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之园林草地的设计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2.76 KB
- 文档页数:2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先写总结——————————————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一概念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1、政治文化方面2、游乐休憩方面3、科普教育方面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1、市级公园2、区级公园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1、面积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五公园的游人容量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1、活动内容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2、设置因素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公园面积的大小七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继承和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各类园林⽤地的(地形)设计要求各类园林⽤地的(地形)设计要求园林地形设计应与园林绿地总体规划同时进⾏。
在设计中,必须处理好⾃然地形和园林建设⼯程中各单项⼯程之间⼤空间的关系,做到园林⼯程经济合理、环境质量舒适良好、风景景观优美动⼈。
这是园林地形设计基本⽬标所在。
1.平地(坡度在3%以下):具有⼀定坡度的相对平整的地⾯。
为避免⽔⼟流失及提⾼景观效果,单⼀坡度的地⾯不宜延续过长,应有⼩的起伏或设计成多⾯坡。
平地坡度的⼤⼩,可视植被和铺装情况以及排⽔要求⽽定。
(l)⽤于种植的平地:如游⼈散步草坪的坡度可⼤些,介于1%-3%较理想,以求快速排⽔,便于安排各项活动和设施。
(2)⽤于构筑物:坡度可⼩些,宜在0 3% -1.0%之间,但排⽔坡应尽可能多向,以加快地表排⽔速度。
如⼴场、建筑物周围、平台等。
2、坡地:坡地⼀般与⼭地、丘陵或⽔体并存。
其坡向和坡度⼤⼩视⼟壤、植被、铺装、⼯程措施、使⽤性质以及其他地形地物因素⽽定。
坡地的⾼程变化和明显的⽅向性(朝向)使其在造园⽤地中具有⼴泛的⽤途和设计灵活性。
如⽤于种植;提供界⾯、视线和视点;塑造多级平台、围合空间等。
当坡地坡⾓超过⼟壤⾃然安息⾓时,为保持⼟体稳定,应当采取护坡措施,如砌挡⼟墙、种植地被植物及堆叠⾃然⼭⽯等。
坡地根据坡度的⼤⼩可分为缓坡地、⼱坡地、陡坡地、急坡地和悬崖陡坎等。
(1)缓坡地:坡度在3%-1%之间(坡⾓为2°-6°),在地形中属陡坡与平地或⽔体间的过渡类型,道路建筑布置均不受地形约束,可为⼈们活动场地和种植⽤地,如作为篮球场(坡度取3%-5%)、疏林草地(坡度取3%~6%)等。
(2)中坡地:坡度在10% -25%之间(坡⾓为6°- 14°)。
在建筑区需要设台阶,建筑群布置受限制,通车道路不宜垂直于等⾼线布置。
坡道过长时,可与台阶及平台交替转换,以增加舒适性和平⽴⾯变化。
(3)陡坡地:坡度在25%-50%之间(坡⾓为14°-26°)。
浅谈园林植物设计要点与技术管理难点应对策略摘要:城市园林中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精心的设计,可以使市民尽情的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韵味,净化周边环境,减轻市民压力。
城市园林的植物是园林设计主要因素,使园林具有生命力。
合理的选择可以体现出植物特有的观赏价值,精心的设计使不同植物的形状、色彩相得益彰,有利于城市绿化和城市居民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园林设计;设计要点;技术管理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园林工程已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对于园林施工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其不仅可以提高园林施工效率,提升经济利润,并且还可以有效缩短工期,控制成本的增长。
所以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管理,采取新的技术方法,解决一切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园林施工管理水平。
1.园林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性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园林景观趋于和谐完善,为园林增添更多的色彩。
