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鲁班和橹板
- 格式:doc
- 大小:517.50 KB
- 文档页数:22
鲁班和橹板的教学反思《鲁班和橹板》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
故事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创造发明家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而发明橹板的故事,课文叙事具体请楚,我立足于利用朗读、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一、紧扣字词,理解文本第二课时复习,我设计了两道选字填空题,让学生进行同音异形、形似字的比较,并学会使用。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紧扣"十分吃力"、"满头大汗",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满头大汗",从而感受老艄公用竹篙撑船的辛苦,又让学生体会到隐含的鲁班的要发明“橹板”的原因。
第二自然段我紧扣鲁班的动作"两眼盯着","默默地想",让一个孩子上台来做"两眼盯着"的动作,帮助孩子理解“两眼盯着”就是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看着一个地方。
在讲解鸭子拨水时,让学生抓住"往后拨水,身子向前"来明白鸭子拨水的轻快,第四小节抓住“眼睛一亮”再现鲁班思考的过程。
二、利用倒叙、抓重点段课文第4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
为了能抓住重点我并没有采用学生习惯的顺序学习的思路。
我采用倒叙的方法:1、复习第一自然段后提出鲁班最终有没有想出好办法,设计出省力的工具?这个工具叫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到课文的最后去找答案。
并给这样的答案:想出好办法,这个工具叫“橹板”。
2、我接着提出鲁班设计的“橹板”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学生在理解第4自然段的基础上通过读、说(先……然后……再……)做等手段认识“橹板”的样子、体验鲁班制作的过程。
(强调制作与创作的区别)。
3、我再提出鲁班为什么要把“橹板”做成这个样子。
第三小节讲鸭子在水中用脚蹼拨水的样子,是鲁班发明橹板的关键之处,这里我重点抓着“拨”体会鲁班将“橹板”制作矶成鸭爪样子的原因。
三,通过表演、制作解读文本,化难为易第三自然段我先用图片让学生认识鸭子的“脚蹼”,然后边说边示范鸭子脚蹼拨水的样子,接着让学生走入情境:“现在你们就是那群小鸭子,你们的手就是脚蹼,快来拨水吧!”学生用手做拨水的样子,同时提醒学生把手并起来会游得更快些(拨与划的区别),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接着提高难度,请学生带上表情,加上动作来读这一小节,一次,两次……学生的情绪高涨,在游戏中将文本的朗读提高到了一个层次。
最新精选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23 鲁班和橹板苏教版习题精选三十七第1题【填空题】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坐船(chuán cuán)______木板(bǎn fǎn)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把反义词找出来写在括号里。
①小鸭子的脚用力往后一蹬,身子就向前游去。
______——______②老艄公撑船很吃力,鲁班做出了橹板后,老艄公就省力多了。
______——______【答案】:第4题【填空题】把下面部首相同的字写到一起。
撑摇蹼跳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写反义词。
上——______粗——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我会读(选择正确的读音)身______(shēn shēng)子等______(děng děn)着鲁______(lǔ rǔ)班盯______(dīn dīng)着【答案】:第7题【填空题】选一选,组成新字木______宀______辶______A、反B、元C、女【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根据课文《鲁班和橹板》填空①艄公______到岸边;②橹板像鸭子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按课文《鲁班和橹板》内容填写词语鲁班出神地看着,突然眼前一亮,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按课文,选一选一群______ 一根______A木棍B鸭子【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按笔画写字,填空①力气中“力”字共______笔;②已经中“已”字共______笔【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比一比,再组词根______跟______板______反______【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①上学______(以已)后,小明懂事多了。
②秋天到了,菊花______(以已)经开了。
鲁班和橹板教学设计鲁班和橹板说课稿《鲁班和橹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第四自然段。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板书:鲁班介绍鲁班。
2、继续板书:和橹板(领读,指插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
二。
初读课文1、这是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重点指导理解:吃力、对岸、盯着、扑通、安。
4、认读要求只识不写的字词。
5、各自试读课文。
逐段指名朗读,评议。
三。
指导写字。
力岸已经盯区分“已”和“己”。
四。
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写字。
第二课时一。
检查复习1、指名认读字词。
2、朗读课文。
二。
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
思考:(1)鲁班造的橹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好处结合插图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内容。
