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技能训练
- 格式:docx
- 大小:18.96 KB
- 文档页数:6
朗读技巧与方法范文朗读是指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的过程。
准确、流畅的朗读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增强听众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下面是一些朗读技巧和方法,可帮助你进行高效的朗读:1.理解文本:在朗读之前,确保对待朗读的文本有充分的理解。
了解文本的主题、内容和情感表达,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传达文本作者的意图。
2.练习发音:良好的发音是有效朗读的基础。
练习标准的音标和音节发音,特别是辅音和元音的发音,注重清晰和准确。
利用在线发音资源进行训练,并记录自己的朗读并进行纠错。
3.提高语速和节奏:在朗读时,注意语速和节奏的控制。
过快或过慢的语速都会影响听众的理解。
尝试使用适当的停顿和语调变化来增强语句的表达力和节奏感。
4.语调和音量的变化:在朗读时,注意语调和音量的变化,以提升朗读的生动性。
适当地调整语调高低和音量大小,可以突出关键词和情感表达,使听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5.注重情感表达:朗读不仅仅是发音,也需要传达文本的情感。
通过调整音调、语速和停顿来表达文本中的情感色彩,增强听众的共鸣和情感沟通。
6.合理运用节气和停顿:在朗读时,适当地运用标点符号和语气停顿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停顿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文本的结构和意义。
8.使用适当的声音技巧:在朗读时,可以使用一些声音技巧来增强表达力和品味,比如停顿、轻声和加强重音等。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巧,可以使朗读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9.听反馈和自我评估:朗读后,时常听取他人的反馈和建议,并自我评估自己的朗读表现。
从别人的意见中找到改进的方向,并不断进步。
10.多练习:朗读是需要大量练习的技能,通过大量的朗读练习,才能掌握各种技巧和方法,并逐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可以选择各种类型的文本进行练习,包括新闻报道、散文、诗歌等。
总之,朗读是一项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巧和方法的技能。
通过不断练习和改进,结合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你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朗读者。
诵读技能训练六种方法
1.分段反复诵读法:将一篇较长的篇章分为若干段,每次选取其中一段进行反复诵读,直到熟练为止,再进行下一段的诵读。
2. 连续诵读法:选取一篇适当长度的篇章,要求一次性将整篇读完,重点在于提高阅读速度和连贯性。
3. 反复听读法:先听读者朗读一遍,然后自己反复模仿诵读,直到能够熟练地复述出来。
4. 跟读法:选择一篇朗读者的录音资料,反复听和模仿跟读,提高语音、语调、语速和语感。
5. 速读法:通过快速浏览篇章,抓住关键词和句子,提高阅读速度和思维反应能力。
6. 朗读法:选择一篇适当难度的篇章,进行完整的朗读练习,重点在于音准、韵律、语感和感染力的提高。
- 1 -。
朗诵技能训练朗诵,是一门将文字转化为声音艺术的技能,它不仅能够展现语言的魅力,还能传递情感、引发共鸣。
无论是在舞台上的表演,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拥有良好的朗诵技能都能让我们更加自信、富有感染力。
那要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诵技能训练呢?首先,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这包括发音、语调、语速和停顿等方面。
发音是朗诵的基础。
我们要确保每个字音清晰、准确,避免含混不清。
这就需要我们对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等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通过练习绕口令来锻炼口腔肌肉的灵活性,例如“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同时,要注意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等。
语调的把握也至关重要。
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语气。
一般来说,上扬的语调表示疑问、兴奋;下降的语调表示肯定、坚定;平稳的语调则显得庄重、严肃。
通过多听优秀的朗诵作品,感受其中语调的变化,并加以模仿练习。
语速的控制能影响朗诵的节奏。
过快的语速会让人感到急促、难以跟上,过慢的语速则可能显得拖沓、沉闷。
在朗诵时,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合理调整语速。
比如,叙述性的部分可以适当加快语速,而抒情性的部分则应放慢语速,给听众留出感受和思考的时间。
停顿的运用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恰当的停顿可以突出重点、营造氛围。
