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17
常用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1.准备收音机的组装件,包括主板、音频放大器、调谐器、天
线等。
2.将主板、音频放大器、调谐器等组装到机箱内,按照各组件
之间的连接线路将它们连好。
3.调谐器的高频变压器需要根据天线的频率进行合适的匹配。
可以通过旋转高频变压器上的两个可调节部分来调整其频率。
4.接下来进行调试。
先将收音机的音量调到最小,然后打开电
源开关。
如果有噪音或杂音,说明天线连接不良,可拧紧连接部分或重新调整高频变压器。
5.调整调谐器,将频率调到希望收听的电台。
如果无法收到信号,可以尝试更换天线或重新调整高频变压器。
6.音量和音质也需要进行调整,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
在调
试过程中要注意逐步调整,不要调得过快或过大,以免损坏组件。
7.最后需要进行稳定性测试,确保收音机的运行稳定且无异常。
收音机组装与调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收音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组装和调试收音机的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器材
1.收音机组装套件
2.万用表
3.电源线
4.螺丝刀
三、实验步骤
1.将收音机组装套件中的各个零部件按照说明书逐一拆开,并按照说明书进行组装。
2.将电源线与收音机连接,接通电源,检查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3.使用万用表测量各个部件之间的电阻和电容值,并记录下来。
4.调整天线位置,寻找最佳接收效果,并记录下来。
5.根据不同频段调整收音机内部元器件,使其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广播信号。
四、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组装了一个可以正常工作的收音机。
在使
用万用表测量各个部件之间的电阻和电容值时,我们发现其中有些元
器件存在一定偏差,需要进行调整。
在调整天线位置和内部元器件时,我们也发现不同频段的信号接收效果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调整。
五、实验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电子电路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加
深了对收音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在组装和调试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
问题,但通过与同组成员的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最终都得以圆满解决。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增
强了自己学习电子电路知识的信心和兴趣。
收音机安装与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晶体管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原理2.掌握常用安装工具的使用技术3.掌握收音机的安装、调试技术二、实验原理1、收音机工作原理框图图(1) 超外差收音机工作原理框图图(1)为调幅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方框图,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回路与收音机的本机振荡频率信号(其频率较外来高频信号高一个固定中频,我国中频标准规定为465kHz)一起送入变频管内混合—变频,在混频级的负载回路(选频)产生一个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振荡频率的差频等于465 kHz的中频信号,中频只是改变了载波的频率,原来的音频包络线并没有改变,该中频信号可在中频“通道”中畅通无阻,并被逐级放大,而其他电台的信号和干扰信号与本机振荡的差频不是预定的中频,因此被中放电路“拒之门外”,使收音机的选择性大为提高。
中频信号经过检波滤去残余的中频信号,在检波负载上得到音频信号,再经过低频放大,功率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图(2) 超外差收音机电路原理图图(2)为电路原理图:C1、B1组成天线输入回路,调节可变电容C1可使LC的固有频率等于电台频率,产生谐振,以选择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V1、C1、B1、B构成变频级,V1为变频管,C1、B构成本机振荡电路,输入回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由B1的次级线圈耦合到V1的基极,本振信号通过C3耦合到V1 的发射极,两种信号的频率在V1内混频,混频后V1的集电极输出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包括本振信号和电台信号的差频等于465 kHz的中频信号,B3的初级线圈和谐振电容构成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在465 