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2017年工业经济运行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8
**县201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2017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县201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今年,我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上半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7亿元,同比增长9%,占年度计划的33.7%;实现农业总产值9.9亿元,同比增长5%,占年度计划的44.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亿元,同比增长8%,占年度计划8.3%;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13亿元,同比下降63.7%,完成年度计划11.9%;实现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20%,占年度计划60.2%;全县消费需求持续旺盛,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6亿元,同比增长8.5%,占年度计划48.5%;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770万美元,同比增长3.6%,占年度计划44.4%。
二、固定资产完成情况: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3亿元,同比下降63.7%,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对固投拉动较大的潮惠高速**段项目已完成建设,工业快速增长的动力不足。
全县5000万元及以上联网直报投资项目共4宗,分别是比亚迪新能源客车零部件制造、维业建筑装饰部品部件工厂化项目、伟泰新型建材产业园、新河华南金属制品等项目,计划总投资16.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07亿元,今年1-5月完成投资1.6亿元。
比亚迪云轨轨道、电池正极板、电池构建生产正申请列入联网直报,尚未获批。
三、项目情况:(一)项目立项审批相关情况:1-5月份上报市备案1宗100000万元(**养老旅游项目),本级受理审批11宗34843万元,备案5宗147279万元,单列核准招标事项5宗3886万元,主要有高标准农田建设、碳汇造林及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上报争取2017年中央或省财政预算内投资项目4批次8宗,申请补助资金7234万元,主要有县级医院、产融结合、公共实训、现代教育、养老事业等项目,到位资金424万元,主要是国家补助方向调整,**不属于中央苏区县而不列入补助范围,上报项目补贴少主要原因还有项目储备少,质量不高等。
宜良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面对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123456”发展思路,突出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和城市开发,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全域城镇化进程,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战胜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和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确保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41972万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272091万元,同比增长8.2%;第二产业270634万元,同比增长12.1%;第三产业399247万元,同比增长15.5%。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89:28.73:42.38。
人均GDP达22322元。
城镇化率达33.5%。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仍显粗放,县域经济还比较薄弱,主业体系不够强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存在瓶颈,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困难和问题。
“十二五”开局之年还需更加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为建设“昆明东部新区”起好步。
一、农业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08362万元,比上年增长9.7%(可比价)。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2091万元,比上年增长8.2%(可比价)。
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2010年比上年增减%粮食播种面积 32677公顷 0.4粮食总产量 168743.6吨 -8.2大春粮食产量 154141.6吨 5.3 其中:稻谷产量 68775.5吨 -17.1包谷产量 77230吨 39.9小春粮食产量 14602吨 -61.0 其中:小麦产量 2139吨 -83.3蚕豆产量 7729吨 -43.1烤烟产量 12590.8吨 -7.6蔬菜产量 240559吨 8.8花卉面积2293公顷 43.7水果产量 5917吨 4.6生猪存栏 294189头 2.6肥猪出栏 622781头 1.0大牲畜存栏 77982头 1.8大牲畜出栏 17401头 17.8羊存栏 100857只 6.7羊出栏 66723只 4.9商品鸭出栏 1704万只 7.5肉类总产量 93086吨 11.3禽蛋产量 5452.4吨 96.1奶牛存栏 15773头 19.9牛奶产量 43724.3吨 23.5水产品产量 7240.5吨 -4.8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6311万瓦特,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68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5048台,拥有机动脱粒机16809台,联合收割机19台,农村用电量10008万度,比上年增长5.8%,化肥施用量(纯量)18964吨,比上年增长4.9%,农膜使用量1071吨,比上年减少2.2%,农药使用量513吨,比上年增长1.0%。
2018年第2期2017年江苏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17年,全省中小企业呈现出平稳增长、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生产经营总量增速稳步提高。
至2017年底,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97.4%,总资产同比增长7.7%。
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完成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3.6%,同比增长12.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2.7%,同比增长9.8%。
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产销率为96.1%。
二、企业运行质效良好。
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63.4%,同比增长8.8%。
至12月底,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亏损面为11.7%,比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企业“两项资金”占用总额同比增长10.8%。
