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论文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723.50 KB
- 文档页数:8
《建筑材料学报》论文格式要求1 论文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单位所在城市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稿用Word 97~2003格式存储,不要用Word 2007及以上版本、PDF、LaTeX 等。
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单位名、中英文单位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必须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3~8个)。
以上英文内容单独放在中文关键词之后、正文之前。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词,尽量不使用副题名。
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开头不用定冠词。
论文摘要写成报道性摘要,即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题名已反映则可不写这点)、采用的原理(方法)和研究步骤、得出的结果。
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避免出现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一般不少于200字)。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动语态表述。
中文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不能采用英文缩写。
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也不能采用英文缩写。
2 正文正文篇幅一般在10 000字以内,包括简短引言、试验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之外,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
图表名前要有序号;其中的相关文字均以中英文同时列出;所有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
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和标值线必须写清;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文中有关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物理量用单个斜体外文字母表示(国家标准中专门规定的有关特征值除外;如要表示量的状态、序位、条件等,可对该单个字母加上下角标、阿拉伯数字以及“′”“^”等),避免用中文表示。
正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
一级标题用1,2,3,…排序;二级标题用1.1,1.2,1.3,…排序;三级标题用1.1.1,1.1.2,1.1.3,…排序;引言不排序。
题目(三号、宋体、加粗)作者(小四、宋体、加粗、1.5倍行距、居中)班级:学号:(小四、宋体、加粗、1.5倍行距、居中)摘要:氧化铝陶瓷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陶瓷材料之一,但是陶瓷材料固有的硬性和脆性使其难以加工与制造,需要与金属连接起来。
(小四、宋体、行距21磅,两端对齐)关键词:1.引言(四号、宋体、加粗、1.5倍行距、左对齐)伴随精细陶瓷材料研制工作的深人进行,高技术陶瓷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等领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支撑材料。
(小四、宋体、行距21磅、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2.塑料激光焊接(四号、宋体、加粗、1.5倍行距、左对齐)(小四、宋体、行距21磅、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表1 常用Ag基活性钎料(表题、五号、加粗)钎料组成(wt.%) 固相线(°C) 液相线(°C)Ag-Cu-Ti 70.5-26.5-3 780 805Ag-Cu-In-Ti 72.5-19.5-5-3 730 760Ag-In-Ti 98-1-1 950 960Ag-Ti 96-4 970 970图1 氧化铝/Ti界面扩散路径(图题、5号、加粗)3.金属激光焊接4.陶瓷激光焊接5. 结论参考文献[1]任建新,叶晨光.陶瓷—金属连接活性法连接现状与发展[J].电子工艺技术,1991,15(3):17-20.[2]陈登权.陶瓷/金属钎焊用钎料及其钎焊工艺进展[J].贵金属,2001,22(1):53-55.[3]任家烈,吴爱萍.先进材料的连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25-126.参考文献格式说明期刊文献[序号]作者.题名.刊名[J],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页-止页.[1]高景德,王祥珩.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J].清华大学学报,1987,27(1):1-8. 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首版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2]竺可桢.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1-3.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3]张竹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1983. 字体:中文:宋体;西文:Time New Roman。
学术论文写作标准格式要求范文(2)学术论文写作标准格式要求范文(2)----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6.主体部分6.1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可由作者自定,但一般由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
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
每一篇(或部分)必须另页起。
如报告、论文印成书刊等出版物,则按书刊编排格式的规定。
全部报告、论文的每一章、条、款、项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划一,层次清楚。
6.2序号6.2.1如报告、论文在一个总题下装为两卷(或分册)以上,或分为两篇(或部分)以上,各卷或篇应有序号。
可以写成:第一卷、第二分册;第一篇、第二部分等。
用外文撰写的报告、论文,其卷(分册)和篇(部分)的序号,用罗马数字编码。
6.2.2报告、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
序号可以就全篇报告、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长篇报告、论文也可以分章依序编码。
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
6.2.3报告、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页码由书写、打字或印刷的首页开始,作为第l页,并为右页另页。
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入页码。
可以将题名页、序、目次页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
