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法国巴黎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95 MB
- 文档页数:28
74 国际城市形态论坛International Urban Morphology Forum / 南方建筑/ South Architecture 2010.1巴黎城市空间形态解析Interpreting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Paris卞素萍Bian Suping1 巴黎拉德方斯2 巴黎的城市轴线3 巴黎协和广场4 凯旋门5 纪功柱6 巴黎埃菲尔铁塔摘要本文分析了巴黎的城市结构、城市肌理与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关系,并介绍了两种经典的城市设计的发展方法在城市中的运用。
通过相互之间的关联,城市街道、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得到有效的整合。
最后阐述了在旧城更新过程中保护和改造问题及滨水区城市设计和绿地规划等,对我国诸多城市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巴黎城市形态空间结构城市交通整合保护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ree aspects ofcities, which are urban structure, urban texture and urban spatial form. Moreover it introduces two classic means of urban design. Through interrelation, urban streets, transports and urban spaces may be integrated. Finally it expatiates the problem of conser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novation of old cities. Discussion also focuses on design of urban waterfront and greenbelt planning. It provides many valuable teachings for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Paris, urban form, spatial structure, urban transport, integration, conservation中图分类号TU98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0-0232(2010)01-0074-03作者简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96)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的同时,保持城市应有的特色,一直是各国探讨的重要问题。
巴黎的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巴黎,一座爱情之城、浪漫之都,是塞纳河畔的艺术与历史之都。
巴黎的城市规划而是极其经典也是各地城市规划效仿的典范。
谈起巴黎的城市规划,溢美之词已泛滥至陈腔。
巴黎历史上有过两次大规模的改造。
其中拿破仑三世时代的第一次改造由奥斯曼主持,这次改造以大规模的规划极大地改变了巴黎的风貌,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基本奠定了巴黎今天的城市格局,使巴黎从一个中世纪风貌的小城镇,蜕变为一座现代化城市,但是对巴黎古老的历史建筑和城市风貌造成了破坏;第二次改造始于20 世纪60 年代,这次改造加强了对历史建筑和城市风貌的保护,通过建设新城区,减缓老城区的压力,使旧城的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延续。
十九世纪,大量的乡村人口涌向城市,人们在巴黎市区加盖房屋,城市中出现了密度过高的现象。
拿破仑三世时期,奥斯曼男爵在1858年到1871年之间的18年间进行了对巴黎的改造工程,这次改造使巴黎脱胎换骨,从一个中世纪风貌的城镇,蜕变为一座现代化城市。
奥斯曼在任塞纳省省长之前,巴黎已经“病了”。
巴黎面临着严重的交通的问题,水的供应不足,建筑破旧,而巴黎的市中心西堤岛已经成为娼妓、犯罪的中心。
所以奥斯曼的任务就是“净化巴黎”奥斯曼巴黎改造计划的核心,是干道网的规划与建设,当时数量庞大的马车已经彻底瘫痪了巴黎的交通,奥斯曼毫不迟疑地开辟道路、大街和公共空间,在原有的建筑和区域中完成了160公里的大街与道路。
他在密集的旧市区中,征收土地,拆除建筑物,切蛋糕似地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这些大道直线贯穿各个街区中心,成为巴黎交通的主要交通干道。
奥斯曼在这些大道的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而成为林荫大道,人行道上的行道树使城市充满绿意,巴黎的林荫大道开世界风气之先,如今林荫大道已成为全世界都市计划的共同语言。
奥斯曼在新建的道路两旁建造了新的建筑,严格规范了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并且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这些经过仔细规范,同时期新建的楼房统一了巴黎的街景,造就了一个典雅又气派的城市景观。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巴黎拉·德方斯区规划与实践刘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摘要拉·德方斯从50多年前的郊区住宅区演变成今日欧洲最大商务办公区之一,其城市设计及实施过程是一部从艰难曲折走向成功辉煌的史篇。
它阐明了新区规划不可能由一张规划蓝图确定,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而不断更新调整,是一个逐渐生长互动的过程。
这对我们的城市设计,特别是CBD的规划和实践,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德方斯CBD 新区规划1拉·德方斯概况拉·德方斯从50多年前的郊区住宅区演变成今日欧洲最大商务办公区之一,其城市规划及实施过程是一部从艰难曲折走向成功辉煌的史篇。
德方斯位于法国巴黎西北塞纳河畔,距凯旋门5公里,与卢浮宫和星型广场在同一条东西轴线上。
出于改善巴黎老区住宅拥挤、交通不畅的现状,同时又必须完好地保护古城历史原貌这一考虑,在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和继任者蓬皮杜的倡议下兴建了拉·德方斯新区。
