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车辆对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97.98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车辆超限超载对公路的危害及治理分析1. 引言1.1 引言车辆超限超载是指车辆在超出规定的载重、高度、长度等限制的情况下行驶。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违规,而且对公路交通安全和公路建设造成严重危害。
超限超载现象在我国的公路交通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超限超载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增加了公路的结构负荷,导致公路损坏加剧;影响公路交通秩序,造成交通事故的风险增加;增加了路政部门的管理难度和成本,使公路运输行业的规范化程度降低。
为了有效治理超限超载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强化法规法制建设,加大监管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提高道路建设质量等方面。
超限超载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如监管难度大、相关部门之间协作不畅、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
2. 正文2.1 超限超载的定义超限超载是指车辆在载重、尺寸或轴重等方面超出法定标准或规定的限制范围,从而导致超载现象。
超限超载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车辆本身的尺寸或重量超过规定的标准,如车长、车宽、车高超过法定限制值;二是车辆在运输货物或乘客时,超出了法定的载重标准或轴重限制。
超限超载不仅会给公路交通安全带来巨大风险,还会对公路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坏,加剧路面磨损和塌陷的程度,缩短路面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影响公路运输效率。
超限超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重了道路损坏程度,加剧了交通拥堵和事故风险;二是增加了公路维修成本和频率,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三是对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四是危害了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和利益。
为了有效治理超限超载现象,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技术设备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和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等。
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有效减少超限超载对公路造成的危害,确保公路交通安全和畅通。
2.2 超限超载对公路的危害1. 对路面的损害:超限超载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辆重量超过公路设计荷载限制,容易造成路面磨损加剧,路面沉陷,裂缝扩大等现象。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车辙防治的探讨重载交通对于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而车辙的防治也是现在交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车辙防治展开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重载交通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1. 车辙的形成:重载交通通过沥青路面时会加剧路面的磨损,导致路面表层产生细微的裂纹,当雨水侵蚀时,裂纹会扩大并形成车辙。
2. 路面的损坏:重载车辆通过后,路面会出现沉陷、裂缝和坑洞,影响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 维护成本增加:重载交通导致路面的频繁维护和修复,增加了公路维护的成本,影响到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二、沥青路面车辙防治的挑战1. 技术难题:传统的沥青路面材料对于重载车辆的抗压能力较弱,无法有效抵御重载车辆对路面的冲击。
2. 成本高昂:采用抗压能力强的特种路面材料或者进行路面加固等工程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成本较高。
3. 兼顾环保:防治车辙的还需考虑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这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三、解决方案1. 加强路面材料的研发:推动新型路面材料的研发,提高沥青路面的耐压性和抗冲击性能,以适应重载交通的需要。
2. 采用新型材料技术:如使用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改性沥青等技术,以提高路面的耐磨和耐压性能。
3. 加强路面维护管理:定期对重载交通较为集中的路段进行路面维护和检查,及时修复路面的损坏部分,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4. 加强科技手段: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重载车辆通行路段进行监测和分析,帮助规划优化公路路线,减轻交通对路面的影响。
四、参考案例1. 美国某地采用了新型聚合物改性沥青,广泛用于重载交通较为集中的路段,增加了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有效防治了车辙的产生。
2. 欧洲某国对重载交通密集路段进行了路面加固工程,采用了特殊的路面增强材料,有效减少了路面的磨损和车辙的形成,提高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重载交通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有效防治车辙的产生,建议采取新型路面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加强路面维护管理、借助科技手段等措施来应对挑战。