kHz,对465 kHz的中频信号产生最大的电压,并通过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选频级输出的中频信号由V2的基极输入并进行放大,中放电路的负载是B4的初级线圈和电容构成的谐振电路,它们的谐振频率也是465 kHz,第二级中放和第一级中放电路组成相同;中频信号经过V2、V3两级放大后,由B5的次级线圈耦合到检波级;检波由V4的发射结be来完成,再由C8、C9、R9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音频信号由C10耦合到下一级;音频信号由V5进行低频放大,进而B6的次级线圈耦合到功放电路;把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一、实训目的1. 了解收音机的基本知识,掌握收音机的原理和电路结构。
2. 熟悉焊接技术,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元器件装配。
3. 学习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实训内容1. 收音机基本知识及电路结构收音机是一种接收无线电波并还原出声音的设备。
它主要由天线、调谐电路、放大电路、检波电路、滤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扬声器等组成。
2. 焊接技术焊接是电子技术中常用的连接方法,主要包括锡焊、烙铁焊、气焊等。
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锡焊技术,掌握了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焊接温度、焊接速度、焊接材料等。
3. 电路元器件装配在实训中,我们按照电路图的要求,将各个电路元器件进行装配。
包括电阻、电容、晶体管、二极管、集成电路等。
在装配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元器件,如何正确连接元器件。
4. 故障诊断与排除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故障,如电路不通、声音小、噪声大等。
通过分析故障现象,我们找到了故障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排除。
5. 收音机调试收音机调试主要包括调谐、增益调整、频率调整等。
在实训中,我们按照要求对收音机进行了调试,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三、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在实训前,我们首先对收音机的电路图进行了仔细研究,了解了各个电路元器件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然后,我们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焊锡、烙铁、万用表、示波器等。
2. 焊接电路元器件按照电路图的要求,我们将各个电路元器件进行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我们注意了焊接温度、焊接速度、焊接材料等,确保焊接质量。
3. 装配电路元器件在焊接完成后,我们将各个电路元器件进行装配。
在装配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元器件,如何正确连接元器件。
4. 故障诊断与排除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故障,如电路不通、声音小、噪声大等。
通过分析故障现象,我们找到了故障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排除。
5. 收音机调试在故障排除后,我们对收音机进行了调试。
一、实训目的1. 了解收音机的基本知识,掌握焊接技术、简单电路元器件装配、故障诊断和排除等技能。
2. 熟悉电子装焊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提高焊接技术并装焊一台正规的收音机。
3.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实训内容1. 收音机电路原理分析2.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3.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及焊接工艺4. 收音机的整机调试5. 故障判断及排除三、实训过程1. 收音机电路原理分析通过对收音机电路图的分析,了解了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天线、输入回路、变频级、本机振荡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低频放大器和扬声器等部分。
2.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熟悉了收音机中常用元器件的种类、符号和功能,如电阻、电容、晶体管、二极管、中周、变压器等。
使用万用表检测了元器件的阻值、电容值和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等特性。
3.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及焊接工艺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按照正确的位置和方向插入到印制电路板上。
