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技能训练

  • 格式:docx
  • 大小:18.96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技能训练

一、朗读的基本概念

朗读的含义:朗读,字面上的理解是“把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响亮地表达出来”。其实朗读还包括声音里的感情的表达和发声技巧。朗读不只是简单地把文字转化为声音。准确、清晰地把文章的内容表现出来是它的最低要求,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者必须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才能把内容生动地表达出来。二、朗读技能:

1.朗读者的身份确立:朗读者是以作品的介绍者的身份出现的。

2.处理朗读者和听众的关系:朗读者与听众的关系是互动的,朗读不但要让听众了解作品的内容,还要通过朗读者的二度创作来打动听众。面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听众,朗读者不必把对作品的理解全盘托出,情感也不必太强烈。要给这些听众以较大的理解和想像的空间。面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听众,朗读时要更多地把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要引导这些听众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

3.理解和感受作品:对所要朗读的作品,首先要弄清它的中心是什么,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朗读是通过声音来反映客观世界的,而客观事物与声音之间有道桥梁——情感,缺少这道桥梁的朗读只是机械地发声,不可能打动听众。因此在阅读文字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只是要从理性上理解作品,更要用情感去感爰作品。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似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经历喜怒哀乐。

4.停连和重音的确定和处理:停连即停顿和连接。文章中的标点符号虽然对朗读的停连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朗读中停连并不一定根据标点符号,而应根据朗读时的语意、语气来处理。重音即朗读中强调的字词。

5.把握基调和节奏:基调是全篇作品总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由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在朗读全篇作品过程中所显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就是节奏。朗读的节奏和朗读的基调是相连的,如果基调沉重、庄严,那么节奏是缓慢的;如果基调欢快,那么节奏就是轻快的。不能以为把握住文章基调,全部按照这个基调毫无变化地把文章读完就行了,而必须在把握基调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的内容起伏进行变化。没有情感、

声音色彩的变化,朗读将显得单调、呆板。

三、朗读训练

1.朗读余光中的《乡愁》,了解朗读者的身份是如何确定的。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

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它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因此朗读者很容易把自己与作者合二为一,但朗读者还是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作

品的介绍者,他虽然要了解余光中的经历及其强烈的思乡之情,但没必

要进行角色表演。角色表演要考虑角色和表演者的统一,如一个小姑娘

扮演一个老头或一个老头儿扮演一个小姑娘显然是不合适的,可见演员

的角色表演受到角色限制。朗读就不同了,朗读者可以朗读各种不同的

作品。

2.朗读戴望舒的《雨巷》,了解如何理解和感受作品: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首诗虽然有迷茫的一面,但同时又有不懈追求的一面。“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意象象征了作者所追求的美好事物、美好理想。尽管“丁香一样的姑娘”忽

隐忽现,似难追寻,但“我”仍在不懈地追寻。可是不少朗读者只注意到作品“迷茫”的一面,忽略了“追寻”的一面,于是朗读起来低沉、灰暗,缺少亮

“ 色。朗读是通过声音来反映客观世界的,而客观事物与声音之间有道桥梁—— 情感,缺少这道桥梁的朗读只是机械地发声,不可能打动听众。因此在阅读文 字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只是要从理性上理解作品,更要用情感去感爰作品。 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似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经历喜怒哀乐。如朗 读戴望舒的《雨巷》时,要觉得自己正置身于一条悠长悠长的小巷,似乎看见 一个美丽的、飘忽不定的姑娘在小巷中走着,渴望追上她,可她却像雾像云; 难于追寻,但总也没有放弃追寻的努力。

3.朗读朱自清的《背影》的第一段了解停连和重音的确定和处理: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 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 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 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前一个逗

号不用停顿,采用连的方法。因为前两个分句,并列地成为后一个分句的 因。“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的停连处理

前一个例子同。此段的朗读重音为“不”、“二”、“最”、“背影”、“祸不单

行”、“簌簌”。“不”和“二”合起来强调很久没有见到“父亲”了;“背 影”是全文所要强调的文眼;“祸不单行”凸现“父亲”沉重的心情; “簌簌”形象地表现“我”难过之情。还有一种重音为反义重音,即字面 意思与实际意思是错位的,如《背影》中“聪明”等词。重音的表达必须 与非重音字不一样,它的表达方式有:弱中见强,低中见高,快中见慢, 实中见虚,连中见停或反之。

4.格律诗的朗读训练:

格律诗由于字数和结构是固定的,语节划分比较容易,但是在朗读时也容 易产生呆板的现象。因此,朗读时要注意把握作品中情感细微的变化。五言诗 可分两个语节,前两个音节为一个语节,后三个音节为一个语节。

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