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
力求不出空白页,如有,仍应以右页作为单页页码。
如在一个总题下装成两册以上,应连续编页码。
如各册有其副题名,则可分别独立编页码。
6. 2.4报告、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A。
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文献[A5]等。
8.3引言(或绪论)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相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汁、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材料专业导论作文范文模板英文回答: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troduction (MS&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is adiscipline that combines the study of the properties and behavior of materials with the skills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new material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MS&E professionals are involved in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including aerospace, automotive, electronics, and healthcare.The study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gin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atomic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materials. This knowledge is used to explai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ir behavior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stress, and strain. MS&E professionals also learn about the principles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which are used tocreate new materials with specific properties.MS&E is a challenging but rewarding field that offers a wide range of career opportunities. Graduates with a degree in MS&E can work in a variety of roles, includ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sales. They can also find employment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es, from aerospace to healthcare.中文回答:材料学和工程导论。
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论文写作格式要求1、封面:封面内容包括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系(部)、专业、毕业时间等信息,此页不编排页码。
2、题目:题目应概括整个论文最主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
3、摘要:①正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学位论文摘要约300~500字,应说明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
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语言力求精炼。
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②英文摘要在文后(参考文献后),内容与中文同,不超过250个实词,上方应有英文题目。
第二行写学生姓名,指导老师…等信息;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便于交流。
外文论文(设计)中文摘要:(1)标题小4号黑体,1.5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2)主体部分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3)关键词:小4号宋体。
英文摘要:(1)题目用小2号Times New Roman,1.5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2)主体部分用5号Times NewRoman,1.5倍行距;(3)关键词:小4号Times New Roman.4、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即一级、二级标题)及页码。
目录要求标题层次清晰,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1)“目录”二字,中间空2格,小2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距;(2)主体部分用小4号宋体,左对齐,段前段后为0,1.5倍行距;5、引言:在论文正文前,应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对本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有针对性的简要综合评述和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6、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
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包括:①理论分析;②研究材料和实验计算方法;③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1)正文部分①正文标题:1级标题:黑体4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2级标题:宋体加黑,小4号字,段前0.5行,段后0行;3级标题:楷体GB2312,小4号字,Times New Roman;②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字,首行缩进,1.5行距。
论文的格式范文一篇完整的论文范文论文的范文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管理学酒店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产品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物业管理/房地产连锁经营管理资产评估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搜索一下品学论文网上面什么专业的都有经济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保险金融工程税务信用管理投资学环境经济/。
