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WSN通信与组网技术01介绍演示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844.50 KB
- 文档页数:41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与组网技术网络层课件(一)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与组网技术网络层课件是一门专业课程,它主要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和组网技术。
这门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路由协议以及组网技术。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包括感知层、传输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主要是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数字化;传输层是用来处理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问题;网络层则是用来进行网络的管理和组织;应用层则是对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应用。
路由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路由协议有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包括平面路由协议、分层路由协议和集成路由协议。
平面路由协议是一种经典的路由协议,其主要特点是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并且只能向相邻节点发送数据包;分层路由协议则是通过分层来简化路由,通过将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络,来减少通信负载;集成路由协议则是将多个路由协议集成为一个整体,来解决路由问题。
组网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组网技术可以将不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组网技术有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包括自组织网络、集成网络和异构网络。
自组织网络是指由无线传感器网络自发形成的网络,它不需要任何中心节点进行管理和控制;集成网络则是将不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路由互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异构网络则是将多个不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网络。
综上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与组网技术网络层课件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涉及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路由和组网等多个方面。
对于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研究和开发工作的人员来说,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各种技术,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组网技术》 第01课密38-91.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的传输介质、网络的连接设备、TCP/IP协议,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划分子网),公共IP地址,私有IP地址。
使学生学会双绞线的制作。
使学生掌握Windows 对等网络设置。
2.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2)通信协议(TCP/IP协议)与网关、IP 协议(与IP地址)、通信协议的安装、设置和测试3)网络互联设备概述、网线制作3.内容难点:IP 协议(与IP地址)与网关网线制作4.学习要求:掌握网络ID与主机ID,分类IP地址、私有IP地址。
掌握双绞线制作中直通线与交叉线的理线顺序。
5.教学纲要一、基础知识①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将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从定义中看出计算机网络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1)至少两台计算机互联。
(2)通信设备与线路介质。
(3)网络软件,通信协议和NOS(网络操作系统)。
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局域网(LAN)2、都市网(城域网MAN)3、广域网(WAN)4、互联网(INTERNET)③局域网局域网的特征局域网分布范围小,投资少,配置简单等,具有如下特征:1、传输速率高:一般为10Mbps--100Mbps,光纤高速网可达1000Mbps。
2、支持传输介质种类多。
3、通信处理一般由网卡完成。
4、传输质量好,误码率低。
5、有规则的拓扑结构。
局域网的组成局域网一般由服务器,用户工作站,网卡和传输介质四部分组成。
1、服务器2、工作站3、网卡4、传输介质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
④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结构、总线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蜂窝状结构、分布式结构等二、通信协议组建网络时,必须选择一种网络通信协议,使得用户之间能够相互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