三、四大主要行业总产值均突破万亿元。
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主要行业中,机械、轻工、石化和纺织四大行业支撑作用显著,总产值均突破万亿元,其中,机械行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轻工行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
四大行业的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占规模以上的比重均为74.0%。
建材行业效益增长较快,利润总额增长14.7%,比去年同期提高9.1个百分点。
四、苏南地区继续稳中趋好。
苏南地区规模以上中小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2%,比去年同期提高7.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2%,比去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
苏中地区规模以上中小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2.9%、12.0%和10.3%。
苏北地区规模以上中小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3.5%、7.8%和8.3%。
五、出口增幅稳步回升。
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同比增长9.6%,比去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
苏南地区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同比增长11.1%,比去年同期提高10.0个百分点。
2017年1-11月嘉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生产:规上工业总产值7956.6亿元,增长17.7%,增速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4.7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增加值1458.5亿元,增长9.5%,增速与上月持平,较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列全省第四。
九个主体中,南湖、秀洲、嘉善、平湖、海宁、经开和港区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其中南湖区的增加值增长14.0%,居全市首位。
销售:规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7.6%,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完成出口交货值1515.9亿元,增长13.1%,增速较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8.7个百分点,占全部销售产值19.5%,占比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效益:1-10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利税总额688.0亿元,增长19.7%,增速较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4.9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456.2亿元,增长23.5%,增速较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6.2个百分点。
投资:完成工业投资1248.0亿元,增长10.6%,增速比上月回落 1.5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列全省第三。
其中技改投资1011.5亿元,列全省第二,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1.0%,增长8.8%,增幅较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三。
内资:全市实到内资亿元及以上项目145项,实到内资总额367.7亿元,其中接轨上海项目61项,实到内资总额128.6亿元。
用电:工业用电量累计35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用电量累计33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
11月当月,工业用电量34.3亿千瓦时,增长4.8%;制造业用电量32.4亿千瓦时,增长9.6%。
宜良调研报告宜良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宜良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滇中高原,素有“滇中明珠”之称。
为了了解宜良县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宜良县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为宜良县的发展提供建议。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问卷调查方面,我们针对宜良县的居民、企业代表和政府官员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0份。
在实地访谈方面,我们前往宜良县政府、企业、农村等地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三、经济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宜良县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其中种植业占据了重要地位。
大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在宜良县非常高。
此外,宜良县还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建材和纺织等领域。
但相较于其他发达地区,宜良县的工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四、社会调研结果在社会方面,宜良县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居民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医疗条件也相对较为落后,居民对医疗资源的需求较大。
宜良县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状况不够便利等。
五、文化调研结果宜良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以宜良瓷器闻名于世。
宜良瓷器作为中国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此外,宜良县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如庙会、舞龙等,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宜良县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潜力。
六、发展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引进优质农业科技和提供合理的农业补贴,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农民收入。
2. 加强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加大对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居民的受教育和医疗水平,提高整个县域的人力资源素质。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状况,提升宜良县的整体发展水平。
4. 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宜良县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资源,打造宜良县的旅游品牌,增加县域经济的收入来源。
