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制
- 格式:pdf
- 大小:456.84 KB
- 文档页数:5
食品中的合成色素检测方法Color additives are widely used to enhance the visual appeal of food products. However, some synthetic colorants may pose potential health risks if consumed in excessive amounts.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have reliable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 products.1. 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色素检测方法,基于化学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将食品样品中的色素分离开来,并利用色谱柱进行定量测定。
2.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使用气相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技术。
该方法通过食品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
由于合成色素在气相中的特性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来检测和分析食品中的合成色素。
3. 质谱联用技术(Mass Spectrometry, MS)质谱联用技术将质谱和色谱结合在一起,能够提供更高的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合成色素的分子质量和分子离子峰来确定其存在和浓度。
4. 光谱法(Spectroscopy)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合成色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或散射来确定其存在和浓度。
hplc法测定合成色素的方法原理HPLC法测定合成色素的方法原理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化学物质的方法。
它基于化学物质在液相中的分配行为,利用固定的填充剂和流动相进行分离。
在合成色素的分析中,HPLC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够精确、快速地测定和分析合成色素。
一、HPLC法的基本原理HPLC法是一种液相色谱法,它利用液态流动相将待测物分离开来并定量测定。
HPLC法有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色谱柱、流动相、检测器和流速控制系统。
色谱柱是HPLC法的核心部分,其中填充有固定相,用于分离化合物。
流动相则是在色谱柱中移动的溶液。
检测器通过检测组分的物理性质(如吸光度、荧光强度等)来定量测定化合物。
流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流动相的流速,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二、HPLC法测定合成色素的步骤HPLC法测定合成色素的步骤可以分为样品制备、色谱柱条件优化、测量参数设置和数据处理等几个基本步骤。
1.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HPLC法测定合成色素的第一步。
在样品制备中,需要将合成色素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以获得可以被HPLC法分析的溶液。
样品制备的目的是将合成色素转化为溶解度良好的溶液,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2. 色谱柱条件优化色谱柱是HPLC法分离化合物的关键。
在测定合成色素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填充剂,以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
此外,还需要对色谱柱进行优化,包括流动相的选择和比例、温度的控制等。
通过不断调整这些条件,以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和分辨度。
3. 测量参数设置测量参数的设置是HPLC法测定合成色素的关键。
这些参数包括进样量、检测器的类型和参数、流动相的流速等。
在进样量方面,应根据样品的浓度和检测器的灵敏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检测器的类型和参数应根据合成色素的特性和需要进行选择。
流动相的流速是影响分离和测定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根据色谱柱的特性和样品特性进行优化。
4. 数据处理在HPLC法测定合成色素后,需要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检验检测5食品安全导刊年第6期常用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现场检测,但存在不足针对合成色素的非法添加现象,近年来,各种食用合成色素检测方法相继问世,并不断完善。
如需要前处理的分离提取技术、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HPL C)法、极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等常规检测方法以及微柱法、层析法、脱脂羊毛检测法、检测盒等快速检测方法。
常规检测方法由于多数都需要配合仪器使用,因而操作繁琐、复杂、费时、费力,并需要专门技术人员才能很好的操作,因而不适合用于现场快速检测;而快速检测方法由于检测速度快、检测准确,适合应用于现场快速检测,从而可以对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合成色素的企业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但是不同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现场检测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微柱法采用聚酰胺-硅胶填充的微柱法测定食用合成色素,可同时检出胭脂红、柠檬黄、苋菜红和赤鲜红。
该方法回收率高(93.7%)、重现性好(R SD=2.3%)、检测浓度低(2mg/k g);无需特定的实验环境,操作较快(40分钟即可完成检测);所用仪器、设备简单,原材料易得。
但是样品处理繁琐,有机溶剂消耗多,容易污染环境。
合成色素由于具有色泽鲜艳、性质稳定、易于调色、着色力强、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因而不易为天然色素所取代。
但是合成色素多是由苯、甲苯、萘等化工产品经过磺化、硝化、偶氮化等一系列有机反应化合而成,因而,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
