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孩子的家务事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德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
1. 个人卫生:德国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刷牙、洗脸等。
他们也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卫生纸和如何保持环境的整洁。
2. 饮食健康:德国孩子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包括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谷物和蛋白质。
他们也被教导如何阅读食品标签,选择健康的食物。
3. 交通安全:德国孩子学习交通规则和信号,知道如何在道路上行走和骑自行车安全。
他们也了解如何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和公交车。
4. 环保意识:德国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保护环境,包括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和能源等。
他们也知道如何减少浪费和保护自然资源。
5. 金钱管理:德国孩子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包括储蓄和理性消费。
他们也了解如何理财和规划未来的财务目标。
这些生活常识帮助德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独立、自信地应对各种情况,并培养他们成为负责任和有素养的公民。
第1篇一、引言家务劳动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家务劳动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和重视。
德国作为欧洲的一个重要国家,其法律规定家务劳动的内容和意义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德国法律规定家务劳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德国法律规定家务劳动的背景1. 女性地位的提高在20世纪,德国女性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
然而,家务劳动作为家庭内部的重要工作,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这使得许多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感到压力重重。
2. 劳动法的发展随着劳动法的发展,德国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越来越重视。
家务劳动作为一种劳动形式,也逐渐引起了法律的关注。
德国政府希望通过法律规定家务劳动,保障家庭成员的权益,促进家庭和谐。
3. 社会需求的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家务劳动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德国政府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开始关注家务劳动的法律规定。
三、德国法律规定家务劳动的主要内容1. 家庭劳动的界定德国法律规定,家务劳动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内部进行的、为家庭生活服务的劳动。
这包括家庭清洁、烹饪、洗衣、照顾老人和儿童等。
2. 家庭劳动的权益保障德国法律规定,家庭成员在家庭劳动中享有以下权益:(1)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
家庭成员在家庭劳动中付出的劳动应当得到合理的报酬,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2)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家庭成员在家庭劳动中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以保障其身心健康。
(3)享有劳动安全保障。
家庭成员在家庭劳动中享有劳动安全保障,防止因劳动导致的事故和伤害。
3. 家庭劳动的分配德国法律规定,家庭成员应当根据各自的能力、兴趣和需求,合理分配家庭劳动。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相互理解、支持和尊重,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4. 家庭劳动的社会支持德国政府通过以下措施,为家庭劳动提供社会支持:(1)家庭补贴。
德国的中小学生假期做什么?德国中小学生一年有75天的假期,加上节日和周末共有177天不上课的时间。
其中,暑假是最长的一段假期,为期6周。
在这么长的假期里,德国中小学生都在做什么呢?与父母一起出去度假德国人很重视度假。
他们每年有至少20天的法定带薪休假时间。
父母们通常都会选择在暑期带着孩子一起去度假。
根据德国休假和旅行研究会(FUR)的调查,2016年有59%的人计划出去度假,只有12%的受调查者确定自己不会出行。
