发现—解读欣赏—鼓励支持—反思调整”四步
骤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