(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出版物信息: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 __的要求是:(1)所列 __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__应另起一页,要求短。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1)引言、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
(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 __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特用动物教育水产养殖教育应用生物教育农业机械教育农业建筑与环境控制教育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教育农业经营管理教育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机电技术教育(电气)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印刷工艺教育食品工艺教育纺织工艺教育化工工艺教育建筑工程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财务会计教育文秘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妇幼保健医学营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眼视光学精神医学听力学医学实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蒙医学藏医学/、版者、版期)英文、论文格式的 __ 一篇论文的 __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列于论文的末尾。
论文格式写作规范附3论文撰写规范论文(设计说明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其撰写在参照国家、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的同时,应遵照如下规范:1.论文结构及写作要求论文(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
1.1 封面封面采用统一的格式(见文后)。
内容应填写完整。
1.2 题目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论文题目一般中文字数不超过25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
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1.3 摘要与关键词1.3.1 摘要摘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
1.3.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
1.4 论文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绪论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
绪论只是文章的开头,不必写章号。
1.4.2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1.4.3 结论(结果与分析)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
若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则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
论文格斯及要求目录第一部分:扉页 --------------------------------------------------------------------------------------- 1第二部分:中、英(外)文内容摘要 ------------------------------------------------------------- 2第三部分:目录 --------------------------------------------------------------------------------------- 2一、书写格式 ------------------------------------------------------------------------------------------ 2二、标题 ------------------------------------------------------------------------------------------------ 3三、篇眉和页码 --------------------------------------------------------------------------------------- 4四、图、表和公式------------------------------------------------------------------------------------- 4五、注释 ------------------------------------------------------------------------------------------------ 4第五部分:打印要求---------------------------------------------------------------------------------- 5广州歌剧院与国家大剧院---------------------------------------------------------------------------- 6第一部分:扉页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居中);其他填写内容在横线上居中(指导教师不需填写职称),使用宋体三号字。
论文格式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
2.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
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
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
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4.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4.1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4.2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4.3论文格式——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
例如94,652应写成94 652;.319,325应写成0.314 325。
科学论文格式模板科学论文是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的方法,而论文格式使行文简练、版面美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科学论文格式模板,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科学论文格式模板1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
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
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2 署名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
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有时为进行文献分析,要求作者提供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电话号码、e-mail等信息。