调查还显示,德国人去年最喜欢的度假方式是海滨度假,去海边享受沙滩、海水和阳光(46%),其次是静养式度假(37%)和大自然度假(28%),修养身心,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选择纯粹观光式度假的人不到五分之一(18%)。
德国人最喜欢去的度假地是自己的国家(29%),其次是西班牙(13%)、意大利(8.2%)、土耳其(7.3%)、奥地利(5.3%)、克罗地亚(3.2)、希腊(3%)和法国(2%)。
参加青少年旅行、野外宿营、语言旅行年纪大一点的孩子比较喜欢参加青少年旅行。
德国法律允许18岁以下的青少年在没有父母陪同情况下参加青少年旅行(Jugendreisen),但要求有专人负责看护。
时间通常是1至3周。
旅行的目的地可以是国内,也可以是国外,形式和主题也多种多样。
常见的比如有野外露营和语言旅行。
野外露营(Zeltlager)通常是去海边、山里或森林里。
根据所选择的地点和主题,会有不同的活动内容。
如果是去海边露营,通常会有驾驶帆船或摩托艇、赛艇、潜水、冲浪、沙滩排球、游泳等活动。
如果是去山里或森林里露营,活动项目可能会有:攀岩、绳索攀爬、探险、徒步、射箭、学习搭帐篷、放篝火、用大自然提供的原料做饭等。
语言旅行(Sprachreisen)的目的地主要是英语国家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邻国。
除了上课之外,学生通常会被安排住在当地家庭,和其共进早餐和晚餐,练习口语。
组织者通常会将语言学习与对另一种兴趣爱好的学习(如舞蹈,绘画,足球,表演等)结合起来。
德国孩子的“父母成绩单”和老公去德国旅游,顺便看望了在柏林生活的表姐。
我们到表姐家是在晚饭后,表姐戴着耳机在上网,表姐夫在看书,他们读五年级的儿子凯文在做作业。
这静谧的氛围让我们不敢大声说话。
我好奇地看着凯文,心想:德国孩子做作业怎么不用作业本?看着我诧异的表情,表姐说:“凯文在给我们评分。
”“评分?”我不解地问:“孩子给父母评分?”表姐点点头,说:“是的,每逢月末,凯文都会对我和他爸爸的行为进行评分。
我们看到这份‘父母成绩单’要签署意见,再由凯文交给老师。
”这是一份怎样的“父母成绩单”?我迫不及待地拿来看看。
原来上面有10道题,优秀为A+,合格为A,不合格为B。
每一项都做出选择后,可以看到父母本月的行为在孩子心中是否合格。
我饶有兴趣地看起了题目。
1.父母彼此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从不在我面前使用不文明语言或无休止地争吵。
2.父母能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会以电视、电脑或大声说话来影响我的学习。
3.父母能积极学习、不断进取,能做我的“智多星”,能提高对我的教育能力。
4.父母能认真听取我的学习情况汇报,为我推荐一些有益的学习资料和课外阅读书刊。
5.父母能经常与我沟通,耐心地倾听我的诉说,从不态度恶劣地打断我。
6.父母能关心我的身心健康、膳食平衡、视力保护和生理健康,带领我积极锻炼身体。
7.父母每月都给我零花钱,但会指导我合理使用,让我学会勤俭节约。
8.父母从不溺爱我,每天都耐心指导我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我的独立生活能力。
9.父母能正确对待我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是强行制止,而是和我讲道理,帮助我改正。
10.父母能主动与老师保持联系,一起帮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德国孩子的“父母成绩单”打开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平等沟通之路,也让父母在了解孩子想什么、需要什么的同时,知道自己是否称职。
我复印了一份带回来,我和老公也要在女儿的监督和见证下做她成长道路上的榜样。
德国父母看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许多国家,劳动依然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和应该具备的美德。
比如在德国,6岁以上的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干家务。
热爱劳动从孩子抓起。
德国人的动手能力很强,这与德国人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内容有很大关系。
在德国,孩子的劳动义务明明白白写进了法律:6岁以上的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干家务。
记者的朋友约翰有两个孩子,9岁的凯斯和11岁的乔治。
他们家生活很富裕,但每个月才给每个孩子30欧元的零用钱,而且这30欧元也不是白得的,孩子们要帮家里干一定的活才能领到:乔治负责为花园里的各种植物浇水、翻土以及擦洗汽车;凯斯负责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外出购物和擦洗全家人的鞋子。
如果他们想要买玩具或者买书的话,那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
每逢暑假,两个孩子都要顶着炎炎烈日,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送报纸。
体验生活的乐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德国人家家都有个“小工厂”。
邻居克莱门特家的“小工厂”设在地下室里,大概有十四五平方米,中间摆着一个大工作台,工作台下面是许多个小抽屉,里面装满各种规格的钉子、螺丝、垫圈、管件、电子元件和材料等。
