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格式:docx
- 大小:12.22 KB
- 文档页数:2
完整版)苯酚的危险特性表苯酚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苯酚也具有一定的危险特性,需要在使用和处理时予以注意。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苯酚的危险特性,并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
1.急性毒性吸入:苯酚蒸气可引起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应确保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并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吸入:苯酚蒸气可引起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应确保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并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吸入:苯酚蒸气可引起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应确保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并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吸入:苯酚蒸气可引起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应确保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并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吸入:苯酚蒸气可引起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应确保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并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吸入:苯酚蒸气可引起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应确保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并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吸入:苯酚蒸气可引起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应确保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并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吸入:苯酚蒸气可引起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应确保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并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吸入:苯酚蒸气可引起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应确保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并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接触:皮肤接触苯酚可引起烧灼、红肿和瘙痒等不适症状,长时间或浓度较高的接触可造成严重的损害。
应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服等。
接触:皮肤接触苯酚可引起烧灼、红肿和瘙痒等不适症状,长时间或浓度较高的接触可造成严重的损害。
应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服等。
接触:皮肤接触苯酚可引起烧灼、红肿和瘙痒等不适症状,长时间或浓度较高的接触可造成严重的损害。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公司地址:上海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银工路28号E栋楼客服热线:400-133-2688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 产品标识符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苯酚CAS No.:108-95-2别名:石碳酸;石炭酸;羟基苯;酚;1.2 鉴别的其他方法无数据资料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无数据资料2 危险性概述2.1 GHS分类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4急性毒性(经皮):AcuteTox.3严重损伤/刺激眼睛:EyeDam.1皮肤腐蚀/刺激:SkinCorr.1B生殖细胞敏感性:Muta.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单一接触):STOTSE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STOTRE2环境危害急性水生毒性:AquaticAcute1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危害类型GHS05:腐蚀性物质; GHS06:急毒性物质; GHS08:健康危害;信号词 【危险】危险申明H302 如果吞食有害健康。
H311 皮肤接触将中毒。
H314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以及眼睛损伤。
H331 吸入将中毒。
H341 也许可能会导致遗传缺陷。
H371 可能危害人体器官。
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危害人体器官。
H402 对水生生物有害。
警告申明P201 使用前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P202 别急! 先阅读并理解安全防范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P264 在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或 …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眼/防护面具。
P301+P312 如误吞咽:若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得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 如沾染皮肤或头发?: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污染的衣服。
苯酚中文名称:苯酚、石炭酸英文名称:carbolic acid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
眼接触可致灼伤。
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
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
熔点(℃): 40.6沸点(℃):181.9相对密度(水=1): 1.132相对密度(空气=1):3.24溶解性:可溶于乙醇、醚、氯仿、甘油。
燃烧热(kj/mol):无意义燃烧性:不燃主要用途: 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双酚A、已内酰胺、苯胺、烷基酚等。
在石油炼制工业中作润滑油精制的选择性抽提溶剂,也用于塑料和医药工业。
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聚合危害:不聚合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
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SDS编号004编制日期:201607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苯酚电话GHS危害分类急性毒性经口-3皮肤腐蚀/刺激-1B严重眼损伤/眼睛刺激性-1生殖细胞突变型-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2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2长期慢性-2戴防化学品手套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遇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7:3)-食??入:立即给饮食植物油15-30ml。
催吐。
就第5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带防毒面具、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小量泄露:用干石灰、苏打覆盖。
大量泄露:收集回收或运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7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30℃,MAC(mg/m3):未制定标准?PC-TWA(mg/m3):?20?PC-STEL(mg/m3):??TLV-C(mg/m3):?-?TLV-VTN(mg/m3):?OSHA?5ppm,19mg/m3[皮]?TLV-STEL(mg/m3):?35ppm?监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带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行防毒服。
?手?防?护:戴化外观与性状:白色晶体,有特殊气味。
?pH值:??溶解性:易溶于乙醇、醚、氯仿、甘油。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安全特性表
理化性质
- 化学式:C6H6O
- 分子量:94.11 g/mol
- 外观:无色结晶体
- 气味:特殊酚味
- 溶解性:可溶于乙醇、乙醚、水和氯仿
熔点和沸点
- 熔点:43 °C
- 沸点:182 °C
相对密度和相对蒸汽密度
- 相对密度:1.07 g/cm³
-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3.22
爆炸特性
- 爆炸下限:1.3%
- 爆炸上限:9.0%
- 稳定性:稳定,但在明火等热源作用下可燃烧
危险特性
- 可燃性:易燃
- 腐蚀性:可腐蚀皮肤和眼睛
- 吸入危害:可导致呼吸系统刺激和损伤
- 吞咽危害:可引起胃肠道刺激,导致呕吐和腹泻
环境影响
- 苯酚的排放对水生生物具有毒性
- 长期积累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安全措施
- 避免与明火和高温接触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注意通风,避免吸入苯酚的蒸汽
- 遵守当地法规,正确处置废弃物
参考资料。
苯酚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以下是苯酚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简要介绍:
以上表格列出了苯酚溶液的主要理化性质,如外观、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
苯酚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接触皮肤和眼睛会引起灼伤。
同样,吸入或摄入大量的苯酚可能会导致中毒,并对中枢神经和肾脏造成损害。
此外,苯酚也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不可随意排放或倾倒。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为简要介绍,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参考相关可靠资料或专业人士的意见。