比如,在逗号、句号处要有短暂的停顿;在强调某个词语或句子时,可以适当延长停顿的时间。
其次,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是朗诵成功的关键。
在拿到一篇朗诵作品时,不要急于开口,而是要先仔细阅读,理解其主题、思想和情感。
分析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意图,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或人生哲理。
只有真正走进作品,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将其中的情感准确地传达给听众。
比如,朗诵一首爱情诗,就要体会到诗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细腻感受;朗诵一篇励志文章,就要感受到其中的激情与力量。
同时,要注意挖掘作品中的细节和亮点,通过声音的变化加以突出。
比如,某个生动的描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语等。
朗读的技巧与训练朗读作为一种传统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文字信息,还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然而,许多人在朗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吐字不清、声音单调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朗读的技巧和训练方法,帮助您提升朗读水平。
一、朗读的技巧1. 增强发音清晰度朗读时,清晰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增强发音清晰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训练:(1)练习舌尖的灵活性:舌尖的活动对发音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舌尖抵住上颚或下颚并做各种形状的练习来增强舌尖的灵活性。
(2)注意口腔的开合度:大部分的发音都需要通过调整口腔的开合度来完成,可以通过放松下颚和唇部肌肉,使口腔更加敞开来改善发音清晰度。
(3)练习音标:音标是一种标记音素的符号,通过练习音标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读出单词和句子。
2. 注重语调和节奏朗读时,语调和节奏的掌握直接影响到朗读的效果。
为了注重语调和节奏的训练,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多听多模仿:通过多听标准的朗读音频,并模仿朗读者的语调和节奏,锻炼自己的听觉感知和模仿能力。
(2)使用标点符号:在朗读时,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如逗号、句号等,能帮助我们合理地安排语调和节奏,使句子更有韵律感。
3. 增强表达力朗读不仅仅是简单地读出文字,还需要通过声音来表达出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表达力:(1)情感投入:在朗读时,要尽量理解并投入到所朗读的内容中,体会文字背后所传递的情感,并通过声音来准确地表达出来。
(2)注重语气的变化:通过调整音量、音高、语速等,可以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力。
二、朗读的训练方法1. 日常阅读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特定的场合,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朗读训练。
比如,在读报纸、杂志或者书籍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文章,进行朗读,并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调的变化。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朗读技巧,还可以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2. 听力练习朗读与听力密切相关,进行听力练习是朗读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
朗诵的8个基本技能朗诵的8个基本技能有哪些朗诵能力同样要练习,朗诵训练必须作到正确,流利,又感情这一基本要求。
必须在掌控作品内容,情感的基础上,加强朗诵基本技能训练。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朗诵的8个基本技能,期望对您有所帮助!朗诵的8个基本小技能1,轻:大致合适表现谨慎谨慎、期望希望、安慰劝阻、提示暗示、孤独无助、衰弱衰微等心理状态和轻微XXX、零星细碎、稚嫩小巧等事物情状。
2,重:大致合适表现肯定无疑、庄重冷静、强调坚持、扇动鼓励、命令制止、凛然难犯、大胆坚强、批评批评、冷酷凶恶等心态和宏大广阔、雄壮壮美、强大发展、汹涌澎湃、磅礴震动等情状。
重读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在朗诵中运用极多。
3,缓:大致合适表现惆怅犹疑、悲伤惭愧、安静凄凉、沉默慈爱、回想追思、欣慰向往、疲惫怠惰、愚昧守旧、迟钝木讷等心态和悠远绵长、历久深邃、延续舒展等情状。
4,疾:大致合适表现着急迫切、兴奋欢乐、紧张热切、豪爽奔放、开朗快乐、活泼激动、爱好观赏、意外惊诧、连贯急促等心态和奔腾流淌、翻动驱驰、翱翔跳跃等情状。