用小4号宋体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3 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主要内容包括: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中文名称的“内容摘要”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英文“内容提要”项目名称规定为“Abstract”,用小2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4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
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
中文名称的“关键词” 另起一行用小4号黑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黑体,一般不超过8个词,词间空一格。
英文“关键词” 另起一行,项目名称规定为“Key words”,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加粗,顶格,其内容接“Key words”后空一格,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词间用分号“;”隔开。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一、总体要求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应规范、完整,符合学校的规定和要求。
论文一律用B5纸打印,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2厘米。
1.论文封面填写封面选用白色光面纸张,并按照学校设计的固定格式填写。
题目用“小一号黑体”填写,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和日期等用“三号仿宋体”填写。
2.行距设置内容及各种标题(包括摘要、目录、致谢、参考文献)的行距设置统一选用固定值23磅。
3.字体设置(1)“摘要”(“ABSTRACT”选用“Times New Roman”)、“目录”、“致谢”、“参考文献”等字样均选用“三号黑体”,其内容统一选用“小四号宋体”。
(2)正文第一级标题选用“三号黑体”;第二、三级标题分别选用“四号黑体”和“小四号黑体”;第四级标题和正文内容选用“小四号宋体”。
4.正文撰写格式正文分章节撰写,第一级标题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连续编号,每章应另起一页,标题末尾不加标点(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标题居中排列,下空一行接写第二级标题。
从第二级标题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
如第二级标题为“1.”、“2.”、“3.”等,第三级标题为“1.1”、“2.1”、“3.1”等,第四级标题为“1.1.1”、“2.1.1”、“3.1.1”等。
正文中的标题一般不超过四级,标题层次要清晰,第二至第四级标题均单独占一行,且靠左端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前不留空格,第三、四级标题序数前要空两个汉字位置。
第一级标题序数后空两格接写标题;第二至第四级标题序数后均空一格接写标题。
5.论文字数外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要用外文撰写,字数不少于20190个字符数;其他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汉语简化文字书写(英语双学位专业除外),字数不少于10000。
6.文献查阅学生查阅与毕业设计相关的文献(不含教科书)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篇。
科研的写作方法一、论文格式1、论文内容要紧扣主题,有针对性、前瞻性、可行性。
2、用Word软件编排,纸质件和电子版各交一份。
其中,纸质件用A4标准纸(210*297mm)打印,版芯(即文字和空格等所占的范围)居中,版芯大小为38行*40字(5号字)。
3、论文书写顺序为: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二、撰写体例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需加破折号),并译成英文(实用技术报告文章可以不用)。
居中,2号黑体字。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
居中,用5号楷体字。
3、中文摘要:在正文前,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50-300字为宜。
小5号黑体。
4、关键词:在摘要下方,限3-8个。
小5号黑体。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个层次),各级标题一律顶格并使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字,序号为1,2,3;二级标题用4号黑体字,序号为1.1,1.22.1,2.2用点号分开;三级标题用4号宋体字,序号为1.1.1,1.1.21.2.1,1.2.2用两个下圆点分开。
6、正文文字:用小5号宋体字。
7、文中公式、算式和方程式均应编排序号。
计量单位和符号,缩略词应使用国家标准和国际通用符号。
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外文字符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对易混淆之处请注明。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建议累计不超过5幅。
篇【1】:物理论文格式格式要求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
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2注意事项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2.5cm,左3cm,右1.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河北大学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学年论文格式要求学年论文就是高等院校要求学生每学年完成的一篇学术论文,这是一种初级形态的学术论文。
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对一学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
每学年写一篇,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将来写毕业论文打基础。
撰写学年论文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学年论文格式相关要求。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学年论文格式的要求:1、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博士学位论文编写,硕士论文编写应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GB7713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7714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
3、定义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者提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为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4、编写要求论文必须用白色纸印刷,并用A4(2l0mmX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纸的四周应留足空白边缘,上方和左侧应空边25mm以上,下方和右侧应空边20mm以上。