这个新区的规划可追溯到1932年,那时塞纳省会搞了一个“设计竞赛”,对从星型广场到拉·德方斯一带的道路进行整治美化,使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东西轴线得以进一步加强。
在1958年成立了“德方斯公共规划机构”,提出要把德方斯建设成为工作、居住和游乐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的商业事务区,以作为公元2000年巴黎的“橱窗”。
1963年通过了第一个总体规划,包括东部事务区和西部公园区。
1962~1965年制订的《大巴黎区规划和整顿指导方案》中,德方斯区被定为巴黎市中心周围的九个副中心之一;全区规划用地750公顷,先期开发250公顷,其中商务区l 60公顷,公园区(以住宅区为主)90公顷。
并在此后的40多年里不断完善,80年代初已经基本建成。
现今已成为欧洲大陆最大的、新兴国际性商务办公区,世界著名、最成熟的CBD,这里聚集了法国一半以上的大企业总部。
3拉·德方斯规划●第一轮规划德方斯规划为2个片区,即商务办公区130公顷,公园区620公顷,在进行德方斯开发规划的第一轮草图期间,EPAD就开展了实质性工作,购买3土地,确立德方斯边界范围,1956年10月制定的德方斯第一轮规划草图中明确了德方斯建筑的功能、高度、和每栋建筑的面积。
我于2011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到法国考察城市规划与建设。
考察了巴黎、圣马洛、第戎、里昂、尼斯、戛纳、马赛、图卢兹、波尔多、图尔、博维等城市,期间与当地有关部门、规划学会、事务所进行了拜访和学习。
在出行之前,我学习了法国的历史,认真观看了《大国崛起》(法国篇)和《城市的远见》(打造世界之都——巴黎),阅读了《巴黎手记》(王受之著)、《法国城市规划40年》等介绍法国及巴黎的书籍,一旦亲身面对,与自己想象中的它,或是似曾相识,或是迥然大异,不一而足。
20天的学习考察,时间虽然短暂,但感触颇多。
1、依法办事。
法国——法律之国,《拿破仑法典》是世界各地编撰新法典时当做基础来使用的法典,没有拿破仑法典就没有现代民法,就不会有大陆法系。
在现在的法国,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以法律为依据。
办理任何事情首先是看法律是如何规定。
2、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1789年法国大革命,从巴黎传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了整个世界的天空,推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被载入了联合国的宪章和世界文化遗产。
1789年之后的不到100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次王朝复辟、两个共和国,这个政治哲学的大实验场最终选择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思想,从第一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一个国家的历史上出现5个共和国,这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可见自由、平等、博爱的弥足珍贵。
3、对思想与文化艺术的尊崇。
建成于1791年的先贤祠是法国思想和精神圣地,这里供奉着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居里夫妇等72位伟人,有艺术家、思想家、作家、科学家。
但是政治家仅仅只有11人;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蓬皮杜中心是巴黎乃至法国的三大艺术宝库。
法国对思想与文化的尊崇,已经浸润到人们的灵魂。
一个拥有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力量。
4、实用主义。
在法国,尤其在巴黎知道了实用主义在一个国家、在一个民族有着多深的积淀,它直接影响了法国人的生活空间。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也是法国最大的城市,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与纽约伦敦东京并称为国际四大都市。
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艺术之都。
巴黎地处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
广义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
小巴黎指大环城公路以内的巴黎城市内,面积105.4平方公里,人口200多万;大巴黎包括城区周围的上塞纳省等七个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100万,几乎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
接下来从巴黎的历史规划讲起。
巴黎在历史时期主要有三次重要的历史阶段,对其城市规划起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要介绍一下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巴黎,整个欧洲都如出一辙的肮脏,而巴黎甚至可以被称作是最脏的城市。
在中世纪,街道没有铺路石,满地都是垃圾粪便堆积成的泥浆,下雨天更是肮脏不堪。
巴黎的所有下水道都直接通向塞纳河,而市民又直接从塞纳河取水饮用。
当时居住在凡尔赛宫中的贵族都直接在房间内排泄,因此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个房间居住,弄脏的房间就有人来清洁。
这样一个肮脏的时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基督教对人们精神的黑暗统治,城市规划的杂乱无章,疾病常发的社会现象促使城市改革发生。
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资产阶级萌芽,基督教的统治地位被强烈动摇。
16世纪的法国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统一,到17世纪中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
这一时期,城市建筑风格主要是为君主服务的“古典主义”。
在建筑外形上显得端庄雄伟,但内部则极尽奢华,空间效果和装饰上带有强烈的巴洛克特征,到18世纪则演化成洛可可风格。