(2)他怎么想到造橹板的是什么东西启发鲁班造好的橹板你还知道哪些是因为受到启发而发明的东西a。
指名读第一、二段。
讨论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
指名读第三、第四自然段,想想:鲁班怎么想到橹板的样式的哪几个词告诉我们他看得很认真2、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结:橹板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3、练习概括各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轻轻读课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坐船—想—看鸭子拨水—做橹板—后人称呼)4,练习口述《鲁班和橹板》的故事。
三。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程度1、理解“吃力“的意思。
找出课文中哪个句子、告诉我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动作。
用简笔画画出河两岸,要求指出“对岸”。
“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换个说法,怎么说演示动作。
四。
各自想办法记住生字指名学生说说各字的记法。
着重指导“安”的写法。
学校淮阴师范学院第一学院附属小学(淮海路校区)姓名杜小四年级一年级内容23 鲁班和橹板第(七)单元教材分析:《鲁班和橹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3课,该单元以叙事为主题展开。
它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而发明橹板的故事。
课文叙事具体明白,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鲁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第二自然段写鲁班在想让船行驶得又轻快又省力的办法。
第三自然段写一群鸭子用脚蹼拨水,轻快地向前滑行。
第四自然段写鲁班仿照鸭子的脚蹼制成一种摇船工具,让船行驶得又轻快又省力。
第五自然段写人们把这种工具叫做橹板。
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课文叙事具体明白,并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通常学习的课文内容简单,而本课内容不一样,学生不是一读就懂,而且课文内容离孩子生活比较遥远,理解起来很困难。
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没有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探究,可能只有少部分的孩子真正可以用自己的话还原故事大概情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道出了质疑的重要性。
学生的任何思维活动都是从“疑”开始,又在“疑”中得以发展。
低年级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得不到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往往对文章一知半解。
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今后的语言文字的应用都有很大的障碍。
要解决这一难题,老师首先要明白如何“授之以渔”,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文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
是文章的灵魂,是曲径通幽的钥匙。
经常利用课题让学生发现问题,便于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弄清楚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运用相应的学习方法。
而班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学习面的狭隘,对语言文字接触有限,所以遇到课题往往会有许多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因此要想从题目着手质疑,须从《鲁班和橹板》质疑学文。
编号9223、鲁班和橹板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新的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文内容,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撸板的。
教学重、难点:1、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图问结合。
教具准备:识字卡、挂图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教程:一、揭示课题1、你听爷爷奶奶讲过鲁班的故事吗?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读生字:鲁、板。
说明什么是鲁班、鲁板?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
把读准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得正确、流利。
3、认读出现的生字词。
(1)正音。
(2)同音字、行近字辨析。
圆板力已往身园反刀己住深4、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5、指导读好文中长句子。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师生评议。
三、读文、探究、巩固识字。
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或问题)鲁班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你从哪里看出老艄公很吃力?指导读词:十分吃力已经累得满头大汉(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读出老艄公的吃力。
四、指导写字(田字格中前五个生字)五、小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读第1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2自然段。
(1)这节共有几句话?(2)“盯”是什么意思?做动作理解。