5、编写格式论文构成:论文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必要时)、结尾部分(必要时)组成。
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题名页,前言,摘要(中、英文),关键词,目次页,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解释表(必要时)。
主体部分包括绪论(作为正文第一章)、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表。
附录部分包括必要的各种附录。
结尾部分包括索引和封底。
6、前置部分6.1封面6.1.l 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页,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6.1.2 封面上应包括下列内容a.分类号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
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同时应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b.密级在右上角注明密级;c.硕士学位论文用大号字标明;d.题名和副题名用大号字标明;e.作者姓名;f.学科专业名称;g.研究方向;h.导师姓名,职称;i.日期包括论文提交日期和答辩日期;j.学位授予单位;6.1.3 封面格式按附录A排版6.2 题名页题名页是对论文进行着录的依据。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学生姓名:学号:专业:院(系):完成时间:摘要以邻氨基苯酚为原料,通过,重氮化,重氮盐分解,制备邻氟苯酚,探究了温度,盐酸浓度,亚硝酸钠对重氮化收率的影响和溶剂与催化剂对重氮盐分解的影响。
又以邻氟苯酚和溴乙烷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制备邻氟苯乙醚,对比了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最终得到合成含氟手性液晶的一般路线关键词:邻氨基苯酚,邻氟苯酚,重氮化,烷基化,合成中图分类号:TQ41411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Using 2-amino phenol as raw materials, the o-fluorophenol was prepared through the reactions of diazotization and .the decomposition of diazonium salt.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density of the hydrolysis acid and the amount of sodium nitrite on the yield of diazotization,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solvent and catalyst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diazonium salts are studied.Then using o-fluorophenol and bromoethane as raw materials O-fluorophenyl ether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alkylation;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ime and molar ratio of the reactants on the reaction are compared .finally we find the general synthetic paths of fluorinated chirality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Key words: 2- amino phenol,o-fluorophenol,diazotization,alkylation,synthesis目录前言 (5)第一章国内外研究综述 (6)1.1含氟液晶材料及其制备 (6)1.1.1全氟己基苯甲酸联苯酯类液晶化合物 (6)1.1.2含氟环己基联苯液晶化合物 (6)1.1.3对三氟甲氧基苯酚酯类液晶化合物 (7)1.1.4含氟稠环衍生物类液晶化合物 (7)1.2 氟化合物的方法 (8)1.2.1 重氮化反应的机理和重氮离子的结构特点 (9)1.2.2氟硼酸直接重氮化 (10)1.3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2)第二章实验部分 (13)2.1 主要仪器 (13)2.2 主要原料及性质 (13)2.3 邻羟基苯重氮氟硼酸盐的制备 (15)2.3.1实验方法 (16)2.3.2结果与讨论 (16).2.3.2.1 盐酸对希曼反应的影响 (16)2.3.2.2 亚硝酸钠对重氮化的影响 (17)2.3.2.3 温度对重氮化的影响 (17)2.3.2.4 最佳反应条件 (18)2.3.2.5实验方法的改进 (18)2.4 氟硼酸盐的分解 (19)2.4.1分解方法 (19)2.4.2结果与讨论 (19)2.4.2.1直接加热分解 (20)2.4.2.2选择溶剂分解重氮盐 (20)2.4.2.3分解催化剂对分解反应的影响 (21)2.4..3最佳反应条件 (22)2.4.4产物的红外图谱如下 (22)2.5 邻氟苯酚的烷基化 (22)2.5.1实验方法 (23)2.5.2产物的气相色谱检测 (23)2.5.3 色谱条件 (24)2.5.4气相色谱检验结果 (24)2.5.5结果与讨论 (25)2.5.5.1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5)2.5.5.2邻氟苯酚与溴乙烷的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26)第三章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前言自1888 年奥地利科学家F. Reinitzer 发现了液晶(Liquid Crystal) ,经过近80 年的发展,液晶在相变、电学和光学等方面的理论日渐完善。
金属铝的热导率的测量班级:机111 姓名:XXX 学号:3111111111在做大学物理实验“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热导率”时,老师提问是否可以用稳态法测量良导体,本人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资料收集。
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可以表明,稳态法也可以测量良导体的热导率。
本文中选择金属铝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稳态法测量良导体的方法。
一、稳态法测量热导率的原理导热系数是表征物体传热性质的物理量,它与材料的结构、杂质的多寡和温度有关。
导热系数常用实验方法测定。
用温度稳态法测定,即先利用热源在试样内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然后再用铂电阻作为传感器的数显温度计测量其温度差,并通过测其散热速率来测传热速率,最后用傅立叶导热方程式求出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的测定原理是以法国数学、物理学家约瑟夫·傅立叶给出的导热方程式为基础的。
该方程式指出,在物体内部,在垂直于导热的方向上,两个相距为h,面积为A ,温度分别为1θ,2θ的平行平面,在t ∆秒内,从一个平面传到另一个平面的热量ΔQ ,满足下述表式:hA t Q21θθλ-⋅⋅=∆∆ (1) 式中λ定义为该物质的导热系数,亦称热导率。
由此可知,导热系数是一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能的物理量,其数值等于二相距单位长度的平行平面上,当温度相差一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所流过的热量。
