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车床维护与保养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30
普通车床的操作、维护、清洁、保养详解一、工作前1、拍摄员工穿戴镜头。
解说: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系紧袖口、领口、下摆口;佩戴好护目镜。
2、拍摄员工检查手柄、开关、旋钮、旋转机构、安全装置、照明灯。
解说:检查操作手柄、开关、旋钮是否在正确位置,操纵是否灵活,刹车是否灵敏,刀架、尾座等是否锁紧,安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床头箱等旋转部位护罩是否完好可靠,光杠、丝杠等旋转部位的键、销、楔是否不超过3mm,机床照明灯为36V或24V安全电压,照明良好。
3、拍摄检查夹具、卡具情况解说:检查确认卡盘等夹具、卡具的防松脱装置(如保险销、反向螺母、安全爪、锁紧块)是否完好可靠。
4、拍摄刀架中托板、道轨、尾座加润滑油。
解说:在刀架中托板、道轨、尾座加润滑油,空跑几个回程,使润滑油与接触面充分结合。
5、拍摄观察车运转情况解说:接通电源,空车低速运转2-3分钟,并观察运转情况是否正常,查看电机、油泵。
如有异常噪音、异味应停机检查或报告维修人员。
6、拍摄检查油标解说:检查油标中液面指示高度是否合适,油面应高于油窗上红线,油路是否畅通,确认润滑。
7、拍摄检查冷却液管解说:检查冷却液管固定可靠,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因冷却液管松脱,用手扶持固定、调整时离刀近造成伤害。
8、拍摄检查脚踏板解说:检查脚踏板完好、稳固、无油污,防止操作人员在脚踏板上移动时踩空、滑倒造成伤害。
二、工作中:1、拍摄装夹工件过程解说:选择安全、可靠的吊具和方法。
若吊装大工件,机床导轨面要放置防护垫,以防碰伤导轨。
在上工件之前确保各手柄放置零位。
工件长径比超过20倍时应采用跟刀架或中心架,防止工件甩出伤人。
加工棒料超过机床头部或尾部时应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若超出300mm及以上时,还应设置牢靠有效的支撑架、中心架、防护栏等,并设置警示标志。
各类防弯、防甩装置应可靠有效。
工件偏心时应采用配重进行平衡,并装夹牢固。
装卸工件后,应立即取下扳手,防止机床突然转动时,甩出扳手。
机床保养与维护机床是我们生产的重要工具,应增加机床的维护保养,减少机床故障,为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指操作工和维修工,根据设备的技术资料和有关设备的启动、润滑、调整、防腐、防护等要求和保养细则,对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的设备所进行的一系列作业,它是设备自身运动的客观要求。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日常维护保养、设备的润滑和定期加油换油、预防性试验、定期校正精度、设备的防腐和一级保养等。
按保养周期可将机床的维护保养划分为:1、日常保养:(每天都进行,接班前、后10分钟,周末1小时。
责任人:操作者执行,检修人员检查)班前班后由操作工认真检查设备,擦拭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给予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2、一级保养:(每月一次,时间八小时。
责任人:操作者与检修人员共同完成)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辅导,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油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
3、二级保养:(每半年一次,时间24-32小时。
责任人:检修人员执行,操作者配合)以维修工为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局部恢复精度,满足加工零件的最低要求。
一、日常保养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简称例保,是指操作工每天在设备使用前、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必须进行的工作。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减少磨损,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的基础工作。
日常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是:操作者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经常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并在班前、班后填写记录;应保持设备完整,附件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无损;要经常擦拭设备的各个部件,保持油垢、无漏油,运转灵活;应按正常运转的需要,及时注油、换油,并保持油路畅通;经常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备可靠,保证设备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