在城市规划思想领域,”古典主义+巴洛克“的设计思想对后来的豪斯曼改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前文提到的绝对君权时期,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建设工程开始有了些发展,巴黎昔日破破烂烂的房屋被整改成了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建筑。
这些改建工作多在广场或大街旁,形成完整的广场和街道景观。
绝对君权时期最伟大的产物是对着卢浮宫建立的一个大而深远的视线中轴。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与应用——以法国巴黎为例摘要: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的背景:政治背景、技术背景、思想文化背景、社会下的现状问题。
西方现代城市的规划思想:奥斯曼的巴黎规划、带形城市、城市形态学说、田园城市等。
法国几次重大规划:奥斯曼的巴黎规划、拿破仑三世期间第三次规划、60年代至90年代规划、现代的规划调整等。
解析巴黎的交通系统。
关键词: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应用法国巴黎1.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一词到20世纪初才出现。
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以及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1.1政治背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是英国革命。
但1789年的法国革命较之于英国革命影响更大,它导致更大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体现在国家内部政体等方面的全面颠覆。
1.2技术背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指18世纪以来最先在英国物质生产领域出现的生产工具、劳动方式以及相应的经济组织的大变革。
法国在18世纪末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统一度量衡和关税来统一国内市场。
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本已在巴黎周围开始的近代集约化家庭农场得到发展。
工业革命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也重大,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把人口越来越多的引向城市。
1.3思想文化背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其直接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启蒙运动对现代城市和城市规划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启蒙运动及其所推动的理性主义思想创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方法基础理论;二是自由与平等精神推进了对于城市整体问题的思考。
1.4西方近代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状况城市问题在工业革命后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开始出现,城市的状况下降,主要问题有:1.城市人口急剧增长;2.城市环境与卫生恶化;3.城市结构与布局失调;4.城市开发土地与使用失措;5.城市阻塞严重,交通失控;6.城市品质与美学失态。
典型城市规划评析——巴黎摘要:本人曾于5年前有幸亲临巴黎游览,其大气而又精致的城市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城市一样,巴黎也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且二战初始即被击败),城市也曾一度破败不堪。
但是它并没有被时代所淘汰,相反的,经过几次大的改建,巴黎一步一步地摆脱了各种旧的束缚,很好地解决了全球各个大城市发展中必须面对的若干问题,愈加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现今被誉为世界最美丽、最现代化的城市,也成为全世界历史古城改建发展的范例.这其中,本人认为有三个时期的改建规划非常重要,本文就这三个时期的背景,规划内容及影响为主线,简要探讨巴黎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大巴黎地区,及本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巴黎;大巴黎地区;改建;规划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大背景巴黎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一个位于塞纳河边名叫西岱的小渔村,后在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公元360 年,罗马总督于连·拉波斯(JVLIENL’APOSTAC),把吕戈戴斯城正式命名为巴黎(PARIS) .公元508 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CLOVIS)正式建都于巴黎, 使巴黎城取代了里昂城,成为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公元888 年法兰西封建王国又以巴黎作为首都。
历史学家一般把公元476年到14,15世纪这一时期称为“中世纪”.这个时期的欧洲社会处于全面萧条状态。
当时的巴黎,街道狭窄曲折,沿街市民房屋多为木结构。
由于基督教对人民精神上的黑暗统治,除了教堂,居住区完全处于无规划杂乱无章的状态,零零散散的商铺和作坊散布其中。
直到10 世纪,工商业开始复苏,城市发展开始有所转机.路易七世统治时期,国王和城市相互利用携手,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到了奥古斯都统治时期(1180 年~1225 年),修建了卢佛尔堡垒和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工程。
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资产阶级萌芽,基督教的地位被强烈动摇。
巴黎改建及巴黎总体规划的图示布局分析说明一、巴黎改建巴黎改建时间为18世纪初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雅各宾时期;2.拿破仑时期;3.拿破仑第三时期。