图1热传导规律材料的结构变化与杂质多寡对导热系数都有明显的影响。
同时,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而变化,所以实验时对材料的成分,温度等都要一并记录。
根据装置,由傅立叶导热方程式可得:hR t Q212θθπλ-⋅⋅⋅=∆∆ (2) 式中h 为试样厚度,R 为试样圆盘的半径,λ为试样的热导率,θ1,θ2分别为稳态时试样上下平面(即加热铜盘和散热铜盘)的温度。
实验时,当传热达到稳态时,θ1和θ2的值将稳定不变,这时可以认为发热体C 通过试样圆盘上平面传入热量的传热速率与由散热铜盘P 向周围环境散热的散热速率相等。
论文资料来源的格式篇一: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商学院毕业论文文本格式规范(试行)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水平,需要对毕业论文的文本表述细节做出统一规定,特制订本规范.一、幅面毕业论文成果资料的文本,一律用A4幅面纸张。
二、封面与装订1。
封面上最醒目的(最大字体)是该资料的名称毕业论文的封面上最醒目的(最大字体)必须是课题名称,同时不得出现“课题名称”或“题目"的字样,并且封面上的课题名称必须和内页、任务书上的课题名称完全一致。
2。
封面上还应当有以下信息:学生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完成年月。
3.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规定依次为: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三、摘要及关键词1。
摘要是论文主要内容的体现,关键词是摘要主要内容的体现。
中文“摘要"规定用黑体三号加粗,居中,中间空1个字符,段前1行、段后1行;英文“摘要”规定用Times New Roman体三号加粗,居中,中间空1个字符,段前1行、段后1行。
2。
中文摘要内容用宋体小四,英文摘要内容Times New Roman体小四,行间距不超过固定值22磅,可根据内容自行调整。
3.关键词三-四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四、目录1。
“目录”规定用黑体三号加粗,居中,中间空1个字符,段前1行、段后1行;2.目录内容五号,第一级标题黑体,其它一律为宋体。
行间距不超过固定值22磅,行间距可根据内容自行调整。
五、正文1。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相同的字体、字号等).2。
各层次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3。
正文的标题层次(1)标题层次第一级:“一、”、“二、"、“三、"等;第一级标题规定用黑体四号,段前、段后各1行;第二级:“㈠”、“㈡”、“㈢”等;第二级标题规定用黑体小四号,段前、段后各0.5行;第三级:“1.”、“2.”、“3."等;第三级标题规定用宋体小四号加粗,段前、段后各0.5行;第四级:“(1)”、“(2)"、“(3)”等;第四级标题规定用楷体GB2312小四号,段前、段后各0.5行;第五级:“①”、“②"、“③”等.第五级标题规定用宋体小四号,段前、段后各0。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材料物理》期末论文太阳能电池原理及发展学院名称:数理学院专业班级:应用物理学11班学生姓名:赵子龙学号: 4014110200772014年6月太阳能电池原理及发展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
特别是在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日益加速,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处于人类历史上空前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
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大大加强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对能源(如煤,石油)的需求和使用也大幅提高,从汽车内燃机到家用用电器,无不需要能源去运作。
目前人类开发的主要能源是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然而这些能源的一方面储量有限,太阳能作为一种干净的可再生新能源,一直受到人们青睐,虽然太阳的辐射能量中只有约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但却是地球光和热的来源,因此,关于太阳能的应用研究一直受到科研人员和国家关注。
关键字:太阳能电池;发展;前景;原理Abstract:Energy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for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one of the three pillar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Especially in today's world,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whether in industry, agriculture, tertiary industry services, high-tech industry, are unprecedented in human history one of the fastest stages. Social development to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mankind, greatly strengthened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energy (coal, oil) and greatly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and use of, from automotive diesel engines to household appliances, all require energy to function. Currently human development of main energy is oil, coal and gas, fossil energy, however these energy of while reserves limited, solar as a clean of can regeneration new energy, has been by people favored, although Sun of radiation energy in the only about one-zero arrived Earth atmosphere, but is is Earth light and hot of sources, so, on solar of application research has been by research personnel and national concern.Key words: solar; development, prospects, principles1.引言由于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不断需求, 促使人们致力于开发新型能源。
太阳在40min 内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可供全球目前能源消费的速度使用1 年, 合理的利用好太阳能将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长期发展战略, 是其中最受瞩目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和发展, 以及各类新型太阳能电池, 比较了各类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和发展前景。