所以不同国家都规定了食品中合成色素的使用品种、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但是由于受利益驱使以及现场检测方法存在不足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合成色素的非法添加现象有日益扩张的趋势。
如市售的花生米、葡萄酒、肉禽制品等不允许添加合成色素的食品中常检出合成色素。
□谢俊平卢新广州绿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快检:食品合成色素检测盒优势突出02008层析法层析法又称色层分析法或色谱法,它是根据各种合成色素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随流动相前进的速率不同而将各组分分离开来,然后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分析的定性方法。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检测分析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第一篇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一法)2、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原理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酰胺吸附法或液-液分配法提取,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别离,根据保存时间定性和与峰面积比拟进行定量。
最小检出量,新红5ng、柠檬黄4ng、苋菜6ng、胭脂红8ng、日落黄7ng、赤藓红18ng、亮蓝26ng,当进样量相当时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
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试剂正己烷。
盐酸。
乙酸。
甲醇:经滤膜(0.5?m)过滤。
聚酰胺粉(尼龙6):过200目筛。
乙酸铵溶液(0.02mol/L) :称取乙酸铵,加水至1000mL,溶解,经滤膜(0.45?m)过滤。
氨水:量取氨水2mL,加水至100mL,混匀。
氨水-乙酸铵溶液(0.02mol/L) :量取氨水,加乙酸铵溶(0.02mol/L)至1000mL,混习。
甲醇-甲酸(6+4)溶液:量取甲醇60mL,甲酸40mL,混匀。
柠檬酸溶液:称取20g柠檬酸(C6H8O7·H2O),加水至100mL,溶解混匀。
无水乙醇-氨水-水(7+2+1)溶液:量取无水乙醇70mL、氨20mL、水10mL,混匀。
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量取三正辛胺5mL,加正丁醇至100mL,混匀。
饱和硫酸钠溶液。
硫酸钠溶液(2g/L)。
pH6的水:水加柠檬酸溶液调pH值到6。
合成着色剂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按其纯度折算为100%质量的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新红、赤藓红、亮蓝、靛蓝各,100mL容量瓶中,加pH6水到刻度。
配成水溶液(1.00mg/mL)。
3.17合成着色剂标准使用液:临用时上述溶液〔或将3.16〕加水稀释20倍,经滤膜〔0.45?m〕过滤。
配成每毫升相当50.0?g的合成着色剂。
4、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254nm波长。
食物中的色素含量测定实验食物中的色素含量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通过检测食物中的色素含量,可以了解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色素含量测定实验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的意义。
实验材料与仪器:1. 食物样品:可以选择果汁、蔬菜、糖果等色彩鲜艳的食物样品。
2. 乙醇:用于提取食物中的色素。
3. 经滤膜过滤的试剂瓶:用于过滤提取的色素溶液。
4. 显色液:可以选择NaOH溶液与萘酚溶液的混合物。
5.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色素溶液的吸光度。
实验步骤:1. 准备食物样品:将选择的食物样品洗净并切碎。
2. 提取色素:将切碎的食物样品加入足够量的乙醇中,放入离心机中离心。
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色素提取液。
3. 过滤提取液:将色素提取液过滤到试剂瓶中,去除杂质。
4. 加入显色液:将提取液中加入适量的显色液,混匀。
5. 测定吸光度:将混合液放入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吸光度。
6. 统计浓度:根据实验所用显色液的浓度,结合吸光度测定结果,计算出色素的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洁净,避免被外来色素污染。
2. 实验操作要轻柔,避免溅出样品。
3. 测定吸光度时要参照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前后要对实验仪器进行清洁和消毒。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测定得到的色素含量,可以对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食物中的色素含量越高,颜色越鲜艳,但并不意味着食物质量的提高。
某些食品中添加的合成色素会给身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测定食物中的色素含量对于监测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色素含量的测定还可以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控制。
合理的色素添加量可以改善食物的外观和质感,提升消费者的食欲和购买欲望。
然而,过量的色素添加会对食品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通过色素含量的测定,可以为食品加工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总结:食物中的色素含量测定实验是一项重要的食品分析技术。
通过本实验所介绍的步骤,可以对食物样品中的色素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食品中的合成色素检测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合成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中,以增强其色彩和吸引消费者。
然而,不合格的合成色素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食品中的合成色素检测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技术种类繁多,包括物理、化学以及光谱学等多种方法。