靠墙摆放的一排工具柜就像个工具展览馆,从简易工具到现代化工具,从木工、瓦工工具到钳工、焊工工具应有尽有。
“工具多有好处,会促使人自己动手,让人变得能干和勤奋,”克莱门特说。
实际上,克莱门特家的两层小楼除了设计和建造需要请人帮忙外,其余的如房屋装修、厨房和卫生间的设计和安装等,还有刷墙、铺地板、拉电线等都是他们一家三口的“杰作”。
此外,他们家里的汽车、游艇、家用电器或者上下水管道出了问题,全都是他们自己修理。
义务劳动回报社会。
德国人动手能力强,热爱劳动,不仅体现在自己家里,他们也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义务劳动。
德国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每周有两小时以上的义务劳动才能算品行合格。
一个叫马库斯的初中学生给记者看了他的“好人— 1/2 —— 1/2 —好事”记事本:帮助邻居孤寡老人扔掉客厅里一盆笨重的仙人掌;在超级市场里帮人拎购物袋;给残疾邻居送鲜花……如今,做“好人好事”已成为德国的新风尚。
德国1至6岁孩子的家务清单2至3岁孩子:帮助铺床、把玩具和儿童读物从地上捡起来、饭前把纸餐巾放到桌上、帮助准备宠物饲料、把袜子套在手上掸灰尘、帮妈妈拿扫帚、帮家长把衣服挂上衣架、浇花。
3岁至4岁孩子:擦灰尘、喂宠物、到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助妈妈铺床、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从超市买菜回来帮助家长把菜拎进家、到信箱里取回信件。
4岁至5岁孩子:擦桌子椅子、擦灰尘、独自铺床、吃完饭后把脏碗拿到水池边、妈妈做饭时在旁边帮忙、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浇花。
5岁至6岁孩子:照顾宠物、拖地板或者用吸尘器吸地毯、倒垃圾、叠衣服并把衣服放进衣柜、秋天时帮助父母扫落叶、整理房间、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把洗干净的餐具放回橱柜。
在每个家务清单后面,还有简单的对父母的要求,比如要多鼓励孩子,让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参与家务活动;孩子做家务时要陪在孩子身边,与他们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当孩子完成一件家务时,发放小红花表示奖励等。
总之,这份“家务事清单”写得很明确,孩子一看就会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看完清单,我说:“让孩子们承担那么多的家务,会影响学习吗?”杰克说:“不会。
在德国,孩子一般3岁上幼儿园,为期三年。
三年中他们要做的事有: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参观消防警察局,学习灭火和躲避火灾;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看他如何为市民服务;坐有轨电车,记住回家的路线;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和选货等。
三年过后,当孩子具备了初步的生存能力后,才会接触书本知识。
”7岁儿童认知世界的69条清单1.体验过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例如,听别人说过“你要是在场该有多好啊”、“我们上次聚会就是少了你”等称赞的话语。
2.既有赢的意愿,也能承受输的结果。
3.体验过压抑的心情。
不会把饥饿误认为是愤怒,把劳累误认为是悲伤。
懂得一些心理因素之间的基本联系与影响,诸如情绪波动有可能导致尿床等。
4.原谅过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惩罚。
5.知道表示情绪波动的形象比喻。
海外育儿:德国7岁儿童认知世界的69条清单7岁被视为人生第一个门槛。
“7岁儿童认知世界”是一项德国教育争论部的科研项目。
为此,争论者们走访了各种人群,其中有父母,有祖父母,有教育家,脑科学家,医生,军人,商人,高校生,主教……一个7岁孩子应当经受什么? 学会什么? 又应当知道些什么? 至少应当接触过什么? 争论者从150多份访谈记录中,总结出来这份“清单”,很能发人深省。
——来自《小脑袋大世界》德国艾申波茜1.体验过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例如,听别人说过“你要是在场该有多好啊”、“我们上次聚会就是少了你”等赞扬的话语。
2.既有赢的意愿,也能承受输的结果。
3.体验过压抑的心情。
不会把饥饿误认为是生气,把劳累误认为是哀痛。
懂得一些心理因素之间的基本联系与影响,诸如心情波动有可能导致尿床等。
4.原谅过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惩处。
5.知道表示心情波动的形象比方。
例如,“像一只气球‘砰’地一下炸了”,“像水满得从桶里溢了出来”。
6.有过心情体验。
例如,自己学习进步曾引起四周人愉悦满意的情景。
7.有过亲情体验。
看过父亲刮胡子。
8.曾与父亲一起做过家务。
例如,做饭、擦桌子、铺床、做手工;曾单独与父亲度过整整一天的时间;生病时得到过父亲的悉心照看。
9.有过身体体验。
体会过人体在水中的浮力;会荡秋千,体会过身体与秋千之间相互的作用力。
10.在床上打过枕头大战(即与1人或若干人把枕头扔来扔去地疯玩)。
11.冬季堆过一个雪人,在沙坑里挖过一个沙碉,在小溪中搭过一个水坝;把握在野地里生火及灭火的技巧;尝试过做风车和风灯。