合理搭配园林植物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将高矮不一的植物分层次设计,可以使园林景观看上去更加紧凑;在面积较大的景观中种植高大的树木,在面积较小的景观中种植花卉和植被,不仅可以对景观空间实施科学的利用,视觉效果也会更加强烈。
同种园林植物的排列方式不同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例如圆形排布给人以圆润和谐之感,矩阵排列则给人以约束条理之感,人们置身在这样的园林景观之中,会与大自然融于一体,并逐渐被自然之美所感染,心灵上也会更加纯粹,返璞归真。
2.植物景观艺术布局2.1 绿地地形与乔木冠形的配置。
根据绿地的类型,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合理选择植物。
形成不同功能的园林绿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不同的植物景观布局、配置形式,能构形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
一般来说,植物树形有圆冠形、圆柱形、垂枝形、尖塔形、卵圆形等,在布局群体景观时,应注意形态之间的对比与调和以及轮廓线天际线的变化,才能构成美妙的画面。
几种主要乔木形态:1、圆冠形乔木----如国槐、千头椿、白蜡、香樟等;2、尖塔形乔木----如杜松、铅笔柏、罗汉松等;3、卵圆形乔木----如南洋楹、枫杨、榉树、栾树等;4、垂枝形乔木----垂柳、垂枝榆、垂枝槐;5、圆柱形乔木----圆柏、侧柏等;2.2 景观植物树种的选择。
园林绿化设计说明园林绿化设计指的是在园区、公园和建筑物周围创造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一种美化环境的方式,还是创造健康、可持续和宜居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景观美化和人类活动的需求等。
本文将就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园林绿化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
保护环境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园林绿化设计可以在城市中创造洁净的空气、清新的水源和健康的土壤。
通过选用适宜的植物物种、合理的施工和管理方式,园林绿化设计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改善城市气候和水质。
同时,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还可以采用生态景观和雨水回收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
其次,园林绿化设计应注重生态平衡。
在城市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至关重要,而园林绿化设计可以创造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在园林设计中加入湿地、森林和草地等生态景观,可以提供不同物种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此外,还可以采用天然材料和生物性防止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再次,园林绿化设计应注重景观美化。
美化环境是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和景观结构等手段,可以在城市中创造出美丽而宜人的景观。
例如,选用花草树木并合理布置,可以创造出四季不同花卉开放的景象。
另外,还可以利用水景、雕塑和艺术装置等元素,为城市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
最后,园林绿化设计应注重人类活动的需求。
城市是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因此园林绿化设计应考虑人类的生活需求和活动习惯。
例如,在园区、公园和广场等场所设置休闲设施、游乐设备和户外运动场所,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健身需求。
此外,还可以在设计中考虑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无障碍通道等便利设施,提高城市居住者的出行便利性。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设计是创造和保护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景观美化和人类活动的需求等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创造出健康、可持续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景区绿化工程方案设计规范一、前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绿化工程已经成为了景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绿化工程不仅可以提升景区的整体观赏价值,还可以改善环境、增加氧气量,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景区绿化工程方案设计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化景区绿化工程的设计标准,明确相关的技术要求,提高景区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景区绿化工程的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公园等各类游览场所的绿化工程设计及建设管理。