使用电烙铁和助焊剂进行焊接,注意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控制,确保焊接质量。
4. 收音机的整机调试1)调幅部分的调整将收音机调谐到无电台广播又无其他干扰的地方,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使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载频为465kHz,调制信号频率为1000Hz,调制度为30%的调幅信号接入IC的10脚。
通过旋转中频变压器(黑色中周)的磁帽,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幅度最大无失真。
在调整过程中,可以使用喇叭监听,当喇叭里能听到1000Hz的音频信号,且声音最大,音色纯正时,即可认为中频放大电路调整完成。
2)调频部分的调整将收音机调谐到FM收音位置,将音量电位器置于最大位置。
使用调频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00MHz的调频信号,通过调整本振频率,使收音机能够接收到调频信号。
调整过程中,可以使用示波器观察本振频率的变化,确保收音机能够稳定地接收调频信号。
5. 故障判断及排除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了以下故障:1)收音机无信号输出检查天线、输入回路、变频级、本机振荡器等部分,发现输入回路中的电容损坏,更换电容后,收音机恢复正常。
收音机装配与调试实验总结第一篇:收音机装配与调试实验总结收音机制作实验总结这个学期上了收音机组装实验,感觉收获很多。
希望继续努力。
在实验制作过程中学会了一些实验动手的技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明白了一些道理。
实验中,我解决了我的电烙铁尖头不发热的老大难问题,通过老师的指导,原来是尖头氧化发黑了影响传热。
用镊子把尖头刮干净在用湿抹布就可以擦亮,尖头就可以发热了。
以前不太懂得松香的作用,每次焊锡不太粘铜膜的时候,加一点松香就很好焊来了,以前都不明白,现在在课上学的,很有用。
还有就是学会了制作测试电池组,在做调试的时候很有用。
上次做实验的时候,把元器件挨着挨着焊接,结果后来一些小的元器件被大元器件挡住了,焊不进去了。
通过这次课的学习才明白先焊接小的元器件,再焊接大的元器件,焊接也是有顺序的。
最后就是学会了焊丝的选择,以前焊丝老是不容易融化,以为全是电烙铁的问题。
后来才发现是自己买器材时只管便宜的买,没有太注意它的质量,是焊丝的含锡量低了的缘故,下次买东西不能只看价格而不管质量。
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是不足,焊东西的时候手就是在抖,平时焊接练习还是太少了,通过几次课的焊接练习,自己的焊接能力还是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希望自己再接再厉,平时勤快一点,多动手。
通过这次实验课自己也明白了一些道理。
当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多自己思考,而不是自己不思考就依赖于别人。
以前自己有思维惰性,遇到问题很少经过自己的思考去找办法解决而是马上问别人怎么弄。
这样自己就变懒了,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老师的教导,每次遇到问题自己总是先自己慢慢思考找方法去解决问题,实在不行再去请教同学和老师,自己的思维变得独立了。
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还有就是学习工作时要态度严谨认真,以前上实验课总是嘻嘻哈哈的。
通过老师的讲解明白了很多的工作中的安全事故就是不认真不谨慎造成的。
最后不足的地方就是把元器件焊完后,进行调试的时候收音的效果很好,但装机的时候不是很好弄,不知道是碰到了什么元器件,装起来后收音的效果不是很稳定,自己弄了很久也找不到原因,有些遗憾。
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了解收音机的原理和结构,掌握收音机的组装方法,学会调试收音机并分析故障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
1. 收音机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收音机组装方法
3. 收音机调试方法
4. 故障分析和解决方法
三、实训流程
1. 学习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组装收音机:
(1)整理收音机所需材料和工具。
(2)按照收音机组装图纸进行组装。
(3)将组装好的收音机固定在桌面上。
3. 调试收音机:
(1)调节天线长度,改变天线方向调试收音机。
(2)调节音量大小,调试收音机。
4. 分析收音机故障原因并解决:
(1)检查天线或音箱是否接触良好;
(2)检查电池或电源是否正常工作;
(3)检查各种开关是否正常。
五、实训反思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收音机的原理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收音机的组装方法和调试方法,也了解了一些故障分析和解决方法。
本次实训的收获很大,不仅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而且还让我更加专业地了解收音机。