浅析超载车辆对路面的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的因素,其一为结构的合理性;其二为施工质量的优劣;其三为运营车辆的型式是否与设计要求车型相一致。
有关结构与施工质量对路面的影响,已有大量的文章进行剖析,这里仅对第三个问题,即超载车辆对路面的影响进行讨论。
近2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公路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发展更快。
然而伴随着公路的发展,交通量的增加更加迅猛。
在现有交通量的构成中,中型以上载货车辆占60%~70%,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载货车辆中,除空车外,80%有超载现象,车辆超载率从50%~200%不等。
正是这部分超载车辆加速了路面的破坏,使得大修期变短,养护费增高。
交通部门认识到了超载车辆对道路的危害,提出了一些限制车辆超载的规定,但由于执法不严,收效甚微。
所以,分析超载车辆对路面的影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超载车辆对路面设计弯沉值和厚度的影响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控制指标,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底基层进行弯拉应力验算;采用多层弹性层状理论公式进行计算,并以BZZ-100为设计标准轴。
各种车辆采用下式进行轴载换算:(1) 式中:N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n 1—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P —标准轴载;P 1—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C 1—轴数系数;C 2—轮组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kN= ∑ C 1×C 2×n 1 (P 1/P)4.35i=1公式中除P 1以外均为定数,P 1的变化,是随车辆所拉货物的重量而变的。
一辆额定吨位的东风EQ-140载重汽车折算为BZZ-100标准轴的数量为:n =1×1×(69.2/100) 4.35=0.2016(次)而一辆额定吨位的黄河jn-150载货汽车折算为bzz-100标准轴的数量为: n =1×6.4×(49/100)4.35+1×1×(101.6/100)4.35=1.3589(次)尽管黄河JN-150额定吨位较东风EQ-140额定吨位只多3.26吨,但折算为标准轴时,一辆黄河车却是一辆东风车的7.3倍。
环球市场工程管理/-285-浅析车辆超限超载对公路的危害和治理张献勇安阳县交通运输执法所摘要:车辆超限超载会对公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公路部门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这种危害,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超限运输进行依法治理,依法保护路权和路产,使公路的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本文针对车辆超限超载对公路的危害,提出了治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限超载;危害;治理1.车辆超限超载对公路的危害1.1对公路和桥梁造成严重损害公路上行驶的大量运输车辆都超过了公路的实际承载能力,使公路受到严重的损坏,使公路的使用年限缩短。
车辆超限超载运输会对路面造成几何级数的损坏,专家指出,车辆轴载质量超过标准轴载质量一倍的时候,车辆行驶沥青路面一次等于标准车辆行驶256次,而行驶水泥路面等于标准车辆行驶65536次。
轴重超限运输会使水泥路面使用年限缩短40%,沥青路面缩短20%—30%。
车主超限运输盈利1元,会使公路付出100元的损坏代价,使路面出现变形、网裂、坑槽、松散等现象,大大增加了维修的费用。
1.2对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车辆超限超载严重,大大降低了车辆的技术状况,降低了车辆的稳定性,使其刹车性能、悬挂承荷能力、转向可靠度变差,增大了轮胎爆胎的可能性,易引起交通安全事故。
另外,车辆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加剧了其磨损的程度,大大缩短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近些年我国发生的很多群伤群死的重大交通事故,好多都和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
1.3对运输市场秩序造成影响超限超载运输使运输市场的秩序被严重扰乱,造成了恶性竞争。
因为运输力供大于求,竞争比较激烈,所以承运者竞相压低运输的价格,造成必要的运输价格比正常的运价水平低的现象,承运者为了降低低价运输造成的损失,只能多载超载货,所以形成了越压价越超载的恶性循环。
1.4使汽车行业发展畸形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情况得出,运输的车辆专业化和大型化使运输的成本降低,因此制造大型化的车辆使发展的趋势。
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摘要:沥青路面长期在车辆行驶作用和自然影响下,会发生很多病害。
文章分析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提出其治理措施,以及提高路面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对策引言现在我国交通行业取得很大的发展,沥青路面也随之被应用的越来越多。
这是因为沥青路面具有养护时间短、适应强等优点,然而市区沥青路面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病害。
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1)坑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材料不合格、水损坏、车辆超载等原因引起的。
2)麻面与松散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使用的沥青稠度偏底,用量偏少或沥青加热时温度过高,与矿料粘附力不足;矿料级配偏粗、过湿,或在低温、雨季施工等。
3)沥青路面形成拥包的缘由重点是因为沥青面层中沥青比重超标、粘度与软化点不高,矿料级配不合理,细料超标,草成面层材料自身的高温抗剪强度降低,在行车作用下形成拥包。
而且还有交通量的大小,车辆超载情况,温度,路线线型,路面设计,路面材料等都会引起沥青路面出现拥包现象。