以下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技术。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最常见和最常用的食品中合成色素检测技术之一。
该方法通过采用液相色谱柱将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分离,再通过色谱柱内置的检测器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HPLC方法具有准确、敏感、高效、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各类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
2. 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食品中合成色素检测技术。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通过气态吸附至色谱柱中,再通过色谱柱内的检测器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分析。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一些对分辨率要求较高的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
3. 质谱法(MS)质谱法是一种高级的分析技术,也可以应用于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
该方法通过将目标化合物通过离子化装置转化为气态或液态离子,并通过质谱仪对离子进行干涉和分析。
质谱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能够对食品中微量级别的合成色素进行检测和定量。
4. 聚焦超声波技术(FUS)聚焦超声波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食品中合成色素检测技术。
该方法通过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特性,使样品中的色素颗粒高速振动并发生损伤,进而释放出特定带电的颗粒和组分。
通过电场的引导和检测系统,可以对释放的物质进行分析和检测。
聚焦超声波技术具有无损害、高效、快速等优势,尤其适用于对食品样品进行非破坏性检测。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检测技术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也在不断被探索和应用于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
例如,近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都在食品科学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分析检测HPLC-MS/MS测定食糖中4种合成着色剂陈 艳,张 丽,冉艳瑞,黄 立,万 静,马艳红(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云南昆明 650000)摘 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食糖中4种着色剂的分析方法。
方法:样品经80%甲醇超声提取,再用PWA-2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经VP-ODS C18柱(2.0 mm×150 mm,5.0 μm)分离,以乙酸铵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HPLC-MS/MS检测。
结果:4种化合物在考察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在85.36%~102.30%,RSD为0.42%~2.72%;检出限为2~5 μg·kg-1。
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分析速度快,适用于食糖中合成着色剂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
关键词:食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合成着色剂;快速测定Determination of 4 Synthetic Colorants in Sugar by HPLC-MS/MS CHEN Yan, ZHANG Li, RAN Yanrui, HUANG Li, WAN Jing, MA Yanhong(Kunming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Institute, Kunming 6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our colorants in sugar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 Method: The sample was ultrasonically extracted with 80% methanol, purified with a PWA-2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lumn, and then separated on a VP-ODS C18 column (2.0 mm×150 mm, 5.0 μm) with a gradient elution using ammonium acetate and methanol as the mobile phases, and detected by HPLC-MS/MS. Result: The four compounds had good linearity within the investigation range,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all greater than 0.999; the standard recovery rate was 85.36%~102.30%, and the RSD was 0.42%~2.72%;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2~5 μg·kg-1. Conclusion: This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ensitivity, resolution and fast analysis speed, and is suitable for rapid screening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ynthetic colorants in sugar.Keywords: sugar;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synthetic colorant; rapid determination.食糖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殝殝殝殝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DOI :10.3724/SP.J.1096.2011.00283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制卓婧1王静2陈小霞1汤新华2邱彬*1朱尔一3陈曦*31(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福州350108)2(厦门斯坦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361005)3(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厦门361005)摘要基于人工合成色素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及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研制出合成色素速测仪器,并应用于饮料、糖果、果冻、调色酒等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快速检测。