三、景区绿化工程方案设计1. 应根据景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合理规划景区内植物的种植布局和种类选择,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周期、花期、叶期等因素。
2. 根据景区内路线的安排,结合植物的特性,设计合适的绿化带,并合理设置休息点、观景点等。
3. 在景区内设置花园、草坪、湖泊、溪流等景观元素,增加景区的观赏和游览价值。
4. 在景区内合理设置草本植物、乔木、灌木和花卉,以丰富景区内的植被类型,提高景区的景观质量。
5. 对于景区内现有的老林、古树名木等特殊植物,应设计合理的保护方案,确保其在新建景区期间得到充分的保护。
6. 考虑景区内植物的生态环境,保留并合理规划景区内的湿地、山地等自然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7. 在景区内设置庭院、花坛、观赏水池等景观元素,以增加景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8. 设计合理的绿化灯光系统,以保证景区内夜间的照明和观赏效果。
四、景区绿化工程技术要求1. 植物种植应根据植物的需求和生长周期选择合适的土壤,并对土壤进行改良和调整。
2. 对景区内的大型乔木和灌木,应进行合理修剪和保养,以保持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整体景观效果。
3. 对于景区内的草坪、花坛和庭院等景观元素,应进行定期修剪和养护,以保持其整洁和美观。
4. 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保证景区内植物的生长需要,并对植物进行合理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如何在园林设计中发挥植物的观赏艺术摘要:本文从植物的观赏特性出发,从植物的高低大小、色彩、质感等三个难点及重点分述如何在园林设计中充分体现园林植物的观赏艺术。
植物观赏性的体现同样遵循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观赏植物搭配园林艺术植物观赏性的体现同样遵循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
植物的观赏要素包括如下五个部分:植物的高低大小、色彩、质感、叶子类型、形状。
以下就植物的观赏特性中的高低大小、色彩、质感三个难点及重点要素讲述,如何在园林设计中表现植物的美。
1.植物的高低大小搭配从园林设计的图纸表达来看,植物大小依照树冠的大小进行分类,分为大、中、小乔木、多分枝高灌木、造型球类植物及地被植物、草坪等。
1.1大、中乔木的设计要点。
1.1.1一般冠幅舒展、胸径在15cm以上都可以选择作为大乔木。
而中乔木则是低一个档次,大乔木是空间构成的构架,起着主导作用,应该首先安排大乔木。
大乔木可以形成“天花板”的空间,大乔木最适合应用于“灰空间”。
1.1.2大乔木是组团空间中的主景树,所以,主景树允许在组团中以一棵的形式出现,而不必要遵循成片配置的原则。
大乔木可以提供荫凉,所以在主要活动场地、建筑的西南面可以配置大乔木。
1.1.3大乔木、中乔木可以形成框景的作用。
作为骨干树种的大中乔木树种选种要单纯,不可片面地追求种类,罗列得太多,像标本园一样,给人以繁琐杂乱的感觉。
1.2小乔木及多分枝高灌木设计要点。
1.2.1此类植物不高,比较密集,在人视觉的高度范围,起到障景作用,且在提高住宅区的绿量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障景植物在空间构成上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在视线高度的范围,可以障景、指引空间、形成私密空间,亦是形成空间“墙壁”作用的植物类型。
1.2.2此类植物比大中乔木低矮,所以在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中展现出更具人格化的细腻装饰。
此类植物为人关注,极易形成焦点作用,所以此类植物应该具有良好的观赏特性。
2023春批次期末园林规划设计(考试课)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那些植物喜欢荫蔽的环境()。
(2 分)A.玉簪B.麦冬C.八角金盘答案:ABC2.由园林植物分割空间的类型()。
(2 分)A.开敞空间B.半开敞空间C.覆盖空间D.封闭空间E.垂直空间答案:ABCDE3.从设计形式上分,花境主要有()。
(2 分)A.单面式花境B.双面式花境C.对应式花境答案:ABC4.下列不适宜在儿童公园中种植的植物有()。
(2 分)A.夹竹桃B.枸骨C.悬铃木答案:ABC5.园林设计需经过、、、详细设计、五个阶段完成()。