4)沥青砼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沥青材料老化,路面基层结构设计不当、施工质量差、配合比不当、拌和不均、车辆严重超载等原因造成路面承载力下降。
二、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一)沥青路面裂缝沥青路面裂缝按其成因不同划分成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与网状裂缝三种。
横向裂缝的形成重点由于实际的气温条件、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等影响。
纵向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地基和填土在横向不可避免的不均匀性所造成的,尤其是在旧路基扩展地段,因为土质台阶处理不规范、分层填筑厚度与压实度控制不足,特别在有表面水渗入的前提下,其地段通常是纵向裂缝的高发区。
面层裂缝一旦发生冲刷、唧浆就会产生以缝为中心的下陷形变,同时引起裂缝两侧产生新裂缝甚至碎裂破坏。
(二)沥青路面车辙车辙是路面结构层与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造成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所形成的累积永久变形。
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关键原因是沥青路面构造与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原因,机上气候、交通量与交通构成等外界原因。
超载对道路路面的影响与应对措施解析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教授和专家,我在多年的从业经验中见证了超载对道路路面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超载指的是车辆行驶时超过其设计荷载能力的情况,这不仅给道路设施造成了损害,还给交通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减少超载对道路路面的影响。
首先,超载对道路路面的最直接影响之一是引起路面沉降和损坏。
超重的车辆会对道路路基施加过大的压力,导致路基土壤的压实和沉降。
这会造成道路表面出现沉降、裂缝和坑洞等问题,不仅影响交通畅通,还增加了车辆行驶安全的风险。
此外,超载还容易引起路面的断裂和损坏,使路面寿命缩短,增加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针对超载对道路路面的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几项应对措施。
首先,建立科学的超载检测和监测机制十分重要。
通过使用先进的称重设备和监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车辆的荷载情况,并及时发现超载现象,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还可以利用电子称重设备等技术,实现对道路上行驶车辆的动态监测,提高超载执法的效果。
其次,要加强对超载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严格执法,对超载违法行为加大惩罚力度,提高处罚金额,加大监管频次。
要加大对超载行为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超载行为,特别是对频繁超载的企业和车辆进行重点打击和惩处,以起到震慑作用。
再次,提高道路路面的承载能力,是减少超载影响的关键。
要根据不同道路的使用情况和运输需求,合理选择材料,科学设计和施工。
采用高强度的路面材料,加大路面厚度和加固措施,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温度感应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对路面温度和载荷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引起路面损坏的问题。
最后,要优化和完善超载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超载的界定和处罚依据,规范超载执法程序和标准。
加强对超载行为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车辆驾驶员的超载风险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超载治理的良好氛围。
总而言之,超载对道路路面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通过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减少影响并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而高速公路的路面质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道路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是高速公路常见的路面类型,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害,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高速公路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类及原因分析1. 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指路面出现各种形状和大小的裂缝,包括疲劳裂缝、反射裂缝、变形裂缝等。
其主要原因是路面材料老化、变形应力积累、车辆荷载作用、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
在高速公路使用过程中,路面承受着大量来自车辆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裂缝。
2. 泛油泛油是指沥青路面出现油斑、油污等现象,主要原因是路面配合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规范、车辆漏油等原因造成的。
泛油不仅影响路面的美观度,还会影响驾驶安全和路面的抓附性能。
3. 路面起砂路面起砂是指路面表面粗糙度增大,出现石粒脱落和颗粒分离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路面材料老化、车辆荷载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
路面起砂不仅影响行车的舒适性,还会增加车辆油耗和路面维护成本。