12.有关于厨房的基本常识。
例如,什么是味道深厚;什么是食物发霉;什么食物有害于身体;把握基本厨艺;搅拌、切碎、削皮、揉面,用筛子过滤;懂得烹饪用语(松脆、煸炒、生食、熟食),能把握“少许”盐的用量。
13.有过旅游的体验。
在变化了的环境中感受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体验舒适便利与将就凑合的反差,体验过在家和在外奔波的差别;能粗浅地意会一些概念,如思乡、迁移、借宿、无家可归。
1、眼罩,水杯,眼镜
2、电饭锅(德国约12欧左右)、菜刀、勺叉、筷子、微波盒
3、床单、被子(可不带)、被罩、枕头、枕巾、毛巾(多带)、浴巾,轻巧的软
底拖鞋,凉鞋少带、紧缩袋
4、笔记本、书、字典、便签纸、笔和笔心、马克笔、打包带
5、网线,电源转换器(圆头的),插线板,电池,电吹风
6、指甲刀、剪子、多功能刀,锁,软锁
7、眼霜、爽肤水、乳液、防晒霜、香水、头饰、小饰物多带(可作为小礼物)、
8、洗面奶,洗发液,护发素,洗澡液,香皂,香皂盒,香皂,香皂盒,洗澡花,
洗衣粉,(够半个月利用就能够够了)牙膏牙刷(多带),洗漱杯
9、内衣、内裤、袜子(多带)雨衣,其他衣物:贴身保暖的秋衣秋裤,休闲裤
或牛仔裤,薄毛衣,羽绒服,厚毛衣,外衣,大衣,帽子可不带,手套(小的薄的)
10、好质量的伞
11、干货
12、小礼物:中国结、剪纸、丝巾、小手工艺品、工艺筷子等
13、药品:
包装最好去掉,用马克笔标好有效期。
伤风类:
在德国伤风的机遇其实挺少的,多半是伤风性伤风,这种伤风喝999就行。
冬季的时候能够喝一点板蓝根,预防为主。
不喜爱冲剂的能够买中药,那种板蓝根片,也不贵。
板蓝根冲剂(冬季或流感多发季节,预防为主)
新康泰克(和百服宁差不多,预备一样就行)
999伤风冲剂
消炎类:
我青霉素过敏,因此预备消炎药的时候预备的是红霉素,买药的时候能够问柜台的要青霉素就行,替换下面的阿奇霉素~。
儿童'家庭劳动清单'儿童家庭劳动清单家庭劳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参与家庭劳动,儿童可以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性,同时也能学习到一些生活技能。
以下是一份儿童家庭劳动清单,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逐步引导他们参与其中。
一、基本家务1. 整理床铺- 孩子可以帮助父母整理床铺,学习叠被子和铺床单的技巧。
2. 收拾玩具- 孩子应该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和物品,保持房间整洁。
3. 摆放餐具- 根据家庭成员的数量,孩子可以学会摆放相应的餐具,为用餐做准备。
4. 帮忙做饭- 孩子可以参与一些简单的烹饪活动,如搅拌、切水果等,但需在父母指导下进行。
5. 清理餐桌- 孩子可以帮助清理餐桌,将餐具和食物残渣收拾干净。
6. 垃圾处理- 孩子可以学会将垃圾分类,并将垃圾袋提到垃圾箱处。
二、学习区域1. 整理学习用品- 孩子应该养成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保持学习区域的整洁。
2. 书桌清洁- 孩子可以学会使用湿巾或拖把清洁书桌,保持学习环境的卫生。
三、个人卫生1. 整理个人物品- 孩子应该学会整理自己的个人物品,如衣物、鞋子等。
2. 叠衣物- 孩子可以学习叠衣物的方法,将自己的衣服整理好。
3. 洗手洗澡- 孩子应该养成勤洗手和洗澡的习惯,保持个人卫生。
四、户外活动1. 浇花- 孩子可以参与家庭的户外绿化活动,学习浇花和照顾植物。
2. 遛狗- 如果家庭有宠物狗,孩子可以在成人的陪伴下,学会遛狗和照顾宠物。
五、定期清理1. 大扫除- 孩子可以参与家庭的定期大扫除活动,学习使用扫把、拖把等清洁工具。
2. 窗户清洁- 孩子可以在成人的指导下,学习使用擦窗工具清洁窗户。
通过以上的家庭劳动清单,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逐步引导他们参与家庭劳动。
这将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雇佣儿童保姆来照顾孩子。
德国作为发达国家,其儿童保姆工作制度较为完善,本文将从德国儿童保姆的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时间、薪酬待遇、培训与认证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德国儿童保姆工作内容1. 生活照顾:为儿童提供日常饮食、起居、洗漱等生活方面的照顾,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2. 教育培养:根据儿童年龄和兴趣,进行适当的早期教育,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3. 陪伴游戏:与儿童一起进行游戏、阅读、绘画等活动,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4. 家务协助:协助家庭进行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洗涤衣物等。
5. 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健康状况,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三、德国儿童保姆工作条件1. 年龄要求:通常要求保姆年龄在18岁以上,具备一定的成熟度和责任感。
2. 教育背景:具备一定的教育背景,如学前教育、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学历。