(2 分)A.基地调查和分析B.任务书C.施工图D.方案设计E.照明设计答案:ABCD6.四株同一树种配置忌用的形式有()。
(2 分)A.正方形B.直线C.等边三角形答案:ABC7.我国的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有()。
(2 分)A.一板两带式B.二板三带式C.三板四带式D.四板五带式答案:ABCD8.下列花坛中,不以观叶为主的花坛形式有()。
(2 分)A.花丛式花坛B.盛花花坛答案:AB9.下列植物在秋季呈红色或紫红色的有()。
(2 分)A.枫香B.鸡爪槭答案:AB10.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基本形式()。
(2 分)A.排列式B.集团式C.自然式D.图案式答案:ABCD11.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有哪几种()。
(2 分)A.乔木、灌木B.藤本植物C.草本植物D.花卉及竹类答案:ABCD12.模纹花坛的植物选择要求()。
(2 分)A.生长缓慢B.枝叶细小、株丛紧密C.萌蘖性强答案:ABC二、判断题13.植物造景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
(2 分)答案:正确14.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时,由于儿童视线低,绿篱修剪高度不宜过高,微缩景观园林植株选用低矮品种,或多用修剪植物。
(2 分)答案:正确15.疏林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护距离比紧密结构的较差。
小区景观草坪工艺做法
小区景观草坪工艺做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理:在清理掉石头、水泥石灰等杂物后,进行翻耕,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保水能力。
2.翻耕:土壤深翻至草坪床面以下30cm,确保土壤基础无明显空隙。
3.粗平整:按照草坪对地形要求对初期的草坪进行整理,如自然式的草坪应有适当的坡度;规则式的草坪要求平整。
4.灌溉排水:接下去要做的是排灌系统的灌溉部分——供给草坪不足的水分。
常见的喷灌系统分为3种类型:有时,草坪区域水分过多,就要进行排水。
常规的排水方式分为地表排水和非地表排水。
具体方式由项目公司和景观设计师协商确定。
5.坪床处理:坪床层包含种植土壤层和砂床层两部分,坪床处理分为经济型和理想型,具体做法如下:种植土壤层:坪床的土壤部分建议选择优良表层种植土,以园林一级种植土壤理化指标为基准。
土层厚度压实状态下为20~30cm左右,没有杂草、杂物,如果需要改良可以用有机肥等。
以上处理完成之后,坪床土壤要充分浇水1-2次,用滚筒滚压,由人工采用刮板操作将整个坪床基层处理平整。
这个环节是草坪建植坪床处理的重要节点。
以上是小区景观草坪工艺做法,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第二节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二、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第三节景与造景第四节地形地貌的利用和改造一、园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二、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三、园林地形地貌的设计第五节园林建筑及设施在园林中的设计原则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园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林绿地的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
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
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
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
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
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第一部分.一般原则一、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进行园林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
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
二、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一)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种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门、主要道路、整形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采用自然式种植。