通过实践操作,我对于学习到的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并且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音机的组装与调试一.实习目的:1学习ADS-22 收音机的工作原理;.2.依照照图纸焊接元件,组装一台收音机,并掌握其调试方法;3.通过电路图,初步掌握简单电路元件装配、初步的焊接技术及对故障的诊断和排除;4.通过对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5.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6.学会利用工艺文件独立进行整机的装焊和调试,并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实习其他器材:(1)电路图、元件清单(2)ADS-22 收音机完整组件(3)电烙铁1 (4)万用表1 (5)镊子1(6)焊锡若干(7)十字改锥、片改锥1 (8)两节5号电池三.收音机原理分析:ADS-22收音机接收频率范围调频:87~108MHZ,中波:530-1600KHz;输出功率:大于350mW;扬声器:φ57mm,8Ω;电源:5号电池二节。
电原理图如下1. 调频、调幅电路的转换:AM、FM转换开关有Q2、Q3、R5~R8、C7组成调频调幅电路,电源开关SW3至ON状态接通电源,Q2导通Q3截止,A/F端口输出高电平,连接到主板A/F端口,经R107到U1的15脚,15脚高电平IC自动切换为调频波段;按动SW7,Q2 截止Q3导通,U1的15脚为低电平IC自动切换为调幅波段。
2. 调频部分:从拉杆天线接受到调频高信号经C101到Q101预放大后,再经由C104、L101、C105、C106组成的带通滤波器选出FM的调频信号送至U1的12脚,经过内部选频放大及外围由PVC、C109、L103组成的选频回路选频放大。
有PVC、C110、L104组成本振电路,将本振信号送入7脚,与起选频信号在内部混频得到10.7MHz的中频信号从14脚输出。
10.7MHz的中频信号再经R109到CF2陶瓷滤波器滤除10.7MHz以外的杂波,再进入17脚在内部中频放大、鉴频。
鉴频后的音频信号从23脚输出。
3. 调幅部分:将中波、短波转换开关至于MW时,磁棒天线感应到的高频调幅中波信号经PVC选频,再由SW1转换至U1的10脚。
AM/FM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ξ1概述一、实习目的:1、学习收音机的调试与装配。
2、提高读整机电路图及电路板图的能力。
3、掌握收音机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焊接工艺水平。
二、实习内容:1、收音机电路原理分析。
2、掌握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及焊接工艺。
3、进行AM、FM中频及统调覆盖的调试及整机测试。
4、故障判断及排除。
三、实习基本要求:1、会检测元器件并判别其质量。
2、独立完成各测试点的测量与整机安装。
3、会排除在调试与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故障。
4、所制作的产品电器性能指标应能满足三级机水平(国标),具体如下:接收频率范围:AM 525~1605KHZ FM 72~108MHZ接收灵敏度:AM 达国家C类标准FM 优于μV级输出功率:大于100mW供电电源:DC 3V立体声耳机输出阻抗:32Ω精品文档ξ2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收音机的电路结构种类有很多,早期的多为分立元件电路,目前基本上都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路。
集成电路收音机的特点是结构比较简单,性能指标优越,体积小等优点。
AM/FM型的收音机电路可用如图1所示的方框图来表示。
收音机通过调谐回路选出所需的电台,送到变频器与本振电路送出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产生中频输出(我国规定的AM中频为465KHZ,FM中频为10.7MHZ),中频信号将检波器检波后输出调制信号,调制信号经低放、功放放大电压和功率,推动喇叭发出声音。
图1 AM/FM型收音机电路方框图2、本实训中的收音机是一种50型的AM/FM二波段的收音机,收音机电路主要由索尼公司生产的专为调频、调幅收音机设计的大规模集成电路CXA1191M/CXC1191P组成。
由于集成电路内部无法制作电感、大电容和大电阻,故外围元件多以电感、电容和电阻为主,组成各种控制、供电、滤波等电路。
50型收音机电路图如图2所示。
精品文档图 2 50型收音机电路图CXA1191M/CXC1191P的内部方框图如图3所示。
一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本原理1.1无线电的发送与接收过程1.1.1 无线电的发送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约在20Hz-20kHz 的范围,通常我们把这一范围叫音频,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比起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3×10^8m/s )是很慢的。
而且衰减的相当快,所以声音是不会传递很远的,要实现声音的远距离传输,首先将声音通过话筒(微音器)转化为音频电信号,音频电信号不能直接向空中发送,必须用音频信号去调制一个等幅的高频振荡才能实现声音的远距离传输,这个等幅的高频振荡叫做载波。