5,虚:大致合适表现惧怕惧怕、怀疑困惑、猜测摸索、躲避闪烁、虚伪矫饰、投机欺瞒、狡猾奸诈等心态和安宁安静、梦幻离奇、玄虚奥妙、神秘怪诞等情状。
虚声常常须配合气声来读。
6,实:大致合适表现虔诚老实、夸赞夸奖、感动佩服、真挚恳切等心态和清楚切近、固定实在等情状。
7,浓:大致合适表现深沉多虑、周到细密、感叹叹服、关心重视、老气横秋等心态和密集浓郁、模糊厚重等情状。
读时常常配合鼻腔共鸣。
8,淡:大致合适表现藐视忽视、冷漠恬然、孤寂无聊、灰心败兴等心态和模糊虚无、微薄浅淡等情状。
朗诵的最基本技能(一)停顿朗诵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
有些句子较长,结构也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能够作些短暂的停顿。
但如果停顿不当就会破坏句子的结构,这就叫读破句。
朗诵测试中忌读破句,应试者要分外注意。
正确的停顿有以下几种类型:1.标点符号停顿。
朗读技巧训练5种方法是什么朗诵者在朗诵时,适度把握朗诵的速度,能够构建著作的心态和氛围,提高语言的表达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朗读技巧训练5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朗读技巧训练5种方法1、选择背景音乐其次,我们要选择好背景音乐,因为音乐能或多或少地掩盖掉一些你朗读的瑕疵,还能更快地将观众带入进情景之中。
2、了解并分析作品你需要对选择的作文有较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包括背景、含义等等。
并且要多多练习。
在把握逻辑性关系时,还要注意作者的”隐藏语言“即”挖掘潜台词“。
像鲁迅的作品很多都是影射讽刺的,所以朗读者往往会在一些看似没什么实际实在暗喻的句子上大力渲染,观众也会觉得不对劲,回过神来时知道你的意思,于是就会生出敬佩之情。
3、抑扬顿挫朗读需要注意句群之间的关系,如并列、递进、因果转折等,注意从虚词上入手。
像“但”“可是”之类的后面的一般语调上扬,显示激情高昂,”的“”地“之类的虚词一般要轻读。
4、停连停连其实就是停顿,可以说它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标点符号。
一方面,在适当的地方利用停连,可以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
另一方面,它也是朗读者生理上的需要,像你需要换气,咽口水之类的。
停连可以分为语法停联和强调停连两类.看你自己决定。
一是落停:即停顿时间相对较长,句尾声音顺势而落,。
这种停顿多用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讲完之后,基本上是原文的句号、问号、感叹号处。
二是扬停:即停顿时间相对较短,停之前声音稍上扬或持平,一听便知是才说了半句话,还有下文。
多用在分号、逗号、顿号处。
三是直连:即顺势而下,连接迅速,不露连接的痕迹。
多用于内容联系紧密,持续抒发感情的地方。
一般与扬停配合使用。
四是曲连:即在连接处有一定空隙,但又连环相接。
多用于既要连接,又要有所区分处,常与落停配合使用。
5、注意修辞方法像排比,便是作者加强语气增加气势的一种写作手法,你当然要读出它或激动或愤怒或悲伤的感情。
提高朗读朗诵能力的方法
提高朗读朗诵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练习发音和口齿清晰:朗读的基础是发音和口齿清晰。
你可以通过练习一些基本的发音和口部运动来提高你的发音和口腔灵活性。
例如,每天练习读一些音节、词语和简单的句子,注重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 增强语感和节奏感:语感和节奏感对于朗读非常重要。
你可以通过听音乐、唱歌、模仿演讲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节奏感。
在练习时,可以尝试不同的语调和节奏,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朗读方式。
3. 深入理解作品:在朗读之前,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背景和情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
你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背景和作品的主题思想等方式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4. 注重表达和情感传递:朗读不仅仅是读出文字,更是要传递情感和思想。
在朗读时,要注意表达方式和情感传递,尽可能地让听众感受到你的情感和思想。
你可以通过观察优秀的朗诵者、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情感传递能力。
5. 多练习和反馈: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才能提高自己的朗读朗诵能力。
你可以通过参加朗诵比赛、表演、演讲等活动来锻炼自己的朗诵能力,同时也可以从别人的反馈和建议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表现。
总之,提高朗读朗诵能力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断的练习。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朗读朗诵水平,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提高朗读能力的方法1.初级阅读材料通过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初级阅读材料,可以提高朗读的自信心和准确性。