4. 鼓包1.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推动高标准的原材料应用,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完善检测手段,提高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减少沥青路面病害的发生。
2. 完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加强工艺管理,对路面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严格控制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确保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抗压性。
3. 加强养护管理建立健全的养护管理制度,加强路面的定期检测和养护工作,及时修复裂缝、填补坑洞,加固路基,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加强对车辆漏油和超载行为的监管,减少车辆对沥青路面的损坏,保护路面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
5. 强化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沥青路面管理信息系统,对路面病害进行及时记录和分析,并采取科学的修补和维护措施,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维护水平。
三、结语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沥青路面作为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类型,其病害的防治是保障高速公路安全和持续使用的关键。
关于车辆超限超载对公路的危害及治理分析
自从机动车的普及以来,国家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出现了超限超载。
超限超载有害公路的安全使用,对公路和桥梁结构安全造成了威胁,严重影响到路面可靠性,安全性较差,投资延迟大,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社会和财政损失也极其巨大。
负责公路建设和管理的主管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超限超载的
行为的监管和管理,保障车辆载重的安全行驶。
其中,完善路线对重车的负荷规则,制
定限量规则,提高处罚难度,防止超限超载的行为发生,应当加强交警部门的执法力度,
定期开展超限超载的专项封闭式勤务检查,督促车辆管理单位严格控制车辆的载荷,不得
违反规定。
另外,加强公路建设和维护,提升公路行驶质量,合理配置路面铺装质量和路桥部署,以满足高速公路不同车体和货物的正常使用,严格完善车辆制度,更新路面材料,改善行
车环境,添加交通设施。
此外,发展先进的车辆超载监控技术,实施车辆超载监控管理,严格完善路政管理,
每次车辆通过路口设备进行重量检测,根据车辆按规定进行识别并自动辨认,强化超载车
辆的捕捉、受罚制度,以更大的力度打击超限超载行为,以确保公路安全行驶。
以上就是车辆超限超载对公路的危害及治理的分析。
在讨论中,提出了完善路线对重
车的负荷规则,加强公路管理和有效控制车辆载重,加强超限超载的技术管理,以及坚持
严格的道路政管理,保证公路安全等措施,以期解决超限超载影响公路安全的问题。
关于车辆超限超载对公路的危害及治理分析车辆超限超载是指车辆在道路运输过程中超过法定的载重限制或尺寸限制。
超限超载是公路运输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会对公路安全造成极大危害,还会导致公路损坏、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本文将就车辆超限超载对公路的危害以及治理分析进行探讨。
一、车辆超限超载对公路的危害1. 危害公路安全。
超载车辆的车辆动力学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制动距离显著增加,容易发生侧翻、碰撞等事故,给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带来威胁。
2. 加剧路面损坏。
超载车辆经过路面时,由于超重导致道路磨损加剧,出现龟裂、坑洼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3. 造成交通拥堵。
超载车辆行驶速度慢,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容易导致车流密度增大,交通阻塞,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
4. 增加环境污染。
超载车辆由于燃油消耗增加,排放物也相应增加,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加剧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二、车辆超限超载的治理分析1. 严格执法。
加大对车辆超限超载的执法力度,加强现场执法检查,依法对超载车辆进行处罚,并及时纠正违法行为。
2. 完善监管体系。
建立完善的车辆超限超载监管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违规记录,提高车辆超限超载的监管效能。
3. 加强教育宣传。
加强对驾驶员、车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普及车辆超限超载危害知识,增强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4. 完善惩罚机制。
建立健全的违法处理机制,对超限超载车辆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加大查处力度,形成震慑效果。
三、结语车辆超限超载问题严重危害公路安全和公共利益,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进行治理。
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管水平,提高违法成本,完善教育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的合力,共同维护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还应加强对公路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改造,提升公路承载能力,为减少车辆超限超载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能够有效解决车辆超限超载问题,保障公路安全和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