还有一些词也表示“看”,你知道吗?练习:“看望盯瞧”说话。
(3)指导朗读。
读出疑问的语气,要发自内心地疑惑。
2、学习第3自然段。
正在这时鲁班看到了什么?(1)指名读。
(2)“嘎嘎”、“扑通扑通”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你还能说一些象声词吗?(3)你能读出小鸭子那轻快的样子吗?指名读,评议。
《鲁班和橹板》第一课时教学案课型鲁班和橹板课时第一课时执教老坝港小学戴子云理论支撑低年级语文教学作为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续集中,但对各种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对事物探究的心理动态。
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借助各种媒体来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游戏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提高3~4倍。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根据教材特点及一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我采用逐步闯关这一模式,在教学全程中对学生进行识字、朗读的训练。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认识“鲁班”和“橹板”。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新词,学写本课6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规范写好生字。
教学难点1.读好生字词,写好“身”“安”“板”等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设计内容一、课前自主预习:1. 读《鲁班和橹板》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1.引导学生比较多媒体教室和一(1)班教室不同点。
2.出示鲁班画像介绍: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老人,你们知1.观察比较发现不同点交流。
2.看图猜人物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多媒体教室和一(1)班教室不同点,表扬学生爱观察、能发现,从而起到强化爱观察、能发现的好习惯。
道他是谁吗?3.板书“鲁班”介绍:鲁班是建筑行业的祖师爷,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他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造福人类,被誉为“中国科技发明之父”。
真了不起啊!我们一起再来喊喊他的名字。
4.出示橹板图提问:这样东西大家认识吗?板书:橹板5.比较“鲁班”和“橹板”的异同点。
6.过渡:鲁班是人名,橹板是一样物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板书“和”3.齐读“鲁班”4.认识“橹板”并读词5.观察比较交流6.完整地读题以具体的形象出示,生动有趣,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将观察比较渗透于细小的教学环节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善观察肯动脑的好习惯由“鲁”、“橹”同音不同形而产生一定的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比较记忆有较大的优势,于是我就以字音字形的比较解题导入,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1.提出要求:大声地朗读课文,在难读的词语下面点上小圆点,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师巡视,关注学生的读书姿势。
2.评价自读情况根据要求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小节号。
培养孩子借助拼音独立朗读的能力,养成认真标小节序号的习惯。
及时评价表扬,以表扬促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
三、检查自读情况1.过渡:老师看刚才小朋友们读得可认真啦!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我就来玩一个闯关游戏,有信心接受挑战吗?2.第一关:我能读准字卡片出示生字:板等已往身盯默忽安1.抽卡片读生字并能相应组词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具有很大的诱惑。
《鲁班和橹板》这篇课文很长,逻辑性也较强,很难读,生字也较多,所以第一课时任务很重,容易枯燥无味。
借助闯《鲁班和橹板》第一课时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鲁班和橹板》执教时间:2010年5月14日执教班级:执教老师:戴子云执教过程:谈话激趣:师:一(1)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咱们又见面了,昨天听蔡老师给你们上课,发现你们优点真多,上课表现好,守纪律,爱发言,书读得特别棒。
喜欢到多媒体教室来上课吗?生齐:喜欢。
师:那你发现这里和教室有什么不一样吗?生1:这里有窗帘。
生2:旁边书架上书很多。
师:真爱观察。
生3:桌椅不一样,讲台比教室大、黑板也高一些。
师:这可是新发现哦,你观察得可真够细致的!生4:这里的屏幕比教室的电视大许多。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师:瞧,我又发现了大家的新优点——爱观察、能发现。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鲁班和橹板》,期待着你们有更好的表现。
师:我们正式开始上课了,准备好了吗?【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多媒体教室和一(1)班教室不同点,表扬学生爱观察、能发现,从而起到强化爱观察、能发现的好习惯。
】一、导入揭题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老人——(出示鲁班画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生齐:鲁班。
(板书:鲁班)师:鲁班是建筑行业的祖师爷,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他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造福人类,被誉为“中国科技发明之父”。