如右图:不同位置种植的植物形态、大小是不同的,才能创造出协调、多彩的景观。
(二)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
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即使一季节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它季节的植物,否则一季过后,就显得极为单调。
(三)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四)配置植物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
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远观常看整体、大片效果,如大片秋叶,看才欣赏单株树型、花、果、叶等姿态。
更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庭园种植方式的配置,切忌苗圃式的种植。
配置植物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
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三、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按照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例如行道树满足主要功能蔽荫的同时,要求选择树干高,容易成活、生长快、适应城市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
而绿篱要求选择上下枝叶茂密,耐修剪能组成屏障的树种。
种在山上的植物,要求耐干旱,并要衬托山景。
水边植物要求能耐湿,且与水景相协调。
在纪念性园林中,可以种些象征纪念对象性的树种和被纪念人所喜爱的树种等。
室外绿化工程草地施工方案一、施工目标本次室外绿化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在园区内部分区域进行草地绿化工程,提升园区绿化水平,改善环境,打造美观的园林景观。
二、施工范围本次草地绿化工程的施工范围为园区内部分区域,具体包括A区、B区、C区等草地绿化区域。
三、施工内容1. 土地准备工作: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杂草、垃圾等,确保土地平整,易于施工。
2. 地面铺设:选用优质的地被草种或草皮进行铺设,保证铺设质量。
3. 灌溉系统建设:在草地铺设完成后,进行灌溉系统的建设,确保草地能够得到充分的水分供应。
4. 草地养护:定期修剪、施肥、除虫等,保持草地的健康生长状态。
四、施工步骤1. 土地准备工作(1)清理施工区域,清除杂草、垃圾等。
(2)对土地进行平整处理,确保土地平整。
(3)进行土壤松土和施肥,提高土壤肥力。
2. 地面铺设(1)选择适合施工区域和环境条件的地被草种或草皮。
(2)进行地被草种或草皮的铺设,保证铺设质量。
3. 灌溉系统建设(1)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包括喷灌、滴灌等方式。
(2)对铺设完成的草地进行灌溉系统的建设,确保草地能够得到充分的水分供应。
4. 草地养护(1)定期修剪,保持草地整洁、平整。
(2)施肥、除虫、保持草地的健康生长状态。
五、施工方案1. 选用地被草种或草皮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2. 土地平整处理时,应采用机械化的方法进行,确保土地平整度。
3. 灌溉系统建设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水资源情况进行设计,既要保证草地的水分供应,又要节约水资源。
4. 草地养护时,应根据草地的生长情况,定期修剪、施肥、除虫等,保持草地的健康生长状态。
六、施工质量控制1. 对施工区域进行细致的土地准备工作,确保土地平整。
2. 选择优质的地被草种或草皮进行铺设,确保铺设质量。
3. 灌溉系统的建设和调试,确保草地能够得到充分的水分供应。
4. 定期对草地进行养护工作,保持草地的健康生长状态。
北京园林/第27卷,总第98期/2011(4)缀花草坪也称为野花组合,起源于西方草坪业发展较早的国家。
它以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配以一二年生及多年生宿根观花植物,形成缀花草坪。
根据园林规划设计的形式,缀花草坪不受空间尺度大小约束,多采用自然形式,依附自然地形的连绵起伏、河流两岸的蜿蜒,创造原野草地的野趣与风光。
1缀花草坪的优点缀花草坪因为有多种多年生及一二年生花卉的参与,因此与单纯的禾本科草坪相比具有花卉强健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的特点。
自然界没有整个生长季都花开不断的花卉品种,但是混合了多种花卉的野花组合则能春、夏、秋三季开花,气候温暖的地区还可以四季开花。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栽种缀花草坪相对来说省时省工,并且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需水量要比禾本科草坪少,后期的养护管理也比较粗放。