速测仪具有便携、功耗低、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并可同时对多种人工合成色素进行实时现场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准确等优点。
对样品中5种食用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和亮蓝的检测结果显示,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ʃ5%;回收率为75% 129%。
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的结果相吻合,表明此仪器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可用于部分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现场检测。
关键词合成色素;快速检测;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可见光吸收2010-06-22收稿;2010-08-28接受本文系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No.2010Y0050)资助*E-mail :xichen@xmu.edu.cn1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食品中色素的使用量也急剧增加,同时食品中过量色素的危害性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食品色素可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
天然色素来源于动物和植物,对人体危害较小,但天然色素价格高,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容易褪色和变色。
合成色素成本低廉,色泽鲜艳,性质稳定,易于调色,着色力强,使用方便,已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合成色素多是以煤焦油中的苯胺为原料而合成的,所以又称为“煤焦油色素”或“苯胺色素”,属于偶氮类化合物,可导致慢性中毒并有致癌作用,许多国家加强了对食用合成色素的使用管理[1]。
传统的检测色素的方法有国家标准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2 5]、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 )[6]、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 )[7]、毛细管电泳法[8]、胶束毛细管色谱法[9]、二阶导数光谱法[10]和紫外分光光度法[11]等,这些方法均需专业人员在专业实验室里完成,检测时间长,费用较高,不能满足日常食品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食用合成色素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有试剂盒法[12],利用合成色素在试剂盒上吸附色素的原理,对色素食品中常添加的4种合成色素进行初步判断,再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但无法同时对合成色素进行现场定性及定量检测。
因此,研发一种快速并适用于人工添加色素现场检测的仪器和分析方法,为控制合成色素滥用的食品流入市场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是当今日常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利用可见波段全光谱扫描及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研制出合成色素快速检测仪。
利用此仪器实现对5种食用合成色素混合体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市售的饮料、糖果、果冻、调色酒等样品进行合成色素快速检测。
样品经处理后,检测时间小于1min ,与国家标准方法比较,检测时间明显缩短,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飞利浦搅拌机(飞利浦家庭电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北京塞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UV2300紫外第39卷2011年2月分析化学(FENXI HUAXUE )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第2期283 287分光光度仪;自制色素速测仪;HPLC-2010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
色素标准溶液(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GBW (E )100001a 5a ):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亮蓝标准溶液,临用时用去离子水逐级稀释;聚酰胺(0.154 0.180mm ,80 100目);甲醇:经45!m 滤膜过滤;0.02mol /L 乙酸铵溶液;2%氨水;20g /L 柠檬酸溶液;甲醇-甲酸(6ʒ4,V /V )溶液;无水乙醇-氨水-水(7ʒ2ʒ1,V /V )溶液;pH 6.0缓冲溶液:去离子水加20%柠檬酸调制。
2.2样品前处理及色素的提取和检测2.2.1样品前处理和色素的提取[13]果汁类等含天然色素的饮料采用聚酰胺吸附法。
移取5mL 果汁类饮料,用柠檬酸溶液或稀氨水调至pH 6.0,加热至60ħ,将适量聚酰胺粉倒入样品溶液中,搅拌片刻至色素全部被吸附,溶液层呈澄清时,以G3垂融漏斗抽滤,用60ħpH 6的蒸馏水洗涤3 5次,然后用甲醇-甲酸混合溶液洗涤3 5次,再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去除洗涤液,再用乙醇-氨水-水混合溶液洗聚酰胺粉3 5次,每次5mL ,收集解吸液,加乙酸中和,浓缩定容至25mL ,经45!m 滤膜过滤,滤液待测。