楚雄市2017年1至4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今年以来,紧扣市委、市人民政府2017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全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强化企业帮扶,突出督查问效,狠抓工作落实。
在烟草工业持续下滑的态势下,市本级、开发区非烟工业逆势而行,稳中求进,为工业稳增长打牢基础。
一、1至4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一)规上工业低速增长。
8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22.44亿元,增长25.78%;1至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91.33亿元,增长16.32%;4月实现工业增加值7.64亿元,增长7.2%;1至4月实现工业增加值33.81亿元,增长3.6%,分别比1至2月、3月提高3.4个、1.2个百分点。
(二)非烟工业高速增长。
81户规模以上非烟工业企业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6.07亿元,增长45.25%;1至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58.41亿元,增长33.3%;4月实现工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29.8%;1至4月实现工业增加值12.08亿元,增长26.9%,环比提高1.7个百分点,非烟增速高于烟草业32.7个百分点。
(三)市本级非烟、开发区工业快速增长。
市本级37户非烟工业企业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4.53亿元,增长15.74%;1至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8.48亿元,增长24.8%;4月实现工业增加值1.04亿元,增长16%;1至4月实现工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27.8%(超目标2.8个百分点)。
开发区44户工业企业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1.53亿元,增长61.43%;1至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39.93亿元,增长37.63%;4月实现工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37.6%;1至4月实现工业增加值7.78亿元,增长26.4%(超目标1.4个百分点)。
(四)烟草制品业负增长。
楚雄卷烟厂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6.37亿元,下降5.97%;1至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32.92亿元,下降5.13%;4月实现工业增加值4.22亿元,增长21.73%;1至4月实现工业增加值21.73亿元,下降5.8%(降幅同上月),拉低规上工业4.15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1工业和商务局201X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一、工业生产总体运行情况1.规模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情况。
一季度我县78家规模工业企业预计累计完成总产值x亿元,同比增长x%,完成总量排全市第四位,非经济强县第二位。
2.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情况。
一季度预计累计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x亿元,同比增长x%(绝对数增速),完成总量排全市第四位,非经济强县第二位。
3.工业评估增长速度情况。
一季度工业评估累计增长速度预计达到x%,排全市第八位。
二、运行情况及特点1.水泥生产行业满负荷生产运行。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建材行业呈上扬趋势,贵州xx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在年前机组检修完成后,年后实现满负荷生产,月生产销售水泥达x万吨,且价格上涨达x元/吨,月销售产值达x万元。
同时带动了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
2.食品加工业呈上升势头。
我县茶叶全部进入丰产期,全县15家茶叶加工企业全部投入生产运营,预计全年产值可达10亿元。
3.化工企业运行稳定。
久联发展xx生产分公司去年已完成技改,由原生产铵性炸药改为生产乳性炸药,单价得到提高,全年预计可增加产值近2000万元,全年达到x万元;xx五盛肥业有限公司年后就投入烤烟专用复合肥生产,年产2万吨有机肥生产线已建成投入生产运营,产值将进一步提升,全年产值预计可达到3.5亿元。
4.其他行业稳中有升。
服装、电子信息制造及其他轻工制造行业呈现上升势头,贵州大博金太阳能光电有限公司今年年产值可突破1亿元大关。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工业品价格出厂指数(PPI)的影响。
今年以来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呈正增长趋势,相关部门测算评估的出厂价格低于实际出厂价格,对完成总产值任务有一定的影响。
2.新增因素支撑不力,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受经济持续下行影响,招商引资收到严重冲击,新招引的产业项目少,工业产业项目更少,没有新的增量,新增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严重不足,导致我县工业增长速度明显缓慢。
关于普洱工业园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关于普洱工业园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关于普洱工业园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欢迎参阅。
第四部分投资环境第一节概况明、清沿称宜良县,属云南府。
民国时期废府一级政区,县直属省管辖。
1950年设宜良专区,县为专署驻地。
1954年撤宜良专区,县改属曲靖专区所辖。
1983年10月划入昆明市。
现在的宜良已是一个辖5镇4乡,133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10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41万人的农业大县。
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完成45.3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7.05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20.71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3.67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
宜良具有悠久的历史,西汉元封二年设昆泽县,属益州郡,蜀汉时期属建宁郡,西晋属晋宁郡,隋属昆州,唐初设新丰县,隶郎州,南诏时期西爨西迁后,乌蛮罗裒部筑城居住,称罗裒龙,属拓东节度辖,宋大理时期属善阐节度,元宪宗六年设大池千户,属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升大池为宜良州,二十一年改州为县,属中庆路。
第二节交通宜良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距省会昆明55公里,属昆明市的近郊县。
东邻陆良、石林县,北与马龙、嵩明接壤,西连呈贡、澄江县和官渡区,南接弥勒、华宁县。
宜良是现代新昆明城市布局规划的卫星城和次级城市,离中心城市正处于45分钟经济圈内,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昆明通往滇东南的交通要塞和商品聚散地。