因此,缀花草坪亦受到广大风景园林设计师的青睐,是极具应用价值的园林景观形式。
2缀花草坪的分类及相应花卉组合选择的基本要求缀花草坪根据花量的大小、花卉的高度、养护的程度等条件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本文从风景园林设计师的设计角度出发,按照使用目的分为以下三类。
2.1城市型缀花草坪该类型的缀花草坪所选用的花卉组合的高度应该相似,控制在20-40cm为宜,因此具有整齐而不失活泼的特点。
适合用在城市公共绿地,公园林下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公共建筑周围绿地。
花卉色彩的搭配可以根据用地性质的不同、建筑立面的要求及周边环境的影响而采用同色系搭配、双色系搭配和混合色系搭配多种形式。
2.2花园型缀花草坪该类型的缀花草坪所选用的花卉组合可高矮不同,但不应差异变化太大,高度适宜控制在30-60cm。
这一型的花卉选择范围最广,色彩也最为丰富,因此根据设计师的要求和实际环境,可以搭配出多种多样的组合。
该型适合用于花园、生态型公园、自然恢复地块、城乡接合部的待建设空地、城镇郊区的“四旁”绿地等。
就北方地区来说,在花卉选用上应注意选择耐旱耐寒性强、生命旺盛、对环境要求不严格、后期养护管理较为粗放的品种。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地形1.地形改造:按照园林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同造景有关的各种因素,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统筹安排景物设施,对局部地形进行改造,使园内与园外在景观上有合理的关系,这一过程叫做地形改造。
2.地形的表现方式:①等高线表示法②高程点表示法③蓑状线表示法④明暗与色彩表示法⑤模型表示法⑥计算机绘图表示法3.坡度的大小与地形的运用:①0%-1%(过于平坦):排水性差,除适于作为受保护的潮湿地外,几乎不适于作室外空间利用和使用功能的开发。
1%的坡度最好让其成为一片开阔地或保护区。
②1%-5%:该种比例的坡度对于许多外部空间和地形使用来说较为理想。
1%的坡度:假定的最小坡度,主要是草坪和草地。
2%的坡度:适合草坪运动场最大坡度,也适合平台、庭院铺地。
3%的坡度:这一比例使地面倾斜度显而易见。
③5%-10%:适合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排水性较好,但不加以控制则可能引起水土流失。
10%的坡度为人行道最大极限坡度。
④10%-15%起伏型斜坡:这种坡度有陡斜感,为防止水土流失应尽量少动土方。
⑤大于15%的陡坡:因其陡峭而不适于土地利用。
4.地形的类型:①平坦地形:所在地与周围环境地形高度一致,成为平坦地形。
平坦地形是所有地形中最简明、最稳定的地形,具有延伸性和多向性,成为人们站立、聚会或坐卧休息的理想场所,也是静水体的合适场所。
②凸地形:以环形同心的等高线布置围绕所在地面的制高点,是一种具有动感和进行感的地形,是地形形式中,最具抗拒重力而代表权力和力量的因素。
在空间中作为景观中的一个正向点,可在景观中为人定位和导向。
若在凸地顶端焦点布置其他要素,如建筑、植物,则焦点特性就会更加显著(A);凸地形在视觉上高度的增强还可借助与等高线相垂直并沿凸面地形边缘顺延朝顶部走向的线条和造型,而缠绕于凸地并与等高线平行的线条和造型,则能削弱其视觉高度(B);凸地还有助于发挥瀑布的动力和激奋作用;凸地还是一个对外部环境中的小气候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的地形要素。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一、植物空间的营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不同种类、高度、质感的植物以不同的配置方式结合地形设计,对空间进行一定的围合与划分,营造出特定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根据植物不同的围合方式,所营造出来的植物空间主要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垂直空间和封闭空间。
1、开敞空间开敞空间的营造主要是利用低矮的灌木及地被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人们身在其中,视线开敞不受阻,心情较舒畅。
这种外向的开敞空间属于友好型集体活动场所,不需要私密性。
该类空间多用于公共活动空间,如公园大草坪、河边草坡等。
2、半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与开敞空间相比,视线一面开敞一面受阻,方向指向性强,障景效果好,给人一定的空间领域感,此类空间在公共绿地中受欢迎程度与利用率都较高。
封闭面植物配置宜采用"乔、灌、地被、草"复层搭配的方式,增加空间的围合感。
多用于公园、小区等半开敞空间的营造。
3、覆盖空间覆盖空间一般是指冠大荫浓的大乔木或攀援植物覆盖的花架、拱门等,构成顶部覆盖、四周开敞的下部活动空间。
这类空间比较凉爽,视线通透,下部只有树干,活动空间较大,遮荫效果好。
多用于林荫道、花架等绿化。
4、垂直空间利用植物封闭两侧垂直面,放开上部顶平面,具有"夹景"效果的空间即为垂直空间。