音频信号称为调制信号,经过调制的信号叫做已调波,已调波经调谐功率放大器放大,由发射天线辐射到空间,声音广播(简称广播)发送的组成如图1.1.1所示。
图1.1.1 广播发送电路的原理1.1.2 无线电的接收接收过程与发送过程相反,它的任务是将空中传过来的电磁波接收下来,并还原成调制信号,经音频放大器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接收机的电路形式有两种,一种为高放式收音机,另一种是超外差收音机,在这里使用超外差收音机,其电路组成如图1.1.2所示。
图1.1.2 超外差收音机的组成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fs 变为频率较低的中频信号f1,经过中频放大器放大,再进行检波,要将高频信号fs 变为中频信号f1,接收机还需要外加一个正弦信号f0,这个信号叫做外差信号,产生外差信号的电路叫做本机振荡器,高频信号fs 和外差信号f0均加到混频器,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混频,经中频选频电路得到两者的差频信号,即f1=f0-fs ,这个差频信号叫中频,中频信号送入后面的中频放大器放大,再进行检波。
经音频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1.2 超外差氏收音机介绍载波发生器 调制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音频放大器下图为超外差氏收音机电路原理图图1.2.1(a)收音机电路原理图图1.2.1(b)各元件位置1.2.1 输入回路输入回路作用是从各种无线电波和干扰信号中,选择出要收听的电台信号。
它是由绕在磁棒上的线圈L1和双联可变电容的输入联C1a及并联补偿电容C1a’组成,如图1.2.2(a)所示,由于电磁波是由天线线圈L1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其等效电路如图 1.2.2(b)所示,所以输入回路为一串联谐振电路,对于接受信号中fc=fs的信号,输入回路产生串联谐振。
发生串联谐振时, L1两端电压最高,而对其他频率的信号通过输入回路都会受到衰减,其谐振曲线如图 1.2.2(c)从而达到选台目的,调节C1a便可改变谐振频率,从而接收到本频段不通电台的广播。
输入回路选择到的高频信号通过L1、L2的耦合加到混频级。
C1a'C1aL2L1B(a )输入回路 (b )等效电路 (c )谐振曲线 图1.2.2 输入回路1.2.2 变频级变频级的作用是将天线线圈接收到的高频信号fs 变成固定的中频(465kHz ),要实现变频就要产生一个本机振荡信号,本振频率应高于高频信号fs 一个中频,普通收音机本震与变频是由同一个晶体管实现的,如图1.2.3,本机震荡是由振荡变压器B2和双连电容器C1b 等元件组成,由于T1集电极的调谐回路B3与C7谐振于465kHz ,而对于本机振荡信号而言远高于465kHz ,所以此调谐回路对于本机振荡信号呈现阻抗很小,C3、C4容量较大,对本振信号又可视为短路,故其交流等效电路如图1.2.4所示,图中L1、L2即振荡变压器B2,C=C5(C1b+C1b ’)/(C5+C1b+C1b ’),由图可以看出对振荡信号该级又是一级共基极电路。
VcB1C3R1R3T1C4L2L1B2C1b'C1bC5**R2B3C7T1B2L1L2**图1.2.3 变频电路 图1.2.4本级振荡交流等效电路输入高频信号耦合加到T1的基极,本振信号与高频信号利用晶体管输入特性的非线性实现混频。
器件的伏安特性:i=ao+a1u+a2u2i 是通过非线性器件的电流,u 是加到非线性器件上的电压,设高频信号为:Us=UsCOSwst本振荡信号为:Uo=UoCOSwot 则 U=UsCOSwst+UoCOSwot代入式i=ao+a1(UsCOSwst+UoCOSwot)+a2(UsCOSwst+UoCOSwot)2根据三角公式2122COS COS αα+=2COS αCOS β=COS(α+β)+COS(α-β)2222201100220200200011112222222[()()]s s s s s s s s i a a U COS t a U COS t a U a U COS t a U a U COS ta U U COS t COS t ωωωωωωωω=+++++++-++由上式可见不同频率高频电压作用于非线性器件时其电流不仅有基波成分还要产生一系列的谐波及和频及差频,经集电极并联调谐回路,取出中频信号送入中频放大器放大。
由于混频是利用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的非线来实现的,所以选择适当的工作点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点选择低谐波成分丰富易产生差频项,但对本机振荡来讲,不易产生振荡成无声,对于高频信号来讲也会生非线性失真,同时高次谐振波成分过强时还会产生“啸叫”。
工作点若选择过高,本机振荡虽易起振,但差频相较小变频增益反而会下降,一般变频级集电极电流为0.3-0.5mA 。
1.2.3 中放中频放大器的作用是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中频放大电路如图 1.2.4.集电极负载为中频变压器B4初级与电容C8组成并联谐振电路,其谐振回路的中心频率为中频,对于465kHz 中频信号并联谐振电路阻抗最大,中频放大器增益最高,而对于其他频率成分都将受到衰减和抑制。
并联谐振电路中电感具有中心抽头其作用是23 两端并联谐振阻抗与晶体管的输出电阻相匹配,中频变压器初级绕组较高,次级绕阻很小,其目的也是使中频变压器与下一级输入电阻匹配以提高传输效率,一般收音机中放有关两级,如果将变频级考虑在内为三级,三个中频变压器各不相同,以型号和磁帽上的颜色区分,其目的是对各级中放的选择性,通频带和增益各有侧重,以满足整体设计指标的要求,一般中放1 表态工作电流0.8—1.2mA ,中放2 工作电流1—1.5mA ,要求中放增益40db 带宽5—7kHz ,邻近电台衰减26db 以上。