小朋友们看见过的锯子,就是鲁班爷爷发明的。
真了不起,我们一起再来喊喊他的名字。
生齐读师:这样东西大家认识吗?生齐:橹板(板书:橹板)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生齐读。
师:爱观察的小朋友们看看这两个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鲁班橹板)生观察生1:班和板不一样。
生2:两个词的第一个字读音相同,第二个字的读音不同。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吗?生3:后面一个“橹”比第一个多了木字旁。
师:会观察。
生4:橹和鲁读音一样。
……师:小朋友们真爱观察。
(板书:在“鲁班”“橹板”之间加“和”)师:一起读读看。
(生齐读)师:鲁班是人名,橹板是一样物品,鲁班和橹板有什么关系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生齐:想。
师:那赶紧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以具体的形象出示,生动有趣,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师:大声地读读课文,在难读的词语下面点上小圆点,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好。
生自由读。
师巡视指导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小节号也标好了,圈点出来的词语会读了吗?再练练,一会儿我们可是要比赛的哦!生练读词语三、检查自读情况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有信心接受挑战吗?生齐(全班学生声音响亮):有师:准备好了吗?下面开始闯关!第一关:我能读准字(出示生字卡片)师:谁来做第一闯关者?读读这些生字。
(生积极争取)师:一(1)班的小朋友真勇敢,这么多勇士都争着打头阵呢?生1:往身盯默忽安……生2:滑驶圆生3:板、等、已……师:试着给“已”找个朋友。
生3:已,已经;……生4:盯,盯着;忽,忽然;……师:你真棒,都能主动给生字宝宝找朋友了!奖励一只小红苹果。
……师:看来第一关对于我们聪明的一(1)班小朋友们来说很简单,我宣布生字闯关成功。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有点难度的第二关了。
准备好了吗?生齐:准备好了。
师:好,勇气可嘉,闯关开始!出示:第二关:我能读准词lǔ lǔ bǎn lì mò mò tuǐ鲁班橹板吃力默默腿jià shǐ hū rán jiǎo pǔ qián驾驶忽然脚蹼向前yǐ jīng dīng zhe huá xíng yuán xíng děng已经盯着滑行圆形等jiéān wǎng shēn bō上半截安在船尾往身后拨水师:先自己练练,热热身再来闯吧!不熟的可以先在同桌那儿试试。
(学生自由读词语)师:谁第一个来试试。
(指名读)师:你真勇敢,读得真好!生1:……师:“向前”,“向”后鼻音,“前”前鼻音,注意读准。
生2:……师:其他人听准了,看他读得对不对,如果你还有不熟的正好可以学学帮你闯过这一关。
生3:往身后拨水……师:不要拖,“往身后拨水”。
生4:安在船尾,滑行,圆形……师:大家说她读得怎样?生齐:真棒!师:请她做小老师领大家读读。
生读。
师:你们今天表现得真棒!我们把拼音去掉还能过这一关吗?(课件演示去掉拼音)认为自己能过这一关的人举手。
师:真不错,都挺有信心的,那就露一手吧。
指名随意点读,适时表扬、奖励表现出色的同学。
师:让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鼓掌加油。
(学生给自己鼓掌)师:很顺利地闯过第二关!(学生欢呼)大家都比较轻松吗,看来我们得增加难度了。
想接受更难的挑战吗?生齐:想!出示:第三关:我能读通句子有一天,鲁班坐船回家,看到老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
他把木棍上半截削成圆形,就像鸭子的腿,把下半截削成扁形,就像鸭子的脚蹼。
师:这可就有难度喽!先在下面试试,不会的还可以让同桌教教你。
生自由练读师:我们就一句一句地过关吧!第一句谁先?生:……师:读得不错,还注意了停顿。
谁和他比比?生2:……师:“竹篙”是什么意思?生:用来撑船的长竹竿。
师:它是比较粗的一种竹竿。
所以小朋友们千万不能读错哦!齐读。
生齐读师:接下来谁来读读第二个句子。
生读(相机划分停顿)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生齐读师:第三句。
谁读?生读师:你“嘎嘎” “扑通扑通”读得真生动,这是两个象声词,比较特别的,注意读好!师:谁再来读一读?生读师:第四句可是最长了。
先在同桌那儿过关吧,然后推荐读得好的人来闯关吧!生自由过关。
师:你们都推荐谁来闯呀?(生跃跃欲试)师:看来,小朋友的实力不可小看呀!指名读师:你们说说她读得怎样?生1:她“上半截”读得不够顺,应该这样“上半截”。
师:你听得真仔细。
生2:要注意停顿的地方要时间长点。
师:说的对,你来试试吧!生读师:这么快就把这些长句子读通顺了。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生齐读)师:大家表现这么好,看来过最后一关也很有信心哦!这可是最难的一关。
(出示:第四关:我能读通文)我们来比赛分段读课文,准备好了吗?师:谁愿意代表大家来读第一段。
(生1读第一自然段)师:其他小朋友注意听了吗?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来举手帮帮他!生:他把“老艄公”的“艄”读成了第四声,应该是第一声。
师:你的耳朵真尖!你来读读看吧!(指名刚才的学生读)(生2读第二自然段)师:他读的怎么样?生:真好。
师:喔有一个小小的提醒,如果声音能再大一些,就更棒了。
(生3读第三自然段)师:谁来评价他读的情况?……师:今天大家在闯关游戏中表现出色极了!让我们再次为自己的顺利过关鼓鼓掌!生热烈鼓掌。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具有很大的诱惑。
《鲁班和橹板》这篇课文很长,逻辑性也较强,很难读,生字也较多,所以第一课时任务很重,容易枯燥无味。
借助闯关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既让学习活动不至枯燥,又能提高效率。
在游戏中学习,轻松易懂,寓教于乐。
】四、总结课文师:读了课文,那鲁班和橹板有什么关系呢?快点再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填空:鲁班橹板。
)师:谁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生:鲁班发明了橹板。
(课件出示:鲁班发明了橹板。
)五、教学生字出示:力已往身安板师:学语文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