昆河铁路、南昆铁路、昆石公路、昆九公路横穿全境,新建的昆石高速公路通车后,从宜良只需40分钟就能到昆明。
全县9个乡镇全部修通柏油公路,90%的村庄都有乡村公路。
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把城市和小城镇当作资本来经营,在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等方面大胆创新,城市重点工程和小城镇建设工程相继完工,城乡绿化、亮化、美化、彩化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县水、电、路、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节工业概况宜良县的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公私合营时期,在计划经济年代实现了较大增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初步形成了以电力、化工、建材、冶金、煤炭、纺织、食品加工、造纸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成为我县工业经济支柱产业。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2017年工业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8.31•【字号】宜府办函[2017]175号•【施行日期】2017.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2017年工业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函[2017]17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临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重点工业企业:《宜宾市2017年工业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办法》已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2017年县(区)、临港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预期绩效表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8月31日宜宾市2017年工业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办法为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加快形成高质量、可持续、有活力的工业发展新格局,更大程度地发挥工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2017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预期绩效(一)基本指标。
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5%。
2.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0户(含政策性退出13户)。
3.利润总额217.8亿元。
4.工业税收46.2亿元。
5.工业投资440亿元。
6.技术改造投资367亿元。
7.技术创新投资36.6亿元。
8.市外工业招商到位资金410亿元。
(二)重点工作。
1.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加快推进五粮液“千亿工程”、丝丽雅和天原“三百亿工程”、中核建中“百亿工程”以及中核建中压水堆核燃料生产线搬迁项目建设,确保嘉士伯重啤生产线技改项目建成投运等工作。
2.加快发展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详见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的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考核细化方案)。
重点推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暨汽车、智能终端、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及器械、页岩气等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确保全市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
宜良县2017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我县紧紧围绕省市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的要求,坚持“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相结合,以“服务企业发展、保障经济运行”为目标,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主要工作情况做如下:
一、2017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2017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0.5%(可比价),超额完成全年10%的目标任务,在全市排名第4名。
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17年我县工业在库投资项目40个,累计投资34.87亿元,同比增长11.6%,超额完成全年30亿元的目标任务。
3.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及利税:我县2017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42.51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9.68亿元,同比增长10.4%。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42亿元,同比增长8.9%;实现利润3.30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一番;缴纳税金亿元,同比增长%。
4.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产值完成情况:(1)非烟轻工业行业完成总产值68.1亿元,同比增长10.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2.5%,其中:饲料行业完成总产值49.54亿元,同比增长
6.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2%;食品行业完成总产值
7.02亿元,同比增长27.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造纸行业完成总产值6.11亿元,同比增长34.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塑料加工行业完成总产值2.97亿元,同比增长11.0%,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3%;种子蔬菜加工行业完成总产值2.46亿元,同比下降6.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2)水泥、建材行业完成总产值32.57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5.1%,其中水泥制造行业完成总产值24.78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1%;(3)化工行业完成总产值12.29亿元,同比增长37.3%,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4)电力供应行业完成总产值9.10亿元,同比增长0.8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2%;(5)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完成总产值1.47亿元,同比下降33.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6)煤矿开采行业完成总产值1.08亿元,同比增长22.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0.83%;(7)其他加工行业完成总产值5.06亿元,同比增长1