对不含天然色素的饮料样品,如果味汽水和葡萄糖水等饮料可直接除气过滤,稀释后待测;对果冻类样品,称取5g 果冻,先搅碎,在70ħ恒温下加水充分搅拌,待色素全部溶解于水中后,按聚酰胺吸附法处理;对硬糖样品,称取5g 样品,经过粉碎后,温热溶解,按聚酰胺吸附法处理。
调色酒样品色素检测中,称取适量样品,加入碎瓷片数块,经加热除乙醇,按聚酰胺吸附法处理。
2.2.2色素提取液的检测取待测液6mL ,转移至2cm 比色皿中,置于合成色素速测仪中,静置几秒图1合成色素快速检测仪外观Fig.1Appearance of rapid synthetic pigmentdetermination apparatus待仪器稳定后,启动检测按钮,计算机自动处理谱图数据,显示各合成食用色素的含量。
3结果与讨论3.1合成色素速测仪的结构和仪器的测定原理合成色素速测仪的外观如图1所示。
仪器由光学光路系统、单片机及辅助电路部分和数据输出部分组成(图2)。
检测系统包括稳压电源模块供电的钨灯、比色槽、光电池和数据采集卡等部件,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和保存等部分。
在色素快速检测中,由钨灯发射出的可见光透过比色槽,光经过溶液吸收后的对应的光信号强度变化由CCD 采集模块进行采集,通过A /D 数模转化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单片机控制,最后通过USB 接口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
图2合成色素快速检测仪系统结构图Fig.2Sketch of rapid synthetic pigment determination apparatus482分析化学第38卷将仪器通过USB 接入计算机,初始化POWER 灯亮后,进入光度分析系统,联机后开始进入数据采集准备状态。
检测前使用空白溶液进行调零。
检测时,先在比色槽中放入待测溶液,样品如有稀释,可先输入稀释倍数,待读数稳定后,按检测键即可对原样品的食用合成色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检测数据输出后,按保存按钮可以将样品光谱图保存到数据库。
对5种人工合成色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量发现,这些合成色素在可见光区有明显的吸收峰。
图3合成色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Fig.3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syntheticpigments a.柠檬黄(Lemon yellos );b.日落黄(Sunset yellow );c.胭脂红(Carmine );d.苋菜红(Amaranth );e.亮蓝(Brilliant blue )。
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和亮蓝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26,482,510,521和629nm (图3)。
因此,选用400 700nm 为测定波长,利用合成色素速测仪结合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建立合成色素预报模型。
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适合于处理海量变量数的建模问题,它主要是根据偏最小二乘法建模中的回归系数等一些信息,筛选原始自变量,在不损失模型预报能力的前提下,除去冗余的或影响不大的一些原始自变量,使最终所得的模型大大简化,是一种非常有效实用的变量筛选法[14,15]。
利用合成色素速测仪扫描合成色素混合体系的光谱数据,数据包含16个多组分色素混合体系数据样本,每一个色素混合体系样本数据中5种色素各有300个波长变量数,用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对所得的数据矩阵进行变量压缩,大大缩减各色素波长变量数目,同时不影响测定结果。
3.2测定条件的优化3.2.1溶液pH 值对检测的影响5种食用合成色素均为酸性染料,为使得测定结果保持稳定,考察了pH 值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pH 1 11之间,待测液的pH 值对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
但在pH >11时,待测液的pH 值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明显。
多次测定了不同批次的饮料、果冻、糖果、调色酒的pH 值发现,多数样品液均在pH 4 6之间。
因此,在实际人工合成色素的检测中,无需调控待测液的pH 值。
3.2.2仪器及方法的检测浓度范围实验中利用合成色素速测仪考察了5种食用合成色素的检测范围为:柠檬黄0.04 10mg /kg 、日落黄0.03 10mg /kg 、苋菜红0.09 20mg /kg 、胭脂红0.03 10mg /kg 、亮蓝0.01 2mg /kg 。
3.3建模结果由于各合成色素的吸收光谱在400 700nm 可见光波段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利用混合组分中各色素组分在各个波长对总吸光度贡献的不同,设计16个多组分混合正交试验,每多组分混合样本由不同浓度水平的单色素混合而成,再通过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获得预报值较准确且自变量数量相对较少的预报模型,预报模型中各色素的波长变量数及线性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
表1预报模型的波长变量数及线性相关系数Table 1Wavelength variables number and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of prediction model食用合成色素Synthetic edible pigment 柠檬黄Lemon yellow日落黄Sunset yellow胭脂红Carmine 苋菜红Amaranth 亮蓝Brilliant blue变量数Variables number 4759557156相关系数R0.99910.99520.99250.99540.99933.4样品分析及结果利用本食用合成色素速测仪对若干常见添加食用合成色素的饮料、果冻、糖果、调色酒样品进行分析,平行测定3次,若干样品检测结果见表2。
582第2期卓婧等: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制表2样品的检测结果和精密度(n=3)Table2Detection results and precisions(n=3)样品Samples柠檬黄Lemon yellow日落黄Sunset yellow胭脂红Carmine苋菜红Amaranth亮蓝Brilliant blue汽水Beverage浓度Concentration(mg/kg)10.67ʃ0.3712.78ʃ0.506.28ʃ0.03ND ND RSD(%)3.563.910.50糖果Candy浓度Concentration(mg/kg)3.23ʃ0.08ND ND ND ND RSD(%)2.4果冻Jelly浓度Concentration(mg/kg)1.61ʃ0.021.04ʃ0.05ND ND ND RSD(%)1.44.8调酒Wine浓度Concentration(mg/kg)ND ND ND ND1.39ʃ0.02 RSD(%)1.11ND:未检出(Not de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