可以选择一些短篇故事、新闻报道、亲身经历描述等,这些材料对于初学者来说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和背诵,对于朗读训练非常有用。
2.多样化阅读材料不仅要读一些简单的初级材料,还应该读一些长篇小说、报告、杂志文章等较难的材料。
这样可以提高阅读复杂文章的能力,并且在朗读时也会更具挑战性。
挑战不熟悉的词汇和句型,可以让你的朗读技能更上一层楼。
3.注重发音准确性朗读时要重视发音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听音频、模仿老师或者母语人士的发音来帮助改善自己的发音。
此外,也可以配合使用发音教材或者应用程序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更加系统地提高发音能力。
4.合理使用语音节奏朗读时不仅要注意发音的准确性,还要注意语音节奏。
可以通过注意句子中的重音或者变调,来把握好语音的节奏和韵律。
较长的句子可以使用适当的停顿来增加语音的表达效果。
5.注意语调的使用语调是影响朗读效果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模仿自然语言或者参考朗读范例来提高语调的运用。
可以多听英语节目、电影或者音频书籍,对比不同场景下语调的运用,以便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朗读中。
6.练习口语读法采用单词、短语、句子和段落的划分揭示语音和语言的结构特点,将长的句子拆分成较短的词组或短语,有助于增加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在朗读之前,可以将文字分段标记,有助于掌握语句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7.注重语感的培养8.频繁练习朗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
建议每天都进行一定时间的朗读练习,比如读一篇文章或者练习一个话题。
重复的练习可以帮助你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和提高流利度。
9.自我评估和改进朗读之后,可以通过录音回放自我评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可以注意语音的准确性、语调的使用、语速的掌握等等。
也可以请别人帮助评估,向他人请教有关发音和语调的问题,并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总之,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注重发音准确性和语调的运用、练习合理的语音节奏、培养语感以及进行频繁的练习和自我评估,可以有效提高朗读能力。
朗读技能训练
一、朗读的基本概念
朗读的含义:朗读,字面上的理解是“把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响亮地表达出来”。
其实朗读还包括声音里的感情的表达和发声技巧。
朗读不只是简单地把文字转化为声音。
准确、清晰地把文章的内容表现出来是它的最低要求,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者必须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才能把内容生动地表达出来。
二、朗读技能:
1.朗读者的身份确立:朗读者是以作品的介绍者的身份出现的。
2.处理朗读者和听众的关系:朗读者与听众的关系是互动的,朗读不但要让听众了解作品的内容,还要通过朗读者的二度创作来打动听众。
面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听众,朗读者不必把对作品的理解全盘托出,情感也不必太强烈。
要给这些听众以较大的理解和想像的空间。
面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听众,朗读时要更多地把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要引导这些听众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
3.理解和感受作品:对所要朗读的作品,首先要弄清它的中心是什么,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朗读是通过声音来反映客观世界的,而客观事物与声音之间有道桥梁——情感,缺少这道桥梁的朗读只是机械地发声,不可能打动听众。
因此在阅读文字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只是要从理性上理解作品,更要用情感去感爰作品。
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似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经历喜怒哀乐。
4.停连和重音的确定和处理:停连即停顿和连接。
文章中的标点符号虽然对朗读的停连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朗读中停连并不一定根据标点符号,而应根据朗读时的语意、语气来处理。
重音即朗读中强调的字词。
5.把握基调和节奏:基调是全篇作品总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
由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在朗读全篇作品过程中所显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就是节奏。