VcB3R4R5C10R6C9T2321C8B4图1.2.4中频放大器1.2.4 检波检波的作用是从调幅波中得到调制信号,它与发送端调制器的作用相反,故称为解调。
二极管检波电路如图1.2.5 (a)所示。
B 是中频变压器,D 是检波二极管,Cl 、Rl 是检波负载,中频调幅波通过中频变压器B 耦合加到检波二极管D 两端。
对图1.2.5(b)所示的调幅波的第一个正半周二极管D 导通对Cl充电,由于二极管导通时内阻很小,所以Cl很快充电到Ui的峰值,正弦波峰过后Cl向检波负载Rl放电,由于放电时间常数较大,Cl放电速度比中频信号的变化速度慢,检波二极管D截止,Cl经Rl放电,当中频信号的第二个正半周到来时Ui>Uo时,D再一次导通对Cl充电,这样重复的结果,便可以得到调幅包络,经低通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便可得到原调制信号。
图1.2.5 (a)二极管检波电路图1.2.5(b) 检波原理1.2.5 自动增益控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当接收的的信号太强时,就能使中放增益降低,当接收信号频率波动较大时,他能是检波输出保持稳定,当接收信号弱时,它使中放增益最高,以克服强信号造成失真和时辰、季节、气候的变化带来的音量不稳定,同时又不降低收音机的灵敏度。
收音机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是利用检波输出的音频信号的平均值控制中频放大器的增益来实现的,当检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增加时,通过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使中放级的基极电压降低,中放级的集电极电流减小,从而Au 减小,反之Au增大,从而使检波器的输出保持稳定。
图1.2.6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2.6 音频放大器变压器耦合的功率放大器如图为具有输入输出变压器的音频放大器V cC 1R wR 1R 3R 2T 3N 2N 1T 1T 2B 1B 2图1.2.7 变压器功率放大器Rw 是音量电位器,B1是输入变压器,B2是输出变压器,T1是前置放大管,T2、T3是推挽管,R1和R2、R3分别是T1和T2的偏置电阻。
检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加到Rw 上,通过调节Rw 可以改变前置放大级输入音频信号的大小,达到音量调节的目的。
音频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1加到前置放大管T1的基极,引起集电极电流随音频信号的大小变化,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通过变压器B1耦合到功放级。
功放级电路是对称的,对于输入信号的正半周,由于T1的倒相作用使T2管的基极电位下降,T3的基极电位升高,T2导通,T3截止,T2的集电极电流通过输出变压器B2初级耦合到次级;对于输入信号的负半周,T2的基极电位升高,T3的基极电位降低,T3导通,T3的集电极电流通过B1耦合到次级,在变压器B2的初、次级又合成一个完整的正弦波,该音频信号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由于T2管导通时T3管截止,T3管导通时T2管截止,故称推挽电路。
为了克服交越失真,其工作在甲乙类,一般静态工作电流3-8mA ,T1管的集电极静态电流1.5mA 左右。
1.2.7 扬声器扬声器是换能器件,它将电能轮换成声强,扬声器种类很多,收音机常用的是恒磁动圈式纸盆扬声器它主要由环形永久磁铁、音圈、纸盆、纸盆架组成。
永久磁铁产生恒定磁场,当音频电流通过音圈时,音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在磁隙间作上一振动,音圈的振动牵动纸盆一起振动,低盆振动使周围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
二 所有元器件的识别检测记录收音机在焊接前要对所有元件进行测量,以鉴别其好坏优劣,对电解电容,二极管要工分开正负极,对于晶体管使用前还要分清极型和E、B、C,否则要把元件焊到线路板后再查找问题,就困难了,元器件测量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与晶体管。
2.1电阻器电阻并没有正负极,不存在接反的危险,电阻表皮会有一层包装,上面的不同颜色的小环可以直接读出数值,一般前两环为有效数字,第三个环为乘数即零的个数,最后一个为偏差,偏差离的前一环会远一些。
不同颜色的环代表不同的数字和乘数以及偏差,色环标志法: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数值:黑、棕、红、橙、黄、绿、兰、紫、灰、白依次表示0 、1、2、3、4、5、6、7、8、9。
第一色环表示第一位有效数字,第二位色环表示第二位有效数字,第三色环表示第一、第二位有效数字后面零的个数(10n 中的n 的数值),第四个色环表示误差,金色误差+-5%,银色+-10%(用金色或银以色环在前面分别表示阻值为×0.1Ω和×0.01Ω)。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阻值大小,测量时要注意的是:一、Ω表使用时要调好零;二、测量时应注意选择量档使指针尽量指示在中值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