3. 语言能力:掌握一定的德语水平,能够与家长和儿童进行有效沟通。
4. 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育儿经验,了解儿童心理和行为特点。
5. 健康状况: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四、德国儿童保姆工作时间1. 工作时间:根据家庭需求和保姆自身情况,一般分为全职、兼职和临时工等形式。
2. 工作时长:全职保姆每周工作时间约为40小时,兼职保姆根据家庭需求灵活安排。
3. 工作班次:通常分为早班、中班、晚班和全天班,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五、德国儿童保姆薪酬待遇1. 薪酬水平:德国儿童保姆的薪酬水平较高,全职保姆月薪一般在2000欧元至4000欧元之间。
2. 社会保险:保姆享有与德国公民相同的社会保险待遇,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3. 休假制度:保姆享有与德国公民相同的休假制度,如年假、病假、事假等。
六、德国儿童保姆培训与认证1. 培训课程:德国儿童保姆需要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学习育儿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内容。
不妨看看国外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永红雅园大三班段靓芸一、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在中国,如果一个孩子积极的帮助父母做家务,那一定会被夸张为孝顺,不过,在外国朋友看来,孩子做家务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或许是文化的差异导致教育方式的不同,不过我们应该要认识到的是,相比如今许多家庭对孩子的过分宠溺,导致那些已经成年的大学生都还没有自理的能力,国外的家庭教育实在要比我们高明的多。
在美国,大多数的孩子都有家务活清单。
父母们认为,孩子参与做家务,不仅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自己是家庭一员的感觉,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根据年龄大小,他们分别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比如:9-24个月,自己扔尿布……2-4岁,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5-7岁,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8-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更重视学业的倾向,认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业开端是幼儿园重要的任务,而美国的家庭则将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任务。
美国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和个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与经验。
竞争充满着美国整个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
人人凭本事吃饭,没有人身依附,“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勤奋、节俭蔚成风气。
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有何不同: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亲子关系之中,是处于与孩子的亲密与融洽的关系,孩子是通过母亲来到这个世界,但并不是为你来的,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就注定了他是独立的,父母的存在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所想要成为的那样一个人。
二、开放式的德国幼儿园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对孩子们来讲最重要的是玩,通过玩来教他们;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帮助者,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
这一点在德国幼儿园的实践中表现得尤为彻底。
德国幼教界很重视幼儿独立性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只不过他们的培养方式是玩。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认字。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背唐诗。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各种艺术才能培训。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各种艺术才能培训。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学习、做作业;艺术培训。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学习、做作业;艺术培训。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学习、做作业;学奥数、艺术培训。