朗读的节奏和朗读的基调是相连的,如果基调沉重、庄严,那么节奏是缓慢的;如果基调欢快,那么节奏就是轻快的。
不能以为把握住文章基调,全部按照这个基调毫无变化地把文章读完就行了,而必须在把握基调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的内容起伏进行变化。
没有情感、
声音色彩的变化,朗读将显得单调、呆板。
三、朗读训练
1.朗读余光中的《乡愁》,了解朗读者的身份是如何确定的。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
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它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因此朗读者很容易把自己与作者合二为一,但朗读者还是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作
品的介绍者,他虽然要了解余光中的经历及其强烈的思乡之情,但没必
要进行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要考虑角色和表演者的统一,如一个小姑娘
扮演一个老头或一个老头儿扮演一个小姑娘显然是不合适的,可见演员
的角色表演受到角色限制。
朗读就不同了,朗读者可以朗读各种不同的
作品。
2.朗读戴望舒的《雨巷》,了解如何理解和感受作品: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首诗虽然有迷茫的一面,但同时又有不懈追求的一面。
“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意象象征了作者所追求的美好事物、美好理想。
尽管“丁香一样的姑娘”忽
隐忽现,似难追寻,但“我”仍在不懈地追寻。
可是不少朗读者只注意到作品“迷茫”的一面,忽略了“追寻”的一面,于是朗读起来低沉、灰暗,缺少亮
“ 色。
朗读是通过声音来反映客观世界的,而客观事物与声音之间有道桥梁—— 情感,缺少这道桥梁的朗读只是机械地发声,不可能打动听众。
因此在阅读文 字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只是要从理性上理解作品,更要用情感去感爰作品。
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似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经历喜怒哀乐。
如朗 读戴望舒的《雨巷》时,要觉得自己正置身于一条悠长悠长的小巷,似乎看见 一个美丽的、飘忽不定的姑娘在小巷中走着,渴望追上她,可她却像雾像云; 难于追寻,但总也没有放弃追寻的努力。
3.朗读朱自清的《背影》的第一段了解停连和重音的确定和处理: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 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 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 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前一个逗
号不用停顿,采用连的方法。
因为前两个分句,并列地成为后一个分句的 因。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的停连处理
前一个例子同。
此段的朗读重音为“不”、“二”、“最”、“背影”、“祸不单
行”、“簌簌”。
“不”和“二”合起来强调很久没有见到“父亲”了;“背 影”是全文所要强调的文眼;“祸不单行”凸现“父亲”沉重的心情; “簌簌”形象地表现“我”难过之情。
还有一种重音为反义重音,即字面 意思与实际意思是错位的,如《背影》中“聪明”等词。
重音的表达必须 与非重音字不一样,它的表达方式有:弱中见强,低中见高,快中见慢, 实中见虚,连中见停或反之。
4.格律诗的朗读训练:
格律诗由于字数和结构是固定的,语节划分比较容易,但是在朗读时也容 易产生呆板的现象。
因此,朗读时要注意把握作品中情感细微的变化。
五言诗 可分两个语节,前两个音节为一个语节,后三个音节为一个语节。
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3
低头/思故乡。
五言诗也可以分为三个语节。
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七言诗可以分为三个语节: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清清/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七言诗和也可以分为四个语节: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清清/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5.自由诗的朗读
朗读自由诗同样要注意韵律的把握。
艾青的《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四、课外活动
1.组识学生观看和聆听《聆听经典》首届“沃尔沃卡车杯”CCTV朗诵艺术大赛颁奖晚会、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和“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等朗诵会录像和录音。
2.定时让学生朗读报纸。
3.在班级组织小型朗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