8.5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
5.停减产企业情况:2017年我县86家规模以上工业有4家企业停产,26家企业产值负增长,停减产企业共减少产值5.78亿元(详见附表1)。
二、主要工作落实情况
1.积极争取产业扶持政策。
认真落实省市扶持政策,帮助企业
解决资金困难,支持、鼓励企业做强做大。
今年以来,组织企业申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市农产品加工小微企业成长工程补助、2016年度市级(第二批)固定资产投资补助、2017年昆明市扩销促产补助、2017年第一批工业和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等97个项目资金,争取省市资金2000余万元。
2.认真落实产业优惠政策。
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业发展引导基金等工作。
今年我县已组织76家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交易电量5.1亿千瓦时,节约电费5020万元。
组织3家企业争取到第四批市工业发展引导基金1200万元,8家企业争取到第五批市工业发展引导基金2700万元。
3.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围绕产品升级、新工艺开发、节能创新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促使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企业健康、绿色发展。
目前我县有2家企业通过2017年度市级技术中心认定;5家企业申报2017年市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第一批)资金项目;3家企业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1家企业申报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家企业实施淘汰3条落后生产线。
4.积极做好规模企业培育工作。
为添加我县规上工业新生力量,我单位与工业园区管委会、县统计局等相关部门通力配合,下企业摸清底子,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进行纳规申报,2017年有1家新建投产企业(博仕奥)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库;2家企业(巨利达、锦鑫睿)进行小升规纳规申报。
5.努力优化市场投资环境。
为营造亲商、敬商、爱商的良好氛
围,优化我县投资软环境,吸引优秀项目进驻我县,支持和鼓励本地企业再投资。
今年7月份我县再次开展工业企业服务月活动,进一步推进落实县级领导、部门“一对一”联系工业企业和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制度,对2016年度十强纳税、亩产英雄、三星级以上工业企业进行了表彰,向优秀企业家发放了惠商绿卡。
“企业家俱乐部”政企交流平台向企业每日开放。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我县工业主要以建材、饲料、化工、电力等行业为主,处于产业链条的底端,发展空间小。
同时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动力不足、管理手段单一等,致使企业抵抗风险能力弱、竞争力差,持续增长乏力。
2. 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以及融资困难等市场影响,企业发展压力较大、生产积极性不高,新建投产项目少、在建项目进度缓慢。
四、当前及今后主要工作措施
1.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高度重视,把工业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强力推行工业强县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宜良县工业强县若干意见及多项配套政策。
2.认真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
坚持把稳增长作为工业经济工作首要任务,依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6条措施的意见》(昆政发〔2017〕16号)、《2017年昆明市工业经济攻坚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在稳
住存量的同时,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力争我县形成有效工业增量,确保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向好的基本态势
3.继续优化市场投资环境。
强化县级领导、部门“一对一”联系工业企业和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制度,继续开展工业企业服务月活动,进一步优化全县服务环境,在全县上下形成重视工业、加强工业、发展工业的整体合力,营造“亲商、爱商、敬商”的良好氛围。
4.加大鼓励企业扩产扩销力度。
积极为企业争取各类省市扶持资金,包括省级市级技术改造项目补助资金、省级市级节能专项资金、省级市级扩销促产补助资金等,同时认真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业发展引导基金等工作,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
5.继续做好上规企业培育工作。
与县工业园区、县统计局等相关部门通力配合,下企业摸清底子,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进行纳规申报。
通过项目“一对一”联系机制,推进新建项目的建设进度,让落地项目尽早竣工投产,达到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要求,并及时进行纳规申报。
为全县经济贡献有效增量。
6.加大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力度。
第一,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力度,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第二,切实加大对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控力度,提高经济运行调度的效率和质量;第三,切实强化经济运行对策研究,增强经济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促进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7.加强推进工业企业技改力度。
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帮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加大技改投入等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扩大产能,降低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有效提升我县工业内生增长动力。
8.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全面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和督查工作,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按照省市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强化服务和加强监管,推动我县工业企业健康发展。
宜良县工贸和科技信息化局
2018年1月29日
附表1: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停减产企业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