2.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太阳能电池发电历史自从1954年第一块实用光伏电池问世以来,太阳光伏发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比计算机和光纤通讯的发展要慢得多。
其原因可能是人们对信息的追求特别强烈,而常规能源还能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
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90年代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大促进了太阳光伏发电的发展。
其发展过程简列如下: 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光生伏特效应”,即“光伏效应”。
1876年亚当斯等在金属和硒片上发现固态光伏效应。
1883年制成第一个“硒光电池”,用作敏感器件。
1930年肖特基提出Cu2O势垒的“光伏效应”理论。
同年,朗格首次提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电池”,使太阳能变成电能。
1931年布鲁诺将铜化合物和硒银电极浸入电解液,在阳光下启动了一个电动机。
1932年奥杜博特和斯托拉制成第一块“硫化镉”太阳电池。
1941年奥尔在硅上发现光伏效应。
1954年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太阳电池,效率为6%。
同年,韦克尔首次发现了砷化镓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镉薄膜,制成了第一块薄膜太阳电池。
1955年吉尼和罗非斯基进行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优化设计。
同年,第一个光电航标灯问世。
美国RCA 研究砷化镓太阳电池。
1957年硅太阳电池效率达8%。
1958年太阳电池首次在空间应用,装备美国先锋1号卫星电源。
1959年第一个多晶硅太阳电池问世,效率达5%。
1960年硅太阳电池首次实现并网运行。
1962年砷化镓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13%。
1969年薄膜硫化镉太阳电池效率达8%。
1972年罗非斯基研制出紫光电池,效率达16%。
1972年美国宇航公司背场电池问世。
1973年砷化镓太阳电池效率达15%。
1974年 COMSAT研究所提出无反射绒面电池,硅太阳电池效率达18%。
1975年非晶硅太阳电池问世。
同年,带硅电池效率达6%~%。
1976年多晶硅太阳电池效率达10%。
1978年美国建成100kWp太阳地面光伏电站。
1980年单晶硅太阳电池效率达20%,砷化镓电池达22.5%,多晶硅电池达14.5%,硫化镉电池达9.15%。
1983年美国建成1MWp光伏电站;冶金硅(外延)电池效率达11.8%。
1986年美国建成6.5MWp光伏电站。
1990年德国提出“2000个光伏屋顶计划”,每个家庭的屋顶装3~5kWp光伏电池。
1995年高效聚光砷化镓太阳电池效率达32%。
1997年美国提出“克林顿总统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在2010年以前为100万户,每户安装3~5kWp。
光伏电池。
有太阳时光伏屋顶向电网供电,电表反转;无太阳时电网向家庭供电,电表正转。
家庭只需交“净电费”。
1997年日本“新阳光计划”提出到2010年生产43亿Wp光伏电池。
1997年欧洲联盟计划到2010年生产37亿Wp光伏电池。
1998年单晶硅光伏电池效率达25%。
荷兰政府提出“荷兰百万个太阳光伏屋顶计划”,到2020年完成。
3.太阳能电池原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能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由于他们利用各种势垒的光生伏特效应,所以也称为光伏电池,其核心是可释放电子的半导体。
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
地壳硅储量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当太阳光照射到半导体表面,半导体内部N区和P 区中原子的价电子受到太阳光子的激发,通过光辐射获取到超过禁带宽度Eg 的能量,脱离共价健的束缚从价带激发到导带,由此在半导体材料内部产生出很多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电子空穴对。
这些被光激发的电子和空穴,或自由碰撞,或在半导体中复合恢复到平衡状态。
其中复合过程对外不呈现导电作用,属于太阳能电池能量自动损耗部分。
光激发载流子中的少数载流子能运动到P—N 结区,通过P—N 结对少数载流子的牵引作用而漂移到对方区域,对外形成与P—N 结势垒电场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
一旦接通外电路,即可有电能输出。
当把众多这样小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单元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光伏电池组件,便会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输出功率足够大的电能。
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材料有合适禁带宽度非常重要。
不同禁带宽度的半导体,只能吸取一部分波长的太阳光辐射能以产生电子空穴对,禁带宽度越小,所吸收的太阳光谱的可利用部分就越大,而同时在太阳光谱峰值附近被浪费的能量也就越大。
可见,只有选择具有合适禁带宽度的半导体材料,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谱。
由于直接迁移型半导体的光吸收效率比间接迁移型高,故最好是直接迁移型半导体。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有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主要用于无电网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整个系统造价很高;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省去蓄电池,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而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集热,将光能转换为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
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
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
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
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什么是太阳能光伏技术太阳是能量的天然来源。
地球上每一个活着的生物之所以具有发挥作用的能力,甚至于是它的生存,都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的能量。
我们的地球处在离太阳差不多有一亿英里的地方。
它所截取的辐射能已经少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即大约千万分之三,即使这么小的一点能量,实际上比整个世界目前现有的发电能力还大十万倍!目前全世界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感到能量短缺,因此,人们开始求助于太阳能,以解决能源危机。
太阳能每天都能无限供应,而且数量庞大。
如果在大的电厂利用,就减少了温室效应,有些能源专家和环境保护的专家则认为,在满足人类今后能量需要方面,太阳能的热影响比任何其他替换品的热影响要小得多。
作为一种不污染环境,又取之不尽的新能源,它无处不在。
尤其是在电力供力方面,有专家认为太阳能发电最终将在电力供应中占20%。
太阳能是一种辐射能,太阳能发电意味着要将太阳光直接转换成电能,它必须借助于能量转换器才能转换成为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