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
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手,使其终身受益。
孩子的做家务清单孩子的做家务清单1、德国孩子的家务要求德国的家长们要求儿童从小学做家务,20%的德国家庭甚至在儿童刚满周岁时就开始教他们做家务,其中最常见的是剥豆荚和喂猫食。
此外,德国家庭认为学龄前儿童可以胜任的家务还包括:取报纸、浇花、抹桌、扫地等。
6~10周岁的儿童常常被安排在晚餐后轮流洗餐具,偶尔也随同父母上街购物,垃圾分类后丢入指定垃圾箱等等。
10~14岁的少年就应学会洗衣和做家常菜,帮助父亲照料花园或菜园,擦洗自己和家人的鞋子,清洁自行车。
14~16岁的少年承担擦洗家庭轿车的重任,也是家庭大扫除的主力。
2、日本孩子的《家务能力表》家务能力初级标准:●大人晒收衣服时帮忙拿衣服,能叠简单的衣物;●饭前摆碗筷;●擦拭桌椅;●整理门口的鞋子;●能礼貌地接听电话,并通知大人;●取信报。
家务能力中级标准:●在家附近购买不需找零的单件物品;●倒垃圾;●端盛有食物的碗盆;●饭后收拾碗筷;●扫地;●自己洗手帕。
家务能力高级标准:●能在附近的超市购买一两件物品;●盛饭;●帮家人擦皮鞋;●会叠好洗晒后的衣物,并放在固定的地方;●有电话和访客时,能应对自如,并且会转达留言3、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9-24个月:自己扔尿布。
2-3岁:扔垃圾,整理玩具。
3-4岁:刷牙、浇花,喂宠物。
4-5岁:铺床,摆餐具。
5-6岁:擦桌子,收拾房间。
6-7岁:洗碗盘,独立打扫房间。
7-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洗车、拖地板。
13岁以上:换灯泡,擦玻璃,清理冰箱、炉台和烤箱,做饭,修草地。
一项关于小学生做家务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孩子每天的家务劳动的时间为1.2小时,韩国孩子是0.7小时,英国和法国的孩子可以达到0.5-0.6小时,而中国孩子却不足0.2小时。
孩子干家务的好处一: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要让孩子知道,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共同承担家务。
以后孩子进入班级、社会、职场、组建新家庭,都可以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人。
德国父母的育儿分工表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提前进行育儿分工养育孩子烦恼会大量减少
撇开德国与中国的各自社会结构和运行模式不同的问题不谈,我个人认为,准父母在孕期就开始设想新生人出生后的各自分工,并且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让大家庭的成员理解并支持自己,会减少很多因为家庭新成员到来儿引起的家庭内部的爱的排序波动。
这些看似与怀孕生子毫无关系的事情,往往会在人们准备不充分的情形下悄然出现在育儿的全程中,轻的仅仅是让人们小小的烦恼一下,重的有时会掀翻一个家庭的航船。
德国的方法未必能够全部照搬,但是毕竟给了我们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作父母的人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自己是否真的足够成熟能够平衡以自己为中心的一切关系。
如果是,那么又何须育儿呢?孩子只要照搬我们的一切行为就可以无风无浪地行走江湖了。
第1篇一、引言家务劳动,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和其他国家都备受关注。
家务劳动的合理分配和法律规定,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提高生活质量。
德国作为欧洲国家之一,在家务劳动方面的法律规定较为完善。
本文将从德国家务劳动的定义、法律规定、实际执行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德国家务劳动的定义在德国,家务劳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日常事务:如烹饪、洗衣、打扫卫生等;2. 子女抚养:包括教育、照顾、陪伴等;3. 家庭维修:如水电维修、家具组装等;4. 家庭财务管理:如购物、支付账单等;5. 家庭娱乐:如组织家庭活动、看电影等。
三、德国家务劳动法律规定1. 《家庭法》德国《家庭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并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夫妻双方应平等分担家务劳动,不得因性别差异而造成家务劳动的不公平分配;(2)父母应共同承担子女抚养责任,不得因工作等原因将抚养责任全部推给另一方;(3)家庭成员在家庭事务中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共同决定家庭事务。