该类空间的遮蔽性较强,引导性也强,加深了植物的空间感,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景观氛围。
一般使用分支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树阵,或由修剪整齐的高篱围合。
多用于公路、河流两岸、陵园绿化等。
5、封闭空间封闭空间指四周、顶面都有植物围合、遮挡的空间,与覆盖空间相比,其垂直面用中小型植物进行封闭,围合感很强烈。
这类空间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隔离性,同时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空气清新,多建于风景游览区、森林公园、植物园等。
二、植物色彩的搭配在园林景观中,色彩是人们对景观的直接感受,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园林设计中草坪的应用摘要从设计原则、环境条件、配置形式、色彩与季相四个方面对园林设计中草坪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以供城市绿地建设参考。
关键词园林设计;草坪;配置近年来,草坪的应用逐年扩大,许多大城市都把铺设草坪纳入现代化城市建设规划之内。
草坪可以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和改善小气候,也是游人露天活动和休息的理想场所。
柔软如茵的大面积草坪不仅给人以开阔愉快的美感,同时也给绿地中的花草树木以及山石建筑以美的衬托。
不同类型、风格的公园、广场等绿地,草坪和植物的规划设计形式也不同。
草坪植物的种植设计,是使绿地充满活力,达到协调统一的重要一环。
1设计原则根据草坪在园林中的规划形式,可将其分为自然式草坪和规则式草坪2种。
自然式草坪的主要特征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或模拟自然地形的起伏,造成有开朗或闭索的原野草地风光。
在自然式草坪中,树种的选择宜丰富些,种植形式采取自然式、孤植、片植都比较适宜。
要注意的是草坪边缘应体现自然韵律,切忌成排成列地整齐种植。
在规则式草坪中,多选择树形整齐、美观、轮廓鲜明的树种,种植形式也以规则式为主,并且常用一些规则式的花坛、模纹点缀装饰,或边缘饰以花边,增强观赏效果。
凡规则式草坪,对地形、排水、养护管理等方面要求较高。
2环境条件在草坪种植设计过程中,应先了解该地的土壤、地势、朝向、阳光、水分、空气、通风和人类活动等环境条件综合因素,再根据植物本身的习性和生态要求选择出适合的植物种类。
只有植物能生长良好,才能使绿地体现出设计效果,获得最好的生态效益。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受到各种环境条件综合影响和制约;同时,植物也影响和改变着它所存在的环境条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前期的设计过程要多考虑些自然因子的细节问题,这样将为绿化的最终成功打下很好的基础。
3配置形式3.1孤植在园林绿地中孤植树常作为大草坪的构图中心,是草坪的主景。
孤植树体现的是植物构景的视觉中心,可以达到引导人的视线上升、造成高耸的效果。
园林设计之园林草地的设计要点
园林设计之园林草地的设计要点
草地踩踏与人流量的问题
1、体育场草坪及游息草坪:游人很多,平均每平方米的草坪,每天能接受多少游人踏压,在设计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无论东方常用的草种或西方常用的草种,在适度的踏压情况下,不仅没坏处,反
而是有利的,但是踏压如果过度,则草坪就会受到破坏。
3、在设计草地时,在单位面积上的游人踩踏次数,最多每天不要超过10次。
4、草地要定期养护,停止开放,以利恢复。
按照绪缕草的耐践踏能力其在一定单位面积内,每天最多可以允许踩踏5-7次
草地的坡度及排水的问题
草地的坡度,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水土保持。
为了避免水土流失,或坡岸的塌方或崩落现象的'发生,任何类型的幸地,其地面坡度均不能超过该土壤的”自然安息角”。
土壤的自然安息角,因土壤的型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为30'左右。
超过这个坡度的地形,不可能铺设草地,一般采用工程施工加以护坡。
2、游园活动。
体育场草地,除了排水所必须保有的最低坡度以外,越平整越好。
般观赏草地、牧草地、森林草地、护岸护坡草地等,只要在土壤的自然安息角以下和、有必要的排水坡度,在活动上没有特殊要求。
游息草地,规则式的只要保持必需的最小排水坡度,一般情况下其坡度不宜超过0.05。
自然式的地形坡度,最大不要超过0·15。
一般游息草坪,7090左右的面积坡度好在0.10-0.05以内起伏变化。
坡度大于0·15,由于坡度太陡,进行游息活动就不全,同时也不
便于轧草机进行别草工作。
3、排水。
草地的最小允许坡度,应从地面排水的要求来考虑。
体育场草地,由场心同四周跑道倾斜的坡度为0。
01:网球场草地,由中央向四周的坡度为0.002-0.005:一般普通游息草地,最小排
水坡度最好不低于0.002-0.005。
4、考虑艺术构图因素。
便草地的地形与围的景物统一起来。
地
形要有单纯壮阔的雄大气魄,又要有对比与起伏的节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