改建内容如下:雅各宾时期:最下层的贫苦人民的专政,城市建设重点是第三等级和城市贫苦手工业和工业者的聚居区①改善城市交通,增辟几条交通干道,特别是为劳动人民居住区铺设街道和路面,增加供水水井,清除垃圾,添置街灯;②将巴士底狱夷为平地,修建绿化广场,广泛绿化;③提出建筑应该追求简单,体现“建筑就像平民的道德一样单纯的”原则。
拿破仑时期: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权,城市建设活动主要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为颂扬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利服务。
①出租牟利的多层公寓为居住建筑的主要类型②改建贵族,市中心纪念碑、纪念柱和纪念性建筑群点缀广场与街道,以控制帝都风貌③改善城市面貌,对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及坡度做了明确规定④修建协和广场,并以其为控制城市的中心⑤修建凯旋门和明星广场拿破仑第三时期:背景:法国国内国际铁路建成,成为欧洲的最大交通枢纽之一。
城市迅速发展,使城市原有功能结构由于急剧变化而产生城市现状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目的:城市的改建既有功能要求,又有改造市容、装点帝都的要求、还有政治目的:从市中心迁出无产阶级,改善贵族和上层阶级的居住环境,拓宽大道,疏导交通功能,消灭狭窄街巷,以便镇压起义者。
功能要求、艺术要求、政治目的内容:1)完成了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2)在市中心开辟95公里顺直宽阔的道路3)为美化巴黎城市面貌,对道路的宽度与两旁建筑高度,屋顶坡度都规定了一定比例的限制4)改建市中心大型公共建筑5)为适应城市结构变化带来的分区要求,市中心分散为几个区中心6)建造了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和其它市政设施,促进城市近代化7)重视绿化建设,修筑大面积公园。
1.不足:1)未能解决工业化提出的新要求,未能解决城市贫民窟问题2)城市内外交通衔接问题3)以巴洛克的风格对城市大拆大建,破坏了城市的原有面貌;2.意义:1)基本上达到了改建的预期目标——功能要求、宣传帝国、军事防御2)使得巴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美丽、最现代化的城市3)对后世城市改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现代城市规划形成提供了实践奥斯曼改造的经验、教训及启示19世纪中叶,奥斯曼对巴黎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巴黎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产生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等问题。
巴黎城市规划引言概述: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其独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使其成为了一个文化和艺术的中心。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巴黎的城市规划,包括历史发展、建筑风格、公共交通和绿化环境。
一、历史发展1.1 巴黎的城市规划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罗马时期。
当时的巴黎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1.2 中世纪时期,巴黎成为法国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城市规划开始注重城市的防御体系,建造了许多城堡和城墙。
1.3 巴黎在19世纪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城市改造,由拿破仑三世主导。
这次改造使得巴黎的城市规划更加现代化,包括建造了许多广场和大道。
二、建筑风格2.1 巴黎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等。
这些建筑风格的融合使得巴黎的城市景观独一无二。
2.2 巴黎有许多著名的建筑物,如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
这些建筑物成为了巴黎的标志性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
2.3 在现代,巴黎的建筑风格也在不断演变。
许多新的建筑物融入了现代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城市增添了新的魅力。
三、公共交通3.1 巴黎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有轨电车。
这些交通工具覆盖了整个城市,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3.2 巴黎地铁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地铁之一,拥有多条线路和站点。
它不仅提供了高效的交通服务,还成为了巴黎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3.3 巴黎还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和步行作为出行方式,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城市规划中考虑到了骑行和行人的需求,建造了许多自行车道和行人街区。
四、绿化环境4.1 巴黎注重保护和增加城市的绿化空间,以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城市中有许多公园和花园,如卢森堡公园、图利尔公园等。
4.2 这些公园不仅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还起到了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
居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4.3 巴黎还致力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建筑和环境保护措施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