2. 《劳动法》德国《劳动法》规定,雇主应尊重员工的私人生活,不得因员工从事家务劳动而对其工作进行歧视。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雇主不得因员工需要照顾家庭而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调整工作岗位;(2)雇主应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以便员工能够兼顾家庭和事业;(3)雇主应鼓励员工参加家庭和育儿培训,提高其家庭生活质量。
3. 《性别平等法》德国《性别平等法》旨在消除性别歧视,保障男女平等。
在家务劳动方面,该法规定:(1)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男女平等分担家务劳动;(2)企业和机构应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员工在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平衡;(3)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家务劳动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家务劳动的认识。
四、德国家务劳动实际执行情况1. 家庭内部在德国,许多家庭已经意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平等分担家务。
一些家庭通过制定家务劳动分工表、轮流值日等方式,使家务劳动更加公平合理。
德国孩子的家务事清单
作者:曾祥伍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4年第03期
去年夏天,我被单位派往德国的不来梅市学习。
一个周末,我应同事杰克的邀请到他家做客。
杰克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三岁的彼得和六岁的约翰,他们都很有礼貌。
我正在和杰克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时,在厨房里忙碌的杰克的妻子玛丽说:“晚饭做好了,大家准备吃饭吧。
”彼得和约翰听了,马上放下手中的玩具,来到厨房,每人拿出一套餐具,放到自己的位置上,吃饭的时候也十分专心。
吃完饭,彼得和约翰把自己用餐的餐具端到了水池边,然后帮助玛丽做一些家务活儿。
看到两个孩子如此懂事,我问杰克有什么办法让孩子们如此勤劳。
杰克两手一摊,说:“这是很正常的事啊!在德国,父母都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家务是第一步。
大多数家庭都会为孩子列一张家务事清单。
”“家务事清单?”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很感兴趣。
“是的。
”杰克说着,从书桌上拿来了孩子每天负责的家务事清单。
我接过来一看,家务事清单制作得很精美,孩子每个年龄段主要做的家务都清清楚楚地列在了上面。
我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
两至三岁孩子要做的家务:帮助铺床、把玩具和儿童读物从地上捡起来、饭前把纸餐巾放到桌上、帮助准备宠物饲料、把袜子套在手上掸灰尘、帮妈妈拿扫帚、帮家长把衣服挂上衣架、浇花。
三至四岁孩子要做的家务:擦灰尘、喂宠物、到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助妈妈铺床、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从超市买菜回来帮助家长把菜拎进家、到信箱里取回信件。
四至五岁孩子要做的家务:擦桌子椅子、擦灰尘、独自铺床、吃完饭后把脏碗拿到水池边、妈妈做饭时在旁边帮忙、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浇花。
五至六岁孩子要做的家务:照顾宠物、拖地板或者用吸尘器洗地毯、倒垃圾、叠衣服,并把衣服放进衣柜、秋天时帮助父母扫落叶、整理房间、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把洗干净的餐具放回橱柜。
在每份家务清单后面,还有简单的对父母的要求,比如要多鼓励孩子,让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参与家务活动;孩子做家务时要陪在孩子身边,与他们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当孩子完成一件家务时,要发放小红花表示奖励等。
总之,这份家务事清单写得很明确,孩子一看就会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看完清单,我说:“让孩子们承担那么多家务,会影响学习吗?”杰克说:“不会。
在德国,孩子一般三岁上幼儿园,为期三年。
三年中他们要做的事有: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参观消防警察局,学习灭火和躲避火灾;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看他如何为市民服务;坐有轨电车,记住回家的路线;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和选货等。
三年过后,当孩子具备了初步的生存能力后,才会接触书本知识。
”
听了杰克的话,我不禁在心里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基础教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